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科明

  这个国庆长假,穆科明没有休息,约见了好几拨客人洽谈业务。他的办公室位于南京秦淮区的中国云计算创新基地。走在园区里,很多人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位穿着朴素、笑眯眯、丝毫没有架子的中年人,是一位从硅谷归来的创业精英。

  1971年出生的穆科明,曾经是众人眼中的天才科技少年。上中学时,他就发明了自动报警钓鱼竿和电话程控交换机,申请了专利。90年代末,他考入清华大学。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硕士毕业时,“出国热”正火,穆科明还记得,当时班上80%的同学都出国了。他也申请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继续攻读理学硕士学位。

  学有所成的穆科明幸运地留在了硅谷。2000年左右,他正好赶上了硅谷的创业热潮。那时候,以思科、英特尔、微软为代表的老牌科技公司如日中天,今日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则刚刚开始进入上升期,谷歌还处于爆发前夜。整个硅谷热火朝天、藏龙卧虎,接触的都是互联网、芯片技术、数据信息化等世界最顶尖的技术,这让信奉科技改进社会的穆科明十分兴奋。

  硅谷十多年,穆科明过着一个标准工程师的生活,凭借着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奋,他的事业稳步上升,从程序员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合伙人。在他的专长——视觉通讯领域,他站在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率领研究团队一次次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如世界第一台200万像素Webcam(被微软采用)、第一台自动去红眼数码相机(被佳能采用)、第一台3D高清视频语音视频传感系统(被索尼采用)……不过,穆科明向记者强调,自己在硅谷的最大收获,是认识到了技术与产业化的区别,收获了一种理念:“高科技的根本意义在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中国的科技创新之潮汹涌澎湃,隔着广阔的太平洋,强有力地传播到美国西海岸边。穆科明开始发觉,“回国”的声音在硅谷的中国人中间渐渐增多。一位先期回国的清华学长对穆科明说,“回来吧!这里机会更多。”穆科明想起了清华园里的求学岁月,想起了意气风发的少年时奠定的人生抱负:要做国之栋梁。

  在硅谷,中国人的智慧、美国的品牌比比皆是。穆科明渴望中国人创造的技术能打造出中国的品牌。随着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他愈来愈看好国内的发展计划,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国好友慢慢走到一起,渐渐聚集起共同的人生目标:回国,打造自己的世界品牌。

  这就意味着要舍弃在硅谷已有的工作、薪水、优渥的生活条件。什么感觉?记者问。穆科明笑笑:“除了这些‘标配’,人生总需要一些激动人心的事情吧。”

  2010年,以穆科明为首的6名旅美博士集体回国。飞完一万多公里,抵达上海浦东机场后,穆科明直奔南京。之前,他从自然与人文方面作了一番调研:南京高校众多,人才储备丰富;交通便捷,运输成本低;生活成本相对北上广深有优势,利于控制成本;南京周边有昆山、无锡、常州等电子制造业发达的腹地,方便生产。他踌躇满志地把新公司命名为南京杰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寓意是“人杰地灵、迈古超今”。

  万事开头难。虽然穆科明带回了世界领先的机器视觉技术,然而,一个初来乍到的新公司,在起始阶段拓展业务是何其艰难!公司成立后三个月里,一笔订单都没有接到。为了节约成本,穆科明住的是几十元一晚的快捷酒店,在中山南路租了一间13平方米的办公室,隔壁就是厕所。每天吃一荤两素的盒饭,办公室里放着一只行李箱,随时出差。压力如大山压顶,那段时间,穆科明频频失眠,血压飙升,一下瘦了十几斤……可是他没有抱怨,“做事嘛,哪有不难的。”

  好在,机遇垂青的永远是实力。国家水利部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招标,穆科明公司带来的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惊艳亮相,它能在200米范围内清晰地看到深水尺桩、水里的蓝藻和鱼,尤其是凭借暗光高清成像技术优势,从全世界140多个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创造了“小企业赢了上市公司”的传奇。

  随后短短几年里,杰迈视讯迅速取得了一系列让业内惊叹的成果,在南京、杭州和美国硅谷都架设了自己的研发机构,成功开发并量产上百款高清智能网络摄像机、存储设备产品和视频大数据平台软件,以及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地下管网机器人、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如今,杰迈视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青奥会、南京智慧城市、牛首山、南京博物院、上海迪士尼、上海虹桥枢纽等重大安保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

  这些年来,政府对于创业公司的一系列扶持,让穆科明感到温暖贴心。曾经,有客户要求杰迈视讯先垫付一笔元器件400多万元的费用,正在他焦虑之际,南京白下高新园区管委会伸出援手,园区投资担保公司做担保,短短10天,500万元科技贷款就到了公司账户上,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午饭时间到了,穆科明一如既往地去吃员工食堂,一边走,一边和记者兴致勃勃地谈着公司的未来——“科技是富国强民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创造出真正属于世界一流的民族品牌。”他说,人类的信息80%来自于视觉,如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兴起,公司在新一代机器视觉方面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领域,都有很多创新空间。

  “现在互联网创业有点虚火,很多人造出概念就忙着圈钱。”他摇摇头。从来,他的信条是:不追潮流,踏踏实实做出世界领先的技术;有梦想更要有行动,有行动更要有坚持;如此,路虽远,行必至。 本报记者 顾星欣

  邓勋明

  邓勋明是谁?他是光伏及高端真空镀膜设备领域的国际权威;今年7月,他在昆山创办的迅立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并制造了我国首台高效PERC太阳能电池“二合一”PECVD量产设备,堪称我国光伏行业重大装备制造的一座里程碑。

  邓勋明是光伏行业的元老,人称“把太阳‘卷’起来的人”,这样的人,注定有跌宕起伏的非凡人生。

  1980年,江西高考状元邓勋明进入中国科技大学,1985年,通过李政道“中美联合招收物理博士生计划”进入芝加哥大学。因为看好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他在芝大物理系选择了当时的系主任、国际上享有盛名的Fritzsche教授做博士论文指导老师,从事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与材料的研究。Fritzsche教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动手齐头并进的能力,从他的研究小组毕业的学生,几乎每人都要建设一台实验设备。“我加入Fritzsche教授研究小组的第一天,他就带我到系里的精工车间,用机床做了一个真空系统需要用的小零件。” 邓勋明笑道, “我的动手能力就是这样逼出来的。”1990年,邓勋明博士毕业,收到多封聘书,最后选择作为科学家加入美国能源转换公司,追求读博时萌生的愿望:建设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来制造高效太阳能电池。这将成为他一生的使命。

  在公司,邓勋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正是开发、建设世界上第一条用于制造三结叠层非晶硅电池的卷对卷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很快成为项目技术负责人。1993年,邓勋明作为首席科学家申请美国能源部的薄膜电池的重大研发项目,竞争对手有一直受该项目资助的哈佛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小组。出人意料的是,哈佛和伊利诺伊研究小组败北,新手邓勋明拿到了100万美元的研发基金,他赶快去请哈佛研发小组毕业的博士做自己的副手,一道攻坚克难。

  1996年,邓勋明又一次出人意料——放弃公司的资深位置到美国托莱多大学当助理教授,薪水打6折。为什么?还是因为读博时萌生的愿望。“在公司,即便是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主要还是得听老板的。在大学里,教授可以自己决定研究方向。”

  在托莱多大学,与其他教授相比,企业工作经历让邓勋明更能看清行业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他申请到许多重大研发项目,6年便升为终身正教授。在美国,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2年。

  在此期间,邓勋明攻克了多个课题难关,打造了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创新型研究团队,只要有机会,就将重返产业一线。

