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进行社会革命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党的一大纲领中就确定:“党的根本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近百年来我们党的奋斗历史,就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的伟大社会革命,并不断推动着中国伟大社会革命向前发展,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革命立场、革命品质、革命风范、革命目标、革命斗志。

  推进社会革命是把革命作为天职的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革命和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核心。社会革命是包括政治革命在内的伟大的社会变革,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之一。马克思在1843年至1844年初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中,就已经从哲学上提出了彻底的革命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变化是历史本身的本质表现,历史是每一个时代现实中的每个人正在进行的革命的实践活动,是创造性的历史实践,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革命化的,革命权是唯一的真正的历史权利。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历史已经对无产阶级提出彻底解放要求,而要将解放目标上升到人的解放的高度,只有通过彻底的社会革命才能取得成功。正是基于社会革命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变革形式、它的发生发展规律是决定阶级时代人类进步的力量,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一开始就需要以推动社会的根本变化为方向,需要超越以本阶级利益为核心的纯粹政治革命方式,因为它如果不消灭造成阶级剥削的所有条件,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而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唯一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科学阐述了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强调由于历史深层运动产生的社会革命,是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人类进步运动,这一根本变化导致的社会革命,必然要贯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要求。在具体内容上,首先以政治革命的方式推翻旧制度,建立维护新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进而建构代表新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全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基于历史的使命,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不会满足于政治革命成功,而是会不懈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会利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力量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自觉践行“继续推进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历史要求。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不断革命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近百年历史就是一部持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不懈奋斗史

  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以贯之地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尽管不同的历史阶段,革命性质革命任务革命手段不同,但都是指向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是为了完成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任务,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从而构成了一以贯之的伟大社会革命进程。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法维新、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农民起义,以及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失败了,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局限性,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承担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了史无前例的土地革命,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近30年的实践当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剥削制度,进行了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和制度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和跨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进程,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的事业。在近百年的奋斗当中,我们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以彻底的革命精神,一以贯之地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有了革命的精神,才会有革命的状态、奋斗的姿态、革命的行动和革命的胜利。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进入新境界。

  新时代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必须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2016年底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党要继续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他强调,如何始终保持革命精神,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又必须解决好的课题,作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的重大政治判断,科学阐述了“四个伟大”与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与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与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主要动力、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与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目的关系,并号召我们在新长征路上要一以贯之地将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向前进。

  共产党人是天生的革命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面临和克服“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决不能有马放南山、鸣锣收兵的想法。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保持好,我们必须更加把牢“总开关”,补“钙”壮“骨”,坚守革命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史、国际共运史,不忘初心和使命,铭记革命历史;一以贯之,发扬革命斗争精神;忠于党和人民,以浩然之气秉持革命立场;不畏艰难险阻,在急难险重中锤炼革命品质;永葆共产党人的锐气,矢志不渝保持革命斗志;居安思危,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升革命本领,协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向纵深发展,谱写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经济日报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树立科学先进的治理理念。治理和管理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体现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理念。治理突出各类主体都有主动参与治理的责任和义务;治理强调各类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的协商与互动;治理突出各类主体的权益在治理过程中的尊重与保障。在“人人有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中,“人”既是指每一位公民,每一位人民群众,具体的个人,也包括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类社会主体,组织化的个体。

  培育民主协商公共参与的治理文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在全社会培育民主协商公共参与的治理文化,营造主动参与治理、积极融入治理、善于开展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治理文化是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治理有序开展的精神动力。我们要塑造社会治理主体的公共精神,提高治理主体的自律自治水平,培养治理主体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理性看待维稳与维权、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在全社会形成乐于、善于、勇于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

  着力提高社会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政府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正逐步从传统的管控式管理转变为协商式治理,从单向度的权威式管理转变为多向度的互动式治理,从单一分散的事后处置式管理转变为政社互动的事前预防式治理,但是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公民等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需要加强。要把社会治理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实现资源下沉、服务下沉、管理下沉,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把资源聚集到网格,把服务聚焦到网格,把力量延伸到网格,把矛盾化解在网格,把问题解决在网格,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精心化和精品化。选树各类社会主体的典型代表,提高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实际效能。健全基层诉求表达、利益沟通、矛盾协调机制,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主动自觉、理性有序、依法有效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优化社会组织成长环境,拓展社会组织发展空间,通过政府购买、合作开发、平台搭建等形式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尊重并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全方位深层次提高各类社会主体的治理能力,形成社会治理合力。

  充分依托现代科技支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科技支撑纳入社会治理体系,是对社会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的有益探索。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矛盾网上网下交织叠加,群众诉求线上线下复杂多变,社会治理的形势环境日益严峻和复杂,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多重考验和挑战。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化互联网思维,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互联网扁平、交互、快捷、实时的平台优势,发挥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体验感强、互动性足的特点,运用移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深入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人性化。

