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中国历史上,南京数次成为都城,人文荟萃,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尤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南京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承接了中国近代史的起始,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苦难沧桑,也对照了南京解放后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南京近现代的历史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南京解放无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光辉历程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南京解放前夕,是中国政治发生历史性转变的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华盛顿体系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从国民党上台执政到它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所推翻,这个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处处充满变数。作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其政治走势和政局变化自然成了中外人士观察中国政治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1947年5月20日,京、沪、苏、杭学生首先在南京举行大游行,发起挽救教育危机、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同一天,北平、天津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随即,由南京肇始的“五·二○”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几十万学生罢课。5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撰写的《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评论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中国各阶层人民,包括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正在结成“一个极其广泛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毫无疑问,在南京兴起的“五·二○”运动,已发展成“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为了挽回颓势,1948年8月3日至7日,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蒋介石在开幕式上承认:“就整个局势而言,则我们无可讳言的,是处处受制、着着失败。”并斥责多数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精神堕落,生活腐化,革命的信心根本动摇,责任的观念完全消失”,要求他们“振作军心,提高士气”,加强“精神的武装”,以便使“军事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这次会议还决定将作战重点置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并加强以主要城市为战略要点的守备兵力和防御工事,进行最后的抵抗和挣扎。

1948年秋,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了更加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重大变化。9月24日,济南战役胜利后,中央军委因势利导,及时地将秋季攻势引向就地歼灭国民党军队大兵团的战略决战,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及其他几个重要战役。这些战役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地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在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支持和策划下,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了一场“和平攻势”。他们企图利用和平谈判的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以便争取喘息时间,保存残余的反革命势力,然后伺机卷土重来。形势的发展,为中国人民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

在这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新年献词中指出,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毛泽东还号召全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真诚合作,采取一致步骤,粉碎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阴谋,将革命进行到底,并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告:“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随着革命形势的急遽发展,一方面国民党统治区的中间阶层迅速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和争取下,各民主党派和许多无党派民主人士日益走上接受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同时,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一些地方实力派加紧或开始同共产党联系,准备投向人民一边,蒋介石集团已是四面楚歌。另一方面,国民党的精锐主力部队几乎丧失殆尽,长江以北地区已基本解放,人民解放军主力已挺进至长江沿线,国民党军主力和残部已全部退至江南。与此同时,南京地下党在白色恐怖下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惊人的勇气,适时组织各阶层群众开展卓有成效的迎接南京解放的斗争,时刻为解放南京做好准备。

经历过严冬,才倍加珍惜春天的温暖;经历过黑暗,才倍加珍惜光明的可贵。1949年2月11日,为了加强渡江作战的统一领导,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在渡江作战中“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3月下旬,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的意图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由粟裕、谭震林、刘伯承分别指挥的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在江阴至湖口间500余公里的地段上,有重点地分路突破国民党军队的江防。但为了争取国共两党谈判达成有利于人民的协定,人民解放军在完成渡江作战的一切准备之后,曾数次推迟渡江时间。

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当晚20时,人民解放军中突击集团首先渡江,迅速突破了安庆、芜湖间防线。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随即,人民解放军东、西突击集团分别从镇江、江阴间和贵池、湖口间,强渡长江。

1949年4月23日午夜,第三野战军第35军由下关经挹江门进入南京,将红旗插上“总统府”,宣告南京解放。第二天,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得到南京解放的消息,挥笔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不朽诗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同日,新华社发表《庆祝南京解放》的社论指出,“南京的解放正式地表示了国民党统治的灭亡”,蒋介石及其死党的“末日真正到来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完全的胜利,除了疯子以外谁也不会有丝毫怀疑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5月1日,中共南京市委成立。为此,中共中央发来由毛泽东亲笔修改的贺电:“现在整个形势对于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极为有利,尚望前线将士继续攻进,后方人民努力生产,各界同胞齐起协力,共同为消灭反革命残余力量,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统一的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5月10日,南京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带着渡江胜利的战火硝烟,开始踏上建设新南京的执政征程。

重大意义

历史性事件一经实践检验,往往更加彰显其划时代的伟大意义。“4·23”对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党史、军史和国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对于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南京解放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首次由乡村向城市转移。这一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首次实现了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自1949年5月1日南京接管工作全面展开,至5月30日,除少数“点收未清和某些公私纠葛尚待了解研究者”,主要的接收工作基本完成。在接管工作中,南下干部和地下党的同志密切配合,认真贯彻执行《今后接管工作的意见》和有关政策规定,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与自下而上的发动群众相结合、紧紧依靠工人特别是其中的进步的积极分子帮忙点收清查、重点接收、先宣布接管等四种方法,对南京成功实施了接管。时任第八兵团司令员的陈士榘曾说:“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复杂的接管工作,为恢复发展生产、建设新南京奠定了基础。这是解放南京后的一个大胜利。”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着手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开始。

南京解放锻造了共产党人与人民军队革命到底的精神。这一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解放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面对异常复杂的南京革命斗争形势,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使命担当,前仆后继地为迎接南京解放而英勇斗争,铸就了新民主主义时期代表南京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雨花英烈精神。而在南京解放过程中,伟大的人民军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作风,创造了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长江天险的奇迹,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怕流血牺牲、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英雄气概,铸就了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畏强敌、勇往直前、决战必胜的强渡长江解放南京的精神。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南京解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范,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

