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一以贯之进行下去的政治动员令。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而创造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在“15”重要讲话中精辟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一系列伟大社会革命的必然结晶。第一项伟大社会革命就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社会革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彻底结束了中国人任人欺凌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第二项伟大社会革命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三项伟大社会革命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大踏步地赶上了世界潮流,不仅避免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而且不断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三大社会革命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是21世纪别有一番风景的壮丽画卷。我们党领导人民已经进行了97年的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革命,这一革命今后要在更加复杂的条件下、更加广阔的领域、更加宏大的规模上继续推进下去。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画卷的主题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要进行好,就要把握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丰富内涵。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革命,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在多方面进行根本性改革,从而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势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两者实现革命性的结合,这一结合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这一结合使市场效率真正为最大多数人造福,又避免了市场自身的消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而且在未来三十年中,到本世纪中叶确保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也就是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富裕群体,这是实现了对贫困的革命性胜利。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社会革命伟大,是因为:这场革命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的,它涵盖了世界上近1/5的人口;这场革命是自我革命,是对自身机制体制上存在的污泥浊水的一次荡涤;这场革命是在法治基础上稳步推进的革命,不仅不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而且会极大促进社会进步;这场社会革命不是疾风暴雨式的,也不是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是建立在制度自我完善基础上的,是制度DNA的自我修复,是从最深层次进行的社会革命,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就像奔涌的地下暗河冲刷着社会地貌。

  进行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要深刻把握其历史、现实以及世界意义。首先,推进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使中华民族真正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场伟大革命的深入推进,从全方位为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奠定坚实基础。这样一个伟大飞跃必须有伟大的社会革命来保证,离开了伟大社会革命,伟大飞跃就难以实现。其次,推进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将会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历史逻辑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科学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上、植根于人民的心坎中。再次,推进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将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极大地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从未有过的现实选择。这场社会革命将从实质上改变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根本上改变了损人利己的经济全球化局面。2015年,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为15.5%,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这一比例还在稳步上升。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重会超过25%。这使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防止了一极世界格局下单边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肆意地既有Tank又有Bank的侵掠,也防止了既有Missile(导弹)攻击,又有Money(资本)的控制。早在1911年1月,列宁在写给高尔基的一封信中就指出:“通过组织无产阶级,通过维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自由,来反抗殖民政策和国际掠夺”,会“迫使它(指资产阶级)采取较文明的、具有更高技术的资本主义方式”。列宁还指出:“有各种各样的资本主义,有黑帮——十月党式的资本主义,有民粹主义的资本主义。我们愈是向工人揭露资本主义的‘贪得无厌和残酷无情’,前一种资本主义就愈难以支持,愈不能不转向后一种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正在世界范围内终结资本主义的野蛮性,这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讲意义是重大的。

  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只有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够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中所言:“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要勇于进行人类政党史上从未有过的自我革命、自我革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建设得更加坚如磐石。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97年来在各种社会革命中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面对今后更加伟大的社会革命,我们党如何进行自我革命?首先,保持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15”重要讲话中所言: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既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也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其次,对错误思想敢于亮剑,进行斗争。特别是要澄清一种说法,说共产党要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有的人把革命党与执政党对立起来,认为革命党是讲阶级性的党、讲专政的党、讲集中制的党,而执政党是讲全民性不讲阶级性、讲民主不讲专政、讲多元化不讲集中的党,这种党是西方改良主义的党。我们是执政党,但仍然是革命党,是无产阶级革命党,是保持革命精神、在革命中发展壮大的执政党。再次,不断在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过程中净化自己。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长期执政中永远赢得人民的衷心爱戴,防止“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勃焉”的政治变迁,跳出历史周期率;就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有效管用的体制机制,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要自觉地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领导干部要防止被利益集团围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防止《人民的名义》中的李达康变成高玉良。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启程,往北平出发。启程前,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赶考”谈话。69年来我们共产党人在一次一次的考试中,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场考试还在持续进行,在“15”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出卷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会给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出很多复杂的答题,有些题甚至会出人意料。作为答卷人,我们共产党人就要与人民站在一起,认认真真地审题,踏踏实实地答题,遇到难题不急不躁,遇到怪题不惊不乍。作为阅卷人,人民就要看我们的答卷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是否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答好试卷,取得优异的成就,别无他途,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1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这个“关键少数”必须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习近平总书记这“五个过硬”是对新时代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治国理政能力的总体要求,是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基本保证,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路径。

  信念过硬是根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领导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对领导干部来说,他们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有理想信念的影子,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和重大考验面前,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公私是否分明,法纪是否严明,就是对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最好检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200多位高级干部,无一不是先从理想信念滑坡开始,逐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给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因此,要保持我们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不动摇,保持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领导干部就要带头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政治过硬是前提。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首位。做到政治过硬,首先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同时,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各个环节敢抓敢管,做到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有效解决。其三是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

  责任过硬是基础。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人民情怀。这种责任是对党和国家的责任,是对人民和服务对象的责任。领导干部能否做到责任过硬,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要有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竭尽所能地带领人民打好防范重大风险、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就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能力过硬是目标。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勇于正视能力不足的危险。只有向书本学习、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锻造和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领导干部要练就过硬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就要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才能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思路,化解各种前所未有的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风过硬是传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今天要做到作风过硬,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时刻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主动向人民求教,向人民问策,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炼就过硬的作风。

  (作者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15”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我们党要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就必须要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从“社会革命”“革命精神”“自我革命”等一系列词汇中,可见“革命”之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中,为何要如此强调共产党人必须有自我革命的精神?怎样才能自我革命以实现安身立命?

