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中央要求,中宣部组织编写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江苏社科理论界要深刻领会中央部署要求,通过新一轮的系统学习,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提高整体素质,与时俱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

  提高站位学,在深化理论武装中达到思想政治受洗礼的目的和效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这是我们党在思想建设上的一个重大举措,学好用好《纲要》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最显著特点是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总体布局并放在首位,强调党的各项建设都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学好用好《纲要》,我们要自觉地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来看问题。要按照中央要求,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习《纲要》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针对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为不端等突出问题强弱项补短板,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中。通过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导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升华真懂真信真用的精神境界。

  融会贯通学,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纲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核心元命题,主要包括: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二是重要的基本理论命题,主要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最本质的特征,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的根本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三是基本方略和方法论层面的具体理论命题,主要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件保障。《纲要》内容丰富、结构严整。在学习过程中,要针对以往存在的“认识不全面、把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坚持总体观和系统观,把《纲要》内容作为一个体系来学习和研读,逐字逐句读、入脑入心学、由浅入深悟,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学习,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这一思想彰显和贯穿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人民情怀、高度自觉自信、无畏担当精神、科学思想方法。

  与时俱进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强化跟上新时代的意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跟上新时代最重要的思想法宝。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和开创性。新时代,意味着一系列重大宏观背景的变化与转换,意味着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的丰富与拓展,意味着一系列重大目标任务的跨越与飞跃。我们要拓展视野格局,调整思维坐标,善于从连续性与历史性飞跃的联系中、从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洞察和把握新时代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意义从特殊性到普遍性的深化拓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转换,从小康背景到现代化前景的交汇跨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化,中国国际地位从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性转换,党的建设从正本清源到守正创新的重心转移,等等。只有与时俱进以发展的眼光来学习和思考,才能避免出现事业和身体进入新时代而心态、思维和话语还停留在过去时的尴尬局面,开阔新视野,进入新境界,让我们的眼界和思维跟上新时代。

  着眼运用学,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关键是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实事求是,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等等。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加强社科理论队伍建设、开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学习过程中,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要深刻把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善于在学习《纲要》中寻策问道,运用最新理论成果破解现实问题,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要把学习《纲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初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在时代跨越中把握着眼点,在事业发展中找准着力点,在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中寻求生长点,更好地肩负起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使命担当。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大力加强江苏新型智库建设,引导广大社科工作者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对重大实践经验的总结,努力推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务实管用的成果,回答好时代之问、江苏之问。要大力繁荣学术研究,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江苏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要强化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引领性和覆盖面。一是加强培训力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作为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的主业主课,全面纳入培训计划和教学布局,分类分级抓好干部理论武装工作。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优化课程体系。全省高校、党校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体系,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完善教材体系。要学好用好原著原文,还要组织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等新教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提供基本遵循。

  加强宣传普及,着力提升系统性和感染力。要整合和集聚各类宣传资源,做强理论宣传矩阵,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时代最强音。一要强化基层宣讲,适应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的特点,深入城乡基层开展面对面理论宣讲,讲清楚、讲明白。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党委讲师团的作用,组建各类宣讲队伍,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讲解,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二要做活理论宣传,统筹理论与舆论,统筹内宣、外宣与网宣,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天见”“天天新”。三要创新传播手段,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起来、“动”起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之中,融入到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之中,使之在落细落小落实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四要创新表达方式。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让理论宣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善于运用网络语言,合理借用简短精炼、形象生动、传播快捷的网络流行语,为社会公众及时提供“理论快递”。善于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做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深化研究阐释,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效用度。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一方面要研究这一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原创性贡献;另一方面要以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开展专题研究,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一是构筑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江苏高地”。整合全省社科研究力量,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江苏发展新探索、新实践研究。充分发挥省中特中心“1中心+15基地”集群、马克思主义学院集群、高端智库集群的优势,开启理论研究机构和实务部门的“旋转门”,做大做强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产链”和“供给侧”,着力打造理论精品。二是强化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积极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认真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注重学以致用,着力提升实效性和转化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一是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握思想之舵,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在富民增收上树立更高标准,在公共服务上拿出更实举措,在脱贫攻坚上加大推进力度。三是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激活“文化基因”,既保护好继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又创造出“当代精品、未来遗产”,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作者为江苏省委党校科研处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热点思考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党的政治建设在解放思想中恢复与发展、在改革开放中探索与创新、在科学发展中深化与提高、在全面从严治党中飞跃与成熟。党的政治建设的生成和发展,就是党的政治建设从无到有、丰富内涵、形成体系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以新气象新作为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就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深刻变化的现实出发,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党的政治建设、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其中一项重大创新,是将政治建设、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突出了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纪律建设这一治本之策,反映出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十九大修改的党章新增了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相关内容,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

