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征程规划的这张蓝图,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今世情、国情和党情实际相结合,是在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之后,对当今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深刻分析之后,对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 中国梦既是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生产生活方式及其在全人类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又是向更高级更美好社会迈进的进程。

  ■ 在当前的最低纲领与将来的最高纲领之间,还有不同的阶段性纲领。实现宏伟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需要一个相当长时日的不断奋斗。在这一进程之中,就必须不断提出我们的阶段性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党的十九大鼓舞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在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从而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征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综合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科学规划了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这张蓝图主要是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征程规划的这张蓝图,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今世情、国情和党情实际相结合,是在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之后,对当今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深刻分析之后,对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也一定会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新征程是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

  伟大梦想的继承与创新

  1894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兴中”,即振兴中华之意。他在成立宣言中明确指出,成立本会的目的,“专为振兴中华”。

  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940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这也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所说的振兴中华,既是对前人的继承,又与前人有着质的区别。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中说:“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1990年,邓小平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谈话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2007年,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至今,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称中国梦,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大成,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梦既是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的共同理想又是共同行动。中国梦既是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生产生活方式及其在全人类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又是向更高级更美好社会迈进的进程。中国梦既是中国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所以说,中国梦,应该是每个公民的“我的梦”,而“我的梦”,则不一定是“中国梦”。我们每一位中国公民,应该把个人的梦,与国家、民族的梦高度统一起来,在实现国家、民族的梦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实现国家、民族的富强中,实现个人的利益与追求。

  十九大报告中所描绘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继承,同时更是对这一梦想的丰富、发展和创新。

  新征程在各个方面已经具备

  雄厚的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决不是空想。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党还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外交、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为实现新征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新征程是中国共产党

  实现最高理想的阶段性纲领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在当前的最低纲领与将来的最高纲领之间,还有不同的阶段性纲领。实现宏伟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需要一个相当长时日的不断奋斗。在这一进程之中,就必须不断提出我们的阶段性目标。毛泽东早在1960年就指出:“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我们的革命和打仗一样,在打了一个胜仗之后,马上就要提出新任务。这样就可以使干部和群众经常保持饱满的革命热情,减少骄傲情绪,想骄傲也没有骄傲的时间”。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新征程是对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科学展望

  毛泽东指出:“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不叫领导”。1956年,毛泽东还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两个一百年”恰恰吻合。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有着自己的贡献,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多好的预见,但在社会科学方面还是盲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才有了预见,使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阶段。新征程蓝图的规划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辉煌前景的科学展望。

  经过长期艰辛的努力,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其中,中心任务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之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便应运而生、呼之而出了。

  新时代产生新思想,新思想决定新方略,新方略指导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十分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既有各个方面具备的雄厚基础,又有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必然有着无比光明灿烂的前程。这也就是说,伟大征程中的“两个十五年”和“两个阶段”,就像毛泽东对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三个阶段”的科学预言一样,必将最终得以圆满实现。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同志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作者为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这一新论断明晰了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全新思路和努力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工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其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准确理解其演进过程、丰富内涵和时代要求。

  共建共治共享

  蕴含着深刻的理念升华

  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深化的。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到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再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既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本质要求和实践期待,也反映出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在不断升华和日渐成熟。

  从党的理论创新的角度看,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告诉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社会建设。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不断增加并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专业性和面广量大等特点的矛盾纠纷,我们党逐渐意识到,社会管理不仅要“管”,而且要“导”。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摸索社会管理的规律和“路线图”。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总结社会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仅提出要进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而且增加了“法治保障”这一新内容。重要的理念转折体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它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用“社会治理”代替了“社会管理”概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基于新的实践提出新的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于社会治理而言,全民共建共享更加明确了社会治理不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且是全民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党的十九大,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地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既是对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治理历史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丰富拓展。

  可以说,社会管理概念的变化、社会治理格局的演变,蕴含的是理念升华,转变的是行动方式,构筑的是新体系,彰显的是新面貌。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格局具有丰富内涵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对传统社会管理思维理念和体制机制的拓展和提升。“共建”“共治”“共享”三个关键词充分彰显出其丰富内涵。

  共建是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照这个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社会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主体在党的领导下都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努力做到治理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计于民,尊重并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现代社会治理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共治是主要方式。提出“共治”,是党的十九大在社会治理议题上的一大突破和创新。现代社会治理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牵扯主体多、影响面大。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推动治理方式从传统管控思路向现代共治模式转变。尤其是要在充分发挥政府治理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比如,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总之,共治不是降低政府的责任、减少政府的职责,更不是“甩包袱”,而是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让一切有利于社会治理的积极因素都动起来,让一切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发挥正能量的源泉充分涌流。

  共享是目标指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更是从根本上要求秉持公共精神、恪守公共价值,致力于实现公共利益和治理成果的共享。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和治理成果的共同享有,意味着治理不是为了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服务,让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努力做到“一个都不落下”,使所有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都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与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最大区别和最明显的优势。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格局蕴含着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提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要求。当前,需要从构建机制、培育主体、创新手段等方面作出探索。

