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运河江苏段前世今生(下篇)

  一条河,流淌着千年诗意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人们纷纷逃离长安。唐玄宗踏上了崎岖的蜀道,仓皇奔向成都。更多的人则通过大运河前往相对安定的江南,其中就包括进士及第刚刚两年的诗人张继。

  避乱的日子里,张继的小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眼前的景象让诗人心有所动,传唱千古的《枫桥夜泊》由此诞生在这运河的孤舟上。

  大运河在古代不仅是漕运之河,更是来往南北的“水上高速公路”。在这条河流上,有踌躇满志的赶考举子,有春风得意的上任官员,有行走四方的商贾巨富,也有落拓寂寥的失意文人,悲欢离合交织在一起,催生了一首首叹惋咏怀的诗篇。崔颢、皮日休、许浑、林逋、张先、汤显祖、归有光,甚至包括清代两位风雅皇帝康熙和乾隆,均有大量写大运河的诗词流传至今。

  大运河,真的是一条流淌着诗意的河流。

  有人在运河的旅途上思恋故土。北宋熙宁八年,退隐南京多年的王安石又一次被起用,进京拜相。他在京口(镇江)北渡长江,由瓜洲转入运河水系直达汴京。停留瓜洲时,王安石写下《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中有对政治前途的忐忑和期望,更包含着对故土江宁(南京)的留恋和不舍。

  有人在运河边重逢暌违多年的故友。元丰二年(1079年),诗人苏辙受乌台诗案牵连,遭贬为监筠州(江西高安)盐酒税。他顺着运河南下,老友秦观早已等候在高邮运河边。盘桓数日,相送六十里,细雨中,苏辙赠给友人三首《高邮别秦观》,“蒙蒙春雨湿邗沟,篷底安眠昼拥裘。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水上流淌出的诗句,负载的是诗人的萧索离愁和对友人的眷恋。

  有人在运河上悠游,用诗句留下珍贵的古运河写生。明内阁重臣杨士奇作有《发淮安》一诗:“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蓼草淡红,荇草青青。美丽的运河女儿梳着双鬟,羞涩可人,背着身子立在船头自顾自采菱。明初仁宣盛世期间,清新静谧的运河生活图景跃然纸上。

  运河作为重要的文学意象,或者文学作品展开的“背景舞台”,也频频出现在宋词、元曲、小说、戏剧等各种文学样式之中。

  《红楼梦》开篇始于苏州城外运河边的阊门,结束于宝玉出家。穿一件大红猩猩毡斗篷的宝玉在毗陵驿拜别父亲贾政,地点就在常州老西门古运河北岸。《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由贾雨村陪同从扬州启程,则是沿着大运河北上进京。

  《水浒传》也完结于运河边,宋江的最后归宿“楚州”是运河重镇淮安,“蓼儿洼”则是楚州城外的一大片水泊。众所周知,《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也来自楚州古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老残游记》《鹿鼎记》等名著中也有大量情节发生在运河之上或者运河两岸。

  大运河还是一位大文豪人生的终点。苏轼曾14次来到常州,几乎都是沿着运河坐船而来。公元1101年,被贬谪在岭南的苏东坡获赦,带着全家北归,经运河在常州上岸,却因水土不服逝于藤花旧馆。

  一条河,孕育了灿烂“非遗”

  公元1780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御舟从扬州驶向镇江时,远远见到岸边有一个硕大无比的桃子,看起来红翠欲滴。船驶近时,岸上焰火齐发,这时桃子裂开,露出了一个容纳数百人的剧场,开始表演起新排的福山寿海戏,场面极为壮观。

  这很可能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国家级戏曲汇演。当时为了迎驾,各地有绝活的戏曲班子会集扬州,除在御驾所过之处各展绝技,还连续多日为市民演出。当皇帝继续南行时,各戏班带着“御演”的激动沿运河一路北上演出,1782年,船队到达京城再次“汇演”时,奇迹发生了:昆曲、弋阳腔同班,雅戏与花戏杂陈,徽戏中融进了二簧腔、昆曲等各类声腔以及弋阳戏的武打做功……像用水和面一样,运河水把各曲种融合在一起,一个新剧种呼之欲出。

  8年之后,乾隆皇帝80寿辰,四大徽班晋京,国粹京剧就这样诞生了。

  大运河用水的灵秀滋养着两岸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戏剧、传统技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民俗歌谣……今天它们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列出江苏与大运河相关的非遗,那将是一串长长的名单:昆曲通过运河风靡大江南北,进入京师;苏州陆慕的金砖通过运河北上,被铺在故宫太和殿的大殿里;“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清代苏州织造府每年农历七月到常州定制60把黄杨木梳、60把描绘古代四大美女图的高级梳篦,在十月间连同6套龙袍、600朵宫花用贡船沿大运河一路北上送到紫禁城;“和田玉,扬州工”,北京故宫现藏的重达5000公斤的玉石作品《大禹治水图》,便是通过运河把玉料送到扬州,耗时6年完成后,再通过运河送到紫禁城……

  大运河流淌千年,留下了很多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很多历史事件在街头巷尾却有另一个版本。例如隋炀帝死于宇文化及发动的叛乱,因为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荒淫残暴的恶名,所以民间传说他下葬时突然间暴雨倾盆,雷电劈开了他的坟墓,炀帝被抛尸于外,墓地也被击成一个深塘。如此迁葬三次,他的葬地被称作雷塘;明清两代蓄清刷黄、保运济漕政策形成了中国最大人工湖洪泽湖,但在民间故事中,传说水母娘娘挑着两桶水,水量相当于汪洋大海,张果老骑着小毛驴经过时,小毛驴口渴几乎喝光两桶水,水母娘娘慌忙去抢,却被小黑驴碰翻水桶,顿时浊浪涛天,淹没了泗州城和明祖陵。

  江苏最广为人知的非遗之一就是淮扬菜。淮扬地区因河而盛,高官巨贾云集,挥金如土,淮扬菜一度烹天煮海极度奢靡,直至运河衰落才返璞归真,以羊易鹿,用鸡当鹄,蟹脂代熊掌,乳猪替豹胎,以出神入化技艺调制家常肉蔬,形成了“和精清新”的烹饪风格。1949年9月30日,中央政府招待参加开国大典的中外宾客,所用即是淮扬菜,率先上桌的就是淮扬名菜“软兜长鱼”,从此这道菜被称为“共和国第一菜”。

  一条河,是一座建筑博物馆

  运河水滋养了两岸生活,也留下了园林、住宅、行宫、会馆等建筑遗存,数量之多、门类之广令人目不暇接。可以说,一条河就是一座建筑博物馆。

  扬州个园,以园内修竹涌浪、幽篁叠翠而闻名,袁枚诗曰:“月映竹成千个字”,这竹叶的形状不就是“个”字吗?“一石则见太华千寻”,个园的魅力还在春夏秋冬四座假山上。主体建筑抱山楼,西牵夏山,东携秋山。夏山宜看,用瘦透漏皱的太湖石叠成;秋山宜登,用黄石搭就,高大挺拔,峰回路转。

