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反复证明,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必须永葆斗争精神。
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社会是在矛盾斗争中开拓前进的。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矛盾体系,是在矛盾斗争中开拓前进的。充分认识和科学运用社会矛盾规律,坚持斗争、不懈斗争、在斗争中前进,是共产党人的本色。
共产党人是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特殊政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要通过最终消灭阶级从而消灭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剥削和压迫。“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因此,共产党人必须斗争,同剥削阶级斗争,同无产阶级内部错误斗争,同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进行自我斗争。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评价马克思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要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重、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也就不足为奇了。”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在推动党的伟大事业胜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党近百年来,我们党外与各种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进行斗争,内与党内错误思想进行斗争,形成了顽强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没有今天的一切。中国共产党是在斗争中成长壮大的党,是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开展斗争又在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的党。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人民能从悲惨境遇走向光明前途,实现伟大历史转变,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顽强的斗争精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这些过程也是党的斗争精神不断发扬的过程。
斗争精神是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动力
发扬斗争精神是实现新时代使命的需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发扬斗争精神是应对重大风险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1日省部级主要负责人培训班的讲话中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发扬斗争精神要区分斗争性质,提高斗争本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靠斗争打出来的,中国建设的成就是靠斗争干出来的,中国改革的推进是靠斗争闯出来的。进行伟大斗争要继承和发扬斗争精神。既要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斗争、敢于亮剑,不能态度暧昧,不能爱惜羽毛,不能动摇政治立场;又要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斗争、勇于创新,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前进;还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斗争、敢于动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要区分斗争性质。党章明确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进行的伟大斗争,既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那种疾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也不能采取“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做法。进行伟大斗争要善于区分矛盾性质,针对不同性质的矛盾展开有针对性的有效斗争。要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采取适当的斗争方式和方法,以期取得最大的斗争实效。当前,各种挑战不期而至,对伟大斗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斗争本领。只有不断提高全党斗争本领,伟大梦想才能真正实现。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龚 云)
“艺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伟大的时代需要嘹亮的号角,神圣的使命呼唤强大的艺术竞争力。高等艺术院校作为艺术教育生产、艺术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高地”和“智库”,必须着力培育具有高度“人民性”的审美观,方能聚焦国家需求,承担时代责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
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视角,培养学生在看似琐碎普通的、点滴平凡的、现实的高天厚地里,不断汲取艺术生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一是要将艺术灵感的培养厚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万象之中,“任何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艺术经典,无一不饱含对时代和人民的观照与回应”。二是要以“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实践”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域和审美胸襟,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艺术手段表达书写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车轮中的伟力,讲好“中国好故事”。三是通过高校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人文情怀,让学生塑造高尚的审美追求和审美境界,在创作视角、创作素材、创作主题上彰显“人民性”主旋律。
培养“为人民抒写情怀”的审美思维,让温润心灵、昭示光明、催人奋进的艺术思维习惯成为审美自觉。一是养成学生在审美思维中的“人民之爱”,通过鲜活可感而非冷漠说教的方式,在艺术感知和体悟中培育学生对人民“爱得深沉”,把握审美思维的正确方向。二是养成学生在审美思维中的“人民之思”,引导学生将爱和情感“移情”到普罗大众的忧乐之中,把人民喜怒哀乐的象征与符号倾注在笔端、倾注在画布、倾注在舞台,创作出更多激励人们奋勇前行的优秀作品。三是塑造学生在审美思维中的“人民之美”,弘扬“不为个人的名利患得患失”的艺术风骨,勇于再现、表现和反映深邃的社会现实和昂扬的时代精神,鼓励学生以讴歌人性中永恒的真善美价值为艺术担当。
树立“反映人民生活”的审美标准。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对社会道德的判断,审美标准是艺术实践中衡量、评价客体价值时共同遵循的尺度与原则。一是在研究中厘清“艺术真实”,划清“艺术创作”与“媚俗滥造”的界限,进一步对“直观”“主观”“超现实”和“客观真实”等审美标准加以厘清和引导。二是在艺术评价中站稳“人民性”的坚定立场,引导与教育学生感应优秀艺术作品中对人民生活实践、苦难和欢乐的书写,将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观念作为品评艺术、开展审美评价活动的感情依托和审美追求。三是在“立德树人”中摒弃庸俗的审美评价倾向,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主动占据“审美”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大阵地,引导学生在高雅艺术中“悟道”,在思想锤炼中提升艺术修为。
