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的重要举措,必将对广大干部群众更好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纲要》的主题和主线。《纲要》的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在党的十九大确立并写入党章。随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把这一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不仅是《纲要》的主线,而且是《纲要》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纲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根本方向、根本立场、奋斗目标、战略安排、领导力量、根本动力、本质要求、“五位一体”、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治保证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围绕这一主线,每一章贯穿着历史、现实和未来,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线索,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体系严整、逻辑紧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纲要》体现的特点。《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一是全面性。这体现在它全面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10个基本问题;也涵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具体解决的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17个方面具体问题。《纲要》的全面性还体现在它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全面反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理论概括,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二是系统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是原创性。《纲要》忠实原文原著,这些原创性贡献,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阐述中,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四个全面”“四个自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军兴军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等。
《纲要》的逻辑架构。《纲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第八章。第一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答了“我们在哪里”;第二章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我们走向何方”;第三章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回答“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即“为了谁”;第四章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回答“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第五章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回答“我们怎么走”;第六章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谁来领导”;第七章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即全面深化改革,回答“我们怎么办”;第八章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回答“我们靠什么来保证”。第二部分包括第九到第十三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第三部分包括第十四章到第十八章,分别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外部条件,从内部条件看,包括总体国家安全观、军队和国防建设、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从外部条件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回答如何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良好外部环境。第四部分是第十九章,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建设问题,如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科学思维能力、战略定力、问题导向、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自始至终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体系中。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的强大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印发,对于我们进一步掌握这一思想武器的性能、强化指导思想的功能、提升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整体效能,具有重要政治理论意义和重大实践指导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具有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底色和创新性特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鲜活实践支撑;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应深入学习、认真贯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灵魂工程。全体党员思想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全体党员思想上的不断解放和统一,离不开用党的创新理论和科学思想凝心铸魂,离不开全体党员有组织地和自觉地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这就需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习和实践中持续提高,进一步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上来。对此,党中央有要求,社会发展有需求,党员自身有追求。
编写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是加强新时代党的基本理论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内在要求。党建和思政工作者在先学、深学的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将《纲要》内容和精神有效进课堂进头脑进实践,促进党员和群众熟练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思想武器的性能,不断强化思想武装的功能,持续提高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的效能,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这一基础性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科学思想引领、增进最大思想共识。
要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集成创新和创新集成,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这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着目标方向指南、各项工作指引和方式方法指导作用,为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必须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推动思想自觉转化为实践自觉。
要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这一思想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客观规律的揭示上,从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上,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研究和践行做人的道理、做事的事理、做学问的学理,为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科学支撑。
要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科学理论是导向导行的,通过自主学习和组织学习,通过个体实践和集体实践,提高广大党员和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晓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增强全民族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的有机结合度,通过解放思想增强思想活力、思维张力、前进动力,通过统一思想增强思想引力、思维定力、行动合力,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阐释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作者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需要根据《纲要》深刻把握总体逻辑,也需要深刻把握具体内容。其中的重点之一,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众多政派粉墨登场,却总是不得法、不长进。能够及时把握时代脉搏、且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驾驭时代潮流的历史进程,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斗争。中国共产党人一路紧随时代步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如《纲要》所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就是说,我们党为人民而生;人民衷心拥护是党兴旺发展的必然逻辑。正是因为人民衷心拥护,我们党才能百折不挠,锻造革命、建设与改革大业,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持续进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衷心拥护成为我们党与生俱来、矢志不渝、持续向之、不断达之的内在因子。正如《纲要》所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始终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超大型社会进行前所未有的伟业,艰难险阻屡见不鲜,攻坚克难更是常态。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好的状态,坚持对的方向,秘诀即在于始终勇于自我革命,挖出病灶、清除毒瘤,始终保持自身肌体的生命长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自我革命在新时代的表现,就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纲要》据此强调,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中国共产党始终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近百年历史,我们党经历了难以计数的风浪考验。这些风浪考验,有些来自客观环境,有些来自强敌环伺,有些来自外寇入侵,有些来自自身偏差。对于经得起考验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大风大浪,是大胜利的催化剂。新时代,伟大成就接踵而至,同时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我们要焕发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生命力,要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我们也必然面临来自全球意义上的风浪考验。只有将党建设成为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的执政党,才能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朝气蓬勃。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始终以年轻姿态走向盛大。更重要的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党不断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必定令自身始终保持青春朝气。因为,我们从事的事业,是朝阳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奋斗过程对社会主义之朝阳事业的持续思考与探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始终保持朝气蓬勃。