  社会治理要聚焦民生问题。社会治理要体现人的核心地位,发挥人的核心作用,同时体现人的核心价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价值追求。在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治理应重点关涉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热点、难点、焦点、痛点问题,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成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历史瓜瓞不绝,爱国主义是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华夏文明弦歌不断,家国情怀为多难兴邦的精神基因。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各民族在共同的山河疆域和统一的国家治理下生存发展,尽管因朝代交替呈现出分分合合的历史轨迹,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景,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勇做“两个先锋队”,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共圆“中国梦”响彻神州大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激励人心。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统一的、真实的,不是抽象的、对立的、虚幻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擎爱国主义大旗,力行“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崇高情怀,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生境界,把浓浓的家国情怀升华为深刻的爱国理性,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也是家国情怀认同的重要基础。孟子所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将天下、国、家三者融为一体,深刻地诠释了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孕育出“忠孝一体”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华民族崇尚家国大义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促进了传统家国情怀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张“爱国惜家”,激发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使命感与自豪感;协调“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成为社会共识;提出“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统一,赋予“家国一体”思想鲜明的时代内涵;弘扬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流传。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家国一体”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凝聚中华儿女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最大公约数”。首先,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其次,中国梦凝结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命运,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弘扬新时代的家国情怀,需要做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统一。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必须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一是保持实现伟大梦想的战略定力。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树立排除艰难险阻的勇气,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撼动我们逐梦圆梦的决心。二是用初心与使命滋养全社会的家国情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也是新时代最崇高的家国情怀。三是自觉同形形色色的分裂行为作斗争。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四是建设大同世界的人类情怀,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初心’论研究”[16ZD002]的阶段性成果)

  学习漫笔

  新时代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必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做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国家发展的推动者、民族复兴的建设者。

  以坚定信念践行初心使命。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之后,留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面临国民党军的“清剿”和屠杀,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坚持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生死搏斗,为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保留下战斗的火种。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尽管很多游击队员与国民党反动官兵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但他们仍然以抗战大局为重,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定,接受统一整编。正是这种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短短两个月,他们深入华中敌占区,开辟敌后战场,有力打击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很好地配合和支持了正面战场。新时代,坚定的理想信念仍然是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源泉。要始终坚守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自觉维护党的领导,矢志不渝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

  以清正廉洁践行初心使命。新四军是由南方游击队组建而成,由于长期分散游击作战,养成了许多游击习气。部队进入华中以后,为了不对华中人民造成不必要的骚扰,军部一成立,即建章立制、严格要求,以铁的纪律来约束广大指战员的行为。新四军在坚决执行红军优良传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基础上,又结合抗战实际,制定出新的“三大纪律”和“十项注意”。1943年12月,新四军政治部又制定了关于拥政爱民的指示,并公布《新四军拥政爱民十大公约》,以严明如铁的纪律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今天,清正廉洁依然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时时处处绷紧纪律这根弦,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握住自己,筑起防线、抗拒诱惑,坚守个人干净的基本底线,切实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党纪国法的执行力、为官用权的约束力,始终做到清白做人、规矩办事、严格要求。

  以为民担当践行初心使命。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是新四军将士为国为民宗旨的本质体现。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为了打击反动派的嚣张气焰,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在苏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军部的重建,标志着新四军从此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华中抗战的重任。当年,新四军以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使得我们党我们的军队赢得了民心,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如何才能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如何才能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树立为民担当的责任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永远奋斗,永远向前。

  (作者单位:盐城市委党校)

  今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制定出台关于农村工作的党内法规,高度凝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条例》,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政策取向和关键措施,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在江苏大地上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精彩画卷。

  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三农”工作的所有成效,最终都应当集中体现在农民增收致富上。只有收入不断增长,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推动各地结合实际研究采取有力政策措施,保证农民收入增幅连续高于城镇居民。要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促进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实现持续增长。开展全民创业,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因户制宜,创办适合家庭经营的项目或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切实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提升就业技能,鼓励青年农民向收入较高岗位转移就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资产确权量化到人、固化到户,维护农民财产权益,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增加集体收益分配、股份分红等财产性收入。稳定党在农村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已经给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不能减少并逐步有所增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如期实现达标脱贫,构建防止返贫机制,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注重发挥第三次分配在扶贫济困中的作用。

