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一重大判断,必须要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性、根本性和核心性。基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多重维度,从原初的理论逻辑、必需的前提基础、事业的开创发展、卓越的领导能力、坚强的领导核心五个方面出发,贯通指导思想与客观实际、历史发展与现实成绩、党的集体与领导核心,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问题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化对这一重大判断的理解与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是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也必将被共产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但资产阶级本身并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其是被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无产阶级所推翻,而无产阶级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成立政党。作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把消灭阶级、建立新社会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基于以上分析,要想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理论源头上首先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阐释,回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对于党的历史使命的认知,透彻把握共产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相关性与一体性,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才能够建立发展。

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前提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但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中国的成立为其奠定了根本性的政治前提,社会主义改造为其奠定了经济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的建设探索为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尽管经历了严重曲折,但这一时期的探索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基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赋权于民,致力于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与首创精神,致力于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别于传统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得以开创。历经四十余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发展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恢弘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的卓越领导,既不可能有持续的理论创新,也不可能有不断的实践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会开创,更谈不上发展。要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色、不变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就此而言,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党的领导并非一个变量,而是一个常量,并且是最为关键、最为核心、最为内在、最为本质的因素与常量。

卓越的领导能力是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关键。这种领导能力鲜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崇高的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性政党,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长远的价值追求。坚定的人民立场。共产党不忘初心,强调人民至上,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谋幸福。严整的组织特性。组织边界严明、组织体系严密、组织原则有效、组织纪律严格,使得党能够通过自我革命统一全党思想,规范全党行为,集中全党力量,把党中央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迅速有效贯彻落实。极强的实践思维。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思维,注重实践探索、教训反思、经验总结、思想提升、理论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互动。出色的学习能力。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型政党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进。持续的回应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过程中能够从实际出发积极应对各种问题与挑战,回应民众诉求,较为有效地实现指导思想、政策与制度的更替与创新。这种卓越的领导能力决定了党的领导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

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定性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为重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个极为重要的内涵就是强调党的领导核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定性意义。纵观党的历史可以看到,真正的领导核心都是我们党在应对重大危机与挑战的过程中产生的,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棘手难解的问题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明确思路、凝聚力量,汇集共识,以力挽狂澜、化危为机,通过艰巨卓绝的努力开创伟大事业的新局面。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改革必须全面深化,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而当前改革推进的艰巨程度、敏感程度、复杂程度,丝毫都不亚于改革之初,整体形势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问题多、挑战大、阻力强。而这就决定了现阶段的中国改革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党中央,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凝聚共识、整合力量、明确思路、贯彻落实,带领全党与全国人民共克时艰,再创辉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党内领导核心地位,正是适应了这样一种历史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也充分显现了习近平同志作为全党领导核心的能力。维护习近平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对于在新时代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篇章极为关键、十分重要。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在抗击疫情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要求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政兴国、依法治国的策略,以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决心。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面对重大风险挑战,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法宝。危难时刻,党中央依法审慎决策,加强风险评估,科学研判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各省市自治区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规定,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一级响应,延长春节假期、及时公开信息、征用防疫物资、实行交通管制,对疑似人群进行严格筛查、医学随访和全程管控等遏制疫情蔓延,这些举措既符合人民安全需要,也符合法治精神。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虽然造成诸多不便,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拥护。依法防控的初衷就是执政为民,全民战疫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勠力同心的民族精神,又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疫情防控的法治化水平。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越是危难时刻,越要高举法治利剑,让一切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依法执政、依法处理、依法追究,完善处罚程序为防疫工作提供安定有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从严从重从快处罚是强化公共安全的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决心,是对仍怀叵测之心的警示。惩前毖后,以儆效尤,体现了以法治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合法权利的宗旨。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社会文明是社会的开化状态和人类的进步程度,是政治文明、国家文明、人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统一体,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法治精神融入核心价值、规范社会行为的一次实际检验。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凸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与“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在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下,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但也出现了因隐瞒信息、拒不配合导致传染扩散的情况,甚至发生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治理既要有温度,更要有力度,不仅要引导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还要依法排查处置,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坚持依法防控和依法治理相结合中,为建设法治中国筑牢群众基础,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注入新的动力。

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我们党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不满意、防控不力的干部,对擅离职守、推诿扯皮、临危退缩、消极应付的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处理。相反,对在防控期间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的干部,对坚守岗位、率先垂范的干部火线提拔。赏罚分明,正向激励,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以有效问责强化制度执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依法治国最终要落实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体现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最高检、最高法、国家卫健委、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人社部出台相关要求,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各级党组织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上,体现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成效上。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自我革命的重大命题。理想实现、话语构建和文化传承是理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三个维度。党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是实现崇高政治理想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为远大和崇高的理想。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论者。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基本纲领,每一个基本纲领的实现都会带来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伟大的社会革命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相伴相生。党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推进自我革命,逐步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历史经验表明,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马克思、恩格斯曾批判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尚能表现出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一旦执掌政权后便失去了理论兴趣,开始转向“捡拾工业大树上掉落下来的金苹果”,取而代之的是“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面对已有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实现崇高政治理想如同攀登高峰,需要保持自我革命精神,自觉抵制各种政治微生物的侵蚀。

