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以下简称《中央修宪建议》),在充分审议的基础上,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正案》)。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深刻把握宪法修改的时代逻辑

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宪法是社会变革的重大成果在国家根本法上的记载。宪法的变化和发展,集中地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体现了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运动方向。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当代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宪法,即“八二宪法”。从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第一个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8日和1999年3月15日分别通过第二个、第三个宪法修正案,到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第四个宪法修正案,“八二宪法”的四次修改,鲜明地反映了宪制与社会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高度重视,决定启动现行宪法部分内容的修改工作。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全会形式专题研究宪法修改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央修宪建议》,深刻阐述了这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这是继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谋划,旨在把党的十九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加以确认和强化,从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提供坚强的宪法保障。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五个宪法修正案21条,把《中央修宪建议》21个方面内容转化为宪法规范,鲜明表达了新时代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宪法逻辑,无疑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面理解宪法修改的基本精神

《宪法修正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总体保持现行宪法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宪法部分内容做了适当修改,充分反映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充实完善了宪法的有关重大制度规定。

一是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宪法修正案》第三十二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共识,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是强化新时代推进国家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国家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宪法修正案》第三十六条在现行宪法总纲第一条第二款中增写“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要内容,运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必须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使现行宪法关于我国国体的表述更加坚实、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三是展示新时代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宪法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日益丰富与发展的宪制演进过程。宪法是国家发展进程的指示器,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必然要在宪法修改中体现出来。《宪法修正案》第三十二条完整地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规定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十九大作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转化为宪法语言,在第二个宪法修正案相关表述的基础上,把“和谐”和“美丽”的价值要素融入新时代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之中,从而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五大价值要素共同构成国家现代化目标的有机整体,并且把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命题注入其中,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鲜明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奋斗目标,使之在国家根本大法中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想,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壮丽篇章。

四是完善国家机构制度。关于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运行体制机制以及国家制度的重要安排,一直是当代宪法的主体内容之一。为了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和“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的重要精神,《宪法修正案》第四十四条将现行宪法第七十条中关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名称的规定修改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为了反映和确认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宪法修正案》第五十二条在现行宪法第三章增设第七节,专门规定监察机关的宪法地位、组织体系、职权范围、运行机制、活动原则等重要事项,从而奠定了国家监察体制的宪法基础,有力推动了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了健全当代中国立法体制,推动区域治理法治化进程,《宪法修正案》第四十七条把修改后的立法法关于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有关规定上升为宪法规定,从而有力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切实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宪法修正案》的颁布施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宪法基础,也对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宪法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的国家根本法的重大作用。

首先,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要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国家根本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其次,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引导全体人民自觉地信仰、尊崇、捍卫宪法,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有利于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关键少数”,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再次,要健全和完善保障宪法有效实施的体制机制。在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宪法实施的保障制度,对于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工作程序、运行机制等,健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实施监督的机制和程序,切实加强合宪性审查,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保证《宪法修正案》确立的重大制度安排和原则得到落实。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宪法是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公信力的根本法基础。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的好宪法,长期以来,现行宪法为国家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法因时而变,宪法只有适应时代的变迁,不断与时俱进,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这次宪法修改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立了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时期进行的立宪活动,适应了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载入宪法的新需求;适应了宪法回应经济基础变化和社会变迁对国家提出的提高国家制度供给能力、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制度体系的新需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法保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次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从健全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内涵;明确了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修改完善了人大制度、统一战线制度、宪法宣誓制度、国家主席任期制度、国务院管理制度、地方立法制度,建立了国家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明确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这些重大修改,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治化。宪法的修改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体现民意,必须凝聚社会普遍共识。此次宪法的修改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性、现实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色。这次宪法修改从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开始,多次通过各种形式向各地征求意见、汇聚民意。宪法修改小组先后举行13次工作班子会议、4次全体会议,对数千条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汇总梳理、逐一研究。可见,这次宪法修改的过程,是民主和集中高度统一的过程,是党和国家引领民意、顺应民意、尊重民意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体现民意、凝聚共识的过程。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新的宪法修正案已经通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础已经奠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了根本法保障,必须切实加强宪法特别是宪法修正案的实施工作,切实尊崇宪法,严格实施宪法。

第一,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宪法修正案的学习教育活动,培育尊宪守法的法治文化。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要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观念,在全社会确立宪法权威、形成尊宪守法的良好法治文化氛围。当前,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开展宪法修正案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党和全民中掀起学习宪法修正案的热潮,大力宣传宪法精神、宣传新的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单位要把学习新的宪法修正案与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全民宪法教育、法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培育全社会尊崇宪法、信仰宪法的宪法精神和法治精神结合起来,与推动本部门本单位依宪依法治理结合起来,务求实效。

第二,要重点在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中开展宪法教育,将新的宪法修正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在各级干部学校和党校课程中将新的宪法修正案学习作为必修课,将新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作为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宪法意识和依宪执政能力。要将新的宪法修正案的教育学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着力提高青年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青少年尊宪、守宪、护宪的自觉性和责任担当。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宪法实施监督制度。这次宪法修改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这是国家宪法实施监督制度的重大变革。要以新的宪法修正案的贯彻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宪法监督实施和宪法解释制度。一要进一步明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宪法实施监督和宪法解释职权和职责,推动宪法实施监督和解释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进一步完善宪法实施监督和宪法解释的程序制度,保障宪法实施监督和解释依宪依法实施;三是严格宪法实施监督,强化遵守宪法责任,依法追究违宪责任。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审计大学校长)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至高的地位。宪法是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宪法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反映民主意愿的过程,就是高度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和共识的过程。