  机会来了。2001年,美国俄亥俄州出台法令,鼓励大学教授参与或创办公司。2002年,邓勋明夫妇拿出积蓄,成立了美国中西光电有限公司,从事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与生产。期间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但通过调整方向,公司起步还算顺利。此后,邓勋明手拿数十份商业计划书,“看到风投就塞一份”。2007年,中西光电独资注册成立的子公司——美国迅力光能公司获得第一笔风投700万美元,用于建设世界首条3英尺宽的卷对卷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示范线。2008年,公司获得新一轮风投3300万美元,用于制造25兆瓦的商业化生产线。2009年,他的首批产品点亮了纽约时代广场中心第一个100%太阳能广告牌,邓勋明夫妇被《福布斯(中国版)》评为2009年度中国科技先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有点出息了,也该为祖国做点事情,这是人之常情。”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擎。发展光伏发电系统,带动光伏制造产业,是国内优质内循环经济的发力点。更何况中国是一片无与伦比的创新热土。“江苏在光伏制造行业发展态势非常强劲,很多江苏光伏企业在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2008年,邓勋明决定在昆山建设柔性太阳能组件制造基地。在江苏,太阳能电池行业的产业链非常完善,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物流和较低的人力成本,“在昆山建设一条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成本只有美国的一半。” 邓勋明说。

  2012年他的昆山团队申请到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研制和优化制造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卷对卷真空镀膜设备,2014年获评江苏省双创团队。

  “国内节奏更快、竞争更激烈,这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邓勋明这样评价国内同行:在制造技术上下了很大功夫,10年内就将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缩减到最初的十分之一,相当了不起。下一步整个产业面临的是技术突破,核心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光能转化效率的主要方法,需要高端真空镀膜设备,“前两年,国内市场上90%的背钝化电池设备源自欧洲,成为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这瓶颈必须打破。”

  2015年起,邓勋明带着团队专注于镀膜设备的研发。今年7月,我国首台高效PERC太阳能电池“二合一”PECVD量产设备问世,每小时可完成4000个156毫米硅片的PERC镀膜,预计可帮助用户将量产太阳能电池的转化率提高到22%,产能大大超过欧美PERC电池量产设备,从成本到质量都拥有极大优势。

  向记者说到这里,邓勋明语气里满是兴奋,“能够用所学知识与技术为国内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助力,我很自豪!”

  邓勋明的双创之路似乎是一帆风顺,其实不然。很多次,他有过挫败感,但是青年时代树立的信念从不曾动摇——“清洁能源能够造福人类、保护地球,光伏电池始终会是蓝海产业。”这信念让他从芝大毕业37年来能够百折不挠。

  本报实习生 王镥佳 本报记者 董晨

  徐炎华

  国庆长假刚结束,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徐炎华就赶到新疆玛纳斯县。当地的浆粕化纤企业,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臭鸡蛋式”的恶臭,给居民带来严重困扰。前几年,该县在全国多地寻求良方,一次次失望而归,后来慕名找到了徐炎华的“化工环保”团队,半年来,徐炎华带领团队攻关,有效消除了恶臭,此次前去是进行项目验收。徐炎华说,“化工是重要的支柱产业,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污染难题,支撑化工行业的绿色发展,我们责无旁贷!”

  采访徐炎华很不容易,因为他实在太忙,要带领团队搞科研,要四处奔走治理污染。他是南工大环境学院院长、国家“煤化工”专家组成员,兼任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煤炭清洁转化节水减排工程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事故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环境保护工业VOCs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这些年来,他牵头组建南工环境团队,专门解决化工行业的环保疑难问题。“我本、硕阶段在南京化工学院学化工,博士阶段在日本鹿儿岛大学学环保,现在从事‘化工环保’,紧盯化工行业‘三废’治理、污染事故应急等关键技术难题。”说起自己的工作,徐炎华感觉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系统工程”。

  生产过程中的“三废”达标排放,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化工企业产生的废水,难氧化、难降解,现有的通用处理技术难以达到排放要求。“解铃还须系铃人,化工问题的治理还需要采用化工的方法。”徐炎华团队自主研发成功的多元协同催化氧化先进技术能够高效催化降解废水中的毒性物质,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神华煤制油公司世界首套百万吨煤制油(直接液化)装置产生的大量高浓污水,因为含有大量酚类、杂环类物质,导致污水系统难以有效运行,国内外几十家水处理公司束手无策。徐炎华团队与煤制油公司紧密合作,经过小试中试,不仅彻底消除污染,而且实现了高达98%的中水回用率,吨油水耗也降低了40%,创建了全国煤化工行业第一个高浓污水近零排放示范工程。该技术在中石化南化公司、五粮液集团、常熟氟化工园等几十个园区和企业的污水强化处理升级改造中推广应用。

  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容易引发扰民事件,是行业发展的“顽疾”,现有技术普遍存在处理效果不理想、运行成本高及装置安全性差等问题。徐炎华团队研发了先进的“分子裂解”技术,通过独特的自激发强化光电协同耦合三相催化氧化,能够高效率、低成本消除恶臭污染,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大量无组织排放的浓度低、嗅阈值低的恶臭气体,效果尤其显著。

  南京化工园一家生产蛋氨酸的大型合资企业,市场效益很好,但由于蛋氨酸嗅阈值极低,容易引发异味扰民,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也是园区管理的难点。徐炎华团队接受园区的委托攻克难题,把法方代表请进实验室,当面针对废气开展了小试实验研究,经过分子裂解装置处理后的气体没了异味。但法方专家表示难以置信,因为他们在法国一直没有找到解决之道。徐炎华团队又进一步开展现场中试,在中试结果与数据面前,法国人终于翘起了大拇指!

  目前,该技术不仅成功应用于国内许多园区和企业,创建了数十处典型示范工程,而且积极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

  科学研究离不开团队,离不开合作。徐炎华始终坚持走校内学科交叉融合和校外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之路,携手化工、材料、生物等相关学科的技术力量,并与中国化学、神华国节能公司、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南京化工园、中石化南化公司等几十家单位共建技术研发平台,瞄准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

  徐炎华的理念是,“化工不等于污染,化工可以是绿色的”,只要选用先进有效的技术,化工生产和环境污染这对矛盾可以化解。采用先进“化工环保”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消除污染顽疾,还能让企业在治污过程中新增效益。他举例说,氯化工艺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废盐酸,废酸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容易给环境造成危害。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成功新型“分子捕获”技术,成功应用于中石化南化公司氯化苯废气处理,不仅从源头上彻底根治废酸问题,尾气VOCs也减排98%以上,有机物还能循环利用,显著减少产品单耗,提升企业利润。

  徐炎华提出环境管理“教、帮、服”三字经。南工环境与江苏省环保厅携手组织了数十期全省化工园区环保专项培训、全省社会环境检测培训、全省化工企业“三废”处理技能专项培训,上万人接受培训,切实提升一大批园区和企业政策、法规水平以及自身治污能力。环保部“全国化工园区污染整治培训基地”因此落户南工大。

  熟悉徐炎华的人都觉得他有种“啃硬骨头”的精神。十多年来,他一直带领团队围绕行业难题,积极推行、大力发展污染源头控制、末端强化处理、“三废联治”、整体节水减排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形成了多个自主创新成果,解决了许多疑难环境问题,创建了一批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科技示范工程,人送外号“三废克星”。 本报记者 贾梦雨

  “平语”惊人,阐幽发微说故事

  ——《习近平讲故事》给我们的启迪

  新华读书会

  最近,看到以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名义编辑的《习近平讲故事》,该书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精选出体现他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百余则故事,加以完整呈现和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中,常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深意、感染他人,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这些故事承载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刻思考,深蕴中国智慧、体现中国道路。