  “扬州本不产石,但扬州园林中的大量假山石从何而来?正是通过大运河和长江运来的!”扬州著名文化学者韦明铧说,一掷千金,采购奇石,在绿杨城郭内建造园墅的人,和大运河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是盐商。

  列入大运河遗产点的扬州古建筑,如汪鲁门宅、卢绍绪宅、盐宗庙、天宁寺等,无不与“盐”有关。盐商“有钱任性”的故事,还发生在瘦西湖。传说乾隆游览瘦西湖时竟恍如身处京师的“琼岛绿阴”(北海),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扬州盐业八大总商之一的江春听说此事后,连夜从运河上运来食盐,搭建了一座高大白塔。乾隆第二天见到后大为惊叹:“盐商之财力伟哉!”这座盐做的白塔就是如今瘦西湖景区内莲性寺白塔的前身。

  高邮城外,一侧是碧波万顷的高邮湖,一侧是如高速公路一般繁忙的京杭大运河,中间小小的河心岛上,巍然屹立着高邮镇国寺塔。这座高达35米、逐级收分的七层古塔,为南下北上的船只标识着方向。

  大运河江苏段两岸,分布着众多古塔,如扬州文峰塔、镇江僧伽塔、丹阳万善塔、常州文笔塔、无锡妙光塔、苏州云岩寺塔和瑞光寺塔等,它们不仅有佛塔,而且有风水塔,还有的客串灯塔。运河沟通南北的独特便利,使这些古塔博采各地特色,其中有和北方大雁塔极其相似的镇国寺塔,也有在南方极其罕见的密檐式塔——淮安文通塔。

  大运河是古代的“商务通道”,因商而生的行会组织建筑——会馆便应运而生。

  清代,晋商富甲天下,“人间天堂”般的苏州城自然不会少了他们的身影。史载,乾隆三十年(1765),旅苏的晋商集资在“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外山塘街创设全晋会馆,可惜这座运河边的会馆于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五年,晋商又在平江路中张家巷重建全晋会馆,地点同样坐落于古运河之畔。

  全晋会馆是晋商们举办庆典,交流商机,调剂资金的所在,如今基本保存完好,整体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尤其是中路的戏楼是会馆的精粹所在。戏楼台上有穹隆藻井,构造精巧,有汇聚声波,使余音久久绕梁的效果。如今,全晋会馆已改为昆曲博物馆,成为运河遗产点——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

  一条河,沟通中国与世界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第二次从南京出发,沿着大运河向梦寐以求的北京进发。他惦记着皇帝的灵魂——向万历传教,而皇帝惦记着玩具——听说有个外国人要进贡自鸣钟。

  但是他们都没想到,这趟运河之行,拉开了长达200年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幕,一方面是西方传教士出入宫廷,带来西方科技,甚至担任中国外交官出使西方;另一方面是欧洲掀起长达百年的中国热,穿丝绸衣服、喝中国红茶、陈设青花瓷器成为上流社会的集体时尚,中国儒家思想还滋养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文化巨匠伏尔泰甚至主张欧洲应该全盘中国化。

  利玛窦的运河之行只是大运河通向世界宏阔画卷的一个细节,在更早的时候,运河一头向西北通向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头向东南连接扬州、宁波这样的大港,通向海外。

  早在唐代,扬州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发达的国际港口城市,当都城长安在宵禁中进入夜晚时,扬州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夜市千灯照碧树,高楼红袖客纷纷”就是这种场景的生动写照。史料记载,当时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等外国商人有上万人,他们经营着珍宝、贵重药材、象牙、犀角等生意,而中国的瓷器、金银器和铜镜等也由此出发,运往海外。公元9世纪上半叶,一艘阿拉伯双桅帆船满载货物从扬州出发,在印尼勿里洞岛附近海域沉没。1100多年后的1998年,这艘船被打捞出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石号”,其中仅中国瓷器就达6.7万件。

  《马可波罗游记》里也记载了他游历大运河沿线淮安、宝应、扬州、镇江、杭州等城市的故事,他写宝应:“货币为纸币……有丝甚饶,用织金锦丝绢,各类多而且美。”他写高邮:“生活所需之物皆丰饶。产鱼过度,野味中之鸟兽亦伙。”写泰州:“自海至于此城,制盐甚多,盖其地有最良之盐池也。”写位于长江内的瓜洲:“此城屯聚有谷稻甚多,预备运往汗八里城(注:北京城)以作大汗朝廷之用。”……他甚至写道,自己曾在扬州为官三年。

  在古代,江苏通往世界最著名的事件,要数唐代鉴真东渡和明代郑和下西洋,他们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他们行经的路线,了解的人却并不多。鉴真第六次东渡的出海口在今天张家港的黄泗浦,而郑河下西洋的出海口则是今天太仓的刘家港,当年南来北往的货物经运河、长江和海岸线集中到当地,再运往世界各地。

  如今,苏州博物馆考古队正在太仓的樊村泾元代遗址上进行考古发掘,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照根告诉记者,东发掘区内发现了大量元代龙泉窑青瓷片和少量枢府瓷,总重超过了40吨,那里的建筑基址可能是库房一类的瓷器仓储地点,而西区则出现了大量的生活区遗迹。在元代,太仓被称为“六国码头”,除了中国船只,还有日本、琉球、高丽、安南等国的商船集结于此,樊村泾遗址是太仓历史上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一条运河,把中国南北连为一体的同时,也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通道。今天,千年大运河重新焕发光彩,对江苏段来说,运河是江苏文化的活态展厅、生态优美的绿色长廊、世界遗产的璀璨明珠,而江苏也将为千年运河留下时代华章,为中华文化传承留下江苏印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人们即将看到“一河尽显江苏文化之美”。

  本报记者 王宏伟 通讯员 于锋

  如今我们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协同运作,甚至需要依赖全球的资源来完成,不论是产品生产、销售,还是股票市场、城市发展、金融服务、互联网络、科技竞争……甚至连病毒都是全球化传染(透过航空及其他交通运输渠道)。因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已经变得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一举一动借助媒介的全球传播,会影响到多少人。例如,阿富汗一位少女的照片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一则无中生有的消息,也能造成全球性股灾。你也难以想象,个人的生活习惯可能引发令全球恐慌的传染性疾病……总之,在当今时代,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世界已经变得一体化,彼此间的依赖越来越深,互动越来越多。试问有多少人还能关起门来,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呢?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置身于全球系统之外,而不关心每年让地球平均温度上升的“温室效应”以及全球恐怖主义呢?即使是养牛的农夫,都该关心一下“疯牛病”对牛肉价格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我更认为身为“地球村”的一员,需要一种新的全球性语言,超越过去语言文化所造成的隔阂,看到彼此之间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关系——这种全球性的语言就是系统思考。