南京解放提供了历史转折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镜鉴。这一胜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环境和工作重心的转变,也是党的地位和领导方法的转变。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1949年5月1日,来自9个解放区的随军南下干部和南京地下党干部3000余人,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时称国民大会堂)召开会师大会。会议特别强调外来干部和地下党两部分力量加强团结的重要性,要求两方面的干部互相学习,各自克服缺点,在各项工作中真正达到思想上和政策上的会师,为建设一个崭新的人民的南京而共同奋斗。刘伯承等市委领导还告诫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警惕腐朽思想侵袭,并严厉批评了少数干部“以胜利者自满,对群众骄傲,忘掉战争年代艰苦斗争和光荣传统”,指出“这是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滋长的结果”,部分人只是“半解放(即人解放了,思想上还没有解放),有些人甚至还存在剥削阶级的思想,很容易受城市生活的坏的方面诱惑。国民党在南京留下的毒素很多,每个同志应站稳立场。永葆艰苦朴素的品质,而不受这些毒素的侵蚀。”可以说,南京市委在革命胜利之初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方法指南。

南京解放翻开了中国革命和南京建设的历史新篇章。这一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全中国的革命从北方扩展到了南方,为解放苏南、皖南、浙江广大地区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以及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争取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奠定了基础。同时,南京解放也为建设新南京翻开了新的一页。正如5月10日南京《新华日报》发表题为《为建设新南京而奋斗》的社论指出,要全力恢复生产,逐步发展生产,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造成生产建设的良好环境,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毋庸置疑,南京解放不仅使人民获得了新生,也使这座古老而文明的历史名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深刻启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南京解放70周年,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温故知新,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养分,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标准、更高层次,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提供智慧和精神动力。

南京解放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敢于斗争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思想武器,也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利剑。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完全是武器的优劣,而是肩负使命敢于斗争的意志。在渡江解放南京过程中,伟大的人民军队创造了以木帆船一举突破长江天险的奇迹,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使命担当和斗争精神。我们党是一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的党。尽管时代在变,但对斗争精神的要求没有变。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国在变,江苏在变,南京也在变,这又是一场新时代的“南京解放”战争。在这场新的战斗中,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解放南京过程中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充分展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和胆魄,才能在困境中奋发作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转危机为契机、转机、生机和胜机;才能在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南京解放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革命取得成功的制胜之道,也是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并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南京解放前夕组建的金陵支队,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思想整顿、学习城市政策和“入城守则”。金陵支队进入南京城的第一件事,是在全城张贴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带头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市委从成立起就号召“全体干部执行党的政策,坚定自己的立场,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反对堕落腐化的倾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南京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提高首位度,只有学习和弘扬南京解放过程中党员干部忠于革命理想、献身革命事业的政治品格,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以优良的党风建设新成效保证南京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

南京解放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弘扬解放南京的精神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推进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精神引领。在解放南京过程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将士之所以能够视死如归、英勇善战,之所以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克服种种困难,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为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而奋斗的精神力量。当前,南京正处在至关重要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发展方式转轨期、攻坚克难攀升期和转型升级跨越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我们只有把强渡长江解放南京的精神发扬光大,在全市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城市精神教育,才能进一步把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信心凝聚起来,把士气振奋起来,把干劲鼓舞起来,把庆祝南京解放的感怀化作全市人民建设“创新名城”的精神动力,为实现南京发展的新跨越提供不竭动力。

南京解放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增强军队和人民的团结是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实现伟大梦想的核动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最大的力量,也是成就事业、实现梦想的重要保证。解放南京的事实证明,增强军队和人民的团结永远是赢得革命胜利和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为了成功接管南京,早在1949年二三月间,中共中央就从冀中、冀鲁豫、豫皖苏等9个解放区抽调2400多名干部组成金陵支队,为解放和接管南京做好准备。同时也彰显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无穷力量。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学习和弘扬解放南京的精神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走向明天。今天,南京要走在深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前列,就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和促进干群关系、军民关系、阶层关系、侨胞关系的和谐,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让一切有利于南京发展进步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并汇聚到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和提升首位度上,不断将南京的各项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声 音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这“三个聚焦”,深刻阐明了民政工作关心困难群体、回应民生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调整民政工作布局,把工作重心和力量集中到“三个聚焦”上,努力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聚焦脱贫攻坚,强化兜底保障。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期,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强化措施,全方位加强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的衔接,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坚决守住脱贫攻坚底线。进一步加强政策衔接,着力推进“温情救助”改革,强化急难救助,对病、灾、祸等急难情形先行予以临时救助。首先解决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再根据实际情形转介到低保、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最终帮助其实现脱贫;推行低保渐退机制,当纳入低保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但在低保标准2倍以内时,给予一定的渐退期,确保其实现稳定脱贫。全面落实提标任务,城乡低保分别按照不低于5%、8%的增长率提标,农村低保最低标准对标6000元的省定脱贫标准,2019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65元、500元。在提标的同时,切实提高实际补差水平,确保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做到申请救助必核,动态管理常核,精准界定救助对象;持续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打击“人情保”“关系保”。进一步完善收入认定办法,对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外出务工就业等农村低保对象,在核算家庭收入时酌情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鼓励群众依靠自身能力脱贫。