  把推动产业振兴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攻目标。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要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以优质、绿色、生态和高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大力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在农业内部挖掘潜力做足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采用现代手段加快农产品流通,发展冷链物流、网上销售、城市门店以及配送到户等方式,给城乡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放心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品种、品质、品牌和品位。充分发挥农业农村资源优势,扩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农村康养服务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努力在乡村形成充满活力、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形成充分的、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把实现绿色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突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也是乡村产业的本色。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的全过程,按照绿色兴农、质量兴农要求,生产并提供绿色、有机农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度推进化肥农药农膜等减量行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节药节肥节水等技术,将以前过量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减下来。加快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等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实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将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提上来。持续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破坏生态的修复,落实轮作休耕、退耕还林、退耕还湿、退渔还湖等相关政策,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的“欠账”补起来,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把农业经营者的素质提升作为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也没有现代化的农村。没有具备绿色发展理念的人来发展乡村产业,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绿色发展。《条例》指出,要“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让农民真正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大力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农村一二三产业,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使工商经营者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一分子。大力推进现有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调整,鼓励农业大专院校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返回家乡创业就业,制定政策吸引大学生村官留在农村,加快改变农业从业者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的现状,努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大力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和农民培训投入,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

  (作者为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

  今年6月,全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作为主题教育总要求。对我们农业科技战线的工作者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科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提出的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是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的“金钥匙”和“方向盘”,也是所有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使命。践行好初心使命,关键就在于对标“三个面向”找准差距、创新举措、狠抓落实、补齐短板,并以政治建设、思想引领做好保证。

  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找差距,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两个维度上抓落实,打通融入世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江苏农业科技虽在全国领先,但与国际先进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比依然存在“短板”,多数跟跑、少数并跑、个别领跑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耕优势、精心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改革传统项目设置和科研组织方式,瞄准“高新尖”前沿领域促进颠覆式创新,形成一批突破性、原创性、引领性的成果。高度重视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为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以及农业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支撑。找准定位,瞄准目标,静下心来,久久为功,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等发展机遇,践行开放新理念,真正在国际农业科技领域实现从交流到交融的跨越,拥有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话语权”。

  面向国家农业重大需求找差距,在科技供给侧上抓落实,打通科技体制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赋予了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内涵,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优质农业、乡村综合规划等对农业科技和科研单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公益一类科研单位,我们更要顺应时代要求,革新传统思维、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现代科研院所,快速提升公共科技供给能力和水平。敢于变革事业发展方式,按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优势驱动转变的思路,优化调整科研力量布局,促进资源要素向重点领域流动。紧盯乡村产业发展现实和未来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构建覆盖全产业、全链条的技术支撑体系,彻底打通产业系统和创新系统。坚决破除“四唯”,改变科研评价方式,去除功利性、短视性科研行为,引导聚焦主责主业,潜心创新服务。牢固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创设灵活自主的激励政策,赋予科技人员更多自主权。

  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找差距,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抓落实,打通直面现代农业生产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三农”问题是绕不过的关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农业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也更为迫切。探索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融合机制,从公益性、平台型、市场化等维度搭建载体,精准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通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是我们以技术创新为主的科研院所需担起的时代之责。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就是要以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建立市场化成果转移转让模式,就是要以组建成果价值评价、市场化评估和运营服务的专业机构为核心,推动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建立平台型成果转化推广模式,就是要以促进科研生产深度融合为导向,与政府、企业共建“即研即推”的新型研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践证明,只有“成果转化效益”的稳步提升,才能提供“真金白银”的科技支撑,才能更好更快促进我省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全省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我们基层党委要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并教育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把初心和使命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对标“三个面向”找差距、抓落实,科技助力“三农”高质量发展,在引领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县域发展必须面对的“成长烦恼”。面对这一“烦恼”,新沂立足发展阶段性特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结构转型、动能转换、优势转化,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守护绿色生态,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在“舍”与“得”之间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新沂因化工而兴,也因化工而困。化工产业占据着全市工业近30%的贡献份额,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发展也一度受困不前。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自觉调整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有“舍”才能更好“得”。在推进县域发展中,我们要走的是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产业发展问题上,我们正确处理好“远与近、退与进、舍与得、快与慢”的辩证关系,以提升优势产业的完整度、耦合度为方向,着力在“链”上动脑筋。

  结构转型,直面发展阵痛“果断舍”。新沂坚决清理淘汰落后低端产能。近两年来,先后否决小化工、农化类项目21个,涉及投资近54亿元;依法关停26家化工企业,关闭取缔散乱污企业1373家。投资近15亿元,用于2243户居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在线监测,推动化工园区提档升级,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引领化工产业向日化、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延伸,推动化工产业“脱胎换骨”式重构。去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比重达到42.5%,今年1-8月份比重提升至53.1%,较去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入选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位居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第48位。