  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于体制创新。建立与现代社会治理需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是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建立重大事务全民参与的全链条机制、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的互动机制、以法规体系为保障的法治化机制,等等,都是亟待突破和完善的重要内容。

  培育多元合作的治理主体。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的问题复杂性、需求多样性、价值多维性和形式多态性等特征,客观上意味着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市场都无法单方面地解决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必须培育多元合作的治理主体协同共治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应着力激发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基层组织、群众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推动政府从全能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群众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切实构建联动、融合、嵌入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

  探索精细化的治理手段。社会治理精细化是相对于传统粗放式、唯经验的社会治理而言的。它强调尊重社会治理规律,实现社会治理问题的精准研判、重点领域的精准发力、治理文化的精准涵养。因此,要不断深化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理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进军号令,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报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博、大、精、深。

  先说博。

  博聚众智,明晰主题。报告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来回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

  博采众长,明确主线。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逻辑地展现并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为什么说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干什么、新时代怎样干、新时代谁来干五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新时代是以“五个面貌”前所未有的变化为基础,以“三个意味着”为表征,以社会发展主要矛盾转化为依据,作出的战略性判断。新时代所面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必须抓住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博合众意,明示主旨。报告集中代表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再说大。

  大气磅礴。一是大手笔谋划国内国际大局。在准确判断“一个已经变”“两个没有变”的前提下,强调“三个牢牢”,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二是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在治党方面,强调“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在治国方面,强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等“八大战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在治军方面,强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三是大力度推进改革发展稳定。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推进合宪性审查,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等。

  大道直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因此,必须增强“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展宏图。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前后衔接的战略安排,明确了时间表,绘好了路线图,签下了责任书,表明我们党有魄力、有魅力、有能力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新的战略目标,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崭新宏大图景呈现在世人面前。

  再有精。

  精彩纷呈。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可圈可点、可歌可颂,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五年,正如报告中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些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背后,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们党有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精神饱满。“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完成“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事关重大。惟有精神饱满,方能达成目标。精神饱满源于“把党的政治建设放首位”;源于“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源于“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源于“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精确施策。经济建设重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民主政治建设重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文化建设重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生建设重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生态文明建设重在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党的建设重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最后谈深。

  深邃的思想,展现了理论魅力。思想是政党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要义、党的建设的宏大进程、国家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提炼出“8个明确”;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突飞猛进中,概括出“14个坚持”,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

  深刻的论述,展现了实践魅力。报告从党的建设到民生事业,从深化改革到推动发展,从健全民主到完善法治,从思想引领到繁荣文化,从维护安全到实现强军,从大国外交到大党治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新境界,引领我们解决新矛盾,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辉煌。

  深远的意义,展现了时代魅力。报告的政治意义在于,明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政治立场。报告的理论意义在于,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报告的实践意义在于,科学规划了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总蓝图,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总部署;报告的世界意义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总书记的报告博大精深,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始终不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不渝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始终不渝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不渝地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为实现“强富美高”新目标、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详细论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方略,回答了“自信什么?”“拿什么自信?”和“自信干什么?”等一系列重大的基本问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有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

  我们自信的文化是什么?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创造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它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最终汇聚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基因。

  革命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文化“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弘扬革命传统、不忘初心,补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以昂扬的斗争精神,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时代复兴发展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世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正在进入全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明确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提供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行动指南。