聚焦特殊群体,强化分类帮扶。针对特困供养对象、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不同困难群体,分类帮扶、精准救助,帮助其走出困境,摆脱贫困,确保其同步迈入高水平全面小康。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由政府托底,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切实保障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医疗服务和丧葬服务等。供养标准实行制度化增长,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城乡平均供养标准分别不低于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45%和50%。推进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供养对象集中供养工作,为他们提供专业护理服务。落实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区分具体情形分别予以保障,其中的孤儿由政府供养,养育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增长;对监护人缺失的儿童、监护人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的儿童以及其他困境儿童,参照当地散居孤儿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发放基本生活补助,或者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政策。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将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纳入监护范围,推进解决无户口、辍学等问题,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权益。落实残疾人救助政策,对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对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精准落实低保标准2倍以内农村建档立卡对象中重残、大重病对象“单人保”政策,确保应保尽保。

聚焦群众关切,强化普惠服务。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聚焦群众关切,就是要回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民政服务对象从困难群体、特殊群体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大众,努力满足群众所需所盼。积极回应群众对优质养老服务的关切,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养老服务体制,将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农村和失能老年人倾斜,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持续改善养老服务质量,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关切,强化居民需求导向,着力促进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深化基层民主自治,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群众生活的美好家园,把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等打造成为增进民生幸福的重要力量。积极回应群众对高效便捷社会服务的关切,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行社会组织登记等事项“不见面审批”,实现社会救助申请“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大力推进智慧民政建设,推出更多移动端便民服务应用,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对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关切,着力完善民政领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持续推进民政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区划地名、婚姻家庭、流浪救助、殡葬等民政专项社会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及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三个聚焦”,服务改革发展,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切实破解民生热点难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让江苏的发展更有“温度”,让高水平全面小康更有成色。

(作者为江苏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吕德明

三做谈

近年来,盐城市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县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创造性地开展巡听、巡查、巡讲、巡考,推动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巡听全过程。每年年初,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排出县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巡听计划安排表,由宣传部、组织部、机关工委、党校等十多位处级领导干部任巡听组组长,另从市委有关部门抽调中层干部、业务骨干2—3人为组员,每组分工联系6至8个县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巡听组主要负责所联系单位中心组学习指导、督查、推进、考核等工作,总结先进经验,查找存在突出问题等。2018年,共组成12个巡听组,对80个县处级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巡听。被巡单位在接受巡听前,须提前将学习方案报送所联系的巡听组长审定,待同意后方可实施。被巡单位在组织中心组学习时,巡听组全体成员全程参加,重点巡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主题是否坚持以政治学习为根本,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首要任务,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二是中心组成员发言是否准备充分、体会深刻、问题导向突出、结合实际紧密。三是学习方式是否合适。对于学习方案不符合要求的,须重新修改完善。学习结束前,巡听组长对党委(党组)组织学习情况、领导干部个人讨论交流情况等进行逐一点评。“巡听”坚持“五不听”原则,即没有事先报送学习方案的不听、没有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环节的不听、专家辅导讲座的不听、业务学习的不听、上年度理论学习先进单位不听。

巡查全方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检查,一方面是巡听组在每次巡听时,都同时对所联系单位中心组前一阶段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以掌握各单位动态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是年度全面检查,由各巡听组会同市有关部门对所联系的县处级单位党委(党组)年度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制度是否健全、计划是否完成以及每次学习方案是否合理、讨论交流是否深入、参学率是否达标、记录是否规范、材料归档是否完整以及学习成果转化情况等。

巡讲全覆盖。市委中心组成员巡讲到县,市委书记作为市委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负责中心组自身学习,还和其他中心组成员一起到联系县(市、区)宣讲。县委中心组成员巡讲到镇,全市11个县(市、区)委书记和130多名常委每人每年到分工镇(街)宣讲。镇(街)委中心组成员宣讲到村。市直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成员宣讲到市直单位和挂钩联系点。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县镇三级党委和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成员,累计到基层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9000多场次,听众超百万,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宣讲全覆盖。在“关键少数”带动下,基层涌现了上千名“百姓名嘴”,他们用最接地气、群众听得懂的乡音土语,传达党的声音,有效打通了理论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巡考全参与。巡听组在巡听时,对中心组成员、单位中层以下党员干部进行理论知识测试,以检查该单位党员干部的学习成效。市、县委党校在主体班培训中,对学员进行入学摸底考试及结业考试。年底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理论知识应知应会抽查考试,凡新提拔和50周岁以下县处级干部必须参加,考试成绩以文件形式公布,并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个人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2018年初,全市有439名党员干部参加考试,其中处级领导干部139名。

“四巡”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中心组学习的刚性度,各地各单位学习的计划性大大增强。不少单位定期聘请高层次专家辅导、下发学习资料、统一学习笔记,学习的投入大大增加。中心组成员主动要求结合分管工作作交流发言或提交调研报告,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相当数量的单位中心组学习能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传统手段与新型方式相结合,学习的形式大大改进。在中心组带动下,全市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静下心来埋头学习的越来越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越来越多。