  党的政治建设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是理论与实践的要求,也是时代与人民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治建设有着鲜明特点:一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必须落实和体现到各方面各环节。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最大的政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的鲜明特点。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

  二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中央遵循党的政治建设规律和内在逻辑,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三是始终推进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转变。从严治党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的始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在1980年和2016年制定了两部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颁布了新党章,提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需要,并正式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凸显了我们党对自身政治建设认识上的升华。

  从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到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直至提出“我们要全面从严治党,长期坚持,决不动摇”,从“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再到构建清正廉洁的良好政治生态这一长期任务,并且将其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标志着我们党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作者为扬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漫笔

  让法律信仰成为社会共识,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当人们看到法律一词时,首先应当想到其神圣和庄严。在广大民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头脑里树立法律至上观念,使法律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具有高度信仰和普遍认同,形成人人尊重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在全社会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同时要把法律所蕴含的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等精神永驻于心间。正如卢梭所说:“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法律信仰应成为法治中国的拱心石,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让法律信仰成为社会共识,必须崇尚法律思维。在法治社会中,要求人们在分析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时,要首选法律思维方式,即以合法性标准作为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当法律思维与政治、经济、道德思维发生矛盾时,应当以法律思维作为基准性思维,在合法性思维范围内尽可能地考虑政治、经济、道德效果的最大化。按照法律思维来观察事实、公正思考、尊重程序,就有助于对这些问题形成积极和建设性的意见,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

  让法律信仰成为社会共识,必须重视法律权威。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把法律作为全社会所有成员共同的行为准则,使之成为一种全民信仰。人民对法律的信仰事关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和前提条件。法律信仰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把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奉行不渝;法律信仰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把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精神皈依,坚守遵循;法律信仰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用自己的行动捍卫法律的尊严,为权利而斗争。而要真正使法律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则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让法律信仰成为社会共识,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建设法治中国,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将法律思维作为我们谋发展、图建设的智慧源泉,让法律思维深入城乡居民的血脉,渗透到每一股社会建设的力量之中,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

  让法律信仰成为社会共识,必须要有守法引领。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目前,领导干部重视法治的氛围已经逐渐形成,法治素养不断增强,但社会也对他们有着更多的期待,各级领导干部应成为遵纪守法的践行者,成为法律信仰的引领者。

  (作者单位:江苏警官学院)

  声音

  今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大会上,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台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台湾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科学回答了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中如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命题,阐释了大陆主导两岸关系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信心、决心和尽最大努力追求“融合式”统一的战略目标。当前,对台工作已步入“深水区”,肩负着为全国对台工作发展探路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重任的江苏对台工作者,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深化苏台产业合作,提升产业合作水平,加快推动苏台产业合作向产业融合转变,共同应对国际竞争和风险挑战。积极探索建立完善苏台共赢发展的经济合作新机制,实现经济融合与经济增长的紧密相连。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法手段,创立江苏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畅通台资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渠道,提升产业合作水平。推进国企、台企、民企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合作创新,共创品牌、共定标准、共建园区、共拓市场,共同迈向产业链高端。鼓励更多台企生产车间建设和参评“省级示范智能车间”,争取更多江苏省科技资金资助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两岸企业家峰会”、苏州“电博会”、淮安“台商论坛”等各类经贸合作交流平台和载体作用,为促进两地产业融合发展“搭台唱戏”。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两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先行先试区。积极支持南通申请设立海峡两岸渔货贸易区,打造高质量融合发展新的示范点。发挥“紫峰奖”的激励引导作用,表彰为深化苏台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台企典型。鼓励台企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与台企联手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产业融合的表层是经济联系,实质是人心向背。深化融合,不仅连接了共同发展,也创造了情感的连接,拉近了同胞之间心灵的距离。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助力产业融合发展。各级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在苏台企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加大对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台资企业的信贷扶持。积极搭建台资企业融资担保平台,鼓励台资企业对接大陆资本市场,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为台资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融资担保服务。支持“专精特新”和青创台企登陆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搭建江苏台企资本服务平台。积极支持苏台征信、银行、保障、证券、风投、基金等部门加强合作,设立新型金融组织,推动台资金融机构落户江苏。建立完善互信、共赢、稳定的新型银企合作关系,进一步解决台商台企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困难。

