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是新中国70年来我们党开创的制度体系成就的重要体现,既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时代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聚焦点。

  历史传承:新中国70年制度成就的理论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我们党在奋斗中创造、积累的制度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由制度要素构成的科学体系,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素、结构和层次,是支撑我国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的根本点和总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对我国制度理论成果的系统总结。新中国70年来,我们党坚持实践基础上的制度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既涵括国体、政体等根本性领域,也涵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军队、党建等具体领域;既涉及改革发展稳定,也涉及治党治国治军,更涉及内政外交国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所做出的重大判断,正是我们党对制度理论进行系统总结所得出的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的进一步扩充。新中国70年来,我们形成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形成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新时代,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的基础上,延续、扩充并确立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探索和实践的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包括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文化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军事制度等根本制度,完善了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法律制度,确立和发展了生态文明体制、法治体系、党的建设制度等重要制度,最终在理论上概括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理论内涵:覆盖全域、全局的制度体系

  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三个核心要素和结构层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三个不同层面的逻辑展开,是覆盖全域、全局并体现在各方面的制度体系。

  根本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规约总方向、覆盖全领域的制度,是起决定性、引领性、指导性作用的制度。概括起来有:第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我国性质的制度,是人民民主的集中表达,这一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确保国家性质、保证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安排。第三,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文化制度。第四,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我国的根本军事制度。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军之本、强军之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基本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制度。我国的基本制度就是适应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土壤并被实践充分证明了的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制度。在政治生活方面,主要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在经济生活方面,主要涉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大基本经济制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

  重要制度是体现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具体的制度、体制的总和,是体现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并由它们共同决定的派生性制度。具体来看,重要制度主要涵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及我国各方面、各环节具体的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这些重要制度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中“空间最大”,是党和国家今后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聚焦点、着力点。

  内在逻辑:“三位一体”、辩证统一

  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三位一体”、辩证统一的逻辑体系,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三位一体”“四梁八柱”,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理论上相互支撑,在历史上一脉相承,在逻辑上辩证统一,共同架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其中,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着最具决定性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根本政治制度、根本文化制度、根本军事制度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管大局的根本制度,直接决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发展方向和长治久安,因而是顶层决定性的制度。三大基本经济制度和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基本制度,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础。重要制度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集中体现,是在根本制度的大框架下和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必须完善、落实的重大原则、具体制度和体制。因此,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一个相互支撑、内在统一、同向发力的制度体系。

  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相互统一,确保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发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制度创新和部署。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我们党对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勾勒出的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是对党的领导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制度、党的建设制度等进行的统筹安排,三者之间体现了全局与局部相配套、顶层与分层相对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整体与重点相协调,有利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整体效能的发挥。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内在统一,促进制度体系落实纲维有序。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相互贯通的制度体系。根本制度确保主攻方向,基本制度稳固制度根基,重要制度明确改革支点,三者良性互动,促进制度落实纲维有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处理好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关系。根本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国家发展大局,是完善发展的重中之重;基本制度“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是完善发展的基础工程;重要制度是“突破口”,关系制度建设的整体效果,是完善发展的重要领域、关键抓手。所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既体现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统一,也体现了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统一,体现了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的统一。

  (作者为《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结合伟大的革命实践,孕育了伟大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特定个体或群体的精神信仰的体现。革命精神首先具有个体主体性,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发挥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自我意志努力将精神的需要超越感官满足的层次,上升至理性、信仰的层次,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将内化于心的革命精神外化为行动。革命精神还具有公共性。无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为无产阶级解放而奋斗还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一以贯之,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价值取向的公共性。

  革命故事的讲述既要有国家层面的大局讲述、“自上而下”的宏大叙事,也要有“自下而上”的微观叙事和生活叙事。时代需要航标,社会需要榜样。运用榜样的力量,将不同时代所宣扬的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为个体的人、物与事,成为人们可亲近、可践行、可模仿的具体形象,从而达到将革命精神传播于大众,内化为普罗大众所遵循的行为准则。新时期的革命理想, 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不仅要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还要弘扬中国精神。