(作者为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吴晓丹

学习笔记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的工作必须夯实基层”。中共教育部党组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以促进高校各级领导干部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单位,工作重点放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京工程学院自2016年以来持续开展的党员干部联系班级“三进三知”专题实践活动获得了新动力。

自2016年11月开始,南京工程学院启动了党员干部联系班级“三进三知”专题实践活动,通过每年安排党员干部深入到新生班级担任第二班主任,以进课堂、进宿舍、进食堂,知思想、知学习、知生活的方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大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进三知”强顶层设计,推进组织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经常性等特点,努力建构覆盖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等多范畴的“大思政”工作格局,需要优化顶层设计,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合力和持续推进,提高育人实效。“三进三知”活动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予以统筹协调和组织落实,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予以具体执行,党员干部与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一起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形成网格化组织协同工作方式。学校设计出台了实施意见、实施方案、评价考核、激励督导等系列制度规范加以保障,明晰第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避免协同中的碎片化与相互推诿;要求建立完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对学生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及时汇总分析、研究落实;强调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与时俱进,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生活服务”七个方面下功夫;突出量化督导,党员干部要做到“一场见面会、一场主题班会、一日随堂听课、一次团日活动、一次专题讲座”等“七个一”具体要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落地。

“三进三知”强主渠道作用,深化引领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价值引领作用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南京工程学院聚焦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党员干部,由学校领导亲自挂帅示范联系新生班级,担任班级的第二班主任,在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深入宿舍的基础上,坚持每学期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主题党课和团课、开学第一课的形式给大学生们上课。同时选拔一批党员干部、优秀党员教师联系班级,结合自己岗位优势与专业优势,以思想工作坊、明德励学实验班、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思政育人工作,从而使思政理论课的“独唱”变成了“合唱”,实现了思政课教育主体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式的创新,提升了思政理论课主渠道的实践性与引领力。

“三进三知”强协同聚力,优化服务力。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三全育人”本质上是各领域各条线各岗位聚集力量协同育人的过程。在“三进三知”活动中,联系新生班级的党员干部来自于管理、教学、科研、思政等不同部门,从而以部门协同方式实现了思政工作平台对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成了一个能在工作上契合、资源上整合、力量上联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共同体。作为第二班主任的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成了学生思想动态的知情人、学生生活困难的关心者、学生矛盾纠纷的调解者、学生欢乐喜悦的分享者,在服务关爱中成了学生人生发展的引领者,实现了学生思想需求侧与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动态调整与均衡,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满意度。

“三进三知”强师生一体化,提升亲和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一种“你说我听”“你讲我做”说教模式,亲和力不足,针对性不强,育人效果不佳。因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亲和力首先是指教育者的亲和力,它来自于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的交流、理解和支持,来自于教育者为人为学的表率,体现出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感召力,教育者成为学生喜爱的人。其次是指教育载体的亲和力,教育载体一方面要把握好培养“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另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能力发展,尤其是大学生活的适应、人际关系的调节、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入等方面,让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

(作者为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史国君

学思用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受理范围不断扩大、受理总量持续攀升,给这项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扎实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要求我们切实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站位,在工作中践行“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这一真理,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真正把老百姓摆在心里,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当好纪检监察机关的“侦察兵”,为监督执纪问责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以群众满意度作为最高尺度。信访举报工作是一项具体的民心工程,时刻检验我们的宗旨意识和民生情怀。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信访工作的最高尺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群众要有情感和耐心,及时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维护群众正当权益,最大限度地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对于不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的问题,也要认真倾听,耐心做好解释说明问题,全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信任。要不断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畅通干部深入群众的渠道,实现干部群众双向交流渠道的零障碍。

以专业素养扩大辐射效应。信访举报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着信访举报工作的效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访干部队伍,是完成新形势下信访举报工作的组织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工作方式方法,善于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分析和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盯紧重点领域,对涉及精准脱贫、涉农惠农、涉黑涉恶、涉企等重点领域的信访举报问题,加强与扶贫办、农委、农工办、公安局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精准研判、精准转交办,形成共同参与、联合办理的机制。精准区分反映问题类型、涉及范围、复杂程度,有针对性选择联合调查、发函转办、集中会办等模式,开展有关问题的证据收集、调查处理、见面反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村居账务问题,可引入会计事务所等社会评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出具权威、专业、可信的审计报告。要建立信访举报办理人才库,将财务、审计、法律及职能部门有关专业人员列入联合办信人员名单,对涉及有关专业性问题的信访举报,抽调人才库人员参与,切实加强联动处置力量。

以常态机制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以实践创新密切联系群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的“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研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工作方法,推行全员接访模式。大力推动信访举报下基层常态化,在构建完善“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信访举报平台基础上,完善上门走访、带件下访、约谈约访等方式,扩展信访举报渠道,为群众监督创造便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只有直通直达直接办,推动疑难复杂信访举报问题有效化解,才能达到政策畅通、交流直通、心灵互通的效果。督促办信责任主体及时上报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化解情况,定期开展疑难信访公开答复、现场反馈等活动,确保矛盾在基层化解。实施分类化办信,对信访人不认可、不信任属地纪检监察机构的,采用交叉办信模式。对反映问题较多、时间跨度较长或信访举报问题涉及其他部门职能范围的,采用联合办信模式。对反映问题性质严重、调查难度较大、影响较恶劣的,采用提级办信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村居信访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是否延伸到“神经末梢”。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做到重心下移,责任下移,不断减少问题存量、遏制问题增量,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为宿迁市宿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金同胜