  提升苏台交流质效,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融合。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着力在增进互信、化解心结、培育共同情感和价值、共同理想和精神上下功夫。坚持品牌化引领、项目化推动、机制化保障,着眼筑梦江苏、美好江苏、智汇江苏、活力江苏、行读江苏等五大主题板块,聚焦文化、教育、人才等重点领域,“首来族”、青少年、基层民众等重点对象,精心设计内容,并可邀请台胞共同参与设计,努力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影响力强”的交流品牌。持续加大对海内外台湾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服务,全力构筑台湾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搭建一批民众参与热情高的城市交流平台,促进民众交流向深度、广度融合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共建文化交流平台,共同创作和生产优秀文化产品,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构建民族精神、民族价值、民族力量,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指引,使苏台文化交流由形式单一的文化展示向相互交融、美美与共、共同厚植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转变。抓住青年这一关键群体,进一步拓宽两地青年交流渠道,让年轻人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稳步推进“江苏省台湾青年实习专项扶持计划”和“台湾千名大学生实习计划”,增设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推动国企、民企和事业单位扩大开放实习岗位,力争每年提供不少于1000个优质实习岗位。推动建立“名企优才直通车”,举办台青创业大赛,为台湾青年来江苏追梦、筑梦、圆梦创造更好机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把坚持为台胞谋福祉贯穿到苏台融合发展的全过程之中,把解决民生难点变成撬动心灵契合的支点。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部门间联系沟通,协调推进“76条意见”等各类惠台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准,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推动服务台商台胞由被动解决问题向主动靠前服务转变,着眼同胞所需所思所盼所忧,做到“挂钩联系、一包到底,组团服务、全面覆盖”。继续办好各级各类“台商大讲堂”,组建高品质的讲师团队,帮助台商剖析发展机遇、解读政策信息,为台企转型发展汇聚优势资源,完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推动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障协调委员会、台商服务法律顾问团、涉台仲裁中心等服务平台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关口前移,营造更为亲商安民的良好环境。强化政策在不同部门的衔接,解决当前苏台融合发展中各项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和“肠梗阻”现象,有效消除政策实施中的隐形壁垒。切实落实台商台企税收优惠,努力营造更舒适、更便捷、更实惠的发展环境,把江苏建设成为台商台胞创业、安家的“精神家园”和“第二故乡”。

  (作者为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三做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强大的思想武器也是科学的行动指南。淮安市人大常委会把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四个贯穿始终”,以新思想为指引,推动地方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坚持把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贯穿始终,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党领导下的重要政治机关,人大工作的第一属性是政治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把讲政治作为生命线,自觉将人大工作置于“四个意识”的政治原则中去定向,置于“四个伟大”的宏观视野中去思考,置于“四个自信”的战略定力中去把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有效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和作用,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重要工作、组织的重要活动、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都及时向市委报告,保证人大工作与市委的要求同步合拍;按照市委确定的奋斗目标、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制定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监督计划,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始终坚持融入大局。围绕市委重抓的“六件大事”和“重特大项目攻坚年活动”,突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综合运用立法、监督、决定、任免四项职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贡献人大力量。

  坚持把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全力助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创新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开展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的人大代表“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组织有专长的代表深入村居开展千场宣讲,实施智力扶贫;企业家代表结对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实施项目帮扶;全体代表联系1万多户低收入家庭,实施结对济困,在脱贫出列上更加彰显人大代表的贡献份额。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着力点,审议市政府关于骨干企业培育情况、深化“放管服”改革中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把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问题作为视察调研的着力点,调研视察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每年一重点,持续不间断,一督三年、持续发力,围绕“水、大气、土壤”组织专题询问,列出问题清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高扬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倾听群众呼声。做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创建“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实现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国家机关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方式的网络化和代表履职服务的智能化,使代表为民代言更接地气、更有实效。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充分发挥代表来自于民、植根于民的独特优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动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连续三年开展食品安全监督,今年重点加强小餐饮、小摊点、小作坊整治工作监督,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助力淮安创建“美食之都”。审议全市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组织代表、专家评议教育改革,视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情况,发挥人大在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的独特作用。

  (作者为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县委书记讲坛

  灌云县资源禀赋充足,登高有山,踏浪有海,观景有花,寻古有迹。区位优势独特,位于“一带一路”、东陇海产业带等国家诸多战略交叉辐射区,有江苏唯一可海河联运的开放口岸燕尾港,有2条高铁、4条高速、6条国省干道、5条国家等级内河航道和正在建设的花果山国际机场,海、陆、空、铁、河“五通汇流”。从“十三五”谋篇布局开始,灌云县就践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旅游业作为绿色产业的标志性产业来培育,启动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立了“五个一”的旅游发展思路,即明确“一个目标”、绘制“一张蓝图”、树立“一个标杆”、打造“一个特色”、培育“一个品牌”,加快培育壮大旅游业。

