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华儿女中引起热烈反响,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社科理论工作者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好地担当起使命责任,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深刻认识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髓要义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回顾新中国70年的光辉成就,发出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的伟大号召,体现了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历史担当、高远的使命追求。讲话高瞻远瞩,铿锵豪迈,激发出中国人民巨大的爱国热情和奋斗豪情,激扬起中华民族逐梦前行、再创奇迹的凌云壮志,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言书和动员令,为我们奋斗新征程、铸造新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社科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把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70年创造的成就经验、前进征程上肩负的使命任务,在新时代更好地举思想之旗、铸精神之魂,不断为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凝聚奋进力量。

  深入研究新中国70年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新中国70年的伟大社会实践,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要在深入研究阐释新中国70年基本经验上聚焦用力。站在时代新高度,既认真总结不同时期阶段性经验,又把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贯通起来,把握好新中国砥砺奋进的内在逻辑,引导人们在新起点更好地认识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坚定自信、满怀豪情、接续奋斗,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责任。

  要在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上聚焦用力。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思想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所坚守的正确方向、蕴含的科学内涵、赋予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的世界意义,进行深入浅出地研究阐释,努力推出系统性与学理性并重、科学性与实践性兼备的高水平理论成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融通,推动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化,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篇大文章,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要在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聚焦用力。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重要契机,深入研究阐释中国道路的形成背景、内涵要义、基本原则、精髓灵魂,尤其要从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角度阐释中国道路,向世界真实展现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写在书本里的概念,而是几代中国人用生命和汗水浇灌的火热实践;不是移植嫁接的“飞来峰”,而是解决中国问题、福泽中华民族的大道正道,引导人们坚定走在大路上的底气和信心,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在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上聚焦用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当代中国的前进征程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宏大场域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考量,深入研究“人类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等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在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中更好发挥作用

  回望过去,江苏70年来取得的成就凝结着社科界的智慧和汗水;展望未来,江苏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仍然离不开社科界的努力和贡献。要当好引领方向的举旗者。带头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特别是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运用新思想指导提升学术研究的能力水平,以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更好引领推动基本现代化建设,以党的创新理论确保现代化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当好人民立场的维护者。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为谁著述、为谁立言的问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自觉把个人的学术追求同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奉献学术精品,做人民信得过的研究者、受群众欢迎的理论家。要当好推动发展的奉献者。弘扬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的优良传统,持续走在解放思想的前列,围绕抓住用好叠加交汇的多重战略机遇,更大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加强规律性探求、趋势性预测、价值性研判,更好地推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探路前行,为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更多社科界智慧力量。

  (作者为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燕文)

  □ 郭广银

  党的坚强领导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一切光辉成就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奋图强、艰苦创业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历史和现实已经强有力地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坚强领导是民族复兴征程中再创伟业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动员凝聚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为民族复兴前进征程上再创伟业提供了正确方向、力量源泉和制度保证。具体言之,要确保正确的前进方向,要团结和凝聚前进的磅礴力量,要加强制度保证,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以贯之地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在新的前进征程上,我们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就需要一以贯之地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伟大工程为重要抓手,应对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内外考验和挑战。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敢于担当的志气、本领高强的硬气。只有将自身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才能赢得主动、优势和未来;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和历史的选择;才能以旺盛的生命力带领人民群众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教授)

  □ 邢光龙

  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进一步总结研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党史国史中汲取历史智慧和奋进力量,对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苏实践新境界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举精神旗帜,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通过党史研究,更多地运用江苏生动实践、江苏发展成果,有力印证和诠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总结历史经验,破解智慧密码,提供资政借鉴。党史工作要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围绕江苏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系统总结江苏结合省情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经验,深刻揭示江苏实践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的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凝聚持久动力。深入发掘红色精神的历史资料、时代内涵和永恒价值,创作党史精品,讲好红色故事,创新路径方法,推动这些精神走进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涵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凝聚改革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党史工作的职责所在。

  (作者为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任)

  □ 桑学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三个世所罕见的伟大奇迹。一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这不能不讲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二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政治稳定奇迹。经历复杂而又剧烈的经济社会变革过程,我们保持了中国政治体系和社会秩序的长期总体稳定。当世界上一些国家在搞“拳击赛”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却在跑历史的“接力赛”,一棒接一棒地跑,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民生改善奇迹。经过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和创造的世所罕见的伟大奇迹,我们能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从而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秘密:一是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领导能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我们行稳致远的根本政治前提和保证。二是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三是中国共产党有人民群众的支持。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四是中国共产党有“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底气。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优势。

  (作者为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 刘德海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与不忘本来有机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开辟之“源”、拓展之“根”,是涵养中国道路自信的深厚土壤。知行合一、以民为本、小康社会、大同世界等思想,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国道路选择上显示了恒久生命力。正是在深厚的文明基因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道路自信才拥有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形成和制定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靠的就是党的正确领导,靠的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我们党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属于中国的“自己的路”。原则性与科学态度的有机结合,在70年的奋进历程中铸就了道路自信,从国际比较中进一步彰显了中国道路自信。

