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最近,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要求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发展环境,全力推动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本期新论版邀请4位专家,畅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新的历史阶段,需要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进一步壮大。
改革开放的40年成就与经验充分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有其特别强烈的发展动力、特别耐压的发展活力和特别高效的发展能力,在市场经济的反复“摔打”中不断成长壮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不仅成为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平台,繁荣商品、服务和要素市场的主要渠道,而且也是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尤其是在实现一些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方面,民营企业大显身手、功不可没。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大疆等一大批以创新跻身于国际一流水平的民营企业,让我国的通信设备、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无人机等产业领域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500强企业的榜单中,中国上榜的民营企业日益增多,一批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活跃在世界舞台之上。民营企业遇上了好的时代,应当感谢国家好的政策;这个时代也应该感谢民营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人民生活带来丰富色彩。
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始终处于较大的压力,但相当多的民营企业顶着压力坚持了、发展了,不仅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存活了下来,而且锻炼得体魄强劲,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经济韧性的具体写照,如果说中国的经济特别有韧性,善于抵御来自外部的风险和冲击,那么这份韧性就与民营经济息息相关。
经济发展进入到高质量阶段,民营经济的作用并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减弱,民营企业的角色也不会随着经济体量的扩大而变得无足轻重。恰恰相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的角色由于自身的活力而变得更有“戏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提升质量与效益,无论是大力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还是着力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益,民营经济都是主战场,民营企业都大有可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开始以较高质量和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竞争性行业领域中,被市场认可的质量较高的产品与服务大多出自民营企业。市场上销量较好的国产品牌汽车、家用电器、智能手机等,都产自民营企业;商场超市、生活服务等产业,也基本以民营企业为主。民营企业讲求经济效益,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天然有创新基因,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实现生产经营的高质量与高效益,成为创新主力军。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以民营经济的壮大提升市场经济水平,充实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民营企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都是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国内外众多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交织的结果。必须指出的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营商环境中还有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使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时常遭遇一些歧视,这也在客观上加剧了民营企业的困难。一些人对民营经济存在的偏见,一些司法案件对民营企业家人身与财产安全问题处理得简单粗暴,以及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民营经济完成使命论”“民营经济离场论”等错误言论,也让部分民营企业家一度出现“迷茫”。发展必须纠偏,保护必须改过,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必须对错误的观念与做法进行及时地纠正。
发展与壮大民营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的长期要求,不是一时之举,不是短期策略,必须要在制度建设和环境营造方面下大的功夫,必须真正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竞争的地位。要在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方面体现“所有制中立”的原则,破除因所有制不同而竞争规则不同的制度与做法,坚持透明的“负面清单”,并不断缩短这个“负面清单”,真正把民营企业家当自己人。各地应把中央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落地、落实、落细,服务和保障好民营经济发展。让“民营经济是自己人”的观念深入人心,民营企业家才能放心安心,民营经济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总书记的讲话是民营经济安心发展的“定心丸”,各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应积极有为,让“定心丸”发挥应有的作用,消除否定、怀疑民营经济言论的不良影响。
要让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真正实现。一些人对民营经济认识不到位,认为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有着高下、内外、优劣的差别,不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在产品供给、税收上交、就业创造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竞争合作,也促使公有经济成长壮大,这充分说明民营经济与我国整体社会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认识是根本,落实是关键。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清理带有歧视性的法律和政策规定,通过制度保障,确保民营企业在信息获得、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等方面,享受与其他经济体平等的权利。建立独立的投诉和反馈机制,保证民营企业在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法律机构及时、公正的处理,对制造不公平待遇的机构和人员进行严格追责。在司法案件处理时,不应带有所有制的影子,不应对民营企业家加以歧视。对民营企业历史上有过的不规范行为,应该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采取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
要继续转换政府职能、改进政府作风。如果政府行为不规范,民营经济就难以预期未来,从而增加了对不确定性的担心。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在一般竞争领域,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应该清楚。政府的越界作为,会使得民营企业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无所适从,难以形成长期决策。不同政府部门对同一大政方针的差异性解读,也会形成相互矛盾的具体政策,同样会为民营企业造成执行的障碍和困难。
不能将民营企业作为出政绩的工具。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项举措。但是,哪些企业之间进行资本混合、什么时候和用什么方式实现资本混合,应当是由市场决定。政府应保证资本混合的合法、公正、公平,不能因政绩需要而对民营企业下指标、定任务,甚至拉郎配。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担心和不安,影响企业投资和运行的积极性。