  在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似乎“革命”一词不再为人所关注与重视,甚至有人不自觉地将“革命”与极“左”或“文革”画等号,误以为今天已是所谓“告别革命”的时代。其实,从“革命”的词源意义上看,《易革》云:“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命的实质是顺应历史规律和人民心愿的事物质的变化发展。因而,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里,“革命”总是与“伟大”联系在一起,而“伟大”“革命”这些大字眼都意味着党所奋斗的目标之崇高、实现目标之艰难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当具备的精神状态。对共产党人来说,“自我革命”的本质就是通过追求真理和为民造福来超越自我和成就自我。

  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这一伟大中国梦,就要以进行具有时代特点的伟大斗争为抓手,以推进中国特色伟大事业为领航,以加强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为关键。共产党人作为领导者和“答卷人”,只有自觉地进行自我革命,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伟大的形象,才有能力和资格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进而出色地交出一份“阅卷人”即人民满意的答卷。实践告诉我们,革别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难,而历史也一再证明,那些不善于自我革命的政党和领导干部,最终难免被历史规律和人民所革其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人取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成就的今天,提出党要自我革命的号召,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有着极其清醒的理性自觉和不断奋进的创造精神。

  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对今天和明天而言,“历史的辉煌”已成了“辉煌的历史”,历史不能证明未来,更不能代表未来。过去,党已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也必然能够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因为我们的事业虽然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蕴含着危机和挑战。我们党唯有具备勇于自我革命的革命精神,自我完善、自我强大,才能具备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不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中国共产党是由千千万万具体党员组成的集合性概念,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要求只有落实到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动上才能对象化现实。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伟大就伟大在组成她的每一个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具有自觉的自我革命的精神。这种自我革命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在革命战争年代主要表现为,为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惜牺牲生命,毫无私心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这种自我革命精神的根本要求就是要自觉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信仰,坚定对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论断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总开关。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因为,一旦理想信念动摇或滑坡,内心就不会有任何敬畏,行为就会失去底线。如果不补足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最终难免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

  理想信念似乎很抽象,但对今天的党员干部而言,理想信念的呈现却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化为一种境界。“三严”侧重于做人,指向共产党人主观世界的改造,做人要“严”字当头;“三实”侧重于做事,指向共产党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做事要“实”字为本。“三严三实”既是共产党人“做人”的思想守则,又是其“做事”的行为准则。要真正做到“三严三实”,就要在价值追求上自觉自愿地超越个人利益,以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为价值目标和幸福的主要内容。显然,这种价值追求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特权思想水火不容,这也许就是最为艰难的自我革命。党员领导干部通过自觉的自我革命,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和作风过硬,方能不辱使命,安身立命,书写一个大写的人生。

  (作者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月11日,在新华日报创刊八十周年、新华日报《思想周刊》创刊一周年之际,“思想周刊文丛”出版座谈会在宁举行。会议由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周跃敏主持,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双传学作主旨发言。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郭广银、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李菱等省内外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本期《新论》摘编部分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新华日报《思想周刊》主题非常鲜明,有效地宣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数字化时代,思想观点越来越成为报纸的拳头产品。可以说,谁家的新闻纸把思想观点做上去了,就是给了它第二次生命,就是给它带来了光明前景,给它找到了新的增长极,也是推进了报纸宣传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是对全球报纸的一大贡献。现在国际上报纸萎缩,我们的党报系统仍然焕发着蓬勃的生气与活力,这与坚持新闻纸与思想纸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产生效益极有关系。

  作为一个报刊,《思想周刊》每周给我们提供了一场精神盛宴。这个思想大餐,从选材、风味、摆盘、配备上都非常讲究。食材新鲜,风味独特,摆盘精致,富有美感,端出来的食品菜品丰富、讲究、有品格、有品位,针对性、时效性非常强。我们办新闻纸、思想纸,就像开诊所,你有什么毛病,我给你号号脉,提几条建议,用思想理论的方法来医治当代经济社会的心病,来医治不同领域出现的敏感点和可能出现的毛病。所以,针对性是第一位的,有针对性才能产生指导性。这一年来,新华日报《思想周刊》确实成果丰硕,五本大作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是由纸变书、由书到网的全媒体传播,很好地结合了新时代的特点,彰显了新时代理论宣传的新途径。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我想讲两点内容。第一点就是在新的形势下,怎么看理论宣传战线中一家报社的地位。互联网时代的报纸到底怎么办是一个很大的时代课题。现在人们读报,第一需求肯定不是信息和新闻了,而是理论评论、思想文化。所以说现在立报的根基,毫无疑问地转到理论评论和思想文化上来了。这样我们的报纸才能高端、专业,让人高看一眼,才能和新媒体具备竞争力,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有人说过,中西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方文化是语言崇拜,中国文化是文字崇拜。在中国,评价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是看你能不能写一篇好文章。因为我们对白纸黑字有一种神圣感、敬畏感。一旦遇到大事,还是要看白纸黑字怎么说。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使我们的报纸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即使哪一天这个纸媒要消失了,我们也要比西方晚。那么最能体现白纸黑字的神圣感和仪式感的是什么?是理论评论,是思想文化。所以报纸重视理论评论和思想文化,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第二点,报章体的文章到底怎么写。比如同样是理论宣传,写书是一种体例,在杂志上发文章是一种体例,在报纸上写文章也是一种体例,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古人讲什么叫好文章?三个标准:义理、考据、辞章。义理是要有见解,考据是要有知识含量,辞章就是要有文采。尤其报纸上的文章首先要准确,其次要鲜明。就是说,报纸上的文章跟杂志上的文章、跟书上的文章不一样,不能包打天下。

  (作者为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红旗文稿》创办了一个理论文摘的栏目,新华日报《思想周刊》创办之后,自然成为这个栏目的主要内容来源。目前为止,除了《北京日报》以外,全国省级报刊当中,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是唯一进入我们视野的报刊。2017年《红旗文稿》文摘栏目共摘编《思想周刊》文章6篇,都是紧跟时代和大众需求的一些理论热点问题,在读者中也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思想周刊》的文章,有几个特别重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紧跟、深耕党中央的思想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的宣传阐释等,很多文章都很及时、有深度、有新意,给人以启发。