坚持“贴近生活讴歌民众”的审美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积极讴歌时代新貌,将涵育博大的人文情怀和气壮山河的家国情怀作为一以贯之的实践主线。一是搭建多种平台,采取有效机制,鼓励学生将目光更多留驻在中国社会现实土壤之上,在审美实践中传达群众经验、大众情感和民众的利益诉求,以艺术良知捍卫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审美权利。二是采取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形式,加快高校艺术场馆向公众开放,走进社区农村和田间地头,让最广大的群众获取艺术新知、感悟艺术魅力,提升全社会审美实践的层次。三是高蹈“清新的风气”,形式上“更接地气”,鲜活、生动、原生态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避免在抽象晦涩、玄妙混杂的概念中陷入脱离群众的“叙事迷宫”,真正向人民奉献出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食粮。(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吉爱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制度层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制度之治”推助“文化自信”的有力落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这“六个更”,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时空维度、从主客观的统一上对“文化自信”主体性和内容性的把握。也就是说,“文化自信”的实现,必然是由个体而至民族的文化自信,亦必然是建立在每个个体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民族的文化自信。实现这样的“文化自信”是系统工程,十九届四中全会则以“制度之治”,推助其从人员到内容上的有力落足。人员安排上,有点有面;内容设定上,有深有浅。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方面,有“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等;如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方面,有“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和“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等。这些制度、机制、体制,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将有力推助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制度之治”彰显“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提升。新时代“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将更集中彰显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层面。十九届四中全会则应和时代需要,以“制度之治”,彰显“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力提升。首先,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体系的核心和顶端,精神文化又以核心价值观为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社会都在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既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又明确了各项文化建设制度都必须围绕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制度文化本身就是文化的具体类型之一。全会不仅首次提出“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更从源头和过程等方面来确保人民群众享有文化权益,如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等。新时代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分享感的提升,必须建立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产、生活不断高涨的需求之上,而这种需求,恰要通过健全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保障,才能得以实现和彰显。
“制度之治”确保“文化先进”的有力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在意识形态、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舆论、信息化和媒体融合、新闻宣传思想等方面,既有理论提炼、又有实践推进,始终引领社会主义文化朝着“先进”发展。如今,我们已有“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而以此为基,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制度之治”,进一步确保“文化先进”的有力发展。在“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方面,体现出系统性、全局性、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党管媒体的前提性原则;正面宣传、主旋律、正能量的内容基调;网上网下+内宣外宣的空间布局;先进技术+创新管理的传播保障;加强舆情舆论监督引导的前瞻意识;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从内容到责任的部署等。同时,会议明确提出“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机制体制”,更加说明党中央对于“文治教化”功能准确而深刻的把握。从宏观的文化体制改革到中观、微观且具化的文化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机制、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机制、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文艺创作工作机制等方面,都有安排与部署,由此确保文化朝着“先进”方向有力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叶 凌)
国家机关本质上是政治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位置,直接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国家机关党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在前、做表率,不断强化政治功能,是应尽之责,也尤为必要。
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引领力。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国家机关党员干部由于其担负的重要职责,需要有更强的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把握,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通过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使党员干部从理论上认同、情感上接受、行动上实践,最终转化为政治上信仰。要加强对深层次问题的研究探讨,引导党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刻理解“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具体内涵和现实表现。要将理论学习与推动国家改革发展、解决群众关注问题相结合,谋划发展、破解难题。要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构筑机关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
严肃党内生活,提升政治组织力。党内政治生活是教育管理党员和进行党性锤炼的重要平台,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要强化国家机关党员干部的身份意识,优先把党员身份放在第一位,协调处理好参加政治生活和处理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三会一课”等,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要加强对党内生活的过程监督,真正通过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强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融入业务工作,强化政治执行力。党的政治领导,主要表现在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变为国家的意志,通过各级国家机关组织贯彻实施。国家机关的政策执行“失之毫厘”,基层就会“谬以千里”。因此,机关党组织要注重将政治要求融入日常业务工作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将政治意识、政治立场放在首位,始终自觉把各项工作置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大局之下,切实提高政治辨别力、政策理解力,及时准确、不折不扣地将上级的部署要求执行到位。