  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拥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必然能够获得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 夏锦文

  学术铸魂,夯实祖国不能撼动、不可阻挡的底气。要深刻提炼党带领人民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经验,为宣传和贯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供深厚的学理支撑。要系统总结和分析历史脉络、发展规律,赓续和彰显革命传统、红色基因,为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让学术研究植根中国大地、聚焦江苏正在做的事情,从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实践中描绘精神图谱、发现智慧源泉。

  理论创新,筑牢迈上新的征程、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信心。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关系形势的规律,善于从江苏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提炼标识性概念,构建成体系的新理论、新范畴、新表述。要着力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向世界解读中国实践。要持续增强“四力”,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让理论沾露水、接地气、有温度,让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用心用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化。

  智库发力,贡献团结奋斗、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谋略。一是为实现“全国一盘棋”发展贡献谋略,聚焦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二是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贡献谋略,用“务实之策”助力江苏各项民生工作,实现江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为实现“治理现代化”贡献谋略,推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日益健全完善。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 华桂宏

  从发展主体看,70年来,中国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从发展理念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从发展初衷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发展力量看,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要靠斗争赢得力量,二要靠团结聚集力量,三要靠改革激发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劳动、人才和创造。

  从发展权利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更为丰富和高级的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都是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无疑是人民对发展权利和权益的主张。从发展目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从发展环境看,世界各国人民都需要和平稳定与安全。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稳定的国际秩序和安全的国际格局。从发展的领导与保证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人民根本利益所系,是民族伟大复兴所系。要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使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党的领导。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基地主任、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 王建华

  脚踏实地,做出无愧于时代的真学问。学术研究需要的是一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需要一个学者真正以学术为志业。把做出真学问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耐住寂寞,认真研读各类经典著作,在夯实学科研究基础的同时,扎根社会,聚焦真问题,聚焦时代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厚积而薄发,十年甚至一辈子磨一剑,做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学问。

  勇于担当,为江苏发展做贡献。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既要做“顶天”的学问,又要有“立地”的人文与社会关怀,紧跟时代步伐、回应社会关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领会中央精神,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真正走出一条理论宣传的学术路径,以学术的进步推动理论的发展。肩负历史赋予一代人的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应有的贡献,还要结合江苏发展实际,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凝心聚力,推动重点马院建设。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党建融入教学工作、学科发展与学生工作中,着力构建全领域统筹、全覆盖推进、全方位引领的大党建格局。在助力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发展的同时,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未来,我们将会继续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发挥自身的辐射引领作用,真正做到为人民做学问,与国家共成长。

  (作者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声 音

  编者按 今年8月2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自贸区将帮助江苏跑出改革开放的加速度,成为助力发展的发动机。这其中,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是继设立国家级新区之后,江北新区承接的又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面对重大机遇、重大任务,江北新区如何落实江苏自贸区总体方案和南京片区实施方案?“姿正腔媛”工作室近日与南京市委常委、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进行了对话。

  记者:江北新区应如何服务于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

  罗群:自贸区的核心优势是创新。我们决心抢抓重大机遇,锐意改革开放,在开放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环境打造作为重要保障,切实强化顶层设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确保自贸区建设起好步、开好局。

  记者:江北新区的首要战略定位和自贸区南京片区的第一个功能定位都是“自主创新先导区”。请介绍一下江北新区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罗群:江北新区的重要职能,就是突出自主创新,高质量建设国际重要创新策源地。目前,新区已集聚了剑桥大学南京科创中心等众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位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年新增数量超过200家。我们将更加突出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全球视野、国际眼光,从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着力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建设江北高校创新带,扎实推进“两落地一融合”,高质量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创新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创新载体,形成科技创新“强磁场”,集聚更多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创新的高原高峰。特别是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自主创新支撑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更高端。

  记者:在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江北新区有什么优势和构想?

  罗群:近年来,江北新区围绕“基因之城”“芯片之城”和“新金融中心”目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成电路和生命健康已分别达到300亿、900亿规模。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通过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和探索性政策体系,在自贸区内培育和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的企业,确保到2020年底形成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集成电路方面,将重点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创新平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建设IPv6、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地,破解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卡脖子”问题,补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链设计服务产业环节,支撑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发展。生命健康方面,高质量建设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示范基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推动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培育“互联网+健康医疗”新业态,打造健康服务发展先行区。

  记者:自贸区离不开便利的贸易、投资、金融环境。这方面,江北新区怎么做?