  对于在组织中工作的现代上班族来说,系统思考更是你在职场中谋生、发展的必备工具。越往组织的高层走,你就越会遭遇到更多复杂而纠缠不清的系统问题,所牵涉的层面之广、之深,绝非我们用文字性的描述可以说清楚的。所以,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需要有能力看清并处理高度复杂的系统动态问题,才可以确保你的企业或组织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系统思考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技术。没有了系统思考,组织将难以改变根深蒂固的成见,更遑论集体的学习与创新了。“系统思考”中的“系统”原文为“systemic”,是“整体”的意思,而不是“systematic”(系统化)的意思。很多第一次接触系统思考的人以为它又是一套逻辑分析工具,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系统思考是管理学上划时代的新方法,是一种整体思考的有效工具,彻底改变了过去在工业社会过于割裂式的世界观,反而比较接近中国传统的思考方式。在中国人的社会里,当你拿到一个物品时,大都会问这是从哪里来的?把它看作一个完整的东西,来探讨它的历史渊源以及与周遭环境的互动关系,然而在西方人的文化里,他们会问这是由什么组成的?把它当作是一些元素的集合体,进而去分析它的组成成分及比例。

  所以在近代管理史上,我们大都承袭了这种分割式的思考模式,把企业拆解成产(生产)、销(销售)、人(人事)、发(研发)、财(财务)五大部分,彼此独立发展,少有联系与互动。这种思考模式不但影响到现有的组织架构,就连教育制度也都根据这种思考方式而分门别类,培养所谓的“专才”,如此则使部门之间的壁垒更加强化分明,诸如达芬奇等兼具艺术及科学的人才,近代已经少有了。在企业运作上,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又进一步被分割成品质、成本、技术、流程、策略等块或面,使得管理成本的采购部门毫不关心品质;高级主管整天关在会议室里想着未来的策略,而忽略了基层员工的心声;技术归工程单位负责,单纯从技术出发而不管市场的需要;而流程归管理部门管控,与各个职能部门相互扯皮……“各司其职”的“后遗症”使我们几乎丧失了关照整体的能力,“过度分工”的结果是工作越努力,公司的利润就越低!我们根本无法了解整个组织是如何运作的,就连公司的总经理也只是看到一大堆的报表与数字——我们只看到了树木,而看不到整个森林!

  直到《第五项修炼》一书问世,才提醒我们不能在分割式的思考模式下找答案,必须停下来彻底检视我们习以为常的思考方式,并将视野拉高、拉广,可能需要改变看事情的角度,而不是改变做事情的方法。在现代企业中,改变经营绩效不佳的局面,往往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必须靠几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有机会克服。例如,有一家计算机设备公司,要求其所属的服务部门每增加200单位的维修收入就可增加一名维修人员。乍听之下这个政策非常合理,其实它并未整体考虑其产品项目与复杂度将会增加服务部门的人力负担。若单纯以维修收入为人力的决定因素,将会促使服务人员倾向于维修简单而费用高的产品,而复杂且难度高的新产品将会面临服务支持不足的窘境。若不将业务部门的产品组合与服务人力放在一起来讨论,将难以看清其中复杂的互动关系。又如业务单位只冲业绩、服务部门只做维护,而系统部门只负责开发,这样的组织虽然单个部门绩效很好,但企业整体效率会变得很差,彼此的力量相互抵消,而且会造成许多“三不管”地带,例如物料管理、信息系统、市场信息等部分无人关心。长此以往,将会使业绩无法增长,甚至衰退!

  尝试重新看待我们所处的环境,以整体而不是以偏概全的角度来思考现实中的复杂问题,对现代企业的上班族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工作已经被切割成许许多多的小单元,而绩效考评制度也告诉我们:完成自己的小单元后就可拿到奖赏,所以更没有任何诱因鼓励我们去看看自己的工作与其他单位的关系,及其对组织整体目标的影响是什么。受现代分解式战略、目标规划方法的影响,很多人存在这样一种逻辑,即认为只要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把目标达成,整个公司的目标就会达成。所以,只要公司目标没有达到,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反推一定是某个部门或个人没有做好,只要将这个“害群之马”揪出来换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然而,几乎所有的案例都很难找到这个罪魁祸首。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会故意去搞破坏,阻碍公司的发展。造成问题的关键是人们把整体当作部分的总和的片段式思考方式,以及由此导致的对部门之间的互动与搭配关系的忽略。我们习以为常的“找原因、消除原因”(或“找差距、消除差距”)的做法,并不适用于高度复杂的组织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类似广角镜的工具,协助我们打破这么多年来形成的思考方式,了解复杂的组织结构是如何运作的,事件与事件之间有什么关联,以及部门间的互动会造成什么超出我们预期的结果。系统思考的相关工具可以使我们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进一步培养组织成员看清复杂系统的能力。虽然它不会直接告诉我们标准的正确答案,但却可降低我们因不了解系统而做出错误决定的比率。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预防问题发生的手法。

  这本书从什么是系统思考开始介绍,让完全没有概念的读者,也可以按部就班地了解,而且作者还特别强调了整体的重要性:如果失去了整体的关照,团队将无法有效运作。作者还指出:借助系统思考,可以对复杂的世界进行了解,促进团队集体的学习,而非狂妄地想要预测未来。

  最后,我想用一个故事当作序的结尾: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东西相邻的两座山上。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东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西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是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第二天,东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西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了东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达东边这座山上的庙,看到他的老朋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朋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

  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了吗?”

  东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

  于是,他带着西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也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我终于挖出了井水,再也不必下山挑水了。这样我就有了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如果你想更轻松且更有效地生活与工作,有机会比别人有更多时间练你喜欢的“太极拳”,系统思考很可能就是你要凿的那口“井”。

  (摘编自(美)丹尼斯·舍伍德著,邱昭良、刘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系统思考》一书序言)

  建筑形式的变革,使人们不再有机会围坐在四合院中共度闲暇时光;手机、iPad的普及,占据了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的碎片时间,我们被越来越多有形、无形的墙包裹起来,隔绝了自然、隔绝了同类。技术发展的趋势不禁让人担忧——人类正在塑造的世界,又在怎样改造人类自身?人类到底是变得更强大了,还是变得更脆弱了?

  知名雨果奖获得者、《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女士在她的新书《人之彼岸》中大胆地描绘出了大众最担心的AI从负面影响人类生活的种种可能性,包括爱情、亲情、友情以及不同身份的同类之间各个面向。纵使故事读来让人惊悚,然而看得出来作者也在努力,试图让人们在绝望之中找到希望,在冰冷之中触到人性的温度。

  且不说书中所描绘的AI时代还非常遥远,就是最近十几年,对于人类生活工作方式悄然改变的讨论也在这个话题上初见端倪。

  如果我们不以科幻的眼光去想象未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话,也许可以从“物联网”这个已经逐渐变成现实的词汇着手。未来预测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当物联网时代到来,市场经济将被共享经济模式所替代,人们所需的基本物质几乎免费,企业的商业模式将会彻底改变。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企业的商业模式正在改变,特别是那些在某个领域占据领先优势的企业,逐渐转向“赋能”角色,给新兴的社会企业提供基础设施,自己转而追求成为整个行业运行的基础架构。他们共享自己的工具,在小单元之间创造联结。

  这就是物联网的魔力,小企业或者个人,只要能贡献与众不同的东西,他就可以作为共享网络中的一部分创造价值。这时候,基础行业的垄断可能依然存在,但它们对人们的吸引力可能减弱,人们更愿意追求挖掘自身创造力的事业,也越来越能在其中体会到价值感。这个时候,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体系可能进化,你共享的事物越多,与整个物联网的联结度越强,就越能受到尊重。