时代前列、人民拥护、自我革命、风浪考验、朝气蓬勃,就是一个不断进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一个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可替代的领导力量。
(作者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博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理论品质,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触及事物的内生规律。“彻底性”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化和丰富发展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良品质。
彻底性体现在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理论之所以成为理论,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形成了关于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就在于尊重理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这里的客观真实不能作表象理解,而是特指事物的本质规律。新时代共产党人也应该以一种踏踏实实的精神,认真研究所在领域的“事物”,抓住事物的根本,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彻底性体现在抓住了“人的根本”。费尔巴哈人本学核心思想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其著名命题“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有着丰富的哲学蕴涵和理论价值,但他终究还是没有走出旧哲学的桎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指向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试图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关注现实的“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线,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标,关注人的根本利益,并为实现人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性的品格。正是牢牢把握了“人”这一根本,马克思主义才成为彻底性的理论。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主线,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
彻底性体现在“与时俱进”。理论彻底性致力于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并不断与时俱进。理论从来就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存在,而是在解读和反映现实的过程中,形成最一般、最具代表性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性,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审视自身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以此来丰富和完善自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彻底性体现在巨大的“实践力量”。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品格,使其虽历经一百多年岁月洗礼,仍然在新时代显现出现实意义,成为被实践检验过的符合整个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历时性的理论。哲学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又会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的力量”。理论转化为实践力量,需要两个层次的转化。首先是理论和思想的碰撞,使人们从思想层面认知理论,了解理论本身的意义,实现理论“说服人”。在这种转化中,相应的理论宣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次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碰撞,需要人们拿起已经掌握的理论武器去指导实践,将理论彻底地转化为物质力量。当前,我们要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者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公民道德建设与人的现代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民营经济先后经历了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正在经历的高质量发展等发展阶段,一路开拓奋进,不断发展壮大,在促进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加快富民增收等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大有作为。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真抓实干、创新举措,既提供外部助力,也注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
齐心协力塑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倡导全社会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严格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稳定企业家预期,坚定企业家信心,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加强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渠道,让优秀企业家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事业发展的舞台更加宽广。多措并举,确保党员干部和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对于党员干部,坚决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对于企业,坚持依法监管与包容监管相结合,对于轻微违法行为,已经纠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免于处罚。对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对企业家在研发创新、锐意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和帮助。强化政府定位,改进服务、优化环境,确保各方抓落实、企业得实惠。检验工作成效怎么样,一看政策有没有真正落实。在政策解读宣传上做好做细工作,主动帮助企业对接争取,确保发挥政策效应。二看问题有没有真正解决。建立“一门帮办”制度,由市工信局扎口受理企业反映情况,形成受理、交办、处理、反馈、监督的内部“闭环”,为企业反映诉求、解决问题打开“方便之门”。三看党员干部有没有真正担当作为。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心实意与企业家交朋友,全心全意帮企业解难题,用实干担当践行好“自己人”的要求。
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着力改善融资难融资贵状况。抓紧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全面整合注册登记、行政处罚、纳税、社保、水电气等信息,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可得性。落实普惠金融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打通金融活水流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最后一米”。客观理性地认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建立起企业、银行和政府目标一致、激励相容、风险可控的政策框架,更好地满足各方面需求。着力压降制度性交易成本。对照国际通行标准,把简政放权、深化拓展“3550”改革、清理“红顶中介”、“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各项改革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让企业办事不必找“熟人”,不必走“后门”。加快整合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快形成既严格有效、又减少干扰的科学监管模式。严格落实降低用地成本、用能成本、用工成本、物流成本等政策措施,切实以政策的“加法”换取企业负担的“减法”。着力解决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问题。针对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办综合高中,完善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培养机制,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大、能力强、能够满足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企业家不怕竞争,怕不公平竞争。解决这个问题,既要有体制机制保障,更要看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强化民营企业家“自己人”的意识,把“有色眼镜”摘掉、把“一碗水端平”,确保“竞争中性”的要求落到实处。系统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管理,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调整完善相关制度,加大执行落实力度,切实维护好企业创新权益,让企业放心大胆创新创造。
聚焦主业在提升竞争力上练好内功。企业发展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性作用是企业自身。在出台政策、优化环境以外,我们也应鼓励、帮助企业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着眼长远、苦练内功,着力提升自身竞争力。鼓励企业有坚守,聚焦主业、深耕实体,坚定不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很多“单项冠军”企业之所以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根本就在于其几十年如一日,聚焦主业,做精做特。对多数企业而言,一门心思强特色,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对着一个城墙口冲锋”,坚定不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是更为合理的选择。鼓励企业重质量,全面提品质塑品牌,加快从“成本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变。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快步进入“质量时代”。鼓励企业求创新,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生命线”,全力构筑持久竞争优势。今天,镇江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普遍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力、竞争力很强的企业,但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重大创新较少。企业家应明确创新重点、找准创新路径,针对核心产品、核心业务,通过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不断提高创新成效,以“十年磨一剑”的创新定力,在长期积累中逐步形成自身优势。鼓励企业善管理,加快构建与自身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科学管理制度。将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与自身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科学管理制度。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决策水平。加大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力度,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确保企业平稳过渡和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讲责任,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承担好社会责任。传承“义利兼顾、兼济天下”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切实担当好环保、安全、扶贫等社会责任,依法依规处理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把法治精神、诚信观念、责任意识注入企业文化内涵,不断提高职工能力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切实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效融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为镇江市委书记)
以问题为导向,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是一种责任担当。然而,在有的地方,在一些同志心里,问责却成了导向,问责的声浪明显高过、盖过问题的导向。明明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怎么变成了以问责为导向?