  其中的“对外篇”,撷取了习近平在出访讲话或在海外媒体发表的大量文章中的诸多故事,进行简要解读,读来酣畅淋漓,如一阵清风,令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礼之用和为贵”。习近平在智利说聂鲁达、万徒勒里与中国的关系,说到智利圣地亚哥也有一所“长江小学”;在秘鲁,他提到了中华通惠总局的百年往事,更提到秘鲁已故作家安东尼奥阿尔塞与健在的汉学家吉叶墨;在澳大利亚,他提到了第一位在北京出生的澳大利亚公民;对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习近平说到了卡洛斯塔瓦雷斯这位已是耄耋之年却仍旧为两国友好而孜孜不倦的文化老人,张大千在巴西隐居十七年创作《长江万里图》《黄山图》《思乡图》的动人情景;在伊朗,习近平提到了郑和的庞大船队曾经三次到达伊朗南部的霍尔木兹地区;而在新加坡,习近平把邓小平与李光耀相提并论,说到了新加坡的邓小平纪念碑;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这位物理学女博士会谈时,习近平说到了牛顿力学三定律,妙用“惯性”“加速度”“反作用力”等物理术语来解说两国关系。这些通俗易懂的故事,这些在所在国家喻户晓的故事,经由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娓娓道来,很快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增强了难以言表的亲和力。

  文化是最能沟通彼此的纽带,习近平在捷克说到了哈谢克的《好兵帅克》与《鼹鼠的故事》;在伦敦,说到了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在华盛顿的演讲中,他提到了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诸多细节;在印度,他说到了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并且引用了泰翁的诸多名言警句;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提到了冼星海大道,追述了冼星海在阿拉木图创作《满江红》《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等音乐作品的峥嵘岁月;在中南海的瀛台,他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夜话古今历史展望世界未来,成为国际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习近平讲故事》中的“对内篇”则分为廉政、品格、励志、治理等四个方面的故事,提要钩玄,议论风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的文章、讲话,喜欢讲故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大家耳熟能详的诸如愚公移山故事,还有三打祝家庄、孙悟空与铁扇公主,更有诸多三国人物,都是毛泽东信手拈来、活学活用的典型例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有这样的显著特点,他很善于用讲历史故事来阐发道理表达主旨。在他的讲话、文章中,常常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以开阔的历史视野观察现实,思考未来。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溯流而上,追述古代中国的灿烂业绩,着眼近代中国的落后屈辱,分析中国的弯道超车,展示出一幅中国自古及今的发展图景,从他信手拈来的历史数字、历史细节、历史镜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强劲脉动,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当今时代的历史方位。习近平说到东汉杨震的“四知拒金”、枚乘《七发》中的“要言妙道”、宋国大夫正考父的“三命而俯”、杜牧《阿房宫赋》中总结秦王朝的“二世而亡”、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的令人深思、黄炎培之问的举一反三、诸葛亮司马光的“廉不言贫勤不道苦”,凡此等等,都是响鼓重槌,令人深思;康熙不为阿谀奉承所迷惑,对广西巡抚陈元龙奏报灵芝“祥瑞”的迎头痛斥,读来令人击节叹赏;习近平提到不贪一时之功的右玉精神,冯梦龙任职福建寿宁的殚精竭虑,河南内乡县衙对联的发人深省,路遥写作的座右铭,柳青蹲点皇甫村十四年的艰辛备尝,更有习近平对驴马理论、木桶理论、地瓜理论的独特见解,真是如醍醐灌顶,令人警醒。习近平对张之洞身处晚清复杂政局中的感叹,尤为关注,他引用道:“旧者因噎而废食,新者岐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寥寥数语,就说清了搞改革既知通又知本的道理,既要革新鼎故,又要强基固本。

  《习近平讲故事》中,有多则故事与南京有关。他提到了周处的浪子回头金不换,说到了陈叔宝的“亡国之音”,《南村辍耕录》中的南唐后主的上行下效,说到了曾在南京多年的王安石的浙江鄞县任职经历,说到了明成祖朱棣迁都的“天子守国门”,还多次提到了郑和下西洋,更有他在南京国家公祭仪式上对照亮黑暗的人道之光的深切缅怀,令人警钟长鸣,不忘历史。

  有人说,谁会讲故事谁就会赢得受众,谁就会拥有话语权。习近平讲故事,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生动活泼,摇曳多姿,技巧高超,资政育人。细读此书,一定会开卷有益,收获多多。 文云乡

  读书管见

  中华书局新近出版了许嘉璐先生《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一书,这是一本并不太厚的文化专著,全书从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分析入手,通过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探讨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和跨文化交际的规则,进而对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格局变动中的使命作出了判断。书中各部分名之“讲”而不曰“章”,有突出与众沟通之旨趣,非仅书斋研究之自乐。

  此书在三个方面有明显的建树:一是对中华文化作了提纲挈领的整体梳理,二是于跨文化交际作了拓展性的探索,三是于当下世界的格局作了前瞻性的研判。

  在第一方面,本书有两讲专门梳理中华文化源流,有两讲专讲儒学,包括儒学经典的介绍和儒学思想的剖析,有一讲专论禅宗,另有一讲是谈训诂学。这六讲可以视为对中华文化本体的描述,具有着眼整体全面介绍的简明特色。以这样一本小书中几讲的篇幅而试图勾勒中华文化大貌,如何撮其精要,无疑既需对描述对象的全面掌握,更需明确所述内容的本质要害,同时还要有清晰易于把握的表述流程。例如第二讲、第三讲谈“中华文化源流”,分为自然—人群—文化,家庭—家族—国家,宗教—礼制—礼俗,封建—郡县,庶士—世族—士臣,百家—儒学、道学—理学六个方面进行讲解。这种分类,是对中华文化产生发展变迁独具一格的表述:中华文化的发生,孕自特定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互动引发了民族文化的基因;这种基因折射于人与人的互动,个体的人通过与他人的关系确定了自己的角色,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由农耕而生对自然万物的崇敬与对先辈的慎终追远相辅,以礼制民俗的形式深入人心,成为习惯;社会的治理也因之由封建而郡县,进而派生与皇权血脉传承互足的官员科举选拔;伴随生命存活的进程,哲思伦理的演进也突破至形上回向,在与异族文化的接触交融中渐具包容品质与和而不同。这样的表述,与前人如梁启超、钱穆等对中华文化发展进程的思考与表述颇有不同,时有新见。比如许先生认为文明的产生需要一个不是很好又不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华民族祖先生存发展得益的不是黄河,而是黄河的支流;自然和人群的结合孕育的是中华文化对于天人关系的领悟;天、地、君、亲、师的顺序在实际生活中是倒置的,师是文化传承之亲,亲与师构成社会网络即国家的主干;宗教、政治、伦理在中华文化中三位一体,宗教政治化、政治伦理化、伦理世俗化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国没有成为宗教性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伦理抢先一步成了民族的主体思想;中国的文官制度有特殊价值,古代的士集中了中华文化的“德”,文官通过教化百姓实现文化传播的功能,私学对中国学术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提高的作用大于官学,而遴选人才叫“贡”,也含有被举之士等同于方物的负面认识。这些观点和认识往往道人所未言,启人深入思考。其梳理表述紧扣文化这个核心,使读者易于把握中华文化的本质,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在跨文化交际的探索方面,书中既有以此命名的第五讲“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更有全书一以贯之的始终着眼文化对比。通过对比把握不同文化的特征,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基础。许先生多年致力各文明的对话,提出汉语的传播应当提升为中华文化的分享。

  作为前言的“世界格局巨变与中华文化担当”,其论既与全书聚焦的“前途”“使命”相呼应,亦是全书通过对中华文化的梳理、中外文化的对比、中华文化当下价值的探讨而自然导出的结论。许先生认为,要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文艺复兴”,所有民族要共担重任,中华文化应当充满自信地贡献力量。既要清除身上潴留的西方有害激素,也要筛去我们传统文化的糟粕,学者要走出大楼融进社会,中华文化要与世界分享,知识分子要知行合一敢于担当。这样的判断,不是经验主义的惯性,而是对比世界各民族文化后的深刻思辨。