党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是抵制西方政治话语的必然选择。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党风政风明显好转。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出新要求。长期以来,在西方政治理论中存在一种逻辑: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有通过设立反对党才能消除执政党的腐败行为,多党竞争、三权分立是解决权力腐败万古不易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西方所谓‘宪政民主’‘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概念的影响,不断创新和生成能够准确表达中国法治思想、法治文化、法治思维的标识性概念。”应对西方政治话语的渗透,我们需要加强新时代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自我革命”的概念,阐述自我革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党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运用道德理想激励自我奋进,运用忧患意识催生自我警醒,运用科学方法提升自我修养,因而成为孕育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资源。崇高的道德理想对于社会成员的修身具有巨大感召力,成为激发人们自我奋进的重要力量。深沉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饱经患难而形成的生存发展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古人认识到忧患意识关乎国家的兴衰治乱,因此反复告诫后人要对前人的教训“哀之”“鉴之”,安而不忘危,时刻保持自我警醒,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自我革命是在萃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基础上而形成的重要概念。因此我们党要大力挖掘运用传统文化中关于自我修养的思想资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推进伟大自我革命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研究员、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携手抗击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正是凭借着这些浸透于灵魂深处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得以穿越数千年历史风雨,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战疫”面前迸发伟大创造精神。在疫情肆虐的紧急关头,中国人民顶住压力,绝不退缩,不断地迸发出伟大的创造精神。1月23日,武汉知音湖畔的滩涂上,著名的火神山医院火线奠基。7500多名工人、近千台大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众多企业更是星夜驰援,与时间赛跑,最终创造了10天就建成一座医院的世界奇迹。与此同时,另一座拥有15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也在15天内落成。美国《时代》周刊、英国《每日邮报》等国外媒体惊叹不已,认为中国奇迹简直不可思议!而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迅速建成只是全民“战疫”的一个缩影。面对新冠疫情,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创造了人间奇迹。

“战疫”面前彰显伟大奋斗精神。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人员始终是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随着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在党中央的号召和部署下,前赴后继地奔赴抗疫第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在危急关头,用生命为人民铸就了一道钢铁长城!正像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著名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教授所说的那样,“你必须冲锋在前,如果你害怕了,别人就更害怕!”自1月19日临危受命奔赴武汉至今,邱海波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从2003年开始,邱海波参与过抗击非典、2005年猪链球菌病疫情、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治工作,也参与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4年“82”昆山爆炸事故和2015年“812”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救治工作。20多年来,他曾一次次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邱海波何尝不是血肉之躯?广大一线的白衣战士哪个没有家人的牵挂?但是,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将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生动地书写在了“抗疫”的第一线。

“战疫”面前凝聚伟大团结精神。当前,全国上下在党中央的统筹部署和强力督导下,“战疫”动员能力史无前例。人人都在行动,人人都在努力,展现出空前团结的局面。无论是人民警察、环卫工人,还是物流司机、外卖小哥,还有各种自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当口罩、消毒液成为抢购对象时,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甚至海外同胞纷纷将手里的紧缺物资捐献出来。显然,这场新冠疫情早已不是医护人员的战役。我们目睹着万众一心的中国力量,感受着中国人民伟大的团结精神。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高度评价中国人民的疫情防控工作,称“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战疫”面前弘扬伟大梦想精神。回首往昔,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弘扬伟大梦想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砥砺前行。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而今春暖花开,疫情已获得初步控制,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人民绝不会因为一场疫情而停下追寻伟大梦想的脚步。相反,这次疫情防控中所弘扬的伟大民族精神,将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标志。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苏州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以开放而兴,因开放而盛。改革开放40多年来,苏州的GDP增长了600多倍,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320亿美元。当年邓小平同志曾在苏州找到“小康”的生动例证,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对苏州提出了“勾画现代化目标”的殷殷嘱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光荣的使命激励着我们,历史的机遇召唤着我们,风险挑战考验着我们。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开放再出发”,是苏州的唯一选择。

新年伊始,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开放再出发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鲜明提出了开放的新目标,系统布局了开放的新格局,创新设计了开放的新政策,检阅展示了开放的新成果,生动宣传了开放的新形象,策划推动了开放的新平台,向全世界宣示了苏州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确立了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的目标,以开放推动创新发展,提升苏州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重磅推出“3+3”鼓励政策,三年内滚动遴选1000家创新型企业,参照国家高企所得税政策给予三年奖励;自贸区苏州片区内符合相关条件、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奖励期再延长三年。对研发费用连续大幅增长的企业,给予增长额6%的奖励。全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对引进诺贝尔奖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支持;对具备重大原始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创新团队,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深化离岸创新“苏州模式”,到2022年末将在全球布局建设50家海外离岸创新中心。

我们选定了“积极进取型”的转型路径,以开放促进产业转型,提升苏州的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我们决定将生物医药作为苏州的“一号产业”精心打造,加快构建具有唯一性、领先性、标志性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打造“中国生物医药看苏州”的鲜明品牌。我们将把“苏州制造”的既有优势做得更强,推动外资在更优开放环境下深度参与建设新型显示、光通信、高端装备制造等10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流程,生产最先进的产品,打造世界的“头部工厂”。以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外贸转型,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买卖全球”向“服务全球”的华丽转身。

作为中国外来投资最密集的地区,我们将以开放强化有效投入,提升苏州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向全球首发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包括投资考察线路图、平台载体导引图、产业用地供应图、投资合作机会图,为全球资本选择苏州、投资苏州提供透明、公平、便捷、稳定的预期和资讯。特别是发布了68.8平方公里的近期可供产业用地,只要是战略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只要是符合苏州未来发展定位的产业,在苏州用地一律保证。五年内设立不少于800亿元的自贸区苏州片区专项发展资金,以世界一流标准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前沿产业、高端人才、总部经济等领域加快发展。面向中新、中德、中日合作,积极开辟平台载体新空间,在新时代努力打造对外开放的示范区。

苏州是世界银行评选出的“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我们推出“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并同步推出营商环境4S国际版品牌(“Supreme Service, Super Suzhou”意为“至高服务,超级苏州”)。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贯穿服务市场主体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让企业和人才在苏州投资放心、发展安心、干事顺心、创业开心、生活舒心。聚焦重点投资项目和创新项目,推出“N+1”专项支持政策,凡是体现重大创新成果转化的策源性项目,凡是体现国际最高水准的科技创新项目,凡是在苏州先导产业中起龙头关键作用的项目,凡是符合新发展理念、高产出率的好项目,可以对标国际惯例、对标先进城市标准,再“加一点”力度。持续优化业务流程、缩短行政审批时限,将开办企业时间压减到2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压减到3个工作日内,企业平均纳税时间缩短到100小时/年。建立企业家沙龙制度、微信群联系制度、信息直报制度,让企业的声音、意见、诉求党委政府“听得到、看得到、办得到”。