  文化自信的功能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他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论述高度凝炼了文化的价值和文化自信的功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文化自信体现着对时代的观照和价值的引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框架,它以价值观念和意义系统来反映并组织世界,通过定位自我与他人,以集体身份与社会行动将人们联系在一起,以鼓励或禁止的方式促使大家形成目标一致的行动方针。文化的纽带作用将实践、理论与制度融通于一体,赋予文化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文化自信不仅是中国经济、外交和影响力扩展的支撑,也是推动大国复兴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新时代,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讲述好中国故事的逻辑前提。文化指导人的行为,诠释人的动机,为利益分析提供基础,让行动具有社会意义。文化是分析现实的一个变量,借助于文化,我们能够确立一种理论与实践、逻辑与现实的联系。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叙事,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为指导,承担起解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分析功能。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文化自信干什么?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是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是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复合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需要对这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抱有坚定的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展现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新高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的行动指南,以社会主义文化涵养民族精神,以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以文化自信支撑政治定力,以文化自信彰显党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追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坚定文化自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追求。增强文化自信,重要的是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形成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突破遏制、回应挑战、补齐短板的斗争,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坚持特色。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报告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经验,同时又继续直面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深刻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对于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要在“四个伟大”的波澜壮阔的实践中提高对党的建设“决定性作用”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报告强调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不建设好伟大工程,我们就不能赢得伟大斗争的成功,就不能夺取伟大事业的胜利,也就不能实现伟大梦想从而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报告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立足于“四个伟大”的实践进程,进一步提高了全党对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科学论断的认识,这对于全党进一步增强对于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自觉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基本方略中来认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个“总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具体体现在8个“明确”和14条“坚持”中。在8个“明确”和14条“坚持”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创新性的党的建设的思想和方略。第八个“明确”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一个“明确”告诉我们,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第一条“坚持”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十四条“坚持”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尾相联、前后呼应,党的建设在基本方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推进伟大工程的基本遵循,我们在建设伟大工程中应当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关于“总要求”的表述有许多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两个坚持”当中各加上“全面”一词,“执政能力建设”之前冠以“长期”一词,“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崭新提法,这些都意义十分深刻;明确“统领”“根基”“着力点”,抓住了党的建设的主要矛盾;明确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使党的建设的工作格局更为合理科学;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总要求”作了清晰的界定,这就为推进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仅仅从“总要求”的这段表述来看,我们就能深刻感受到十九大报告确实通过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把党的建设带入了新时代。我们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报告依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二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三是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四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五是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六是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七是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八是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强调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毋庸置疑,政治巡视指出的机关党建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这些“不纯”在机关党建中的具体化,制约了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质量。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质量,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应有之义,也是机关党建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契机。江苏省级机关党组织把今年作为机关党建工作“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年”,根据巡视发现的5大类14个方面的问题,从学习教育、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和责任落实四个方面,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具体工作,努力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创新思想引领方式方法,提高政治建设质量。党员学习教育常抓不懈与成效欠缺的矛盾,始终困扰着机关基层党组织。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开展理论学习正向传输的多、反问需求的少,机关党员干部被动接收的多、主动研究的少,学习教育形式按部就班的多、灵活便捷的少。正如巡视指出的“理论学习不深入,专题教育缺乏深度,凝聚党员思想共识不够”,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得到机关党员干部认可、引起共鸣。为此,把加强学习教育的功夫下在三方面。一是把准机关党员思想教育脉搏,解决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今年第三次组织开展由5500名省市机关党员干部参与的思想动态大调查,广泛了解机关党员干部对江苏“两聚一高”发展大局、全面从严治党、机关作风和自身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百场支部学习会、千名书记讲党课、万名党员写感言以及“两聚一高”先锋行动队等系列活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在创新、富民的新实践中发挥模范作用。二是广泛开展“党员大家讲”活动,解决大道理不敢讲、不会讲、不愿讲的问题。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走上讲台,围绕学习党章党规等谈体会、讲感悟。三是用好用活信息化学习平台,解决学习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主动适应机关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的需求变化,运用互联网大胆创新,组织“每日一题”微信答题,在互联网上举办“万人学法”知识竞赛,使学习教育富有时代气息。

  推进四个全覆盖,提高组织建设质量。基层组织建设欠缺,政治功能就会弱化。巡视指出,省级机关存在“一些部门单位组织机构不健全、党组织换届不及时、党务干部配备不强,造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有的机关党组织是存在的,但不是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存在这些问题。省级机关工委所属的机关党委(总支)有120多个,每个部门单位的职责职能不尽相同,每个部门单位机关党建工作基础不一、党组(党委)对机关党建的重视程度也不一。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没有例外的党组织,也没有选择性抓落实一说,必须始终重视基层基础和整体推进,做到抓机关党组织一个不少,管党治党基本要求一项不落,真正实现全覆盖。为此,抓好四个关键节点,带动和促进机关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抓机关党组织按期换届全覆盖。通过发放换届提醒通知书、换届整改通知书等形式,对任期已满的机关党组织、超任期不按期换届的机关党组织督促整改。目前全部完成换届,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二是抓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全覆盖。采取机关部门单位培训为主,省级机关工委兜底、帮助提供师资支持等方式,将4800多名机关党支部书记全部轮训一遍。三是抓机关纪委设立全覆盖。推动设立机关党委的部门单位设立机关纪委,党员人数较少的机关党组织设立纪检委员,承接纪检综合派驻改革后日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能。四是抓特困党员和职工关心关爱全覆盖。研究制定省级机关特困党员和职工日常关怀帮扶机制,设立帮扶专项资金,及时传递组织温暖。

  增强党员服务群众本领,提高作风建设质量。机关容易滋生衙门作风,产生推诿扯皮、庸懒散奢等消极现象。特别是当前机关作风问题产生了变异,由过去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演变成了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等现象。巡视指出“有的机关部门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效能低下,有的机关干部缺乏责任担当,存在职业倦怠、岗位懈怠”等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省级机关作风办在推动整改落实中,更加注重抓常抓新抓长,着眼省委省政府抓什么,省级机关作风办就落实什么,机关作风建设存在什么问题,机关党组织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同时,进一步拓展与基层群众紧密相连的渠道,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与基层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强本领、添才干。一是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大落实活动,突出找问题、补短板、改作风、提质量,要求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条线对口部门、本系统基层单位和直接服务对象进行走访服务,到基层发现问题推动落实。目前,已走访企业8000多个,走访城乡居民家庭3.5万多户。二是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回乡探亲休假的时机,开展乡情微调研,将邻里乡亲、同伴好友的所思所盼和意见建议作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依据。从收集的近1000篇微调研文章看,不少文章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拆迁安置、法律援助、基层治理、农民增收等事项提出了接地气的对策建议。三是组织开展万人评议机关作风和第三方评估工作,将评议结果直接应用到机关绩效考核,形成严管常抓作风的外部压力。基层群众对省级机关作风建设总体满意度逐年提高。

