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今天如约而至。举办江苏发展大会,目的是聚心聚力聚智,共襄江苏发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本届江苏发展大会将如何凝聚全球苏商力量,共谋发展新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本期“新论”特邀四位社科专家,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进行深入解读。
记者:江苏发展大会以乡情为纽带,邀请海内外江苏人重温乡音乡情,共话美好明天。江苏发展大会也是引才引智的大会,请您谈谈人才对于江苏“六个高质量”的重大意义。
徐康宁(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江苏省政府参事):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就与经验表明,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真正源泉,所有的创新都是在人才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实现的。江苏发展大会聚焦引才、引智,就是紧紧抓住了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才的关键作用,通过人才的力量,提升发展质量,可以说是紧扣了时代发展的主题。
“六个高质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一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作用。经济发展高质量是基础。若要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必须大力转换发展动能,尽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比如说,增长率每年7%,倘若其中4%来自于资本投入的贡献,3%来自于劳动投入的贡献,这种增长模式就难以长期维系,因为无论是资本要素还是劳动要素都不可能长期无限增加。但假如7%的增长中大部分都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因为技术进步是永远都不会枯竭的。技术进步能创造多少价值,全要素生产率能达到多高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所以,江苏发展的“六个高质量”还要紧紧依靠人才的力量。
记者:本届江苏发展大会也是首届全球苏商大会。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突出苏商群体?
徐康宁:江苏不仅是读书人的故乡,也有经商的良好传统,从青山炊烟处走出过无数的知名商人和企业家。改革开放以来,从乡镇企业、街道企业以及面广量大的个体企业起步,经过多年的摔打和成长,江苏大地上已经崛起一大批在行业内外很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2018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江苏企业占据86席,在全国排名第二。以这些民营企业家为主,加上部分有代表性的国企管理者,构成了我国企业家群体中的一个独特方阵——苏商。江苏这一片水土成就了苏商,苏商也热爱江苏大地。江苏历史上就与海外有着密切联系,在不断加快开放的进程中更是比较深地融入到世界,并在与世界的长期交往中形成了一批主要以海外市场为舞台的苏商,这些苏商不仅是江苏加强与海外合作的桥梁,而且已经成为江苏进一步融入全球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力军。举办首届全球苏商大会,展现了江苏毫不动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也是江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加快对外开放的一个新举措。
记者:江苏高质量发展要走在前列,需要聚集更多高质量要素。江苏发展大会对聚集要素、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何作用?
徐康宁:江苏高质量发展要走在全国前列,关键还是要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上领跑全国,核心是聚集更多的创新要素,形成高效的创新机制,产生显著的创新绩效。首先是要进一步吸纳省内外和海内外优秀的创新人才,尤其是学科和行业的领军人才,其中包括一批国际尖端人才,把江苏建成一流的创新人才高地。这里的创新人才,既包括优秀的科学家、学者、工程师,也包括优秀的企业家,金融、商务等高级专业人才,还包括一大批优秀工匠。只有具备各方面的优秀创新人才,创新驱动战略才能向纵深发展。其次,根据江苏省情的特点,既要力争在知识创新方面构筑全国的高地,更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引领全国,形成江苏气派、江苏优势、江苏作为。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实体经济基础雄厚,应当在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方面想得更多、走得更远,为全国起示范作用。要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根据产业需求,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共同攻关,突破一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江苏的产业全面升级。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对国际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许多产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都是在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并有效配置国际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的,真正一流的创新企业,往往都是高度国际化的企业。
江苏高质量发展有很好的基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叠加交汇,为江苏发展带来新机遇。通过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搭建的重要平台,一定能够聚集更多的创新要素和资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记者 袁 媛
记者:作为一名生长并长期工作生活在江苏的地地道道的江苏人,您对江苏发展有什么建议?
刘旺洪(南京审计大学校长):江苏发展大会是在江苏生长和工作过的来自世界各地和各行各业人才汇聚的盛会,能够参加这次盛会倍感荣耀,也深感责任重大。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必须进一步强化教育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的现代化支撑全省的现代化。江苏高教的重要使命是为江苏“六个高质量”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技术骨干和技术工人,产出能够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原始创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产出直接服务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治理的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和智库成果。为此,建议江苏从进一步优化高教结构布局、提高服务江苏产业升级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方面着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记者:如何进一步优化江苏高教结构布局,构建适应江苏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教支撑体系?