我们将以开放塑造城市品质,提升苏州的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深入论证“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的城市发展愿景,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大布局,在做强一体化内核中实现“市域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加快公共服务与国际接轨,三年内新建外籍子女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国际化学校15所,引进国际高端医疗集团兴办医疗机构,提高在苏外籍人士的生活便利化水平。精心擦亮与世界对话的文化名片,通过国际性“大事件”来提升城市文化“大影响”。充分发挥苏州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民族管弦乐团和昆剧院等文化桥梁功能,让“苏州故事”传遍全球,在全球传播“苏州声音”。

苏州在新时代“开放再出发”,说到底是人的“再出发”,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再出发”。我们将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在苦干实干中赋予其时代内涵。我们要求党员干部燃烧“开放再出发”的火热激情,比一比谁的实招硬招更多,比一比谁的服务本领更强,比一比谁的落实成果更好。我们鼓励企业家树立“开放再出发”的壮志雄心,比一比谁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当中占据最高位置,比一比谁的技术创新能引领世界产业发展的最新方向,比一比谁站上了新兴产业的最新风口。我们号召全市上下掀起“开放再出发”的滚滚春潮,比一比谁为苏州“开放再出发”作的贡献更多,比一比谁为苏州投资环境出力更大,比一比谁立足岗位实际为“苏州名片”更添亮色。

(作者为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重在基层、难在基层,必须把基层社会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问题导向,激发创新动能,加快现代化步伐。

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利于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要抓住基层党建薄弱环节特别是党建“空壳化”、党员“两不管”等问题,重点抓好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楼宇物业等领域的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有效覆盖。按照便于开展活动、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设立社区“大党委”,采取“上提下分”方式将党员人数较多的村(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将支部建在网格上,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针对一些村居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组织、没力量” “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问题,选好配强带头人,加强班子建设,压实主体责任。

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当前情势下,政府大包大揽、主要靠行政命令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收到满意成效,迫切需要加快实现从“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要深化“政社互动”,创新社区协商形式,加大政府部门向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力度。健全以居务公开为先导的日常管理方式,对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均以一定形式公开。建立与居务公开目录相对接的社区协商目录,健全利益相关方参与社区治理机制。探索推行“院落自治”“楼宇自治”等“微自治”形式,及时解决“微难题”“微矛盾”。注重提炼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适当采取奖惩措施强化执行,积极弘扬公序良俗。一些地方把社区大小事务列入共治清单,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行为进行量化打分,根据积分发放奖励物品、兑换商品,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推行社区网格化治理服务。近年来,不少地方推行社区网格化治理,明显提升了工作效率,但具体实践中,也存在各自为政、运行不畅、资源浪费、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做到“五统一”,即网格统一划分、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配备、信息统一采集、服务统一标准,保证矛盾问题、治安隐患、民生事项通过网格化治理机制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严格推进网格事项准入,对不适宜到网格或者网格做不了、做不好的事要进行清理,避免“网格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将法治精神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法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推动基层干部强化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治理、破解难题。按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加强社区治理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法治工作网络、机制和人员向社区延伸,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作用,提高居民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落实执法司法便民利民措施,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健全调处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协调配合机制,有效预防和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健全立体化、无缝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区警务力量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基层群众安全感。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社工队伍。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偏少、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治理服务水平的提升。要完善孵化培育、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等扶持政策,推动发展在社区开展纠纷调解、文体娱乐、养老助残、居民融入等活动的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直接资助、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其参与社区治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社区工作者是基层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健全“进、管、考、出”体系,完善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培训、管理考核、保障激励等制度,加强基层治理服务,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促进其健康发展和作用发挥。引导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乡镇自聘人员主动下沉到社区,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

(作者为省委研究室副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江苏省纪委监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要求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提高政治站位,结合防疫形势要求,积极主动做好监督工作。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前移监督工作关口,聚焦经济运行保障重点,围绕当前复工复产,协助驻在部门党组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主动对接嵌入监督。根据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分工和监督工作实际,江苏省纪委监委成立12个专项监督工作组,分别由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牵头负责。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认真落实“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要求,迅速主动对接,第一时间启动监督工作。开展嵌入式监督,明确专人参与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经济运行保障组专班,建立与省经济运行保障组13家成员单位联系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情况,主动前移监督关口,变事后追究责任为事前压实责任。督促省经济运行保障组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每日形成经济运行“日报”,及时形成监测数据分析“专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日报”“专报”作出批示。针对省政府出台促进经济循环畅通50条措施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的问题,推动省经济运行保障组细化具体执行规定,督促市县政务服务窗口及时跟进,开展有关服务。省发改委迅速出台强化政策支持、全力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15条具体举措。省经济运行保障组启动应急价格监测机制,密切关注生活必需品及疫情防控物资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及时研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物价总体平稳。同时,向国家发改委报请采取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切实降低复工企业用能成本。

把握关键重点监督。经济发展是战胜疫情、战胜困难的基础。结合防疫形势和省经济运行保障组职能,纪检监察组及时调整监督领域,将落实省委省政府政策作为监督着力点,聚焦经济运行保障。督促省经济运行保障组各成员单位出台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保障能源供应、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文件40多个。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问题困难和希望诉求,积极推动解决重大项目疫情防控、工地用工、能源供给等问题,加强项目监测调度,在线办理审批流程、安排专人跟踪服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截至2月29日,春节前开工建设的118个省重大项目已全部复工。督促省统计局充分发挥统计分析职能,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经济运行数据的统计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形成多篇分析报告,为各级决策提供支撑。多次与省能源局分析全省煤电油气保供情况,督促省能源局优先保障882户医疗机构、防疫物资生产运输企业等重要保电用户的能源供应,针对企业复工后可能出现的用能小高峰,提前谋划应对,确保能源储备充足。