要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针对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应强化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助其实现转型升级、步入健康发展,提振持续发展的信心。一方面,应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准确认识自己企业的成绩与不足,防止因误判形势而失去信心。外部形势的复杂性增加了民营企业的压力,但许多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由其经营战略、经营方式、管理水平的不足造成的。应鼓励民营企业家积极参加培训和考察,学习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提高认识水平和经营水平。另一方面,应推动优质资源向民营经济流动。部分民营企业缺乏优质资源以带动创新升级,导致经营困难、信心缺失。各级政府可运用经济手段和政策倾斜,促进优质资源向民营企业流动,尤其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以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为着力点,更大力度地促进产学研合作,将地方的科教资源、人才资源转化为民营企业的创新资源、发展资源。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用“亲”“清”二字精辟概括新型政商关系,科学揭示了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家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为新时代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商关系,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四个全面”战略高度把握“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丰富内涵。建设“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明确政商交往原则、边界和禁区,打造青山绿水政治经济生态,凝聚各界共识,最终是要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观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强大动力。新型政商关系的核心要求虽然只有“亲”“清”二字,但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却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持续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保障。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法治不彰,规范健康的政商关系则无从谈起。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法厘清政府职能边界,依法划定企业经营边界。全面从严治党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政治保证。党风政风决定社风民风,实现政商关系既亲且清,离不开从严治党,离不开加大反腐治吏力度,离不开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需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政商关系要真正实现“亲不逾矩、清不远疏”,还需从制度层面进一步破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本质上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一要清晰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人民群众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工作则应侧重于宏观管理调控、制定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诚信、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应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市场能解决的,政府不干预;市场不能有效解决的,政府则要主动补位、发挥作用。二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规律,使市场通过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三要加强政府职能建设,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懒政不为也是导致政商关系不规范、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政府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进行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出台有效政策促进国民收入在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宏观审慎政策有效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保持经济金融平稳运行。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从“干部”“企业”两端发力综合施策。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领导干部“亲”商,要积极主动、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经常听取民营企业的反映和诉求,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当前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推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领导干部“清”商,要坚持底线,两袖清风为官,真抓实干为民。领导干部应当头脑清醒、保持警觉、防微杜渐,主动把握朋友圈、净化生活圈、纯洁娱乐圈。领导干部要善用清单管理,要坚持用“权力清单”明确行政权力范围,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用“负面清单”明确企业经营范围,确保“法无禁止即可为”;用“责任清单”明确监管范围,保证“法定职责必须为”。
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民营企业家“亲”政,要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真情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看到党和国家毫不动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努力建功立业。民营企业“清”政,需洁身自好、诚信经营,讲正气、走正道,坚决摒弃“找关系、疏关节、托人情”的惯性思维,努力做到与领导干部相处有道、“清而有位”。民营企业家要做人清白,坚持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严格自律、诚实守信,斩断投机杂念,积极维护清白、纯洁的政商关系。民营企业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和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坚决铲除行贿受贿和官商勾结的滋生土壤,实现企业自身的清朗治理;民营企业要坚持苦练内功,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精会神加快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努力把企业做优做强,描绘企业发展的清晰愿景。
(作者为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去年,江苏民营企业对全省GDP贡献率为55.4%,对直接税收贡献率达到62%,发展势头良好。但江苏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三座山”“三个门”的难题,亟需寻求破解之策。“三座山”和“三个门”分属不同的维度,前者体现于企业常规生产经营的维度,后者体现于投资行业进入的维度,所以对它们需要从不同维度进行扫描,并探索破解的对策措施。
从生产经营维度扫描“三座山”可见:第一座是市场的“冰山”——产品与消费需求脱节。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因素叠加交织,导致企业的产品与消费需求出现部分脱节,陷入了价值链低端锁定和产能过剩困境。第二座是融资的“高山”——资金链困住不少企业。因为融资机制不合理,融资的中间环节多、成本高,导致全省80%以上的民营企业融资面临重重难题,不少民营企业的老板折戟在“资金链”上。第三座是转型的“火山”——跨越不过去就可能被烧死。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不利位置,需要企业选择转型求发展,但转型就像跨越火山那样不容易,一旦转型失败,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为了破除“三座山”的压迫,应该积极采取以下应对之策。
一是激活民营企业内在潜力,融化市场的“冰山”。要促使民营企业增强市场预测和产品开发能力,逐步从产业链低端走向中高端,不断开拓新市场。其关键的要求在于: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打造区域性品牌,并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优势产品的销售半径;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开发,依托江苏的优势产业基础,与有关国家合作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
二是健全融资信用保障体系,削低融资的“高山”。要通过健全民营企业融资信用保障体系,解决银行不敢或不愿贷款给中小民营企业的问题。首先,加快转变金融机构的经营和服务理念,引导商业银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建立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补偿机制。其次,健全民营企业资信和征信系统,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依据,并促成民营企业诚实守信,从而有效激励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融资活动。再次,规范和清理贷款中间环节收费,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控制存贷款利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是以优化创新创业条件来跨越转型的“火山”。首先,以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加大产业集群发展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集群中的龙头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中小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其次,搭建覆盖全省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各类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再次,建立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支持体系,构建科技联盟、产业联盟等互助型企业联盟。