刘旺洪:江苏是拥有150多所高校的高教大省,应根据各高校的专业学科特色优势进行分类建设,明确不同类型高校的职能定位,着力提高江苏高教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率。具体而言,“双一流”的高校和学科,要瞄准世界前沿重大基础理论和重大科技领域,集中力量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在世界级尖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进世界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进程,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像南京审计大学这样的行业特色大学,除了聚焦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服务国家行业高端人才培养、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的科技改造之外,其他学科专业应主要结合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推进契合江苏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改造。区域综合型大学除承担国家重点建设任务的学科专业外,应按照各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要求,立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大学则要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地方行业、产业骨干人才,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高等职业学院要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
记者: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在产业转型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刘旺洪: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大学学科专业建设互融互通、共生发展。江苏高校要紧密围绕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急需人才和产业科技支撑大力推进科学专业的优化调整,建立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的科学研判机制、专业改造机制、动态平衡机制、考核退出机制,大力推进适应江苏产业发展学科专业的大建设大发展,着力提高江苏高校学科专业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匹配度,提高省财政支持高教发展的资金使用效率。
记者:作为知名法学专家,请您谈谈如何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和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推江苏又好又快发展。
刘旺洪:高校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同时,全面实施“课程思政”,让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门门课程有思政。二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割裂教学与科研、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促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共生共荣,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基点开展科学研究,鼓励老师和学生共同做科研;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教学能力的转化;促进科研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三是学科基础与基本技能的关系。坚持学科基础教育与基本技能训练相辅相成,既要培养拥有深厚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性人才,更要培养具有娴熟专业技能的“大国工匠”,推进学科基础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深度融合,培养学生以技报国的人生志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
记者 孙 敏 实习生 王维琼
记者:请您谈谈全球首届苏商大会的举办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任平(苏州大学教授、江苏社科名家):这次盛会的举办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表明江苏的开放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实力和民族自信的提升,让世界共享江苏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在开放过程中,也促进江苏发展,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第二,对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全球首届苏商大会交流面有所扩大,特别是在服务贸易方面,包含教育、科技、金融等,这些方面的合作都是重头戏。很多处于浪潮前锋的苏商回来参加交流合作,这会促进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第三,为全国发展探路的意义重大。江苏肩负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大责任,每一次在合作共赢过程中取得的经验,都将为全国发展铺路。
记者:能不能谈谈您对苏商群体的认知以及对苏商精神的理解?
任平:苏商群体是特殊的群体。在商言商,这是商人的共同性。不同的是,苏商群体有爱国情怀和江苏情结,都爱江苏、爱家乡。他们不仅讲利还讲义,义利合一是他们最重要的特点。苏商通过自己的商业关系来帮助江苏发展,千方百计为江苏发展打破瓶颈、突破障碍、实现合作。苏商、义商、儒商,三者是高度合一的。
多年来,在江苏发展的各个阶段,苏商都给予了莫大的帮助和支持。随着历史发展,他们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苏商一直是江苏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苏商走出去后,他们自身在不断发展,产业、技术、眼界都在提升。苏商对于推动江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起到了连接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
记者: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凝聚全球苏商?
任平:苏商是支点,是纽带。凝聚全球苏商,首先我们需要有专门研究苏商的机构。今天进入高智能时代,我们不能只靠苏商自发的合作,要在精细的研究基础上,展开精准合作、战略性合作。前期江苏也做了很多工作,要进一步聚合苏商的资源,要在合作领域中有战略性的安排,进一步拓展。
发展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江苏以发展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凝聚全球苏商。苏商的背后需要祖国的强大支撑,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和他们一起向前发展。同时,不仅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不仅要在境内合作,还要在全球展开合作,将先进理念输送到全世界。
记者:江苏不仅是经济大省,而且是文化大省。您对江苏文化走出去有何建议?
任平:江苏要通过本土文化输出支撑经济走出去。比如说,“一带一路”合作,以往都是实体和经贸合作,但是江苏的价值、理念、精神输出也很重要。就拿张家港来说,靠自主发展,从过去的贫困县变成全国一流的县级市。张家港精神就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我们要输出经济,更重要的是输出发展理念。我们不要光看硬件合作,还要看软件。文化是软实力,文化的渗透力、持久力和影响力远高于硬实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更好的启迪、更好的激励。我们需要系统总结江苏的精神、价值、经验,用系列出版物、用世界多种文字来传播,既宣传江苏的精神形象,又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来江苏交流学习。
文化走出去,要有三个支点。第一个支点是对象性。文化走出去,不能单纯考虑我们自己的立场,而不考虑受众的需要,不能一厢情愿,否则就只是刷存在感。一种文化在当地受欢迎程度,取决于它对于当地老百姓需求的满足程度。把对方需要的东西传播出去,民族的就会变成世界的。
第二个支点是差异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不同的。必须深入研究江苏精神、江苏文化,与输入国家的文化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同时,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比如刺绣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古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可以分类别深入到国外大众中去。必须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放下身段,要注重对方的参与感。比如,刺绣不能老是追求高大上,刺绣要走向世界,需要融入当地元素,变成一个集传承、培训、销售为一体的文化产业。
第三个支点是循序渐进性。餐饮、刺绣等物质文化在先,然后逐步把内涵的思想理念渗透其中,文化走出去需要一个过程。最终,让合作发展、全球共赢的中国理念走向全世界。 记者 杨 丽
记者:能否谈谈您对江苏发展大会的印象与思考?
李北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研究员):我曾全程参与第一届江苏发展大会,来自全球的、曾在江苏生活或工作的人相聚一团、共同交流,这对凝聚人心、推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江苏发展大会的再次召开,我们充满期待,也做了许多准备工作。5月18日,南信大与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等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中国气象科技成果展也落地南京,并将在江苏发展大会期间举办。同时,还将成立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这是高校服务气象行业和地方经济的重要载体。
记者:高校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深度推动校地融合发展方面推出了哪些举措?