  第二个特点就是紧密结合群众的思想实际,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深入阐释党的理论,同时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及时进行辨析,解疑释惑,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主导权和引导力。

  第三个就是紧密结合江苏工作实际,传播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际工作经验,避免了主流媒体宣传的“上下一般粗”的问题。

  希望《思想周刊》越办越好,能够破立结合,继续做深、做实、做透选题,特别是要把互联网这个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作为观察思想领域问题的窗口,当然这也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一个特别艰巨的任务。 (作者为《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

  解码《思想周刊》成功之道,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谈三点感想。

  一,划时代的支撑。三个方面,一个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想周刊文丛”很多文章都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之作。新时代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是《思想周刊》的源头活水。二是理论与实际密切配合。《思想周刊》里的文章,有全国的理论大家撰写的理论文章,也有江苏的实干家从理论的高度谈问题的实践文章,着眼点着力点都是聚焦江苏样本,凝练江苏经验。第三个就是理论与舆论契合。热点何来?舆论使然。理论文章必须切入社会的脉络,弄清社会的心态,找到与社会大众的连接点,或者说找到与社会连接的桥与道,才能用正面积极的声音引领社会舆论,调控社会心态,凝聚社会共识。

  二,彰显思想之力。同时我们的理论宣传工作,总体上仍然存在文章过剩、思想缺乏的问题。理论文章多而不精,多而不优,多而不强,理论评论文章回应现实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欠缺。其实理论评论文章数量增多并不必然意味着思想观点的丰富和深刻,同质化、一般化、浅表化的文章并不能帮助人们丰富认识,也谈不上什么思想性。《思想周刊》的成功,正是基于时代发声,始终坚持对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的回应,所以才会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三,感悟理论之美。像总书记前不久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思想的深刻性,理论的逻辑性,语言的时代性、生动性等都需要提倡理论之美。“思想周刊文丛”里面很多的文章,都让我们体会到理论之美。

  (作者为《新闻战线》杂志社总编辑)

  我认为《思想周刊》有四个特点。

  一是作为党报的一部分,《思想周刊》在新的传播形势下,在当前娱乐化和“玩具思维”比较突出的现状下,坚持做了这么长时间,体现出了坚守责任、引导舆论的担当和作为。二是在新的形势下,做有深度的内容,是不容易的。《思想周刊》能够既接天线也接地气,解决实践当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在思想比较多元的情况下,表明观点,凸显特色,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三是《思想周刊》本土特色比较强,聚焦本地的社会治理、社会生态、发展问题,并且有的放矢,更易为本地的读者接受。四是借力新媒体,多渠道传播。这样能够更加入脑入心,提升服务效果,这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同时,我们期待《思想周刊》更加丰富多彩。我认为可以借鉴像《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一些理论刊物的特色,比如说它很直接,切口很小,提出问题,针对读者以及老百姓的困惑和不解,做一些设问,这样更能吸引人。比如像一些观点的争鸣,包括对一些当下热门的文艺、影视作品的探讨,一些历史事件的辨析等,应该给予关注。(作者为《中国记者》杂志社总编辑)

  《思想周刊》创刊一周年,我有四点感想。

  一是一脉相承。今天是《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我们在这里举办“思想周刊文丛”座谈会,纪念《思想周刊》创刊一周年,有两点是非常相像的:《新华日报》当年创刊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危机的最危险的时刻,发出了全面抗战的最强音,是一面旗帜,一个号角。《思想周刊》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发出了凝心聚力的最强音,这和80年前的《新华日报》有着一脉相承的意义。

  二是开拓创新。与80年前的办报环境不同,今天我们不仅有中央级的报纸,还有很多省级报纸、地市报纸乃至县级报纸。尽管纸媒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但是思想舆论的担当仍然是主流媒体冲在第一线。任何舆论,其背后都是有理论支撑的,任何社会思潮,都是由意识形态在起作用的,所以理论与舆论始终纠缠在一起。《思想周刊》不仅通过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相关内容汇集成册,这可能在全国也是一个创造。

  三是知往鉴来。《新华日报》有伟大的传统,有光辉的业绩,《思想周刊》创刊一年就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我们可以期待它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同时我想说的是,当年《新华日报》在推出成果的同时,也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者,是我们党赫赫有名的笔杆子,如今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是不是也能够推出自己的笔杆子,这是我们的一个期待。(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思想周刊》之所以广受欢迎,就在于它能够激发头脑风暴,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思想周刊》贵在思想,如何进一步强化专刊的影响性,需要抓好自己的优势领域,不断加大思想浓度。在这个方面,还有进一步突破的空间。

  第一点,用思想特质铸就专刊特质。一方面,以问题来凸显思想。议题和课题本身就能反映思想的深度,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迪。在抛出话题的同时,也应给予响亮透彻的理性回答。另一方面,用更多原创来催生思想。对专刊而言,最难得的是思想,最珍贵的是原创,如何增加这方面的文章,有三个渠道可以考虑。一是与善于理性思考、有理论追求的领导干部约稿、组稿。他们往往在矛盾重叠的地方能很快抽丝剥茧、审时度势、因时适事,把理论创造成符合本地实际的路径。另外,从创造价值的人士中挖掘组织材料。无论在什么领域做到顶尖的人物,他们在信仰、理念、习惯、方法等常常有逻辑的共同点,跨界思维是很有价值的。第三是引用引领风尚的理论名家的思想观点文章。真正的名家能够走在时代前沿,他们的著作、作品和文章充满思辨的智慧和逻辑的力量。