  依托特色旅游资源,灌云县发展旅游产业起步较早,但所有景区、景点均存在着体量小、投入不足、缺乏特色等问题,与许多旅游型城市之间发展速度差距很大。针对这些,县委、县政府以“争第一、创唯一”为追求,确立争创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总体定位,明确了“伊山伊水伊甸园,真情真意真灌云”主题,提出了“一年破题、两年成形、三年出彩、五年成名”的行动计划,以高起点定位全面拉开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围绕“全域旅游,全景建设”的思路,按照全国一流的标准,聘请国内著名设计单位编制全域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形成了以全域总体规划为龙头、重点景区规划为核心、基础设施配套规划为支撑的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以高水平的规划全面引领全域发展大开发。根据“争创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总体部署,围绕“大伊山争创国家5A级景区,伊甸园、潮河湾、伊芦山争创国家4A级景区”的目标定位,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打造。所有景区、景点无论在面积、标准、体量上均走在了全国县级城市景区建设的前列,许多方面还开创了先河,以高标准的建设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高质量。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改变灌云形象的重力之举,以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在拼搏奋进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灌云速度”。强化组织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全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为总指挥的旅游发展指挥部,对旅游发展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高级别的配备保证指挥部有效整合资源,协调推动各方。形成了领导小组谋划决策、指挥部抓总一线、乡镇部门分工实施的高效运行架构,保证了“决策高效、指挥有力、调度得当、分工负责”的整体推进态势。动员全体推进。县主要领导常态化到各大景区、各个施工现场指导工作,推进落实,集中会办;各乡镇、各景区主要负责人坐镇指挥,抢时间、抓进度;国土、交通、水利、规划等部门全力支持、配合、服务,成为重要的后方保障;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关注关心,社会上下形成了旅游强县的强大声势和热潮,全员参与、全方位联动推进成为灌云旅游发展的生动写照。加大督查推进。按照“标准高、节奏快、出精品”的要求,对旅游产业发展和景区景点建设中的相关重大事项,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进度汇报会、现场督查推进会、分析研究会办会,一周一会办,十天一督查,半月一过堂,一月一通报,确保组织体系高效运转,各类项目快速建设,重点工作有效落实。

  (作者为灌云县委书记)

  学思用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于每一名党员而言,初心就是我们的入党志向、是举起右拳宣誓的入党誓词,是我们在志愿书里表达的人生追求。立足新时代讲初心、明初心、守初心,就是要重新检视我们的理想信念、重新呼唤我们的灵魂深层、重新整固我们的精神堤防,以更加有力地激励我们做一名党员干部的那份光荣和梦想、志向和追求、使命和担当。今天,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特别需要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不屈信念真的值得我们用一辈子甚至用生命去尊崇、去践行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种信念,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认识,这种信仰,追求的是人类社会和最广大民众心中最美好且能化为现实的未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迎来了人类发展史上最壮丽的“日出”。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没有一种学说能有马克思主义那样具有如此深邃的历史眼光、如此宽广的时代视野、如此坚定彻底的人民立场、如此严密深透的逻辑体系、如此科学磅礴的真理力量;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独创视角,创造性地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仅科学、深刻地认识世界,而且具体、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本身。行进在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上,我们愈益接近真理、领悟真理;行进在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上,我们不断改造社会、推动文明进步!对这样的真理,我们是越学越懂、越懂越信、越信越爱!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一切成功,是不是根本上都源自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及其对此的不懈奋斗追求?答案无疑也是肯定的。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征程中,始终抱定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具体结合、始终把远大理想与阶段性目标相统一,既仰望星空、目光远大,又脚踏实地、把握当前,才进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改天换地,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党的历史上,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那份信仰,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李大钊面对敌人的绞刑架,从容镇定,嘲笑刽子手:“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方志敏在敌人的百般折磨下毫不妥协,大义凛然,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在和平建设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像雷锋、焦裕禄、“两弹一星”元勋、孔繁森、杨善洲等值得共产党人骄傲的英雄人物,在这些光荣名字的心目中,更多装着的是国家、人民和党的事业,支撑他们的就是不灭的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明灯!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自己的理想信念是不是始终坚定?当自问自答这些时,或许我们的内心深处可能会有一丝的不那么确定,但这不必过于惊慌和紧张。关键在于,对我们这些生在和平年代、成长在改革开放环境中、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员干部,我们能不能真正有勇气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革新。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着革命前辈和先进典型,我们要勇于并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客观认识并剖析自身由于浸润在现实环境中或由于主观努力不够,或多或少已开始与初心、与入党誓词、与志愿书上表达的理想追求出现的某种偏离。更要在此基础上,勇于并善于来一场真正意义的自我革命、自我改造、自我修正。今天,我们面对的主要考验无非是利益考验、立场考验。具体地,就是当面对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苦与乐、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得与失等各方面关系时,应当不为名利所困、不为浊流所染,作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员干部的正确选择。当然,深层的问题和要求则在于,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真学习、真修身、真检视、真改造,受得起磨练、经得起考验。不能把信仰当口号,说的和做的有出入;不能丢弃本真忘初心,不比贡献比享受;更不能公私不分、贪赃枉法,背离共产党人的本色而陷入腐败深渊。