李北群:作为一所行业高校,南信大肩负着服务行业发展的重大使命。这几年,南信大大力推动“气象+”,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气象产业在江苏集聚和跃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8年12月,南信大和江北新区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未来5年,将依托南信大学科优势,建设“中国气象谷”,完善“两核三轴、一带三区”空间布局,打造集教育培训、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气象服务行业全产业链,全力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今年5月10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华风创新研究院、航天宏图、墨迹风云、象辑知源等15家行业领军企业与南信大签约,决定入驻“中国气象谷”。南京是我国气象产业发祥地,大学要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南信大将在探索和服务地方发展过程中,努力找到一条促进校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南信大根植江北,依靠江北,服务江北。目前,江北新区和南信大在人力资源层面已经实现深度融合。江北新区招募的所有创新创业人才,只要符合南信大的招录条件,都可以加盟南信大。南信大可以为他们提供事业单位的编制、教学研发团队、研究生招生计划以及无偿分享实验室设备等优厚条件。此外,南信大还与江北新区联合实施“智荟江北”人才工程。具体包括两个子项目,一是“百名高端精英面对面”,每年邀请一百名海内外精英人才(国家级人才标准以上)来江北新区参观考察,由新区和学校主要领导“全天候、一对一、面对面”接待交流;二是启动“千名优博学子江北行”,每年邀请一千名海内外优秀博士(后),组织学术交流和新区考察活动。我们还为江北新区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共同打造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我们推出了《江北发展研究报告》,今后还将形成系列决策咨询成果。
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校地融合,而且也对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了激励作用,既充实了教师队伍,拉近了科研与产业的距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验实习的机会。
记者: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是新时代江苏担负的重大使命。围绕高校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否提几点建议?
李北群:江苏的高等教育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刚刚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又对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了新的部署。我感觉,教育发展有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人才的集聚,二是长远谋划和财力的投入。当前要鼓励大学去创新拓展,激发大学的内生动力,汇聚更多社会资源,让更多江苏的孩子获得更好的高等教育。
人是最核心的创新要素,过去江苏的发展得益于文教昌明、人才汇聚。2018年8月南信大成立了海外院士工作站,目前已有欧盟科学院、法国科学院、加拿大皇家科学院等发达国家科学机构的9位院士进驻工作站,较好发挥了“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批项目”的人才集聚效应。举办江苏发展大会的目的,也是为了汇聚全球人才,为江苏发展献言献策。希望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能进一步加大投入,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多种平台,提升人才的吸引力。
记者 颜云霞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镇江因江得名、依港而兴,经济文化与长江血脉相融,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对镇江而言不同寻常。意义不同寻常,镇江八个行政区块均与长江相连,沿江地区以6%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市23%的工业产值和80%的外资项目,是全市经济主阵地。机遇不同寻常,在共抓大保护背景下,资金、信息、技术正加速向岸线整治、产业升级等领域集聚,空间和潜力巨大。责任不同寻常,沿江集聚了全市2/3的重化工产能,岸线利用效率整体还不高,淘汰落后产能、整改环保问题均需要我们担当尽责。我们将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加大污染治理,加强生态修复,加快转型升级,让长江再现一江清水、两岸葱绿。
坚决整改,举一反三。聚焦国家长江办警示片涉及问题整改,高站位动员部署,高标准制定方案,高要求督查问责,严格落实责任,逐一对账销号。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立行立改,防止反弹回潮。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问题,包括117项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项目,主动向上沟通对接,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逐步整改的问题,认真研究、系统谋划,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加快整改到位。
规划引领,分步实施。在编制《镇江市长江岸线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多规合一”思路,加强与城市总规、土地利用规划、“三线一单”等17项专项规划的衔接,不断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在目标设定上,明确“到2020年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60%,2025年不低于61%,2035年不低于62%”的总体目标。在功能分区上,严格实行分区管理,按照“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开发利用区”4个功能区要求,科学划定珍稀生物、重要湿地、水源地等9类岸线资源重点保护区域和红线范围,集中清理乱占滥用、多占少用等突出问题,推动岸线保护和集约利用。
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动沿江产业向绿色、高端、智能转型。化工行业突出绿色化,加快出台化工行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实施方案,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扎实开展全市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实施“一企一策”,不断提升园区产业链耦合性,年底前关停并转化工企业8家,全市化工企业进区入园率达到60%。煤电行业突出清洁化,依法关停不符合标准的机组,严禁新建燃煤自备电厂,大力实施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技术改造,实现烟气超低微排放。钢铁行业突出集约化,加快编制钢铁产业重点布局实施方案,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粗钢产能总量控制在580万吨以内,推动钢铁规模存量产能提档升级,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
综合施策,系统治污。强化针对性措施,抓薄弱、补短板、强功能。城镇污水治理方面,开展管网缺陷修复、河道排口整治、雨污分流改造,城市建成区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垃圾综合治理方面,扎实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建成丹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农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运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完成畜禽养殖场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指导,完善监测评价体系。船舶污染治理方面,实行船舶污染物联单制,推广应用LNG燃料动力船舶,优化LNG水上加注趸船布点,建设LNG综合示范区。
打造亮点,形成示范。按照“一地一项目”和“连点成片、连片成带”的要求,打造标识度高、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示范工程,重点建设“一岛三带四区”。“一岛”指的是生态健康旅游岛,高水平编制世业洲发展规划,结合全国健康镇创建,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生态健康旅游岛。“三带”分别是:滨江生态风光带,实施禹山北岸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复绿沿江岸线,提升片区生态环境;生态修复提升带,实施西口门砂石码头整治,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打造绿色生态走廊;临江化工循环带,提升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产业链、价值链水平,打造国内一流的绿色循环化工园区。“四区”分别是:宁句一体先行区,加强与南京的对接合作,共建下蜀-龙潭、宝华-仙林、郭庄-湖熟新区,打造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中心;产业协作融合区,依托扬中港区优势,建设高水平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园区转型共建区,镇江高新区与丹徒区共建产业园区,推进化工基地腾笼换鸟,发展高端海工船舶和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区,依托丹阳吕城军民融合产业园,提升陆海空和核电产业水平,打造对接苏锡常的示范区。
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建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和长江生态保护“一把手”责任制,发挥长江办统筹协调的作用,实行清单式管理,层层压实各层各级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开展联防联治机制。加强全市域规划统筹,合理利用各板块沿江资源,整体联动、优势互补;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对接,协同解决跨区域流域管理、环保执法等难点问题。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将长江大保护纳入各地区年度目标考核,市纪委监委、“两办”督查室定期跟踪督查,对推进不力、整治不快的区域和项目,通过挂牌督办方式进行督办,对失职渎职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作者为镇江市市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增强“四力”不能纸上谈兵,必须从坚定理想信念入手,从补齐能力短板发力,从赢得群众支持出招,做到心中有“定海神针”、手里有“几把刷子”、工作有“拿手好戏”。