  罗群:我们突出投资贸易便利化,高质量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我们将以投资贸易便利、服务体系健全、金融创新功能突出、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等为目标,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支持,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建设开放层次更高、功能更完备的发展平台,赋能片区新一轮扩大改革开放。创新贸易综合监管模式,探索与自贸试验区外机场、港口、铁路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联动发展。坚持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特色,率先探索建立完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跨部门协调机制,开展服务贸易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集中办理,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高地。

  我们突出金融开放创新,高质量建设产融结合示范区。加快打造具有强大资本吸纳能力、产融结合能力和创新转化能力的扬子江新金融中心,加快发展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基金保险、绿色金融等新金融业态,不断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目前已落户各类新金融机构超过200家,基金300多只、认缴规模超过3000亿元。新区将抓住自贸区建设机遇,积极争取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大力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入驻,探索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和债券、股权融资支持工具试点,加快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跨境金融试点区,确保明年集聚各类金融资本超过5000亿,为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突出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南京金融科技应用创新研究中心,构建开放共享的“金融+科技生态圈”,推动境内外科技企业孵化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扩大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同时,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探索开展以合作监管与协调监管为支撑的金融综合监管试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记者:江北新区如何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服务国家战略?

  罗群:江北新区始终把自己放在全省、全国的大局中考虑发展方向,力求高质量建设全省全国开放合作新高地。目前,新区不仅在全球范围内集聚了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资源,也在海外布局了一批创新中心和人才工作站。新区将紧紧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切实强化资本、技术、人才等“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加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推进实施一批支撑作用强、辐射范围广、具有较强示范带动效应的重点项目。全面深化与港澳台地区创新合作,加快建设紫金山峰会永久会址,搭建两岸高规格对话合作平台。加快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和长江“生态眼”,开展绿色生态修复工程,打造城市景观阳台,增强南京北站枢纽功能,强化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能力,推动片区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窗口。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宁淮特别合作区建设为突破口,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宁淮特别合作区共享双赢,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新高地。

  记者 袁 媛

  □ 张利民

  学思用

  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新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严格贯彻,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断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事业发展。

  凝聚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磅礴力量。高等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贯彻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改善和优化、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高等教育系统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的提升,以及高等教育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等。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我们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持续深化正风肃纪,为高校内涵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对于南京财经大学来说,我们要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实现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升级,努力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整体办学水平位居全国省属财经大学第一方阵。我们要科学实施“创新、特色、人才、开放、民生”五大战略,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我们要提高学校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稳定的能力,扎根江苏大地办教育,提高内涵式发展水平,始终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目标服务。

  彰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政治自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师资队伍不断壮大,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相对落后”到“规模第一”,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并开始向普及化迈进,越来越多的高校跻身世界前列。实践证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新的起点,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昂首迈进。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功能,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同时,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支持、参与、监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新型教育治理体系,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贡献。在高校当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彰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政治自觉,动员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树立教育报国的信念,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当然,彰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政治自觉要依靠群众路线,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对于南京财经大学来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照国内乃至世界一流财经大学进行对标找差。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对标国内的上海财经大学,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对标国外的埃克塞特大学,为师生提供一流的平台和科研环境。作为江苏省属的财经大学,我们要办好与江苏经济强省地位相称的高等财经教育,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做好服务。针对主题教育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要锐意进取,主动作为,积极作为,通过改革的手段、务实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就是要把强化担当意识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要求,牢牢把握“提高质量、推进公平”两大时代命题,真正担当起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新时代责任。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要在发展道路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发展道路,在发展方式上探索高质量的内涵发展,在发展机制上探索实现区域之间、高校之间乃至高校与社会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在战略上统筹谋划、在战术上抓好落实,推动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作为财经类高校,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和出发点,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根据南京财经大学的学科优势,不断探索、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高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以强大的高水平高等教育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作者为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 王锁明

  学习笔记

  但凡涉及公共服务窗口单位的新闻,负面的居多。而日前有媒体报道了福州交警推行“一窗通办”的交通管理新举措,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只进一扇门、只取一个号、只排一次队”的窗口服务。这种服务创新令人耳目一新,一改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形象,使人感受到公共服务为民本义的回归,也利于打造好的营商环境推进发展,应该为其点个赞。

  我们说“一窗通办”服务创新好,好就好在通过做“减法”,突出了便民高效这个服务主题。推行“一窗通办”,要求打破不同部门的行政壁垒,化解不同部门之间对应衔接的障碍。这对广大群众来说,减少了办事来回奔波的次数,变“跑多趟”为“一趟了”,节省了群众办事的时间成本。同时,“一窗通办”为体现人文关怀,压缩掉不必要的管理环节,简化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了群众办事流程的最简化。再者,在整合优化相关科室业务的基础上,在一个窗口实现“一站式”办公,释放出有限行政资源的最大服务功能,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真切体味到服务创新的“红利”。

  稳健推进“一窗通办”,既要做减法,更要做加法。要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窗通办”服务背后是窗口工作人员的苦练内功和默默付出。为了适应“全能”窗口服务的新要求,也为了使窗口服务创新取得好效果,必须拓展相关人员的知识技能,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否则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要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这是提升办事效率的技术保障和必要条件。在信息化时代,窗口服务单位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只有让数据“多跑路”,才能使群众“少跑腿”和“零等待”。要重视部门及部科室之间的统筹协调。“一窗通办”最终的呈现方式是“一窗”,但后台的工作远不止“一窗”,需要上下左右无缝对接。当然,从明确责任承担来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是必须的,但分工不是“分家”,为避免推诿扯皮,必须增强责任担当,加大协调力度,打通各项关节,消除服务和管理的“盲区”。要强化对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千好万好不如百姓说好。“一窗通办”要行稳致远,就要引入群众评议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督查制度,及时跟踪发现问题,完善改进服务质量,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把方便让给群众,将麻烦留给自己”,这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新时代,面对新使命新要求,积极探索实施“一窗通办”“马上就办”等服务创新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始终把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追求的最高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端正服务态度,创新方式方法,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以彰显为民“初心”,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和活力。