细究起来,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级。上有所为,下有趋同。上面有的部门和单位,习惯于向下问责,时常以问责向下发文,以问责下去检查,以问责体现监管力度和工作成效,致使下面跟着围绕问责转,问责成了工作中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导向。再就是,滥用问责,问责泛化简单化。发现问题,不区分动机和原因,不看一贯表现,不论错误大小,动不动就问责,抓基层成了问责基层,抓落实成了落实问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在于机械执行问责要求,骨子里懒政思想作怪,搞“责任甩锅”,一级一级往下问责,成了一级一级往下推卸责任,让基层一些部门和干部“躺着中枪”,给一线工作带来新的阻力与压力,轻则影响正常工作,重则损坏党的事业。
把问责搞成工作导向,显然是不对的。问责和工作导向有联系,但更有区别。问责问的应是面对矛盾和问题是不是有担当精神,该尽的责任有没有尽到,这是对工作标准、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的刚性要求、纪律检查。它能促进建设发展,特别是能推动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但不能就此把问责搞成导向。问责导向下,有的人就会更多地考虑个人得失,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为出发点,工作中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表态快、调门高,以博好感,但行动少、落实差,甚至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没有激情闯劲,也缺乏热情干劲,对于单位这样或那样矛盾问题,要么视而不见、任其自然,要么强调客观、能拖则拖、能糊则糊,以不作为、慢作为、小作为消极保平安。很显然,倘使问责成了工作导向,一些同志的积极性进取心难免会在高压和风险中受到影响,甚至自尊心受到伤害,不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干部的成长、干部个人的形象和声誉。
作为工作导向,问题和问责,孰是孰非,孰轻孰重,非常明了。问题是实践的原点、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就能抓住推进工作、促进建设发展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读懂一个时代需要读懂这个时代的问题,改变一个时代需要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是科学的思维方式、重要的领导方法、务实的工作路径。无数事实证明,谁着眼问题抓工作、谋发展,谁就能赢得工作的主动,谁就能取得发展的先机。在问题和问责这两个谁是工作导向的选题上,显然不能看走眼,必须笃信坚守问题这个导向。如果不是以问题而以其他什么为导向,工作就做偏了,就无法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就难以开拓新的境界。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前进有为,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问责之于问题,是促使其解决的助力器、强心剂,是围绕着问题转的手段,是从属问题的,不能盖过问题成为工作导向。但问责也影响着工作走向,连带到工作氛围,问题和问责就像硬币的两面,紧密相连。以问题为导向,却不碰矛盾、不动积弊,怕问题、躲问题的就要接受问责。至于“为官不为”的,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干事不出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致使单位老问题解决不够,新问题又堆积下来的,更要以问责这一记响掌,促使其醒悟奋起,把责任扛到肩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这三句话,言简意赅地点出权责之间的关系,也包含着问题与问责之间的关系。抓工作、搞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反之眼中无问题,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就要被问责。问责一定程度上就是问不抓问题、不解决问题之责。
(作者为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坚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努力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制度体系和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切实把乡村打造成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成功之地。
搭建平台,激发乡村人才创造活力。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积极参加深圳国际人才、广州留交会、大连海创周等国家级大型交流大会。开发“大丰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布创业就业需求,大力宣传“三农”发展情况、强农惠农政策、人才激励政策等,引“凤”归来。与中国农大、南京农大等涉农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基地,“订制”意向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为基础,建设一批双创孵化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等农村特色创业孵化平台。建成省级创业型镇1个、创业型村(社区)23个。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创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0个以及17个区级创业示范载体,其中一家农业示范园区即建有22个创业项目。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资金,举办金融支持全民创业春风行动,近五年累计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1亿元,支持成功自主创业5000多人,充分激发乡村人才活力,把社会各界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构建体系,强化乡村人才保障。构建人才服务体系。设立“金丰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开设网上申报专栏和人才服务热线,为辖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人才补贴申报等服务。开发农村人才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管理人才,建设农村人才信息库。积极实施“616”人才计划,发放人才服务“绿卡”,让人才在大丰创业、贷款等方面享有补贴和优惠政策。构建人才引进体系。大力实施“金丰人才”工程,重点招募致力于乡村振兴、热爱“三农”、对乡村发展有深入思考和丰富经验的团队、返乡企业家、乡贤,齐聚乡村谋发展,给予“合伙人”资金、渠道、技术方面的扶持。鼓励涉农企业自主引进,“丰收大地”农业园区先后招引博士4人,硕士46人,本科生60多人,海外专家2人。“荷兰花海”引进的荷兰籍农业种植专家入选江苏省“百人计划”,“荷兰花海”也被授予“江苏省海创引智示范基地”。加强与高校战略合作,定向培养一批乡村急需的人才扎根农村、建功立业。构建人才培育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围绕大蒜、果树、苗木、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开展培训。着力开展农产品电商技能培训,与淘宝网、丰龙网等开展合作,帮助培育建立1000多家网店。成立“盐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开发“南农易农”APP服务系统,做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培育。开展农村人才评价和认定工作,完善职业农民注册、信息档案登记等制度。强化镇、村二级农村党政干部队伍培训,使之适应新时代“三农”工作新要求。
打造队伍,注入乡村振兴动能。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促进农民致富为根本出发点,把本地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及成员、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及其他意愿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创客”“新农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每年组织开展“百名专家进百村”、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80余场。探索本地中职或高职教育增设职业农民专业,引导“新农人”立志农业扎根农村,做未来乡村的“新主人”。
打造村级党政人才队伍。实施“青苗计划”,注重从乡里能人、在外务工能人、返乡大学生、农民合作组织带头人、退伍军人中选拔村后备干部。定期从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培养锻炼。实行村组干部轮训制,开展村干部学历教育。选送优秀村干部到省内外先进地区挂职学习。
(作者单位:盐城市大丰区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引领发展的“战略资源”,人才数量的多与少,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关系一个地方的发展后劲和活力。姜堰地处江苏之中、苏中之中,面对不沿江、不靠海、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等客观制约,破解高层次人才不多、高技能人才不足、青年人才不“归”等系列难题,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拿出务实举措,努力以人才工作的新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提升站位、强化自觉,把抓人才作为构筑战略优势的主抓手,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关键环节,舍得下本钱、放得开手脚,推动“第一资源”发挥“第一驱动力”作用。协同推进、凝聚合力,强化人才工作协同推进机制,理清“需要什么类型人才”“人才工作主体是什么”“到哪里招录人才”“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工作”“以什么样的条件留住人才”“如何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六方面问题,有效统筹各方面力量。考核到位、保障成效,全面压实党管人才责任,进一步树立“不抓人才工作是失职,抓不好人才工作也是失职”的鲜明导向,把人才工作作为检验干部成色、衡量“一把手”工作的试金石,让“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落到实处。