强化政治担当,心中有“定海神针”。打铁必须自身硬,做人的工作,首先要把自己的思想建设好。始终做到“头不昏”。围绕原著学深悟透,聚焦问题学以致用,使思想转场新时代,思维接轨新理念,思路体现新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眼不花”。深刻的社会变革催生新事物,利益多元、价值多样不足为怪。越是面对挑战和困难,越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敢于去伪存真做引导,不为花言巧语所迷惑,不为似是而非所蒙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做到“心不慌”。要把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进一步加强改进理论学习、教育和培训,用群众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学理论,把重大决策宣传到位,把各项政策解释到位,把人民关切回应到位,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守正创新,手里有“几把刷子”。“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够用”的尴尬,倒逼我们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做行家里手。在争夺人心上有过人之处。与群众拢不到一块,讲不到一起,既有个人工作能力的问题,也与没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有关。要心中有民、肩上有责、手上有招,为群众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解难、工作上解烦,以滴水穿石之功,修复党群“鱼水关系”,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引导大家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绘就最大“同心圆”。在舆论引导上有先见之明。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互联网已成为民心争夺和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我们不仅要与群众面对面交心,更要会与网民键对键交流,巧妙设置议题,主动回应网民关切,善于引导网民情绪,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力求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线上思想疑虑的化解。对突发舆情,早谋应对预案,善用沟通之法,正本清源,释疑解惑,防止个体案件酿成公共舆情,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变为促进发展的“最大增量”。在多才多艺上有个人魅力。能说会写、能歌善舞的个人才华,在群众工作中作用明显。我们要聚焦时代变革,摆脱“路径依赖”,着眼于引导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如饥似渴抓学习,扬长避短学技艺,持之以恒提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群众掌握政策的“活字典”,活跃文化生活的“开心宝”,平等对话交流的“自家人”,畅通社情民意的“代言人”,在与群众打成一片中展示才华、凝聚民心。
强化服务百姓,工作有“拿手好戏”。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在集聚资源上出硬招。资源分散难以适应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需要,必须按照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的要求,集成方案,集聚资源,集中行动,把分散的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在共建共享中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统筹报、网、台、端、微等资源,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立体的长效的矩阵宣传平台,更好地尊重“内容为王”“移动优先”的传播规律;打破行政壁垒,着力机制创新,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新事新办,难事巧办,把实事抓实,好事办好。在文化惠民上出实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捷化,保障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权益的同时,加大投入培养群众文化骨干,优化机制保护传承“非遗”,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保护民间文化生态,延续地方文脉,不断培养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时代新人。在推动发展上出妙招。把文化作为地方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创意设计,激活传统、融入时代,主动变革、催生业态,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在地方文化传承上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脱贫致富作用,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智力支持作用,让文化成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最有力保障。
(作者为扬州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自2019年5月15日起施行。与修订前相比,新《条例》无论是立法理念、功能定位,还是制度安排、监督约束都有较大幅度调整,体现了对政府信息公开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刷新了信息公开制度的起跑线。
制度定位新。新《条例》用“建设法治政府”替换了“促进依法行政”,一词之改,体现出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功能的新转变、新定位。“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定位为依法行政之内的事物,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促进甚至倒逼因素。这一新定位,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政务公开的定位一致,有利于改变社会上普遍将信息公开作为倒逼依法行政乃至信访维权工具的认知和预期,卸下信息公开不应承载的“包袱”,让这项制度轻装上阵,重新出发,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制度价值。
主体认定之新。在庞杂的政府体系内,哪些机关才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新《条例》进一步明确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行政机关”的含义,强调行政性、独立性和外部性。同时将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作为主管部门的行政监管事项,交由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的文件进行调整,不再参照适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适用主体予以明确,澄清了对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认识,便于行政机关认定公开主体、开展监督,对于提升信息公开管理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
边界划定之新。新《条例》借鉴世界各国信息公开法的通行做法,分析研究国内数百个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通过豁免条款,明确了六类情形可拒绝申请人的要求。主要包括: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信息;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后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信息;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内部事务信息;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行政执法案卷信息。通过划定边界,使公开范围像“楚河汉界”一样泾渭分明,为行政机关保护无法公开的政府信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增强了制度实施的可操作性。
程序规范之新。新《条例》对依申请公开处理程序进行了细化完善,明确了“收到申请”的认定办法,完善了信息公开期限规定,确定了征求第三方意见程序等,将有效规范行政机关办理程序和行为,进一步提升办理效率和质量。需要指出的是,江苏于2018年底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了《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依申请办理程序的意见》,为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作出了探索和贡献,应结合新《条例》实施,不断提升完善,努力与新《条例》同频共振,让程序规范释放出更加持久、更为坚实的制度力量。
民本服务之新。新《条例》有一个突出亮点,就是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对依托互联网强化便民服务、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作出专门规定,实现了信息公开制度在新时代的与时俱进。规定“硬核”有三条:一是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二是依托政府门户网站,逐步建立具备信息检索、查阅、下载等功能的统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三是要求在政务服务场所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地,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法律强调权威、规范、确定等价值,法律规定的,必须言出法随,否则就要追究责任。对一些地区、某些行政机关来说,实现以上目标或许面临挑战,但新《条例》已经作出规定,就要以法治意识、底线思维严格遵守执行,说到做到,以落实规定的实际成效,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现代便捷的服务。