从投资行业进入维度扫描“三个门”可见:第一个是“玻璃门”——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上被行政审批的高门槛、高标准阻挡,虽然“看得见”,却又“进不去”,犹如被一层玻璃阻隔。第二个是“弹簧门”——民营企业刚刚艰难地进入一个行业领域,一些非市场因素的硬性政策所铸成的强力弹簧又将其“弹”了出来。第三个是“旋转门”——民营企业进入某些行业领域后,由于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不到位,明规则放行、潜规则挡道的状况使得企业经常要围着职能部门转圈子,转到最后甚至可能又被转出门外。“三个门”障碍的形成,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政策规定不够合理,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所以扫清障碍必须重点从相应层面采取措施。
其一,坚持法治化导向,落实国家有关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精神,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审查机制。要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制度,对政府的文件在出台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防止出台排除或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有序清理废除现存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与做法。
其二,废止针对民营企业的各种不合理规定,消除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各种隐性壁垒。首先,从完善制度设计入手,加快清理现行制度中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各项政策法规,切实废止对民营企业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其次,大力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使各类企业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
其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在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和涉企事项服务中,最大限度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认真落实精简环节、精简时间、精简费用、增加透明度的原则,努力为企业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投资与营商环境。
其四,围绕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政策系统集成和制度创新,加快研究出台减负担、降成本的政策意见,尽最大努力让企业轻装上阵。尤其要竭尽所能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用地成本、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作者为省中特中心省委党校基地教授)
声音
前不久,省委书记娄勤俭来徐州调研,要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徐州经验、徐州典型,为徐州推动思想解放新突破、实现中心城市建设新跨越指明了方向路径。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时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一步一个脚印把“强富美高”新徐州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坚持用战略思维定方向、揽全局,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推进思想大解放的首要任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学习越深刻、贯彻越彻底,谋划推进工作就越有底气。要自觉以新思想领航指向。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校准航向、把好舵盘,把推进思想解放的要求有机融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之中,善于在理论武装中升华认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要自觉按新要求书写答卷。创造性用好总书记视察徐州这个最大机遇,牢固树立强烈的答卷意识,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内涵精髓,加强系统性工作方案顶层设计,构建专题化推进机制,对总书记重要指示逐项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要自觉用新实践推动跨越。紧扣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个新实践,打开解放思想总开关,突破局限一域的观念,用国际视野谋划推进区域“四个中心”建设,力争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
坚持用系统思维谋定位、树标杆,把未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徐州作为推进思想大解放的逻辑起点。在城市竞争群雄并起的时代,围绕未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徐州,跳出徐州看徐州,站在云端看徐州,以思想上的破冰带来行动上的突围。破解“发展三问”,变资源条件为竞争优势。如何把徐州中心城市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何打破传统路径依赖闯出绿色生态创新发展的路子,如何通过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实现弯道超越,这是当前徐州发展面临的三个问题。破解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思想大解放,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增强城市集聚高端资源要素的能力。转变三个观念,变跟随发展为引领示范。坚决摆脱地市级思维、破除传统的苏北意识、卸下老工业基地包袱,通过持续提升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更好在苏北洼地崛起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中发挥示范作用,在淮海经济区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聚焦“三个定位”,变规划定位为实际地位。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和把握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围绕发挥科教优势、发展总部经济、集聚高端人才等下好先手棋,围绕建设“一带一路”高水平产业集聚区、经济合作高地和江苏向西开放门户等立好基础桩,围绕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设立国家货运枢纽、推进城市互联互通等打好主动仗。
坚持用创新思维探新路、走在前,把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徐州经验、徐州典型作为推进思想大解放的实践追求。围绕省委赋予我市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徐州经验、徐州典型的新使命,主动从重大变局中寻找先机,善于用创新的思路方法探索新路。在产业转型上探新路、走在前。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聚力产业科技创新,高水平建设“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加快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在生态建设上探新路、走在前。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痛下决心加快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四大行业整治,推动贾汪局部经验变成徐州整体风貌。在文化振兴上探新路、走在前。积极挖掘、传承和彰显徐州文化特质,精心培育大汉文化、运河文化、以马庄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三个品牌,力求打造世界级文化名片,提高徐州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在脱贫攻坚上探新路、走在前。聚焦丰县湖西老区等贫困集中地区和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等突出问题,因人定制扶贫套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扶贫模式,总结推广睢宁等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经验,拿出更有力的举措,确保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全面脱贫。