培养党员干部,增强政治凝聚力。国家机关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党员干部的培养职责,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铸造政治过硬、责任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要培养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加强政治能力训练,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要全方位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经常提要求、压担子、搭平台,充分调动和激励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关心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前辈传帮带、困难党员帮扶,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文体活动,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严明纪律要求,扩大政治震慑力。铁的纪律是我党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国家机关部门大多存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容易成为被围猎、被腐蚀的目标,拒腐防变的风险较高,这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的成果中可见一斑。机关党组织要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使铁的纪律成为党员干部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风清气正的机关环境。重点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善于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人、身边事提升警示作用和震慑效果,不断提高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 刘 鑫,本文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写入党章总则的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一。通过开展大规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广大农民走上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之路,有利于优化城乡就业结构、提高农民就业质量、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对于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各级人社部门推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初步建立就业前免费培训、上岗后补贴培训、成才时奖励培训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近三年累计开展政府补贴类农民技能培训142万人,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比例近60%,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75%,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超过8.5%,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近50%,助推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推动建立多层级、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制度衔接和资源统筹,组织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技能培训比例。统筹整合培训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投放精度,支持开展农民就业前免费技能培训和在岗转岗补贴培训。多措并举培养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全面启动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建设一批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鼓励支持乡土人才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加强政策督促检查和解读,推动企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开展自主培训,与政策补贴培训形成有机衔接,构建招人、育人和用人良性互动的格局。建立以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为龙头的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举办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引导农民苦练技能、增强本领。扶持培训载体发展。推进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特别是围绕我省南通建筑铁军、扬州“三把刀”等知名劳务品牌,重点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民技能培训机构。将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向具备资质的职业(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全面开放,大力推行政府购买公共培训服务,委托社会力量承担培训项目,同时在品牌推广、资金补助、师资培养等方面给予必要扶持。
注重实效,把握工作环节。广泛开展家政、养老服务、托幼、保安、手工等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培训项目和内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对接农民技能水平和培训意愿,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调整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将市场急需的紧缺职业工种纳入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目录,研究以培训合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评价依据,将农民职业培训项目纳入培训补贴范围,引导行业协会、规模企业、培训机构广泛参与,重点开发一批适合农民需求的技能培训项目。提升培训时实际效果。树立正确考核导向,紧贴农民培训意愿,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过程和培训质量的监管,支持开展第三方评估,以农民和企业的认可度为衡量标尺,及时更新农民技能培训项目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简化实用技术理论培训考核内容,加大实践操作培训考核比重,对实行一岗双证、一岗多证的岗位,共性的理论或实操部分不再进行重复考核评价。拓展培训后成长空间。推动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指导企业建立与在岗农民工技能水平相挂钩的收入增长机制。加强对农民工高技能人才的服务保障,构建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体系,进一步取消学历、资历、身份等门槛限制,拓宽农民技能人才发展空间。
紧扣需求,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培训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行订单定向定岗培训,面向企业新招用和转岗的农民工,开展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推广“企业订单、农民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精准度。畅通供求对接。深入了解农民参培意愿和个性化需求,结合开展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监测,聚焦人力资源供给缺口,健全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匹配工作机制,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推进实施补贴类职业技能培训目录清单管理,公布补贴培训项目、培训机构目录,方便农民按需选择培训。打造信息平台。牵头建设江苏技能培训云平台,开发在线培训APP,集成培训资源开设“网上课堂”,深度挖掘技能培训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潜力,把“短平快”的技能实践经验融入农民技能培训课程。开发应用农民技能培训信息管理应用模块,做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及时向企业和农民推送培训信息,打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新质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更加充沛、更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支撑。