时隔14年,我们再一次修改宪法,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治国安邦总章程和全社会最高行为准则的作用。这次宪法修改,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完善国家主席任期任职制度,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宪法与时俱进的精神,必将更好地发挥宪法的规范、引导、推动、保障作用,进一步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宪法权威和宪法尊严在宪法修改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维护和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力量不仅因其地位崇高,更源于其有效实施,否则,宪法只能停留在“政治宣言”和文本层面。学习宪法、尊崇宪法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循法而治是对宪法最好的尊崇,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关键是要全民理解宪法、拥护宪法、信仰宪法、尊崇宪法,筑牢自觉捍卫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宪法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次修宪,在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将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及时转化为宪法规定,是对宪法与时俱进的完善发展。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立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宪法作为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必须充分尊崇、坚决维护。强化宪法意识。“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人民群众是尊崇宪法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有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唤醒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信仰和认同,尊崇宪法才有群众基础,实施宪法才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弘扬宪法精神。宪法精神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这是宪法正确统一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所包含的规范国家权力和实现公民权利等基本精神,既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加以细化,更需要依靠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所有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自觉遵守来落实。要把宪法作为最高法律规范,严格依照宪法明确的法定权限和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宪法精神在法治建设各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

“徒法不足以自行”,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宪法宣传教育,让宪法精神植根心底、法治信仰沁人心田,化作每个公民尊法守法的自觉行动,汇成亿万人民依法治国的深沉动力。党员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学习宪法尊崇宪法。健全完善学习宪法法律的制度,把宪法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捍卫宪法、运用宪法,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把宪法思维内化为执政理念、把依宪执政转化为自觉行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学习宪法尊崇宪法氛围。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让宪法真正走进人们心中。切实组织开展好普法宣传,推动宪法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巩固拓展社会宣传阵地,推送法治宣传教育内容,扩大社会宣传覆盖面;充分运用融媒体,以更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和呈现手段,讲好宪法故事,普及宪法知识,阐释宪法精神,传播宪法理念,使宪法宣传不仅有高度有力度,同时有温度有热度,真正做到入眼入耳入心。要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科学设置课程内容,采用青少年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宪法教育。同时,结合国家宪法日、全国普法宣传周等组织主题演讲、法庭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青少年的宪法意识,为我国宪法实施和法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作者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声 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内容的红色文化,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需要我们牢记新的文化使命,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习总书记先后到西柏坡、沂蒙、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地,参观考察红色文化纪念场馆,并对用好红色资源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强调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等等。所有这些,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之后,总书记又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誓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实际行动,为我们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遵循、作出了示范。

江苏是红色资源大省。在党的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江苏是我们党活动和战斗的重要区域,涌现出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党的早期领导人,陈延年、赵世炎、邓中夏、陈毅、粟裕等曾在江苏从事革命活动,新四军东进北上抗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事件都与江苏密切相关。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江苏这片土地上,现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1710处,拥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6家,其中革命历史类基地82家,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14家,列入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的21家,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20家。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我们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供了肥沃土壤和有利条件。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实施红色文化研究工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纳入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国家公祭等重大纪念日,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打造“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铁军精神”等红色文化品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弘扬红色传统、接受红色洗礼,坚定“四个自信”,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共筑共圆中国梦。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不仅为我国发展标定了新的历史方位,也为我们研究和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新的战略考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基因,使之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精神力量,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从江苏实际出发,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好文章。

一要深化研究,把红色资源中蕴藏的精神富矿充分挖掘出来。红色文化中蕴涵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追求和精神境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发挥优势、整合力量,协同创新、共建共享,加强红色文化的研究和精神价值的提炼,尤其是深化“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铁军精神”的研究阐释,把江苏红色文化品牌擦得更亮。

二要创新运用,把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播开来。加强红色文化研究,目的在于资政育人。要注重研究成果转化运用,通过举办论坛讲座、编写通俗读本、组织文艺创作、运用新媒体、实行线上线下互动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讲好红色故事,激活革命历史,扩大受众覆盖,让红色文化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好地走进人的心里。

三要用好载体,把红色物质遗产和红色精神遗产有机结合起来。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催人奋进的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既要顺应受众认知需求,加强对纪念设施、遗址和基地的建设管理,运用现代手段,注重现代表达,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又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加强对有形遗产中精神内涵的提炼升华,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实现有形和无形相得益彰,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相统一,让红色文化载体更有魅力、更具活力。

(作者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委书记讲坛

2017年12月12日是贾汪52万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第一次地方视察首选江苏,亲临徐州贾汪,称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提出“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既是对贾汪转型发展实践的肯定,更是为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贾汪人民备受鼓舞和振奋。近年来,贾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持政治定力和历史耐心,推动生态旺、产业旺、心气旺,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贾汪真旺”成为新时代贾汪的黄金名片。