  强化机关党建组织领导,提高责任落实质量。补机关党建工作的短板,归根结底是补责任落实的短板。巡视一针见血指出:“一些单位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责意识淡薄,抓党建的政治自觉不强,主动作为不够,有力有效招数不多。”如何让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更加明确,让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不轻视、不懈怠,让不够重视机关党建的重视起来,“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年”开宗明义从责任落实抓起,进一步解决好机关党建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年初,省级机关工委将巡视反馈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与省委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提出36项整改措施,并向省委常委会汇报,推动以省委名义转发整改工作方案,以省委名义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整改工作。年中,开展中期督查,向部分整改落实未达要求的部门单位一把手发送亲启件,请分管省领导批示给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推动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加强对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党支部书记三级书记的述职考核,组织开展现场评议,重点指出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层层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

  (作者为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书记)

  学思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时指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产业融合发展,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内涵之一。深入推进苏台两地经贸交流合作,扩大苏台乃至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产业融合是中华民族经济体开辟广阔前景的必由之路。两岸经济尤其是产业投资与贸易的互补性很强,合则两利,分则无益,斗则双输。30多年来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实现了双赢,两岸经济融合日益成为促进两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大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两岸在某些产业领域出现的竞争性局面,完全可以通过产业融合的双赢方式来积极妥善地解决,走出迈向更加紧密中华民族经济体的关键一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乃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利益共同体。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战略,就必须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积极推进苏台产业融合发展,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互利互惠,促进心灵契合,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当前,苏台产业融合发展已站在新的平台上,新情势、新商机呼唤着新思路。首先,持续推进苏台产业融合模式创新。一是两岸共同研发核心技术,成果和利益共享。建立苏台产业的共同技术标准,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二是两岸共建产业品牌,提升两岸产业融合度,增强国际竞争力。三是两岸共拓市场,促进台企由外向型向内外并重型转型,支持台企扎根江苏发展,深耕大陆市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市场。同时,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挂牌,并鼓励相关台企依规进驻两岸知名电商平台销售。

  其次,持续推进两岸产业融合平台载体建设。一要继续支持省内有条件的地区复制推广昆山试验区成熟经验,在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合作水平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推进两岸服务业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推进两岸金融业合作方面构建新机制,打造一批定位明确、服务高效的特色载体。继续鼓励更多台资企业在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设立总部和研发机构,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二要进一步放大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的引领示范效应,积极探索两岸交流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三要推进海峡两岸(泰州)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区、海峡两岸(常州)健康产业合作区、两岸(泰州、常州)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基地、苏台(海安)两岸产业合作园、昆山花桥跨境电商贸易小镇等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对接能力和水平。

  再次,持续推进台资企业与大陆民营企业融合发展。我省需在苏州、昆山等台资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进行积极探索,充分利用政策、平台和人文等优势,打破区域界限、按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建立包含台资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行业协会,在此基础上搭建工商协进会。这样,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台资、民资融合发展信息平台,实现台企与民企信息共享,防止同质竞争,共研技术、共创产品、共育品牌、共拓市场,相互交叉持股,开展整合重组,共同抵御风险,共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此外,持续推进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圆梦江苏。江苏将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逐步为台湾青年在江苏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江苏同胞同等的待遇。一要进一步拓宽苏台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完善就业指导中心线上和线下基础设施。二要加快推进两岸青创园建设,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到江苏创业,吸引广大青年台商对接江苏的资源、产业和市场优势,抓住创业商机在江苏圆梦。三要不断完善台湾青年的医疗保障、就业、住房等政策,进一步优化台青子女教育政策,逐步推动台湾青年发展本地化。

  最后,持续推进苏台全方位交流交往,强化文化认同与心灵契合。注重听取台湾各界特别是青年和基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扩大台湾基层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积极为台湾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通过人员交流、城市交流、深层文化互动等途径,使台湾青年一代对中华文化形成较强的认同感,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实践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持续促进并努力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作者单位: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做学习型干部 倡导研究型工作

  学习与研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内在联系。对于基层领导干部而言,不以研究工作为目的的学习,就是无意义、无价值的无效学习。这种为学而学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同样,不以学习为基础的研究,既如盲人摸象无章法,也似水上浮萍无根基。因此,基层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力与研究力的互动并进和可持续提升,自觉促进学习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乃至深度融合,防止学习与研究两张皮。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更应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这种学习具体到研究型工作中,就是要坚持学习研究化、研究学习化、学习研究一体化,真正在研究中让学习有奔头,在学习中让研究有甜头。