(作者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戴元湖)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关系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一件大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办好大学,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既是党和国家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需要。高校要守好初心,担负使命,办好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拔节孕穗”的关键阶段,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形,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因此高校的育人工作,实际上影响的是一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把育人当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依赖课堂教学。高等教育要立足“为党育人”的高度,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明晰育人理念,优化顶层设计,紧抓过程管理,把牢人才出口,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完整的育人体系,营造科学的育人氛围。办有“温度”的大学,才能让青年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育人的温度在于增加管理亲和力。建立师生联系机制,开辟沟通渠道,做到学生知道学校在做什么,学校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通过建立学生想得到、用得到、找得到的联系平台,达到迅速而精准的获知、解决学生实际诉求的目的。学校的管理人员做到离开办公椅,走出空调房,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实际情况,同时经常性把学生请来,听听办公会,提提好建议。教学增加亲和力,把教学的理论讲授与知识的实际运用有机结合,思政课、专业课皆是如此。教师要研究教学规律,吃透教学内容,紧贴学科前沿,讲好现实应用,做好课程思政。讲课“接地气”,把理论“讲清楚”,而不是冷冰冰地照本宣科。建立制度,树立规范,鼓励促进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日常化、经常化,避免传统的大学教师“下课就走人”的现象。注重课堂育人,注重课后育人,务必和学生保持充分的交流互动,促进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增加亲和力不是讨好学生,而是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感受到学校的温度,在温暖的关怀中健康成长。
育人的温度在于增强学生获得感。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在学校的发展中应让学生拥有真切的获得感。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把学校的发展、学科的发展、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有效转化为育人的成果,转化为学生的获得感,而不是仅仅把人才留在博士点、把项目放进统计表、把设备锁在实验室。积极推动院士、教授走进本科生课堂,积极推进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开拓服务社会功能,不断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路。学生不是学校进步的旁观者,而应是参与者受益者,这样才能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育人质量的提升。
育人的温度在于教会学生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生动指出:“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该培土时就要培土,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该施肥时就要施肥,该打药时就要打药,该整枝时就要整枝。”这就要求,育人工作不仅要做到符合规律,还要做到积极引领,教会学生明辨方向。相比于理论知识而言,大学生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因此高校要创建机制,构建平台,加大投入,帮助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社会问题,适应社会生态。教会学生下好从校园到职场的先手棋。校园和职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职场竞争激烈,标准严格,容错率低,这种差别的适应性训练应该在高校当中完成。高校育人需要紧盯社会需求,有前瞻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型、素质型课程,增强个人素养,提升交往礼仪,促进学生迅速融入社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教会学生课本以外的能力、校园以外的知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着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培育更有用、更好用的人才。
(作者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李北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就牢牢地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和“魂”。组织部门作为履行管党治党重要职责的政治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以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要求贯穿组织工作始终。
坚持政治标准,校准选人用人的“定盘星”。为政之要,首在用人。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新修订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进一步表明这是“硬杠杠”“核心尺度”。要让政治标准在实践中具象化,观察一个人在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过得硬,就要看他在言行之中能否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在自我要求上能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面对错误言行、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否立场鲜明、动真碰硬作斗争。选拔重用对党忠诚、对群众有感情的干部,把政治考察摆在干部“育选管用”的重中之重,更加科学、合理制定政治体检办法,通过设定核心指标、强化可操作性,使考察评价能做到见人见事、落细落小,实现“易比较、能定性、考得准”。探索干部政治能力锻炼提升的有效路径,把课堂教学和实践历练融合起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
突出政治功能,开通强基固本的“导航仪”。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强调了党的组织工作在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我们要按照省市“五聚焦五落实”的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建强基层组织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栖霞实际,深化推广仙林“网格化”党建经验,开展“党建云社区”功能提升十项行动,确保党的工作“一贯到底”、党的声音“一喊到底”,杜绝各类“中梗阻”“打折扣”现象。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推进基层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双化提升”,切实增强政治功能。把抓重大任务落实、复杂难题攻坚作为“试金石”,村居党组织要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引领发展的“领头羊”,做到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把党员群众组织发动起来,使党的意图成为基层治理的实际举措、党的主张化为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掌上云社区”等“两微一端”载体,丰富党员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喜闻乐见,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感染力。
加强政治吸纳,构筑广聚英才的“强磁场”。组织部门担负着为党引才聚贤的重任,要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落实市委1号文件,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着眼“高精尖缺”、立足区域发展需要,放眼海内外,练就识才慧眼、展现引才诚意、拿出聚才良策,最大限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加强对各类优秀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建立分层分类联络机制,发挥各类校友会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落实,打好“感情牌”,多做“暖心事”。通过与人才常态长效联系,把思想引领抓在经常、落在日常,有效激发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要在抓好人才引进、项目培育的同时,推进人才领域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在人才企业中的“两个覆盖”,加大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持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大力选树宣传爱国奋斗的先进人才典型,增强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