恢复绿水青山,让生态旺起来。贾汪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生态之殇曾是全区人民心头之痛。贾汪把生态修复治理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下大力气补齐生态短板。围绕恢复绿水青山,重点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大力整治采煤沉陷区。贾汪采煤沉陷区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贾汪以面积最大的潘安湖采煤沉陷区为突破口,撬动社会资本22亿元,创新“基本农田整理、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建设”四位一体治理新模式,昔日采煤沉陷区变成了今日生态大花园。习近平总书记在神农码头,看到潘安湖碧波荡漾,称赞说:“水很清嘛!”其实,当时花那么多钱进行生态修复还是有争议的。现在,依托潘安湖修复治理之后良好的生态环境,启动建设20平方公里的科教创新区,它未来将成为淮海经济区创新创业的高地,恒大集团等知名企业随即入驻,潘安湖治理前期投入成本陆续收回。下一步,我们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更大力度实施治理工程,今年实施月亮湖片区整治,在“十三五”内完成剩余5.66万亩采煤沉陷区治理。第二件事,石头缝里绣出“绿色森林”。贾汪有大小山头283座,多为秃山荒山,缺水少土,森林覆盖率曾列全市末位。我们学习塞罕坝精神,向荒山进军,没有土就肩挑背扛、背土上山;没有水就接力翻水、引水上山,让每一座“秃头山”披上“绿衣裳”,森林覆盖率3年时间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第三件事,修复水生态再现泉城风采。贾汪因“汪”得名,曾有“小泉城”之称,有大小泉眼100多对,带“泉”字的地名多达30多个。我们实施了“九路水进山、五路水进城”工程,疏通断头河、死水河,打通了十纵五横一环的水生态系统,真正实现了青山抱城、绿水绕城。

推动绿色发展,让产业旺起来。习总书记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工作中,贾汪有这样三点体会。第一,必须擦亮生态底色。做好“生态+”大文章,我们坚持生态+工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在淮海经济区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装配式住宅结构、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坚持生态+农业,建成27公里长的农谷大道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带,让农民从种粮食变成“种风景”。坚持生态+旅游业,创建4个4A级、1个3A级景区,2017年来贾汪旅游人数突破900万人次。坚持生态+服务业,依托运河港口,提升双楼保税物流园区能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实现长江沿线重要港口航线全开通,建成淮海经济区大宗物资集散中转基地。第二,必须把好产业选择关口。近年来,累计否决了投资10多亿元的近百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避免将来为生态环境问题买单。第三,必须抓好项目建设根本。去年,将徐州工业园区5000亩采煤沉陷区和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治理,建成100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吸引了21个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项目落地。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让贾汪干群心气旺起来。一个地区的发展,干部群众的精气神至关重要。贾汪资源枯竭了,思想和人心也曾一度枯竭。这几年,生态环境的大提升带来了干部群众心气大提升。过去,到徐州市区买房是贾汪人的首选,现在越来越多的市区人和贾汪人在贾汪购房置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贾汪后,贾汪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期。贾汪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树立强烈的答卷意识,发扬光大“决战决胜”的淮海战役精神,激发勇敢闯、大胆干的精气神,充分发挥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作用,发扬“肯吃苦、重实干、不服输、争一流”的新贾汪精神,把心气鼓足鼓旺,汇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贾汪力量。

这几年贾汪的转型实践,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贾汪将抢抓发展机遇,坚持系统提升,奋力建设生态旺产业旺心气旺的新贾汪,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贾汪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为徐州市贾汪区委书记)

学思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把乡村作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的重点来抓,努力谱好乡村加速崛起三部曲。

谱好进行曲,让“抓乡促村”抓有方向、促有遵循。针对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的实际,积极构建严抓实促责任体系。一是抓好定责。完善“一正五负”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将乡村全面进步要求融入清单并分解为46条考核子项。推动区乡村三级责任主体,编排好年度实施计划,经上级组织把关后,晒出承诺。实施三联三述三评推动“抓乡促村”责任落地生根区委书记抓党建项目,并细化为27个子项目。二是抓好履责。建立抓乡促村联席会,按季度对各级抓乡促村履责情况进行汇总研判,依据存在问题,下发整改清单;动态开展专项督查,按季编发情况通报。建立抓乡促村问题交办制度,对一些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明确交办责任主体;重难点问题,由区委常委牵头领办。三是抓好考责。对村居从党建、发展、民生、服务、和谐5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采用村级自评、乡镇初评、区委核评方式,对村居进行A、B、C、D等级定位。对C级等次的,由乡镇党委引导村居书记奋力补缺;对D级等次的,由区委联系领导约谈乡镇书记,推动限期整改。去年,全区有22个村居书记因能力不够被调整。

谱好协奏曲,让“抓乡促村”抓到点上、促到位上。针对以往口号喊得多、单打独斗多、上下埋怨多的实际,积极整合抓促资源。一是组织联网。对传统农村基层党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在农民合作社、产业协会、种养殖基地、外出务工党员中成立产业和流动党组织,促进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闲置农民就业等工作。二是队伍联动。落实106个区直部门620多名科级干部挂钩村居。成立由处级干部牵头,挂钩单位负责人、乡镇书记、村居第一书记参与的工作组,对50个软弱后进村开设帮扶小灶。三是资源联通。从发展村集体经济、社会化服务、股份制合作、产业扶贫和全程机械化等方面探索打通乡村崛起的实践路径。放大朱桥镇五里村流动党员城归效应,去年全区有400多名流动党员为所在村居做实事好事1773件,有76名同志返乡兴办实体。