  (作者为南京大学马院教授、南京大学中特中心研究员)

  □ 季培东

  组工议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这为我们抓好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指明了方向。徐州市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完善政治素质考察的理念思路、程序步骤、方式方法,试点开展领导干部政治体检,聚焦指标针对性、方法科学性、研判精准性、结果约束性,积极探索政治素质考察的现实路径。

  正反结合设计指标,突出可具象、可衡量。系统梳理干部政治行为特征,设置正向“五看”、反向“十八查”具体指标,精准实施政治素质考察。一方面,聚焦政治标准,实行正向“五看”。政治忠诚方面,聚焦“四个意识”看是否做到“两个维护”;政治定力方面,聚焦“四个自信”看是否坚定理想信念;政治担当方面,聚焦“担当作为”看是否践行宗旨、服务大局;政治能力方面,聚焦“洞察力执行力”看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政治自律方面,聚焦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看是否严守党章党规、严格按规矩用权。另一方面,突出关键内容,实行反向“十八查”。针对干部政治性不强的典型问题,梳理出十八个方面的反向指标。如,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不信马列信鬼神等大是大非问题;不切实际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工作浮于表面、效率低下等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拜把子”“搭天线”、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重要事项不请示不报告等问题。

  全面立体实施考评,突出多方位、系统化。科学的考察指标需要有效的方法程序来监测。创设政治素质考察“五个步骤”,努力让考察指标能落地。个人自查,引导干部按照要求,逐项对照检查,对政治表现作出自我鉴定,做到“三个讲清楚”,即讲清楚主要表现、讲清楚存在不足、讲清楚具体事例。群众测评,组织关联度高、知情度深、有一定代表性的党员干部,填写“政治体检”民主测评表,对体检对象的政治素质进行民主测评。领导评价,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请体检对象的直接领导和工作关联度高的相关领导提出评价意见。考察评议,干部考察组根据考察谈话、个人自查、群众测评、领导评价等情况,调查核实有关问题,形成政治体检报告,对体检对象提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的诊断建议。组织诊断,党委组织部综合“凡提四必”和平时掌握情况,对考察组提出的诊断建议进行审核把关,形成最后的诊断意见。

  多维视角分析研判,突出科学性、精准性。坚持把综合分析研判作为必经程序,对搜集到的情况科学分析、严格把关,最大程度得出准确结论。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相关指标尽可能量化或具体化,无法量化或具体化的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给出干部政治表现定性评价,在考察材料中予以写实性表述。把“一时”与“一贯”相结合。不仅看干部一朝一夕、一时一事的表现,更看干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一贯作风和群众口碑,全面客观地识别干部政治素质。

  分类强化结果运用,突出约束性、示范性。把政治素质考察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分类运用,从严把握。对政治体检诊断为“健康”,政治过硬、实绩突出、堪当重任的干部,予以提拔或重用;对体检诊断为“亚健康”“不健康”的,取消考察对象资格;对考察中反映的问题,尚未核查清楚、没有作出结论性诊断意见的,暂缓研究。同时,注重抓好“健康管理”。对政治体检中了解的群众反映和发现的轻微问题,及时提醒教育、督促改正。对问题较多的,进行函询诫勉,要求干部制定整改清单,抓好整改落实。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及时加强跟踪督查,动态掌握干部“政治体质”的新状态、新变化。

  (作者为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姚冠新 黄 杰

  成果要报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即展示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其中,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是指大运河数千年历史中在推动南北融合、东西交汇、中外交流过程中逐步凝练、升华形成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具体来说,大运河历史凝练的精神文化具有以下五个内涵维度。

  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精神。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因地制宜,在大运河沿线创造出的水工智慧工程中比比皆是。如即将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的大运河扬州三湾段,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由于过去扬州地势北高南低,不能蓄水,三湾地带又地处下游,水流下泄湍急,致使舟船路过此地风险极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古时的扬州工匠想到了“三湾抵一坝”的办法。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扬州知府郭光复率民工自南门二里桥的河口起,往西开挖新河,再折而南,复转弯向东,从姚家沟接原来的河道,形成曲折的“三湾”,放水通航后,船只果然不再遇到险阻,成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工程。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拼搏精神。中国大运河至今已存续2500多年,是世界上少有的仍在使用并不断建设的活态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代代的运河人从没有停下开凿、疏浚、修缮、治理的脚步。正是这样一代接着一代干,才创造了2500多岁的中国大运河至今仍在使用的人间奇迹。这种与运河水共流淌的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拼搏精神,在今天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大运河在联合申遗过程中,前后历经10年左右的时间,运河沿线的数十个城市心手相牵、求同存异、坚持不懈,国家文物局的两任局长、联合申遗办的两任主任也一直靠前指挥、全程参与,克服了重重困难,得以在2014年6月梦圆多哈。