智库出品

回顾江苏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大特色和亮点。如何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更好发挥江苏县域经济强和园区经济好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既是现实挑战,也是发展路径的创新和探索,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突出聚合,构建资源要素强磁场。着力破除区域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障碍,打破县域行政边界限制,推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资源在省域范围内合理流动和高效聚合,进一步提高创新要素流动的顺畅度和效率。强化经济区域化发展,弱化行政区的差别,采取区域性的经济考核举措,如昆山太仓的一体化发展考核、江阴靖江融合发展考核,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发挥优势区域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进一步增强资源聚合度,引导资源要素科学合理配置,促进各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发挥重大项目和平台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重点高校、国家级平台、重大科技创新载体、重大项目等为依托,打造支撑创新发展的核心平台载体,放大平台集聚效应,推动区域提升整体突破力和向心力。加快建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人才信息平台、金融资本对接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等资源聚合平台,集成价值评估、中介服务、经纪服务等资源,加快建立顺畅的资源流动体系,促进各类发展资源有效聚合。促进区域人才有效聚合,鼓励南京高校科研院所顶尖研发人才通过挂职、柔性引进、企业工作站的形式流动至高端制造业密集区,在全球范围选聘一流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系统培养一大批产业关键领域优秀创新团队,更大力度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世界级人才聚集的高地。

突出融合,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跳出地域空间的硬约束,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发挥扬子江城市群科技水平领先、产业体系完备的综合优势和百强县的支撑带动作用,从省级层面统筹推进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融合、平台共建,通过有效的跨界融合、跨区域融合,使县域经济强的优势在更高的平台和更广的区域得到更有效发挥,形成更强大的竞争优势。强化生态互补,推动跨区域交互融合,鼓励县域合作发展、结对帮扶,实现资源、产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城际铁路和民航为重点,完善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加快建设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动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接入重点机场,补齐区域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充分发挥互联网集聚效应,实现区域之间的无缝连接,比如在推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可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虚拟软件谷,集成对接南京雨花软件谷资源,以资源融合实现产业发展优化配置。比如在产业融合方面,要大力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拉动能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跨越县域区域对产业发展的限制,推动产业跨地域融合,支持苏宁云、徐工信息、紫光云引擎、无锡华云等平台,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赋能,有力地推动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和协同创新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突出整合,推进省级整体战略实施。回顾历史,江苏省域的整体发展战略缺乏强力的推动,如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等。新的科技和竞争态势下,要树立系统化思维,更加注重发展战略的整体性,全面落实“1+3”功能区战略,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从全省“一盘棋”的战略层面进一步明确各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方向和定位,推动各地区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区域政策的互补性,加强省级层面的政策整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支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整体性,从省级层面加大区域产业互动和资源整合力度,完善区域产业链布局调整,由区域同质竞争转向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对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自主控制能力。苏南地区的技术、资金与苏北、苏中欠发达地区相对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相结合,引导产业在县域之间合理转移,推动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交互对接,加快形成一批千亿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互补性,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要提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医药、新材料、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南通、镇江等地区重点发展建筑、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动工具、生物医药、纺织等特色产业,依托自身比较优势,错位竞争和辐射苏北。苏北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承接苏南先进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的能力,初步形成以沿江、沿海带动陇海经济带,以产业转移促进转型,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协同和持续发展的局面。更加注重区域创新的生态性,在省级层面加强创新政策的协调,消除创新政策、资金、空间的碎片化问题,强化创新政策的整体效能,通过政策协调和政策整合,加快完善创新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创新要素流动收益机制、创新链条的全面服务支撑体系,为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在良性环境,加快构建竞争力强的创新生态体系。

突出耦合,促进区域协同共进。协同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形成市域经济耦合发展网络,提高中心城市共享性和开放度,形成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定位,把县域经济强引向更大区域的功能强、服务强、协同强。加快构筑多级城市体系,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着重提升以南京、苏州为核心的都会核的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群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建设,把县域经济的优势与都市圈的发展更好耦合,实现协同共生,让其内在的协同机制迸发出更大的动能,营造创新创造的高峰。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础优势,结合产业高端发展需求与区域发展实际,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打造更多依靠内生力量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发挥百强县集中区域的特色和优势,谋求内在机制上的资源耦合,形成更大区域的竞争优势,带动产业升级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南京发展首位度,发挥南京科教创新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市场化配置创新资源的动力机制,有效集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加快布局科技创新中机制创新的新方向,全面增强科技创新动力活力,成为比肩深圳和北京中关村的创新高地。更好发挥苏州、无锡城市发展特色优势,逐步实现与周边节点城市联动发展,实现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以及周边县域的互补互促、耦合联动,形成江苏省域经济整体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江苏省工商联、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丁荣余 刘宏伟 龚跃鹏