监督约束之新。新《条例》明显强化了对信息公开的监督约束。改革现行年度报告制度,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截止时间作出规定,从原来的每年3月31日提前至1月31日,督促加快工作进度,加大工作力度。赋予必要的权力和工作抓手,如给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对于责任人的法定处分建议权,让政府信息公开成为与保密等法定责任同样的硬约束,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有力有序发展,与新时代一同奔跑。
(作者为省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办公室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一重要论断,从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极端重要性,为高校党组织全面提升管党治党水平,从而更好推动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旗帜鲜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办学治校的优良传统,也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魂”和“根”。我们必须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确保高校社会主义的办学底色,把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持之以恒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体师生,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执行。紧紧围绕解决党的领导弱化、淡化、虚化等问题,在政治上把能否坚持“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是否有成效的首要标准,坚持党对高校各项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始终保持并不断增强党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坚持党组织对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培养一支对党忠诚、廉洁奉公、敢于担当的高校干部队伍,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党性教育和锻炼,促进党员干部在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与担当作用,是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言、立业、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提升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既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党员干部践行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抓手。为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制度化常规化地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从思想深处深化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应该成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和基础性工作。通过学校党委组织的专题教育及基层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平台,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与担当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新党性教育的内容,实现党性教育内容的时代化与针对性。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并强调,应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党委要深刻认识到,能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衡量高校办学治校水平的最重要尺度。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使命,需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关于人才培养的理念、主张和要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与每个环节。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以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切实履行好组织、宣传、凝聚、教育及服务职责,着力提升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能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让教育者先接受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人,以德施教,打造具有良好师德师风并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既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教育主渠道,也要充分挖掘“课程思政”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学校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育人环境。(作者为扬州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的基础性改革。2015年以来,全国33个试点县(市、区)陆续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工作。常州市武进区作为试点地区之一,把土地制度改革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出台改革试点政策30多项、配套政策40多项,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土地制度改革政策体系,盘活了沉睡的土地资产,提高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资金支持,实现了政府、企业、集体和农民的“四方共赢”。在制度变革之时,江苏要抢抓改革先机,总结和推广好武进经验,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改革红利。
坚持规划先行,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控制作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做好规划是前提。武进在改革之初,就率先编制了空间全覆盖的规划体系,真正实现村级规划编制、管控和实施“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从当前情况看,我省乡村规划还比较薄弱,加大编制力度,关键是把握好两点:一是编制好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和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发展,增强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二是实现总体规划向详规和控制性规划的本质转变。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村庄规划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全面划定村庄建设边界,分类制定村庄建设规模总控标准和农村宅基地双控规模,落实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保护责任。同时编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效用地再开发、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等专项规划,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引导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紧凑。
积极推进和扩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对乡村振兴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武进区改革试点以来,共入市9653宗、7.8万余亩,合同总金额51.5亿元,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当前《土地管理法》等正在进行修订,建议抢抓修法机遇,积极争取在我省部分地区扩大土地入市试点,同时为全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做好准备。一是做强入市主体。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加快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依法开展组织登记,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地的能力。二是完善入市机制。开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平台,与全省国有建设用地网上交易平台系统并网运行,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建设用地统一平台、统一规则、统一管理、统一登记、统一权能、统一监管。三是统一制定城乡基准地价。为夯实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的价格基础,要在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管理实践基础上,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和基准租金进行修订,统一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体系。