  里夫金的期待是,“在新经济时代,人类得以从苦难和拜金主义中解脱出来,转而关注生活中的艺术,实现人性的升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度增加了,人的追求也提升了档次。

  看得见的物联网时代似乎是令人向往的,而看不见的AI时代则令人惊惧。这样极端矛盾的产生实在有趣。

  单独从技术或者经济的方面来揣测未来就是矛盾的起点,试图这样做的人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而综合所有重要现象进行预测,却又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郝景芳在《人之彼岸》中也提到,构建世界模型的能力至关重要,即,有全面的世界观。例如,能够把生物学和物理学知识融会贯通,又能在文学和艺术层次上把握人的情感需求,就能最好地适应社会,这也就是我们后代学习能力和方式的要求。

  生物学家总能发现一些令人倍感惊奇却很有逻辑的结论。比如,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的联系。正因为对于未来社会AI与人的身份关系的讨论一经引燃,就无法停止,有一种介于“AI工具论”和“AI威胁论”之间的理论格外引人注目。它没有讨论AI和人共存于世界,谁能够主宰谁,而是以平和自然的语气叙述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传承关系。这个理论中,人类是自然界千万年来的产物,是一种碳基智慧体。而人类,此刻正在做的,是塑造自己的接班人——硅基智慧体。这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人和人工智能也许是两种形式,而后者也许在未来会成为主要形式。

  未来,关于AI的种种讨论,对的错的,都会逐一得到验证。

  当下,郝景芳想传达的信念确信无疑:情感联结和创造力是人类优势的最佳体现,我们需要强化这些优势,与人工智能“差异化发展”。 赵欣怡

  《第五项修炼》

  【美】 彼得·圣吉著

  张成林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彼得·圣吉一直致力于发展出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 ——在其中,人们得以由工作中得出生命的意义,实现共同愿望。他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从而发展出了影响世界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从而使组织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系统之美》

  【美】 德内拉·梅多斯著

  邱昭良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系统之美》是一本简明扼要的系统思考入门指南,作者把系统思考从计算机和方程式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以各种真实的案例,阐述了系统思考如何应用于各种现实问题。作者认为,系统思考将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看到多种可能性,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管理、适应复杂性挑战,把握新的机会,去打造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和一个崭新的世界。

  《系统哲学》

  李晓 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目前世界上流行着花样繁多的系统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等。本书正是以这几个理论为重点同时兼顾其它系统理论,在哲学的层面上引入四个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沿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路构造了一个初步的各种系统理论统一模型。

  当下,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建设热潮风起云涌,各行各业对特色小镇可谓青睐有加,无不将其看成一个创新突围的有效途径,一个新的产业突破点,希望借助政策优势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实现自身的产业转型和发展壮大。这股风潮对特色小镇的建设来说有喜也有忧。喜的是,特色小镇拥有了如此广泛的民意互动和产业共鸣;忧的是,风风火火的大潮之中多了些冲动与跟风,少了些冷静与理性。我们通过实地调研,提出如下几点冷思考。

  冷思考一:在国家鼓励政策带动下,全国多地创建特色小镇,有些地区出现了比拼数量、定位雷同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如果缺乏理性规划和引导,可能会导致特色小镇建设出现重复和过剩,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目前,已有127个、276个小镇分别入围住建部公布的首批、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综合政策信息获悉,到2020年,全国将培养1000多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十三五”期间,各省共计规划了超过1370个特色小镇。

  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特色小镇都能够最后成功,我们不得不提醒,各地政府若能够真正用心去发掘和培育,而不是盲目地只是在数量上攀比,那么各地特色小镇成功的比例势必会更大,政府预期的效果也会更明显。

  冷思考二:目前,部分地区对“特色小镇”概念与定位认识深度不够,以老思路、老经验决策引导,对特色小镇建设有害无利。

  “特色小镇”最早由浙江省政府提出,旨在搭建新型产业平台,培育特色小镇,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特色小镇的概念特征可以总结为: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在此需要指出,特色小镇并不是农村的放大版,而是城市的缩小版。正如业内专家所说,特色小镇是地域文脉的彰显,是生态自然的凸显,是城乡一体化的节点,是新型城镇化的新模式。

  与传统工业园区相比,特色小镇是一个融产业和生活为一体的综合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是一个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活生生的生命体。目前,部分地区仍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传统思维谋划特色小镇建设,对其产业、文化、社区等多种功能的融合考虑不够;有些地区创建特色小镇不深入挖掘传统产业特色和人文地理环境,寄希望于商贸综合体等新建或重新整合包装的载体。这些无疑会步入概念认知的误区,对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害而无利。

  冷思考三:从本质上说特色小镇是生长出来,而不是刻意打造出来的,更不是任意克隆出来的。特色小镇的发展靠的是“培育”,而非“打造”,每个特色小镇都是限量版的,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不得不说,特色小镇绝不是特色地产,它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否则就无从谈起。眼下,有些地方出现了不好的苗头,那就是本末倒置,舍弃自身特色,或简单模仿欧美小镇模式,或生搬硬套浙江特色小镇做法,不从本区域特点出发去做深度调研和挖掘。特色小镇其实一直都有,在提出“特色小镇”概念之前就一直存在,它们在自己土壤中悄然生长,需要的只是发掘和培养,而不是“凭空捏造”和“空降奇兵”。最好的案例莫过于德清莫干山小镇。作为一个以民宿为特色产业的小镇,它的产业发展是自下而上的,是先有市,后有场,也就是说,是先有了自发的市场消费之后才有了政府相应的规划与管理,最后才有了享誉业界的“莫干山特色小镇”。这样一个独具特色小镇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它无疑完美地印证,真正的特色小镇是自己“生长”出来的。

  特色小镇首先特在产业——特色产业+旅游产业;其次特在功能——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再次特在形态——独特的小镇风貌+错落的空间结构+自然的生态环境;关键特在机制——以政策为引导,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特色小镇的“特色”至少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特色的“广度”,即小镇拥有多少新奇别具的特色;另一个维度是特色的“深度”,即唯一性,指的是某个重要产业或者空间特色是具有本地区“唯一性”,还是具有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唯一性”。与莫干山小镇相比,不得不说,目前大部分的特色小镇缺乏特色产业支撑。特色小镇建设具有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特征,需要长时间和大规模的融资支持,没有支柱性的特色产业必定难以为继。那些靠简单复制、简单克隆、无中生有、空降奇兵而成的小镇有着先天造血功能不足的缺陷,如果跟风盲从而不注重深度引导和培育,其中大部分走不长远。

  冷思考四: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核心,文化则是特色小镇的灵魂,而非遗是文化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小镇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根本所在。