瞄准问题精准监督。政策效果怎么样,落实是关键。纪检监察组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了解各地各部门落实政策,基层和企业的困难等情况,及时向省经济运行保障组提出监督建议,协调推动问题解决。就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地区政策协同性不够,企业成本上升、招工用工困难、防疫物资短缺等问题,及时推动省经济运行保障组协同有关职能部门,由点及面解决问题。就部分县区按照企业开票规模作为企业复工参考依据,小微企业复工难等问题,督促省经济运行保障组严格落实相关规定,纠正部分地区擅自加码,违规增加行政审批事项等现象。就能源企业生产原料运输受阻、天然气消费减少导致滞销胀管等情况,督促省能源局采取有效措施,先后协调解决50多家能源企业100多批次运输受阻问题,并通过优化电网运行,增加燃机调峰机组发电量等方式,有效解决天然气管线安全生产隐患问题。

统筹推进联动监督。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是党中央根据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印发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作出明确部署。纪检监察组认真落实省纪委监委部署安排,统筹推进防疫和发展,联动开展监督工作。就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医用N95口罩调拨任务,主动约谈省发改委承办处室,确保国家重大防疫措施顺利推进。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作出专门批示,对省发改委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复工复产中出现的面上问题,及时提请省纪委监委加强面上监督,推进问题解决。在征得省纪委监委批准后,主动建立横向纵向监督联系机制,实施联动监督,提升监督成效。横向上,加强与省经济运行保障组各成员单位派驻纪检监察组的联系,合力推进监督工作。纵向上,对接各市纪委监委驻发改委派驻机构,了解各地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出现的问题。针对疫情防控“一刀切”、堵路断路、卡人拦人等现象,及时提出监督建议,督促省经济运行保障组将“打通最后一公里‘堵点’”“有力组织企业职工返岗复工”纳入省政府应对疫情影响若干措施举措,助推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省纪委监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并再次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时代的召唤标定奋斗的航向,地方高校要想建设一流大学,更加需要永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变,大力弘扬奋进精神,筑牢奋进的基点、立起奋进的标杆、形成奋进的文化,让奋进成为全体师生的情怀,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中国特色一流大学。

1912年,南通大学由张謇先生创办,至今已走过了108年光辉历程。回望来时路,通大始终与国家命运相连,与时代发展同步,以“祈通中西”的世界眼光和“力求精进”的卓越精神,谱写了一部不懈努力的奋斗史。2018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新时代通大人的历史使命,明确实现跨越发展的“8050计划”,即到2023年,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80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到2032年,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50强,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站在新的起点上,南通大学将始终把“坚持方向”作为第一前提,努力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任务,努力办成培养一流人才的大学;把“人才队伍”作为第一资源,努力办成人才集聚的大学;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努力办成充满活力的大学;把“对外开放”作为第一窗口,努力办成开放融合的大学;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姿态,努力办成人气集聚的大学。

制度夯实发展根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度同样是保障高校事业长久发展的根基。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要通过优化教育管理方式,运用更丰富、更灵活的管理手段,让制度的控制与驱动作用在一流大学建设中更加凸显。南通大学在机构改革中,大幅压缩行政机构,精简行政人员,突出教书育人重心;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成立张謇学院,成为“跟进式”教育理念灌溉下的示范田,与地方政府、著名企业联合建立项目学院,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办法,连续获“挑战杯”系列竞赛最高奖项;在深化思政课改革中,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校领导带头做班主任、讲思政课;在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中,积极探索“科研特区”建设;在职称评定改革中,树立“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导向,畅通“破格评审”“认定评审”通道;在岗位聘任和绩效定档改革中,建立以“任务绩效”为中心的考评体系,实现“低职高聘”。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不断完善并有效建立了符合一流大学建设的制度体系,让各种智力资源“动”起来,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快”起来。

文化铸就内生动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只有充分发挥大学文化中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才能解决改革发展动力不足、举措不新的问题。地方高校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成为“985”“211”高校的“衍生品”和“复制品”,必须在自身文化基因上寻找突破口,在坚守文化血脉、发掘文化财富、推动文化创新、注重文化养成上下功夫,把先进的思想理念内化为师生教学科研的价值追求,巩固全体师生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提振全体师生的精气神。百年通大始终坚守传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和“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第三次党代会将“文化引领”列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大力实施高水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先校长张謇先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创新创业精神,放大以“莫文隋”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典型效应,加强学校形象标识系统建设、“校庆月”活动品牌建设等,彰显通大文化的鲜明特质,凝聚起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为南通大学党委书记)

当前,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正处于关键阶段,江苏和全国一样,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如何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工作走在前列,是江苏主动为全国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的使命要求。

充分认识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就三次产业来说,疫情对“一产”的影响在于生产要素资料、农产品等流通受阻。饲料、化肥、种苗等生产资料运输及农产品物流受阻,今年要实现休闲农业产值过700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过800亿元目标有压力。疫情对“二产”的影响在于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领域。江苏制造业规模大、类别多,劳动密集型占比超过50%。受疫情影响,企业延迟复工,员工返岗率短期内难以回升,造成部分企业生产停摆,产业规模大、用人需求大的苏南地区受到的影响可能要大于苏中和苏北。“三产”中生活性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文娱业、餐饮业等基本停业,旅游业、房地产销售遇冷,对经济增长冲击较大。