  动能转换,坚持以新促高“强筋骨”。新沂在医药健康、先进材料、冶金装备等细分领域拥有10多家“单项冠军”、行业领军企业。我们聚焦优势产业集聚集群,聚力重大项目“串链成园”,推动产业“由小到大”延链式扩张、“由单到全”集群式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加速集聚,铭宏生物大健康、必康制剂、复星医药、幂方创新药物、星诺医药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项目相继落地建设,纽伟仕、优贝佳护肤品等30多个医药、美妆、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项目正快速落地,“点串成链、链连成片”的集群效应持续显现。冶金装备产业加速壮大,总投资达150亿元的中新特钢以及50亿元的万福阳高端智能装备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先进材料产业加速崛起,充分发挥东方雨虹、华信新材料行业龙头带动效应,吸引集聚了三环奥纳纳米晶带材、环申膜材料、特森特膜材料、东联新材料等一批新材料项目,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优势转化,拓展枢纽经济“新空间”。新沂最大的发展资源和优势在“区位”,最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在“枢纽”,坚持以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引领,聚焦“一枢纽一中心一高地”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枢纽、物流、产业三大优势有效转换,加速集聚枢纽偏好型产业,促进经济要素“流量”向经济效益“留量”转变,“枢纽新沂、开放门户”品牌日益凸显。目前,新沂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封关运行,1.7平方公里的对外贸易加工区竣工投入使用;公路港物流园创成省级物流示范园、全国优秀物流园区,铁路物流园纳入国家铁总物流基地建设规划;新沂港已开通至太仓、上海转沿海和苏南长三角内河水运航线,每年将为新沂及周边企业节约3亿元运输成本;国家级通用机场正式投入运营,通航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广州中德航空、上海啸翔航空、中航通飞、爱飞客等一批项目落户新沂,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特色优势。

  留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新沂有山有水,境内河流、湖泊、湿地众多,水域面积占全境20%,水网密布、水系相连,生态宜人。我们建设生态宜居“桃花源”,打造生态富民“好风景”,突出扩容增绿“优生态”,结合乡村振兴,全域整治、清污增绿,改善人居、产业富民,为人民守护好这一方山水。

  (作者为新沂市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投身民族自强不息、国家团结统一的历史洪流之中,中华民族也正因为如此,才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要把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历史与立足岗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起来。

  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必然需要。大学时期是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阶段,在思想上需要精心加以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就是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用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引导他们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行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不会那样平坦,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建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克服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有爱国主义品格、立志报国、具有为国献身执着信念的青年人才。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清醒的意识。

  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现阶段要抓好三个结合。

  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江苏开放大学把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列入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教职工将爱国主义情怀植于心、践于行。近年来,江苏开放大学将爱国情怀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以推进“第二课堂”为抓手,以开设“青马工程”培训班、推进“信仰公开课”、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督促“青年大学习”等活动为依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引领。每年新生开学后,校党委书记、校长走上讲台,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鼓励青年学生明确时代责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学习党史和国史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是伟大光荣、充满曲折、成就辉煌的历史。江苏开放大学自主开发了系列纪录片《江苏红色文化经典》,聚焦省内20多个红色教育基地的革命历史,宣传江苏共产党人的先进典型。其中纪录片《战地黄花分外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和《新四军在江南——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优质红色社会教育资源采用。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引导教育全校师生守初心、担使命,让红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起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江苏开放大学始终致力于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开放与融合,创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自主学习平台,搭建了终身学习“立交桥”。从全国闻名的残奥会冠军到年过九旬的老年学习者;从常熟沙家浜“我是新四军”游学项目到扬州市沿湖村“渔乐渔学”等,江苏开放大学以改革的勇气、开放的胸怀加快制度创新,盘活特色教育资源、搭建全民网上学习平台,真正形成了覆盖全省、面向所有人群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践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初心,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用实际行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一直以来,江苏开放大学用爱国主义精神培根铸魂,将爱国情怀作为立德树人的底色。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引导教育师生守初心、担使命,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汇聚砥砺前行、担当为民的价值共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争创新业绩,献礼新时代。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情怀沁润进每个人心间,真正做到植根江苏大地、办好开放大学。

  (作者为江苏开放大学党委书记)

  江南运河北起江苏镇江,绕太湖东岸经常州、无锡、苏州,南至浙江杭州,贯穿长江、太湖和钱塘江三大河湖水系,是大运河开挖较早、文化遗存较多、航道运输量较大的一段,理应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样板区和示范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将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要求,作为全线通航的河段,江南运河文化带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保护运河遗产。江南运河遗存众多,要在遗产保护上坚守保护规划红线,将江南运河段的5段河道和14个世界遗产点保护好。设置好保护标识和保护界桩,注意档案建设和信息保存,注意环境整治,包括历史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整治、污染防治,加强遗产监测管理,从技术手段上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同时保护好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凸显运河生态。江南运河是一个巨大的生态调节系统,要在运河沿线全面开展断污工程,关停一批沿线的工业企业,禁止周边工厂的工业污水、渔民生活污水、周围居民生活污水进入大运河。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运河两岸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提升水运功能。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要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机遇,进行江南运河的现代化改造,建设现代化的装卸码头,采用先进的导航设备,实施自动化管理,提高江南运河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大运河。