  文化尤其是非遗,是特色小镇的灵魂,也是未来小镇品牌输出的基础。文化与旅游是特色小镇的必备功能,产业+旅游是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特色小镇要有旅游,对此我们提醒——除非旅游小镇,特色小镇绝不能以旅游为起点,但旅游绝对是终点;旅游,是小镇特色产业的辅助。旅游说到底是文化的比拼。特色小镇文化的挖掘,借助具有广泛共识的IP(知识产权),能够具有更广泛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特色小镇要去做有情感的IP,有故事的IP,有深度的IP,以此将自己的文化、情感和对生活的理念有效传递出去,赢得粉丝和人气。针对当下一些小镇的做法,我们提醒: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不是IP而是农产品。比如荷花小镇龙虾小镇,对于这种类型的小镇来说,荷花不是IP龙虾也不是IP,只有结合地域性文化对荷花龙虾进行深度挖掘与衍生,才可能形成富有小镇鲜明特色的IP,才能有助于形成小镇的特色旅游。

  对于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小镇,我们建议采用业内“金缮”和“织补”的理念进行修复。所谓“金缮”,就像传统的瓷器修补一样,将那些破裂残缺的文化遗址、文化碎片修整成一个新的整体,尤其是老建筑、老街区等,从而具有新的文化功能。所谓“织补”,就是将过去的、现在的、新的、旧的文化有效衔接达成平衡,延续过去,立足现在,织补未来。这其中,文化不变,民俗当先,修旧如旧,新旧共生。不能像之前一些古镇开发,或一味仿古,或一味翻新,或异想天开。保留并改造历史建筑让其有机生长,是对记忆的尊重,对历史的传承。跨空间、跨时间的情感链接是最具人性与个性的“特色”,没有任何两个小镇的历史和文化完全相同。在这样的小镇里,自然与现代共存,小镇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件作品,它充分体现独特的设计文化:根植传统文化,活用现代设计,将本色彰显到最大程度,呈现出让人向往的魅力。

  冷思考五:特色小镇的规划与设计要去标准化、去程式化、去地产化,小镇的规划设计不能全部任由地产商和设计院主导,应该也必须有文化学者、民俗专家和艺术家的介入和参与。

  现在部分地产商和设计院,多以地产化的运作思维,设计规划出一批博得当地政府眼球的项目方案。这些落地的项目初看起来确实是有文化、有内涵、接地气,且具地标性,若放眼全国和世界就会发现,其中大抵多是复制性、程式化的,而这正是国内千城一面现象的根源,这类项目也正是这种现象最直接的始作俑者。

  特色小镇要防止千镇一面,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去标准化、去程式化、去地产化,防止照搬照抄,防止形象工程,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别具匠心。在这过程中,我们建议邀请文化学者、民俗专家和艺术家介入,让他们能够参与到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出谋划策,让小镇能够一镇一面,一镇一景,真正拥有独特的地域风貌、文化底蕴、个性特色、设计美感和审美内涵。

  冷思考六:特色小镇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从根子上说,它不能是一个商业项目而应该是一个生活社区,其核心并不是“镇”,而是“人”,它的文化核心是构建和谐的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关系。

  特色小镇是产业的,也是文化的,也是生态的,说到底是生活的,它不该是一个商业气息浓郁的旅游区,也不该是一个冷冰冰的特色产业区,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和谐融洽,人情温暖的生活社区。在产业和旅游功能之外,特色小镇一个突出功能应该是社区。在这个社区里,人们以一种安心稳定的生活方式生存,过着生态美、功能全、生活慢、人情暖、体验足的诗意生活。社区有旅游,但少了旅游区的喧嚣和混乱;社区有产业,但比产业园区生活的气息更为浓郁。重视社区文化的构建,重视人情的构建与人性的构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构建,重视社区功能的营造:造境、造心、造人、造失去的邻里关系,社区因此有了人的温度,存在的温度和生活的温度。我们希望,全新的“特色小镇”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新的生活空间,新的社会理念与社会实践,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变异为一个有待日后彻底修正的,毫无生活气息的,冷冰冰的产业体和商业体。

  南博拱门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琉璃拱门复制品

  西方人笔下的琉璃塔拱门

  央视综艺频道播出《国家宝藏》,讲述全国9家著名博物馆的国宝故事,其中,南京博物院三件国宝入选,分别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大型砖印壁画、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坤舆万国全图。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陈列在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内。这件国宝级文物这两天成了“网红”,在它面前留影的游客多了很多。

  仔细看,这件琉璃拱门其实是由九块琉璃构件组成。

  大报恩寺琉璃塔,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明代皇家寺院——大报恩寺的标志性建筑。在西方人心目中,大报恩寺琉璃塔尤其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们习惯称大报恩寺琉璃塔为“南京瓷塔”,并长期将其列为和万里长城齐名的东方奇迹。葡萄牙的传教士曾德昭在《南方九省中的南京》中写道:“(南京)还有一座结构精美的七层塔(作者注:应为九层),布满偶像,好像是用瓷制成的,这座建筑物可列入古罗马最著名的建筑。”

  165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来到南京,随团的画师尼霍夫绘制了多幅琉璃塔的写生作品,后来以铜版画的形式在欧洲出版,迅速掀起了“南京瓷塔热”。

  这座足可以代表中国的瓷塔,在欧洲家喻户晓,以至于从没来过中国的安徒生,将其写进了童话《天国花园》之中。

  1842年,随英国舰队来到南京的奥特隆尼记录下大报恩寺琉璃塔的细节:“眼前精美绝伦的景象远远超出了我最生动、最精妙的想象。瓷塔共有九层,每层比例分布都十分精巧得当,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白瓷,尽管只有外壳和墙的衬里是瓷的,但宝塔的主要结构还是白瓷……宝塔每层都开有四扇门,相隔分布在八面形的塔身上……门框是琉璃砖结构的,琉璃砖根据其呈现的图案不同……”

  可以注意到,奥特隆尼所说的“琉璃砖门框”就是大报恩寺塔第二层至第九层每层八座门(四虚四实)的门框,也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佛教中称为“壸门”。

  根据《折疑梵刹志》的记载推算,大报恩寺琉璃塔共有72座这样的琉璃拱门。

  据介绍,南京博物院所藏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是用1958年在南京中华门外明代琉璃窑遗址上(位于今雨花台区)发现的琉璃构件,并结合民间征集的构件,根据史料记载精选组合而成。

  如今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展厅内,陈列着一套复制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这套复制品和南博组合而成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相比,似乎有所不同,大家看看右边的图——

  发现没有,南博所藏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和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复制品相比,少了一对狮子的构件,显得“矮”一些,据说这是该院所藏出土的琉璃构件中,没有找到相对完整的狮子构件。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上的动物组合,可称为“六拏具”,这是藏传佛教中的法相装饰,顶部中央为大鹏金翅鸟、两侧向下分别为龙女、摩羯鱼、飞羊、狮子、白象组合而成(南博的那套缺失了狮子),每一种形象都自有寓意。

  “六拏具”常用于佛教背光和佛寺券门(拱门)之上,大鹏金翅鸟居于高处,其余五种形象分布在两侧,又称“六灵捧座”“六灵捧会”。因日文翻译原文的最后一个字为“拏”字,所以称作六拏具。

  据《佛说造像量度经》记载,六拏具在门券自上而下依次为:伽噌拏、布啰拏、那啰拏、波啰拏、福啰拏、救啰拏。

  伽噌拏,就是大鹏金翅鸟,鸟身人面,嘴如鹰喙,生有巨翅,位列天龙八部,威力能降诸龙,有慈悲之相;