谱好迎宾曲,让“抓乡促村”抓得顺心、促得开心。一是广聚民智。利用每月10日固定党日活动,组织党员群众说抓议促。出台村居决策若干规定,明确公示内容,规定村居重大事务,诸如城乡统筹中的房屋拆迁、村级创业点建设中的土地征用,必须征得大多数群众同意。去年,较好完成了村级存量资产整治等难点工作。二是倾听民声。依托老少民情团,对抓乡促村群众满意度进行动态搜集,深入了解群众评价;在村居建立党员群众微信群、QQ群,引导群众常讲村里事、多说心里话。去年,根据群众意见,投入750余万元,在村级服务中心新建健身广场51个,扩建居家养老中心143家。三是力化民怨。在村居干部中开展了以每日早报到、每周家家到、有事马上到为内容的“三到”行动,村干部每天早晨按时到村部点名,互通信息、接受任务;每名村干部结合分工定向联系信访户、困难户、空巢户等,每周至少上门走访一次;结合乡村综合治理,为村干部划好维稳责任区,区域内发生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等,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年,全区共化解并村联组等遗留问题21个,8件信访老案成功办结。

(作者为淮安市淮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三做谈

为政之要,要在得人。当前,人才工作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此,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系统化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奋力开拓人才充分发展的新境界和高质量,为国家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提供关键支撑。

让人才充分发展就要让思想观念充分更新。要有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人才大格局,以更博大的胸襟、更高远的格局、更宏阔的视野来谋划新时代的人才工作,真正把天下英才聚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来。要有未来已来的预见性,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发展大势,努力为打造人才新磁场、下好人才先手棋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跟时间赛跑的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人才工作。

让人才充分发展就要充分释放制度红利。用逆水行舟用力撑的拼劲持续抓好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当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相应进入深水区,必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推进人才管理模式转变,由计划模式转向市场模式,由管理模式转向治理模式,以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为抓手,调节政府侧、拉动市场侧,推进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加快构建国际化的人才治理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参与人才竞争。

让人才充分发展就要充分优化平台载体。充分优化区域战略布局,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契机,通过区域平台的重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速人才的横向流动和纵向移动。充分优化产业平台载体,根据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点对点招才、一对一施策,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十三五”期间,江苏将加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实现省级重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全覆盖。充分优化国际化平台载体,深化与外国专家组织、国际人力资源机构的战略合作,建立外国专家工作室、建设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吸引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江苏发展。

让人才充分发展就要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使人才充分获利,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把人才的获得感、认同感作为指导改革进展,衡量改革成败的一个基本标准,把市场回报作为人才回报的根本。比如,江苏未来网络研究院在创新成果收益分配中,80%归人才团队,20%归研究院,极大激励了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使人才充分创业,让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平台。比如,江苏探索股权制、期权制,推出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等金融产品,就是很好的探索。使人才充分流动。水往低处流,才向宽处走。必须进一步打破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进一步拆除门槛、解除镣铐,让人才在自由流动中释放最大活力。

让人才充分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新园丁的作用。掌握使用大数据服务人才的新方法。大数据使政府从经验主义的模糊人才治理模式,迈向数据驱动的精准人才治理模式。为此,须打造上下贯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用大数据为人才充分发展提挡增速。比如,江苏建立人才家底大数据,探索建设江苏人才云大数据平台,即将投入使用的江苏人才信息港等等,都能有效地服务人才。树立脱鞋下田、俯身为才新理念。开展人才大走访,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无盲点服务,真正以人才少跑路来换取人才充分发展的加速度,以人才少操心换取人才充分发展的最大值。涵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新生态。借鉴吸收中西方优秀文化因子,涵养新时代的创新文化,在全社会形成以竞争进取宽容为内核的文化品质。集全社会之力,构建人才辈出的循环圈和生态链,形成人人皆可成才、才才充分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今天我们谈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自然要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我觉得我们最成功的经验,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

可以这样说,40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就是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始终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目标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大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与产权的明晰界定和财产保护制度的强化有直接的关系,都与市场主体的逐步发育成长有直接的关系,都与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市场调节机制的逐步有效以及市场工具和手段的逐步深度运用有直接的关系;都与政府职能的逐步到位,政府宏观管理的法制化,以及政府范围和规模的合理化有直接的关系。总的来看,在产权、市场与宏观管理三个层次,40年来的改革开放都是以市场取向为基调和标尺的,即什么样的体系、体制和制度适合于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就按照这个要求去逐步改变。