坚持用精准思维转作风、优环境,把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作为推进思想大解放的根本导向。以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新时代淮海战役精神,着眼作风、环境、党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靶子、精准施策,引导干部群众把革命斗争精神用到干事创业上来。锤炼一流作风担当实干。大力实施领导干部政治能力、专业本领双过硬工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推动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加快建立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打造一流环境保障发展。聚力优化六大环境,对照国际标准,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活动,加快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对照一流标准加强党建。坚决扛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责任,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浓厚发展氛围。
(作者为徐州市委书记)
学习贯彻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无锡是中国吴文化、江南文化、民族工商文化的发祥地,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无锡要依托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抓住新时代人们对文化需求升级契机,凸显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水韵、工商、影视等三个鲜明文化标识,让无锡这座江南文化名城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凸显底蕴深厚的文化禀赋,打造水韵之城。“无锡充满温情和水”,要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擦亮水韵之城底色。一是传太湖之韵。抓紧规划建设“太湖明珠”实景演艺广场,结合城市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观,精心打造一台“太湖明珠”主题实景晚会。进一步加强市歌《太湖美》的传唱,进行全新设计包装,并在大型节庆活动、境外招商活动和国内外主流媒体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扩大影响。二是传运河之韵。无锡是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必须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承担应有的责任。重点实施运河遗产保护工程,推动古运河旅游度假区配套一期、环城步道建设、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城市设计等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强化大运河生态保护。三是传长江之韵。江南文化之“江”在无锡素来为人所共识,无锡以“江南”冠名的企业达290多家,这也体现了无锡人开放的文化心态。要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对长江文化的整理发掘,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借助世界物联网大会等平台,打响“物联世界 水润江南”等文化品牌。四是传“二泉”之韵。利用“天下第二泉”的独特资源禀赋,丰富文化内涵,加强旅游策划,提升知晓度。依托世界名曲《二泉映月》和华彦钧(阿炳)的知名度,策划办好阿炳民族音乐季。近年来无锡创排歌剧《二泉》,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推介,唱响“二泉”之歌。
凸显敢创人先的文化基因,打造工商之城。无锡工商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涵盖了尚德向善、义利兼顾,求本务实、经世致用,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等特质。要将工商文化内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外树为城市对外标识的鲜明符号。一是使敢创人先的进取精神成为社会共识。创新精神始终贯穿着无锡工商业发展史,要将这种理念和精神转化为全社会主动进取、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和追求,转化为引领发展、领风气之先的意识,为产业强市战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二是使坚忍刚毅的优秀品格成为城市气质。继承发扬锡商群体坚忍刚毅的品格,特别是在新时代宣扬好“四千四万”精神,激励鼓舞社会各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一往无前的勇气锐气、永不满足的上进思想,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贡献才智。三是使崇德厚生的人文理念融入城市血脉。充分开发、弘扬工商文化中包含的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回报乡梓等理念,引领带动全社会正确处理义与利、家与国、个体与群体、当前与长远等关系,为无锡各项事业注入强大正能量。四是使丰富悠远的工商遗存成为城市记忆。以彰显文化内涵、弘扬核心价值为原则,建设管理好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中国丝业博物馆、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和荣毅仁纪念馆、无锡民族工商业档案馆、锡商馆等一批纪念馆、陈列馆。以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稳妥保护、有效利用为原则,开发利用好各类工业遗存。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彰显优秀的工商文化精神。
凸显丰裕多姿的文化优势,打造影视之城。无锡影视文化发展具有良好前景,要整合无锡已有影视文化资源,以影视为中介积极构建旅游、文化、金融、科技等融合发展的影视文化新格局。一是建成以数字电影产业园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二期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推进园区集聚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年出品影片100部,年产值超100亿元,至2020年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集聚影视企业1000家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的影视产业集聚区、国际知名的电影拍摄制作基地、国家级的影视资产交易中心以及中国影视科技体验城。二是建成以山水和人文为底蕴的拍摄基地。打造太湖影视小镇,发挥央视三国城、水浒城、太湖鼋头渚、灵山景区、惠山古镇等拍摄点的品牌效应,成立无锡市外景拍摄联盟,使无锡成为国际国内知名影视拍摄基地。三是建成以后期制作为重点的内容生产体系。进一步加大后期制作领先优势和比较优势,初步形成硬件一流、国际运作、要素齐备、专业优秀的制作格局。四是建成多产业融合的大文化产业链条。依托无锡物联网基地和高科技优势,探索物联网+影视+文化的新模式。构建影视全产业链模式,推动文化、旅游、科技、金融、服务、休闲娱乐等产业融合发展。五是建成多维度立体化的影视推介系统。大力争取“一带一路”影视文化节落户无锡,积极申办太湖国际电影音乐节,把太湖影视投资峰会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交流平台。加大“无锡出品”宣传力度,努力将无锡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影视文化名城。
(作者为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学思用
创新创业,人才为本。谁拥有一流创新人才,谁就能在发展中占据优势、卡牢“C”位。只有用好用活人才,才能产生辐射效应和磁聚效应,让全社会的创新智慧奔流不息。近些年来,盐城市大丰区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地集聚人才,区域人才竞争力列苏北县区第一。
吸引人才的强磁场。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首先,创新政策措施。大丰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关于创新创业领导人才引进培训实施办法》等多部政策文件,形成了人才引进、使用、培育、落户、资助的政策体系,为人才使用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建设创研平台。投资数百亿元建成了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海洋产业研究院等30多个科研实体,使人才感到创新有机会、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再次,提供优质服务。在国内外设立40多个人才工作站,对高层人才做到八个一服务,即一名领导干部结对联系、一套工作设施支持研发、一辆工作用车方便出行、一名工作秘书助力排忧、一套人才公寓安居乐业、一条绿色通道安居家人、一名生活医生保障健康、一张旅游年卡丰富生活,全面提升其居住环境和工作条件。经过努力,大丰各类人才总量增加到15万人,包括外籍院士3人、两院院士22人。
使用人才的新天地。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来思考,积极推动人才投身转型发展主战场。首先,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大丰已建各类技术中心、实验基地、研发中心等300多个,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中心实现全覆盖,为人才提供了如鱼得水的创新创业发展舞台。比如,丰东公司与上海交大潘健生院士合作,成为国内行业执行严格标准的领头羊。目前,大丰有10项授权专利或科技成果获全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其次,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大丰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20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比如,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公司在专家瞿晓华的带领下,在3GW光伏组件项目中创造了产品技术6个世界第一。再次,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大丰以支持创新创业为重点,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引进高层创业人才及团队42个。