  第二点,用语言的美感调动阅读的快感。语言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谁掌握了语言谁就掌握了思想,谁就能更好地使用语言,谁就能更好地传播思想。所以要增强报纸的亲和力,把理论文章写得通俗易懂,让人读起来如沐春风。《思想周刊》的文章,既要与学术文章有所区别,防止学术术语的堆砌导致生涩难懂,也要警惕把一些领导干部的文章和讲话稿直接搬运到专栏里来。我们推出来的文章要力求言之有味、品之余味绵长。

  第三点,要用持续的韧性,强化专栏的个性。如何提高专刊的生命周期,一方面要苦心活在当下。思想专栏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思想的魅力,要强化《思想周刊》版面的强势性,让读者从众多报纸里面一眼就能看到它。另一方面,要立志传之久远,形成一以贯之的独特风格。 (作者为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新华日报》作为省级报纸,办了高质量、高水准的《思想周刊》,吸引了那么多专家、学者的目光,吸引那么多干部、群众的参与,是很难能可贵的。我体会较深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周刊》的作者层次高,汇聚了国内和江苏省内最著名的专家,可谓名家荟萃,确保每一个周三都有重要的文章发表。可以说,《思想周刊》现在已成国内的一个思想高地。

  二是《思想周刊》主题鲜明,办刊以来,围绕的主题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么一个主题。重要的思想、方针,都在报纸上有及时的宣传、阐释,并且展现了有深度、有温度的研究。不仅深入推进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也对理论武装和理论宣传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是问题意识比较鲜明,能够结合江苏实际,针对从省里面到基层遇到的一些难题,能够梳理并予以回应。我们的作者,不仅仅是限于理论工作的,从省委书记,到厅局长,市县委书记,以至于到社区街道负责人,乡镇,村里面的村民,方方面面的作者都有。很多同志由衷地说,原来报纸也可以这么办。很多文章能够总结提炼江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聚焦江苏样本,展示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江苏各地干部的心得感悟,讲得还是比较深厚的。

  理论要跟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理论、我们的思想都要及时跟进,实际上不仅仅要跟上时代,还要能够引领时代。所以,我们理论思想的这种力量还是很大的。我期待《思想周刊》能够越办越好,把思想的声音传播得更及时、更深远,同时对我们的青年学者也产生魅力和吸引力。

  (作者为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思想周刊》创刊一年来,深切关注新时代社会变革中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在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映前沿思想动态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聚焦江苏样本、凝聚江苏经验、传递江苏声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的几点想法和建议如下:

  首先,作为省级党报,在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的创新实践,围绕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发表更多贴近省情的理论文章。

  其次,进一步加强合作。党校的职能可以概括为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和决策咨询,后三方面和新华日报《思想周刊》的功能完全契合,可以充分利用省委党校学员资源和党建研究院这一省级重点培育智库。

  再次,进一步强化决策咨询导向。如何建立成果的转化机制,提高决策咨询的效果,能否将《思想周刊》建设成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的旗帜?《思想周刊》体现了思想性、实践性,应多刊登一些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和现实问题方面的对策性文章,多概括一些全国特别是江苏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思路、新举措。

  最后,进一步用理论观照现实。党报的理论文章不同于专业学术期刊,既要有学术性、思想性、理论性,又要有新闻性、时效性、可读性,既要简明、通俗、有文采,又要说理、解惑、有深度,能够让外行看得懂,内行受启示。这就要求进一步用理论观照现实,使党报理论宣传适应现代报业发展实际。

  (作者为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一年来,《思想周刊》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正是因为思想的力量,才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思想周刊》这一年的办刊理念体现了一种特质或者特征,可以用“四个度”来概括。

  一是时代的高度。紧扣新时代,紧扣我们党的理论创新,追踪、提炼、诠释新时代的特征、走向、脉络、目标等等,与时俱进,紧扣现实。二是思想的厚度。《思想周刊》重在“思想”二字,正因为它体现了思想的力量,才有影响力,才有传播力,下一步也才有可持续发展力。三是理论的深度。思想要通过理论来表达,因此思想的厚度和理论的深度相结合,就使得《思想周刊》具有了思想性和理论性。四是传播的广度,如果仅有思想性和理论性,传播不能达到一定的广度,那么影响力就会减弱。《思想周刊》不仅通过纸质媒体来传播,还通过新媒体的多种形式来呈现和推送,多方面的结合拓展了传播的广度,只有传播广,思想的力量才能进一步彰显。

  对《思想周刊》今后发展的期待,可以用“三个理”来概括。第一,创新理念,进一步与时俱进。当下,媒体竞争激烈,一线城市的媒体有先天的条件良好,基础扎实的优势,所以《思想周刊》还要继续创新理念。第二,坚守理想。一年来,《思想周刊》已经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力,今后还要继续坚守“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的办刊理念。第三,保持理性。《思想周刊》只有时间越长,积淀越深厚,思想性才能达到更高的高度。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思想周刊》今后要更加重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经验一头连着实践,另一头蕴含着理性,蕴含着思想,经验既是实践结晶,同时又包含感性认识,积淀理性认识。既然要理论联系实际,那么经验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个结合体,就决定我们必须要结合实践。

  总结经验,表面上看是“回头看”,其实真正的意图和价值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行”。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感觉有很多事情不是很清楚,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能发现我们干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感悟了什么。所以回头看是一种升华,能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使我们更好地向前行。

  从江苏来看,江苏经验的总结要有更多的责任担当和责任意识。江苏是东部发达地区,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苏对全国的贡献和使命担当,不仅仅是体现在为全国贡献经济总量,贡献发展速度,贡献财政税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担当就是为全国发展大局探路,那么为全国发展大局探路要提供什么?提供先行者的理念思路和经验,提供经验为全国做出贡献,所以对江苏的工作经验的总结,看起来是区域性的,实际上对全局和其他地区都有启示作用。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思想周刊》创刊一周年,把零散的优秀成果汇编成五本书向读者推荐,向社会发行,使新华日报《思想周刊》的理论思想成果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这五本书集中反映了《思想周刊》的思考之深。丛书的作者汇集了中国和省内思想理论界的大家,他们在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反映江苏社科理论界的成果方面有很多独特、深入的见解。通过《思想周刊》这个平台,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我们既能看到全国思想理论界的动态,又能让全国思想理论界知道江苏学人的思想。