就三大需求来说,疫情对投资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投资意愿下降、动力不强、进度趋缓。疫情的冲击短期内导致大多项目暂停、劳动力流动受阻、投资项目进度放缓。受市场预期影响,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投资动力下降,且由于企业工资、租金、利息等刚性支出难减,企业投资意愿下滑,企业现金流趋紧,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疫情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实体消费受冲击较大,线上消费爆发。受疫情影响,旅游、餐饮、住宿等线下实体消费受冲击较大,但在线教育、网络游戏等线上消费潜力爆发。疫情对外贸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企业外贸订单下滑,外商投资意愿降低。疫情暴发后,有些国家和地区会提高对我国出口产品检验检疫要求,甚至减少或暂停进口,制约企业承接新订单能力和意愿,部分企业可能面临交货延期或完不成订单被外商索赔。另外,出于对于疫情的担心,外商投资将趋于谨慎。

疫情带来的其它影响还有:一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部分地区“封城”“封路”等措施,导致物流不畅,物价特别是蔬菜、肉、口罩等生活必需品及防疫用品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二是中小企业就业、经营冲击较大。受疫情冲击,企业停工减产、保运转压力加大,可能面临经营中断、订单合同违约等风险,还可能沿着供应链和担保链引发金融风险、失业率上升等各类风险。

坚持两手抓两不误

强化两点认识。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辩证地看待此次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一是强化问题意识。这次疫情不仅影响经济,也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应以问题为导向,正视疫情对产业发展、国际贸易、物价、就业等方面的冲击,正视疫情危机下暴露的野生动物保护、消费习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欠缺,正视疫情挑战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城市治理体系、危机管理体系等存在的短板。二是强化机遇意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和基本面不会改变,应化危为机,抓住三大机遇:产业升级机遇,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新经济”发展机遇,围绕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等“四新”领域做文章;区域协调发展机遇,以长三角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为引爆点,加强协同、精准衔接、相互赋能,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引领带动和周边地区梯度发展、共同发展协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统筹三个阶段。应分阶段、有步骤地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是当前至疫情基本控制阶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秩序。重点是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尽快畅通交通运输,稳妥推进复工复产,针对投资审批、项目推进、银行贷款、减税降费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二是全年阶段: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全年目标双胜利。防范偶发和零星病例风险扩大,分区分级持续抓好防控,并防范国外疫区病例输入;全面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秩序,围绕受影响领域恢复、提振消费、扩大投资、促进进出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三是长远发展阶段:力争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江苏贡献。江苏在国家大局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经济发展仍存在产业结构处于中低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社会发展到了矛盾问题集中出现的时期,应以此次疫情为切入点,把握新兴产业发展、区域协同衔接、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等契机,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好实践探索中的问题,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人民生活走在全国前列。

为全国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

认真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措施,坚决防控疫情。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江苏应在疫情上多挑担子,做到“一支援、两防控”。一是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大对湖北武汉、黄石等确诊病例较多、医疗力量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二是推进两类防控:内防扩散,以县域为单元,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并及时动态完善,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织密扎牢“第一道防线”;外防输入,特别是在全球疫情风险已调至“非常高”的形势下,须加强对沿海地区和机场、港口等通道疫情筛查,防止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外疫区病例输入。

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尽快恢复经济秩序。有序恢复交通、物流等要素及产品流通,放开货运物流限制,畅通农产品、工业产品等出村、出城渠道,保障邮政快递正常运营。建立企业复工促进机制,推广盐城“万名干部进万企”、江苏电力复工复产率“关联分析图”等做法,掌握企业复产计划、复产困难,协助做好招工用工、原料购储、设备调试、防疫保障等工作。聚焦纺织服装、集成电路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企业扩产扩能、技术提升、创新平台、新品研发等领域出台系列配套激励措施。

把项目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对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项目建设是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冲击的稳定器,要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今年,江苏计划安排省重大项目240个、投资5410亿元,重点安排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产业突破提升的补链强链项目,力争在经济恢复上多作贡献。应加强项目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倒排工期,对春耕备耕、高标准农田等农业类项目,文旅休闲等消费升级类项目,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类重大项目优先给予保障。鼓励企业开拓东盟、日韩、中东欧、非洲等多元化国际市场,围绕先进设备、技术、粮食等方面推动一批重大外贸项目,加快南通、无锡等地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稳定外贸进出口。

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调整优化财政预算安排,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金融,优化投向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适当下调利率、优化投向、延长期限等方式,加大对企业特别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中小企业和服装纺织、箱包、玩具、家具等江苏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不折不扣落实“苏政50条”,鼓励水、电、气等领域国企主动让利,减免中小企业相关费用。

全力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鼓励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加强劳动力就业市场特别是零售、餐饮、住宿、旅游、交通等行业就业动态监测,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制定应对方案。加快推进省传染病医院扩建、苏北农房改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社会民生工程建设,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适当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动态,强化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稳定舆情民意,讲好江苏抗疫故事,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江苏省中特中心南通大学基地)

湖北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重大冲击,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和公众的生存状态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对国家整体应急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要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视角理解,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对这次疫情暴露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存在的短板死角,进行彻底地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从目前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初步经验和教训来看,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加以建设和完善。

(一)坚持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集中优势力量,打赢疫情防控战。

完善政府主导,政府重视是有效应对疫情的根本保证,政府能组织安排好相关部门,动员号召社会各界力量应对疫情。上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疫情地区,要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一方面组织国内的顶级专家和团队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在医疗资源和其他生产生活物资方面给予疫情地区有力支援;另一方面通过与国际组织或相关的研究团队进行沟通,有条件的可以邀请国际专业团队来中国一起帮助解决疫情的发生、传播和治疗问题,争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理解和支持,减少负面的国际影响。

(二)完善疫情应急管理机制,坚持先应急为首要原则。

从此次疫情初步的经验教训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应纳入国家重大战略。从管理体制与机制上进行改革和调整,建议国家疾控中心改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且归国务院直属管理,各级疾控中心归各地政府直接管理,业务由国家疾控中心垂直指导,行政管理属地化并由政府直接管辖。