培育人才的大学堂。当前,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供给相对落后,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人才不是“一键输出”、不能拔苗助长,培植好成长的沃土至关重要。唯有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完善奖励机制,才能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首先,实施引进人才政治关怀工程,带领引进人才特别是回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赴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实施党政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探索完善党校培训、新加坡培训、中浦院轮训、每月一课、星期六党校等培训模式,提升党政人才综合素质。三是实施企业人才培育工程,组织大丰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赴著名院校学习培训,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企业家。四是实施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围绕大丰沿海开发、临港产业等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通过高校实行订单培训。五是实施乡土人才培训工程,培育乡村振兴领路人,仅通过培训新开的农村网店就超过1000家。
(作者为盐城市大丰区党建学会理事长)
智库出品
江苏是农业大省,也是科教大省。全省产业界与教育界联手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强大的优势、巨大的潜力。如何发挥江苏科技与教育优势,加强产业界与教育科技界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产业振兴,关键是要解决好乡村振兴人才问题、产业振兴的科技瓶颈问题、教育科技界与产业界有效对接问题。
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乡村振兴根本所在。从江苏各地的实践来看,推进人才振兴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具体包括:有效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通过定向委培、定制村官、政策吸引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优化基层软环境建设,建立工商企业家与当地农民的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工商企业家下乡;进一步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产业园区、加工园区等大力引进城市返乡人员、海归人员,还有退休退伍人员;深化“科技镇长团”试点建设,增强“科技镇长团”和各类专家团队功能。
产业振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科技创新不够、转化不足、供需脱节,导致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支撑不强。一是主导产业成本高、质量不高,导致“国货入库、洋货入市”。就粮食来看,由于农产品进口多和国内粮食产量高、生产成本高等因素,造成粮食呈现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现象。二是新兴产业技术、投资门槛高,农民积极性不高。比如,薄壳核桃、蓝莓、油用牡丹等新产业,虽然经济效益较高,但投入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难以规模化。三是特色产业经济效益高、产业层次不高。以一产为主、原料为主、传统营销为主,缺乏深加工、缺乏品牌、缺乏一二三产业融合,导致特色产业“特而不强”。如我省的银杏产业、碧螺春茶业、中药材产业和芦笋、牛蒡、蒲菜等特色果蔬产业。
推进产业振兴,重点抓好“四个突破”:
一是突破品种。品种创新是产业振兴的源头。突破品种,首先是要明确质量第一的强烈导向,无论是在品种选育、还是推广应用工作中,都要突出优质、多抗等要求。
二是突破品质。品质是优质优价、提升效益的基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大,消费者真正信得过的高质量农产品不愁销。重点是要突出食味、安全,按照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高质量农产品;按照不同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特色产品、营养健康的农产品。
三是突破品牌。品牌是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宣传营销、企业诚信的综合体现。要突出创牌、立信,加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要发挥各类协会、联盟和企业在品牌创建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一批“苏”字号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要创建一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讲好江苏农产品品牌故事,推动射阳大米、高邮鸭蛋、东台西瓜、阳山水蜜桃、碧螺春茶叶等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大品牌。要充分利用全国“双新双创”博览会、省农洽会和江苏国际农展中心等平台,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国家和省级品牌创建推介,自主开发或嫁接农产品电商平台,打造“大品牌”“名品牌”。
四是突破成本。重点是作业机械化、生产集约化和模式循环化,大力推广省工技术和种养模式,大力推广节水、减肥减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精准施药施肥,既降低污染又节省生产成本。大力推广机器换人、智能农业生产,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千方百计降本增效。
教育界与产业界如何推进深度融合?我们要按照娄书记提出的做好“把江苏丰富的科教资源激活起来、把实验室沉淀的科技成果转化出来、把世界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过来”三件事,让科技创新“顶天立地”,在江苏大地上开花结果。
在培训各类农业新型主体上建立合作机制。这里的培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年20万农民的培训任务,二是对高校里涉农专业学生开展的行业实践培训。2015年起,省里对涉农专业应届毕业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农业创新创业和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专题免费培训,鼓励返乡创新创业,已培训6.9万人次。这两个培训可以总结经验,扩大规模,进一步提升培训针对性、有效性。
在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上建立合作机制。农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进校企合作、校场合作、校社合作。一是鼓励产业部门的人才当大学兼职老师讲课,讲成功案例、生产实践、生产需求,可以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二是鼓励大学教师带大学生到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现看、现学,有切身体会;三是鼓励开展人才定向培养,持续跟踪、总结各地定向委培农业农村人才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宣传和引导,扩大定向委培范围。
在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上建立合作机制。解决高校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研究课题来自乡村、研究成果要用到乡村,让农民群众出题、让农民群众应用、让农民群众评价。科研院校要与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紧密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示范性。全省已认定建设210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其中67个省级综合基地,还有一大批市县级示范基地都应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实现共建共享。同时,在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上,要充分发挥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特别是要与各级涉农人大代表合作,他们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是联系政府与农民的桥梁。最近,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与三农专家面对面”主题活动,科研院校与人大代表开展了有效的对接,更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好地解决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南京国家农创园科创中心建设运行上建立合作推进机制。按照农业农村部的定位,国家农创园科创中心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农业硅谷,在江苏南京布局国家级农业产业科创中心,旨在充分利用江苏经济优势、现代农业优势、科技大省优势、对外开放优势以及区位优势,把世界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过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议进一步整合资源、整合力量,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农科教多部门共同推进、大院大所大企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打造成为一流的农业科技研发孵化中心、成果产业化中心、技术交易中心,形成一批农业科技高端产业,提供一批高端成果,推广一批高端技术,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作者为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