市场取向的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成就?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只有政府一家。计划体制假设政府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这在实践中遭遇失败是必然的。市场取向的改革确立了人们的财产权利和劳动权利,界定了投入的收益边界,广泛地调动和刺激了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动能和发展潜力,激励了他们投身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空前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对市场秩序的建立和守护,使这一发展进程更加平衡和稳定。这是中国崛起的主要力量来源。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市场取向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奇迹,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巨大胜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从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但是它必须仍然坚持市场取向的总原则。因为市场取向的改革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真正的基础条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在于存在着“重大结构性失衡”。为此重点就需要运用结构性政策进行供给侧调整,促使资源通过竞争性市场机制更多地流向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用关键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千方百计地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显然这种破和立的具体政策行动,离不开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否则就无法使政策要求通过市场传导机制来实现,而只能借助于低效的行政指令。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新时代我们仍需逐步解决的老问题。过去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与市场取向的改革进程推进不足、遇到强大的阻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市场取向的改革进程在某些方面推进过度,即过度的市场化有关。界定和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路径。具体来说,一是要“更好”而不是“更多”地发挥政府作用。要通过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投资清单等改革和管理,大幅度地减少政府干预,把政府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做最有效、最能做的事情上;“更好”的标准是“三个位”,即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二是要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放手”,就是要对权力多做减法,对市场多做加法,充分相信和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当“抓手”,就要把市场调节机制当作工具,当成完成我们国家伟大复兴的工具,不要纠缠于市场的姓资姓社问题。三是要“放手”,而不是“甩手”。不当甩手掌柜,不放任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政府要为市场活动制定规范,并充当监控者和仲裁者,在非盈利性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为市场发展提供充足的外部经济性。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中国经济近40年实现“超预期”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及其相应政策不断充实和完善的结果,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逐渐形成活力是其重要原因。“企业本位论”的提出、与之相应的企业社会角色与功能转换、企业制度的“逆向改革”以及企业家主体地位的逐渐确立为企业活力的形成和持续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企业本位”的确立是企业形成活力的基础。4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然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相对应的是国有企业从单纯的产品生产者逐渐转型为可以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即“企业本位”的逐步确立、企业社会角色与功能的逐渐转换。早期的企业改革主要是围绕着企业经营权的下放来进行的,力图通过相关权力的下放,使企业成为商品经济的主体,把企业塑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商品经济本体地位的确立、自主经营权的下放以及相对经济利益的落实,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特点选择生产的方向和规模,不仅激发了企业的经营积极性,而且保证了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促进了企业活力的形成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

企业制度的“逆向改革”保证了企业本位的稳步实现和企业活力的逐渐形成。企业制度是调节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劳动者等不同参与者群体或个体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规范的总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括了产权制度、经营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三个层面。产权制度规范了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劳动者的权、利关系;经营制度主要用以调节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管理制度则主要是经营者协调劳动者关系的规则。产权制度的性质决定了经营制度的特点,而经营制度的特点则在根本上影响着管理制度的形成和调整。根据这个逻辑,企业制度改革应该首先是变革产权制度,然后据此对经营制度以及管理制度作相应的改变。然而,产权制度的变革是企业制度的根本性调整,这可能带来企业制度的急速变革,从而可能造成企业经营的混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在企业制度变革的实践中需要寻找一条渐进的路径。

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实践依循的正是一条反方向的渐进路径。1978年以后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从管理制度破题的:宏观上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微观上企业开始探索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放权让利”不仅调动了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而且使企业逐渐走向市场、熟悉市场、适应市场,自主经营的能力迅速提升,国家对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等经营制度的改革也逐渐水到渠成。当“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的潜力充分挖掘、其内在矛盾逐渐显现时,在根本上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便逐渐成为全体社会的共识。这种从管理制度调整到经营制度变革、最后到产权制度改造的渐进变革是企业制度的“逆向变革”。正是这种“逆向变革”保证了企业制度改革的稳妥进行,从而保证了企业本位的稳步实现以及企业活力的逐渐形成。

从企业本位走向企业家主体地位是企业持续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企业能否有效地自主经营、企业活力形成后能否持续并不断增强在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家的努力。从企业本位走向企业家主体地位是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逻辑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实现企业本位的同时,为企业家成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可能。这种主体地位的确立需要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是以各类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为表现形式的。在这种体制下国有参股企业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主组织日常、甚至战略经营,但是相关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国有股份单一持有者在法律上、理论上以及逻辑上仍然存在对这些企业的经营进行间接、甚至直接干预的可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管理者们仍然有可能表现出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官员相类似的行为。

为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具体企业国有股份的“多元化代理”以及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应该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可以选的方向。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以促进成为主体的企业家们正确地运用相应的权能贡献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企业发展战略方向首席专家)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获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发展成就。其成功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改革开放。改革,就是将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放,就是积极融入全球化,在扩大开放中实现发展。

对外开放之初,理论界还是有不少疑虑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现有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因此,在资本主义强国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经济体系下,中国能不能从对外开放中获益,理论界和实际部门都是存在疑虑的。实践总是走在理论前面。我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地域开放,从举办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沿江开放,从沿边开放、内陆开放到全国开放;产业开放,我们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顺应要素跨国自由流动为本质特征的全球化,大力引进外资,充分利用丰富的低端要素优势,从产业低端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把人口负担化为“人口红利”,并且成功地对接国际高端产业,把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短短几十年就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并且在高铁、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的开放,一直受“低端锁定”“只赚数字不赚钱”“比较优势陷阱”“污染天堂”“妨碍自主创新”“民族经济受损”等质疑。理论界一直有这样的观点:我们融入的是低端产业、低端产业链,被低端锁定了,利润都被跨国公司赚去了。我们虽然是贸易顺差,但是外汇储备很大部分买了美国国债,流向美国去了,留下的是污染和血汗工资。不能说这些质疑没有道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这些问题。但是,算账要算大账。我们不能只看贸易投资的直接利益。我认为,以附加价值来衡量我们的开放利益,以价值链的地位来衡量中国的开放水平,存在严重的缺陷,大大低估了中国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进步的作用。对外开放的最大利益是开放的间接利益。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解放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理论界、实际部门对这方面开放利益的研究是很不够的。比如,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国际先进要素的源源流入,促进了我国农村巨额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激发了闲置要素的潜在生产力,优化了资源配置,带来了先进的市场经济观念和制度体系。开放带动了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新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城市化进程。总之,对外开放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开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