  许先生这本书既展示了如何探讨人类命运这样宏大命题的路径,又以对谈面授的形式轻松出之。全书整体包括前言自成系统各讲互足:有基于丰厚学术底蕴的深入探讨,有缘自学者责任担当的前瞻思索,有着眼人类命运的高屋建瓴。书中所论,最早的是许先生2002年所讲,最近的则是今年的新论。全书装帧耐看,捧之悦目,所述新锐,读来赏心。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苏人书事

  中国最知名的四大古都是北京、西安、洛阳、南京,这四大古都每一个都有几个不同的名号,但只有南京的名号多达七十多种。就像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一样,这些名号可以说是古都南京的七十多张面孔。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中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七十多张面孔就像秦淮的烟雾一样笼罩着南京的秋水月光。在《南京历代名号》一书中,作者卢海鸣先生通过介绍一个个具有深刻内涵的南京历代名号,拨开了这层云雾,向我们揭示了古都南京的前世今生,展现了古都南京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突显了这座城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全书以时间为线索,主要分为“先秦篇”“秦汉篇”“六朝篇”“隋唐五代篇”“宋元篇”“明清篇”“民国篇”等七篇,作者秉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南京的历代名号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进行了一番扎实的历史考证,通过对名号误读的澄清、陌生名号的介绍以及名号背后的故事这三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南京历代名号发展的历史轨迹。

  南朝文学家殷芸在《小说》中写下了著名的一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近人多认为这句话里的扬州就是现在的扬州市。但是作者结合大量的史料,在对历史上扬州辖境和治所进行一番仔细考证后,得出结论:六朝时期的扬州专指南京,隋唐以后的扬州才是今天的扬州,从而澄清了一些人对扬州这一名号的误读。再则关于升州这一名号,有些人认为“升州”意为“弹丸之地”,体现了唐朝时中央政府对南京的贬抑,不过根据作者的考证,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读。由于简化字的缘故,古代的“升州”应是“昇州”,而“昇”含有“升平”之意,根据史料中唐朝对于升州采取的具体措施,作者认为将南京称作“升州”是寄托了统治者对和平安宁局面的渴望以及对南京这块土地的倚重,不仅没有贬义,反而是一种褒义。

  书中一些关于南京的名号,相信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是第一次听说,比如“丹杨”“金城”“白门”“归化”“中山城”等。根据书中介绍,“丹杨”实际上就是丹阳,二者是音同假借,可以通用。“金城”是因东晋时大将桓温镇守该地而得名,南京大学校歌中曾用金城指代南京。“白门”是因为六朝建康城的南大门在民间被称之为白门而得名,白门在六朝时地位很重要,在诗文中常与柳树相关,黄裳先生就写过《白门秋柳》一文。“归化”是唐初高祖李渊所定,为了表达对割据在江南的杜伏威政权居高临下的态度,略带有屈辱色彩,南京用此名六年后才被改为金陵县。“中山城”是民国时期,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一些社会团体为了彰显中山先生功德提议将南京改称“中山城”,但最后没有施行。

  这本书不仅仅是名号的简单介绍,更是借着名号勾勒出了南京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这幅画卷中,我们可以品读到与南京名号相关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当中又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比如三国时,吴主孙权定都建业,天下三分有其一,从此南京人“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梁时,侯景之乱中,梁武帝与他的建康城一同覆灭;元时,元文宗视该地为龙兴之所,改称集庆;明时,朱元璋更是建都于此,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垣,其孙建文帝则在靖难之役时,消失在南京皇宫的熊熊大火之中,成了历史之谜。南京的名号,有的是对那些英雄人物的纪念,有的则是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此外,书中还引用了大量关于南京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一方面是作为考证名号的重要史料,另一方面也为本书增添了一抹历史的诗意。《南京历代名号》是“品读南京”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卢海鸣先生是史学博士、南京地方史研究的著名专家,阅读此书,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南京的片瓦与掌故的了如指掌,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他对南京的那一份温情与热爱。崔龙龙

  很久以前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这样一篇课文:

  “三头牛吃草,一只羊吃草,另一只羊却不吃草,他看一朵花……”

  从科学角度看,这样的描写与事实不符,因为羊不会欣赏花;而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这不吃草而看花的羊却点亮了整个画面。儿童有一种物我相通的天性,会通过联想、比拟类推等方式,把自己融进吃草和看花的羊群之中,于是,看花的已不再是羊,而是儿童自己。这样的语文学习,让儿童收获了识字教育,也收获了审美与人文熏陶,这是一种没有“教育”的教育。

  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在文明的熏染中摆脱儿时的幼稚与蒙昧,但在内心深处始终潜藏着一颗不泯的童心。人之所以为人且为灵长类动物,是因为人具有心性和灵性,人除了赖以生存的物质与自然物的需要以外,还有精神与情感的需要——“诗意地栖居”。那么,人文精神之于生活而言,就显然不仅仅是一种点缀与装饰了。

  人文之“魂”:一棵树长得高出它自己

  德国诗人里尔克有一句诗,“一棵树长得高出它自己”。人文精神就是高出人自己的一种高度和厚度。

  人文精神不仅仅是知识的量之积累,更是智慧的拥有。它作为人之心性与品格的一种无形的“高度”与“厚度”,意味着它不是“器”,而是“道”,不是“体”,而是“魂”。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不是一回事,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基础上生发出来的价值观、世界观,它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几个方面。

  首先,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体现生命价值优先,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或人本主义精神。

  其次,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强调人是目的,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原则;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强调精神重于物质,精神超越物质。

  第三,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

  人文精神既强调对人的当下关怀,又追求对人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常常体现为一种价值观念,也体现为一种涵养、一种情怀、一种胸襟、一种眼光。总之,人文精神体现为一个人精神与心灵的高度、深度以及宽度。

  人文之“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人文精神如何显现?它可以远在天边,也可以近在眼前——在举手投足之间,在利害得失的权衡之时,在血与火洗礼的考验之际……

  (一)人文精神与人生智慧

  在科学研究中,人文精神体现为科学家的良知,它决定着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最终如何被运用。比如生物化学可以产生细菌武器,原子能可以用于战争;克隆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如果不断发展,有一天人类会无法控制。这些体现了道德良知问题,根本上则是人类的生存智慧问题。人类创造的东西,最终有可能控制人类,这是科学技术的异化。科学技术如果不是造福于人类,那就可能违背人类的良知,爱因斯坦一向批判科学主义。

  追求科学和科学主义不是同一个概念。“科学主义”意味着唯科学是从,失去了人文的价值引领。在此,人文价值是什么?就是“善”。如果科学研究的“求真”离开了“趋善”的旨归,那就可能会走向制恶。所以科学追求需要有价值判断与人文引领,如果把自然科学比作一列快速行驶的列车,人文精神就是这一列车的司机。因此,人文精神的价值导向作用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

  就个体的人而言,人文精神类似于情商。一个人成功与否,很多情况下不是取决于智力,而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取决于情商,这时候,人文精神成了人的最高智慧,也就是智商。

  (二)人文精神与人伦道德

  人们通常所说的品德、修养、情操、境界,都属于宽泛的人文精神的表现。比如仁慈与博爱、自我牺牲精神等等。

  二战时期,华沙救济局的一名女职员假扮护士,冒着生命危险反复出入于纳粹集中营,或拉出一车垃圾,或推出一口棺材……把一息尚存的孩子偷偷往外送。就这样,18个月共救出2500多个孩子!后来终于被发现投入监狱,并遭殴打致残,但她依然不说出一个孩子的下落。后来,当人们偶然知道这个人叫琳娜时,她已90岁,因为她对此事一直守口如瓶。人性在那非常的历史环境里闪闪发光,其间体现的是一种仁慈博爱的高尚境界。战争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无奈的,我们如何去看待并尊重那些逝去的生命?