  报纸的传播和图书的发行不太一样。报纸的保存有一定的难度,而图书可以在图书馆看到,所有的人可以借阅、查阅,这种载体更有助于将思想理论的成果传之悠久。“思想周刊文丛”的出版,有利于将《思想周刊》这个创新宣传思想理论形态的新现象、新平台传播给更多的学人,传播给更多的读者。

  (作者为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经理)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指出,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一定要勇于解放思想,一定要善于抢抓机遇,一定要强化创新引领,一定要注重系统提升,一定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这“五个一定要”,意义重大,影响长远。本期《政声》就此主题,向有关专家及部门、地方负责人约稿,为读者进行全面解读。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一定要勇于解放思想。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还指出:“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无论是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打开的是智慧之门、活力之门,关上的是思想僵化之门、固步不前之门。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的思维一固定,就会落后。解放思想就是要多想,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与解决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确定与实施有效的路径和措施。

  解放思想首先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上下功夫。注重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学懂是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的前提,是在做实上下功夫的基础。

  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央提出的“走在前列”的定位,在世界和全国大格局中来审视谋划江苏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走在前列,今后江苏应以经济发展质量高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上海市政府刚刚公布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上海为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将努力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进入这个城市规划的苏州、南通、无锡,要积极参与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分工与合作;江苏其他城市也要在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极化效应。

  解放思想就要克服江苏发展基础好、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思想,清醒看到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切实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以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姿态开创工作新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解放思想是对原有标准的突破。思想消极、满足过得去,就会停步不前,不管原来怎么先进都会落伍,这是规律。因此,要克服那些跟不上变化、不适应新形势的“习惯思维”和“经验主义”,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解放思想就是追求卓越,以更高的标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工作与发展实际相符合,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

  解放思想就要克服江苏经济发达、就一好百好的片面认识,清醒看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以兼收并蓄的胸襟学习成功经验,以博采众长的态度借鉴好的做法,推动各方面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从干部自身情况来看,只看眼前、不看长远,只重显绩、不重潜绩,一任领导一张蓝图等,这些片面的政绩观还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存在。从周边省市情况来看,浙江的集群经济、浙江人经济与网络经济,广东的外向型经济、平台经济与社会组织发展,上海的服务经济、自贸区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等,都值得江苏学习借鉴。

  解放思想就要克服传统观念、惯性思维的负面影响,清醒看到发展快、遇到“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也较早,外向度高、受到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也较大,在外界辐射带动力强大的同时自主性比较弱化,深化分析研判,拿出有效应对之策,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求突破促发展。江苏外向型经济是重要支柱,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要素流动比较密集,面临日趋严重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以及发达国家金融风险的溢出影响,必须有效应对。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严格控制政府债务,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在接受外界辐射带动的同时,增强江苏发展自主性的关键,在于人才。建议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与政策力,营造最佳社会氛围,构建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的高地。

  解放思想的实质是改革,往往会涉及利益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从江苏与全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部门利益、城乡利益、不同群体利益、行政区利益,还没有达到合理的平衡状态,需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优化、调整。

  解放思想必须有激情。激情是解放思想的助推器,有激情才会有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燃烧激情。领导干部要在解放思想中迸发激情,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以饱满的激情、务实的态度,谋更好更快发展之策,鼓更好更快发展之劲,求更好更快发展之效,开创一流工作,展现一流业绩。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室原主任、南京大学教授)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一定要强化创新引领。落实省委全会新部署,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工作的历史方位,切实增强创新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必须强化创新引领,坚定使命担当,努力在新时代展现科技新气象、做出创新新作为。

  从新时代新方位的总体要求来看,迫切需要强化创新引领。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发展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形势下推进江苏创新发展,必须聚焦主要矛盾转化,坚持系统化思维,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大局里去思考,放到服务国家战略中来考量,持续扩大创新供给,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及时、更加精准的科技支撑。从江苏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看,迫切需要强化创新引领。作为全国最发达地区之一,江苏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和动力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但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的瓶颈制约依然比较突出。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在创新引领、自主发展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作用,加快重大创新突破,加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从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奋斗目标来看,迫切需要强化创新引领。必须遵从总书记强调的“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创新”的指示要求,以历史眼光、全球视野深刻把握科技创新的趋势和规律,系统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打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高地,全面提升江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创新对江苏发展的支撑能力。

  面对新时代新态势新要求,全省科技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力以赴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强化系统化思维、规律性把握,强化创新引领,按照“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工作思路,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近期重点实施“一深化四提升”专项行动,即: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各种创新要素形成合力。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激发企业家精神,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集中突破一批前瞻性、原创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着力提升科技平台集聚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高校院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更大力度挖掘创新潜力、激发创新活力。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大力推进高新区争先进位,形成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作者为省科技厅厅长)

  新时代提出新任务、新目标,完成新任务新目标必须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此要有系统性的思考和统筹谋划。注重系统提升,就是要系统、辩证地思考问题,注重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把握发展的大局与趋势,在工作思路上坚持整体推进、配套协同、持续优化、全局改善。

  回顾过往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系统谋划和系统改进可以说是检验每一次变革成功与否和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凡是经过周密的系统设计,坚持整体推进和配套协同,注重系统提升,改革的效果就比较显著,造成的震荡影响就比较小,发展就比较平稳。凡是从单向思维出发,忽视了变革带来的系列连锁影响,改革的阵痛就比较强烈,也难以达到全局性改善的效果。