  拓展景观效益。建立更为系统和宏观的规划与管理,形成完整的网络化旅游线路,并进行全新的设计包装和创意衔接。将景观欣赏、水工设施体验、地方文化品鉴、美食品尝、游戏等内容创意化整合,带动运河沿线相关景点的旅游。政府要制定政策、强化监管,把大运河旅游产品变成一个富有投资价值的平台,广泛吸引民资参与投资和开发。

  传承运河文化。要对江南运河及沿线城市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内涵作深度梳理与挖掘,形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创作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学影视作品,建设一批运河旅游小镇,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馆。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发掘研究,让大运河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唤醒沿线民众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弘扬运河文化。

  推进文化强市。江南运河段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利用大运河的交通动脉和文化廊道的功能,深入挖掘,充分整合运河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在江南运河沿线构建一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通过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推动运河经济的发展,将大运河文化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同时又通过运河经济的大发展,推进运河文化的大繁荣,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实现文化强市的目标。

  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三个带”: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缤纷旅游带。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大运河重要一段的江南运河段要从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探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整合沿线各地运河文化资源,整体实现江南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高起点规划。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注重区域合作。大运河是因为漕运而形成的共有文化长廊,要作“带状”去思考,无论保护和利用都作为一个整体。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让大家共同发力。江南运河7个城市要形成区域合作、城市间合作,互联互通,借鉴支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注重部门协调。江南运河遗产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容易形成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相互竞争的格局,在规划之初就要形成协同发展、跨专业领域合作的态势,从而构建不同功能的运河文化廊道或文化产业园区,避免同质化竞争。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作为活态遗产,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遗产管理与水利航运管理的关系、文化功能与航运功能的关系、统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

  协调联动推进。推动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共同协作的机制,聚合江南运河沿线的文化元素,在江南运河沿线城市共建运河文化圈,从而形成一个推动运河文化、主题文化、创意产业的长效机制,联手挖掘运河文化价值。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协调联动机制的作用,推动江南运河沿线城市建立文化旅游发展的联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协调机制和分工体系。探索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目前苏北运河沿线组建了统一的苏北运河管理局。建议有关部门推动江南运河实施全段的统一管理,至少江苏段的统一管理。进行流域性立法。江南运河作为一条流域性的河流,其保护管理要有法可依。进行统一的流域性立法,使江南运河的保护管理有法可依。

  联手挖掘整理运河文化,建立“运河学”。目前江南运河沿线地区对运河文化价值的挖掘还停留在不同的城市研究各自的运河文化阶段,缺少将中国大运河或江南运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机制,有关部门要整合江南运河沿线城市的研究成果,联手挖掘江南运河文化价值。作为高校力量较强的江南运河沿线城市,要在推进“运河学”的建立上做先行者。建议江苏与浙江有关部门要牵头,形成合力。不能让各个城市单打独斗,自说自话。要将运河非遗与物质遗产深度融合,如评弹、昆曲、苏绣进园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苏州评话、越剧上游船。用运河边成长起来的文学艺术形式去创作新的运河文学艺术,如用昆曲、越剧、锡剧编演运河大戏。

  聚合发展力量,打造江南运河城市群。目前,江南运河沿线在大运河文化产业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未形成协同发展态势。我国对外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对内提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都是一个统的概念,聚合的作用,将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资源统一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去推进。江南运河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长廊,一个世界级的遗产廊道,建设一个整合沿线城市的江南运河文化带、经济带、城市带具备充足的条件。要通过沿线城市的文化立市,整合运河文化资源,形成高品位、高效益的文化型城市群。苏锡常都市圈是江苏运河沿线重要的都市圈,通过江南运河还可以串连起浙江段杭嘉湖地区的城市群,建成包含7个城市的江南运河城市群。要发挥江南运河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通过文化立群,全面梳理沿线城市文脉,整合多样的文化资源,培育积极协作的城市群文化机制,推动沿线城市合作推出一些文化项目、出版项目、产业项目,规划一批跨地区的运河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一批跨地区的运河旅游项目和品牌,联合发展运河文化产业,从而振兴运河文化,发展运河经济,联合打造江南运河城市群。

  (作者为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从公元1128年到1855年,黄河在豫鲁皖苏大地上奔流727年,留下了一条横亘东西、通向大海、长约730公里的明清黄河故道(以下简称故道)。这条故道既是一条天然河道,也是一项杰出的人造工程。它同都江堰、大运河一样,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当前,应积极用好用活故道资源,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建设。