  曼德拉,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3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他的人生体现了宽容与博爱的人文精神。他曾经在监狱里度过了27年的铁窗生涯,但始终坚持人人平等的理想与信念。他所争取的不只是黑人的尊严,同时也是白人的尊严,这种尊严超越了种族限定而上升为全人类的高度。曼德拉在总统就职典礼上邀请了许多人,其中三名是在监狱中虐待过他的人。他们战战兢兢来到典礼现场。但是曼德拉对他们以礼相待,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这是一种博爱精神的体现,也是一种笑对人生的大智慧。

  (三)人文精神与行为调控

  人文精神也体现在人的具体行为当中。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有前提的,只有在大家遵守规则,尊重别人自由权利的时候,每个人才有自由。相反,放纵的自由将导致人间的“地狱”。因而,人间的“天堂”有赖于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有赖于人人对“规则”的自觉,这同样是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体现,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营造上,依然体现了人文精神。我们讲环境保护,其实更深层的是生态伦理和动物伦理。美国小说《寂静的春天》有一句话:如果人类继续无休止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只有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我们享有这么多的资源,却也生活在膨胀不止的欲望之中。欲望是潜在的、可怕的,必须限制,我们要合理运用自然所赐予我们的资源。这里,人文精神体现为人在自然面前的敬畏与自制。

  人文之“途”:本科教育在根本上是素质教育

  一个人的人文精神与素养是可以学习、培育和养成的。对于大学和生活于其间的学生而言,本科教育在根本上是素质教育。

  迫于就业压力,学校和学生忙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养,轻视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专业崇拜”背后的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值得深思。不可否认,就业很重要,但“就业”“找工作”不是上大学的全部,从长远发展看,一个综合素质优良的人往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其人生追求目标也会更高更远大,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也会更大。

  教育是关于人的灵魂的事业,也就是要让人性趋于更完善,使人格趋于更完美,进而使人生更富有价值与意义。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使人成其为人,而不是成为专业“器具”。这是教育观念上“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是教育的人性化价值追求。

  在我国,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是公认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却是“隐性”的或非公认的。不过理论上有一共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如列车之两轨,让人类驶向文明的彼岸;同理,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似大鹏之两翼,助人才展翅高飞。

  那么怎么才能获得这样的综合素养呢?渠道多种多样,通识教育就是其中之一。通识教育之“通”,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达不同领域之识,形成完整、完美的人格;而通识教育之“识”,它不仅仅是局限于“知识”之“识”,还包括理性知识以外人的情感、意志、责任等,它不局限于知识的获得,还要着力于全面人格的培养。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文素质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只拥有某方面特质的狭义的“人才”,而是能够全面适应竞争需要的、具有前景预测能力和将这种能力转变为决策力和执行力的人才,也就是在个人素质、学识和经验、合作与交流、创新与决策等不同方面都拥有足够潜力与修养的广义的人才。可以预见,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将是社会中具有领导力的“领路人”。

  哈佛第一任女校长福斯特在毕业典礼中说:“人文教育要求你生活得明白,她使你探索和定义你所做的每件事情背后的价值,它使你成为一个经常分析和反省自己的人。而这样的人有足够的能力去掌控自己的人生或未来。”

  云霞空濛里,山色有无中。人文精神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也可以说,它无处不在。人文精神貌似“无用”,实际上“无用”之用有“大用”;这种“软实力”,貌似柔软,实则是持久意义上的硬实力。

  (蒋承勇,浙江省社科联主席,教育部“马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在古代,书院既是学校,也是研究院、图书馆,当然也是发表学术见解、传播思想成果的一方圣坛。

  江苏带有书院性质的教育源远流长,最远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常熟人言偃,是孔子学生中唯一的江南人,被誉为“南方夫子”,人称言子,他在故乡的办学,有“文开吴会”之誉。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朝廷在南京鸡笼山建立国学,分儒学馆、史学馆、文学馆和玄学馆,并按专业招生。南朝梁时,由梁武帝亲自参与编辑的《千字文》,成为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启蒙教材。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诏立国学,在北极阁南麓建国子监。永乐迁都北京后,南京国子监称为南监,规模仍极大,最盛时生徒达万人。

  不过,江苏书院教育传统的确立,则以茅山书院和安定书院为标志。茅山书院建立于北宋仁宗初年,由当地处士侯遗所建,因院址在江宁府句容县的三茅宫后侧而得名。侯氏自筹经费在此授徒讲学十余年。仁宗天圣二年(1024),由江宁知府王随奏请朝廷,获赐“院田”,书院办学经费得到大大改善,书院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声名也随之远播,成为北宋“六大书院”之一;时至南宋,又被著名诗人范成大列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

  南宋时,与苏南的茅山书院遥相呼应的是泰州的安定书院。泰州人胡瑗是宋代著名教育家,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在讲学旧址创立安定书院,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影响深远,安定书院旧址上一直文脉不断,今江苏省泰州中学校园正建于其上。

  若说江苏最著名的书院,不能不提到无锡的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本是当时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弟子、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杨去世后渐废,直到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东林学者顾宪成与高攀龙、顾允成、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一同发起,在无锡东门内重建兴复东林书院,同时成立“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顾宪成为书院大门撰写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明确宣示。到了明天启年间,东林党人不断以书院为根据地,进行各种讲学活动,与凶残专横的“阉党”魏忠贤进行斗争。

  当然,像东林书院那样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书院并不多,更多书院的影响还是在文化、教育、学术等领域,而官方也常以书院的形式,培养优秀学生。如明嘉靖年间南京督学御史耿定向在清凉山设“崇正书院”,以崇尚儒学正统为宗旨,要求江南十四郡选拔优秀士人,来此培养深造。崇正书院遂成为当时南京的精英文化中心,耿定向自任导师,经常在书院讲学。他让得意门生焦竑担任学长,负责书院平时的管理工作,甚至代为主讲。焦竑后在万历十七年(1589)得中状元。

  院址在南京太平南路一带的钟山书院,虽属中国书院中的后起之秀,但一经创立便迅速崛起。清雍正元年(1723),两江总督查弼纳倡建钟山书院,崇尚“敦崇实学”的学风,雍正十一年(1733)被定为省城书院。乾隆元年(1736)两江总督尹继善勒石《白鹿洞规条》和《分年读书法》于讲堂,院长杨绳武定规约十条,强调立志立品,勤学读书,穷经通史。乾隆四十六年(1781),院长钱大昕定书院条约,师长由督抚学政延聘,生徒由道员稽查,州县择选,布政使等再加考验,方准入学肄业,对学生的选择十分严格。学院课程初以科举诗文为主,但乾、嘉、道间主持院事的学者多自有主张。卢文弨两主院事,历时十年。钱大昕掌教四年,教士以通经读史为先。姚鼐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先后掌教主讲达二十年之久,嘉庆二十年(1815)老死于任上。他以古文义法教生徒,成名弟子甚众,其中最著名的是“姚门四杰”。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中说:“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门下著籍者,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东树植之,姚莹石甫。四人者,称为高第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梅曾亮晚年主讲扬州书院,从者甚众,可算作钟山书院学术之余绪。其后朱珔每月立小课以经解诗赋试士,胡培翚倡导实学,唐鉴倡程朱之学,风格各异,然皆成就卓然。太平天国战乱后,曾国藩借地重开钟山书院,“堂虎斋舍之制十不逮一”。光绪七年(1881)总督刘坤一“乃规旧址廓而新之”。同治、光绪年间主讲钟山书院的学者还有李联琇、梁鼎芬、缪茎孙等。清末改为“江南高等学堂”。

  钟山书院不但历任主持皆为著名学者,院内藏书也相当丰富,创办之初就有藏书。清高宗南巡时,赐钟山书院武英殿本《十三经》《二十二史》各一部。当朝公卿大夫、地方官吏也时有赠书。钟山书院藏书保管与流通皆有章法,历任山长对书院藏书尤多贡献,而书院藏书也成为其著书立说的便利条件。如校勘学家、藏书家卢文弨,两度任钟山书院山长,他的《钟山札记》就是在主讲钟山书院时校勘群经所成。后继山长钱大昕是考据学家、藏书家,他的《廿二史考异》,也是利用钟山书院藏书和私人藏书才得以完成。