  学研结合,学研相长。学习与研究只有相互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彼此价值、发挥整体作用。研究也是一种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句话就表明了学习与思考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而应有学思结合、学研结合的内在自觉,坚持学中思、研中学。当今时代,面对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我们唯有加强学习,才不会落伍,不被淘汰。但是,学习与研究不能单打独斗、各搞各的,而应相互补充、互相借力。就像教学相长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相互启发和共同成长一样,学与研也应如此。基层领导干部只有强化学与研的无缝衔接和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学研相长。

  学以致研,学以养研。争做学习型干部,目的是什么?就是做好研究型工作,就是学以致用、学以致研。习近平同志不仅要求领导干部多读书学习,而且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从而带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新局面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基层领导干部而言,学习不仅能修身养德,而且能增智养研。基层领导干部虽身在基层,也应胸怀全局,惟其如此,才能在研究工作时登高望远,做到谋势有战略眼光,谋策能抓住要害,保证改革发展不跑偏。既要学习各种新知识、新理念、新模式、新规则,更要学习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增强顶层研究、顶层设计的能力,有效防止“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保证各项改革与发展措施落地见效。

  以研促学,以研带学。学习只有回归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本质,变纯知识学习为本领学习,才能克服研究型本领恐慌。这些实践,具体到全省,就是在经济转型升级、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等上面,研究更多创新性的思路、抓手性的事项、突破性的政策和举措,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具体到各地各部门,基层领导干部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短板导向,才能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才能锤炼研究能力、增添学习动力。与此同时,也要放眼全局和长远,以研究型工作的开展,引领和带动学习,不断增强学习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作者为扬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

  三做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信仰是希望所在、力量之源。构筑话语体系,发出党校声音,需要各级党校不断突破创新,构建新载体,探索新路径,将党的声音传播更广,党的故事讲得更精彩。镇江市委党校主动破题,全力整合教学科研各方资源,一个传播党的声音的新载体、新平台——“信仰希望力量”红色学府应运而生。

  将资源整合作为构筑话语体系的重要切入点。红色学府整合教学、科研等各类资源,借助文字、音频、视频、现场讲授等方式,通过微课堂、大讲坛、新视野、宣讲团、“镇智库”等形式,在微信公众号、校园门户网、市委机关报、各类讲堂上传播党的声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校话语体系。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红色学府从小处着手,开办微课堂。它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微型党课、学员讲课、政策解读、党性教育、红色文化、好书推荐、学员声音,促进党员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促进在校学员与教师的互动,方便领导干部学思悟践,自我提升,克服本领恐慌。目前,各类微课堂已举办180多期。

  同时,红色学府从大处着眼,办好大讲坛,让党校群贤毕至。镇江市委党校开办专家讲坛、领导讲坛,分别邀请校外专家、镇江党政领导来校授课,又设学员讲坛和学员声音,展示学员调研成果和学习心得感悟。向上整理报送市领导参阅,向外回应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将大讲坛成果充分转化。截至目前,大讲坛开讲共计120次,其中专家讲坛78讲,领导讲坛26讲,学员讲坛16讲。

  紧盯前沿方不落人后。红色学府依托中央党校报刊社科研基地,开设“新视野”,放大科研成果外溢效应,主动发声阐明新观点,让党员干部、社会各界看得明白、学得深入、懂得真切。研究方向既立足于镇江实际,又紧贴实践创新,形成了镇江建设山水花园城市指标体系研究、镇江实现现代化的特色路径研究等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推进跨区域合作,与南京市委党校、扬州市委党校以及省委党校科研处共同组织宁镇扬一体化协同发展研讨会,5年来形成了近百篇咨询研究报告。联合《镇江日报》开辟理论专版,已经刊发10期。

  话语体系既要通“天线”也要接地气,红色学府定期送课到基层,将党的声音送到一线。组织“信仰希望力量”宣讲团,积极将理论宣讲向基层延伸。在基层单位宣讲200多场次,受众1万多人。授课内容包括中央重要会议精神解读、新发展理念解读,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等,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口碑。

  新型智库建设是提升党校科研资政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红色学府还积极打造“镇智库”。今年7月,镇江市情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成为全省13个设区市中唯一与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并列的新型决策咨询机构。研究中心以打造镇江一流智库为目标,全力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提供前瞻性研究成果。研究中心借外力,聚资源,献良策,研究成果放大效应明显。同时,红色学府积极打造大科研体系,先后在全市市级机关设立合作研究部门13个,在辖市区乡镇和街道设立调研基地16个,在村与社区设立调研点27个。在全国党校智库建设座谈会上,镇江做法赢得广泛点赞,充分体现了镇江智库建设的软实力。

  (作者为镇江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

  “重构江苏功能区 聚焦南通新作为”之五

  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上海“北大门”

  编者按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出“1+3”重点功能区战略,重塑江苏经济地理版图。南通承南启北、拥江临海、毗邻上海,在全省及长三角地区位置独特,如何放大江海优势,加快打造上海“北大门”?在日前由南通市委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专家座谈会上,江苏、上海两地智库专家为此献计献策。本期智库版摘编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作为全省唯一既滨江又临海的城市,南通在“1+3”重点功能区划分中,是唯一同时在两个功能区承担重任的城市。可以说,在“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南通是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它既是扬子江城市群的一部分,又是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成员,更重要的是靠近上海。我们在研究南通发展战略时,不可能离开上海。