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当前,苏北地区农村正在进行精准脱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攻坚战。这一过程,迫切需要强化改革的动力,特别是要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相结合。完善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制度,对超标宅基地和“一户多宅”的情况,采取有偿使用办法,对自愿退出的纳入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允许其退出部分宅基地,形成地票在市场流通。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建议进一步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范围,彰显宅基地的市场价值。鼓励农民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休闲、旅游等经营活动,拓展土地使用功能,提高产出水平。完善农村集中居住房流转制度。目前来看,农民集中居住房有的是集体建设用地,有的是国有土地。对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对后续的买卖、抵押、出租,要完善政策设计,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储平台。目前苏北地区部分农村具有集中居住条件,这些村庄可以立即推进,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需要分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对自愿退出的宅基地和农村节余建设用地进行收储,提前进行土地置换运作,满足非成片的农民集中居住需求。
推进农村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提升土地综合效益。到去年底,全省土地开发强度已达到21.57%,苏北地区也达到了18.67%。武进开展的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为扩大耕地补充途径、降低土地开发强度开辟了新渠道。综合运用政策工具,集成组合运用增减挂钩、同一乡镇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工矿废弃地复垦、低效用地再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摒弃过去“大拆大建”的做法,对农村地区碎片化建设用地及农用地实施精细整治。整合整治资金,目前在土地整治上还存在“五龙治水”的现象,要从省级层面,整合发改、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对于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的项目资金,解决过去工程项目资金渠道比较分散、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充分发挥项目投资的综合效益。开展点状供地,按照建多少、供多少,用多少土地指标、算多少容积率的原则,保障乡村旅游、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等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
推动土地资产化,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都离不开金融支持。一方面,大力发展农地农房金融。随着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农村创业创新的活跃,现在农村有着旺盛的金融需求,发展农地农房金融是当务之急。2015年底,我省13个县(市、区)纳入“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国家级试点。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农地金融发展的条件初步具备,但在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金融机构来说,面临的难题主要是“五个不确定”:规划不确定、权属不确定、价格不确定、变现不确定、风险不确定,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两权”抵押贷款县域全覆盖,同时利用江苏地方金融机构众多的优势,在苏北地区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试点。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有效开发模式。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实施,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工作加快推进,面临着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盱眙县在土地制度改革中,设立“乡村振兴土地综合整治扶贫开发基金”,明确平台统一操作,将当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交易权、整理土地经营权、财政土地整理部分收入等资产装入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发挥融资功能。(作者为省政府参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大师生代表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等多个重要会议均提出“新时代教育三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支,高职教育要回答好这三问,当立足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即以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为根本,以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为核心,以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为要义,以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为灵魂,将“匠心”融入每个立德树人的环节,完成铸魂育人之大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提供支撑,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抓住改革创新的机遇,书写好“爱国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的匠心之笔。
在教育战略上,要明确历史定位和肩负使命。新时代职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分工:人力资源中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形成和含量积累,主要由普通教育来完成;人力资源中的技术技能基础的形成和含量积累,则主要由职业教育来奠定,其历史使命是为中国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一线的创新型人才支撑,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历史定位和使命,决定着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向,需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明确和坚守。
在教育任务上,要清晰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新时代职业教育要落实十九大“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战略安排,站在履行历史使命的高度来审视肩负的主要任务,走出单纯学历教育误区,做到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并重,学历教育和能力培养并举。既要招收应届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历教育,为一线培养创新型人才;又要承担起实体经济一线人员技术技能提升和城镇化背景下“村民”变“市民”的培训任务,广泛开展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把培训作为教育与产业紧密联系的纽带,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数以千万计一线创新型人才和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主要承担者。
在教育机制上,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梳理和破除束缚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创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在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上进一步为产教融合扫清障碍。要进一步细化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从体制机制入手,推动职业院校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真正把校企合作贯穿学校办学顶层设计、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的全过程。发挥学校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在产品研发、样机试制、技术验证等方面的作用,切实形成职业教育体系和产业体系、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强化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职业教育虽然在教育内容和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有力的改革探索,但教育内容仍与产业一线相脱节,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仍显不足,达不到产业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新时代职业教育要强化“学习—实践—创新”循环提升的过程,更加强调在实践中谋求应用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文化素养与技术技能相融汇、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培养体系。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应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真正做到把论文发表在产品生产线上,把成果转化在企业的车间里。
在立德树人上,要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国家需要技能人才,时代呼唤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学生是工匠精神最有力的实践者,需要职业院校积极弘扬和培育专注、负责、创新、奉献、敬业的工匠精神,并将之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从思想引领、教学内容、校园活动等多方面引导学习者树立从“敬业”到“精业”再到“乐业”的理念,形成专注踏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行,在产业一线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乐一行、精一行,争当技艺精湛、率先垂范的“大国工匠”。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推进工匠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实训基地。打造“大师工作室”,完善学徒制度,邀请劳模和工匠技能人才坐镇职业院校,提升技能培训和技术传承的辐射效应。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引导学生认同并感受到对职业的敬畏心和自豪感,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