  伽噌拏两侧为那啰拏,也就是龙女,戴宝冠,披璎珞,双手合十,下着百褶裙,尾部生着长长的龙尾,是救度之相。

  那啰拏下侧为布啰拏,意为鲸鱼,或称摩羯鱼,长鼻、利齿、鱼身的形象,自隋唐传入中国后与龙的形象不断结合,到明代演化成为“长鼻龙”的形象。摩羯者,梵语意为海中大鱼,可吞噬一切,有保护之相。

  布啰拏下方为波啰拏,意为童子,明代以前为童子骑狮羊立兽的形象,明代后就只剩下狮羊。童子,表示纯洁和清净法身,象征福报。狮羊立兽出现于9世纪,写实化的形象如同大角山羊,有翅膀,又有狮子的特征。

  波啰拏下方应该是福啰拏,意为兽王,在明代一般画成狮子的形象,狮子乃“万兽之王”,威猛而立,为护法神物,有自在之相。但南博这套琉璃拱门上缺失了这对狮子。

  福啰拏下方为救啰拏,意为象王,为白象形象。象身洁白如雪,为善师之相。

  专家介绍,明永乐年间,明朝政府多次组织汉佛教高僧访问西藏,支持宗喀巴领导的宗教改革,宗喀巴也选派其大弟子释迦也失上师前往南京,受到明成祖的隆重接待。

  当时南京大报恩寺尚在建造之中,券门使用六拏具图案即受到释迦也失带来的藏传密宗的影响。

  在北京的明代建筑上,也有多个六拏具的形象,明永乐年间所建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的前后门券,以及塔座上小佛塔佛龛的门券上都有和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门券图案类似的六拏具。

  相对较为完整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目前陈列在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在南博雕塑馆、南京市博物馆,则有散落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琉璃构件的收藏。

  于峰

  我与新华日报征文

  在革命战争年代,走进新华日报,就意味着走进革命。在和平建设时期,走进新华日报,则意味着要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一生。

  新华日报创刊即将八十周年之际,我回首往事,突然发现自己人生中若干个第一次,竟然都与新华日报相关联。

  1958年,我整十六岁。这一年我初中毕业并报考本地高中。发榜那天,信心满满去看榜,竟从头至尾找不着自己的名字,眼睛看花了不说,心头早已怦怦乱跳。扪心自问,我考得不差,要出问题,可能就是作文太另类了! 要么是高分,弄不好就可能砸锅!同学好友严家禄帮我去校长室探询。片刻,跳出来大叫:“你被录取到南京什么新闻学校去了!”又道,“难怪我爸阅卷时说,有个考生作文写得很特别。那肯定就是你啦!”

  我当时并不知道,为了适应全省普办县报的新态势,江苏省委宣传部决定开办一所新闻学校培养人才,并从新华日报等省级新闻单位抽调了一批骨干进行教学和管理。由于来不及正式招生,就直接从各县考生中选拔推荐。不久,我一个乡下孩子便怀揣县文教局的推荐介绍信,自带档案,独自坐长途汽车来到完全陌生的古城南京。

  那天下着雨,我坐黄包车到了鼓楼东边的保泰街,找到南大附属新闻学校。学校已经开课,我迟到了半天,于是工作人员把我直接带到了校领导办公室。

  这位领导很特别,单左腿,依靠一根拐杖支撑着行动,起坐间还听到大腿假肢关节“咔嚓”一下的声响。但见他肤色白皙,身体偏于瘦弱,一身很潮的洁白干净的绸质衣裤,随着他的举止动态轻柔地晃动。那模样,倒有点像我在电影中见过的反派人物。工作人员恭敬地递上介绍信说:“这是刚到的新生,还没分班。”后来我想,大约县里事先并未向学校上报材料,所以分班名单中也就缺了我的名字。

  那位领导看了信件,又把我从上到下打量一番,思忖片刻,轻声和蔼地交待:“既然来了,那就编入四班好了,你先带他去课堂吧!”

  走出办公室,我一颗心总算落地,便小声问起这位领导。工作人员说:“他是副校长,叫李扬,从新华日报派过来建校的。”又道,“他一条腿在战争中被敌人流弹击中,因为缺医少药,治疗不及时,后来只能截肢了。”

  我很受震动。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一位真正的老革命!可我竟把他与电影中的反派人物相联系!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多次得到这位老校长的关心与引导。应当说,李扬校长是我走进新华日报的第一位领路人。

  进入新闻学校约两三年,国家遭遇重大经济困难。我虽涉世未深,却怀抱一种朦胧的感悟与虔诚,写了一篇随笔式散文《让革命骑着马前进》,投寄给省内最权威的新华日报,不料竟被选中,以笔名刊登在1962年元旦的新华副刊,只是题目改成了《快马加鞭未下鞍》。这是平生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稿件变成了铅字排上报纸。我站在南京中山路的阅报栏下,兴奋之情莫可名状,它仿佛预示着,我这一辈子将会与新华日报有缘。

  在国家实行“调整、整顿、巩固、提高”八字方针中,全省县报大多撤销,我们学校也相应压缩规模调整定位,成立了新的江苏新闻专科学校。我们四个中专班同学大部分提前毕业,奔赴全省各地一线工作岗位,只留下了约50名学生进入大专继续深造。

  一晃三年,转眼又到了毕业季。教务处传话下来,分管教学的夏校长要选几位同学谈话。我也在被通知之列。

  夏校长名夏晨中,也是从新华日报调来的老报人。他讲话向以思想深邃见长,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他长相显老,黑瘦的面庞,深陷的眼窝,犀利的目光,深不可测。这回找同学谈话会说什么呢?我们几个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他办公室。

  他依然是那样慢悠悠地,语速不快,间有许多停顿与思考,使我们感觉到气氛的凝重与深沉。仔细琢磨,有两个故事令人回味。一个是关于爬树。他说我们从小都爱爬树,开始时容易,感觉很轻松。越到高处,树干越细,越难爬,还摇晃,有点儿危险。这时候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勇气与智慧,方可爬到最高处。另一则叫作“器小则易盈”,罐子小了水容易溢出。期望我们放宽胸怀,永不满足地汲取更多的知识。

  夏校长的谈话交心,虽然说的是学习,我却感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我隐约意识到,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我们会面对某种压力、使命与担当。

  1964年8月,我从江苏新专毕业,旋即跨入新华日报社大门,开启了我近40年的新闻生涯。

  进山!土石构成的山无法“进”,能“进”的无非是山上的林子,抑或还有那山凹、山谷、山涧——进入其中,便有一种投进山之怀抱的感觉——每一个进山的人,或许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吧!

  世上的山与世上的人一样,各有着不同的品格和不同的性情;世上的山也与世上的人一样,同一个人或同一座山,其思想和风景也并非一成不变。山的品格与性情与其土石构成和矿物比例不尽相关;山的风景和思想,更与它拥有着怎样的花草树木不尽相关。山的品格、性情和思想,需要山的有缘人,走进山的深处,打探它的一花一草,叩问它的一木一石,踏访它的一径一溪——所以“乐山”的“仁者”,同时也应该还是“智者”,只不过他的智慧不像是“乐水”的智者那样生动,而是一种“若愚”的“大智”。

  每次进山,都躲不过这座断崖!

