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牢记总书记期待嘱托,积极践行“四力”要求,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光荣政治使命。今年以来,淮安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围绕抓实抓紧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在高水平策划、分享式学习、强“四力”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高水平策划引领“四力”提升。在“策采编发评”全流程中,策划是新闻报道组织力的集中体现,处于引领地位。策划贵在“发前人所未发”。一个好的策划,不仅可以倒逼记者切实深入基层、到一线,提升脚力、眼力,而且可以促进记者开动脑筋,锤炼笔力,采写出“发前人所未发”的新闻作品。策划重在“发群众所欲发”。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为群众利益发声是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将服务读者群众与提升“四力”结合起来?淮报集团以专栏策划为依托,在“发群众所欲发”上下功夫。《淮安日报》《淮海晚报》分别开设“民生观察”“热点追踪”等专栏,对事关群众福祉利益的问题展开调查式报道。
以分享式学习促进“四力”提升。集团把增强“四力”与新闻创优相结合,今年以来,集团多次邀请专家学者、优秀记者、知名评论员举办讲座,分享他们对提升“四力”的认识和成功经验。以互相分享掀起头脑风暴。互相分享既有“自由命题”式的交流,又有针对具体人或作品的研讨。针对新进人员多、年轻记者多的实际,以青年采编人员群体为重点,举办青年座谈会暨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推进会,优秀青年代表交流增强“四力”心得,采编领导、老新闻人围绕增强“四力”谈问题、找原因、提希望,为青年采编人员提供了一场思想盛宴。
以多样化举措保障“四力”提升。提升“四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采编人员个人以高度自觉加强学习实践,更需要各媒体加强组织领导,以多样化举措保障推动“四力”提升。总编带队做好“传帮带”。集团今年实施了“总编带队跑现场”活动,并在各媒体平台开设同名专栏,明确要求各平台总编、副总编常态化带领采访团队“跑现场”。在团队组织上,既可以总编策划选题后找记者“组队”,也可以记者带着选题找总编“搭档”。确定选题后,总编带队深入采访,然后对记者采写的作品进行修改打磨。从采访、写稿到改稿、定稿的过程,是业务交流的宝贵机遇,对采编人员提升“四力”产生了重要影响。交叉作业提素质。借媒体融合契机,集团在《淮安日报》策划实施了“圆梦小康 崛起江淮 高质量跨越发展进行时”“发力重特大项目攻坚年”等专栏,并将一些稿件采写任务安排给原来主要为《淮海晚报》供稿的融媒体记者,推动他们跳出民生、社会新闻等“传统领地”,尝试采写“宏大叙事”的工作通讯,提升从面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眼力”“脑力”,进而在民生、社会新闻语言与工作通讯语言的“表达碰撞”中增强笔力。党报评论一直是党报新闻宣传的“皇冠”,对人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集团大胆尝试,组建主要由记者组成的近10人的评论写作小组,由有经验的评论员牵头,确定评论选题,分工安排撰写,集中研讨修改,收到了较好成效。今年以来,《淮安日报》刊发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近30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评论员文章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其中有多篇由从未写过评论的记者参与其中,既提升了记者的理论思辨能力,又培养了评论员队伍。
质量管控见实效。今年集团还坚持在质量管控上下功夫,充分调动采编人员提升“四力”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集团对系列奖惩政策作了重新梳理和调整,对向《人民日报》等上级媒体投稿获得采用的优秀作品,给予重奖;对主动撰写党报评论、时评的记者、编辑,在绩效考核上给予倾斜,写出体现“四力”要求的代表作的,给予重奖。在差错追究方面,除了严格审校流程、加强新闻阅评外,还专门外聘老报人、老专家进行“捉虫”,并将差错情况全部公布上墙,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帮助大家汲取教训、改进工作。
(作者为淮安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