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人才工作是长期性、战略性事业,从“投入”到“产出”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推进人才工作,补短板、强弱项不可缺,打基础、利长远同样重要。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因经济增速放缓或者财政盘子收窄,就减少对人才的投入保障,当算大账、算长远账,以久久为功的眼界和胸襟做好人才工作这项“栽树工程”。特别是当前,区域人才竞争已由单纯的优惠政策比拼转向人才发展综合体系的竞争,通过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为人才长期发展和价值实现搭建平台、创造机遇,才是姜堰引才聚智的最佳选择。
求名与求实相结合。招引千人专家、知名院士,不能为人才而人才、为数字而数字,关键是对发展有帮助。产业的根基在人才,人才的舞台在产业,于姜堰而言,就是紧紧围绕新能源、机械制造、大健康、电子信息“2+2”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中来光电、华脉科技等重大项目的人才需求,加大关键性、紧缺性产业人才的招引力度,更加突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衔接性。正确把握好人才“流”与“留”的关系,以更广阔的心胸来看待人才,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但求所为”。
固本守正与推陈出新相结合。守正,就是走好“老路”,把姜堰“人才日”、“堰归来”人才服务联盟、企业人才专员“动态评星”等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传承下去。出新,就是探好“新路”,提炼提升人才工作实效的规律和方法,通过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存在问题。一方面,继续发挥政府引导“有形之手”的作用,举办好各类人才活动,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姜堰、家乡学子回乡,持续造浓人才工作氛围;另一方面,拉长市场主导“无形之手”,探索市场化引才机制创新,通过放手市场、放权松绑促进人才引育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打造高峰与夯实高原相结合。高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领军力量,对所在行业领域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基础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决定人才队伍的“基本盘”。因此,吸纳人才需增强大局意识,树立大人才观,在大力引进具有行业领先水平、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精尖缺”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基础上,也因地制宜引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让“人才大厦”的塔顶更尖、塔基更实。比如,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正视技能用工供需失衡的现状,加大技术人员的培养,努力造就更多的即插即用的蓝领工人。结合群众生活的需要,加大对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人才引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为泰州市姜堰区委书记)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在即,作为长三角核心成员,江苏打什么牌、出什么招,备受关注也备受期待。面对乱云飞渡的世界变局、百舸争流的全国大局,江苏既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也要自加压力、勇挑重担,面向国家战略谋划重点突破,以攻坚性战略突破赋能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构筑“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新优势和新引擎。
锻造大国重器,为我国参与大国博弈贡献力量。长三角地区科技、产业综合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打造“大国重器”的核心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江苏要进一步推动与长三角两省一市共同打造“大国重器”。江苏的重点突破方向为:积极参与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并更主动迎接其服务辐射,推动“上海创新+江苏创新”“上海创新+江苏制造”向“大国重器”聚焦。深度参与长三角在手的“大国重器”研发制造,在C919客机燃油系统、液压系统南京“江宁造”,C919复合材料“镇江造”等基础上,力争在“大国重器”长三角造中融入更多江苏元素。面向江苏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新造一批“大国重器”,组织力量梳理13个重点产业集群和4个世界一流产业集群的成长路线图,瞄准有潜力的领域重点突破,打造一批富有江苏特色的“大国重器”,拓展国家“大国重器”谱系。
突破重大外资项目,做强新时代中美经贸“压舱石”。长期以来,经贸关系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这一地位正在受到冲击。长三角是中美经贸人文交往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必须主动作为、有所担当,争当中美经贸矛盾化解的重要力量,这是长三角履行国家使命的重要体现。江苏的重点突破方向为:一是着力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特别是美资项目突破,延续上海整体引进特斯拉的态势,强化江苏吸引外资基础好、配套能力强、发展空间大等优势,塑造江苏开放新优势。二是为中美理性竞争合作提供示范。江苏经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与美国企业会形成正面竞争,另一方面也在更高平台上开辟了中美深入合作空间,江苏企业可在与美国企业理性竞争、合作共赢上探索更多成功范例。
做强核心城市,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全球竞合。纵观全球,世界级城市群牢牢占据全球资源要素枢纽中心、控制中心的核心地位,是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在长三角共建世界级城市群中,江苏的重点突破方向为:在更高站位推进苏锡常一体化,推动苏锡常城市连绵带向更有内聚力的巨型城市转变,以此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新极核。面向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南京“首位度”,按照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功能定位来提升南京创新、产业、枢纽、服务、国际化等综合功能。以宁镇扬同城化为引领,进一步加快苏南苏中跨江实质性融合步伐,加速扬子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步伐。面向世界级城市群探索“飞地经济”新模式,重点推动与上海的“飞地经济”合作,不仅要在产业对接、利益分成等方面进行合作,而且要注重在观念、制度等层面全方位对标学习上海,从根本上超越地理空间的限制,锻造独特竞争优势。面向世界级城市群构筑多样化特色空间,强化江苏城市体系完整的特色优势,高起点培育大中小城市、特色乡镇、田园乡村等生产、生活、生态、人文、创新等各类空间,锻造基于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颜值生态、高水平人文的城乡空间格局。
引领绿色转型,打造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示范区。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其实质是在创新和绿色化之上实现城市发展的根本转型。江苏在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生态担当”,不仅体现为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优质生态区,也要以优质生态涵养创新要素,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区。江苏的重点突破方向在于:打造生态1.0版——好生态。采取切实举措弥补部分地区较为严重的生态赤字,强化江苏产业的生态底色。打造生态2.0版——丰富的“生态+”。江苏要把生态作为本底和撬动因素,大力发展“生态+”,形成丰富的生态型产业和业态。打造生态3.0版——富有活力的区域生态系统。通过构建“物种”丰富、竞争充分、共生进化、新奇涌现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创新经济的充分涌流,真正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标杆区。
释放人文与治理价值,增强国家软实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与加强人文及治理相结合,必将释放独特的软性价值。江苏的重点突破方向为:注重涵养创新文化,挖掘、激活蕴藏在江苏悠久文脉中的创新特质,提炼、升华江苏新时期蓬勃兴起的创新实践。同时,辩证看待江苏表面上呈现出偏于安稳或保守的地域文化的两面性,既赋予其开放性、进取性,也葆有其严于自律、高端高雅的价值。主动参与区域治理,在区域协作中提升长三角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整体水平,推动形成长三角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强化区域合作“可置信度”。一方面以“信用长三角”建设为主抓手,通过柔性承诺,即基于声誉的承诺建立信任、实现合作;另一方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合作机制的制度约束力,为江苏融入长三角提供更加稳定的制度预期。
(作者分别为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金融研究院院长;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长三角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高,城乡、产业、区域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快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有新路径,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条:
以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在沪苏浙三省交界区域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是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一方面,示范区需要形成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体化的现代市场体系、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体系、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的开放经济体系以及一体化的生态保护体系。另一方面,要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一体化示范区中探索并建成多元化主体参与、多种治理模式并存的治理机制,在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创新实践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以共同对接国家战略为契机。长三角区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那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也要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相协同。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服务这两大战略的过程,要把战略叠加效应发挥到最大。长三角一体化积累的丰富经验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比如,长三角城市群在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在市场化为主导的企业合作、交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合作经验,可以更好地为清除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遇到的国家和地区障碍提供样板,为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加强多边或双边区域合作提供借鉴。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核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首先就是内部的基础设施要互联互通。全面建成枢纽性、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省际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加快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推进区域港航协调发展,协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强化交通运输联合执法。
以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为新动能。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应根据创新驱动决定的区域竞争优势来进行产业分工和布局。要充分发挥集群式发展促进优质资源集中、加快形成产业规模效益、集聚效应、激发创新活力的功能,以提升长三角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共同打造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在内的多个世界级产业集群。通过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
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在国家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重要时机,推动长三角区域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互联网协调发展和智慧应用融合创新。以5G协同布局为引领,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应用,深化卫生领域、环境治理、交通、区域智慧能源网等关键领域智慧应用,推动智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以一体化生态环保建设为保障。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水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督执法,推动绿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高水平建设一体化示范区为突破口,加强重点领域协同治理,探索毗邻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努力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加快建立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的机制,在排放标准、产品标准、产品规范等方面取得突破。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支撑。要加快建设城乡高水平高品质一体化发展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着力解决长三角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是加快完善优质教育、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等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在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加快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和体系对接,通过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与共有共享。推动社会保障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劳动就业保障等政策标准同步和统一。通过加强政府之间的服务合作与共享,引导长三角地区各类网络对接、基础设施对接、环境保护对接、公共交通对接等,提高各类公共服务的品质、效率和水平。
以营商环境建设一体化为根本。要打造市场规则统一、行业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营商环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开放发展。一是整体优化长三角营商环境。市场准入方面,统筹建立统一、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帮助市场主体降低制度性成本。市场检测方面,推动标准和检测认证结果的互认。通关建设方面,加快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大幅提升通关效率,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二是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建设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贸易便利化。
(作者为上海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在国家赋予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新定位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一方面,长三角企业数量可观,但质量有待提高。长三角亟需在科技创新带动下,打造一批真正有科技实力、在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企业,作为高质量的支撑与起点。另一方面,长三角能否实现区域现代化,取决于能否转向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不仅仅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的历史过程这么现象级的转变,更表现在两大实质变化上:一是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二是通过全面的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达到世界领先地位。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已经证明,只有实行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现代化。
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存在几个优势:第一,长三角区域市场巨大,长三角上海头部地区加上江苏浙江与安徽的广阔腹地,具有很大的战略纵深。第二,长三角创新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经济新常态下“创新转型+新动能渐成规模”,形成新旧动能有序衔接的示范区。第三,“一带一路”深度推进与对外开放新突破,共同塑造富有张力的新开放优势。基于这些优势,“一体化的长三角”必将成为中国最富竞争力、最具高质量发展底色的活力之区。
过去40年,取得创新与开放先机的长三角所在的东部地区,通过创新与开放,把本地的土地、劳动力等低级生产要素,甚至其他地区的低成本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吸收到当地,实现了数量型扩张,从而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东部奇迹”。
改革开放40年的创新与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跟随创新与集成创新、出口导向型的单向开放实现了经济的数量型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与开放作为过去四十年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两大动力或者路径,必须转型升级,打造“创新开放升级版”,由“对标总量扩张的创新与开放”转向“对标结构优化的创新与开放”。要实现“再创新”与“再开放”。再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源动力,再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外源动力。具体而言,再创新、再开放所对标的结构优化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动力结构转换,向内需拉动型转化。经济增长三大动力是投资、消费与出口,当前环境下出口带动经济增长正在削弱,最终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达到76.2%,今后经济发展要从外需带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三角区域中长期经济发展压舱石。