  因应时代潮流的革命精神弘扬。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经济变迁推动了个体化进程,将众多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个体化”成为现代性社会的基本表征之一,成为人们的普遍期许。这一趋势间接导致了个体主体性在精神生活中日益占据支配地位,并逐渐形成了区别于以往文化形态的“自我文化”。正在发生的个体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会给国人的精神生活带来冲击,对革命精神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既然个体化社会趋势不可避免,如何有效应对个体化社会的挑战,促进社会群体对革命精神的认同与内化,必要的措施和路径便是必要的。因此中国革命精神个体主体性维度可以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通过革命故事的讲述,将革命精神的内涵内化为现代人遵循的价值规范。

  革命精神的仪式化传播。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采用过量的灌输式、说教式的传播方式,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仪式化传播的最高境界是“构建并维系一个有序的、有意义的、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仪式化传播的特点、目的与传播革命精神的目的即构建红色信念与价值认同是高度一致的。革命精神传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在空间上开拓版图,更需要的是在时间与深度上延续与深入。仪式化传播的效能高度满足了此一需求。

  构建协同机制,实现社会—家庭—红色文化场馆紧密对接。传播革命精神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育人工作,“育人以合力为上,以分散甚至抵触为害。”构建协同机制,第一应是实现红色文化场馆—学校衔接。红色文化场馆应根据自身藏品和展览等具体情况,与学校中的相关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教学话语等相互贯通。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主动构建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机制的传播话语,编写相关传播文本、教材,以供学校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选择。

  重视革命精神的转化,实现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叠加。革命精神的核心要素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革命精神具有崇高性、聚合性,强调个体牺牲等特点,这些人生价值选项与当今的社会群体所经历的生活时代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因此导致了革命精神在社会群体间的传播存在认同与内化困境。教育对象以及时代的变化决定了革命精神的传播必须要加以转化。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群体的特征,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在红色文化传播中,将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性教育、公民精神等相结合,用当今的语言和辞藻,再现革命精神的时代意义,实现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叠加。

  (作者分别为渡江胜利纪念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渡江胜利纪念馆综合业务部副主任、馆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乡社区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现社区的治理与善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和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当前我国社区自身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而社区内部所生发出的利益诉求,广泛多样且变化迅速,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和政治重心,就难以形成有序的社区民主与社区治理。因此,新时代社区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党在积极促进社区发育和成长的同时,也应该以此为契机和基础,实现自身组织体系、结构功能和行动方式的战略性转换,将自身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区民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基层党建促进社区民主建设,以社区民主建设提升基层党建,继而实现基层党建和社区民主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

  基层群众自治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群众在基层公共事务上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社区实际上是特定区域范围内人们所形成的一种生活共同体,不是行政组织,而是社会成员面对和解决共同事务的公共组织和自治组织,带有很强的公共性和自主性。《决定》对这一新型的社区治理模式,提出了更为清晰和具体的说明,即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过程中实行广泛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要求,也是对时代变革的一种积极回应,赋予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基本政治原则以新的时代内涵。

  基层群众自治应该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是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之一,也是其参政议政的方式之一。因此,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就是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增加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应该拓宽既有的民意输入渠道,比如,党员干部应该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完善现有的信访制度、民意调查制度等。另一方面,还应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善于从群众的气话、牢骚话中,择善而从,吸取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基层群众自治需要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民主政治是一种规则政治,政治主体之间,应该分享基本的政治共识,服从国家法律的约束,接受民主协商的安排。在这个意义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当下,不少城乡社区制定了“社区公约”“村规民约”,组建了“社区居民议事会”“村民协商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好的经验值得广泛借鉴。但是,这些自治组织能否真正在社区扎根并长效运行下去,关键还要看其能否实现制度化运作。因此,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现阶段社区民主空间的培育和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要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党的力量来源于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之魂。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必须要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党员活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做好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覆盖率,将党支部设置到楼宇、产业链上、田间地头,确保应建尽建,不留死角。要落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压实党委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开展党建述职、考核,做到层层传导压力,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严格落实纪委的监督责任,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树立党组织的权威和威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决定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决反对和克服忽略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甚至抛弃政治的错误倾向和做法;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坚决不做触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事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根据时代特点和党的队伍新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创新,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要严格按照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处理党内各种关系,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决不让“若干准则”空转。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在政治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动真碰硬,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作斗争,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提高排毒杀菌的政治免疫力,真正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每一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一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引领,是中国共产党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内在价值自省的思想源泉,也是培育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要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铲除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高举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着力培育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 (作者单位:苏州市委党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回顾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代中国“两大奇迹”的取得,从根本上来说,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深刻体现了人类文明社会法律制度成长与变迁的基本目标。在当代中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旨在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之中,实施有效的规则之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为创造“中国奇迹”、实现“中国之治”夯实制度基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保持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夯实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法治基础。”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庞大、民族众多、国情复杂的社会主义东方大国,中国共产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悉心做好为民族复兴筹、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战略谋划,坚定不移地厉行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基于这样的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主动性,充分认识法治这个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统筹谋划,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旨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