  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在2500多年大运河治理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为运河付出心血甚至生命的杰出人物。他们当中既有道出“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心系天下的帝王,也有陈瑄、宋礼等爱民如子、为河道治理呕心沥血的官员,还有郭守敬、白英等运河领域的能工巧匠,以及沿运河居住生活的普通百姓。2005年,郑孝燮(91岁)、罗哲文(82岁)、朱炳仁(61岁)等三位致力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学者,不顾年老体弱,调研考察中国大运河,向沿运河18个城市市长发出“抢救大运河”的联名呼吁,并在2006年初联合5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大运河保护的提案,直接推动了中国大运河的申遗。

  大胆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中国大运河作为古代超大型交通水利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再到维护管理,无不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新创造精神,也涌现出许多治水名人。例如,明朝初年白英、宋礼设计兴建的戴村坝和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其科学价值和技术水平相当高,创造了中外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影响极其深远。在制度创新方面,漕运管理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一项重要的国策,共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稳定和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19世纪末江南运河沿线的商业城市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求新求变,产生了民族工商业的萌芽。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隋唐大运河贯通了中国南北,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再看今朝,作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的江南运河沿线城市,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排头兵,是与它们长期秉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理念分不开的。例如,改革开放41年来,苏州先后创造出“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等三大法宝。现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的设立又为其插上高水平开放腾飞的新翅膀。可以说,苏州正是靠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作指引,才能时刻保持强大的生命力,走在江苏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

  大运河历史凝练的精神文化,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大运河历史凝练的精神文化不但需要去挖掘,更需要去传承、去弘扬。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运河历史凝练的精神文化,让曾经焕发历史辉煌的运河精神文化彰显出新时代的价值和动力。

  (作者分别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扬州分院院长、扬州大学党委书记,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钱伯华

  智库出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有多快?贡献有多大?纵看历史和现状,我国城镇化发展至快、功成至伟,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1978年的17.9%,再提高到2018年的59.58%。2011年全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18年已达8.1亿人,整个城镇化进入加速期与较快发展的中后期。目前,城镇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2018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68%,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62%,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占比超过90%。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镇化在全国一直保持比较领先的位置和态势,发挥了支撑发展、贡献国家、造福人民、开路先行等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作用显著、贡献突出。

  江苏是中国城镇化的缩影和先行军,为全国城镇化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当好开拓者。江苏是我国城镇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就跨出了一大步,从解放前的3个建制市,到1957年增设为12个建制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全国城镇化转折、上升及鼎盛时期都走在前列,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800.77万人猛增到2018年的5538.88万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3.7%大幅提升到2018年的68.8%,比全国平均水平59.58%高出9.22个百分点。江苏发展到现在,一共拥有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10个、中等城市6个、小城市40个。其中13个设区市的市辖区,就以全省1/5的面积,创造了全省一半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全国各种改革开放试验、实验和综合试点,江苏城镇都榜上有名,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试点探索提供样本和经验。

  江苏是小城镇在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中大发展的发源地,为全国城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苏视为“王牌”之一的乡镇企业,最早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起步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乡镇企业连上几个大台阶,总产值从全省工业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1990年扩展为“半壁江山”,再到1994年“五分天下过其四”。乡镇企业的基地和大本营是大批涌现的小城镇和市县城郊,与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孪生共长、共同崛起,使江苏进入到以乡镇企业为推动、小城镇为主导、自下而上的快速城市化阶段。全省大中小城市迅速崛起,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平均密度为每51平方公里一个镇。全省建制镇从1978年的133个,扩增到2001年的峰值1202个。历史证明,江苏小城镇和乡镇工业共生共荣、比翼齐飞的发展模式一举多得,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征,农村集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路子,并为党中央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发挥了决策缘起和先行示范的重要作用。

  江苏是开放型经济前沿阵地、各种开发区及合资企业密集地,为全国城镇在对外开放中跨越发展探路前行。江苏视为又一“王牌”的开放型经济,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外贸依存度最高时达90%以上,苏南更是高达135%以上。2018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突破4万亿元,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51.4亿美元,占全国的14%以上,连续15年位列全国第二。目前江苏共有国家级开发区46家、省级开发区85家,居全国首位。而这些开放型经济绝大部分都是依托城镇建设和发展,利用城镇增强吸引力,使城镇成为招商引资的“名片”,招揽人才的“梧桐树”,吸引项目、技术、资金、资源的“磁场”。同时,开放型经济也为城镇化输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天地。江苏在对外开放和城镇化上两手并抓、互促并进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国城镇在对外开放中跨越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江苏处于“江、海、路、带、河”得天独厚的重要位置,在布局城镇承担国内国际交流合作重任上发挥重大作用。江苏处于沿海沿江唯一相交的入海口“T”形部位、占据长江“龙头”的“脖颈”区段、“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和“咽喉”位置,在京杭大运河中通航里程最长、货运量最大,这些江、海、河、路、带的自然禀赋优势和开发开放的先发优势叠加,使江苏成为全国发展最具实力、潜力和未来空间的黄金区域。江苏在这一区域内,大中小城市星罗棋布,小城镇更是成群连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精锐师”大多集中分布在这里,正是这些城镇承担了沿海沿江开发开放的基地载体、产业发展、流转集散、交流合作、市场运作等繁重任务,为全省全国沿海沿江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