提升政治站位,念好部门建设的“紧箍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强调建设“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组工干部队伍。组工干部要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做示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既抓全区推动,又抓自身深化,养成从政治上抓工作谋划、抓工作推动的自觉,想问题办事情,多对照政治标准、多考虑政治要求、多注重政治影响,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到细微处、抓在关键点,展现组工干部的过硬素质、优良作风和责任担当,锻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组工干部队伍。
(作者为南京市栖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黄伟民)
好人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好人集中展示着当代中国精神。新时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下,“好人”这个闪光的词汇,诠释着道德品质的崭新内涵,领奏出时代最强音。近年来,如皋工业园区把“好人建设”作为基础性、重要性工程来抓,充分发挥榜样群体的引领作用,弘扬“最美”精神,通过赞好人、学好人、做好人,推动 “如城最美”典型持续涌现,不断书写如皋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新高度。
做大“强磁场”,把营造好人氛围作为铸魂性工程。从2016年起,每年我们都举办“如城最美”颁奖典礼,好人典型走上红地毯、接受最高礼遇和褒奖,广大人民群众直面美德的力量,更加自觉加入崇德向善的队伍,汇聚起源源不断的文明力量。我们深深感到,好的氛围通过好的活动来呈现。我们以“爱、敬、诚、善”为着力点,通过“传承好家风”“皋城书香四月天”“我们的节日”“你好 邻居”“爱上如城爱上文明”等各类主题活动,利用“如城发布”微信、微博新媒体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群众生活,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如城人的共同遵循和行为坐标。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好的氛围要通过人人参与的社会效应来放大。多年来,如皋市通过对好人文化进行深入持久的宣传报道,形成规模大、覆盖广、影响深的宣传氛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好人文化感染。“幸福如城,温暖有我”“你好 邻居”“我在如城,我讲诚信”等特色活动,在不同的群体中宣传好人文化,并将好人故事整理成课件和节目,以“开学第一课”“幸福如城惠民文化巡演”等形式送到学生、群众身边,有力推动了礼遇好人、表彰好人的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实践充分证明,好人氛围犹如阳光普照大地,照进了我们每个人灵魂深处,为伟大梦想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画出“同心圆”,把打造好人群体作为基础性工程。如皋市好人氛围之所以浓厚,之所以能在江海大地扛起道德的大旗、支撑起道德的星空,就在于我们的好人不是一个人,不止一种类型,而是一个群体。“好人现象”以满天繁星之势托起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境界,画出了前行的最大“同心圆”。实践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将“好人现象”放大为“好人效应”,逐渐扩大好人数量、夯实好人根基。比如,如皋工业园区先后有1人当选“中国好人”,23人获评南通市级道德典型,越来越庞大的好人数量让“小城”不“小”、精神伟大。社会分工孕育着好人的多样性,我们充分抓住这一特点,进一步细化好人类型,深耕细作、点滴汇聚,让各行各业的好人灿若群星。先后有最美如城人、最美志愿者、最美楼道长、最美家庭、最美小区等好人典型,他们中有不计回报、义务帮忙的好邻居,有无私奉献、心系社会的老教师,有情系公益、扶危济困的个体户,有孝奉老人、关爱子女的质朴农民。实践充分证明,从这数以万计的好人身上,我们领悟到了社会道德的风尚,感受到了社会文明的高度。让争做好人成为风尚、让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社会才能同心同德、生生不息、行稳致远。
筑牢“总遵循”,把建立好人机制作为保障性工程。制度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好人风尚盛行的保障所在、动力所在。制度化与常态化保证了好人评选、表彰、宣传、服务等全过程的规范有序。这几年,我们着力构建评选表彰机制,村居普遍开展推选“好儿媳”“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妯娌”“好女婿”等身边典型推荐,已形成惯例、成为长效。我们坚持公开透明、让群众参与。对于村居、企业选送的道德典型,通过群众评议和综合评定,选出每年“如城最美”,并推荐参评市级爱心大使、道德模范,给予更高层次奖励。我们还着力构建奖励礼遇机制,对评选出的各类“最美”和身边好人,在表彰的同时,由财政设置专项资金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着力构建动态管理机制,注重好人推选的后续管理,确保礼遇、关心、宣传、帮扶落实到位;建立荣誉称号监督退出机制,进一步增加好人荣誉在群众中的认同度、说服力和感召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制度生威、发力,好人持续涌现才有保障,人民群众才能从可见可摸、可感可触、可悟可学中,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
(作者为如皋市委常委、如皋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刘向阳)
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指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就是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焦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聚焦短板弱项、痛点难点,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突出问题、重点板块,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聚焦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聚焦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实践。围绕这“五个聚焦”,“智库”版自本期起,将推出一系列理论文章,敬请关注。
中国作为制造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键产业、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掌握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中。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由于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自主化程度尚不高,呈现出两个重要特征:
其一是中国制造业主要以加工贸易模式参与全球化,并且在垂直分工中主要处于产品内贸易的组装环节。2017年中国向美国出口前三大类商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附件、机械器具及零件、家具寝具灯具等,合计占比为53.5%。中国从美国进口前三大类商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附件、机械器具及零件、车辆及其零附件,合计占比为31.8%。机电产品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占重要比重,产业内贸易特征较为明显。中国对美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大多只是在华完成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包含大量关键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进口与国际转移价值。这主要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是全球手机、电脑等产品的加工制造地有关,比如苹果产业链主要是最终产品和部分模块在华加工组装。
其二在电子信息等代表性产业中,中国主要以外资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从出口高科技产品的企业来看,外资企业占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三分之二,在中国出口前十强当中,除了华为之外全部是外资企业。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的59%来自外商投资企业。