  《决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优势。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是一场极其深刻的法治革命,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中国实际出发,创立和发展崭新的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的法治理想和目标,体现了创造“中国奇迹”、实现“中国之治”的内在法治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与地理环境诸方面的条件或因素,决定或制约着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取向与运动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原理与中国具体法治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当代中国伟大社会革命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之路,有着独特的历史个性和鲜明的中国制度特质。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推进依法治国的艰辛实践,历史性地生成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逻辑。

  作为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保证。

  全面依法治国的每一步新进展,都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新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发展准则,“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价值取向。

  全面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建设法治中国就是要实现从“人治型”的国家治理体系向“法治型”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性转变,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选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准确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集中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要求,对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因。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大业,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展示法治对于保障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引领。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超大型东方大国,东中西部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必然影响或制约着各个区域法治发展的进展状况与实际效果,必须在坚持国家法治统一性的前提下认真对待、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区域法治发展。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选择。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中的深刻革命,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整体谋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

  在当代中国,“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必须立足法治国情条件,渐进有序地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动力机制。

  在全球治理变革深入推进的历史条件下,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彼此互动、协调发展,必须“加强涉外法治工作”“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以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全球方位。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进入新时代,讲好红色故事,不仅仅是对故事本身的挖掘与文字构思,更是讲、受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情感认同,是语言艺术从狭义备稿到文字语言化、语言艺术化的创作过程,是语言艺术的探索,是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塑造,是情景与语境的交融,是情与理的冲突与抉择,是精神与信仰的传达与坚守。

  找准心理认同的“时代感”。塑造好红色故事中的英模形象,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语言上都要分析、理解故事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就要求讲述者既要有宏观的历史观又要有明确的时代观,站在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审视和思考,准确定位人物所处的时代,进而理解英模在不同时代面临的艰难险阻与人生抉择并非偶然,是个人成长的轨迹与历史发展方向的重合与顺应,是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荣辱与共、同频共振。故事的开端即为进入时代的闸口,讲述者要有瞬间进入历史时空的能力。讲述者在用声上需要朴实无华、立足讲述,反映在语气上并非是从无到有的“大幕开启”式,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的融入式表达,能够使语言迅速“融入”故事,让受众在瞬间就能够认同和信任故事的真实性。

  把握语言中的“运动性”。时代是生活的背景,生活是时代的片段。在红色故事中,情节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甚至瞬息万变。因此,讲述者在语言创造上就要具有不断推进故事情节“正在进行”的能力。首先,语气与语调的灵活度与自然化的运用,是讲好红色故事的基础。声音的明暗、高低、大小,音节的长短、轻重、饱满度,语气的变化,重音的使用和节奏的改变等,都需要依据情节发展在声音状态上随时发生改变,让受众在讲述者声音与语言连续不断的变化中,寻找到符合生活逻辑的熟悉感,产生与英模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体验。其次,语言的细节化处理,是讲好红色故事的关键。有声语言的整体化推进离不开对细节的准确处理,而对动词的把握和对语句间逻辑关联的梳理是语言细节处理的重点。譬如,“拿”“举”“捏”“握”“攥”等,虽然都是涉及手部动作,但因持物的方向、轻重、松紧等不同,语言也应发生细微的变化,而在对这些动词把握的过程中,听众能够理解并感知人物肢体上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从而感受到人物内心中的情感变化。除了要注意在保证字音准确、语流顺畅的过程中对动词的有声化处理外,还要注意分析语句之间的关联,寻找到语词中所包含的不同行动特征及行为目的,从而确定语句之间的语气关系与停连处理等,这有助于帮助受众准确理解人物的思想动态和情感状态。通过语言中“运动性”的把握与处理,形成了故事讲述中的“过去进行时”,即讲述者进入已经发生的故事中,用语言来有层次、有目的地推进故事的发展进程,进而使受众产生身处其中、感同身受的审美体验。