成果要报
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良好营商环境一直是江苏的优势和名片,也是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撑。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比照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性的需求,仍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企业获得感仍不够强。立足新时代,要有强烈的紧迫感,突出问题导向,找准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堵点”,主动提升标杆,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打造便利化政务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关键在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真正放开政府之“手”,打开市场之“门”。做好“减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削减许可审批项目、下放审批权限,最大程度实现为推动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做好“加法”,坚持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审批为特例,推动政府职能的重心从审批为主转移到提升服务和加强监管上来,从根本上改变以批代管、只批不管、重批轻管的现象。做好“乘法”,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推动政府角色加快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政府要树立“店小二”思维,更多考虑如何为市场主体服务、向公众提供更优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
以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为契机,打造国际化经贸环境。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江苏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地区,承接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更有条件、也更有优势。发挥省内开发区多、发展水平高的优势,以国家级和部分省级重点开发区为龙头,积极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深化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改革,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打造开发区营商环境“高地”。贸易方面可继续力争试行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推进市场、流通企业经营行为、贸易管理机构和内外贸管理规则一体化,实现部分超越自贸区的贸易管理体制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方面,积极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推进苏州工业园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业务试点,努力形成更多经验。用足用好江苏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地位作用,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方面重点争取更多便利化措施。
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为基底,打造法治化市场环境。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人才、技术、项目都可以引进,信用则不可引进、不可替代。当前应以征信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实现重点行业和地区联合奖惩信用信息记录、归集、交换、共享、公开和应用,着力解决信用信息“孤岛”“烟囱”问题。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强化对守信主体奖励和激励机制,完善对失信主体的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机制。政府应在诚信建设方面发挥表率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和听证制度,探索开展政府诚信示范试点,完善政府诚信机制,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执法部门与企业间合作,建立保护知识产权协调机构,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符合国际惯例和地区实际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通过案例引领全面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外资企业投资的信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研究室、省委改革办)
决策眼
万科在泰州市东罗村的乡村振兴项目,是一项社会资本下乡进村的开创性项目。从去年6月至今,项目成效明显,其探索和经验都非常值得关注。项目启示,要重视发挥社会资本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社会资本改造乡村面貌及自身商业模式,建构社会资本下乡良好环境和体制机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社会资本要注重两个有序。第一是各个参与者要从综合目标转向有限目标。乡村振兴目标是很多的,但在个体层面,包括企业、政府、社会组织,能做的事有限,不能盲目贪大、大包大揽,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第二是在乡村建设目标选择上要从运营目标转向长远目标。选择这个地方,需有千年大计,需要思考未来能留点什么。
在乡村振兴方式上,社会资本要讲求三个创新。第一是要推进发展规划创新。乡村振兴要有结构变化视角,怎么布点很重要。一定要从点上着手,再逐步拓展到面。规划创新要有系统思维,致力实现协同发展。第二是要在建设方面有所创新。万科下乡做得比较好,植根原有文化与资源,融入城市文明要素,结合百姓意愿,针对性提供现代化的服务,这是一个睿智的步骤。第三是要在运营方式上有所创新。要重视严格管理,要有特色。不管发展旅游、还是搞农产品都要标准化。这不仅是企业,而且是整个区域、整个产业链。
在乡村振兴方法上,社会资本要注重四个结合。第一是虚实结合。既要搞点战略性研究,也要做政策研究,两个方面都要兼顾。第二是点面结合。要从一个村到几个村,从村到乡镇、县市,再到省域、全国,有计划和有步骤地拓展。第三是党委、政府、村庄、企业、农民结合。各个主体之间发展方式是开放式的,讲究合作分工。第四是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结合。其中,社会机制引导更多力量参与,各方面意见和意愿都要尊重。
在乡村振兴内容上,社会资本在五个主题上都要涉及,就是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这五个主题对每一个参与者来讲,都需要积极介入。
做好社会资本下乡进村工作,一是关注社会资本重要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对社会资本的联系和管理,为其下乡进村牵线搭桥。当下我国社会资本特别是城市房地产企业,向乡村进军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只要正确引导并提供便利环境,可形成蔚然之势。
二是积极支持社会资本下乡进村实行“双重改造”。提高对我国乡村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强化社会资本下乡进村的社会责任,致力创造核心价值和提供增值服务。万科在东罗村的乡村振兴实践的最大特点是实行“双重改造”,既改造乡村落后面貌,也改造自身商业模式。
三是积极建构社会资本下乡进村的良好环境和体制机制。要从改进和加强规划管理入手,完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各地城乡建设规划,明确各地乡村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和搬迁撤并的范围和边界,为社会资本下乡进村提供科学决策支持。要改革完善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搞好激励机制,重点引导和促进社会资本采取开放式、参与式、融合式、包容式的乡村建设方式,严格守法、因地制宜、城乡融合、创造价值。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巡视员、研究员)
走近长江学者
学者简介
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作为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主持承担其他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5部,主编及合著书籍20余部,获国家级及省部级成果奖10余项。
记者:您是如何走上行政法学研究之路的?