  时代在前进,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改进和深化,把握事物发展的能力也应不断提高。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处在摸索起始阶段,改革和开放的战略实施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摸索中不断提高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系统化的认识,对发展中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演变轨迹有了深刻的把握,长期改革开放的实践更是创造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所以,每一项新的变革、每一步新的发展,都要求有系统的思考、系统的提升作为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重要的改革开放举措,尤其是事关全局的战略谋划,都是先有顶层设计,注重整体方案,然后逐步细化、层层推进,注重配套和协同,确保了整体效应,起到了持续优化和全局改善的效果。实践证明,注重系统提升是改革开放取得全局成效的有效路径。

  党的十九大标志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一切工作的谋划都要围绕高质量发展来进行,这就要求更要有系统辩证之思维,更要注重系统性提升。高质量发展特别强调系统观,不片面追求某一单方面的指标,因为某个指标的提升往往是以其他方面的受损为代价的,最典型的就是GDP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些事物的发展,其利害和因果关系并不像简单GDP追求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那样一目了然,不做全面的了解观察,没有系统辩证的思考,不经过系统提升、全局改善的努力,就很有可能落入树木独秀、森林无颜的陷阱。高质量发展不再是简单地追求数量规模,而是更加强调层次、水平、均衡、效率以及实际福利增进等,强调高水平和整体性进步,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只有把系统提升作为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上述目标才能达到。

  在经济工作中注重系统提升,关键要系统谋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整体方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动摇,激活多方面因素,形成协同效应,培育发展新动能,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走内生增长的道路,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样才能展现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作为新气象,思考问题的角度变了,谋划更有系统观、全局观了;作为新作为,推进工作更有整体性、协同性,力求持续性的优化与改进,使发展更有质量和效率。例如,创新驱动战略涉及到方方面面,培育发展新动能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科技创新是基本动力,但光是抓科技工作本身是不够的,必须从更高的站位谋划全局发展。创新动能的培育,既来自于科技创新的直接动能,也来自于创新要素配置的制度条件等间接动能,来自于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体系建设,来自于科技成果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甚至和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文化建设也息息相关,因此,必须有系统的谋划、系统的提升,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创新力量迅猛迸发。

  江苏是经济大省,其规模已经在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之上,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较深,在新时代谋划高质量发展更要有系统提升的意识和思路。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势不改、国内外经济联动效应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必须把江苏经济放到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大的时代坐标背景下去把握、去规划,站得层面更高,谋划的维度更加系统,发展的层次和质量也会相应更高。规划江苏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尤其是推动制造业由中低端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部分有条件的行业力争迈向全球高端,不能仅仅只盯住江苏范围内的产业创新要素,而是要将眼光放大到全球范围,将一切可利用的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到江苏,为我所用,这样才能真正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省一批优秀企业正是由于眼光向外,善于在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实践中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尤其是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同时加大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了明显的协同效应,从而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为江苏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把“生态环境高质量”作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提出一定要坚守生态底线,下大力气补齐拉长生态环境突出短板,把江苏建设得更加令人向往。

  坚守生态底线,是省委基于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五大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四大底线中,如果连关系生存的生态底线都守不住,稳定、安全和廉政底线也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坚守生态底线,决不能为了发展牺牲生态、决不能“鼓了钱袋、毁掉生态”。对照中央新部署,坚守生态底线是最迫切任务。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格局。习近平总书记上个月视察江苏时,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守住生态底线,做到“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

  对照江苏发展现状,坚守生态底线是最紧要选择。率先发展的江苏,较早遭遇了资源环境的制约。一方面,“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环境脆弱”的特殊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煤炭型”能源结构、“重化型”产业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环境美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内涵。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决定必须坚守生态底线,回应好民生关切,努力增进群众福祉。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对环保部门而言,就是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有守和有为的统一,把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作为必须守住的底线,奋发有为、主动作为,坚定不移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给全省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我们将源头管控守底线。围绕绿色低碳循环,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更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推进减煤、减化,强力整治散乱污企业,该取缔取缔、该搬迁搬迁、该整改整改。我们将保护优先守底线。围绕“宁静和谐美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开展自然保护区“绿盾”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推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和特区建设。推广贾汪区生态修复经验,统筹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我们将系统治理守底线。围绕“天蓝地绿水清”,紧紧盯住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系统治理环境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消除劣五类国考省考断面,解决好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等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我们将防范风险守底线。围绕不发生重特大生态环境事件,开展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八查八改”,全面清理整治长江沿岸的危化品码头和储罐,完成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确保环境安全。我们将依法严管守底线。围绕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完善省级环保督察机制,实现设区市环保督察全覆盖。完成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开展重点领域区域专项执法行动,强化环境行政司法联动,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为省环保厅副厅长)

  省委娄书记在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指出,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一定要善于抢抓机遇,并强调最紧迫的是要增强抢抓机遇的主动性。当前,扬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机遇叠加的窗口期,我们将积极展现新作为、增创新优势。

  精准对接新战略,充分释放发展红利。深刻理解“一带一路”、扬子江城市群、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对扬中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扩大开发开放优势,稳步扩大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等区域经济规模,培育外贸新业态,鼓励更多企业挂牌上市,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努力建设多元融合的开放之城;坚持建工厂与建市场相结合,发挥智能电气、光伏产业全产业链优势,支持优势企业对中西部地区光伏电站的投资力度,加快对亚太、拉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拓步伐。在扬子江城市群战略中彰显生态岛城特色,深度谋划长江生态旅游岛的全新定位,不断擦亮扬中生态岛城的金字招牌。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率先展开实践探索,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先行先试,致力形成更多的扬中经验、扬中路径。

  认真审视新方位,持续激发新的动能。首先,发挥好精神引领。扬中是“四千四万”精神的发源地之一,此次省委全会再提“四千四万”精神,赋予其新的内涵,让扬中人备受鼓舞。我们将牢牢坚持企业家本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引导他们积极适应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其次,坚持好创新驱动。顺应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聚焦科技创新、转型突破,在全社会营造激励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将扬中打造成创新引领的沃土、创新创业者向往的高地。再有,利用好区位优势,强化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协作共进,更深层次在扬子江城市群中找准发展定位,致力把扬中打造成为扬子江城市群的“掌中宝”。