  立足人物情感的“人格化”。作为时代的先锋与楷模,红色故事中的人物身上充满着弘扬时代正气与体现民族气节和精神的正能量。正因为如此,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个“小我”最终被标识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代言人”。在红色故事的讲述中,讲述者需在情感表达层面具有如下认识:一是讲述者对红色故事中人物“情理合一”的情感定位。即无论从情感认知上还是理性化的判断中,讲述者不仅要理解人物的所作所为,更要认同和接受人物的所思所想,不仅欣赏人物的行为,视其为英模,更要接纳人物的性格,融入其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意识到今天被歌颂的英模人物就是历史中生活着的平凡人物,是其精神高度使其在个人与集体面前做出舍己为人、在民族和国家利益面前做出舍身取义的壮举。二是讲述者对红色故事中人物“感同身受”的情感认知。有了这样的情感认知,就会产生与人物同心同德的创作愿望与动力。在表达人物情感时就会真实而细腻,摆脱对人物性格图解化表达和人物情感情绪化创作的窘境,真实还原人物的精神面貌,准确塑造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将“英模”还原为“人物”,挖掘出普通人身上伟大的精神力量,并将红色理想照进现实,激励生活在当下的每一位中华儿女,使红色精神的传承具有了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红色故事的讲述过程,就是语言艺术对国家形象、民族气质的塑造过程,值得语言艺术研究者高度关注。既要从理论上进行专业的研究,更要用研究成果对红色故事的语言呈现方式给予实践指导,使大家能够讲准红色故事、讲清红色故事和讲好红色故事。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是传承历史、奋进时代和走向未来的科学选择。纵观近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这一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正是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红色密码。

  守初心是担使命的基础和前提。守初心,关乎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色,如何保持“三个先锋队”的本色问题,根本路径是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唯有守住初心,方可使命在胸。98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不断汇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可以说,事业发展的使命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不改变。

  担使命是守初心的动力与升华。勇担使命,方可实现初心升华。担使命属于党的领导事业范畴,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论自身弱小还是强大,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铁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挑起了实现经济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担。其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多重困难在所难免。但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反而愈挫愈勇,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在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上浓墨重彩勾勒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事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依然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崇高的使命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奋斗不止的不竭动力。中国通过自身的成功实践,走出一条为世界文明提供有益参考的道路,不仅创造性地利用中国模式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而且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可行的实践蓝本。中国共产党人筑牢担当作为的使命意识,体悟初心、践行初心,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成绩,使越来越多的梦想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

  初心与使命统一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初心与使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对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为什么?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干什么?说到底,都须臾没有偏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初心与使命,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辩证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共同构成激励中国共产党人逐梦前行的根本动力。怎样做到“不忘初心”,必须以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来警示;怎样做到“牢记使命”,必须以不断开拓党的事业新成就来证明。甚至可以说,我们党连续开展的四次大规模的专题思想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前后相继,一以贯之,浑然一体,逻辑自洽,正体现了主题教育和思想建设的总体设计。因此,共产党人一定要永远坚守与践行初心,始终为伟大的历史使命不懈追求,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永远不能改变,这是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作者单位分别为徐州市委党校、徐州市党建学会)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应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作为必修课。重读《共产党宣言》(下简称《宣言》),不难感悟出《宣言》历久弥新的真理光辉,不难感受到《宣言》契合中国文学传统之蕴藉的诗性魅力。

  “兴”。古人认为“引譬连类”“感发志意”,通俗理解就是妙用比喻来强化感染力。《宣言》之引言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游荡”开篇。一个巧妙而形象的比拟,就把读者带入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斗争史中。又如,“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形象地描绘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无可避免地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危机;“德国的社会主义者给自己的那几条干瘪的‘永恒真理’披上一件用思辨的蛛丝织成的、绣满华丽辞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则是对德国的哲学家、半哲学家和美文学家予以辛辣嘲讽和回击……让人读来亹亹不倦。

  “观”。“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是对社会现象、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在《宣言》这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中,可以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宣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为研究对象,对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刻剖析,用浅显直白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徐徐展开了一部宏大的社会发展历史画卷。比如,“现代工业已经把家长式的师傅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资本家的大工厂。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大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对资本主义“异化”的生产关系一言以蔽之。

