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好人集中展示着当代中国精神。新时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下,“好人”这个闪光的词汇,诠释着道德品质的崭新内涵,领奏出时代最强音。近年来,如皋工业园区把“好人建设”作为基础性、重要性工程来抓,充分发挥榜样群体的引领作用,弘扬“最美”精神,通过赞好人、学好人、做好人,推动 “如城最美”典型持续涌现,不断书写如皋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新高度。
做大“强磁场”,把营造好人氛围作为铸魂性工程。从2016年起,每年我们都举办“如城最美”颁奖典礼,好人典型走上红地毯、接受最高礼遇和褒奖,广大人民群众直面美德的力量,更加自觉加入崇德向善的队伍,汇聚起源源不断的文明力量。我们深深感到,好的氛围通过好的活动来呈现。我们以“爱、敬、诚、善”为着力点,通过“传承好家风”“皋城书香四月天”“我们的节日”“你好 邻居”“爱上如城爱上文明”等各类主题活动,利用“如城发布”微信、微博新媒体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群众生活,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如城人的共同遵循和行为坐标。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好的氛围要通过人人参与的社会效应来放大。多年来,如皋市通过对好人文化进行深入持久的宣传报道,形成规模大、覆盖广、影响深的宣传氛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好人文化感染。“幸福如城,温暖有我”“你好 邻居”“我在如城,我讲诚信”等特色活动,在不同的群体中宣传好人文化,并将好人故事整理成课件和节目,以“开学第一课”“幸福如城惠民文化巡演”等形式送到学生、群众身边,有力推动了礼遇好人、表彰好人的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实践充分证明,好人氛围犹如阳光普照大地,照进了我们每个人灵魂深处,为伟大梦想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画出“同心圆”,把打造好人群体作为基础性工程。如皋市好人氛围之所以浓厚,之所以能在江海大地扛起道德的大旗、支撑起道德的星空,就在于我们的好人不是一个人,不止一种类型,而是一个群体。“好人现象”以满天繁星之势托起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境界,画出了前行的最大“同心圆”。实践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将“好人现象”放大为“好人效应”,逐渐扩大好人数量、夯实好人根基。比如,如皋工业园区先后有1人当选“中国好人”,23人获评南通市级道德典型,越来越庞大的好人数量让“小城”不“小”、精神伟大。社会分工孕育着好人的多样性,我们充分抓住这一特点,进一步细化好人类型,深耕细作、点滴汇聚,让各行各业的好人灿若群星。先后有最美如城人、最美志愿者、最美楼道长、最美家庭、最美小区等好人典型,他们中有不计回报、义务帮忙的好邻居,有无私奉献、心系社会的老教师,有情系公益、扶危济困的个体户,有孝奉老人、关爱子女的质朴农民。实践充分证明,从这数以万计的好人身上,我们领悟到了社会道德的风尚,感受到了社会文明的高度。让争做好人成为风尚、让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社会才能同心同德、生生不息、行稳致远。
筑牢“总遵循”,把建立好人机制作为保障性工程。制度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好人风尚盛行的保障所在、动力所在。制度化与常态化保证了好人评选、表彰、宣传、服务等全过程的规范有序。这几年,我们着力构建评选表彰机制,村居普遍开展推选“好儿媳”“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妯娌”“好女婿”等身边典型推荐,已形成惯例、成为长效。我们坚持公开透明、让群众参与。对于村居、企业选送的道德典型,通过群众评议和综合评定,选出每年“如城最美”,并推荐参评市级爱心大使、道德模范,给予更高层次奖励。我们还着力构建奖励礼遇机制,对评选出的各类“最美”和身边好人,在表彰的同时,由财政设置专项资金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着力构建动态管理机制,注重好人推选的后续管理,确保礼遇、关心、宣传、帮扶落实到位;建立荣誉称号监督退出机制,进一步增加好人荣誉在群众中的认同度、说服力和感召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制度生威、发力,好人持续涌现才有保障,人民群众才能从可见可摸、可感可触、可悟可学中,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
(作者为如皋市委常委、如皋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刘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