产业结构升级,强化原始创新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要有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科技创新高地的气魄,突破原创性动力不足这一瓶颈,从原有的跟踪、模仿达到与世界先进平行,甚至在某些领域领先的水平。
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结构。过去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主要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包括环保联合检查等等,今后的一体化应该转向经济合作的深层次上面,目标是区域空间经济利益最大化,通过市场机制,让区内要素充分流动。要把各地政府的行政能力转换为一体化发展的正能量,而不是行政壁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注重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相向发展。
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开放结构升级。要为集聚全球高端要素而开放,为产业走向高端化开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放,要向制度性开放转变。要注重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均衡发展。分好蛋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诚信、法治的社会,天人合一的社会。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长三角区域发展数十年的历程表明,每个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内部基础、外部环境不同,区域发展的主基调、关键议题和基本路径随之不同,竞合关系和合作模式也必然不同。当下长三角区域竞合关系的核心,是如何在各地发展水平不断接近的情况下,建立以“协同”“共赢”为主基调的新型竞合关系与互动模式,建立新型一体化发展促进机制。
积极建立包容性政策体系以激发创新活力。创新驱动,是未来能够对冲逆全球化负效应,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长三角目前不少政策包容性不足,抑制了社会的创新力。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包容性的人口政策和人才政策体系,充分吸纳全国各地人口到长三角就业创业、安居乐业,改变近年来长三角迁入人口规模不足的状态。其次,需建立包容性的城市政策体系。应提高城市的多样性、包容性和弹性,在城市中保留必要的低成本生活空间,以此作为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和功能建构的准则,激发城市活力。
充分正视竞争的必然性。一体化发展的本质,是各类要素能够实行跨政区的无障碍流动,与区域内部竞争并不矛盾,相反,唯有通过竞争,才能使资源获得最优化的配置,形成最有效率的发展动力。长三角区域发展几十年的历程也充分表明,区域内的竞争始终是区域一体化的伴生物,并且促成了长三角城市体系不断丰富、产业体系不断充实、集聚水平不断提高,实际上内部竞争已经成为长三角发展的巨大动力之一。担负国家使命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当下亟待探索新的、具有高度共识度的竞争规则,在共同规则下依规竞争,通过竞争优化资源组合,激发新的发展动力。
实现本土化战略,重构产业链。得益于开放,中国在IT产业、通讯、互联网、AI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的加工制造环节,快速构建了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其基本形态为:“美欧日链主企业-港台代工大王企业-本土供应链企业”。这种全产业链的特征是,链主居主导性和决定性地位,代工大王发挥传递、链接和整合作用,本土供应链企业借力跟进并发挥支撑作用。前二者在中国大陆尚未具有植根性,对政策波动、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环境的变动都极为敏感。在这些新兴产业领域,长三角尤其是江苏的产业链有可能因为链主和代工大王的抽离而快速散失。
因此,长三角地区亟待重构产业链,江苏尤为迫切。需要培育以本土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群和全产业链,形成本土化的行业链主-代工大王-供应链企业互相支持与共生的产业链形态与内核,切实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和植根性。一方面,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园区经济是长三角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外向型经济的主要载体,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设施,产业集聚能力强大。应对逆全球化,需要在园区导入各类新企业和新兴产业,并以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提升园区品质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积极培育并发展各类产业联盟。培育研发产业联盟,集中资源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的攻关,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链。培育产业链联盟,打造以创新产品为核心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培育市场合作联盟,共享产业基础设施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联合采购降低成本,联合开拓创新产品市场。总之,通过培育新型产业生态重构兼具竞争力和良好植根性的本土产业链。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走近长江学者
学者简介
程章灿,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现任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教学会副会长。
出版专著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刘克庄年谱》《石刻刻工研究》等,译著有《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等,学术随笔有《旧时燕:一座城市的传奇》《鬼话连篇》等,另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诗作数十篇。
记者:回顾您的学术历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取得了哪些学术成果?
程章灿:第一阶段是1979年到1983年,在北大读本科期间。我本科读的是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心里却一直记挂着我所喜欢的文学。虽然心有遗憾,但是现在回头想想,在北大接受的专业教育,也深深影响了我的学术研究。很多人认为我的研究偏向史学,有文史结合的特点,这与我当时的学习经历密切相关。世界史的专业学习使我打下了良好的外语基础,也让我的研究具有世界和国际眼光,对我后来的专业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阶段是1983年到1989年,在南大硕博连读的六年,我迈入了中国文学的门槛。1982年11月,我曾给程千帆先生写信,询问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文学研究方向硕士怎么考、考什么。1983年本科毕业后,我如愿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跟随程千帆等先生学习。硕士阶段我读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文学方向,博士阶段转到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我的硕士论文是《刘克庄年谱》,博士论文是《魏晋南北朝赋史》。两篇论文方向不一样,一个唐宋阶段,一个魏晋南北朝阶段;一篇偏向文献,一篇偏向文学。这六年,为我在唐宋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方面打下了基础。
1989年博士毕业,到今年整整30年,这是我学术研究的第三阶段。毕业后,留在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工作,除了从事古典文献学和古代文学研究,我还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一个是国际汉学研究,这与我的访学经历相关。我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宾州大学、华盛顿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访学期间,我阅读了大量国外汉学研究论著,与国外学者交流,关注研究中国的各种国外成果,我也经常受邀到国外大学讲中国文学与文化。另一个是关于江苏与南京地方文化的研究。1983年来南京后就定居在此。生活在某个地方,不仅要了解这个地方的当下,还要了解其历史和文化,其中有很多风云人物、奇人佚事和文化遗迹。从这个角度去读南京、读江苏,可以丰富生活情趣,深化家国情怀。
记者:在学术研究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程章灿:我能进入南大跟随程先生学习,是一生的幸运。程先生指导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他复出之后,有很多书要写,很多事要做,却把宝贵的时间用来培养学生。他说过,我个人的学术成就不足道,但是我在南大培养的一批学生很优秀,是宝贵的财富。令我特别感动的是,我博士毕业那年,同届有4篇博士论文,每一篇都是二三十万字。程先生在病房里还坚持批阅论文,那年他77岁。程先生经常跟我们说,要牢记八个字:敬业、乐群、勤奋、谦虚。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八个字很重要,我每年都会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讲这八个字,我们一直保持和延续着这种学风。
记者:您有丰富的访学经历,您认为,如何推动中外文明互鉴?