  扬子江城市群的核心是跨江融合发展。江北地区在新的功能区战略下要有新突破、新作为,关键是跨江发展。从江苏区域情况看,上海通南通的崇启大桥、苏通大桥以及在建中的沪通大桥等,使得沿江地区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一体化区域。

  从横向看,第一条是以上海为起点,经过苏州,沿沪宁线通向南京;第二条是以上海为起点,经过南通,沿长江北岸通向南京;第三条是以上海为起点,经过南通沿海,通向连云港。江苏沿江地区的发展,首先要考虑这三条以上海为龙头的交通大动脉。过去只有江南一条线,现在新加的两条线,都是以南通为江北的起点,这是南通非常重要的区位优势。

  从纵向看,沿江建成的多座大桥为跨江同城化打通了脉络。江阴大桥解决了江阴和靖江的同城问题,润扬大桥解决了镇江和扬州的同城问题,泰州大桥解决了泰州和常州的同城问题,苏通大桥解决了苏州和南通的同城问题,沪通大桥将解决南通和上海的同城问题。同城化下,苏中概念正在被淡化,甚至消失。对南通而言,不仅仅是和苏州融合,更重要的是和上海融合。加快推进南通和上海同城化,就是要解决在新常态下经济、地理等格局重塑的问题。

  江苏提出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唯一的缺憾是上海不在其中。过去城市化提的是“产城融合发展”,现在江苏提出“1+3”重点功能区战略,把生态纳入其中,叫“产城生态一体化融合发展”。按照这个思路,发展区必须有生态区。

  “1+3”重点功能区战略把江淮作为生态功能区,其他地区作为发展区。单纯搞发展区,或者单纯搞生态区,都不妥,大区域中要包含一个生态区。南通在“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毫无疑问是发展区,但仍然要布局生态功能区。

  功能区重构一定要有共享发展的思想。所谓共享经济,共享发展,是指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资源。同城化的实质就是要共享城市发展资源。南通必须明确和上海同城化,主动对接,主动共享。

  现在讨论“1+3”重点功能区重构战略,一定不是孤立发展,而是共享。江淮生态区,它的生态资源要共享给其他地区,其他地区的发展资源也要共享给江淮生态区。这才是新的发展思路。

  如何推动同城化?同城化,不是成为同一个城市。同城化的基本要素是减少分割,互联互通,包括产业布局的同城化、交通出行的同城化、通勤就业的同城化、人口居住的同城化、公共服务水准的同城化、环境保护的同城化等。南通与上海同城化,几大问题需要考虑:

  一是高起点、高水准定位城市规划。南通首先要考虑的是和上海同城化。上海和南通在地理位置、资源等方面互补性较大。上海的海港急需扩容,南通可以建设和上海一体化的海港。

  二是上海高科技在南通产业化。科技创新、创新成果产业化在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上海有非常强的创新资源,特别是张江已成为上海科创中心的科学城,是中心的中心。张江那么多科技成果不可能都在上海产业化,必然要向外寻求产业化基地。南通紧靠上海,区位得天独厚,近水楼台先得月,要成为上海科创中心的组成部分,作为其科创成果的产业化基地。

  三是南通可以给予上海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相对便宜的房地产市场。

  四是南通如何利用海港优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江海文章都要做,但南通更多要做好海的文章。先进发达的城市都是海港城市。通过与上海海港一体化、建好海港城市,提升对外开放度;利用长江口优势,建设航运物流中心。

  南通的定位还可以进一步朝着四个方面考虑:第一,南通完全可以提出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第二,它可以成为上海的副中心;第三,南通完全可以成为区域的文化教育中心;第四,扬子江城市群应该是多中心,南通依靠沿江、沿海、临近上海的优势,应该成为长江北岸的区域中心。

  按照以上定位,在产业选择方面,南通应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依托上海科创中心,建立高科技产业基地;依托江海优势,建立以国际航运为领头的现代服务业;依托临海优势,发展海洋产业。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1+3”重点功能区是江苏省的新战略、大手笔。如何与老战略叠加,产生1+1>2的效果,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战略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精炼、越准确越好。

  提到南通的发展,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与上海的关系。在“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如果南通不能在与上海的融入中有更大进展、更高提升,那么沿海经济带是“带”不起来的。我认为沿海经济带也要有龙头,南通能否成为龙头,就看它在和上海的合作中能不能得到提升。如果南通表现平平,将无法带起江苏沿海地区。因此,南通在“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的责任重大。

  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从地理方位角度,我赞成这一提法。但是,这里“靠”的涵义是中性的,只是客观描述了一个现象,不是在某方面依靠上海。我认为更恰当的提法应当是“拥江、临海、融入上海”。在与上海的关系上,我主张“互通、互补、互利”。尽管上海是直辖市,南通是设区市,但发展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就“1+3”重点功能区战略和南通的关系,我想谈几点看法:

  南通在“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地位特殊。与盐城和连云港不同,南通应当成为江苏沿海经济龙头。上海是全国的龙头,南通与苏州隔江相望,可以算是“龙颈”。

  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北方打造雄安新区,南通应当成为南方的“雄安”,上海的新区、副中心,成为上海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区域规划包括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规划是什么?城市规划就是要考虑,南通的城市功能如何融入上海的城市功能,这是融入上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1+3”重点功能区战略就是要淡化行政区划,按照经济规律、市场原则来发展。南通的发展如果没有产业规划,就融入不了上海,所以必须有一定的产业高度。产业规划首先是环境、交通、生活、生态等配套的规划,产业是企业的选择、市场选择的结果,产业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南通与上海之间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关系一定不能朝着分工的角度考虑。简单承接上海淘汰产业,短期增长一点GDP,是不可能长久的。真正要培养自己的产业优势,得靠造环境。能成为人才高地,才能成为产业高地;能成为产业高地,才能真正拥有与上海对话的资格。产业上既要融入上海、又要赶超上海,要进入上海的产业链,甚至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省政府参事)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中,南通是交汇点。在“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南通也是最重要的节点之一,是两大功能区的交汇点,区位越来越重要。对南通的定位,以及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对接上海的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建设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创新高地中的高峰。高峰可以有若干个。近年来,南通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发展既好又快,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还在进一步显现。南通经济总量已接近无锡,又有很多土地资源、空间资源,有江有海。南通在产业创新方面可以有更高的目标定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定位,必须与上海的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相匹配,上海在这方面的力度很大。一些国内大企业在上海建研发基地,包括腾讯、华为等,因为人才多,综合配套好。南通要聚焦上海科创中心重大项目布局,加深联动。上海空间有限,发展易面临瓶颈,全球科创中心战略也是为国家服务的,需要长三角等地区的共同参与。启东的生命健康科技城建设很有必要,可承接张江的研发转移、产业化转移。张江药谷包括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也在往外转移,包括航天航空、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等,都需要与周边地区合作,进行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链。

  二是对标上海科创中心政策与制度创新。

  三是瞄准上海科创人才资源集聚,更多共享。同城化后,人才住在上海,工作在南通。最近上海提出加快人才高峰建设,要推人才高峰工程。大家都在抢人才,杭州、苏州、武汉等城市都推出了人才引进政策。如果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南通可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今年,国家出台上海自贸区深化版,有三点值得关注:深化金融改革,这是其他自贸区没有的;做“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设立自由港,这与南通关联度较大。南通应如何对接?一是建自贸区平台,在上海自贸区设立总部;二是考虑在南通建立上海自贸区分区,国家还没批江苏的自贸区,南通在这一方面得天独厚;三是如何对接上海的国家高标准城市建设,加快提升南通城市的国际品质。

  上海明确提出对标国际一流,提出建设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上海现在比较自豪的是国际化程度高,但是与国际上的很多大城市相比,城市建设管理差距较大,在新一轮规划中提出要缩小公共医疗、城市交通设施、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差距,力度空前。南通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一定要高标准、高起点定位,对标上海,甚至对标国际。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1+3”重点功能区战略实际上是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寻找新的战略平台,实施创新、改革、开放等重大举措。在本轮国家战略下,江苏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搭建好自己的战略平台、创新平台。例如,扬子江城市群能否定位为高端人才集聚区,江淮生态经济区能否做成全国示范等。

  南通是江苏目前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之一,但还要争取成为江苏发展前景最好的城市之一。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南通的经济、文化、城市的特性在哪里。挖掘区域的独特性,将成为吸引发展要素集聚的强磁场。

  江海经济是切入独特性的一个方面,比如临港产业、临港经济。港口资源是南通的独特性之一,拥有不小的潜力。临沪优势也是南通独特性的重要体现。

  还有就是海洋经济。江苏的海洋经济相对处于弱势。从“1+3”重点功能区战略来说,扬子江城市群是以高技术与服务经济为主体,沿海则以海洋经济为主打,南通要做海洋经济的龙头。海洋经济除了沿岸港口经济外,还有通过海洋种养,发展与海洋资源相关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渔业、生物经济。

  对接“一带一路”经济。“一带一路”不光是两条线,而且是对外开放、走向包容性、全球化的平台。南通的建筑正在加快“走出去”,南通也是新侨之乡,这些方面如何在“一带一路”中、扬子江城市群战略中体现,还需进一步做好相关规划。

  文化的独特性,包括长寿、教育、体育、张謇等,南通可在旅游、养生、养老、培训等方面做文章。

  南向联系。南向联系最重要的是吸引资本和技术,并与南通独特性相结合,形成集聚: 第一是交通联系,南通与苏州应该一起把通苏嘉这条通道尽快打通,从而能更快接入上海城区。第二,江苏非常擅长做硬件、做空间,但在软环境方面,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相对落后,青年人才在江苏创业还比较麻烦。南通在为人才引进营造软环境方面,可以借鉴上海的全面创新改革十条措施。第三,吸纳上海养老人口。上海要控制人口,必须把老年人口转移出来。江苏可以去吸纳上海的老年人口,在上海周边地区形成合理的老龄人口流动,南通可以有所作为。