周佑勇:实际上,选择行政法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旨趣,源于在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本科时,当时恰逢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引起了巨大反响,也激发了我对行政法学领域最初的兴趣。当然,大学阶段主要任务是读书,进行大量的知识积累,不过,本科毕业论文《试析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活动司法监督的内容》在论文导师的修改指导下,合作发表在《法学评论》上,使我对行政法研究的兴趣更加浓厚。后来我成为武汉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才算真正开始对行政法学的专门研究工作。硕士论文选题时,我选择了“行政不作为”这一在当时较少有人涉足、如今也有很强现实价值的选题。在这一基础上,集中了多年的专题研究并结合大量案例,首次在国内采取“判解”的研究方法,于2000年出版了我的第一部专著《行政不作为判解》,也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行政不作为的法学专著。也正因如此,很多人诙谐地称我为“不作为专家”。
记者:简要回顾行政法学研究历程,您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周佑勇:大学毕业之后,我一直在高校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至今已经有26年的时间。其间,除了做“不作为”研究外,我主要围绕“原则”和“裁量”这两个问题写了三本书:《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行政裁量治理研究》和《行政裁量基础研究》,构成了自己对行政法研究的“三部曲”。
有人说“行走江湖不能没有独门绝活”,做学术也是一样,不能没有自己的学术标签。我的学术标签可以说就是“原则”和“裁量”。这其实是两个非常重要而又紧密相关的问题。我们经常说,万事万物,万变不离其宗。我认为其宗有二:一是价值判断,二是利益衡量。价值判断载于“原则”,利益衡量存于“裁量”。而“裁量”作为一种自主选择判断,并非任意的,必须受制于、也止步于“原则”,两者一脉相承。所以20多年来,我主要围绕了三个专题性研究,集中于破解“原则”和“裁量”这两个行政法的难题,以探寻“裁量正义”。
走向“原则”的研究,始于当时学界对“行政法理论基础”开展的一场全国性大讨论,力求找到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解决行政法从规范体系到理论体系的“杂乱无章”,加上由于行政法没有形成统一法典,因此,“行政法基本原则”这一触及行政法根基的研究课题充满极大的挑战性与开拓性,也激发了我的研究热情。从选题到完成博士论文,再到2005年正式出版《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一书,历时五年,算是初步完成了对该问题的研究。该书作为国内第一部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学术专著,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行政法的“法定、均衡、正当”三大原则及其“类型化、具体化”的原则体系,并从法哲学与法适用的角度初步提出和论证了法律原则的“开放性”与“可适用性”。
自2004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将法律原则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我开始着力于“裁量治理”的专题性研究。这项研究的最大贡献是针对传统规范主义控权模式之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功能主义建构理论”,并于2008年完成并出版了《行政裁量治理研究:一种功能主义的立场》一书,对裁量权治理模式做出一个体系化的框架性研究。接着,我便主要集中于结合中国基层执法实践,专题研究其中的“裁量基准”问题,又用了五年时间初步完成该项研究,并于2015年出版《行政裁量基准研究》一书。
在裁量治理体系中,从“原则之治”到“作为规则之治的基准”,其实是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逻辑上升过程,从“原则”到“裁量”再到“基准”的研究,也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当然,行政裁量的治理是一个“一题多解”的系统工程,裁量基准并不是破解这个难题唯一的、最优的或是一劳永逸的解答。在以功能主义所建构的裁量权治理体系框架中,除“裁量基准”之外,还需要新的“司法审查”跟进。为此,接下来想要去做的是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展开对“裁量司法审查”的探究,进一步完成对裁量正义研究的另一个“三部曲”,即“裁量治理研究”“裁量基准研究”和“裁量司法审查研究”。
记者:双重“三部曲”呈现的是寻找“裁量正义”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升华和超越的过程。您是如何实现突破,向前推进的?
周佑勇:这20多年的学术生涯,其实是一段漫长的学术苦旅,这当中,除了学术兴趣与不懈追求之外,最大的体会就是“研究中国问题,创造学术前沿”,切实把握好学术研究的方法。
“研究中国问题”,是我们做好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创造学术前沿”则是我们所追求的学术境界。在我看来,不同的学者,其学术境界是不同的,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能够很好把握学术前沿的,是“三流”学者,否则就算还没有入门;第二种是能够紧跟学术前沿的,是“二流”学者;第三种是能够创造学术前沿,引领学术前沿的,才是“一流”学者。所谓创造学术前沿,也就是说,在以前并非学术前沿的领域取得某种能够引起学界高度关注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从而使其变成引领学术前沿的新的学术领域。能够创造学术前沿,变成领跑者,才是做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学术境界呢?首先,要坚持问题意识,没有问题就等于没有创新,有了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其次,问题源于实践,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中国实践可以也应当成为中国理论创新之源,所以要立足中国的本土实践,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样才能站在学术前沿,做出创新性研究;最后,要讲方法,要集中三五年去专注于某个问题,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把问题做精做细,做成学术前沿,形成学术标签。
记者: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高等教育领域,其必然逻辑就是要“深化高等教育法治实践”。结合近一年您在教育部挂职经历以及高校工作,就如何深化高等教育法治实践,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周佑勇:根据十九大的决策部署,发展教育事业,总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针对高等教育,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认为,要落实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必须贯穿法治的精神和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法治水平。
首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通过法治方式抓师德建设,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与各方面。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师德师风的问题依然很突出,对此,教育部连续发了多个规范性文件,譬如《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等。但我认为,仅仅靠文件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法律来规范,尤其是要建立严格的导师权力监督机制,在法律框架下构建良性的师生关系。
其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法治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法治素养的合格公民。因此,必须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法治的思维方式融入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行全方位的法治育人,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另外,“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也必须以法治的思维方式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有效地解决高等教育领域的新矛盾,满足人民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尤其是要加速重点领域的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创造“于法有据”的法治环境。
记者:您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我们思想周刊的作者与读者,对思想周刊有何建议?