  在摸清故道文化遗产家底上共同发力。故道时空跨度长,流域面积广,遗产类别多,文化价值高。我们打造文化故道,首要的任务就是开展文化遗产大调查,动员组织沿线各地力量,实施拉网式普查登记,对故道沿线的文物古迹、水工设施、历史街区、古村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故道历史、故道文学、故道艺术、故道名人、故道故事、故道风情,特别是故道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全面地挖掘研究整理,分门别类逐项搞清楚故道文化遗产家底。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故道文化遗产丛书,这是一项故道文化保护的基础性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

  在挖掘故道文化精神内涵上共同发力。围绕故道文化传承,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故道文化精神内涵挖掘研究工作。可通过召开故道文化精神专题研讨会等方式,组织更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维度深入研究,提炼概括出更加贴切、得到公认、易于接受、便于传播的故道文化精神,把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丰富的时代价值挖掘出来、阐释出来,推动故道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动力。

  在打造故道文化形象上共同发力。通过编写一批故道文献资料图书,创作一批影视、书画、歌曲等文艺作品,举办一批民俗文化周、美食节、书画摄影大赛等文化展示传播活动,组织一批巡演、非遗项目展示、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各类活动,抢救保护一批故道非遗传承人,规划建设一批故道博物馆、主题馆、遗址公园、文化公园,创建选树一批故道名城、名街区、名河段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还可以创新打造一批运用AR或VR技术的网上数字博物馆、专题互动馆、个性体验馆,通过IP开发等现代传媒方式,在保护历史遗存、深度挖掘内涵的基础上,着力展示故道文化价值,讲好故道故事,充分彰显故道独特魅力,推动故道从“地理空间”向“文化空间”延伸拓展。

  在推动故道文化申遗上共同发力。故道一有世界独特的自然景观。由于黄河善决善徙善淤,从上游携来巨量泥沙,使得下游河床不断抬高,通常高出附近地面3—6米,有的河段高达8米,成为世界罕见的“地面悬河”。二有人类杰出的堤防工程。为了锁住桀骜不驯的黄河,使之免于泛滥成灾,明代官员潘季驯组织5万民力,历时16年,修筑了一条底宽100米、高达13米的黄河大堤,至今河南商丘境内长达134公里的大堤仍然高高耸立,其他地段的黄河大堤也都基本完好。这是人类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杰作,被专家誉为“水上长城”。此外,还有众多遗存的文物古迹、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条件。我们应当形成共识,增强信心,积极为故道申遗鼓与呼。

  在加强故道文化合作上共同发力。把故道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故道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负责制定统一规划纲要并组织实施,突出以文化为引领推动故道地区协调发展,把保护传承利用故道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打造文化故道、生态故道、旅游故道,推动故道沿线区域实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故道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专项规划,故道沿线4省8市应承担主体责任,各县(市区)应承担直接责任,故道政协联席会议应充分发挥作用,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以文化遗产、河道水系、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形成故道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新模式。

  (作者为明清黄河故道县市区政协联席会议第三届执委会主席,江苏省响水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江苏省委提出未来要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强调自主可控,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家的经济、政治、国防等安全,但是必须以促进发展为前提。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应紧紧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牢牢抓住龙头企业培育的“牛鼻子”,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扶持成长型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壮大发展规模和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行业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品高端化、生产专业化、制造信息化、管理精细化,全面提升规模实力、需求响应力和市场竞争力。围绕产业链条延伸和重点培育方向,大力实施规上企业增长计划,优选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从资金、技术、人才、项目、信贷、电力、土地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支持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建立以产业链、供应链、产品链为纽带的战略联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大中小微企业相互协作、关联配套的良性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交流咨询等全面服务。

  实施“产业集群提升行动”。除了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以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外,还要在三大方面继续加强:一是提升产业园区的管理与服务。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空间载体,要紧紧抓住江苏自贸区建设的契机,推进管理、制度与服务创新,严格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对全球高端和创新性生产要素的吸引和集聚。二是鼓励集群内企业互动交流。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企业的空间集聚,但企业之间的交流却并不多,应鼓励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共生,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加强园区共建力度。共建产业园区是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载体,探索合理高效的共建模式,有利于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打破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促进生产要素跨行政区配置和形成统一市场。

  实施“市场一体化行动”。庞大的内需市场是我国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由于市场分割,要素市场一体化进程严重滞后于产品市场一体化进程。江苏应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大机遇,首先在省内加快推进以要素市场一体化为重点的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注册登记、项目审批、专业中介以及便民服务,加快构建高效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完善政府采购机制和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向优质载体集中;培育区域金融、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消除行政壁垒,鼓励企业跨行政区开展兼并重组,提升市场竞争力。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苏构建‘四位协同’现代产业体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19EYB002〉)