  (本文节选自省委宣传部与省作协编著的《说江苏》)

  跟@赵所生老师学历史

  【“汗青”是什么】

  文天祥名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中“汗青”指什么?指史册。在纸张广泛使用之前,古人多在竹简上写字。新鲜青竹里含有很多水分,表面浮滑难以写字,还容易生蛀虫,须经烘烤。烘烤时,竹里的水分像流汗一样外渗。这种流汗的青竹就叫汗青。竹简写好编成册,后来人们就用汗青指书册。

  【“孔武有力”之“孔”】

  成语“孔武有力”之“孔”何义?姓孔的人?不是。这是副词,表示很、非常。如《诗经》“父母孔迩”之毛传:“孔,甚。”由此可知,“孔武有力”的解释为:非常勇武有力。掌握这一点,对阅读古文很有用,如韩愈《处州孔子庙碑》“像图孔肖”句,即可据此译作:人像画图很逼真。

  【工资为何叫薪水】

  古时工资叫束脩、俸禄…而薪水原指柴和水等生活必需品。清初曾以柴代俸,《茶香室丛钞》:“至今薪俸之名犹在人口”。《儒林外史》:送银一两“权为数日薪水之资”,可见乾隆间薪水仍指生活必需品。因“薪水之资”常代指俸银,故清末《茶香室丛钞》:“近来各局有薪水之给,亦本此。”

  【“子虚乌有”原是两个人】

  子虚和乌有是司马相如《子虚赋》虚构的两个人物:齐王悉发车骑与楚国使者子虚打猎,事后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人借打猎事议论楚齐国势。《汉书司马相如传》解释:“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乌有’者,乌有此事也”,后世用“子虚”或“乌有”或二者连用指虚构不实之事。

  【“没羽箭”张清的“没”怎么读】

  电视剧《水浒传》中张清的绰号“没羽箭”的“没”读mò,可商榷。“没羽箭”如果是成语“射石饮羽”之意,形容射出的箭力量大,可钻入石头隐没羽毛,那么“没”应该读mò。可是,张清擅长的是飞蝗石,此“没羽箭”是比喻飞蝗石如同没有羽毛的箭,所以“没”应该读méi。

  【“皇榜”还是“黄榜”?】

  古代科举殿试结束后公布的是黄榜,但影视剧中常错作“皇榜”。每次科考先后有三榜:桂榜,因乡试在秋季,张榜时正值桂花开放;杏榜,因会试在来年春季,张榜时正值杏花开放。黄榜,虽以皇帝名义发布,因都以黄纸书写,故名。黄榜也叫金榜,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绿”何时读lù】

  现在,“绿”只在姓氏和三个历史遗留名词中读lù:1鸭绿江。据韩《三国史记》,此河也名雅鲁河,汉语可能据此音译为“鸭绿lù”。2绿林。西汉末年王匡等在绿lù林山聚众起义,称绿林军。后用“绿林”泛指聚集山林造反的武装力量。3绿营,清代由汉人组成的地方武装。因旗帜绿色,故称。

  【何谓“东洋”“西洋”】

  古人远航为了避开南海珊瑚礁,往往分两条路:一条先沿中国大陆向南走,绕过越南后往西;一条往东,包括经台湾岛南下。从元代起,将南海以西的海域或沿海各地称为西洋,以东的称为东洋。故此,郑和远航被称为下西洋。从清朝起,西洋改指大西洋两岸欧美各国,东洋专用于指日本。

  【东坡用典“杨处士妻”】

  《侯鲭录》:东坡云:“吾在湖州因诗获罪,临行妻哭,吾语妻:‘不能如杨处士妻作诗送我乎?’”妻破涕笑。真宗时杞人杨朴能诗。上召,自言不能。上问何故,朴言:“臣临行妻赠诗云:‘休得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两岁前的记忆,模模糊糊,影影绰绰。遥远的一片破碎的印象中,我叫爸爸的那个人,还有我叫伯伯的那个人,他们日夜兼程,跋山涉水,轮流抱着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后来,在若即若离的乡音中,他们把我安置在湘西一座叫洪江的小城中一个古色古香的院落里。

  爸爸在安江的一家纱厂拥有股份,老盯在那儿,到了月底才回家陪陪我;姆妈大户人家出身,抽上了大烟,晨昏颠倒,整天懒洋洋的。与我做伴的,唯有一只温顺的小狗:天亮了,它用舌头把我舔醒;天黑了,它叼着我的裤脚,往我们一同睡觉的床上拖。不会说话的小狗和没人说话的我待在一起,在空空荡荡的大院里,我们显得既孤单又寂寞。

  有一天,门口响起了一串清脆的自行车铃铛声,是送信的邮差来了。我迎到大门口,邮差叔叔对我说:“小姑娘,叫你爸爸妈妈拿图章来,领邮包。”姆妈正躺在床上过烟瘾,她美美地吐出一大口烟,乜一眼我踮起脚尖递给她的单子,说:“这是寄给你的东西,你自己去领,自己收起来。”

  记忆中,我在湘西的那座小城待了四五年,生活上,比如穿衣服啊,梳头啊,偶尔去小街上买点盐,打个酱油啊,我都能做了。但才五六岁,到底还是个孩子,是谁给我寄东西呢?在人们的印象里,收信和寄信,还有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邮东西,那可是大人的事情,我怎么也有这种好事?从邮差手里接过包裹,回到自己的房间,急不可待地打开一看,都是常用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小物品,有小鞋子、小袜子、小手套什么的。在床上摊开这些东西,我既高兴,又有点失望。你想啊,我是个长得比桌子还高一点的小女孩了,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了,给我寄东西的人也太粗心了,为什么不给我寄一些好看点、好玩点的?

  之后,每隔一两个月,门口就会响起邮差叔叔丁零零的车铃声。那时我还没有上学,不识字,不知道邮包是从哪里寄来的,也不知道是谁给我寄的邮包。但邮局经常来送邮包,让我孤单的生活有了盼头,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泛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一次次收到的邮包里,最多的,是给我的衣服,偶尔也有糖果,还有用旧了但洗得很干净的布娃娃。奇怪的是,每次收到的衣服,都是用黄军装改小的;更奇怪的是,每次收到衣服,爸爸都让我穿在身上,带我到照相馆照相。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两张照片,一张穿着小八路的衣服骑在木马上,一张穿着截短的露出密密麻麻针脚的军大衣。

  有一年,从春天到冬天,我都没有收到邮包,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了什么,不知不觉走出了院子,走到了附近街道上的小邮局。我踮起脚尖问柜台上的阿姨:“阿姨,有我的邮包吗?”叔叔阿姨们像见到一个小怪物,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你就是经常收到邮包的那个女孩吗?你可真有本事,是谁给你寄那么多邮包啊?”我没见过这么多的人围着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吓得要哭了。这时,经常来我家送邮包的那个邮差叔叔挤进来,蹲下身子,用大大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莫哭,孩子,这段时间真的没有你的邮包。”接着,他从人群里把我拽出来,推出自行车,让我坐在上面,一路摇着铃铛,把送我回家。

  我有个小伙伴叫红莲,她的爸爸在邮局工作,就是常来我家送邮包的那个邮差叔叔。她家和我家在同一条街上,走几步就是邮局。一次,我看见红莲在玩一卷细长细长的电报纸,很是羡慕。红莲说,你也想玩对吧?那你得用东西给我换。刚好我收到的新邮包里有几个子弹壳,黄灿灿的,贴着嘴唇可以吹出呜呜响的声音。我送红莲一个弹壳,她送我一卷电报纸。我们坐在邮局的台阶上,各得其所,玩得很开心。