  江苏是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高地和区域创新领先者,为全国城镇化提供了内涵型高质量发展样本。江苏是经济科技大省,实体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2018年经济总量达到92595.4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8%,人均GDP在全国省区中名列第一。2018年全国百强县、千强镇中,江苏都数量最多,且位置占先。在全国,江苏1987年最早提出和确立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1%;2007年最早提出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九年居于首位。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力最强城市排行榜前30城市中,江苏占9席,数量为全国各省区第一。江苏同时还是文化大省、历史人文名省。所有这些创造与业绩,都主要集中在城镇中展开进行,所有这些过程及结果都为城镇化赋予了深刻内涵、丰厚底蕴和无限前景,使全省的城镇化运行在一个很高的层次和水准上。

  江苏城镇化发展至快、功成至伟的根本动力和成功之道不胜枚举,主要如下:一是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为城镇发展输入新动力,开辟新天地;二是在城镇化中将党政推动与市场驱动两手并用,为全国城镇化创造提供了“双驱”发展模式;三是基于国情省情和不同阶段历史条件,探索开辟适合当时当地实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四是在城镇化中融入大局全面统筹、以人为本造福人民,为城镇化的全局定位和发展指向提供了范例;五是充分发展市场经济,为城镇化开挖无穷无尽的活力源泉,打开无边无际的发展空间;六是靠产业和科技相结合的实业兴城,避免城镇空心化;七是在全面统筹中将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使城镇化发展更有雄厚依托、强大支撑和不竭源泉;八是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中推动城镇化后发快至;九是高瞻远瞩、超前筹谋,为新时代的新型城镇化奠基开路。

  展望未来,江苏将奋力开创城镇化的新时代,抓住最重要的方面推出新创举、做出新作为,着重抓住“新时代”与“中国特色”的根本和关键,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重点发展城市群,开辟城乡融合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城镇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新道路,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大中小城市的系统整合与协同发展,科学构建、优化组合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推动城镇化整体进入高水平设计、高素质成长、高效率运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全国城镇化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苏省委研究室原巡视员)

  王林 韩剑 姚俊

  决策眼

  8月底,江苏等六个省份获批新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江苏自贸区的整体方案中,提出要打造健康服务发展先行区。自贸区作为医疗健康领域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通过引进国外优秀医疗机构,把国外先进技术和最好的医生引入国内,提升医药产业研发创新能力,是目前各大自贸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在江苏三个自贸区片区中,南京自贸区片区具有较好的医疗健康产业基础,医疗人才资源丰富,市场潜力较大,利用自贸区政策红利,南京自贸区片区依靠制度开放和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创布局,集聚高端医疗创新资源,构筑医疗创新生态,为全国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建立世界级医疗健康人才集聚高地。江苏自贸区方案中提出,探索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为在自贸试验区工作和创业的外国人提供入出境、居留和永久居留便利。开辟外国人才绿色通道,探索开展职业资格国际互认,探索放宽自贸试验区聘雇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外籍专业人才条件限制,这些方案都有待进一步细化落地,真正解决制约束缚南京吸引聚集外籍人才的政策瓶颈和制度障碍。

  “双自联动”充分释放政策改革红利。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发展,促进优惠政策深度叠加,充分释放政策改革的红利,提高吸纳和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南京医疗健康示范区要突出开放引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竞争,提升南京有效利用和整合全球医疗健康创新资源的能力。

  高质量建设先进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开展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允许自贸试验区内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江苏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产品;加快质子放射治疗系统、手术机器人等大型创新医疗设备的审批;开展前沿医疗技术研究项目,重大国家科技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

  推动长三角医疗健康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目前既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也是江苏自贸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打造南京医疗健康示范区具有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自贸区医疗健康示范区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构建长三角医疗健康区域间人才、物资和文化自由便利交流的机制,促进顶尖人才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整合现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和分析测试资源。以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体制机制软联通,有效支撑长三角医疗健康各类高端创新要素流通,通过发挥长三角医疗资源的协同合作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努力。

  (作者分别为南京医科大学、健康江苏研究院副研究员,南京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教授)

  走近长江学者

  人物简介: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情报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情报学报》《情报科学》《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等十余种学术期刊的编委,主持完成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国家社会科学、教育部、江苏省等重大、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获得过国家、省部级优秀成果奖20余项。