  它就这么拦在我们进山的路上,是要告诉我们些什么,还是希望我们向它询问些什么?

  断崖上有石窟,它们开凿于千年之前。此时,我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凿石声,让我不由得遥想起千年之前,就在这儿,那虔诚的信仰,如何通过那执着的凿子,让艺术与宗教的花朵同时绽放在这坚硬的石头上;只是今天的我们已无缘也无福目睹这花朵的风采了:每一个石窟几乎都有烟火的痕迹,所有的佛像几乎都面目全非,甚至已面目全无。呵,本无生命的山石,凭什么惨遭此劫难,只因为它被赋予了善的崇高、宽容与厚道,只因为它呈现了对美的热爱、渴望与追求,而这一切又让那些贪婪之人的贪婪、丑恶之人的丑恶和卑鄙之人的卑鄙更加原形毕露——他们怎么容忍!他们恨不得把这座山连同拥有这座山的城市都连根拔去!远的暂且不说,只说上世纪30年代那场举世震惊的大屠杀吧,实可谓惨绝人寰!数以十万计的生命被无辜杀戮,那岂止是一个个个体生命的劫难,也是人性的劫难,更是全人类的劫难;而就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劫难中,就是这座山,这座寺院,却向千万个无助的生命敞开了救助的大门和温暖的怀抱,它成了白色恐怖中一艘漂摇的诺亚方舟,最后它虽然也遍体鳞伤,但终究战胜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邪恶,屹立至今,倒是那些想把这座山连根拔去的人,早已灰飞烟灭。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而南京的城市史,众所周知是一部浸透了民族鲜血的历史,所以这座又名“石头城”的城市,其最著名的石头——雨花石,便是由鲜血染红的;栖霞山上的每一块石头,也应该都浸润过无数的鲜血吧!

  ——问石。石无语!

  我们登上了山顶,除了看到满山的红叶外,竟看到了一块块巨大的石头,它们堆积山顶,虽然你挤我,我挤你,但和谐共处;如此情形的山顶,在别的山上似乎并不多见——多见别的山,再高,山顶也会有一块平而多土的地面——相比之下,这并不算高大的栖霞山,倒也算得上很特别!此时,我仿佛感觉到了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那些被岩浆熔铸、地壳挤压的一块块巨大的石头,被一种伟大的自然力不断挤压、抬升,但它们就是绝不愿滚下山涧,而是一个劲地追求着向上和崇高。如此山、石,是不是也表明了它的一种别样的顽强品格?

  ——问石。石无语!

  而此山,最著名于世的并不是石头,而是它的红叶。此时,我们极目远眺,满山的红叶就在我们眼前,从山坡到山顶,从山脊到山凹,全都抹上了一种殷红;最是那山崖上之一抹抹,那红色浓得欲滴。说实在的,这眼前的红色,让我最容易想到的,还是鲜血。然而,此山却以“栖霞”名之。哦,栖霞山!那山上的殷红,不是鲜血,是栖落在山上的彩霞!这样一个浪漫的名字,一叫千年!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没有血腥,没有仇恨,只有诗情、画意!这样的名字,是在提醒人们,这山,这石,顽强、不屈的同时,还有着一种无私的宽容和善良吗?

  问石。石也在问我!

  问山。山也在问你!

  静和雅这两个字,要认识它们的本来面目。

  “归根曰静”,是老子的话,他还说,“致虚极,守静笃”。根是生命之本,也是动力之源,怎么去守?树根在下边,在厚土里。百年大树是怎么守它的根的?人的根不是脚,脚是工具。小孩子才生下来,腿脚是翘着的,接下来重要的事情,是学会使用这个工具,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之后再脚踏实地地走完茫茫人生路。人的根在上边,在脑子里。叫“精神”的那种东西。中药里有“六神丸”,含意是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命官。人拿不定主意,手足无所措的状态,叫六神无主。指的是六神均在,但缺乏一个定乾坤的统帅。人的精神是统帅一切的,但精神是虚的,“致虚极”,具体化之后,俗称思想。

  孟子给“精神”是这么定义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静不是傻呆着,不是什么都不干。静里有内涵,有指向,也有目的。

  鸡孵卵是一种静,虎舔犊是一种静,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刻,还是一种静。大山是静的,山上有树,山里有人家,山下有矿藏。深海是静的,但波涛是在深层次里汹涌着,海边的浅滩才浪花飞溅。一个和尚在庙里静坐,是修行,修正自己的所思所行。辛弃疾有一句诗,说透了静的态度,“须知忘世真容易,欲世相忘却大难”。一个人回避社会,躲进小楼成一统,是容易的。当社会把一个人当回事了,这个人仍不把自己当回事,心就大静了。

  雅,不是干面子活的意思。正大为雅,在古代,雅是朝廷术语,雅言是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雅乐是君王举行大典时的音乐。雅量是大的酒具,雅兴是难自控的情怀。《诗经》分风雅颂,雅105篇,分大雅和小雅。大雅里多数是政治抒情诗,针砭时政,感世伤时。小雅里多为普通人的实际遭遇,“鹳鸣于垤,妇叹于室。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雅也指标准。《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词典,收录词语4300多个,不仅释词,还释事物。“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是释草,“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是释水。《尔雅》是大典,是十三经之一。雅从“牙”从“佳”,是咬文嚼字,尔通迩,尔雅的意思是走近标准。云里雾里那一套不是雅,不食人间烟火更不是雅。雅这个词,让雅俗共赏和温文尔雅两个成语弄单薄了。

  静和雅这沉甸甸的两个字,在现代生活里,都被瘦身了。

  1973年冬。舟嵊要塞区。枫树墩教导队。当兵第一年。

  部队常驻海岛,我在守备连,步兵班。训练内容主要有:“五大技术”,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作业;“三打三防”,打坦克、打空降、打登陆,防原子、防毒气、防舰炮;战术训练,防御与进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枫树墩是师教导队驻地。每年国庆后组织集训,培养战士骨干,集训后回连带新兵。连长让我参加集训,嘴上不说,心里高兴。教导队里班长姓孙,69年兵,山东人,高个子,瘦瘦的。都是当兵的,刚刚认识,很快就熟了。

  开训第一天,海岛第一轮寒潮,北风呼呼。科目是队列训练,教员边讲要领边示范,学员列队。开始时觉得脸上耳朵冻得疼,很快全身麻木,整个人晕晕乎乎的。

  一切行动听指挥,没有一个人吭气。班长与我隔开两个人,眼睛余光瞥见,他身体在晃,摇了几下,软绵绵倒下。两个战士连扶带背,送回宿舍。稍许慌乱后,继续训练,一会倒一个,又倒一个,不到十分钟,倒下四五个。