  “群”。“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简言之就是思想表达的集体感和对象感。《宣言》最剀切的一点就是为无产阶级发声,为共产党人立论——“在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中,旧社会的生活条件已经被消灭。无产者没有财产;他们和妻子儿女的关系与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相比,再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现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无论在英国或法国,无论在美国或德国,都是一样的,都使无产者失去了任何民族性”,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处境和地位,进而郑重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明确把人民当作实现共产主义的力量,同时又把共产主义的事业看成是人民自己的事业。

  “怨”。“怨刺上政”“怨而不怒”,从一般意义来看就是针砭时弊、批评政治。《宣言》更是一篇激荡人心的战斗檄文,通篇洋溢着饱满高昂的斗争精神、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大量文献、资料、数据和现象的分析研究,亲自参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出了“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的行动号召,吹响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冲锋号角,由此也成为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既不能买椟还珠、重辞章而轻义理;也不能得鱼忘筌、重“明道”而轻“快意”,而是要熟读精思、学深悟透。在这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中,我们不断汲取思想营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也能在这种诗性表达中,深切感悟其中饱含的哲理之美、思辨之美、诗性之美以及生命之美,在脑中时时闪烁思想和文辞的星星火光。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为新时代江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交通运输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领域、关键支撑和重要载体。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将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全省全局性重点工作和“最迫切”的任务加以推进。经过多年发展,全省综合交通网络和运输服务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当好先行的坚实基础。长三角核心区(沪宁杭)形成“一小时高铁圈”,全省现有9个运输机场,实现地面交通90分钟车程覆盖全部县(市),长三角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与沪浙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频繁互动、强化协作、携手共进,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不断完善一体化协作机制。三省一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召开两次交通专题组座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确定了“加强区域港航协调发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省际断头路项目建设、毗邻公交、船舶污染防治联动、联合执法管控”等6项合作事项。不断强化一体化顶层设计。配合国家部委编制国家规划纲要和交通专项规划,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层面规划支持。去年底,我们印发了《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交通运输任务分解表》,目前正在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江苏交通运输实施方案》。不断加快一体化互联互通。宁淮铁路仅用7个月时间就完成所有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创造了铁路前期工作新的“江苏速度”。完善宜兴至长兴高速公路施工组织方案,变单向隧道掘进为双向隧道掘进,预计较原计划提前一年建成通车。不断提升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积极推进取消省界收费站工作,交通运输部核定我省19个省界收费站,去年已撤除5个,其余14个已开始正线取直建设,年底前可确保完成撤站任务。积极推进跨省公交运输服务,我省牵头开展长三角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线路试点,目前长三角区域内已相继开通44条省际毗邻公交,其中我省与沪浙皖开通34条。

  江苏区域优势独特,我们应充分发挥江苏位于国家三大战略叠加区的优势,抓住中国(江苏)自贸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合力共推枢纽协同、网络设施、运输服务、行业治理、体制机制“五个一体化”,让江苏交通运输持续努力,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贡献力量。

  建设战略性枢纽载体,共同打造长三角对内对外开放新高地。实施枢纽城市能级提升工程,增强南京国际枢纽功能,推动苏锡常通共同打造环沪枢纽集群,建设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互为支撑的苏北“物流金三角”。实施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工程,以上海为龙头,充分发挥我省机场的比较优势和协同作用,提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国际运输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加强苏州机场规划研究。实施共筑世界级港口群工程,加快建设以江海联运为特色的通州湾新出海口、以长江中转联运为特色的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以陆海联运为特色的连云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

  加密畅通骨干线网,共同形成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区域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工程,推进北沿江高铁(合肥至上海段)、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铁路、合新高铁、宁黄铁路等一批项目尽早落地实施。打通溧阳至宁德、高淳至宣城、宜兴至长兴、苏州至台州高速公路等省际“断头路”和“瓶颈路”。以消除京杭运河、秦淮河航道、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等省际瓶颈为重点,建设通江达海的干线航道网。实施省内交通网络优联优通工程,打造省域城际铁路一张网。构筑功能完善的过江通道系统,加快推进龙潭、苏通第二、崇海等项目建设。