在配套制度上,要深化职业教育保障机制建设。职业教育要在改革创新上有所突破,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经费、师资、标准等基本的保障机制必不可少。建议改变当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平衡的格局,通过持续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职业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和准入制度;改革职业教育教师职称制度,下放用人权限;建立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引导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和质量标准,在国家标准框架下,鼓励职业院校自主灵活办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及学术科研与创造力,不断增强职业院校教师在所属行业、专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前瞻性。
在改革策略上,要注重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要实现深度改革创新,除了在国家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上,以极大的勇气进行自我革新以外,还需要建立一批办学水平不低于普通本科的职业院校,甚至打造数所能与一流本科相媲美的“工匠大学”,培育出一批技能大师和大国工匠。通过“工匠大学”的建设,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呼唤“大国工匠”的浓厚氛围,从而带动职业教育整体的改革提升。
(作者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顾保国博士新作《伟大的梦想》,近日已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阐释,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具有重要的意义。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作为会议主题,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腐朽,中华大地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历史境遇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拯救陷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为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而斗争。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之上攻坚克难,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在阔步向前迈进过程中,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长期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庄严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首次提出“中国梦”。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中国梦”,中国梦的内涵在一次次诠释中展示出其丰富性和深刻性。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最根本的是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为人民造福。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每个人的梦息息相通,国家梦、民族梦与人生梦相融相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所有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同心共筑,用全体人民的智慧与热情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决定力量。因此,作为历史活动主体和创造者的人民群众,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既是中国梦实现的主体力量,也是中国梦提出的根本目的。新时代,处理好党同人民的关系,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更好地满足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愿望,既是我们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来源,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当前时期,系统总结并深入研究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书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作。本书的主题是:旨在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好蓝图,这一伟大梦想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我们如何实现伟大梦想,这是本书要系统回答的问题。本书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该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中分别阐释了天下为公、大道之行、时代号角、梦想本质、信仰人民、天下情怀、梦在脚下、大同世界、逐梦之旅、再扬风帆等丰富内涵,层层递进地分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演进。二是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该书着力讲好中国梦、传播好当代中国价值,努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坚定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状元实业家张謇
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
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
江苏,江河湖海交汇,汉韵楚风交融。诞生在这片土地的苏商,浸润着太湖之滨的秀水灵山,沐浴着鱼米之乡的物阜民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精神特质与商业文化。他们是民族自强中的创业者,也是市场经济大浪中的弄潮儿。他们根植于江海大地,又散播四海、花开天下。
作为中国“五大商帮”之一,苏商文化源远流长,苏商人才星光璀璨。近代,以张謇、荣氏兄弟为代表的苏商,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开中国民族工商业之先河。他们兴办企业、发展教育、修建道路、扶孤恤贫……为苏商注入了立足实业、崇文重教、心系家国的精神基因。
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苏商再一次以实业报国的姿态,勇作市场经济大浪中的弄潮儿。他们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成为“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者和探索者。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再到民营经济蓬勃兴起,凝聚了几代苏商的求索与顿悟、奋起与自强,积淀出“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苏商精神。
“这八个字深刻揭示了苏商之所以具有竞争力、凝聚力、影响力和长盛不衰的内在原因,是江苏宝贵的精神财富。”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卞志村说。他解释说,“厚德”将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放在首位,体现了苏商富而怀仁的心态,是苏商精神的基础;“崇文”强调汲取多元先进健康的文化理念和勤思善学、睿智敏行的文化品格,是苏商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灵魂;“实业”指坚守实业、发展实体经济不松劲,在各个行业做稳做实,它是苏商的立命所在和成长之源;“创新”是新时代苏商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是苏商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四者共荣共生,相辅相成,组成了新时代苏商精神的立体画面。”
苏商精神,是苏商搏击商海的心理支柱。“悦达之父”胡友林几十年来一直拖着药罐子、针筒子、吊水瓶子四处奔波,沈文荣押上全部家当购买进口生产线进行“豪赌”,孙飘扬为“掌握自己命运”斥资120万元收购抗癌新药……这背后始终有苏商精神在支撑。这一精神让“红豆”勃发、“金箔”闪耀、“沙钢”强劲,让更多苏商变不可能为可能。
苏商精神,是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5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制造业规模连续8年全国第一……推动高质量发展,苏商的“主力军”作用毋庸置疑。港珠澳大桥“巨龙”飞跃、C919翱翔天际、复兴号极速奔驰、嫦娥四号宇宙漫游……国家重大项目中,苏商刻下了自己的姓名;在哈萨克斯坦双西公路支线、在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主桥、在柬埔寨的西港特区、在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在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一带一路”上,苏商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苏商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江苏这片热土,苏商的精神特质源自于苏商群体的奋斗历程。”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耿强说,从地理环境上看,江苏地势平坦、气候宜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易于形成规模较大的统一市场。从人文底蕴上看,江苏文教之风昌盛,科教优势明显,既赋予了苏商较好的知识基础,也为苏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从区位条件来看,江苏兼具大港、大江、大湖、大桥等优势,对外与国际市场高频互动,对内有助于引领国内市场,实现了对外开放与对内整合的无缝对接。