  区队长一看不好,改训练科目,练钢枪刺,通常连续突刺30下,就会大汗淋漓。练刺杀又出问题,皮肤冻脆了,机柄刮手上,一刮一层皮,血慢慢往外流,枪托上红红的,好几个兵这样。刺杀搞不成,绕着训练场跑步。

  训练完收兵回营,班长坐床上,脸色蜡黄。中午有病号饭,一碗面条,两个鸡蛋,他吃掉一半。下午就去住院,据说原本身体有病。我与老孙不在一个营,教导队相识三日,慌乱间匆匆一别,从此后再无消息。

  1977年夏。沙洋公路。五公里越野。当兵第五年。

  那天是八一建军节,酷热。营里组织竞赛,5000米越野,各连三班参加。全副武装,携带枪枝、弹药、子弹袋、铁锹、水壶、挎包、手榴弹、背包、雨衣、武装带十样东西,20来斤。东西不算重,就是带子多,勒得人透不过气来。

  我在三班当班长,班里10个兵。事先练过,掌握每个人的体能情况,据此制定协同方案。按照预案,我带头跑在前面,把握好速度与节奏;行进中,体力好的给体力弱的背枪;副班长殿后,不让队伍拉得太长。

  按规则,比赛成绩以最后一名战士过线为准;途中可以互助,终点前300米,各人的枪各人扛。赛前测试,跑完全程,大概24分钟左右。最担心的是一个76年武义兵,细高个,腿很长,协调性差,走路一跷一跷的。

  上午9点整,我们班第一个开跑。烈日高照,汗出得眼睛睁不开。300米后,武义兵的枪被副班长接过去。不到五分钟,胃里翻江倒海,早晨炊事班加餐,每人两个鸡蛋,全部吐得精光,人反倒舒服了。

  十分钟后,不觉得热了,好像也不出汗了。脑子全木了,只是机械地跑,不停地跑,跑啊跑。临终点300米,听后面武义兵喊,“枪、枪、枪”,他还记着自己背枪呢。

  回头看,这兄弟有点吓人,脸色发紫,满嘴白沫,眼半张半闭,人东倒西歪,跌跌撞撞地跑。离终点50多米,他终于支撑不住,瘫倒在地。两个战士不由分说,一人拉一只手,拖起来就跑,快速冲刺,直到终点。

  全班人倒在地上,喘息不止,动弹不得,好半天回过神来。比赛成绩超过预期,不到21分钟。其他连队的三班一看我们跑成这个样子,多少有点胆寒,而且临近正午天气更热,结果我班跑了第一名。

  武义兵担架抬回营房,检查时发现,大腿外侧全破了,公路上沙子擦的,泥沙鲜血凝成一片。他一个劲喊肚子疼,翻过来侧过去,床上躺不住,在地上直打滚。

  他一边呻吟,一边呕吐,吐出来一些黑色粘液。衣服泡在盆里,一盆红水,大家莫名其妙。现在才知道,这是典型的胃出血。1979年春上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叫王初红。

  岁月不再,青春长在。初红老弟,多年未见,你还好吗?天南地北的战友们,你们好吗?

  薄荷很不起眼,路边草丛中、石缝里、池塘边、树阴下,随处可见,有的在田间泥路上被脚踏、车碾,灰头土脸很不甘愿的样子;有的临水而立,恣意生长,像一个青涩的急于表现的少年。

  生命力的顽强、坚韧和不屈,是野薄荷的特性,不仅如此,它还随遇而安、给点阳光就灿烂。

  在我的记忆里,薄荷曾经风光过,生产队作为经济植物,大片种植,走在田埂上,会闻到它散发出的清香味。薄荷的田间管理似乎极其简单,不用施化肥,连除草、间苗都省了,享受了野生的待遇。

  薄荷田的田埂上,同样生长各种野果,最常见的是泡端端和喇叭瓜,还有一种结紫色小浆果的野蔬,都是我们儿时的美味。放学后割猪菜,背着花篮穿梭在薄荷田里,一会儿就能割满一花篮野菜,顺带着也解了馋瘾,吃了一肚子各种野果。稍大后,给生产队割牛草,薄荷田边就少去了,原因是,青草里要是掺进一两棵薄荷,牛就不吃了。

  到了夏末秋初,熬薄荷油的季节到了,这大约也是一项粗砺的技术活,随便抽调几个劳动力,在薄荷田头支几口特制的巨型大铁锅,把收割上来的薄荷放进锅里蒸煮,在大铁锅的某个地方伸出一根细铁管,清透而芳香的薄荷油就顺着铁管流出来了。这是生产队一笔可观的副业收入,似乎每天都有人骑着自行车,把薄荷油卖到公社的收购点去。

  秋天时,薄荷也会开花,极不起眼,细小而密密地挤在叶丫里,白色的,也有粉红的,和大片的绿叶相比,花儿的细碎可以忽略不计。薄荷的嫩叶能不能炒菜吃,我不知道,但作为调料,似乎可以的。祖母在烧鱼时,会让我到南沟嘴揪一把薄荷的嫩头,塞在鱼肚子里。现在想来,可能是去些腥气异味吧。

  薄荷叶烧茶喝,我倒是喝过。不过趁热喝不是太地道,烫而凉——烫是因为茶水本身的温度,凉也不是真凉,是那种薄荷里某种特别的成分刺激到味觉神经而感觉到的。如果要冷透了喝,味道极为透心爽口。有条件冰镇一下,大热天里,来一碗,更是不一般的愉悦。

  某年,我到苏州出差,路经常熟时,在红旗北路跨塘桥头吃过一次冰镇薄荷茶,印象特深。薄荷水的做法也不复杂,就是早上买来新鲜的薄荷叶,洗净后放适量在清水里,煮开冷却、冰镇,装在一只水罐里备用。这样的冰镇薄荷水冲泡的绿豆汤,似乎只有苏南一带流行,每年大约从“五一”开始,一直到“十一”前后,不分城乡,路边的摊点上,都有这道清凉解暑的汤饮,价格也便宜,三块钱一碗。

  传说,古人常把薄荷当做一种香料,随身装在一只小布袋里。文人墨客也会拿薄荷来作诗,大诗人陆游有一首著名的《题画薄荷扇》,诗云:“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自怜不及狸奴点,烂醉篱边不用钱。”可能是少见多怪吧,我记忆里,大片的薄荷田里,并没有蝴蝶翻飞。倒是清人赵瑾叔的《本草诗》,把薄荷的分布、长相、功效等说得极其详细:“薄荷苏产甚芳菲,咬鼠花猫最失威。泄热驱风清面目,鲜脱发汗转枢机。”

  有一年在北京改了大半年稿子,住在东五环外的草房附近。初夏的一个周末,到小区附近的一块绿园去散步,发现有一窝别样的绿,近前一看,是细小的薄荷苗,在一片杂草中格外显眼。想起出门时看到走廊上有人遗弃的几只花盆,灵机一想,何不把薄荷移回去栽种呢?不消几分钟,就把几十株薄荷苗连根带土挖起来了。回到工作室,捡回两只花盆,把小苗一棵棵栽进去。过了半月有余,那两盆草绿色的薄荷,在我的窗台上格外好看。我写作累时,看看它,近前去嗅嗅,清脑醒神,心情大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