  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共同促进长三角运输结构调整新发展。实施国际运输能力提升工程,拓展国际航空运输网络,开拓加密近远洋航线,强化中欧班列品牌线路集聚效应。实施多式联运高效发展工程,引导多式联运枢纽区布局,推行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实施毗邻地区服务共享工程,共同推动省际公交、毗邻公交发展,落实跨省市公交“一卡通”。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同实现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新跨越。实施绿色智慧平安提升工程,推进一体化智能化交通管理,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强化平安交通共保联治。加强长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打造长三角“绿廊”;建设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打造长三角“绿带”;共建宁杭生态交通走廊,打造长三角“绿脊”;建设世界级湖区生态交通体系,围绕太湖、洪泽湖、骆马湖等打造长三角“绿核”。

  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共同开创长三角国际创新新模式。实施一体化示范区引领工程,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推动示范区内省际毗邻公交客运政策制度创新,联合打造跨界生态文化廊道。实施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工程,建立交通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强化区域交通运输监管与协同共治。实施信用交通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区域交通运输信用制度建设,促进区域信用信息共享共用。联合拓展长三角区域交通发展新空间、新动能、新模式,试点开展无人驾驶等研究及应用,打造G15现代化沿海产业走廊、G25绿色制造走廊、G42交通创新产业走廊,推动以“交通带+产业带”发展。

  (作者为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省铁路办主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事关群众福祉、社会稳定、国家根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更充分”就是要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能满足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更高质量”就是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使更多人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公平的就业环境,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今年以来,全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失业风险稳定可控,为经济发展基本面提供有力支撑。但与“为全国发展探路”的新使命、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新要求相比较,就业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受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结构性矛盾及外部不确定等因素影响,保持就业平稳健康运行的难度明显增大。我省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基数大,还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寻求就业机会,导致就业岗位供不应求。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人数相对充足,苏中、苏北不发达地区则出现了用工短缺。战略性新兴产业适配人才稀缺、高技能岗位“有岗无人”。同时,全球经济减速、中美经贸摩擦、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等内外部因素对就业的影响逐步加深。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就业工作提出了“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的要求。为破解上述制约因素,我省应牢牢把握“就业优先新定位”,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加大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力度。

  完善政府服务保障机制。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实现服务供给多元化、服务过程信息化、服务机会均等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实施力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优化服务流程,搭建满足不同就业群体需求的综合就业信息化平台,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消除就业过程中城乡、地区、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营造机会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就业环境。

  构建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高校、企业等要协同联动,各尽其力,各展所长。政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良性循环,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高校根据区域战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培养社会所急需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破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失衡难题。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加强对员工培训,增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稳定用工规模和职工队伍。

  建立创业孵化机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增长极,应健全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继续落实好创业扶持政策,做好创业指导、创业服务、创业培训等基础工作。重点抓好创新科技园、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积极推进创业项目成果落地孵化,构建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完整链条,切实发挥创业倍增效应。

  强化精准帮扶机制。帮扶工作责任重大,要确保帮到点上,扶到根上。为企业在岗职工、困难企业转岗职工、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等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服务,提升就业能力储备。制定优惠政策分类支持不同重点群体,如出台基层就业补贴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业。对面临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进行精准帮扶,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用工稳定。

  筑牢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就业统计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探索建立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编制发布制度,增强劳动力市场匹配能力,缩短劳动力失业空窗期,及时化解各类潜在就业风险的衍生积聚。抓应急处置。制定实施就业应急工作预案,支持出口企业稳定岗位,确保全省企业用工保持平稳。抓治欠保支。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的指示要求,继续部署实施根治农民工欠薪攻坚行动,确保不发生重大欠薪案件。抓兜底保障。大幅提高失业保险待遇,关心生活困难职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的底线。

  (作者为扬州大学党委书记)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牢记总书记期待嘱托,积极践行“四力”要求,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光荣政治使命。今年以来,淮安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围绕抓实抓紧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在高水平策划、分享式学习、强“四力”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高水平策划引领“四力”提升。在“策采编发评”全流程中,策划是新闻报道组织力的集中体现,处于引领地位。策划贵在“发前人所未发”。一个好的策划,不仅可以倒逼记者切实深入基层、到一线,提升脚力、眼力,而且可以促进记者开动脑筋,锤炼笔力,采写出“发前人所未发”的新闻作品。策划重在“发群众所欲发”。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为群众利益发声是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将服务读者群众与提升“四力”结合起来?淮报集团以专栏策划为依托,在“发群众所欲发”上下功夫。《淮安日报》《淮海晚报》分别开设“民生观察”“热点追踪”等专栏,对事关群众福祉利益的问题展开调查式报道。