利用核心技术控制产业体系是价值链中链主的最常见行为,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仍然垄断制造业核心技术。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这些垄断企业大多是产业的隐形冠军,通常是世界上唯一或极少数几家可以把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部件和材料做到极致的公司。大到精密机床、半导体加工设备、飞机的发动机,小到圆珠笔芯、高铁的螺丝钉、电子产业的芯片、液晶显示用间隔物微球、微电子链接用的导电金球、分析检测用的色谱柱填料、生物制药用分离纯化层析介质等,无不是如此。中国制造业以外资企业作为重要主体、通过加工贸易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模式,至少带来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核心技术对国外厂商的依赖性和不可替代性,导致产业链安全受到影响。国外一个很小的隐形冠军企业如果不供应相关中间品,就可以让中国万亿级的产业瘫痪。前沿技术存在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一个细分领域的技术缺失,不仅会影响到本产业的控制力,还会影响到相关产业向高端升级。比如中国的芯片之痛,不仅影响到基础通信、军工等行业,还影响到手机、电脑、家电等民生消费品行业。二是投入品和市场两头在外的模式,导致产业向外转移和国内产业的空心化。根据我们的统计,2005年到2019年10月期间,共219家A股上市企业公告了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其中制造业投资占比超过70%,表现出劳动密集型和部分高科技产业并重的特点。尤其是2019年共有21家制造业的A股上市公司对越南进行投资。涉及到家具、塑料、建材、饲料等传统产业的有5家,其余16家主要涉及电子元器件、电机、电气、机械工具等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代工型行业。这印证了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产业外向转移从传统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代工企业为主。
现有理论和实践表明,后发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在跨入现代化的过程中实施核心技术赶超战略主要取决于“机会窗口”,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窗口。由于技术存在不连续和跳跃性,后来者对技术窗口的正确反应可能使得其在技术跃迁时成功实现追赶。二是需求窗口。代表国内外市场出现的新型需求带来的机会,且需求的实际变化会扩大或缩小追赶机会。三是制度窗口。将政府干预或制度变化创造的机会定义为“追赶的制度窗口”,这取决于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可以从以下视角出发:
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不连续性的“技术窗口”。当前正处于金融危机后的科技革命前期,涌现出众多前所未有的新兴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表现为从传统技术模式到新技术模式的非线性、不连续性和跳跃式发展,这为我们提供了直接切入的机会。这种弯道超车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在产业实践中,我们已经有初步成功的案例。比如,我们在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跃迁阶段,成为智能手机生产大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我们没有走“以市场换技术”的旧路,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努力进行弯道超车,在新能源电池等关键环节培育出宁德时代等国际主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与松下、三星、LG等国际一线厂商竞争的能力。我们要进一步高度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加大对下一代产业技术的投资。比如,中国正对5G通信网络进行率先投资,从4G到5G意味着更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也是我们在信息化领域前所未有的弯道超车机会,需要在若干重要领域进行这样的前瞻性布局,抓住科技革命的红利。
利用国内巨大的市场创造关键产业发展的“需求窗口”。中国利用超大规模市场提供“需求窗口”是实施追赶战略的重要优势,中国具有某些相对独特并且巨大的市场,市场因素将促进前沿技术的运用,也为技术创新提供物质基础。比如在移动支付、移动社区方面积累了海量用户和数据,这是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可以选择在物联网、大数据领域的重点环节进行突破。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产能和规模最大的国家,理论上说工业机器人将在中国得到最广泛的运用,国际先进企业在这一领域布局较为充分,可以在工业自动化的若干环节进行突破。一方面,中国企业利用国内需求增长获得成长机会,这是实现核心技术赶超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市场效应吸引国际创新资源在中国集聚,有利于缩小技术差距。对此建议:一是放松管制创造需求。部分领域中国市场的优势尚未得到发挥,是因为在需求端存在一定的管制。比如低空飞行领域,开放低空管制将会释放对小型飞机产业巨大需求。二是平衡好新技术使用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发挥我们对新技术应用决策效率高的优势。比如,在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方面应该尽快创造基础设施条件,在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上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新技术在中国的率先应用创造条件。三是加快军民融合,以民用产品需求推动军用技术成果转化。从美国经验来看,军事工业的技术转化为民用后将创造出大量社会需求,国内海康威视等企业的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这就需要加快军民融合的实质性改革,让我国较为完备的军事工业体系进一步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
利用“制度窗口”聚焦重点产业的核心环节。力争在产业上下游的重要技术环节与发达国家科技形成分庭抗礼。随着高科技产业分工的细化,涉及到的产业链技术纷繁复杂,即使美国这样的超级科技强国,也不可能把产业链所有环节都实现国产替代。我们要在关键产业的关键产业链,集中若干环节进行突破。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整个产业链基本可以分为设备、材料、设计、制造四个大的部分,美日韩及中国台湾各有所长。中国在集成电路前段和后段相关设备和材料公司有30多个,几乎所有的设备行业都有涵盖,但基本上都不够成熟、无法商用化,没有能够形成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礼的对等实力。相比过去资金匮乏、科技投入能力有限,现在的中国则完成了资本和外汇的初步积累,这种积累使得中国可以在短时间内调集大量的资本在某个领域进行投资攻关。我们要利用好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不断创新和完善科研体制,发挥现有体制中联合攻关的优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研发攻关的领域要差异化,让大型国有企业承担连续性的累积性创新,在某些情况下忍受一定时期的甚至较长时间的亏损。对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考核和评价,应淡化规模指标,加入经济和产业竞争力的指标,通过制度设计促进各地竞相加入到核心技术的攻关中。
(作者为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教授 陈柳)
放眼世界,谁拥有中高端的产业集群,谁就拥有自主可控的话语权;谁自主可控能力强,谁就拥有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苏州是制造业大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全国一盘棋国家战略的积极参与者,要在建设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上有所作为,必须从产业、技术、市场、人才、政策五条路径上同时发力,打通“自主”“可控”任督二脉,抢占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和关键性节点,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产业路径。通过打造13+超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引领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培育超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13+,市级特色产业基地200+,实现全市工业产值的90%以上,集中在各类开发区内,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按照“错位发展+链条协同”的原则,布局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高地。力争到2025年,把昆山打造成2~5个千亿级和10~20个百亿级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高地;把常熟打造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产业的高地;把太仓“德企之乡”打造成“德国制造之乡”;把工业园区建成纳米应用和生物医药技术高地;把张家港建成氢能产业技术高地;把苏州高新区建成医疗器械技术高地;把吴江建成先进功能纤维技术高地。
技术路径。努力在新兴芯片制造上实现突破,掌握关乎“命门”的关键技术。借助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以及芯片制造技术的变革,在新兴芯片制造上实现突破。努力培育1000+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掌握卡脖子的关键环节。加快发展人机智能交互、柔性敏捷生产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方式,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大力实施“万台机器人上岗”行动。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创建示范智能工厂(车间)。