目前,中国的对外开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其显著特征是,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变为全球化的推动者。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30%以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我们是个大国经济,而且我们又是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中国这样一个发展成就,给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发展对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成功发展的世界性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示范和榜样。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应该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展模式的自信。中国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既能够融入全球化,又能保持自身独立自主的发展以及模式提供了可能的选择。

中国成了全球化的推动者,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而成为全球化的反对者。这证明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的治理体系出现了问题,所以中国第二个方面的贡献,就是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现在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具有两重性,一是具有适应社会大生产和全球化发展的要求,维护全球经济秩序的积极作用,但是不适应的地方也很多,比如不适应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变化,代表性不足,不能适应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和投资壁垒消除的需求,不适应全球包容性发展的要求。我们原来都讲,全球化实质上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这些规则确实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维护的是垄断资本和跨国公司的利益,未能充分供给全球的发展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导致全球化发展利益分配失衡,发达国家的劳动者也未能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亚投行、金砖国家峰会、亚信峰会等等,都是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贡献。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对现有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先进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开放经济方向首席专家)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经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实践证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指引。过去40年,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有机互动,中国经济成功融入和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由此驱动国内专业化分工演进,推动资源在结构和规模两个维度的市场化配置,从而获取分工红利,创造了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跃升的中国经济奇迹。从学理逻辑看,可以概括为专业化分工演进中的经济结构性增长效应。

中国既是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红利分享者,更是红利贡献者。但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参与全球分工传统模式下的经济效应日趋递减,专业化分工演进中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也日趋显现,加剧了中等收入陷阱风险。这是近年来尤应关注的两大难题,需要从国际与国内两个空间视野予以观察。

从国际视野看,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动能渐趋衰竭,结构性增长红利明显下降。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累积的技术创新,以及战后以美欧为主导者提供的全球经贸规则等制度创新,是驱动分工演进的主要动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扩散,其创新效应已近消失,其驱动分工演进的价值增值动力明显弱化。近年来出现的所谓逆全球化倾向,除了财富分配不均、就业机会受冲击等原因之外,分工动能弱化、整体红利水平下降,是更深层次和更为根本的原因。这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

从国内视野看,专业化分工长期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并导致分工固化,结构失衡矛盾突出,结构性增长被抑制,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凸显。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中国的整体分工地位被锁定于微笑曲线的底部,由此决定了国内分工特定的资源配置和要素投入格局,从而决定了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此时,各地政府基于GDP追赶目标的资源配置干预模式,则凸显其制度弊端,地区产业同构、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现象正是分工固化和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结果。

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传统动能日趋衰减有其必然性。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长期的中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为何还未能培育出足够的新动能,为何还未能实现新旧动能的柔性更替?这有赖于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我国分工经济理论做深刻而系统的反思。

专业化分工经济的精髓在于分工演进过程中实现内生的结构性增长。前瞻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及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大势,并针对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大目标,中国分工经济需要在两个维度实现突破:一是塑造有高度自主特征的专业化分工新动能;二是构建基于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地位的自主内生专业化分工演进机制。前者主要目的在于化解当前驱动分工演进的动能不足矛盾,以及国内分工由于过度依赖外部动能而造成的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分工固化问题;后者的意义则在于尽量减少政府之手对资源配置的过度干预,从而在内生分工演进中尽可能地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需基于分工经济从数量型增长到质量型发展、从跟随参与型到主动引领型这两大转型背景,重点关注以下着力点:(1)以重构全球价值链为契机,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从制度、技术、市场和新型要素等维度,为国际分工提供新动能。(2)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在优化政府宏观调控、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市场主体权益保障、企业家才能发挥、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市场微观主体,做精做优政府分工服务,真正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3)以收入分配改革为契机,加强民生投入、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推动民众消费升级,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为构建新型分工体系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市场需求保障。(4)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打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制度壁垒,在自主内生分工演进中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真正促进区域协调、产业协同发展,有效化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题。

面对全球分工动能不足的严峻形势,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在高质量发展中,中国要实现从参与分工到引领分工的转型,即通过高质量市场需求、高水平技术和制度创新、高品质要素资源等新型动能推动国际分工演进。我们充分相信,中国更好地发展,能促进世界更好发展;世界经济更具活力,中国发展会更好。

(作者为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评论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强调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和广东代表团审议时都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为什么要这样强调实体经济的作用?实体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方面已经有很多论述,也已经形成了共识,不再重复了。今天想讲的,是实体经济意识对于“思想”上的重要作用,对“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教授非常精辟地说出了实体经济的反面——泡沫经济的危害。泡沫经济中得利最大的就是食利阶层,他们可以“躺着挣钱”——金融衍生品这些高深一点的不说,普通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炒房团”的发迹,那可以说是一夜暴富啊!手上有几套房子,那么下半辈子就可以不愁了。这样的好事人人羡慕,于是人人都削尖脑袋去买房,在这样不断膨胀的不理性需求下,房子的居住属性被投资属性取代了,房价就继续非理性暴涨,再度刺激那些炒房者和持币者继续加大资金买房——这就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最后是什么?日本房产泡沫破裂后的大衰退就是鲜活的历史教训。

