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0

智库|南通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产业高度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蒋伏心   2017-11-01 07:54:00

  “1+3”重点功能区是江苏省的新战略、大手笔。如何与老战略叠加,产生1+1>2的效果,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战略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精炼、越准确越好。

  提到南通的发展,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与上海的关系。在“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如果南通不能在与上海的融入中有更大进展、更高提升,那么沿海经济带是“带”不起来的。我认为沿海经济带也要有龙头,南通能否成为龙头,就看它在和上海的合作中能不能得到提升。如果南通表现平平,将无法带起江苏沿海地区。因此,南通在“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的责任重大。

  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从地理方位角度,我赞成这一提法。但是,这里“靠”的涵义是中性的,只是客观描述了一个现象,不是在某方面依靠上海。我认为更恰当的提法应当是“拥江、临海、融入上海”。在与上海的关系上,我主张“互通、互补、互利”。尽管上海是直辖市,南通是设区市,但发展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就“1+3”重点功能区战略和南通的关系,我想谈几点看法:

  南通在“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地位特殊。与盐城和连云港不同,南通应当成为江苏沿海经济龙头。上海是全国的龙头,南通与苏州隔江相望,可以算是“龙颈”。

  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北方打造雄安新区,南通应当成为南方的“雄安”,上海的新区、副中心,成为上海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区域规划包括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规划是什么?城市规划就是要考虑,南通的城市功能如何融入上海的城市功能,这是融入上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1+3”重点功能区战略就是要淡化行政区划,按照经济规律、市场原则来发展。南通的发展如果没有产业规划,就融入不了上海,所以必须有一定的产业高度。产业规划首先是环境、交通、生活、生态等配套的规划,产业是企业的选择、市场选择的结果,产业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南通与上海之间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关系一定不能朝着分工的角度考虑。简单承接上海淘汰产业,短期增长一点GDP,是不可能长久的。真正要培养自己的产业优势,得靠造环境。能成为人才高地,才能成为产业高地;能成为产业高地,才能真正拥有与上海对话的资格。产业上既要融入上海、又要赶超上海,要进入上海的产业链,甚至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省政府参事)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