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jpg
作为茫茫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 “黑洞”继首张照片后又掀起了科学热潮。11月28日凌晨, 《自然》杂志发布了我国科学家的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又称LAMOST ) ,成功“活捉”了一颗“黑洞之王” 。至此,黑洞就诞生了。就在揭晓“最大质量恒星级黑洞”之后,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透露将启动实施“黑洞猎手”计划,通过LAMOST监测其他四个天区,将径向速度监测和天测数据结合,批量发现黑洞并测量黑洞质量,预计5年内发现并测量近百个黑洞,这将5倍于银河系中的已知黑洞数目。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全球知名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高德纳( Gartner )于近日公布了企业机构在2020年需要研究的重要战略科技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在未来五年内将迅速增长、高度波动,预计达到临界点。Gartner副总裁兼院士级分析师David Cearley表示: “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空间( people-centric smart spaces )是用来组织Gartner 2020年重要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并评估其带来的主要影响的核心结构。●自动化物件自动化物件是使用人工智能自动执行那些以往被人类执行的任务的物理设备。●人工智能安全安全与风险领导者应专注于三个关键领域— —保护人工智能赋能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安全防御机制以及做好攻击者对人工智能的恶意使用的心理准备。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经数年筹备, SKA (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将于2021年1月1日启动建设!作为SKA的创始成员国,中国将承担该项目总计13个大类别中的5项,特别是在工程技术、数据处理、时间同步等方面承担重要工作。据介绍, SKA建成后,将比目前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灵敏度提高约50倍,巡天速度提高约10000倍,将帮助人类填补对于宇宙基本认知的空白,在引力波、极端环境中检测爱因斯坦相对论、宇宙演化历程、绘制河外星系图谱及寻找地外文明迹象等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消息, 11月28日,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批准“数字化艺术品显示系统的应用场景、框架和元数据”标准(标准号H . 629.1 ) 。这是继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标准号T .后,我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又一数字文化产业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扎实开展标准的产业化应用推广,积极研究开展数字文化产业系列标准建设,落实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为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央广网日期:2019-12-04
点击更多...
苏创.jpg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有多远?近年来,江苏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积极响应社会发展需求,围绕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超前部署、协同推进、集成创新,助力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在江苏“生根开花” 。截至目前,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先后立项支持生物医药研制类项目259个,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9.8亿元,培育了一批大品种创制新药,取得国家I类新药证书18件,极大地推动了我省生物医药领域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由于得到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一批高层次人才随着项目、带着成果来江苏安家落户。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升级成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南京示范区则将以绿色智慧农业为主题,以生物农业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振兴乡村样板区,推动农产品特色加工、农业智能装备制造、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产业布局图显示区内将规划有机农业示范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国际合作示范区、主导产业集聚示范区、综合服务区、生态屏障、生态旅游示范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及农业体验式旅游示范区。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冬季是心血管病高发时节,心脏血管一旦被堵,堵多少才需要放支架?日前,江苏首家血管腔内影像核心实验室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正式成立,专家介绍,血管内影像( OCT )就像直接把显微镜放进了血管里,可以更精准评估斑块特点、血管尺寸和支架植入效果,为临床中优化支架植入和减少支架并发症提供参考,是冠心病诊断新的“金标准” 。据陈绍良介绍,血管腔内影像核心实验室作为第三方的独立机构,将在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统计和发表上实行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流程,对临床数据给出更客观的评估。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点击更多...
星光.jpg
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整体结构的制造与监测”群体成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创新群体”是国家围绕重大方向、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记者近日访谈了群体带头人袁慎芳教授,她也是机械领域首位牵头群体项目的女科学家。袁慎芳概括道, “我们将围绕先进飞行器结构的重大需求‘部件整体化、结构轻量化、维护智能化’ ,在智能制造和智能监测两方面持续创新,力争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这些美好畅想的落地,都需要智能制造和智能监测技术的突破,需要袁慎芳和科研伙伴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日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专业技术学会IEEE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了2020年度新当选会士( Fellow )名单,全球共新增282名会士,其中中国大陆高校共有29人当选。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领域的开发研究,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之一, IEEE目前在全球16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40万会员。IEEE Fellow是该组织授予的最高荣誉,在学术科技界被认定为权威的荣誉和重要的职业成就,每年由同行专家在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中评选出,决定当选者都是在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内取得重要成就的杰出科学家。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南京农业大学自1944年便开始进行菊花相关研究,目前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菊花及其近缘种属的种质资源库。为了寻找“抗寒”的野生种质,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观赏园艺专业副教授王海滨先后三次来到青藏高原,扛着氧气瓶、戴着防护工具,让当地老乡带着,在西藏的米拉山口找到了珍贵菊种— —紫花亚菊。当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县长窦锦兵找到他咨询是否能够将菊花移植到地处柴达木盆地边缘— —海拔3000米的乌兰县,并借助菊花资源进行产业扶贫时, “ 3000米海拔的青海地区能不能种菊花” “怎么种菊花” “种什么菊花”这3个问题在王海滨脑海里翻涌了好几轮。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点击更多...
新知.jpg
蛛丝飞荡、悬挂下降… …科幻电影中, “蜘蛛侠”伸手飞丝,可以在楼宇间穿梭,也可以纵身一跃后缓缓降落地面。“ ‘人造蜘蛛丝’主要模仿的是蜘蛛丝的性能,制造出的与天然蜘蛛丝性能相似的人工纤维。目前,国内外的科研团队已经利用蛋白纤维、超分子水凝胶纤维、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等各种方式成功地复制或是部分复制蜘蛛丝的机械性能,但通过不基于蛋白的方法制备“人造蜘蛛丝”仍然很困难。“也就是说,这种人造水凝胶纤维的拉伸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天然蜘蛛丝,达到与天然蜘蛛丝几乎相当的力学性能,并且伸缩自如,可以重复使用。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免疫治疗可以对抗肿瘤、重子无创刀“定向爆破”肿瘤… …日前,首届紫金转化医学峰会暨2019医学免疫与临床应用高峰论坛在南京举办,论坛以“科技创新与医学转化”为主题,业界专家学者们带来了不少转化医学新动态、新成果。其中,有关肿瘤治疗的新方法、新方案有望给患者带来新选择。而免疫细胞治疗肿瘤,将治疗目标从肿瘤细胞转移到免疫细胞上,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来治疗肿瘤,与传统治疗相比具有杀伤精准、副作用小、疗效持久、个性化程度高等优势。
来源:中国江苏网日期:2019-12-04
,该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团队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成功获得了氢和氘的金属态。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先进科学》上。这是固体物理研究所量子中心研究团队继成功合成流体金属氮之后,在轻质元素高压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量子中心研究人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基于金刚石对顶砧装置并结合脉冲激光加热技术,在实验室中创造出了可模拟地核的极端温度压力条件,将气态的氢和氘成功转变成流体金属态。
来源:科技日报日期:2019-12-04
很多人把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奉为圭臬,但也有人并不相信生物进化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陈立所领导的科研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华泰立的团队合作,历时5年发现,在细菌的迁徙过程中,并非“快”胜出“慢”淘汰,而是每种生物都对应着一个最优的扩张速度和策略。
来源:中国青年报日期:2019-12-04
点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