通常我们认为疫情本身具有潜伏期、临床表现和发作期、减退期。而我们的应急管理周期通常划分为识别、预防、处理、消除、评估几个阶段。病毒是属于自然界的,服从的是自然规律,而危机管理是社会属性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规律认知几乎做不到随时同步,危急管理环节与流行病发作规律会有错位和时间差,在这样的特殊复杂情形下,我们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先应急后预警的原则,二是处理危机要快、准、狠的火线原则。一旦发现有未知传染病的临床案例,当机立断,毫不犹豫,政府统一高效领导指挥体系启动应急预案,由地方一把手直接负责,快速进入行动状态,按两条工作路线同时进行,一条工作路线是动员除医药系统外的其他相应部门行动起来,主要任务是隔离,准确查找与未知传染病患者相接触的人群。立即发动多部门的联防协调行动,组织公安、卫生、社区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患者、社区及周边人群进行治疗和防控,并同时做好应急物资的调运供给保障工作、媒体沟通工作,稳定社会情绪,贯彻要有力,措施要落地,将事态尽量控制在萌芽期,最低限度地减少损失和负面影响;另一条工作路线主体是医药服务和科研系统,包括迅速组织各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其他科学家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流行病的规律,试图发现病源、病毒结构特征,寻求最合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研制诊断试剂和疫苗等药物,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两条工作路线要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有序进行,做到刚柔并济,在遵守法律刚性前提下,富有弹性地做好防控工作。

(三)完善医疗机构未知新发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

将疾控系统的监测功能延伸至医疗机构,将定点医疗机构的预防保健科、感染科、公共卫生科等部门有关人员定位为公共卫生专员,实行编制在医院,业务由疾控中心指导工作。将原监测申报中的其他传染病改成未知新发传染病项,并列入头等选项。未知新发传染病申报表格内容,建议由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探讨,制定科学合理的申报内容,既减轻临床医生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也能获取疾控中心所需的流行病核心信息。对未知传染病的填写统一采用电子化表格形式上报给疾控中心,再由疾控中心同步将整理后的有关信息上报给地区行政主管、上一级疾控中心和属地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等,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疫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做到疫情信息公开透明。

(四)健全疫情信息沟通和披露机制。

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发现有未知新发传染病时,要通过疾控中心及时直报给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政府同时逐级上报给上级行政区相关的部门和主要领导,疫情发生地政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布未知新发传染病的有关信息,地方政府可以自己公布也可以授权疾控中心公布。关键是信息要真实和及时,这对做好防控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疫情的信息及时和公开透明会引导公众增强自身的防控意识,有利于政府更有效地做好防控工作;另一方面,也使得社会各界做好思想和物资上的准备,有利于社会民众的理解和配合,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五)制定患者分级预警和治疗的应急机制。

为了减少和避免轻重患者交叉传染的不科学不分级的应急管理方式,应该对轻重患者分而治之,否则将导致重症感染患者急剧增多和病情恶化。所以,探索建立从社区预防、疾病控制到医院治疗三位一体的分级应对疫情体系非常必要。

(作者为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本文为南京大学抗疫专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视角下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协同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由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组成的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环境负债与生态短板正成为长三角实现“2030年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宏伟目标的重要障碍。当前应树立全局观念、协调各方利益,以制度设计和技术创新等手段推进长三角生态环境协同善治。

深化共同体意识,构建绿色一体化。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环境协同治理背景下,深化共同体思想,提高“一盘棋”意识,积极培养区域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大区域、大市场在地方间的观念认同和价值认同。遵循区域能量自由流动与一体化规划布局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整合长三角生态环境资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并实施协同保护,建设全域生态廊道,增强城市群生态环境价值、降低环境灾害风险、提升整体绿色竞争力,实现长三角自然生态系统空间平衡与整体协调。加强环境资源配置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长三角整体环境治理目标体系,逐步实现规划标准一体化、供给分配一体化、污染治理一体化、常态监管一体化和风险防控一体化。

提高区域生态效率,协同要素布局。协同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投资、就业等各要素布局,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及不同规模城市间的有效融合和多层次衔接。持续推进生态全产业链发展,减少同质聚集、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实现绿色升级与产业重构,提高长三角生态效率。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路径,探索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转化途径,以经济发展联盟推动污染治理联盟。有效利用政策补偿效应及环境溢价效应,实现区域内公平,谨防漂绿行为和监管套利等。完善长三角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减排节能、动线优化、通达高效、智能畅通的绿色水陆空路网结构。结合城市更新推动绿色基础设施改造,探索场景式、全过程、精细化的生态城市管理模式,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协调区域环境利益,落实地方责任。促进长三角区域环境利益共享,在利益冲突失衡领域进行合理再分配,实现城市群整体良性有序竞争。构建大、中、小城市共生互补、协同发展的城市群发展体系,减少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加大其辐射效应,落实细化区域双向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案,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良性共赢的局面。继续发挥好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等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就业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保护利用好舟山、湖州、台州、宣城、池州等城市的生态资源。分类推进水气土等重点环境问题区域协调制度机制建立,形成从机构设立到制度建设,再到职能落实的专业化、一体化区域环境协同共治网络架构,实现冲突解决、资源共享、工作衔接,有效遏制地方保护主义与环境执法干预等,保障城市群环境利益整体实现。

强化制度政策规范,实施多元治理。制度供给和政策设计是实现长效维持的坚实保障,统筹环保与发展双向促进,探索由环保倒逼发展向激励发展转变的路径措施,激发企业参与污染治理的积极性,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深入激发环保的正向推动作用。始终坚持依法治理各类环境问题,完善生态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健全长三角环境公益诉讼等司法手段,提高环境司法一体化服务保障,健全行政执法和环境司法的衔接机制等。建立全民参与、多方自发的合作机制,实施政府间、部门间的横向合作,推进多主体联合共治。尝试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监管和激励相促进的环境保护新模式,建设与企业信用挂钩的绿色积分制度,实现长三角信用奖惩互联,充分发挥国企在环境治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等。