程章灿:学问是天下的学问,是世界的学问,学问无国界。对中国研究这门学问,我们不要问是外国人做的还是中国人做的,应该问的是他做得好还是不好,不问西东,不问古今,只要做得好,都要吸收。南京大学文学院一直有一个传统,就是很重视“借石他山”,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方法、思路和观点。上世纪80年代,我们就翻译了英美学者研究中国诗学的论文。前些年,我还翻译了美国著名汉学家薛爱华的两部论著——《神女》和《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创办的学术集刊《古典文献研究》,至今已延续31年,刊发了500多篇文章。这个集刊有一个特色,就是译介外国学者研究中国的论文。
我们要把国际汉学作为一种资源,要利用这个资源,从中学习他们研究的视角,体会他们的问题意识,借鉴他们研究中比较好的方法。我给博士生上“欧美汉学原著选读”课,每学期找一本书或者找若干篇文章带着学生读。读的过程中,第一要过语言关,第二要过学术对话关。外国学者所写的东西你要真正读懂,读懂之后,要能够真正地展开对话。
国际汉学研究不是简单地单向输入,我们不是只“进口”,应该要有“输出”之志,要有向国外或者在国外传播中国文化、宣讲中国学术的志向和目标。这些年我在20多所欧美名校用英文做过演讲,我有两点体会:一点是,中文系学生最应该学好外语,学好外语之后,你到外面可以讲很多绝对属于你自己的学术和文化,而且很多人会听你讲。另一点是,在国际讲台上讲我们自己的学术时,要了解国际学术的环境,知道怎么讲,讲什么,才能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效果,这一点也很重要。
记者:作为《江苏文库文献编》的主编,从2016年起,您和您的同事们就着手挑选书目。编辑这套丛书时,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程章灿:《江苏文库文献编》是江苏文脉整理研究工程的一部分。文脉工程分为书目、文献、精华、方志、史料、研究六编,这六个部分既各自独立,又互相支撑,建构“文化江苏”的整体景观。
江苏的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江苏人写的著作,差不多有十万种。这些书里面,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需要优先传承下去的,我们要从里面挑出来,分门别类,优中选优。书的分类就是知识的分类,知识的分类就是文化的整理。中国文化传承,一靠人,二靠文献,文献非常重要。《江苏文库文献编》按照中国传统的文献分类体系,分成经史子集四部。打个比方,它就相当于一部江苏人的《四库全书》。以往要研究江苏的学术、文化,最基本的文献范围都很难落实。有了《江苏文库文献编》,将来对江苏学术文化的研究,会上一个新台阶,江苏对于整个中国学术文化的贡献,可以呈现得更具体、更切实、更全面。去年12月3日,在首届江南文脉论坛上,已经发布了《江苏文库文献编》第一批成果117种。其中,经部总类有10种书,《周易》类有107种。
记者:电子化时代,书越来越多,但似乎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您作为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能否为我们推荐几本书?
程章灿:从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情况来看,纸本图书的借阅量也有所下降。人文学科的学生借阅量还不错,理工科的相对少一些。很多学生读书,只是读专业书。我认为,大学生不能只读本专业的书,要读跟本专业无关的书,这一点特别重要。你学物理,也要读读哲学,也要想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读书要“杂食”,才能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南京大学图书馆每年都举办读书节,鼓励学生爱上读书,广泛阅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好书太多,难以枚举,这里推荐的几本只是举例。第一本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本书视野开阔,涵盖东西方文明,有宏通的历史观,也有独具个性的叙述视角与语言。另一本推荐的是钟叔河先生的散文随笔集,比如《学其短》《念楼学短》,汇集了钟先生读古书的心得理解,篇幅短小精悍,文字平易近人,值得一读。了解外国文化、了解自然界,我推荐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和怀特的《塞耳彭自然史》。
记者:您认为,读古书对做现代人有何帮助?