  (作者为省广电总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最近,围绕“冲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省社科联分别与淮阴工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和宿迁学院,联合举办江苏青年智库学者沙龙“苏北绿色发展与生态富民”“苏北农村集中居住与环境改善”“苏北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三个专场,来自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的16位知名智库专家,围绕苏北全面小康建设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本期“智库”摘编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供大家参考。

  生态文明是21世纪中国发展转型的重大战略。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放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有助于理解国家所做出的一系列战略性调整的深刻意义。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深化认识。

  第一,深刻把握贫困的本质。当前贫困的实质,在于国民经济不同阶段的资源性与制度性条件的短缺单一或同时存在。当前我国的贫困大多数集中在山区和传统农区,主要是因为此类地区没有自主工业化和金融化的条件。任何领域只要劳动力、土地、资本三要素长期流出,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衰败和环境破坏。

  第二,准确认识新时代的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尽管1998年以来我国投资拉动增长带动的区域差别和城乡差别有所缓解,但贫富两极分化却趋于严重。这是经济基础最突出的不平衡,容易导致上层建筑中的治理失序、文化劣俗。

  第三,客观看待发展中的成本与收益。我国的工业化是在资源极度稀缺条件下实现的,但也因此产生了高昂的成本,必须进行生态文明转型,并把海内外、宏微观、政治与经济等多种条件因素纳入其中做综合分析。在发展过程中,成本和收益应该是对等的,但现实中我们往往看中发展带来的收益而忽略成本的存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有两次靠财产分配而大面积脱贫的经验。第一次是1950年代消除绝大多数“绝对贫困”,主要通过彻底的土改,让农民成为小有产者,农村两极分化的状态彻底改变,并形成支撑工业化建设的制度收益及稳态的社会基础。第二次是1980年代再度大面积消除农村贫困。在外债和赤字压力下实行“大包干”为主的农村土地改革使农民得到“自主发展权”:不仅可以在农业上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还可以发展乡镇企业,通过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城镇化获得现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增速连续四年快于城市,很快缩小了城乡差距。

  从国际实践来看,在消除贫困方面有两种教训。一是激进地“去乡村”可能造成拉美化陷阱:高度城市化与贫民窟同步,造成高负债及依附性。这在客观上与过度城市化有很大关系,因为加快土地集中和城市化,会带来贫困群体在空间上的集中,势必派生黄赌毒泛滥、黑社会治理等国家安全问题。二是对于人口多土地少的国家来说,土地私有化恐怕也不是一个合理的反贫困选择。比如,印度土地私有化造成三分之一农民处于无地、无业、无社保的绝对贫困之中。

  对于人口大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家来说,乡村振兴才是夯实基础的主攻方向。这意味着推进城乡融合,使业态的多样性创新可以直接在乡村领域得到实现。为此,我们的反贫困一定要和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

  进入21世纪,中央明确把生态文明作为超越发展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先后提出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2012年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5年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且确立2020年消除贫困的战略目标;2017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扶贫作为第一大任务。这个决策过程体现出把消除贫困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中国道路。脱贫攻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文明的综合战略部署,即包括山水田林湖草的全域空间生态资源的价值化实现!

  在生态文明战略引领下,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需要实现乡村生态经济“六产化”:一产农业要绿色环保,发展立体循环农业和两型经济;二产增值靠乡村百业DIY,以及传统工艺作坊,实现生态化的产业兴旺;三产发展要农旅运三结合,运用定制化等新模式;四产升级要结合农事体验发展乡村教育和多元文化;五产是在前面四个基础上才能形成的无价的生命产业,生态农业为基础的养生、养老及中医药养病等可以生发更多创意题材;六产则是乡村复兴为基础的历史传承。

  乡村绿色资源属于公共品,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用公共投资带动起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本,从以往粗放的数量型增长转为质量效益型增长。这一过程需要深改设计和制度创新,关键是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靠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综合性合作社来实现乡村振兴的农民主体性;二是靠农业进城和市民下乡,通过城乡融合促进要素双向流动;三是靠生态资源价值化、绿色资产要素化,构建地方性多元资本市场,以市场投资替代财政负担。

  希望江苏尤其苏北地区主动转型,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把生态资本深化作为引领。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农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推进苏北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是省委省政府有效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满足苏北农民从生存型需求向舒适型精神型需求转变、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去年九月以来,这项工作在苏北地区呈现出喜人景象,成绩可圈可点。但调查发现,基层普遍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更需要深入研究形成高度共识,以促进这项民心工程有效落实。

  其一,生活方式变迁与生产方式变革如何兼顾?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的主要形态是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理论而言,集中居住是生活方式的变迁,必须依靠生产方式的变革来保证。没有生产方式的变革,没有生产力的提高和就业岗位的保障,生活方式变迁就难以有效进行。推进集中居住,关键是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就业分流、进城务工经商,把原来的“职业农民”变成更多的“身份农民”。从苏北实际看,就是要着力推进“三变”改革。“三变”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推进苏北农村集中居住,要深化以土地为主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也就是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市场品牌化,品牌国际化。通过深化“三变”改革,让农村产权更加明晰,让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快捷,尤其要让脚下的土地加快流转,让地上的人才加快流动,让乡村振兴动力源更多更强,让城乡融合发展充满巨大活力和无限生机。