  记者:回顾您的学术研究历程,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

  苏新宁:我的学术研究历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十年。1982年,我经过南京大学数学系的四年学习后,就在南大图书馆从事自动化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图书馆的流程,包括文献的采集、处理、组织、服务等有所了解,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为我后期提出“知识组织”理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我来到信息管理学院,进行了五年左右的基础研究。踏踏实实做学问,是我一直的遵循。比如,每读一篇文章,我都会做一张卡片,正面抄录文章信息和重要观点,反面写上心得体会。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为我后期的学术研究做了准备。

  第三阶段是近几年,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我一直致力于使我的学术研究接地气,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做贡献。比如,我国优秀科技论文急速外流,拉大了我国顶级期刊与国际顶级期刊的差距,对我国创建国际一流科技学术交流平台有很大的影响,需引起关注。我的相关建议文章引起业界重视。比如,关注科学评价问题,在人民日报撰文“完善科学评价、促进科技创新”,期待科技评价走出“排行榜”的泥塘,更多关注学术规律、学科发展和科学发展趋势,让学术评价真正成为科学研究的指南针。再比如,我国学术资源建设中存在“独家协议”、数据缺损等问题,给学术研究带来不利影响,我对处理好这些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发表《文章学术资源库建设重在促进学术研究》,催生了我国第一个公益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关注我国学位论文的开放服务与安全管理问题,为如何在开放利用和安全保密之间做好平衡提出了有关建议。在学术研究中,我最受关注的贡献是成功设计并研制了我国第一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记者:CSSCI现已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请您简要介绍它的设计过程。

  苏新宁:引文索引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普及,在科学研究、评价与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1995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已经出版。但由于技术、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困难,《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一直未能面世,因而客观评价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指标一直难以形成。当时,南大信息管理学院系主任邹志仁、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杨科义和我,就想通过引文索引来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

  学术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闭门造车。做引文索引,最关键的就是数据质量。作为定量评价,数据容不得半点疏忽,必须反复检查核对。统计好的数据还要请各学科领域里的专家审核,让他们看看是否与他们的主观认识有大的偏差,如果偏差大,我们将再一次核对数据,并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偏差。CSSCI一开始就定位于提供满足于科研、评价、管理的引文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服务平台。它有三个目标:成为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和科学评价的帮手。我们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在2000年完成了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并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CSSCI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镜子,它可以较为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概况、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在CSSCI平台上,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学术影响力、期刊影响力、图书影响力)的大型分析报告(被学界称为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力报告“三部曲”),三部报告出版时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称之为“开创性的工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记者:在学术研究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苏新宁:2004年,我经历了一次医疗事故,双耳的听力开始减弱。当时引文索引的工作不能耽搁,在连续工作一周后,我的双耳彻底失聪。

  双耳听不见,对我而言,可能是因祸得福。因为我可以不受任何干扰,真正“静”心研究。即使双耳失聪,我也没有间断给学生上课。开始每堂课怕讲错话说错字,我的精神高度集中,另外声音的大小也难以控制,我让学生随时用手势告知声音的大小。在和学生磨合一两个月之后,终于可以稍微顺畅地给学生上课。在指导学生科研方面,由于无法语言交流,多数依赖网络交流,但许多需要当面交流的科研问题,我以纸和笔代嘴,在无声世界中完成指导学生的工作。后来我装上人工耳蜗,才慢慢恢复与外界的对话交流。

  记者:您近期在从事哪些研究?

  苏新宁:我最近在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路径研究》,主要解决我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

  什么是情报?举个简单的例子,天上有乌云,是信息。但如果通过乌云的信息,借助知识和一定方法分析出还有多少时间下雨,是大雨还是小雨甚至暴雨的话,这就是情报了。情报无所不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20世纪50年代,情报工作主要为科学家、工业界提供国外文献翻译和做简报的服务。90年代后,信息爆炸的出现,情报学在信息方面得到了很快发展。本世纪初,网络开始普及,情报学又转向网络信息资源的架构。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技术的普及,为情报学学科发展带来了契机。我认为,情报学的学科建设和情报工作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型。

  正如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聂荣臻、张爱萍所指出的:情报工作是“耳目尖兵参谋”。这六个字,一直指引我们做情报工作和发展情报学。我认为,情报工作还要“引领”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要从被动变成主动。举例来说,数码产品刚刚问世时,如果情报工作由此分析出将对哪些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并很早就将这些情报提供给有关产业和企业(如胶卷产业、照相机产业),如果这些企业得知这些情报及早转型,可能会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占有先机。

  如何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情报学理论重建,更好发挥情报“耳目尖兵参谋”甚至“引领”的作用,我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17年10月,我执笔起草的《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南京共识》,已得到我国情报学界与情报工作领域的广泛认同。同时我组织了国内主要高校的数十位情报学学者撰写我国首套《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学术丛书》,目前初稿已经完成,期待它能对推动我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在新时代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我还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长期以来,情报系统和决策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往往都沿着自己独立的轨迹运行,互不相交。在一些发生过的突发事件中,决策部门缺少有力的情报支持,或情报系统无法介入应急响应的决策支持,致使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建议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的情报体系。这项研究也是我刚刚完成的一个国家社科重大课题。

  记者:在知识组织领域,您为何强调要把信息服务变成知识服务?