  主动顺应新期待,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将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惠及人民。围绕提升群众获得感做文章,加大产业富民步伐,大力推广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绿色扶贫、政策扶贫,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围绕提升群众幸福感做文章,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质感。围绕提升群众安全感做文章,切实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严格防控各类金融风险,确保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保持在全省金融生态优秀县的领先位次。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扬中将以更加敏锐的洞察力抢抓机遇,用系统性思维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努力创造“强富美高”新扬中的过硬成果,交出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

  (作者为扬中市委书记)

  ● 面对经济、技术等大趋势的瞬息万变,以往“单打独斗、一支独大”的传统思维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再停留在口号上,“跨界联动、交互协同”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 围绕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社会资源再组合、再分配等现实问题。当前,移动互联网下的经营模式日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专业化、分工化、互惠化成为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面向新时代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共享经济、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当前,发展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加速转型的重要抓手。

  人力资源管理应深刻认识“共享经济”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和新挑战,强化“共治、共生、共赢、共创”的发展思路,全面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变革。

  共享经济,又被称为分享经济,最早可以追溯到马丁L威茨曼 (Martin Lawrence Weitzman)的共享经济理论。所谓共享经济,一般是指组织与组织、人与人之间基于交换、共用等手段实现对某类资源的共同分享,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活动总和。2013年,《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文章《崛起中的共享经济》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共享社会的发展图景。现阶段,共享经济已不仅仅是一种利润分配制度,而是演变为一种新业态、新理念乃至新革命。

  第一,消费者多维度需求是共享经济的天然养分。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消费者更加注重快捷、低成本、多样化的需求满足方式,共享经济应运而生。从开始的交通、住房领域到现在的生产生活领域,共享经济使各个行业呈现百花争艳的格局。《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分享经济的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到2025年占比将攀升到20%左右。

  第二,信息革命带来的技术飞跃是共享经济的催化剂。近年来,日益兴起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革命正在颠覆现有世界,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关系、生活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基于共享平台使供需双方将闲置的资源能随时随地地进行交易,一方面满足了需求方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又部分实现了供给方的个人价值,网络化效应随之而来。

  第三,新型商业模式重构是共享经济的新动力。当前,与共享经济裹挟而来的是信息技术更迭、资源配置方式转变、客户需求的及时反馈,并且正在重新构建世界的新型商业模式。比如,当今世界最大的出租车提供者优步(Uber)没有车,最大的零售者阿里巴巴没有库存,最大的住宿提供者空中食宿(Airbnb)没有房产。可以说,面对经济、技术等大趋势的瞬息万变,以往“单打独斗、一支独大”的传统思维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再停留在口号上,“跨界联动、交互协同”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共享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变化。组织经营模式正日益变革。现阶段,企业间竞争更多体现在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围绕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社会资源再组合、再分配等现实问题。当前,移动互联网下的经营模式日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专业化、分工化、互惠化成为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则。

  组织运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当前,共享经济的浪潮使企业外部边界和内部边界逐步淡化甚至消失,并且催生了许多新型组织形式。比如,海尔集团所倡导的“企业无边界”正是基于互联网视角的共享经济思维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更加灵活的组织架构,准确把握客户需求,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组织顾客理念正日益丰富化。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顾客是企业存在的依据,企业的生存依赖于它们的服务和产品能否长期得到顾客的充分认同。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客户不仅仅包括外部合作者和市场消费者,还包括企业内部员工的客户群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员工不断涌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更新顾客理念,全面了解企业客户尤其是内部客户群体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注重人力资源伙伴角色的拓展和延伸。

  “共享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要有新思维。加快“传统层级型”向“平台共治型”的组织运行模式转型。当前,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从高度集权的金字塔组织向扁平化、虚拟化、动态化方向发展。面对共享经济时代,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网络软硬件工具对传统治理方式的新要求,以“去中心、去结构、去层级”为主要抓手,提升和重构组织内部运营模式、组织形态、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为组织成员间低成本、零距离、无障碍交流提供新的平台,进一步优化组织运行生态。

  加快“纯粹雇佣型”向“合作共生型”的劳动契约模式转型。正如《联盟》一书所强调的:“理想的雇佣关系框架应鼓励员工发展个人人脉、勇于开拓实干,管理者真正所要关注的就是为雇佣双方打造利益与命运的共同体,来让新型的合作关系得以延续。”共享经济时代,我们需要打破原有劳动雇佣的固有框架,强化组织与员工间的互动、互利和互惠,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构建更具协作性、持久性、稳定性的合作关系,全面释放组织成员的创新创造活力。

  加快“成本控制型”向“投资共赢型”的人力资本模式转型。2016年11月7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人作为政策激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产权等长期激励。共享经济时代,我们需要摒弃以往的管控理念,将人才资源的优先投资和优先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以提升人的价值创造能力为根本,通过人力资本合伙人、员工持股、利润分享等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保留力、发展力。

  加快“保守封闭型”向“开放共创型”的企业文化模式转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企业管理与文化密切相关,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必须根植于文化之中。共享经济时代,我们需要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以建立更加“开放、合作、信任、包容、共享”的组织文化为目标,有效整合组织愿景、价值观和员工个人需求,最大限度凝聚组织共识和群体智慧,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人才价值链的延伸和拓展。

  (作者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始终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在新时代必须“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设与新时代相适应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就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任务。

  建设新时代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把握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科学规律性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也难以实现零风险,无非是程度与表现方式的不同而已;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自然因素、技术能力等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往往具有难以抗拒的基本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潜在的食品安全新风险、新问题可能悄然滋生;在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生产经营主体的人为因素、治理体系缺失或不完善等因素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具有日趋增多的可能。解决技术、自然因素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主要依靠科学技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来逐步解决。而解决人为因素与治理体系缺失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主要依靠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治理能力的提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动态变化的过程。