创新环境治理方式,推动技术赋能。推动技术赋能环境治理,提升长三角生态环境智慧监管水平和精准高效治污能力。联合沪苏浙皖环境治理领域尖端力量推进复合跨界污染治理技术攻关,从环保科技向绿色科技迈进,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产品绿色化升级,降低单位能耗、提高废弃资源转化能力,实现长三角地区生产生活的高效精细化和绿色低碳化。积极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建设长三角生态环境资源信息数据库,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治理效果反馈、区域交流互动。建立长三角环境综合管理平台,为专家和技术互通融合提供平台和服务,强化平台智能服务,提高生态环境科技的互动性、权威性和灵活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委党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中国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再一次彰显出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民族精神,国际舆论也从最初的心存疑虑、褒贬不一转变为普遍赞誉。然而,严峻的现实并不容许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国内疫情尚未解除,世界上又有多个国家先后出现病毒蔓延。毫无疑问,对这场疫情的深层反思刻不容缓,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理应肩负起这个责任。

虽然关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进化和作用机制仍在探索中,但已有的医学研究均表明,这次疫情的暴发与2003年的SARS存在惊人的相似,即都与非法猎捕和食用野生动物有关。这就提醒我们,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1962年,一本由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撰写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横空出世,犹如一声惊雷,响彻当时还陶醉于工业文明对自然疯狂征服的世界,引发了极大争议。身患癌症晚期的卡逊女士因此遭到美国利益相关部门的猛烈抨击甚至诋毁,两年后黯然离世。这本经典著作成为生态批判的里程碑式起点,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后来的一系列生态立法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成立,激励着一代代环保主义者前赴后继。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不同领域的中外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方面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持久的探讨。它们以其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敬畏、对美丽家园的真挚关怀、对生态失衡的愁绪忧患、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性反思,发出“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公地的悲剧”(哈丁)、“自然的反抗”(霍克海默)等铮铮警告,提出“占有还是生存”(弗洛姆)、“资本主义的终结还是世界的毁灭”(科威尔)等鞭辟入里的拷问,极大推动了生态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因而生物与环境是不可侵害的整体。中国古代就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的生态哲学思想,历朝历代都不乏环境保护的严苛律令。周文王时期颁布的《伐崇令》中记载,如果有人违反禁止填井、伐树等禁令,一律处死,且不允许赦免。《秦简·田律》中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面对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目标。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是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之后的现代生态危机。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由片面追求利润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生态失衡。在这种资本逻辑的强烈支配下,必然会出现对自由市场近乎信仰般的推崇以及不计后果的“浮士德式的交易——牺牲长远利益,获得近期利益”。为资本利益所构建的“创造性破坏”的反价值生产机制,让这个世界彻底沦为“朝生暮死的物世界”,所有精心编织出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都不过是为商品开辟销路的诡计。在这样的消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异化为物与物的关系,以至于人的价值要由其所占有的物质财富来确证。因此,无论是吃野味、穿皮草还是别的什么奢侈消费,其实都只是个人身份和地位的彰显,这其中的意义远大于物质本身。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虽然已经意识到生态危机的来临并为之抗争,但就整个世界范围而言,人类在这数十年的发展中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却有增无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困境仍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因此,想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问题,仅靠颁布一些新法令,关闭一些污染源是不够的,所谓的乌托邦式的道德救赎注定只是环境保护者们的一厢情愿。因为归根结底,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带来的现代生态问题的解决,植根于更深层次的人类社会的根本变革,它包括对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民众意识等多方面的变革。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告诫我们,当前的人类世界,无论是经济发展理念,还是生态观念、生活方式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单凭发展自然科学与技术是不够的,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现象描述上也是不充分的,只有进入哲学层面,建构起一种蕴含生态要素的认识世界的新范式才能使之成为可能。正如《增长的极限》的作者之一乔根·兰德所说:“一个范式就是一种世界观。”这就提出了“哲学走向荒野”的时代任务。

(作者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冠病毒还在全球蔓延。时至今日,包括武汉在内全国各地仍然在抗疫中坚毅地等待安康的到来。从现有的医学经验看,病毒是狡猾的,我们在与之作斗争中呈现出人类最大的勇气。当然,也最大限度地考验人类各方面的认识与协作能力,如对生命科学的认知,对现代社会的公共治理,各部门高效应急机制,等等。然而,抗争中最为可贵的无疑是在这过程中无数平凡人所发出的良善光芒,这里包括四万多从全国各地到湖北支援的医疗队员、武汉封城后坚守在岗位的警察和环卫工人、无数奋战在一线的当地医护人员、无数捐钱捐物的普通人、无数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还有无数隔离在家的普通民众等等,这些无私的人用自己的积极行动诠释着人之为人的高贵意义,他们没有孤芳自赏,也不独善其身,诚实面对,奋起抗击,在面对疫情中的不同情境时积极判断、理性选择,将自我与社会共同追求的向前向善目的合力推进,守望着本然存在于身的朴素良知。

今天,灾难中个体的“侠者仁心”表现不仅仅是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更有现代意义上对道德的进一步理解。现代社会,人们通过教育启蒙能够运用知性的强力,对宇宙万物蕴含的规律把握已然超越以往任何社会个体,基于此,人们在运用知性能力基础上更加追求个体自身善意善行的卓越,以满足塑造自身品格的内在需要,将自身潜在的品质尽其所能最优展现。在人类记忆史中,品格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高贵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它最大限度地展现着人本身具有的价值。而现代社会营造的民主和谐环境则赋予每一位追求勤劳、正直、质朴、诚实美德的人良好氛围,他们用弘扬正气的行为展示社会的美好。每个人,特别是在强烈的道德冲突中能正确选择并进行自我觉知下的行为表达,就是最大程度发挥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印证,从而充分体现个体的人生价值。因此,在与疫情抗争中,在面临困境时,各行各业的平凡者能在承受孤独、焦虑、痛苦与挣扎的境遇中,仍然坚守着正直与善良生活,他们选择尽心尽职、多为他人考虑,用实际行动书写个体卓越的人生。