  和蔼可亲的爸爸回来了。奇怪的是,他一回到家,就走进我的房间,掩上门,严肃地对我说:“听说你经常和街上的孩子玩,还往邮局跑?现在一条街上的人都在议论我们家多了一个女孩子。你知不知道,这太危险了!”我被爸爸吓坏了,不知道犯了什么错,从此再也不敢出门了,直到爸爸血肉模糊地被人抬回家。

  原来,爸爸老不回家,不光是在纱厂忙活,他还到处为八路军筹集物资。这次,他去给八路军桂林办事处送药品,不幸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伤了。离世前,他把我叫到床前,说他和姆妈只是我的养父养母。我的亲爸爸,是赫赫有名的贺龙将军,正率领八路军在前线打鬼子。我的亲妈妈也是八路军,我收到的邮包,就是她从前线寄来的。邮包寄来的衣服,是我爸爸妈妈用节省下来的军装改成的。所以,妈妈每次寄来衣服,养父都要带我去照一张相,寄给他们。养父不让我出门,是怕我暴露身份。我爸爸贺龙在湘西拉起了一支红军队伍,长期坚持武装斗争,打土豪分田地是他们的基本斗争方式。红军长征离开湘西后,一些躲藏的土豪劣绅,还有一些被杀了的土豪劣绅的家人都回来了,要是让他们知道贺龙贺胡子的女儿寄养在湘西,非要了我的小命不可。

  养父刚去世,日本飞机就飞到湘西来了,扔下一串串炸弹。有一颗炸弹,正好落在邮局的屋顶上,熊熊火焰把天都烧红了。在小城没法生存了,姆妈和我汇进了逃难的人群中,俗称“跑日本”。

  逃到湘西的另一座叫乾州的小城,我和姆妈隐姓埋名,不为人知地生活下来。因为洪江的邮局被炸,联络中断,对爸爸妈妈来说,我就像从人间蒸发了。抗战胜利后,妈妈托朋友在报纸上登广告,想通过寻找我的养父再找到我。几十年后,我的朋友在档案馆发黄的报纸上给我复印来一条拇指大小的小广告,上面说:“瞿玉屏兄鉴:别后九年,不知消息,至念。望兄见报后,即将通讯地址示知。来信请寄重庆《新华日报》熊经理收转。”可惜,养父早在一年前就去世了,没能看到这条广告。

  这时,离全国解放还有三年,我还得在茫茫人海中继续漂泊……

  (作者贺捷生为贺龙之女、军旅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

  这大概是世界上距离大自然最近的城——红砖红瓦的平房,就坐落在草地边上,草地不远处就是浩荡的松树林。我和母亲坐在饭馆里靠窗的条桌边,看着草地上悠然漫步的马群,等着莜面窝子。

  饭店里几乎座无虚席。我和母亲对面的两位客人离开后,很快来了一对老夫妻,看上去70多岁,双双满头银发。

  老先生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片,问:“可知道这个地方怎么走?”纸条上写着“燕子窑”。

  我和母亲惊讶地对望了一下。

  “你们去那里做什么?”母亲问。

  “去看我们的树……”老先生答。我们又是一惊。

  “我们也去那里,跟我们的车走吧。”母亲说。

  饭后,我们带上两位老人,朝燕子窑驶去。很快进入塞罕坝林区,林深似海,车行如同潜艇在大海里潜行。

  两位老人说,他们是从山东来的,是大学同学,读的林学专业,毕业后到塞罕坝垦荒造林,一待30年。退休后,他们到孩子们工作的城市生活,可是想念塞罕坝,想念在这里养育的松树林,一定要回来看看。

  车行近一小时,来到一个小山坡前,坡下是一片低洼的草地,四边是无际的落叶松林。

  “到了!就是这儿!”车还没有停,两位老人激动地喊起来。

  下了车,他们向小山坡奔去。山坡下有一眼水泉,一脉细水,汩汩地涌流着。老先生的眼窝里一下涌出泪来,他用手抹了一下脸,“当年,我们就用这水煮饭……”

  阳光在林间斑斑点点地筛落下来,密集的、波涛般起伏的松枝,清晰地记下风的步伐。两位老人走进松林,摩挲、拍打着大树,就像摩挲、拍打着孩子的肩膀,一棵又一棵,那么多啊,那么多。

  他们不觉往松林深处走去。我说:“老人家,别走远!”老先生笑了,“孩子,你是怕我们迷路吧?不用怕。这里每一片松林,都像我的手掌,我闭着眼睛,都能从林子这一边走到林子那一边!”

  两位老人在松林里拍照、录像、录音。老先生说回去制成光盘,送给亲戚朋友,他和妻子也能天天看到这里的松林,听到这里的鸟鸣。

  母亲问老先生:“您还记得当年在这里栽树的民工吗?”

  老人说:“当然记得!”当时,林场的技术人员和林业工人分片带领当地民工整地造林,这方圆几十里的松树都是他和塞罕坝坝下的民工们栽下的。塞罕坝寒冷、干旱、风烈,只有筷子高的小树苗,有的被狂风刮跑了,有的旱死了,有的冻死了,一个树坑常常要补栽好几次,才能长出一棵小树。

  我姥爷便是在塞罕坝植树的当地民工,所以母亲有此一问。姥爷年轻时,有十多年,除了大雪封山的寒冬,春夏秋三季,都在燕子窑刨坑栽树。夏秋时节,他们在苍茫的荒草滩上,一镐头一镐头刨出整齐的树坑,到来年春天,把树苗栽进树坑里。姥爷说,荒漠里的草盘根错节,抡圆了胳膊一镐头下去,也挖不了一寸深。每一年他们都要用坏两三把铁镐、磨坏四五双胶皮底鞋子。塞罕坝海拔高,冬季气温可达零下几十度,不少造林人都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姥爷也有。

  姥爷病重即将离世的时候,一定要家人带他到燕子窑看看他栽下的树,否则,他永不瞑目。家人只好用马车把姥爷拉到坝上走了一圈。与树们生离死别,姥爷泪如雨下,他告诉母亲和舅舅,这里,每一棵树下都有他的脚印,什么时候想他了,就到这里来找他。

  今年是姥爷去世30周年,母亲带我来,就是要看看姥爷栽下的树,找找姥爷的脚印。

  夕阳在山岗上游动,应该出山往回赶了,可是母亲和那对老夫妻,还在林子里徘徊,依依不舍。

  母亲在寻找姥爷年轻时的脚印,两位老人在寻找自己年轻时的脚印。筷子高的小树苗没有辜负老人们的青春,在茫茫荒滩上努力生长出一片浩瀚的林之海!

