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节日习俗和传统美食,粽子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不仅源于它的味道,更源于它的内蕴。
小小的粽子,包的是文化。最早的粽子源于上古的祭祀习俗,北方称角黍,南方称筒糉。《诗经》中有“杀时犉牡,有捄其角”的描述。现在一般认为,粽子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食物,这其实是一个借“名人效应”的完美营销。而在江浙一带,粽子纪念的对象变成了伍子胥。传说虽有异,但那种对爱国主义的褒扬、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始终如一,粽子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美好精神的一种寄托,飘出的不仅是粽叶的清香,更是中国文化的清芬。
小小的粽子,包的是情感。对中国人来说,食物不止于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情感沟通的重要媒介,所谓“吃到一起,才能玩到一起”。在古代,端午佳节皇帝大宴群臣,天子赏赐的九子粽昭显的是皇家恩泽、代表的是地位尊崇,正是“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现在,粽子的味道越来越是亲情的味道,是“摘来半户青芦叶,香里晶莹玉一团”的其乐融融,也是“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的思亲思乡。苏童在《祖母的季节》一文中,深情回忆起祖母去世前不停地包粽子的往事,“祖母坐在后门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几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祖母贫苦一生,留给孩子的东西,也不过是一捆一捆的旧粽叶。吃粽子,吃的就一个“情”字。
小小的粽子,包的是时代。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不同时期和地域的人们把不同材料包入粽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粽子品种。唐代的“九子粽”,宋代的“糖蜜巧粽”,清代的“竹叶糉”,如今的冰粽、雪龙粽、腐乳肉粽……生活也可以像一个粽子,你永远不知道它是什么馅,藏着怎样的惊喜。古人“冰团水浸砂糖里,透明解黍菘儿和”,已是人间佳品,如今粽子口味的极端丰富,也是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一大表征。在物质极度丰富的当下,我们吃粽子,有时候吃的不是味道,反倒是乐趣。
小小的粽子,包的是希望。“粽”“中”同音,自古而今粽子都承载了人们的美好祝福。明朝时,人们以红枣作馅,称为枣粽,谐音“早中”,将粽子做成笔的形状,寓意“必中”。参加科考的学子们考前吃几个这样的粽子,讨个吉利。同时,“粽”也与“宗”谐音,粽子也有光宗耀祖一说。如今每逢重要考试,送粽、吃粽也是必备,都是为了图个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