  随着城市化与产业化的推进,不少城区与开发区近郊的农村社区转型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农民转型为城市社区新市民,生活、生产方式与空间的改变带来不少新的问题。

  城市社区新市民失地失宅生活保障问题。失地失宅的农村社区居民变城市社区市民后,原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农居环境发生颠覆性变化,拆迁安置、失地农民保障与困难家庭救助保障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式。现在东部地区贫困家庭跟多年以前情况不一样,失劳致困与因病致贫是主要原因,可单独设立救助保障资金,确保城市社区贫困居民居住有房屋、生活有着落与落难有救助。

  城市社区新市民教育卫生就近便捷问题。在教育方面,可根据城市社区新市民适学生源需求搬迁老学校、增加新学校或者协调就近学校增加班车临时过渡零星需求与建校等待时间。在卫生方面,推动在全区基层医疗保障服务机构互联互通,让城市社区新市民在家门口的社区服务站就可以使用医疗服务,实现真正的便民。通过跨区卫生监督部门共同商议分工,推动在跨区社区设立新的基层医疗服务点。提升大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能力,增加设施、增加工作人员、增加技能培训,推动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按劳取酬以提高积极性与服务质量。

  农村社区居民故土难离搬迁情感问题。在安置时尽量能做到整个社区就近安置、亲友家族就近安置,力争让城市社区居民每天都能看见熟悉的人。提倡每家每户都留有影像视频可以回顾历史,让影像视频帮助城市社区新市民留住农村社区的回忆与乡愁。大力发展移风易俗的城市居民文化娱乐生活,建设社区演艺百姓大舞台、增加自导自演与新风文明流行节目。配置小型游园、棋牌室、图书室等丰富城市社区新市民业余生活,帮助尽快适应城市社区生活。

  农村社区家庭作坊工厂持续发展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扶上马、送一程、推动升级新动力”的策略。“扶上马”就是选好址建设家庭作坊产业集聚园区,使城市社区新市民生产与存储有处所。“送一程”就是一段时间内针对利润薄问题制定水电气、土地、厂房、交通补贴与财政奖励政策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集中提供餐饮、物流、设备维修与产品检测等低成本服务。“推动升级新动力”是通过培训提高家庭作坊经营者素质与竞争力,逐步做强作坊向一般企业过渡。政府鼓励技术研发,提高产品技术含金量与升级换代,同时引导与行业协会自治,有序市场竞争,严守产品标准,提高集群产品质量,形成地方特色品牌产品。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转型问题。探索社区转型期间进行股份制改造,在特定时点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按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的比例照顾贫困户一次性股改,集体经济组织变股份制企业、经济组织成员变企业的股东、经济组织成员分红比例变股份,股份可以转让与继承,彻底解决遗留问题,将社区工作人员解放出来加强新城市社区的社会治理,提高社区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

  嘉宾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 方世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廖 宏 (左一) 主持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记者 陈立民(右一)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共同主办的“强富美高”五年答卷系列访谈,今天推出第三期。本期主题聚焦“环境美”,相关内容同步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交汇点客户端、“理论之光”网站、“理论之光”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呈现,敬请关注。

  “环境美”取得显著突破

  主持人: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勾勒的“强富美高”发展蓝图中,“美”有着什么意义和内涵?与“强”“富”“高”之间又有什么内在关联?

  方世南:习近平总书记把“环境美”作为新江苏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体现了对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江苏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高度紧迫性。

  显然,“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当中,各个定位有着不同的标准和侧重点。经济强是物质基础,百姓富是必然结果。但经济强、百姓富,都离不开一个自然基础,这就是我们的生态基础。经济发展得再好,如果环境被破坏了,老百姓整天生活在雾霾之中,恐怕也难有幸福可言。所以环境美、生态美,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当中不可缺少的自然前提、自然基础。

  同时,生态文明程度又被视作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社会文明包括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又以生态文化作为主要内容。所以说,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过程之中,要实现“环境美”,还要打造生态文化,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主持人:五年来,江苏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具体来说,我们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廖 宏:五年来,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江苏取得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突出成绩,展现出“环境美”的现实模样。

  从2013到2018年,在全省GDP增长71.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6.6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全省PM2.5平均浓度由73微克/立方米降至48微克/立方米,下降34.2%;优良天数比率由60.3%上升到68%,提高7.7个百分点。在水环境方面,2018年与2014年相比,10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由61.5%上升到69.2%,劣Ⅴ类断面比例由3.8%下降到1%。

  2018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026.4亿元,比2012年的763.7亿元增长34.4%。组织实施2万多项重点治污工程,全省超低排放机组达7260万千瓦、超低排放钢铁产能超过2000万吨,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超过1700万立方米/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7.3万吨/日,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5%,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能力超过160万吨/年。

  实施“263”专项行动,我省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扎实推进长江、太湖等重点流域治理,建立覆盖全省所有国省考断面的“断面长制”,完成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全省累计建成国家生态市县63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9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9万件,侦办环境犯罪案件53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575人。此外我省还率先划定省级生态保护红线,配套出台监管考核和生态补偿办法,省财政累计安排补偿资金110亿元。

  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主持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引领。在对“环境美”的追求中,我省是如何践行这一生态文明思想的?