程章灿:文学是人学,研究人,最为艰深。但是,古人也是人,他们写什么,怎么写,他们的愿望、思想和今天没有太大差别。前人说,“不信人间有古今”,就是这个道理。人性贯通古今,所以,我们终究是可以理解古人的,终究是应该读古书的。无论是知人还是论世,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读古书都对我们深有裨益。另一方面,居今之世,即使读古书,研究古典学问,总还是现代人,立足点必须是现代的。所以,一方面要读古书,另一方面要做现代人,要与古为新。古典学术需要今人的论衡。当今这个时代,理应产生与前代、前辈不一样的学术。
记者:谈谈您对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程章灿: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的发展也要围绕着这个战略。总结江苏在整个江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贡献、历史积累和经验,可以为今天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提供启示。历史上的江南文化,早有跨行政区域的融合,今天长三角如何一体化,如何在经济发展之外达到文化融合?江南的历史和文化经验应该能够发挥融合和协调的作用,使这个区域成为中国文化的创新之域、先进之区,最终为中国文化发展探索出一条长三角的道路。
记者:请您用一句话寄语《思想周刊》。
程章灿: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 杨 丽 魏晓敏
实习生 王维琼
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民俗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仅从民俗学家罗列的名称来看,端午节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20多个: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夏节、菖蒲节、龙舟节、天医节、卫生节、女儿节、粽子节……名称当中蕴含着民俗,而民俗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沉淀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开头、初始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从天干地支来看,“端五”是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所以又谓之“端午”。
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之一,是上古时代的天象和图腾崇拜。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龙舟竞渡的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这里的先人以种植水稻为生,因对水的需求和对水灾的惧怕并存,遂把掌管水的神灵——龙当作崇拜对象。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正源于盛大的龙图腾祭祀仪式,以祈求平安和丰收。所以端午又有“龙舟节”“粽子节”的称谓。至于“菖蒲节”,古人认为菖蒲有辟邪作用,端午时节在门上挂菖蒲辟邪,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因此,古时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浴兰节”。
“女儿节”,是充满人伦关怀的节日。麦香的时节,新麦收获时要接出嫁女儿回娘家尝新;未婚女婿上门拜见岳父岳母,未成年的小女儿也得到特别打扮与关爱。
“卫生节”,是人们进行卫生保健的节日。时值仲夏,南北气候湿热,蛇蝎出没、疫病流行,为了保障生命的健康,先民在端午节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卫护生命的保健民俗,如采百草为药、取午时水、喝端午茶、戴五色线、点朱砂雄黄、儿童穿预防“五毒”侵害的背心,门口挂艾蒿、菖蒲或用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
在传统节日当中,论民俗之繁多复杂,或只有端午节能和春节比拟。众多的端午习俗中,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比如南京人家的“吃五红”,一般指苋菜、红油鸭蛋、烤鸭、河虾和红烧黄鱼。还有“吃五黄”的说法,则包括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豆芽。随着时代的变迁,“五红”和“五黄”的内容不断变化,但总体来说,都是出于驱毒避暑的良好意愿。
作为一种节日习俗和传统美食,粽子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不仅源于它的味道,更源于它的内蕴。
小小的粽子,包的是文化。最早的粽子源于上古的祭祀习俗,北方称角黍,南方称筒糉。《诗经》中有“杀时犉牡,有捄其角”的描述。现在一般认为,粽子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食物,这其实是一个借“名人效应”的完美营销。而在江浙一带,粽子纪念的对象变成了伍子胥。传说虽有异,但那种对爱国主义的褒扬、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始终如一,粽子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美好精神的一种寄托,飘出的不仅是粽叶的清香,更是中国文化的清芬。
小小的粽子,包的是情感。对中国人来说,食物不止于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情感沟通的重要媒介,所谓“吃到一起,才能玩到一起”。在古代,端午佳节皇帝大宴群臣,天子赏赐的九子粽昭显的是皇家恩泽、代表的是地位尊崇,正是“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现在,粽子的味道越来越是亲情的味道,是“摘来半户青芦叶,香里晶莹玉一团”的其乐融融,也是“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的思亲思乡。苏童在《祖母的季节》一文中,深情回忆起祖母去世前不停地包粽子的往事,“祖母坐在后门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几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祖母贫苦一生,留给孩子的东西,也不过是一捆一捆的旧粽叶。吃粽子,吃的就一个“情”字。
小小的粽子,包的是时代。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不同时期和地域的人们把不同材料包入粽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粽子品种。唐代的“九子粽”,宋代的“糖蜜巧粽”,清代的“竹叶糉”,如今的冰粽、雪龙粽、腐乳肉粽……生活也可以像一个粽子,你永远不知道它是什么馅,藏着怎样的惊喜。古人“冰团水浸砂糖里,透明解黍菘儿和”,已是人间佳品,如今粽子口味的极端丰富,也是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一大表征。在物质极度丰富的当下,我们吃粽子,有时候吃的不是味道,反倒是乐趣。
小小的粽子,包的是希望。“粽”“中”同音,自古而今粽子都承载了人们的美好祝福。明朝时,人们以红枣作馅,称为枣粽,谐音“早中”,将粽子做成笔的形状,寓意“必中”。参加科考的学子们考前吃几个这样的粽子,讨个吉利。同时,“粽”也与“宗”谐音,粽子也有光宗耀祖一说。如今每逢重要考试,送粽、吃粽也是必备,都是为了图个好彩头。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赛龙舟,是极具特色的传统端午民俗之一。
赛龙舟习俗的确切起源已不可考,但以此纪念屈原是最被广泛认可的说法。据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楚人借划龙舟以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饱含情意的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历来敬天怀古、崇拜先贤的人文传统。
其实早在屈原之前,龙舟就已出现,且曾被赋予不同的寓意。比如“天子御驾”,比如“泛游之舟”,比如“战时威慑”,比如“祈雨禳灾”,等等。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气质,在龙舟民俗的历史演变中就可见一斑。而“纪念屈原”一说之所以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认同并流传至今,根本原因还是其间蕴涵的家国情怀最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时光穿越千年,赛龙舟不仅没有被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反而历久弥新、生机勃发,发展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体育赛事和娱乐时尚,“粉丝”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在中国,赛龙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正式体育竞技项目;在美国,龙舟队已有400多支;在加拿大,龙舟节已经举办了20多届……龙舟赛之所以如此流行,不仅因为它充满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风情,因为它强身健体、愉悦心情、促进团结和协作,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呼应了当下人们对于积极向上、奋进拼搏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而这种精神追求是人类共通的。可以说,兼具浪漫诗意之美和昂扬阳刚之气,赋予了它持久鲜活的生命力,也为这项古老的习俗注入时代的气息:龙舟竞渡,奋楫者先;中流击水,愈显担当。新时代的实践大潮中,每个人都应拿出“龙舟”精神,为家国、为民族团结进取、奋斗不息。
节日习俗连接起传统和现代,昭示着历史和现实,在千百年的时序流转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念得以延续,民族文化的特有基因得以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迁,民族文化的根和魂不能丢。今天我们欢度佳节,除了一些商业化、娱乐性、应景式的行为,更多地应该去品味文化的细节和精神的意蕴。如何让年轻人触摸到老节日的鲜活趣味,让传统节日焕发崭新的生气,赛龙舟的“华丽转身”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宝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