成果要报

江苏省按照中央强调的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由于我省少有自然条件恶劣、必须进行易地搬迁脱贫的地区,“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并非我省的典型情况,因此主要进行了发展生产、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基础支撑和国土支持脱贫这五种脱贫路径的调查,结合我省“五方挂钩”和“一市一策”的特色政策和“八项脱贫致富行动”,总结与这五种路径结合后形成的精准扶贫“江苏模式与经验”。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产业引领、就业创业、企业帮村、金融助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注重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江苏省通过产业引领、就业创业、企业帮村、金融助推等专项行动,推动这一精准扶贫模式发挥作用。盐城市滨海县、徐州市睢宁县、连云港市灌南县、连云港石梁河库区、连云港赣榆区黑林镇是该类典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主要解决的是动态弱势群体中有劳动能力却没有就业、发展机会的劳动者的脱贫和致富问题。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产业引领,打造生态经济示范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江苏省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立足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因地制宜,打造生态经济示范镇。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宿迁市黄墩湖区是该类典型。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主要解决的也是动态弱势群体中有劳动能力却没有就业、发展机会的劳动者的脱贫和致富问题。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教育助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宿迁市沭阳县、徐州市睢宁县、常州市溧阳市是该类典型。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主要解决的是动态弱势群体中因受教育较少、劳动技能不足,影响了就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脱贫和致富问题,以及贫困家庭中低龄阶段人口的受教育问题,帮助他们形成就业能力,进而可以脱贫、致富。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健康援助。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求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主要解决常态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

基础支撑和国土支持脱贫。江苏省对重点片区和革命老区进行整体帮扶,以及其他贫困村的基础支撑脱贫致富行动方面,畅通经济薄弱地区交通主动脉,推动国家和省连接经济薄弱地区的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强化经济薄弱地区内国省道管理养护。在国土支持脱贫致富行动方面,各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对经济薄弱地区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以及省级立项的单独选址项目给予优先保障。镇江市茅山革命老区、南京市六合区瓜娄村是该类典型。

江苏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对不同致贫原因的人口结构分析尚不精准。在现实中,有些地区对致贫原因还不甚了解,上报的致贫结构还与实际发生的致贫结构存在差距。因为农民的外出打工,有些村落甚至于找不到需要扶贫的“贫困人口家庭户”,留守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就是老弱病残,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力,其基本生活需要子女供养或社会政策托底。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扶贫工作的精准设计。

二是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识别还不精准。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争取到扶贫资金的支持或者为在后来的扶贫过程中减轻脱贫压力,存在扩大贫困户数量与比重的问题,使一些非贫困户建档立卡在贫困户中。另一方面,有少数贫困户因种种原因,却未能被纳入贫困户之列。有些虽然脱贫但不幸返贫的贫困户,却没有重新获得扶持。本来为缓解贫困所进行的社会治理投入,却反倒在引发“相对剥夺”意义的社会矛盾。

三是产业扶持与贫困人口之间还需要精准对接。在现实中,产业扶持与精准帮扶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继续强化。要将产业扶持的资金不仅要“用对”,更要“用好”。要把握市场趋势,通过与当地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发展较好的产业合作,引进技术支持等,发展适于贫困户经济状况的产业,通过政策优惠,拓宽渠道与市场连接从而减少其产业风险。

四是扶贫措施单一,难以形成组合拳。扶贫政策的投入,没有与当地的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比如说教育扶贫只是帮扶因教致贫家庭的学费,而没有将教育与就业结合在一起,没有将人力资本积累、产业配置与当地的扶贫项目结合在一起。这使扶贫项目常常表现为单打独进,而没有与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贫困和弱势群体的识别、诊断机制。贫困和弱势群体的问题,不仅是经济收入的问题,还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住房、技术等多维视角的问题。

全面开展多维贫困的监测,适时推出低收入(标准)线。新时代,政府应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的基础上,推出低收入(标准)线,全面开展多维贫困的监测和干预。

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分类管理,建立弱势群体激活的政策体系。对常态弱势群体着重赋权,主要是基本生活保障,也包括对其中低龄者的教育等服务。对动态弱势群体在赋权的基础上进行增能,促进由“他助”转换成“自助”。

精准扶贫和弱有所扶的制度建设。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建立“弱有所扶”的制度,确立一个部门负责、多部门协同的体制,避免待遇重叠、杜绝服务疏漏,使“弱有所扶”的服务体系在对常态、动态弱势群体的扶助中起到重要作用。

推动《社会救助法》早日出台,构建“精准扶贫”和“弱有所扶”的制度。在《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基础上,为推动国家的《社会救助法》出台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严新明 本文为江苏省社科联重大应用研究课题“我省推进精准扶贫的样本研究”(18WTA007)的成果之一)

新书评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文化自信问题,文化自信也上升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而且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湖北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沈壮海教授新著《论文化自信》,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功能价值、战略方位、实践路径等一系列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观点立意高远,视野宽广深邃,逻辑严谨缜密,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大开大合、顺应时势的难得佳作,也是一本党员干部群众加强理论学习、助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优秀教材。

《论文化自信》这本著作,一是对什么是文化自信讲得深、讲得透,鞭辟入里。该书从文化自信的基本概念入手,在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脉络的基础上,从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四个自信”的整体性和文化自信的关键性构成维度等多个不同视角,深刻阐释了文化自信的深层基础性、特殊重要性和内在关联性,为我们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打开了一扇窗口。