  苏新宁:过去的文献组织、信息组织,要向知识组织(服务)这个领域发展。例如,告诉你天上有乌云,是信息,告诉你有这样的乌云将要下雨,使你对乌云和下雨的关系有所了解,就实现了知识服务。因此,我们组织信息时,要让信息孕育出知识的组织环境。

  把信息变成知识,一种方式是将一种知识体系融入信息中,让信息以某种知识体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获取相关知识,例如,用某一分类法体系架构信息,可使读者通过分类知识体系了解信息的知识架构。另一种方式是文章中出现新词汇时,可以为这一词汇建立知识链接,比如建立词汇锚点,给“一带一路”建一个锚点,点击就可以查看其含义。同时,锚点也随着时间推移及人们的普遍认知而动态变化。关于这一研究,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完成了专著《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理论与方法》,该成果2016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记者:请您用一句话寄语新华日报《思想周刊》。

  苏新宁:希望《思想周刊》成为促进思想成为理论、推动理论联系实际、让思想接地气的平台。

  记者 杨 丽 魏晓敏 文/摄

  对孩子们“高空作业”善意的鼓励当然无可厚非,但一味拔高溢美则略显夸张。

  道理非常简单,做作业本来就是学生的分内之事,无论在飞机上做作业,还是在家里做作业,本质都是一样的。况且,这些孩子为什么要在飞机上做作业呢?与其说是出于对时间的珍惜、对学习的热爱,不如说是因为自己平时拖拉,家长又缺乏督促,拖无可拖之时只能实施“高空作业”。倒不如平时踏踏实实学习,放假就痛痛快快玩耍。再者,虽然飞机飞行很稳,也有灯光设备和伸缩桌板,但旅途中难免疲倦劳顿,逼仄的空间也不利于肢体伸展,学习环境显然不够理想。简而言之,在飞机上做作业,不值得也不应该被大加褒扬。

  看到这一景象,让人不由联想到前段时间,南京一儿童医院在输液室旁开设了一个“作业吧”,方便前来挂水的学生写作业。乍看饶有趣味的一则新闻,读来却让人五味杂陈。一是孩子作业可能确实多,学习强度也大,但如果说作业多到连生病输液都不能休息的程度,未免脱离实际;二是不仅家庭和学校,全社会似乎都在营造一个“作业大过天”的氛围,医院的确是抱着善意提供这项另类服务,但究竟是多重要的作业,需要以牺牲孩子健康的代价来完成?三是做作业只是促进和检验孩子学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孩子们更乐意边输液边做作业,还是大人们更欣慰看到这一幕?各方推波助澜的结果,只能让“做作业”异化为一场没有终点的“比惨”竞赛,似乎场景越是匪夷所思,励志意义就越显重大,实际上无论对孩子的健康,还是对孩子的学业,都无裨益。

  “作业”犹如一面镜子,既照着孩子,也照着学校、家庭和社会。孩子有他们的课堂作业,教育和关爱孩子则是大人们的终身作业。要做好这门“作业”,就得时时揽镜自照、审视警醒:教育本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千万别让它变味跑偏。

  陈立民

  国庆假期尾声、飞机上、写作业……几个关键词连接起来的“剧情”必定是开学前的补作业大戏。有网友笑称“真成高空作业了”,还有的批评“作业安排不合理、拖延症”。无论是戏谑还是反思,都是希望孩子能合理地安排时间,享受假期的愉快,而不是被动地补作业。但是,面对作业,能够认认真真、不受外界干扰地投入精力完成,这种学习状态和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点赞。

  像拍摄照片的乘客胡女士“大受感动”一样,如果我们在外出旅行的过程中看到有孩子在写作业,第一反应也多是感动和欣慰。一方面,流动空间并不是一个适合学习的场所,嘈杂和晃动是避免不了的,在如此环境下,还能沉下心来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事情,本身就值得肯定;另一方面,从假期状态到学习状态的切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令一些上班族恐惧的节后综合症,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而回看照片中这些写作业的孩子,哪怕周围有大人在玩手机,对他们也没有造成影响。这种投入状态、认真态度难道不值得点赞吗?

  无论是飞机、高铁,还是商场、游乐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世界变大了,脚步能够触及的地方变多了,书本之外的收获与见识也变丰富了。做作业,这一“久经不衰”的热门话题,从几十年前坐在牛背上、蹲在马扎前、趴在煤油灯下,到现代化生活带来的空间改变,内容上还是满满当当奋笔疾书的“奋斗”情形,只是场景在不断切换。这样看来,在飞机上进行“高空作业”,反倒不是“看起来太夸张”,而是社会发展带来生活方式变化的映射,是孩子们日常学习的一个小小截面。

  当然,我们更期待孩子能够在作业已完成的情形下,尽情享受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的美好,我们期望,在家校的共同合理安排下,“高空作业”“轨道作业”会越来越少。

  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