  作为两大功能区节点,南通同时还能成为生态经济的服务节点,以及海洋经济和生态经济技术的服务中心。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江苏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

  第一个建议,南通相关战略研究,建议邀请上海社科院多承担一些。南通市政府与上海社科院签订协议,共建研究基地,在战略研究上发挥好作用。上海社科院是国家级的高端智库,南通面临很多接轨上海的具体问题,由上海智库参与研究,更加切题。

  第二个建议,中央创新区建设在引进大院大所时,多考虑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省委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而我省海洋经济的科技力量目前相对薄弱,山东的青岛、烟台集聚了一批国家级的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一所、海洋站研究所等,南通能不能在海洋大院大所建设中抢得先机、为江苏打开局面?

  “一门”。南通在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1+3”重点功能区等战略中,都要做好一个“门”的文章。暂时不需要讨论门里门外的问题,主要还是得聚焦如何建设的问题。南通正着力打造“三港三城三基地”,南通既是沿江城市,又是沿海城市,得把这个特点发挥好。南通如何提高首位度和辐射能力?首先得从规划、产业发展、要素聚集等方面着手。

  “三带”。一是经济带,南通有江有海,在沿海地区,南通的海洋经济总量是盐城和连云港的总和。但目前是江强海弱,只有沿海经济发展起来,补齐这块短板,南通的经济才能更加多元平衡。二是生态带,南通与沿江地区比,有大量的沿海滩涂资源,与上海的生态岛毗邻,具有一定的生态基础和生态优势。南通在全省沿江地区首先制定了生态带规划,为沿江其他城市提供了参考借鉴。三是文化带,最近省里在提大运河文化带,对于沿江地区来讲,文化带的建设非常重要。南通拥有江海特色文化、文化遗产、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未来产业发展必须具备的文化特质,同时也是建设更有品位城市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个集群”。一是产业集群,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更要瞄准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建设,电子信息、汽车、电器、高端装备、纺织,与南通“3+3”产业布局是高度吻合的,要以集群发展的理念来发展产业。二是城市集群。三是创新集群,把创新要素集聚起来,通过中央创新区带动发展,接轨上海科创中心。

  对于南通的地位,可用四句话来概括:绿色生态发展的新标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高地,全面融合发展的新试点,深度开放发展的新窗口。

  (作者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从当前江苏区域“1+3”重点功能区的重构、长三角城市群北翼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上海规划实施“上海2040”战略等大背景下,南通要重新审视城市与区域地位、功能与价值,最大限度地聚集国际、国内和区域优质资源,加快提升城市的发展能级,在长三角巨型发展区的“多中心化”中,能担当起上海大都市区的副中心、扬子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江苏沿海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多重重要角色。

  把主城“中央创新区”与通州湾和启东生命科学城,作为一个整体的创新系统来统合。加快实施对南通中心城区提优升级带动下的整体城市能级提升行动,主要包括城市硬件建设的高标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营商环境的优化等。让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通州湾临港产业城与主城“中央创新区”,形成一个稳定的“金三角”创新框架,形成南通整体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的空间格局和发展形态。

  围绕现代海洋经济建设研发高地,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加快打造区域“创新之都”。可借鉴深圳虚拟大学城、苏州研究生城的成熟做法,引进国内知名大学的研究院,打造海洋科技研究成果转化的“创新飞地”。比如,主城区新规划17平方公里的“中央创新区”,应该从国际站位、国家高度,引进培养在现代服务业、现代海洋经济的前沿领域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团队,建立高水平的现代海洋产业研究院,在“创新之都”的建设上,有特色性的定位,形成制度化的口碑效应。

  定向承接上海城市的要素外溢与功能疏散,在公共服务方面突出特色优势。建议南通定向承接上海城市的要素外溢与功能疏散,重点引进上海的高端医疗资源与服务。以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为载体,合作打造医疗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上海的知名医院来南通合作新开专科化的院区、病区,使其成为性价比高的飞地化的上海医疗服务。借助上海把崇明岛定位为国际生态岛的保护型战略,可在崇明岛的南通行政管辖区,与上海共建健康生态园,使其成为上海与南通共同的“后花园”。

  科学制订壮大人才规模、优化人口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创新之都”提供源源动力。要让那些从高商务成本的上海分流出来的企业人才、创业人才,把南通作为首选之地,政府不仅要营造包容性的城市文化,还要在切实解决相对初期的工作和生活问题方面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比如实施可行的购房补贴、租房补贴政策,从而在保持人口的净流入的前提下,壮大人才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才红利,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南通打造区域性“创新之都”提供丰厚的人力资源支撑。

  (作者为江苏省委《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省级智库“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