二是对为什么要提振文化自信讲得清、讲得明,切中要害。该书深刻分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接连遭受重创是导致文化自信丧落缺失的社会历史根源,阐述国力国运兴衰与文化自信消长高度正相关的客观规律,并放眼世界发展大趋势分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清醒指出涤除文化上的“不自信”绝非旦夕之功,提出引导文化自信由自然复苏走向自觉成长的现实课题,有实例更有观点,有新意更有深度,让我们对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是对树立什么样的文化自信讲得新、讲得精,环环相扣。该书从文化自信中的今与古、内与外,文化自信的价值支撑,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学术话语、文化强国等诸多方面,全面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关系,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古今中外纵横驰骋,深入浅出沁人心脾,既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厚度,既坚持目标导向又坚持问题导向,为我们进一步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是对如何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讲得真、讲得实,催人奋进。该书从筑实文化自信的根基、培育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方面,完整勾勒出坚定文化自信、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目标任务、关键路径和重要着力点,提纲挈领,主线清晰,务实管用,为我们进一步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借鉴。雷文洁

2019年4月25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全程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本届高峰论坛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各方将围绕“推进互联互通,挖掘增长新动力”“加强政策对接,打造更紧密伙伴关系”以及“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等议题展开讨论。本届论坛规格之高、规模之大、议题之丰富,尽显“一带一路”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与此同时,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绿色赤字是横亘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一带一路”倡议正是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为世界贡献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承载着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将成为拉近国家间关系的纽带,让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各国互尊互信,共同打造和谐家园,建设和平世界;承载着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将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把每个国家、每个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让理想变为现实,让人民幸福安康。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合作平台,成为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合作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共赢之路、廉洁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有关国际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果超出预期。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各方发展规划和政策。目前已有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有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写入了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的成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非盟2063年议程、欧亚经济联盟、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倡议有效对接,形成了支持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合力。再比如,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全球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格局基本成型,铁路、港口、公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合作稳步推进,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成功落地。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800多亿美元,中国同沿线国家共建的82个境外合作园区为当地创造近30万个就业岗位。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最新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合作将使全球货运时间平均减少1.2%-2.5%,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1%-2.2%,推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上的贸易成本降低10.2%。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开花结果,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搞“一言堂”;始终坚持开放透明包容,不拉“小圈子”;始终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追求“高质量”;始终遵守国际法和各国法律,注重“守规则”。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必将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支持,展开更加光明和广阔的前景。

“一带一路”已完成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阶段,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经过近6年的不懈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合作机遇。机遇来自于“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合作吸引力不断释放。在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各方对“一带一路”的支持是主流,合作是主基调,机遇是主旋律。机遇来自于各方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对接正走深走实,各领域务实合作扎实推进,双边、三边和多边合作相辅相成。机遇来自于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等领域的发展需求不断释放,将催生出巨大的国际合作潜力。机遇还来自于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为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对接中国大市场创造了广阔空间。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体现共同发展的方向。要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通过互联互通网络,各施所长、共同发力,把各方的优势转化成共同发展的合力。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的国际合作,致力于打造更多惠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三是兼顾各参与方的实际需要。合作要坚持发展视角,符合东道国国情。要确保各类基础设施抗风险、可持续、价格合理、广泛受益。四是积极对接国际规则和最佳实践。规则标准对接是互联互通的应有之义。要遵守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对标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最佳实践,让绿色环保成为基本底色、廉洁高效成为必由之路、开放包容成为共同理念。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源自于中国,但成果和机会属于世界。我们相信,中国通过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将与各方一道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凝聚共识,让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书写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开创人类美好生活的新华章。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刘 勇

美国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全球畅销书《岛上书店》有这么一句话:“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一本书,都是全世界。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家书店,那就算不上个地方了……”城市需要现代化的阅读场所,无论是传统的书店、图书馆,还是新兴的书吧、书咖,这些让人们体会阅读快乐的地方,都是城市的魅力所在。

书店曾经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传统书店倒闭潮以一种令人沮丧的速度蔓延,不少人惊呼“书店将死”。然而向死而生的预言,真实地发生在书店这一行业,书店文化不仅没有彻底跌入谷底,反而在越来越多有价值的尝试中成长为“书店+”。例如西西弗书店,旗下拥有矢量咖啡、“七十二阅听课”、儿童阅读体验空间等六个子品牌,经营范围涉猎图书零售、咖啡饮品、文化创意产品、图书定制出品等多个文化领域,打造出阅读体验式书店的经营形态。苏州诚品书店将人文、艺术、创意、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一个集阅读、文化商务、观光、休闲、自然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生存的压力,倒逼今天的新兴书店在大数据运用上更为纯熟,对阅读者心理的把握更为精准,再辅以花样百出的阅读新模式,让人们的阅读体验更上一层楼,在引导阅读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书店+”是市场行为的结果,那么“图书馆+”则是在打造城市阅读文化新地标时,一座城市有意识的选择。在引导阅读方面,图书馆的种种“跨界”努力,让“图书馆+”成为更多读者心中的“圣地”。扬州将城市书房作为图书馆的延伸,把城市书房建在市民身边,24小时不打烊与市民“亲密接触”,让市民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使书店成为真正的阅读空间、智慧加油站。江阴启动了“三味书咖”项目,将图书馆开进咖啡馆,顾客不仅可以在这里阅览,还可以直接在咖啡馆办理借阅证,将喜爱的图书借回家。更有一些地方图书馆购买了文献库、论文库,帮助资金并不宽裕的年轻人得以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里充实自身,完成论文挑战。从图书馆走进社区,到今天的“图书馆+银行”“图书馆+酒店”“图书馆+医院”等服务模式,图书馆服务已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公共阅读服务需求。