那么,灾难中个体能够选择良善行为取决于什么?何来的力量夯实生命的走向?是一种道德勇气,这里的道德勇气不是单凭蛮干的匹夫之勇,而是为了真理和道德义务敢于忍受和承担一切痛苦所表现出的刚强,它助力行为选择中的个体坚守善念,这种刚强之勇也造就了人类崇高的英雄气概,即一种对真理的探求和坚持,一种对正义的坚持,一种对事实的诚实无欺。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基于事实的科学判断为疫情的正确决策提供强力支持;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带病坚守岗位;还有诸多平凡的逆行者明知险境毅然向前,等等。可以说,恰恰是这些危难情境中的道德勇气成就了今天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一幅幅壮阔又美丽的图景,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身处困境的人们萌发的希望与信心,也给予了社会共同体以最暖的温情,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因此,每一个积极努力的善行都会成为一个榜样,并在人类共同体中产生积极合力与感染力,从而鼓励着善行的犹豫者和怯懦者。不仅如此,他们的思想也会如灯塔般在周围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激励一代代的后继者,人类的文明进步史也因此被记录着。

纵观人类发展史,从人类社会诞生至今所经历的灾难不计其数,它们以时间序列书写着人类记忆深处的伤痛史。然而在这些痛苦记忆中总有一道亮光闪现,那便是灾难中勇敢的善行者,一个个平凡者。虽然人们受制于当时匮乏的科学知识不能正确认识灾难的本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自我道德责任的践行和战胜疫情的顽强信念。

今天,武汉人民抗击疫情的英勇壮举必将汇入人类抗击灾难史的洪流,其中,包括武汉市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表现出的善良与智慧、牺牲精神与道德行为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记住并传递下去。疫情还在持续,但我们合力守望良知的行动也还在继续,每一位英勇的平凡者用不同的行动守护着内心纯洁的道德律,它启发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如何过好日常生活,在一个没有灵魂不朽和永恒记忆的世界中,如何为我们的道德行为寻找合理性,更告诉我们如何在灾难中保持人性的光芒!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

2020,有一种温暖叫“爱你爱你”。但谁曾料到,庚子年的开头竟这样艰难,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面打响。

寒风刺骨,风雨逆行。无数人直面危险,驰援武汉。然而,我们总能在媒体中关注到这样的数据:某医疗队中的护理人员女性比例94%,某高校附属医院援鄂女性医务工作者比例100%,某地区援鄂医务人员纯女性……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每一个“奇迹”背后,仿佛都站着一位母亲,一名妻子,一个女儿。

国之“大爱”,柔弱肩膀勇挑千斤担

小梁是某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这个90后的姑娘是该市第二批赴武汉医疗队队员。命运如此奇妙,九年前在武汉求学的她,没想到自己竟以这样反哺的方式重返旧地。记忆中,那个喧闹、拥挤、辛辣的城市已不再,如今的它空旷、安静,让人不忍心疼和伤感。

在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厚厚的防护服裹着柔弱的身体,彼此之间的眼神写满了凝重,护目镜和口罩压出了连美颜相机也抹不掉的勒痕。对新冠病毒了解的未知,患者痛苦的呻吟,沉闷、压抑像大山一样涌来。年轻的她,曾有短暂的停顿、片刻的走神,但从踏入病房的那一刻起,责任与使命化作冲天而起的斗志让阴霾的情绪烟消云散。

ICU里,她经历了无数生死攸关的场面,无数动人心魄的不眠夜。日记中,她这样写道,“‘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我们不需要闪光灯,我们不需要‘英雄’的冠冕,千万里奔赴而来,希望可以筑成一道屏障,让更多的人不必直面死亡,我想这才是全部努力和付出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从古至今,人类战胜苦难的历程中,女性的坚韧从未缺席。

家之“小爱”,撑起不止半边天

巴金先生在《家》中写道,“拥抱亲人时,多希望时间就停止。”庚子年的“闭关”仿佛意外让这个期待成为现实。回归生活,是每一个普通人在抗疫时期的最大收获。

全民居家抗疫,网络热传“从来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在家‘葛优躺’,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但对众多从职场回归家庭的女性来说,家中执意要出门散步的父母,一天喊一百遍“妈妈”的“神兽”,等待“家庭tony”理发的爱人,全家一日三餐叠加24小时在家办公的节奏,无疑让“全民居家”约等于“鸡飞狗跳”。

特殊时期,硬核女性们的朋友圈画风从“诗和远方”突变为生活成长写照:“宅家第12天,孩子点菜糖醋排骨,成功get,了解一下。”“第一节直播课很顺利,给学生们点赞,也给我家40分钟持续安静的娃点赞!”“虽已初春,但寒风刺骨,今天社区网格排查很顺利,能早些回家抱抱女儿,开心!”如我们所见,无论在战疫一线,还是抗疫后方,成长从不漫长,在某一时刻、某一份责任、某种被需要的慰勉下,女性渐渐撑起的不止是半边天。

吾心吾爱,今天,爱的拥抱给自己

1868年,马克思曾说:“每个了解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在人类文化进程中,女性从压迫性的从属到依附性的边缘,再到独立价值的突出体现,她们对社会治理及进步的付出将“她”力量推向了高光时刻。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武汉早樱初绽,但依然不能相聚。在这个特殊的春日里,何不借此短暂卸下盔甲,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柔软时光,手捧书卷,静心品茗,让一如既往的“爱你爱你”成为片刻的“爱自己”。愿早日花繁“疫”散,脱下“战时袍”,著上“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作者为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