  人为因素、治理体系缺失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与发展的阶段性密切相关。回顾演化发展的历程,中国食品安全风险引发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长期以来工业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引发的多种矛盾产生的累积。由于对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对农业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历史性破坏。二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过程中问题的累积。由于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投入品的高强度施用,给农产品与食品安全带来具有持久性、复杂性、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的综合影响。三是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占主导。长期以来,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文化建设没有同步进行,市场经济的劣根性泛化,人们的欲望在社会快速转型的特殊时空过度膨胀,导致有些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道德沦落、诚信缺失、责任意识淡薄,滥用添加剂、违规使用违禁药物、出售假冒伪劣食品等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所处的发展阶段。因此,建设与新时代相适应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要基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的固有特点,把握治理的科学规律,从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努力解决好当前最突出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

  建设与新时代相适应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必须确定科学的目标。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对应,新时代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紧扣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安全供给的新需求,统筹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以实现城乡间、不同区域间、不同品种间的食品质量安全均衡供给与有效供给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食品安全稳定向好的态势,基本杜绝区域性、系统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持续提升;到2035年,通过改革的持续深化,形成基本完备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形成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风险法治体系、完善以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为核心的共建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全面实现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治理主体间的协同统一。基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属于社会治理的本质范畴,实现新时代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以法治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协同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中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个主体为重点,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格局为核心任务。

  具体而言,一是完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法治体系。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基本形成与《食品安全法》相配套、相衔接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组建“食药警察”专业队伍,协同监管部门与司法部门的力量,统筹配置与使用不同行政区域间、城市与农村间的执法力量,依法坚决打击犯罪活动,特别是生产与加工环节犯罪行为;确保《食品安全法》与相关法律法规在实际执行中的严肃性,确保不走样,尤其是努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二是完善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化改革,把握风险治理整体性的基本规律,优化中央政府部门间、同一层次地方政府部门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职能、权责与资源整合,努力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政府治理体系。三是完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的市场机制。突破依靠单一政府治理的视角,从食品供应链全程运行的内在规律性出发,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国情,推动并逐步实现食品供应链内部私人契约激励、农产品安全生产内生性约束、安全食品市场培育机制、声誉机制等多种市场治理手段,努力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食品安全风险市场治理机制。四是完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着眼现实,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社会组织的特点与公民具体参与的现实方式,基于“满足共治需求、主体职能明确、类型结构合理、协同合作有效”的原则,努力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参与治理体系。

  (作者为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商学院教授)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智库建设一般都经历了智库实体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阶段。实体建设阶段是各智库的初创阶段,主要目标是组织好各种人力、物力资源,使智库正常运转,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智库数量快速增长。制度建设阶段是指智库的建章立制阶段,一般是在智库章程下细化人、财、物和业务的管理运行细则和流程,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系统化。文化建设阶段是智库建设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智库更加注重提炼和传播组织的使命、愿景、伦理、价值观、品牌等文化层次的要素,形成智库的文化影响力、软实力和品牌形象。

  就智库创新文化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种以“创新”为重点,例如,智库根据对自身定位的判断,对智库价值观进行改进,对自身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设定符合智库发展进程的愿景和战略任务,从而产生新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智库成员的行为。一种以“文化”为重点,认为智库创新文化是各种创新活动所赖以进行的环境,可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创新制度层面、创新精神层面以及创新实践层面。创新制度层面主要包括智库设立的创新人才计划、创新金融支持、薪酬激励机制等;创新精神层面主要是指智库成员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如开拓冒险精神、开放合作的观念等;创新实践层面主要是指创新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文化,例如智库的创新实践。

  综合以上两种看法,笔者认为创新文化建设是驱动智库发展的主要抓手。首先,智库创新文化能够提高智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满足随着竞争加剧而与日俱增的客户需求。其次,智库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中得出的创新理念被应用于实践,有利于智库针对性地开发新模板、使用新工具、改进新方法,从而提高生产率,促进智库内部技术、产品及制度的创新,有效提高智库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和适应力。最后,智库创建创新文化,能够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为智库的发展贡献力量,能够促进员工学习和开发新技能,充分激励员工,发挥员工的价值,减少人才流失。

  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研究质量不高、内容创新不足的情况,这和我国智库尚处在实体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未能形成自己的创新文化有关。笔者为我国智库的创新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智库高层领导者应该高度重视创新。首先,应从智库高层开始,每位成员都要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文化建设放在智库发展的优先位置,将创新行为、创新精神、创新技术等付诸实践,融入智库的文化之中。其次,智库的高层领导者在明确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需要及时制定和更新创新战略。在创新战略的指导下,智库能够对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创新文化的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此外,智库高层领导者应当为员工提供所需的培训和资源,培训能够使智库成员迅速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而资源的提供能够让智库成员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更加方便高效地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

  创新文化建设要重视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定位和顶层设计。我国智库在发展创新文化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了解自身定位、特色、规模、布局等情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智库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设具有本智库特色的创新文化,努力促进智库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推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端智库。

  智库创新文化建设要有项目抓手和激励措施。首先,智库通过科学的创新激励制度,如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等,吸引优秀人才来到智库,为智库的发展提供创造性的思想和有价值的观点,提出更多创新技术、创新精神。其次,科学的创新激励制度能够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激发员工的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促进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此外,科学的激励制度能够有效留住优秀人才,促进智库未来的人力发展。最后,科学的创新激励制度能够在智库中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机制,促进员工进一步为智库创新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王琪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刚为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近日,人社部公布2018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计划。“考证党”又要开始准备新一年的“战斗”了。考证热度不减,在校学生、职场人士“逢证必考”不在少数,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新华网数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