进入新时代,苏宁集团以2.7亿欧元购买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约70%的股份;中天科技成功收购土耳其得美电缆有限公司100%股权,顺利布局全球超高压电缆市场……苏商逐渐从国际市场的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从配角向主角转变,苏商面临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更尖锐的产业价值链主导权的竞争。与此同时,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民营企业接班人已经或正在登上江苏的商界“舞台”。如何传承苏商事业、弘扬苏商精神、开创苏商未来,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命题。
2018年11月13日,在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寄语广大民营企业家,要立足新时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坚持创新突破,勇担社会责任,当好实体经济的坚守者、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社会责任的担当者,努力做“有立场、有思想、有情怀、有坚守、有匠心”的新时代企业家。这些内涵丰富的价值追求,构成苏商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也是新一代苏商新的使命和要求。
在耿强看来,“有立场”的核心是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其次要有坚定的守法立场、道德立场和生态底线立场;“有思想”是要有更大力度开拓创新的思想、有更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有情怀”是要有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民生情怀;“有坚守”即坚守主业、不困于诱惑,坚守阵地、不畏于风雨;“有匠心”就是要有精品意识,特别是以钻研精神推动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新一代苏商肩负的压力与责任依然艰巨,要借力全球平台和全球成果,凝聚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真正将具有引领型和颠覆性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卞志村看来,延续和创新苏商精神,我们要举内外之合力,吐故纳新,兼容并蓄,学习借鉴晋商、徽商和浙商等崛起之路;勤动脑,肯吃苦,敢创新,努力提升运筹帷幄的竞争能力和全球性战略眼光;以创业求品质,以创新赢市场,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获得升华。
两甲子栉风沐雨,七十载春华秋实。在长江与大海的交汇点,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点,百年苏商薪火相承、初心不改。随着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盛大揭幕,苏商的形象将愈加清晰,苏商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记者 颜云霞
记者手记>>> 苏商立世的精神支柱
印象中,苏商始终给人诚实做人、稳健做事的形象。有人说苏商过于求稳而创新不足。事实果真如此吗?带着这样一个疑问,从南通张謇故居出发,探寻苏商的发展脉络,感知苏商的内涵品质。
从近代到新世纪以来,任何企业要做强做大,都少不了创新精神。张謇在创办大生纱厂时,创新采用“绅领商办”的筹股和经营模式,在其他纱厂都依赖进口棉花时,他大兴垦殖业,为纱厂提供了稳固的原料来源;沙钢之王沈文荣曾做过一次“豪赌”:押上全部家当从英国购买一条75吨超高功率螺纹钢生产线,遭到众多行业权威反对。事实证明,沈文荣是对的,生产线正式投产后,钢铁市场产销两旺……面对一次次机遇与挑战,他们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也没有“固步自封”“小富即安”,而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一代代苏商人身上,敢想敢干的“苏商种子”早已破土而生,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当然,创新并不等同于冒险,关键时刻也要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沈文荣不止一次说,“企业如果不能做强做精,就暂时不要做大。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行,千万不要认为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很好就去搞。不要受到外面的诱惑,要专心致志做好主业”。扬子江药业掌门人徐镜人一直坚守“不兼并、不上市、不搞多元化”的经营之道,他说:“宁愿不够时髦,也要稳扎稳打。如果一开始就想快速增长,结果就是战略短视导致营养不良,是‘虚胖’,是‘浮肿’。”
稳扎稳打与敢闯敢干并不是一对天然的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稳,创新的成功率才会提升;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稳步前进。面对挑战不失勇气、面对诱惑保持定力,苏商才能在新的浪潮中历久弥新、行稳致远。 杨 丽
人物小传:钱志新,南京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长期以来,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指导地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主要论著有《新商业模式》《江苏跨世纪的发展》《百年苏商》等。
记者:百年苏商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钱志新:我认为,苏商是大商,它有四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产业报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二个特点是崇尚实业,苏商对实业情有独钟,扎根于制造业。苏商工业发展的基础非常深厚;第三个特点是诚信为本。苏商是儒商,主要来源于吴文化。吴文化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造就了苏商的可靠、可信,这点是很鲜明的;第四个特点是开放创新。因为苏商两头在外:市场在外,原料在外。因此苏商的发展必须要开放,不开放就没有发展。在开放的同时要创新,通过不断创新来开拓苏商发展的新境界。这四者构成苏商精神的精髓,苏商文化底蕴深厚,养育苏商不断走向成功的大商之路。
记者:百年苏商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
钱志新:苏商发展有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苏商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张謇可谓是苏商的真正开创者,“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思想更为影响深远,为苏商的产业报国思想奠基,苏商乐于捐资助学也可在张謇这里找到源头。无锡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立纺织业、食品等家族产业,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苏商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发源地、领路者。主要在苏南一带,推进农村工业化,涌现了第一批农民企业家。代表有张家港沙钢的沈文荣、无锡红豆集团的周耀庭等。
第三个阶段就是新世纪以来,苏商是创新经济的探索者。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很快,苏商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苏商探索发展创新经济。代表人物有柳传志、俞敏洪、张近东等,江苏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居于领先地位。
记者:当下,如何凝聚苏商、发扬好苏商精神?
钱志新: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物”的发展,实际上,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企业家是创造财富的主体,要把企业家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经济要转型升级,“人”也要升级,特别是企业家需要升级。这次苏商大会,从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这一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是很大的创新。
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地位,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包括融资环境、税收、法律环境等。企业家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要得到保障,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同时,企业家自身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新生代的苏商。我们发现,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其中30%都是师生关系,比如说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多次问鼎诺贝尔奖。在精英人才的培养上,导师制很重要。比如苏商发展促进会开设苏商学院,就提倡导师制。老一代企业家帮助、带好新生代企业家,代代传承、生生不息,这是非常关键的。
记者:新一代苏商应该如何传承苏商精神?
钱志新:苏商精神随着时空的变化,本身也在不断变化。苏商精神需要传承,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创新中传承。
创新要敢于试错,敢于去开拓。创新要预见时代发展潮流。新科技革命后,发展经济的主导方向是数字经济。苏商创新发展的主题就是要把重心放在数字经济上,用数字经济来赋能,来重构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智能化。在这些方面,江苏也有做得较好的企业,比如苏宁的新零售和徐工集团的智能制造。但只是星星点点,没有形成燎原之势。生活已经数字化了,但是生产没有数字化。现在是生活的数字化倒逼生产的数字化。数字经济不光是机遇,更是历史性的转折点。在这样一个大潮流下,苏商必须顺势而上、走在前列,通过全面数字发展来驱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助推江苏发展迈上新台阶。 记者 杨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