泡沫改变的,不仅仅是财富增值的方式,更重要、更关键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让人们觉得,一夜暴富完全有可能,“劳动致富”的概念渐渐被抛弃了。这样的价值观一旦确立,那么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可怕的。斯蒂格利茨教授的分析指出,“得了更多垄断利润的食利阶层,更容易接触到金融市场、获得银行信贷,而他们也得以以手头的‘非生产性资产’作为抵押,继续购入这些资产吹大泡沫。于是,食利阶层的财富越来越多,不平等加剧,资产泡沫也越来越大。”而我们直观的感受就是,越是先炒房,手头有房子的,越容易继续获得现金和贷款继续买入房产,能“倒”出更多的房子来。如果不控制房价的非理性上涨,这样的操作就会让财富越来越集中到那些“先行者”手里,而无房普通人买一套房子就把半辈子挣的钱全砸进去,还欠下了大量债务下半辈子慢慢偿还,他们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食利阶层拿走了。这样的社会分配,离“公平”二字会越来越远。长此以往,谁还有动力去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发展呢?

对劳动的轻视还是腐败问题的重要推手。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徐炳松在《痛悔书》里有这样的“名言”:“愿种几亩试验田,借此向人民赎罪。”种田是一种劳动,是正常的赚钱手段,怎么在贪官口里,就变成“赎罪”了呢?很多贪官忏悔时总说“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云云,似乎以劳动为谋生手段的农民天然就应该是穷人!这说明,“劳动谋生”的概念一旦被从潜意识里鄙视,那他们贪污受贿就会越来越心安理得。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大白话蕴含着很多层面的深刻道理。所以,对实体经济的强调和坚持,不仅仅是宏观经济层面的东西,更关系到社会公平和健康财富观的塑造,对我们当前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 军

观点1对1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现象应该防治,但一禁了之的办法也不妥当,应该考虑更多柔性的管理办法,比如利用技术手段让家长与孩子订立数字契约。马化腾也讲到,其实可以进一步发挥游戏的正向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妖魔化。

甲方

莫让误解妖魔化了游戏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马化腾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游戏的正向价值,引发舆论关注。电子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经典的校园辩题常常让孩子们争辩得面红耳赤。站在“大人”的立场,为游戏去妖魔化很有必要,让我来说,一句话: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帮助要大于弊端。

从生理角度来看,达芙妮·巴菲莉亚博士的研究成果证明玩游戏对以下领域有所帮助:观察能力、动态视力、精神集中力、反应速度和思维速度。例如,游戏玩家在驾车时能够比非玩家关注到更多目标,证明游戏能有效训练大脑和手眼协调。玩游戏有益孩子的大脑开发,在生理层面对益智有积极作用。

从教育角度来看,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游戏产品对于孩子提高兴趣、博文广识、增强审美能力大有帮助。玩《大航海时代》精通世界地理、玩《三国志》熟稔中国古代史、玩《文明》理解人类进步……不论是取材于现实的主题游戏对玩家的知识反馈,还是专注于幻想的游戏题材为玩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游戏通过音画刺激和系统设定引导玩家探索未知,其本质上是玩家与设计者的终极对话,难怪电子游戏有第九艺术之称!

从社会化角度来看,电子游戏给青少年“群育”带来新实践。电子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完成任务采取不同的策略,配合默契,最终战胜对手。孩子会在游玩中建立社会化意识,接受合群、合作、和平共处、宽容和容忍品质的群体教育。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共同爱好是维系友谊的纽带,通过游戏找到共同话题,让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

不可否认,青少年游戏成瘾是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但不能就此把游戏妖魔化,当作万恶之源,其实它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互联网“原住民”最基础的生活方式。缺乏沟通的家庭环境中,游戏才会成为孩子逃避现实的寄托。游戏的本质是工具,因噎废食并不明智,如何利用好,考验着家长的智慧。

袁 媛

乙方

别让游戏妖魔化了青少年

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青少年都有了电脑、手机,使得玩游戏成了最平常的娱乐活动。有人认为,适当地参与网络游戏可以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也能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弱,对网络游戏中的逐利行为辨识度不高,一不小心就容易沉迷上瘾,成为游戏的牺牲品。

据报道,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游戏玩家越来越低龄化。以“王者荣耀”为例,这款游戏注册用户已超2亿人,其中11-20岁的玩家比例高达54%。

一直以来,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的负面后果也显而易见。有的孩子成绩下降、荒废学业;有的孩子窃取父母数万血汗钱;有的甚至为了打游戏,拿起菜刀跟父亲对峙……虽然有些属于个别极端事件,但青少年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有人说,不要妖魔化了游戏,但有些游戏确实妖魔化了青少年。游戏为什么容易上瘾,有一部分原因是游戏公司的故意设置,用以吸引玩家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投入。换句话说,有些游戏公司的逐利欲望胜过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很多游戏的吸引对象都是中小学生,让他们做出判断和抉择几乎不可能,正因如此,“荣耀”才成了“农药”。