  其二,进城与入镇和留乡如何取舍?苏北地区村庄布局绝大部分形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时期形成的一代房占比超过60%。九十年代后形成的二代房占比不到40%,而苏南地区已经是三代房、四代房。缩小这一差距,推进苏北农村集中居住是关键举措。必须按照“鼓励进城、引导入镇、尊重留乡”的原则,扎实推动农民合理流动。徐州市强调,要建设民心工程,确保“要我搬”与“我要搬”同向而行;打造精品工程,确保“功能性”与“舒适性”统筹兼顾;发展富民工程,确保“住得好”与“过得好”齐步推进;推进乡愁工程,确保“建筑美”与“环境美”相得益彰。淮安市强调,要围绕哪些人要搬、人往哪里搬两个问题,细致调查摸底,科学制定规划;围绕房子怎么建、村庄怎么改两种类型,严格工作程序,制定具体细则;围绕程序怎么走、资金哪里来两大难题,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围绕项目怎么推、典型怎么树两项任务,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连云港、盐城、宿迁等地也都结合实际,推出许多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办法。推进集中居住,关键是科学选址,充分发挥规划和政策引领激励作用。选址要力求“三靠”,靠中心城镇、靠产业园区、靠批发市场;做到“三便”,便于生活、便于就业,便于出租房屋,切实让农民更好地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其三,“补砖头”与“补人头”如何平衡?推进集中居住,意味着必然要拆迁补偿。这事关农民利益、政府形象,也事关工作成败。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从实践来看,“补砖头”实现了合法合理合情的统一。对待拆迁户,不仅认可国土所核准的土地面积、村镇办核准的建筑面积,也实事求是认可农民在宅基地上多年苦心经营的相关附属物。客观评估拆迁户的财产,实行拆一补一,注重向农民利益诉求倾斜更多政策,这样拆迁户一般都能获得3-4套新建房屋。“补人头”的办法,则往往回避农民许多长期形成的实际问题,仅仅依据拆迁户家庭现有人口状况加上一些政策奖励,给予拆迁户分配新的住房等相关补偿。

  (作者为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当前,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和快速推进城乡融合的大背景下,利用制度创新,创新改革举措,重新把农民作为土地权益的第一受益人是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着眼点。

  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激活土地要素功能。随着土地产权从模糊到明晰、从歧视到平等、从物的产权到收益产权,土地交易的数量必然大幅增加,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也是保证农民财产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农村是土地市场化改革突破口,目前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仍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承包地的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有偿使用、增减挂钩等政策的推行,能提升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还权赋能,提升农民从土地中获得的增值收益。在发展方向上,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应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农地流转的扩大化、新型农业主体的培育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创造有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为产业融合打下基础,增加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完善“三块地”改革,为乡村发展持续添力。2015年2月,为改善农村土地制度,中国正式提出农村土地的三项制度改革,即“三块地”改革。“三块地”改革一是重构人地关系,改变农民对地的传统认知,统筹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农民对土地的保护意识;二是重构用地关系,保障农民用地权益,弱化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使用的不平等;三是重构地产关系,以土地作为农民致富的资产,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用,振兴乡村,提高农民的土地收益。“三块地”改革,既能解决农村相较于城市的落后现状,同时也能盘活农村土地市场,为农村发展持续添力。一是为乡村发展添加新耐力,以可持续发展支撑人与自然协同,不断增强绿色发展能力;二是为乡村发展添加新活力,以农民生活尊严导向提供公共设施保障,不断增强对新农民的吸引力;三是为乡村发展添加新动力,以美好生活导向进行产业及文化植入,不断增强乡村振兴新功能。

  打破土地权益实现障碍,构建土地权益实现机制。针对政策法规和发展现实的矛盾,建议对国家土地政策进行进一步调整,从而使农村集体土地可以成为城市土地,并分享国家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土地增值,同时也将有利于推进“城中村”改造,为城市功能优化与提升提供支撑。针对政府政策与集体作为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强化集体作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的地位。涉及农村土地改革中有关成员权界定,可以还权于集体,充分尊重集体组织的决定;更加尊重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农户对于农村土地承包权的“长久不变”的决定;探索农村集体在土地规划、利用等方面的权利实现。针对政府设计与农民选择的矛盾所造成的新居民点不符合农民居住空间愿望、土地利用方式不符合农民生产方式、农业规模经验未充分体现农民意志等问题,进一步探索构建集体主导、农户充分参与、政府引导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机制,尤其是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等相关权利,构建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多主体协同机制。针对政府作为与权益实现的矛盾所引致的农户土地股份权益实现难、征地补偿收益低、土地整治意愿弱等问题,探索建立以农户为主体、以农户意愿为基础的土地权益可持续实现机制。针对政府行为与市场缺失的矛盾所出现的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化改革不够深入、相关经济主体对农村土地产权价值认识不够、农村土地流转不够顺畅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增强农村土地产权权益的市场价值,完善保障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发展的金融制度,探索农村土地市场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长、江苏绿色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建设“人民美好生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宏伟蓝图与目标。江苏通过撤村建居、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为农民共享美好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提供了契机。