市场路径。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高供给端的控制力。要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产业生态体系,加强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让一个个“小巨人”日渐成为“巨无霸”。培育“隐形冠军”,提高需求端的控制力。学习借鉴德国的经验做法,加强“隐形冠军”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培养一批行业地位突出、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大、在整个产业链上深度融合、对市场发展走势有重要话语权、对需求端有一定影响力的“隐形冠军”企业。
人才路径。协同创新带动基础研究,实现“变道超车”跨越式发展。采用创新集群政策,将政府、企业界、学术界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全部纳入创新网络,形成一个含有大型跨国企业、初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投资机构在内的全产业链协调创新体系,实现研发与需求的紧密结合。加大“高精尖”研发人才引育,实现巨人肩上的创新。要用薪留人,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科技人员科研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特别是对紧缺人才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可以有适当的减免和优惠政策。用配套留人,把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做好,减轻人才生活的后顾之忧。用产业生态留人,整个产业要建立起足够有吸引力的产业生态,让人才能够找到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
政策路径。强化财政扶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稳定持续的财政扶持制度。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领核心技术攻关。设立自主可控专项扶持财政资金,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建立多种支持先进制造业向自主可控升级的产业基金。强化金融扶持。积极推进科技信贷、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工作,引导全社会资本要素向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汇聚,为发展自主可控产业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方式,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加快贷款审批速度,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
(作者单位:苏州市委党校 肖锐)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健全法律服务,对于和谐乡村、文明乡村建设十分重要,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也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存在法律服务领域较窄、法律资源分配不均、法律人才队伍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资金保障等问题。为建立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提出以下建议。
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根据新时期乡村发展状况,整合城乡现有的法律服务资源,努力满足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选取综合实力较强的市县先行试点,积极推行全市(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和“十户法治宣传员”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在村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送法下乡、为民解忧,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实现法律资源分布均等化。一方面是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根据乡村现实特点,搭建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的三级平台,利用网络、微信、手机客户端和传统手段相结合,互为补充,确保服务人群“一个都不能少”。另一方面是法律服务功能全覆盖。有机整合司法行政的公证、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职能,实行集中、一站式、综合性、多功能的新型服务,实现乡村法律服务“供”和“需”的无缝对接。
加强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出台政策,对于乡村地区的法律人才引进应该在编制、津贴补助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城市法律事务所等组织机构“下沉”,开辟乡村服务项目;规定省市法律从业人员入职必须到乡村服务半年到一年;优先在农村法律工作者中选取公职人员、优先选取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担任村官等措施来做好农村法律工作者增量工作;鼓励政府中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公职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农村法律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具有实践指导性的意见。整合农村现有法律服务队伍,在培训、职称晋升、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对于农民工(索要工资、工伤赔偿)、60岁以上农村老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时,开通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三优”服务绿色通道,及时给予法律援助服务。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切实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有针对性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可考虑建立政府财政保障公益性服务补偿机制,健全人民调解个案补贴、法律援助案件补贴等制度,激发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建立法律服务考核机制。直接将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年度考核中,按照法律从业人数、年度普法教育次数等内容综合考核;引导司法行政机关建立律所对农村的帮扶机制,并将其纳入对律所和具体执业律师的年度考核中;建立自下而上的考核机制,让农民对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主体,如常年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服务者进行相应评价,然后政府根据评价给予优秀法律服务者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激励其为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贡献。
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探索编制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政府采购目录”,推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可持续。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优化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加大省市财政向乡村转移支付的力度,扶持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作者为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 杨文)
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推动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强化政治导向。民营企业家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重视企业的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列入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民营企业党组织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地位和任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协助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自觉真心拥护党,为企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提高参与能力。要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构建董事会统一决策与党组织有效参与相结合的决策体系。重大事项决策前,党组织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到事前深入基层、广泛调查、征求意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积极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重大事项决策后,党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发动党工团组织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企业的各项决策,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保证企业各项任务的完成。