  方世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9年第3期《求是》杂志刊载了习近平总书记题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署名文章,科学概括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深刻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自觉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科学严密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和本质要求的辩证自然观,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核和基本要求的自然价值观,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理念作为生态文明宗旨精神和价值诉求的环境权益观,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思想和整体性指导的生态治理整体观,将“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和刚性约束的环境法治观,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作为彰显大国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担当和世界性视野的全球生态文明合作建设观等等,都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要义。

  五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环境美”重要指示要求为指引,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重大问题,结合江苏实际推进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新实践,以坚定的政治责任为打造“环境美”新江苏提供根本遵循,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为打造“环境美”新江苏制定刚性约束,以“环保优先”的指导方针为打造“环境美”新江苏绘制绿色画卷,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方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美丽江苏建设的成就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稳步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廖 宏:当前,江苏经济已从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可以说,我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即将迎来“拐点”,进入绿色经济时代。此时,尤其需要科学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作用机理,主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在绿色经济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种互促共进关系,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可以产生正向乘数效应。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由传统粗放增长方式向新兴绿色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部分领域和部分行业会经历转型的阵痛。应理性看待这种系统与部分、长期与短期的关系,而不应质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甚至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驻足不前。

  鉴于此,江苏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贯穿、深刻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以环保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以环保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环保优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绿色为底,打造美丽中国“江苏样本”

  主持人:结合江苏实际,如何走出一条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方世南: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的说法,很形象地说明了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的关系问题。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事实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反过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从生态政治学的高度统筹协调好“含金量”与“含绿量”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中有政治,保护环境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责任,生态文明建设是江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都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江苏必须更加扎实推进生态制度改革,努力形成符合中央要求,具有江苏特色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不断地完善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的制度“堤坝”,改变各自为政的环保困局,切实回应和解决人民群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民生诉求。

  江苏要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使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同步进行。在经济领跑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面对生态环境领域深层次矛盾,要坚持目标导向、系统思维,以高度的共识、高度的警醒、高度的自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推动江苏生态环境高质量走在前列。

  还要注重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搞好垃圾分类、废物回收利用、节约资源能源,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保障型和人口均衡型社会。

  廖 宏:江苏在监管执法、制度改革、社会共治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江苏率先划定省级生态保护红线,配套出台监管考核和生态补偿办法;率先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调配环境资源;率先推行水环境资源“双向”补偿,运用经济杠杆提升各地治污动力;率先实施企业环保信用评价,配套实施差别水价电价政策;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率先推出“环保贷”等等,通过一项项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江苏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走向纵深。

  同时,我们认识到,要推动江苏生态高质量发展,仅依靠末端治理减排潜力有限,调优结构源头、产业升级转型才是上策。为提升绿色竞争力,江苏聚力产业转型,大力度帮助企业减负担降成本,着重关注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助力绿色经济稳步发展。做“减法”的同时,我们还做“加法”,通过经济增长来提高发展质量,通过经济转型来保障环境改善。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主持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专门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出战略部署。日前,江苏又成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将“环境美”置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之中,对我们有何启示?

  方世南: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任务,体现了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创造一条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新型道路,大踏步地走向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廖 宏:将生态文明建设固化为治理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也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部门。对江苏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协同管理,将生态环保纳入全空间、全产业、全链条、全生命、全社会的社会治理之中。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以排污权交易为例,要建设省级排污权交易平台,设置合理编制、财政经费等配套制度,加强政策研究,形成一系列规范的交易制度和规则,与排污许可证、环境保护税等环境管理制度有机衔接。

  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互结合。在注重环境治理效果的同时,环保制度综合改革要注重由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延伸。关停、限产等行政干预手段短期效果明显,但其边际效用逐渐减少,要更多地运用环保税、排污许可证、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方式,进一步明确环保刚性成本,激发企业主动减排的内生动力。

  构建社会共治机制。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使江苏真正成为让人向往的美丽家园。

  本报记者 陈立民

  策划:刘庆传 孙敏

  摄影:魏晓敏

  视频:高 波 费念渠

  剪辑:张梦喆 张浦励 杜雅倩

  美编:朱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