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0

悦读:知命与使命—— 读许嘉璐先生《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朱小健   2017-10-13 07:50:00

  读书管见

  中华书局新近出版了许嘉璐先生《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一书,这是一本并不太厚的文化专著,全书从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分析入手,通过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探讨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和跨文化交际的规则,进而对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格局变动中的使命作出了判断。书中各部分名之“讲”而不曰“章”,有突出与众沟通之旨趣,非仅书斋研究之自乐。

  此书在三个方面有明显的建树:一是对中华文化作了提纲挈领的整体梳理,二是于跨文化交际作了拓展性的探索,三是于当下世界的格局作了前瞻性的研判。

  在第一方面,本书有两讲专门梳理中华文化源流,有两讲专讲儒学,包括儒学经典的介绍和儒学思想的剖析,有一讲专论禅宗,另有一讲是谈训诂学。这六讲可以视为对中华文化本体的描述,具有着眼整体全面介绍的简明特色。以这样一本小书中几讲的篇幅而试图勾勒中华文化大貌,如何撮其精要,无疑既需对描述对象的全面掌握,更需明确所述内容的本质要害,同时还要有清晰易于把握的表述流程。例如第二讲、第三讲谈“中华文化源流”,分为自然—人群—文化,家庭—家族—国家,宗教—礼制—礼俗,封建—郡县,庶士—世族—士臣,百家—儒学、道学—理学六个方面进行讲解。这种分类,是对中华文化产生发展变迁独具一格的表述:中华文化的发生,孕自特定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互动引发了民族文化的基因;这种基因折射于人与人的互动,个体的人通过与他人的关系确定了自己的角色,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由农耕而生对自然万物的崇敬与对先辈的慎终追远相辅,以礼制民俗的形式深入人心,成为习惯;社会的治理也因之由封建而郡县,进而派生与皇权血脉传承互足的官员科举选拔;伴随生命存活的进程,哲思伦理的演进也突破至形上回向,在与异族文化的接触交融中渐具包容品质与和而不同。这样的表述,与前人如梁启超、钱穆等对中华文化发展进程的思考与表述颇有不同,时有新见。比如许先生认为文明的产生需要一个不是很好又不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华民族祖先生存发展得益的不是黄河,而是黄河的支流;自然和人群的结合孕育的是中华文化对于天人关系的领悟;天、地、君、亲、师的顺序在实际生活中是倒置的,师是文化传承之亲,亲与师构成社会网络即国家的主干;宗教、政治、伦理在中华文化中三位一体,宗教政治化、政治伦理化、伦理世俗化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国没有成为宗教性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伦理抢先一步成了民族的主体思想;中国的文官制度有特殊价值,古代的士集中了中华文化的“德”,文官通过教化百姓实现文化传播的功能,私学对中国学术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提高的作用大于官学,而遴选人才叫“贡”,也含有被举之士等同于方物的负面认识。这些观点和认识往往道人所未言,启人深入思考。其梳理表述紧扣文化这个核心,使读者易于把握中华文化的本质,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在跨文化交际的探索方面,书中既有以此命名的第五讲“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更有全书一以贯之的始终着眼文化对比。通过对比把握不同文化的特征,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基础。许先生多年致力各文明的对话,提出汉语的传播应当提升为中华文化的分享。

  作为前言的“世界格局巨变与中华文化担当”,其论既与全书聚焦的“前途”“使命”相呼应,亦是全书通过对中华文化的梳理、中外文化的对比、中华文化当下价值的探讨而自然导出的结论。许先生认为,要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文艺复兴”,所有民族要共担重任,中华文化应当充满自信地贡献力量。既要清除身上潴留的西方有害激素,也要筛去我们传统文化的糟粕,学者要走出大楼融进社会,中华文化要与世界分享,知识分子要知行合一敢于担当。这样的判断,不是经验主义的惯性,而是对比世界各民族文化后的深刻思辨。

  许先生这本书既展示了如何探讨人类命运这样宏大命题的路径,又以对谈面授的形式轻松出之。全书整体包括前言自成系统各讲互足:有基于丰厚学术底蕴的深入探讨,有缘自学者责任担当的前瞻思索,有着眼人类命运的高屋建瓴。书中所论,最早的是许先生2002年所讲,最近的则是今年的新论。全书装帧耐看,捧之悦目,所述新锐,读来赏心。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