  以分享式学习促进“四力”提升。集团把增强“四力”与新闻创优相结合,今年以来,集团多次邀请专家学者、优秀记者、知名评论员举办讲座,分享他们对提升“四力”的认识和成功经验。以互相分享掀起头脑风暴。互相分享既有“自由命题”式的交流,又有针对具体人或作品的研讨。针对新进人员多、年轻记者多的实际,以青年采编人员群体为重点,举办青年座谈会暨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推进会,优秀青年代表交流增强“四力”心得,采编领导、老新闻人围绕增强“四力”谈问题、找原因、提希望,为青年采编人员提供了一场思想盛宴。

  以多样化举措保障“四力”提升。提升“四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采编人员个人以高度自觉加强学习实践,更需要各媒体加强组织领导,以多样化举措保障推动“四力”提升。总编带队做好“传帮带”。集团今年实施了“总编带队跑现场”活动,并在各媒体平台开设同名专栏,明确要求各平台总编、副总编常态化带领采访团队“跑现场”。在团队组织上,既可以总编策划选题后找记者“组队”,也可以记者带着选题找总编“搭档”。确定选题后,总编带队深入采访,然后对记者采写的作品进行修改打磨。从采访、写稿到改稿、定稿的过程,是业务交流的宝贵机遇,对采编人员提升“四力”产生了重要影响。交叉作业提素质。借媒体融合契机,集团在《淮安日报》策划实施了“圆梦小康 崛起江淮 高质量跨越发展进行时”“发力重特大项目攻坚年”等专栏,并将一些稿件采写任务安排给原来主要为《淮海晚报》供稿的融媒体记者,推动他们跳出民生、社会新闻等“传统领地”,尝试采写“宏大叙事”的工作通讯,提升从面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眼力”“脑力”,进而在民生、社会新闻语言与工作通讯语言的“表达碰撞”中增强笔力。党报评论一直是党报新闻宣传的“皇冠”,对人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集团大胆尝试,组建主要由记者组成的近10人的评论写作小组,由有经验的评论员牵头,确定评论选题,分工安排撰写,集中研讨修改,收到了较好成效。今年以来,《淮安日报》刊发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近30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评论员文章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其中有多篇由从未写过评论的记者参与其中,既提升了记者的理论思辨能力,又培养了评论员队伍。

  质量管控见实效。今年集团还坚持在质量管控上下功夫,充分调动采编人员提升“四力”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集团对系列奖惩政策作了重新梳理和调整,对向《人民日报》等上级媒体投稿获得采用的优秀作品,给予重奖;对主动撰写党报评论、时评的记者、编辑,在绩效考核上给予倾斜,写出体现“四力”要求的代表作的,给予重奖。在差错追究方面,除了严格审校流程、加强新闻阅评外,还专门外聘老报人、老专家进行“捉虫”,并将差错情况全部公布上墙,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帮助大家汲取教训、改进工作。

  (作者为淮安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2019年3月8日,我们成立了全国首个女评论员工作室——“姿正腔媛”工作室,希望以“她眼”观时事热点,以“她说”发独到之言,展现文字之美、理性之美和思辨之美。

  近一年来,工作室聚焦国内省内政经和思想动态,策划四组访谈,参与九个系列评论,瞄准现实问题,发出了百余次声音。数字不能代替成长,但成长一定是数字积累而成的。

  本期前沿版策划推出“姿正腔媛”工作室年终盘点,以四季为主题,按照时间轨迹,回望这一年我们走过的足迹。也借此审视如何更好做好引导舆论的“主力军”、能征善战的“轻骑兵”。

  春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姿正腔媛”工作室早已先期行动。

  春节期间,工作室推出特别策划“八字八画贺新春年度汉字拜大年”,在新媒体平台策划方面作了一次有益探索:挑选出“稳”“实”等八个年度汉字,以“漫画+书法+评论”的形式,立足创意设计、融合传统文化、把握时代脉搏,在字画辉映中凸显节日的喜庆,在情理交融中提振精气神。