  以农民集中居住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集中居住区在建设之初,参照城市居住小区的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建设,在居住区配备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农民“居住在农村,享受现代文明”,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以农民集中居住促进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产业发展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前提,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支柱产业为农民集中居住创造条件。当农村地区有了产业集聚,就可以借助于农民的适度集中居住,引导农民转向二三产业并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有利于实现农民的就地城镇化和市民化。

  以农民集中居住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也是提升其文明素养的过程。农民集中居住为他们接触现代城市文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社区图书室、科普室、市民学校、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都可以被很好地用来开展新市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科普宣传,从而为提高新市民的健康、卫生与环境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供了可能。

  因此,要以农民集中居住为契机,以居住的现代化带动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江苏集中居住区尤其是苏南、苏中地区居民就业率较高,居住条件较好,出行较为便利,养老与医疗覆盖率较高,居民对小区环境给予积极评价。但与此同时,还存在居民就业稳定性差,小区配套服务不太完善,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社会保障满意度不高,心理适应与调节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苏北地区尤为明显。

  基于此,要重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集中居住区居民生活质量纳入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绩效考评体系,将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人的城镇化作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地区发展实际,稳妥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程,最大化地发挥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正效应,放大政策实施效果,提升上楼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对集中居住政策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作者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苏南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观 点

  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系统工程。要抓好科学编制实施方案、积极引导进城入镇、尊重农民留乡意愿、同步配套各类设施、突出产业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等重点工作,特别是要注重特色风貌塑造,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好作品。

  ——刘大威(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城乡融合并非是指城乡空间融合,而是指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改革城乡二元制度。要改变农业农村封闭现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流向农村,促进一个有别于城市白领和蓝领的乡村“绿领”群体崛起。

  ——胡天新(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副总规划师)

  当前,农民分工分化带来利益诉求多元化、多样化,要把培育社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培育社会组织为各种利益诉求提供有效渠道,代表农民参与乡村决策与建设,增强各阶层的农民归属感,补齐乡村振兴的短板。

  ——张照新(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苏北的脱贫攻坚应站位于整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空间布局,全面融入长三角产业创新链,通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市场能量的集聚,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实现苏北城市自我驱动型增长。

  ——范从来(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

  比喻三次产业关系有个“陀螺论”:份额在GDP中越来越小的“农业”,是“陀螺”的尖,无“尖”不转;二三产业是“陀螺”的身,“身”大惯性大,转得才快。在苏北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农业这“陀螺尖”必须做尖做强。

  ——邵红宁(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苏北各县(市)应根据农村人口向县城、镇区、农村社区以及产业园区集中的现实状况及潜在需求,科学编制人口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农村人口向各类区域集中的比例,有序引导农村人口在城乡之间优化配置。

  ——沈正平(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专家)

  陈立民

  杨 丽

  颜云霞

  一到暑假,许多家长们就开始犯难。暑假,孩子谁来带?怎样平衡孩子的玩耍与学习时间,避免暑假变成“第三学期”?究竟花多少钱可以让孩子过一个假期?如何让孩子过一个安全、健康、充实的假期,是每位家长关心的话题。

  暑假岂可“有暑无假”

  暑假,对以前的孩子来说,是放肆地爬树、玩水、摸鱼、捉虾,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而现在,在沉重的分数压力、朋友圈攀比对标、培训机构花式轰炸等联合夹击下,焦灼的家长们把暑期集中补课看成孩子“抢占先机”甚至“弯道超车”的秘密武器,不由分说把孩子塞进各种名目、形形色色的培训班里,暑假由此变成有暑无假的“第三学期”,变成培训机构大把捞钱的“黄金时段”。

  实际上,这是违反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客观规律的。且不说市面上很多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即便是正规培训机构,也未必就一定能起到促进孩子学习的效果。大部分辅导班提前授课的教学方式可能会预支甚至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依赖心理。进补过头容易耗气伤血,用力过猛反而后劲不足。须知,罔顾科学规律,一味大水漫灌,乃是基础教育的大忌。

  当然,并不是说不能补课,而是要看补什么。比如说,补被忽略的亲情和陪伴、自然和劳动,补被压抑的快乐和自由、想象和愿望,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和成长。陪孩子一起阅读,感悟书里人生;带孩子亲近乡野田园,感受自然生机;带孩子看场电影,领略光影之美;带孩子出去旅行,畅游大千世界……孩子们在学业之外得到喘息和释放,放飞了心灵,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体验,家长们也从中获得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宝贵机会。这难道不是一种更有意义的暑假打开方式吗?