  300多年前,塞罕坝曾因林木丰茂,被列为皇家猎苑。同治二年(1863年),清政府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在这里开围放垦,森林植被随之被破坏;后来日本侵略者进行掠夺性采伐,加上连年山火,原始森林荡然无存,塞罕坝退化为高原荒滩,“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1949年后,国家在塞罕坝建起国营机械林场,几十年里,来自各地的技术人员、林业工人同当地百姓一道,固沙保水,栽植了百万亩松树。今天,塞罕坝成为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成为护卫首都天蓝水清的绿色屏障,成为引滦入津的滦河发源地,成为游客和摄影家心中的天堂。

  不来塞罕坝,不能领略它的壮美——姥爷那样的民工们的锦绣年华,两位老人那样的技术人员和林业工人们的锦绣年华,许许多多人的锦绣年华,在碧水蓝天间,在林海波涛里,在响亮的鸟鸣中,熠熠生辉。

  从四川阿坝的川主寺往瓦切,车在山谷中行驶不多远,便进入草原。

  夏日的草原,漫无边际的青草夹杂着白花、黄花,跌宕起伏向遥远的天边铺展,大团大团白色、灰色的云朵垂在头顶,将影子投向一群群偶尔出现的墨点似的牦牛身上。一次次,宛如线带的公路直直地向云朵延伸而去,仿佛就要走到地的尽头,然而山头一转,又一大片草原展现在眼前。从早晨到午后,在大太阳的炙烤下,转走了无数的山,迎来了无数的草原,又累又困又饿,但仿佛还在草原的边缘。

  快到瓦切,几块矗立在草原上的高大石碑赫然出现,上有周恩来的题词“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细看介绍,此处是红军长征时走过的日干乔大沼泽。

  日干乔大沼泽是全球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约250万亩,海拔3300米至3500米。1935年,红军翻越几座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后,来到了若尔盖,走过了长征途中最为艰险、最为悲壮的一段路程,三大主力中有一万多将士长眠于日干乔、镰刀坝、包座和班佑等沼泽地。

  那是多么艰险、多么卓绝的征途!亘古荒原,茫茫沼泽,人迹罕至,飞鸟难觅。从南方而来,遭追兵围堵,衣衫褴褛、缺衣少食、疲惫不堪的红军,却勇往直前。沼泽地天气诡谲多变,时而寒流滚滚,时而暴雨倾盆,狂风、冰雹、风搅雪随时侵袭。夜晚,战士们背靠背坐在一起靠身体取暖,有些人第二天再也没有起来。脚下的泥淖凶险难测,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越挣扎陷得越深,连前来救助的战友也会被拖陷进去。河流湍急,过河时,不少战士被河水吞噬。沼泽多腐水瘴气,战士们受伤的脚和腿触之便会腐烂,有些人就此掉队。行军多日,带的少量青稞吃完,断粮断炊,就挖野菜、啃树皮、煮皮带。牺牲每一天都在发生,但沉重的脚步每一天都在前进。战士们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向前,向前。

  为了走出草地,多少战士把希望留给他人,把牺牲留给自己。一位炊事班老班长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用缝衣针窝了个鱼钩钓鱼熬汤给他们喝,自己却忍饥挨饿直至牺牲。陆定一在《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记述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枚鱼钩现珍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中。王愿坚在《七根火柴》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暴雨倾泻的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然后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再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

  牺牲不光在沼泽中央,也在胜利的曙光里。在若尔盖草地尽头的班佑村,右路军的700多名战士跋涉到这里,饥寒交迫,坐下去就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红三军十一团政委、后来的开国上将王平回忆:“红三军在草地里走了整整七天,终于进到班佑。我们红十一团过了班佑河,已经走出七十多里,彭德怀军团长对我说,班佑河那边还有几百人没有过来,命令我带一个营返回去接他们过河。刚过草地再返回几十里,接应那么多掉队的人,谈何容易。我带着一个营往回走,大家疲惫得抬不动腿。走到河滩上,我用望远镜向对岸观察。那边河滩上坐着至少七八百人。我先带通讯员和侦察员涉水过去看看情况。一看,唉呀!他们都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我逐个观察,全都没气了。我默默地看着这悲壮的场面,泪水夺眶而出!”

  这是充满伟大牺牲的辉煌征途!

  就在日干乔大沼泽石碑不远处的山包上,矗立着一座红军烈士纪念碑。1952年,人们在离沼泽地不远的雅克夏雪山上发现,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顶,整齐排列着12具遗骸,那是17年前红军长征时牺牲的烈士。当地政府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雅克夏雪山红军墓成为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

  在日干乔大沼泽,无数牺牲的红军战士,没有留下骸骨,没有留下墓碑,甚至没有留下名字。他们将自己永远地留在了这片高原,与这片沼泽融为一体。

  1960年,这块红军走过的大草原建县,周恩来亲自将其命名为“红原”。

  我向日干乔沼泽地里走了一段。天空辽阔,远山屹立,苍鹰翱翔,当年的沼泽泥淖上,漫漫青草丛丛劲立,鲜艳的格桑花激情怒放,草原像绿毯铺展,不远处就是新牧民聚居区。多么美丽的画卷!82年过去,由于气候转暖,排水栽植牧草,日干乔沼泽地水位下降了1.2米,许多地方变成了草原。看着这片平静的草原,82年前,那支队伍忠诚无畏的英姿仿佛就在眼前。这怒放的野花,仿佛烈士不朽的英灵在诉说,隔着82年的岁月,这诉说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每逢中秋面对一轮圆月,不由地吟起苏轼的《水调歌头》,结尾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我心中的最大企盼。有了微信,给家人,给朋友,都选一轮圆月图,写上这句词,送上最真诚的祝福。

  苏轼写这首词时人在密州,即山东诸城。词前小序写得清楚:“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他弟弟苏辙字子由,苏轼想念多年未见的弟弟,希望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同享这美好的月光。在这里,离别是前提,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与祝愿,是诗的真意。

  我是少小离家,或许因为离别太久了,已把他乡作故乡,中秋的思念不像当年那样急迫。身边有从乡下进城打工的年轻人,每日见他们或嘻哈或玩手机,也曾认定岁月更新人间繁华,思家之情恐已变成乐不思蜀。但,有一件事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推断。

  每日来小区送快递的小伙姓缴,很少见的姓,我因此记住了他。小缴很勤快,特别有礼貌,每次敲开门,都笑呵呵地先说“您好”,不像有的快递员恨不得扔下东西就走。有一次停电,小缴竟然爬了二十层楼。小缴的收入很好计算,货品不分大小,每件一元。小缴风雨无阻,每月能送三四千件。我俩一起坐电梯,我问他想家不,他说不想。我问他有对象吗,他说有,是老乡,在饭店打工。小伙子脸上满是幸福。一来二去,我和小缴成了见面必聊几句的朋友。

  去年中秋,我又见到小缴,出乎意料,他竟没和我打招呼。那天晚上,我下楼观月,顺便走走,天气虽已转凉,街边排档依然红火。忽见小缴一个人对着圆月发呆,身边桌上放着几只空啤酒瓶。我悄悄过去坐到他对面,身下塑料椅子尚有余温。我心头一动,问,想家了吧?小缴见是我,叹口气说,是想家了。我说那就回去看看,别太累了。小缴不说话,月光下,脸上有点点晶亮,他流泪了。

  小缴告诉我,本来计划中秋节带对象回家订婚,没想到夏天发水,家里的房子坍了。为了盖房,他把攒了几年的钱全都寄回去了,就为这事,女友跟他生气,刚才两人吵了一架,女友气呼呼地走了。我劝了一阵,小缴心情平和了,说,父母在家里过得好,我就不想家;他们有了难处,我就想家了。

  望着圆月,我忽然意识到“千里共婵娟”更深一层的意思:希望你们过得好,我们无忧无虑地一起享受这良辰美景。

  我很想帮小缴一把,但有些犹豫,犹豫之间,就不见小缴来送货了。或许他回了老家,或许他换了工作?

  转眼一年过去。今年中秋节前几日,还是晚上,还在那个排档,我竟然又见到小缴,和一个女子。小缴热情地招呼我,介绍说这是他妻子,又小声说就是原来的女友。我放松了,笑问,你们什么时候结的婚?小缴说才从家里办了喜事回来。我问,家里新房盖上了吗?小缴说在建设美丽乡村,再加上危房改造,家里没花多少钱,就盖了一处比老房子不知好多少倍的新房,父母还乘机开了农家乐。

  我问,你们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小缴说:去年改行当厨子,没挣到啥钱,但是学到了手艺。这次来城里是收拾东西,回老家和父母一道办农家乐。去年我俩在这里吵翻了,今年还来这里坐一坐,算是告别,没想到又遇见您。今年八月十五,我们就在老家和父母一起赏月了。

  小缴妻子说:我们乡下四下里敞亮,月亮看着比城里的大,还亮。

  小缴说:都一样。

  我说:不一样。今年的月亮,在咱们眼里心里,一定更大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