  清明节,工作室推出“萌娃读诗寄清明”新媒体栏目,以缅怀先烈、祭奠先烈、赏春踏青三个主题,请“小小萌娃”——工作室的“编外人员”朗诵清明诗歌,评论员妈妈解读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传统与现代交织,厚重与童趣相映。

  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阅读,关乎个人成长、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我们该怎样看待阅读新变化,又该如何更好阅读,女评论员们剖析读书“速成指南”的弊病,重拾城市被遗落的书香,发出读书应该成为孩子们“诗意海洋”的慨叹。

  母亲,是一个伟大的名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母亲节里,“姿正腔媛”祝福伟大母亲的同时,也在思考母亲节的意义在哪里,如何做不焦虑的妈妈,社会又该为妈妈们做什么。这三个话题温情而又理性,祈愿天下母亲都能心怀暖阳、明媚绽放。

  夏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热烈而美好的夏天到来。

  “六一”儿童节里,女评论员们也在思考身边的这些现实问题——如何让每个孩子入好园,什么是最好的“成童礼”以及我们该向孩子学什么。这些话题涉及孩子们的成长,更关乎社会的关爱。

  今年端午节恰逢高考,工作室抓住这个时机,分别邀请中学校长、大学校长和家长以视频的形式寄语广大考生,围绕“吃五红”“品米粽”“赛龙舟”三个节日习俗,表达对考生的祝福、对传统的敬意,再次丰富了新媒体平台的“节日板块”。

  7月,省委书记娄勤俭一口气提出“九个有没有”,理性深刻,发人深省。工作室连续推出9篇“问问‘有没有’ 想想怎么干”系列评论,深入剖析关键词,对共性偏差和误区抽丝剥茧,推动解放思想向深处拓展,获中宣部新闻阅评专门表扬。

  8月,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会议即将迎来一周年,工作室特邀长江学者、智库专家分别围绕“哪些人要搬”“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房子怎么建”“如何稳得住、能致富”,推出“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系列访谈,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为更好做好下一步工作建言献策,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同样在8月,工作室有了新突破,结合“推行‘垃圾分类’”的系列评论,女评论员们的AI虚拟主播播报上线。这是工作室与技术部门的一次合作创新,主播播报短视频亮相新媒体平台,独特的形式、甜美的声音吸粉无数。

  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丰收的季节里,“汲取精神力量,献礼70华诞——追寻共和国精神江苏谱系”大型全媒体采访报道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女评论员们先后前往省内外实地探寻走访,查阅大量资料,梳理历史脉络,专访专家学者,精心采写稿件,围绕“周恩来精神”“淮海战役精神”“雨花英烈精神”“苏商精神”“王杰精神”和新四军“铁军”精神等,推出系列策划,共推出7期整版报道。这也是工作室深入锤炼“四力”的重要体现。

  重大传统节日,总少不了“姿正腔媛”的创意策划。中秋节赏月团圆,有许多名家散文佳作。在新媒体平台上,女评论员围绕文化、消费、家国情怀三个主题,选取三篇中秋名家散文配音朗诵,让中秋佳节有声有色有韵。

  这是江苏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10月,工作室深入解读江苏“入群”自贸区的意义与影响、政策与举措、远景与期望,快速连线对话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市领导,就抓住新机遇、谋划新发展第一时间发声。

  冬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了努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切期盼。“五年答卷”交卷之际,工作室提前谋划,聚焦“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主题,女评论员们拿起话筒,走进演播室,以对话专家学者的形式,以数据支撑、用事实说话、用理论阐释,讲成绩、话经验、谈建议,在全省掀起一轮宣传热潮。

  高校食堂是否应该对外开放?“逃避式”考研,该怎么看?“考研直播”是励志还是作秀?30万年薪招中小学教师,值不值?……这一年,我们聚焦热点话题,组织“姿正腔媛”1对1,就某一话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除了“两人PK”,还有“三人谈”:拿什么破解“暑到难”?代吃代喝服务,“代”来什么?……不同角度,女评论员们火花激荡。这一年,我们还策划了“教育三问”“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写给‘毕业季的你’”“推进科技创新”等系列评论,获得广泛好评, “她们”的声音发得更响、传得更远。 文/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