  其实,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通过玩来探索和感受外面的世界,并生成自己的品格和特质。这一异常宝贵的天然能力,被很多家长无视甚至扼杀。当然,现实情境使然,回到以前那种“放养”状态显然不太现实,今天也极少有家长能够承受让孩子“虚度”暑假的“代价”。但我们应该并且能够做到的是,在现实的夹缝中,尽量找到一个合理取舍的平衡点,找到释放孩子需求的出口。很多时候,我们后退一小步,孩子们就能向前很多步。

  “暑假经济”其实不经济

  许多孩子的暑假,如今已经演变成不折不扣的“烧钱季”。据一项调查显示:暑期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家长占61.5%,带孩子出游的家长占59%;近50%的家长暑期预算超5000元。更有甚者,《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曾在网上疯传,引发众多家长的集中吐槽。一到暑假,许多家长掏空荷包、透支消费,可关键问题是,就算这番咬牙付出,家长们还是焦虑满满——这样的“吐血”式投入,孩子是否真能有所收获?

  孩子的暑假教育投入,怎么才合理“划算”?这真不好说,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比如,在二孩家庭中,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投入,势必压力会更大;再比如,当城里孩子远赴海外研学、奔波在各大培训班之间时,也许农村的孩子只能帮忙干着农活,或者在手机上看看外面的世界,等等。每个家庭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看孩子的实际需要,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大可不必为了一个暑假,在经济和精神上“伤筋动骨”。

  再说,经济投入多,就能产出多?恐怕也未必。如果一味追求高投入,容易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如果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将孩子塞进各类培训班,恐怕也会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在家里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干,却花重金把孩子送到夏令营进行“劳动教育”,这显然也是不经济的做法。而适当让孩子了解父母赚钱不易,就算经济方面少投入一些,在精神上、生活上多给予一些引导和陪伴,也会增进家庭感情,增强孩子的自主性与责任感。教育家丰子恺暑期总会为孩子们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布置有趣的作文题目,锻炼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并认真写评语;组织孩子们到近郊去做“跟踪追击”的游戏,让孩子们既不乱吵乱闹,又不荒疏学业。这启示我们,暑假应是父母和孩子互动交流的重要阶段,与其用金钱给孩子堆出暑期清单,不如尽量多抽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多一点言传身教,与孩子共同制定和完成他们喜爱的暑期计划,这才是经济而有意义的暑假。

  有一种慌叫“暑假慌”

  “为什么要有暑假,到底是谁发明的啊?!”一到暑假,孩子们欢呼雀跃,不少家长的心里却在声嘶力竭地呐喊。毕竟,暑假之于妈妈相当于“报暑假班+报夏令营+安排旅行+必须安排人照看娃+盯着暑假作业+盯着玩手机和ipad的时间+……”这份网上流传的暑假等式,虽有些夸张,却生动表现了家长的“心慌慌”。

  让家长心慌的理由真太多了。首先,暂别学校,孩子在哪呆就是个问题。把孩子关在家里吧,存在安全隐患不说,还要担心孩子缺乏自制力,抵御不了各类电子产品的诱惑;把孩子带在身边吧,孩子安静听话还好,若是调皮好动,很容易招致同事的白眼,被斥责“把单位变成了幼儿园”;把孩子送回老家吧,又担心老人溺爱、孩子不适应……是否“补课”同样面临两难:补课呢,经济压力且不谈,还担心孩子没能好好休息;不补呢,一想到其他孩子都在补课,自家孩子不补就落后了。至于没了距离的朝夕相处,以致“相看两厌”的烦恼,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家长的“心慌慌”,自然有家长自身的过分忧虑与紧张,但何尝不是社会作用的缺位所致?如何让孩子们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应是全社会的问题。从欧美国家来看,社区服务在青少年暑假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美国社区会组织学生在假期当义工,英国社区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会经常性组织亲子活动,德国则发售一种假期证,凭证可参加青少年局举办的所有活动。即便是暑期,学校也可以不缺席。比如,在日本,学校会给学生安排旅行、体育等各种各样活动。这些国外的做法启示我们,无论是社区组织志愿服务队,还是图书馆、医院等社会团体开展职业体验活动,抑或是开放更多教育活动基地、文化体育场所,在暑假中社会能为青少年做的事情真的有很多。如果社会、学校、家庭能共同努力,给孩子提供更多去处、更多体验,也许家长就不用一到暑假就“心慌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