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省教育厅、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遴选推荐活动结果揭晓,20位教师当选“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20位教师获提名奖。他们诠释教师责任,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即日起,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联合推出“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系列报道,走进这一优秀教师群体,感受他们的大爱光辉。
王顺利:乡村教师的铁汉柔情
王顺利是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师,2004年起他就在乡村学校从教。18年来,每年至少承担3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每周近20节课。
[详情]
袁良萍:三次赴藏支教 点亮孩子“梦想之光”
“你看,这些都是我在西藏时候的照片,我皮肤本来就黑,到那边就更黑了,脸上还多了很多的晒斑,又多了‘高原红’,不过我的学生给我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次仁拉姆,次仁在藏语里是长寿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
[详情]
曹伟林:自蕴芬芳 琢璞成器
在泰兴市洋思中学,很多孩子来自农村,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如何为他们人生发展蓄能?作为学校校长,曹伟林想到了强化阅读,“以读书来素履向光,聚力生长”。
[详情]
包伯成:从职业经理人到“高被引科学家”
包伯成教授,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方向学科带头人,是较早从事忆阻模拟器及其应用电路相关研究的国内学者之一。2020年、2021年,连续两次入选科睿唯安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是常州市唯一入选科学家。
[详情]
印邦枝:以爱育爱 向光而行
“爷爷奶奶在家里身体好不好啊?假期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自己要合理安排时间,一定一定要记住,不能去小河里游泳……”今年暑假的一天,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印邦枝来到泗洪县归仁镇姜冯村看望学生小鹏,这也是她暑期家访的第三站。
[详情]
江敏:年逾半百 用无私和大爱感动伊宁
“2018年的8月25号我们出发,到今天为止我们相识4年,所以要感谢我们4年前的相识……”2022年教师节前夕的这一次聚会,是南京市金陵中学教师江敏和一群南京援疆教师一年一度的相约。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但在遥远的新疆伊宁,他们一起并肩战斗,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详情]
张泉森:用坚守诠释信念 用奉献体现师德
1988年大学毕业之后,张泉森就来到南通市海门区海永学校,到现在已经34年了。“我记得我到学校里面来,当时都没有一条好好的路,边上全是农田。那时候我确实也没想来,选的是海门市区的一所学校。”
[详情]
刘晴晴:不忘初心,扎根农村育桃李
刘晴晴,来自徐州新沂偏远地区的窑湾中学,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2010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成为一名乡村中学的生物教师。
[详情]
沈宁:用心育人 培育希望
沈宁是徐州市星光小学科学教师。1999年,沈宁从教语文课改教自然课,这对于学习中文专业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详情]
王骏:坚守“制造强国”初心 勇担“职教育人”使命
2002年,24岁的王骏从东南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无锡,成为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刚到学校时,我们学校从原来的中专校升格成为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方面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
[详情]
查晓东:点燃数学之光 助力人生梦想
数学学科面对的是枯燥的概念、定理,以及抽象的公式。它没有文科那样的诗情画意,也没有物理、化学那些有趣的实验,因此如何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点燃学生人生梦想,是江苏省天一中学数学教师查晓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详情]
徐守敬:卅年磨一剑 职教耕华章
徐守敬,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深知教育对一个人的未来是多么重要。“10岁时,我的父亲去世,母亲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要为自己读书。’”
[详情]
蔡晓伟:心系天山南北 情洒祖国边疆
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东方小夜曲”——《草原之夜》,传唱大江南北,它的诞生地就在如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对句容市第三中学英语教师蔡晓伟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详情]
秦文:为乡村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
秦文是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有着35年教龄。为家乡的孩子插上翅膀,帮助他们绽放光芒,是她一辈子的追求。
[详情]
王磊:让思政课更有温度和力量
“王老师的课太难抢了,120个名额,一分钟就没有了。”“‘磊哥’的课特抢手,手速慢一点都不行。”同学们口中的王老师、“磊哥”,就是南京师范大学80后思政课教师王磊,看到同学们都这么喜欢思政课,期待思政课,他感到非常欣慰。
[详情]
皮丽:实境体验 思政教育创新篇
皮丽从教20年,来到新安小学也有了7年的时间。新安小学是“新安旅行团”的母校,一直以来,学校都会倡导孩子们以“新安旅行团”的前辈们为榜样,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
[详情]
段金廒:“三牛”精神育桃李
段金廒,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四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中药资源学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详情]
朱增力:助力职校生人生出彩
“当老师,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帮助孩子成就人生的精彩。”这是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朱增力的事业信条。
[详情]
黄美华:让音乐教育回归育人本心
从教35年,把“音乐种子”植入“文化土壤”是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黄美华一直以来的追求。她发现语文课本里有很多与音乐学科相关联的课文,从此主动牵手语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
[详情]
计彩娟:为了那群自然生长的孩子
1999年从苏州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计彩娟就回到了家乡,在金家坝幼儿园开启了23年乡村幼儿教育的历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