书店、图书馆,都是城市最美名片,而最美风景始终是人。在全民阅读时代,是去网红书店、图书馆“打卡”“拔草”,还是静下心来享受阅读的乐趣,体验书香的人生,考验着每个人的智慧。今天,丰富的阅读场所为读书型城市提供了硬件支撑,市民们更应提升读书自觉,让精神世界在读书声中提升,让城市之美在读书声中升华。袁 媛

全民阅读,已连续六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读书是一件必要而重要的事情,不必多说。然而,透过每年全民阅读日的一些相关调查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虽然读书这件事正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我们距离真正的“全民阅读”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知道读书是一件好事,却无法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其中固然有工作压力大、空闲时间少等多方面客观因素,但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每天“忙”到挤不出一点时间来读书吗?阅读并不是奢侈品,一个人对读书意义和价值的真正理解,决定着阅读在他人生各项行为中的排序,也就决定着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很多人的读书带有或多或少的功利化色彩,“有用”的书就读,“无用”的书不读。读成功之道,读职场权谋,读销售技巧,或许真能换来一时的进步和提升,但长远来看,人生没有捷径可言,越想抄近道可能越会走冤枉路。

读什么书,决定了一个人的气质和格局。杨绛先生曾说过,“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为获取某项技能、解决某个问题、达成某个目标去读“有用”的书固然也是应该,但阅读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求知”,更在于“未知”。阅读对我们心智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开启、对人生的丰厚滋养,恰是不能用功利因素去衡量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而人生一些由量而质的决定性变化,往往来自于这种积淀。多读“无用”之书,才能发现读书的力量。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读书?在互联网时代,变成一道选择题。无论是身边所见所感还是调查数据佐证,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数字化阅读,以“碎片化”为主要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大趋势。虽然这种阅读方式的确容易存在分散注意力、产生思维惰性、缺乏深度思考等弊端,但显然我们已经无法抵抗它的到来。客观地说,简单把“碎片化”阅读当成读书“杀手”并不科学,数字阅读有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在承认它无孔不入、肤浅浮躁的同时,阅读方式的随时、快速和便利性也意味着增加了阅读的可能性和效率。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并不必然导致我们走向阅读世界的反面,关键是要如何引导和取舍。相比于阅读的载体,可能更加重要的还是阅读的内容。

读书,不是多么宏大的命题,也不需要远大的志向和伟大的理由,读书是一件理所应当的“小事”。读书是一种个人体验、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和呼吸、吃饭一样自然的本能,因为读书让人思考,而思考才让我们存在。有低头读书的心境,才有仰望星空的力量与诗意。陈立民

这里,有群“读书等身”的孩子:他们看的书,与他们的身高齐高甚至高过身高。用具体数字来说,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读了1700本书。这是近日媒体对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的报道。

在很多人远离读书的时代,这是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的新闻,有人赞叹,有人质疑,有人倍感压力。这让我们思考:孩子该有一个怎样的阅读?应该承认,对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来说,读书的数量很重要。但在现实中,重“量”而忽“质”的现象却也普遍存在:有的家长只知道给孩子买书,但不会正确引导孩子读书;有的孩子把教辅读物当成首选,虽然“读”了很多教辅书,却不曾涉猎其他书籍……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阅读4.67本纸质书。成年人的阅读量低有很多因素,但是,缺乏阅读兴趣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人说,兴趣像随身携带的行囊。如果从小就培养起对读书的兴趣,久而久之,读书就会成为融入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小时候没有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那么成年后,也很难形成坚持读书的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熟悉的情景。“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道理,给你什么启迪?”这是语文课堂常常听到的提问,“读《作文总动员》看《小故事大道理》吧,写作文时有用。”这是一位母亲提出的阅读要求。久而久之,不少孩子以“有用”作为阅读标准,将“作文写得好”“成绩高”和“喜欢读书”画等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失去了超越时空与先人对话的快乐体悟,失去了翱翔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的自由感觉,也失去了感受浪漫奇异生活的诗意体验。最终,有多少孩子在毕业后就不再看书了?每年毕业季有多少初中高中学生以撕书作为发泄?

在最能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年龄,过度强调数量和记忆,很有可能会影响到阅读对他们的吸引力。儿童时期,是对知识的渴望、对世界的好奇最强烈的时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窗口期”。作为儿童阅读的引领人,家长和老师一方面要认识到,阅读的作用远远不止认知和德育。通过阅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其中的快感,能够真正培养起对阅读的喜欢,并将这种喜欢融进血液里。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尊重孩子阅读的自主选择权,只有当没有了说教的标签,孩子们才能真正被作品中浓郁的谐趣与迷人的变幻之美吸引。

古有《诫子书》曰:“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放下阅读的功利性,保证阅读的自发性,孩子在图书的海洋中就会觅到更多乐趣,而这种乐趣也会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