周佑勇:“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想到了十九大报告里面的这句话,寄语思想周刊。
记者 魏晓敏 杨丽
评论园
近日,一则来自俄罗斯的视频开启了“刷屏”模式。画面中,一只熊妈妈带着小熊爬陡峭雪山,熊妈妈顺利登顶,但小熊屡次失败,直至滑落坡底。不过,它没有放弃,化身为皑皑白雪上一个拼命攀登的小黑点,最终和妈妈成功会合。孤立无援的小熊依靠决心和努力,使出“洪荒之力”完成自救,这种“小熊精神”激励了全世界的网友,很多人表示要向小熊学习“向上看,别放弃”!
自然法则赋予生命自救的本能,山羊攀爬绝壁只为舔舐盐粒,鹿站着睡眠只为随时逃命,动物世界每天都经历着食物短缺、天敌威胁等生存考验,需要使出“洪荒之力”积极自救才能确保存活。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让现代人远离了为生存而挣扎的境地,但人生一世不可能处处顺利,不可能没有困难。个人的学业事业进展不顺,企业的经营发展遇到挑战,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存考验。在困难之中本应奋力拼搏努力自救,而安逸顺遂的环境却磨灭了不少人的自救本能:有的年轻人害怕失败不愿付出,却打着“努力无用”的旗号过着“又懒又丧”的生活,幻想着中“锦鲤”;有的企业不钻研主业不精心管理,却以“外部环境不好”的理由抱怨连篇,等待着政策兜底。面对困难,不妨看看小熊在雪山上的自救壮举,不妨想想“小熊精神”对人的启示意义。
雪山峭壁上,登顶就是目标和希望,能否顶住压力决定了小熊的存亡;对人而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困难之中同样不能有停下脚步等一等、看一看的思想。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外部拯救的“侥幸心理”在自然界中是不言自喻的负面性格,当人们面临困难时,也只有放弃无谓幻想、积极展开自救,才能凤凰涅槃、触底重生。自救精神并非小熊独有,它以基因、以本能的方式深刻地烙印在人的身体中,让每个人都拥有“登顶”所需的潜力。更高的发展阶段有更复杂的待解难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唤醒自身关于自救的“原始记忆”,更要把这种奋力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化为行动自觉,在爬坡过坎的过程中常常使用“洪荒之力”。“洪荒之力”不是幽默调侃,而是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的武器,它可以为解决难题创造条件,为凝聚力量提供切口,为鼓舞士气带个好头。
“小熊精神”的魅力,在于不去停止步伐等靠要,不因怨天尤人失良机,而是正确认识外部困境发挥自身潜力,积极借力自我突破,迎难而上破浪向前,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人生剧本开启新可能,为企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深呼吸
一个地方的兴旺不是看它修多少路,造多少高楼,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人。可以看到世界上衰落的地区,都是因为人走了。人也不能都是老年人,要看有没有青年人,这是人才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有了青年人,要看他们是否是具备知识文化的青年人。第三层次,在有知识文化的青年人里面,要看有多少青年人有想法有创意。第四层次,看有多少青年人能够去创新创业。第五层次,在这些创业青年中,有多少能给其他人提供就业岗位。我认为,人才五层理论,决定了城市的兴旺和衰败。
现在地方政府对人才很重视,一、二、三、四、五层的青年人,各地都在抢。抢来之后如何把人留住?这就需要谈到一个核心的话题:怎么样让青年人成功?
降低创新创业的起步门槛。青年人创业很艰苦,没有什么资本。在纽约就有“Hot Desk”(一种共享办公模式),大大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政府应该尽量为青年人创业降低门槛,帮助青年人快速注册公司,简化创业条件。
要帮助这些青年人学习除了技术以外的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到今天为止,大学生学到的大多是专业知识。大学教育需要改革,需要为少数的创新创业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体验,给他们开一些特别的培训教育,地方政府也可以组织创新创业相关的培训课程。
要给青年人“所谓的不成功”一定的宽容度。这里我用“所谓的”不成功,是因为无法轻易判断成功与否。谁生下来就跑得很快?谁没有摔过跤?摔过跤,后面才有可能跑成功。所以应该看重青年人所谓的失败经历,告诉他们输得起,这是在为以后的成功做铺垫。
应该赋予创业者更多的基因,创新创业的核心就是多基因组合。对各地的人才一视同仁,给所有人同样的创新优惠条件,让不同地方的人聚过来。当不同的团队、文化、专业背景的人捏合在一起的时候,创新力也是最强的。所谓创新,就是不同基因组合成为新的事物。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