注重作用发挥。发挥示范功能,引导广大党员在完成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在克服技术、管理的难点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发挥激励功能,激励党员成为岗位标兵、技术能手。发挥凝聚功能,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发挥协调功能,既引导党员和职工尊重和维护民营企业主的权利,又引导企业主尊重员工的劳动创造,倾听群众呼声,尽力为职工排忧解难。
提升创新意识。创新工作方法,依法推荐党委成员进入决策层和管理层。改变作风,深入基层,正确处理开展党的活动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上密切围绕经济中心,抓住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部位,活动形式上坚持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找准活动载体。创新体制和机制,实行专兼职结合,“一岗双责”,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坚持党建工作目标要求与经济工作任务同步下达,与管理同步考核,与评比同步表彰。创新工作载体,运用各种融媒体平台和现代化手段,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
加强队伍建设。引进素质较高的人才,让其在实践中锻炼成才。从机制上予以支持,多给党务工作者和其他员工实践锻炼的机会。确保党务工作者的各项待遇,让他们安心工作、创新工作。转变认识,党务工作者要把服务企业健康发展作为开展党建工作的目标,找准党建与企业发展的共振点,实现目标同向、工作同心、发展同步,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储秋霞)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年终岁首,本期“前沿”版用12个热词串联起发生在过去一年里的新闻事件,回望过往的不凡与感动,拥抱对未来的希冀与期许。
2019,我们用奋斗定义时间,刻写下许多难忘记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长安街上大军列阵、铁甲生辉,祖国大江南北花团锦簇、张灯结彩,我们用歌声共庆“国之盛典”,我们用行动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2019,我们奋力奔跑,看到了“强富美高”的美丽风景。江苏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苏北五市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江苏自贸区正式揭牌……这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把握大势,时刻保持清醒和自省, “九个有没有”理性深刻,既找出了病灶,点准了“穴位”,又分析了病因,指明了方向。
2019,我们依然立足自己的岗位,在平凡中收获无数感动。品一品“盒饭院士”王泽山对工作的讲究和对生活的将就,悟一悟“中国机长”的专业精神,听一听“90后”袁隆平的两个梦想,读一读南京“一夜雪无”的行动力,洗涤我们的心灵,汲取前行动力。
2019,我们依然在乱象中找寻治理良方,在焦虑中寻找出口。从“随手扔”到“随手分”,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用法治利剑治理高空抛物乱象,共同守护“头顶上的安全”;更正过于统一的店招,重现“各美其美”的风景线……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就一定能人人享有更加和谐幸福的家园。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新的一年,让我们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为了梦想努力奔跑。
文字 杨 丽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字底蕴深厚、意涵丰厚。大境界造就大胸怀。“无我”是一种大境界,是不计得失、不谋私利,是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无我”是一种大格局,是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曹 一/图)
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爱国是一种诚挚的热爱,一种天然的情感。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之盛典”,人们举国同欢、家国同庆,爱国的音浪无比激越昂扬。爱国既要“仪式”,更要看“平时”。爱国不需要什么理由,也没有统一标准。爱国不是空泛的口号、宏大的定义和虚化的概念,更应体现在日常点滴中,诠释于实际行动上。 (曹 一/图)
问问“有没有”,想想“怎么干”
在去年6月27日举行的全省县(市、区)委书记政治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省委书记娄勤俭针对一些地方在思想认识、思路谋划和工作推进上存在的偏差和误区,一口气提出了“九个有没有”。这“九个有没有”,既找出了病灶,点准了“穴位”,又分析了病因,指明了方向,成为推动江苏发展的“清心定神剂”。 (曹 一/图)
“盒饭院士”的将就与讲究
去年10月初,84岁的王泽山院士在工作间隙就餐的照片在网上流传,感动网友。一面是对物质生活的“将就”,一面是对科学研究的“讲究”,其背后,是王泽山对科研工作最朴实的热爱和最执着的追求。品一品“盒饭院士”的将就和讲究,学一学科学家们身上的爱国奉献奋斗精神,将极大地纯净我们的心灵。 (曹 一/图)
“你今天是什么垃圾”
去年7月,堪称“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在上海率先施行。施行垃圾分类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面时,人们会调侃“你今天是什么垃圾”……不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进行垃圾分类,上海垃圾分类为全国推广垃圾分类做出了积极探索和示范。 (王成喜/图)
“疯狂的鞋子”
去年以来,“炒鞋”在国内各地升温。“炒鞋”的背后是年轻人对潮流、品质的追求,反映了一种消费趋势。但由于缺乏监管,恶意炒作、漫天要价、假货横行等乱象频出,因此,要加强引导和有力监管,治理各种乱象,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张永文/图)
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去年以来,高空坠物事件频发。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怎么守护?治理高空抛物,需要法治护航。杜绝高空抛物坠物的关键,还在于所有高层建筑的使用者、维护者要“心中有畏”。这个“畏”,是对法的敬畏,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张永文/图)
做人不能太“ETC”
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在推广应用ETC过程中显得过于急躁,甚至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引发社会关注。与此同时,“做人不能太‘ETC’”也成了网络流行语。做人不能太“ETC”,提醒人们做什么事不能操之过急、不择手段。 (张永文/图)
“网红”故宫
即将迎来600华诞的故宫,近年来已然成为了新一代网红。《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豆瓣高分综艺以及“故宫淘宝”“故宫文创”“朕的心意”等衍生产品,让传统文化IP化、IP人格化,实实在在贴近了年轻一代,传统文化成功实现当代转化和创新传播。 (万 永/图)
店招统一惹吐槽
去年3月,上海市常德路街边新出炉的店铺招牌因为被统一换成黑底白字的“墓地风格”,遭到网友吐槽“充满清明氛围”。小小店招折射出城市管理者对现代都市的理解,对商业价值的洞悉。街道归根到底是人的街道,只有在刚性治理下为城市有机生长留下弹性空间,让个性表达在规则约束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能为城市品质提升加分。 (勾 犇/图)
南京“一夜雪无”
2019新年伊始,一场大雪在南京震撼开场。南京市十多万干部群众以雪为令,彻夜清扫,保证了城市雪后的道路畅通,“一夜雪无”让南京一时成为网红。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一夜雪无”是城市最美留白,其背后是广大城市管理工作者的未雨绸缪、勇于担当。 (勾 犇/图)
“量子波动阅读”欺骗了谁
10分钟内阅读一本10万字左右的读物,准确复述八成以上内容……去年10月,量子波动阅读“走红”网络。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偏偏这样明显的骗局,引起了许多家长的追捧。现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家长身上转变成了压力和焦虑。教育是没有捷径的,这样的骗局频发,也提醒监管部门,对于校外的培训机构,整治和管理的加强必不可少。 (商海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