如何防止有些游戏公司利欲熏心,这就要靠监管。主管部门应明确游戏开发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大对上线游戏的审核,对于一些低俗、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进行严厉打击,提高游戏开发企业的违法成本。游戏开发企业逐利本性本无可厚非,但也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开设防沉迷系统等。

孩子容易沉迷游戏,也有父母疏于陪伴的原因。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和学校都要加强引导。家长当好监护人,多关心、陪伴孩子。一味地禁止,并不是好办法,可以通过和孩子设立游戏时间规则等,引导孩子正确、适度娱乐。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才能帮助沉迷游戏的孩子走出来。

杨 丽

深呼吸

中国政府自2010年起就颁布了物联网的相关政策,其雄心勃勃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该市场达到1630亿美元。然而,由于过去几年的年增长率达到了20%,中国经济信息社现在认为中国的物联网市场规模到2020年时将超过2300亿美元。

美国应该学习些什么呢?我们不应该忽视政府在激励科技市场方面所起的作用。政府在物联网领域所起到的管理者、议程制定者和技术采用者的角色具有深远影响。我们应该注意并考虑吸取中国物联网战略的精髓:思维着眼于全球,行动专注于当地,不害怕从事革命性的变革。从小小的成功起步并把它们发展成为一个更大的平台。在标准制定方面要积极——中国现在支持并大力投资关键的国际标准机构,而不是推广中国的具体标准。要想在全球舞台上胜出,到了与中国伙伴进行接触并学习他们成功经验的时候了。

美国《福布斯》杂志

一评再评

工信部等七部门日前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决定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区域等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立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探索形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创新商业合作模式。

南方日报:在能源制约与环境污染的大环境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继续从政策层面肯定它的意义。相信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进步,节能减排的效益越做越好,新能源汽车还将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建立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影响行业全局的深远意义。

再评: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无疑是一件泽被后世的创举。在战略的初始阶段不仅要有相应的政策保驾护航,而且也需要全社会围绕这一战略给予有力的支持,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便是其中绕不过去的障碍,而要克服它就离不开配套落实措施。看似小事,但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评再评

“遏制‘新官不理旧账’行为,不亚于一次反腐败斗争。”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日前在参加全国政协工商联组小组讨论时说。刘强东举例说,前段时间,京东投资的某地新换了区长,之前的区长答应了道路拓宽计划,但现任区长推托没钱了,不能拓宽道路。刘强东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遏制政府“新官不理旧账”行为,极大地增强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了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热情。

北京青年报: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现象,主要是由于干部的思想作风不过硬,责任意识不强,喜功却不愿意担责。一任官员调走了,后来的人对于前任许诺的事项或欠下的债务是能拖就拖,能不批就不批,能不给就不给,能少给就少给。“新官”上任对前任遗留问题置之不理,反映出一些官员权力的任性,实为作风在跑偏。

再评:为官者如果没有担当,只会一味地明哲保身,这其实就是一种渎职,甚至是一种腐败。长此以往将严重伤害党和政府的信誉,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对于“新官不理旧账”的行为不可姑息迁就,你不理旧政也别理新政,干脆靠边站,让有担当的干部来。

瞭望者

围绕着高质量发展这个命题,我思考了一个问题——高质量发展中,“人”的位置在哪里?这里,我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人”的位置在哪里?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里。

探讨高质量发展,不能忘却根本“目标”。这里的核心就是“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下,高质量发展为了什么?宗旨是什么?导向是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紧紧扣住“人”。真正高质量的发展,是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这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我们应该从这样一个“制高点”来审视高质量发展,不能有“游离感”。

第二,“人”的位置在哪里?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里。

人不应该是“僵化的人”,而应该是“能动的人”。而“能动的人”这四个字与我们今天研究动力变革有直接的内在联系:倘若没有“能动的人”,中国的动力变革,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就缺乏根基。

不论是“创新驱动”还是“消费拉动”,不论是“服务业主导”还是“绿色导向”和“城乡融合”,这五个转型中深层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现在有些人并没有完全从旧的体制和结构框架里摆脱出来,一些人“不作为”,不推不动,有的甚至“推而不动”。没有“能动的人”,国家怎么高质量地发展?因此,我认为怎么样提高人的能动性,进而造就一代“能动的人”,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最后,“人”的位置在哪里?在串联“五大发展理念”的“红线”里。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我主张应该以“人”为“红线”将它们串联起来。

比如创新,很多人都赞同创新在整个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位置。但怎么创新?我认为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创新的主体问题。创新的主体是谁?我认为政府是创新的“助产士”,企业及企业里面的创新主体才是创新的“产妇”。创新真正的孕育者是企业及企业里千千万万个劳动者和企业家。第二,创新的“第一资源”问题。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化,“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作用将超过“物力资本”,而成为人类的“第一资本”。“人力资本产权”在哪里?在我们千千万万个技术创新者、知识创新者和管理创新者身上。再有,绿色发展也要用“人”来串联。从人的角度看,一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另一方面,从人的自身发展来说,“绿水青山”也是保障“人的环境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

锐 词

社交媒体成瘾的青少年,总想上网收发信息和交友,甚至在学校和课堂上也无法停止。一旦手机或其他接收设备不在附近,就会产生易怒、不安或悲伤等症状。研究人员指出,现在各国还没有有效方法来防止孩子社交媒体上瘾,父母们只能对孩子进行引导,带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帮助孩子尽力减少对社交媒体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