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0

新潮|问石·问山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诸荣会   2017-12-15 07:42:00

  进山!土石构成的山无法“进”,能“进”的无非是山上的林子,抑或还有那山凹、山谷、山涧——进入其中,便有一种投进山之怀抱的感觉——每一个进山的人,或许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吧!

  世上的山与世上的人一样,各有着不同的品格和不同的性情;世上的山也与世上的人一样,同一个人或同一座山,其思想和风景也并非一成不变。山的品格与性情与其土石构成和矿物比例不尽相关;山的风景和思想,更与它拥有着怎样的花草树木不尽相关。山的品格、性情和思想,需要山的有缘人,走进山的深处,打探它的一花一草,叩问它的一木一石,踏访它的一径一溪——所以“乐山”的“仁者”,同时也应该还是“智者”,只不过他的智慧不像是“乐水”的智者那样生动,而是一种“若愚”的“大智”。

  每次进山,都躲不过这座断崖!

  它就这么拦在我们进山的路上,是要告诉我们些什么,还是希望我们向它询问些什么?

  断崖上有石窟,它们开凿于千年之前。此时,我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凿石声,让我不由得遥想起千年之前,就在这儿,那虔诚的信仰,如何通过那执着的凿子,让艺术与宗教的花朵同时绽放在这坚硬的石头上;只是今天的我们已无缘也无福目睹这花朵的风采了:每一个石窟几乎都有烟火的痕迹,所有的佛像几乎都面目全非,甚至已面目全无。呵,本无生命的山石,凭什么惨遭此劫难,只因为它被赋予了善的崇高、宽容与厚道,只因为它呈现了对美的热爱、渴望与追求,而这一切又让那些贪婪之人的贪婪、丑恶之人的丑恶和卑鄙之人的卑鄙更加原形毕露——他们怎么容忍!他们恨不得把这座山连同拥有这座山的城市都连根拔去!远的暂且不说,只说上世纪30年代那场举世震惊的大屠杀吧,实可谓惨绝人寰!数以十万计的生命被无辜杀戮,那岂止是一个个个体生命的劫难,也是人性的劫难,更是全人类的劫难;而就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劫难中,就是这座山,这座寺院,却向千万个无助的生命敞开了救助的大门和温暖的怀抱,它成了白色恐怖中一艘漂摇的诺亚方舟,最后它虽然也遍体鳞伤,但终究战胜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邪恶,屹立至今,倒是那些想把这座山连根拔去的人,早已灰飞烟灭。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而南京的城市史,众所周知是一部浸透了民族鲜血的历史,所以这座又名“石头城”的城市,其最著名的石头——雨花石,便是由鲜血染红的;栖霞山上的每一块石头,也应该都浸润过无数的鲜血吧!

  ——问石。石无语!

  我们登上了山顶,除了看到满山的红叶外,竟看到了一块块巨大的石头,它们堆积山顶,虽然你挤我,我挤你,但和谐共处;如此情形的山顶,在别的山上似乎并不多见——多见别的山,再高,山顶也会有一块平而多土的地面——相比之下,这并不算高大的栖霞山,倒也算得上很特别!此时,我仿佛感觉到了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那些被岩浆熔铸、地壳挤压的一块块巨大的石头,被一种伟大的自然力不断挤压、抬升,但它们就是绝不愿滚下山涧,而是一个劲地追求着向上和崇高。如此山、石,是不是也表明了它的一种别样的顽强品格?

  ——问石。石无语!

  而此山,最著名于世的并不是石头,而是它的红叶。此时,我们极目远眺,满山的红叶就在我们眼前,从山坡到山顶,从山脊到山凹,全都抹上了一种殷红;最是那山崖上之一抹抹,那红色浓得欲滴。说实在的,这眼前的红色,让我最容易想到的,还是鲜血。然而,此山却以“栖霞”名之。哦,栖霞山!那山上的殷红,不是鲜血,是栖落在山上的彩霞!这样一个浪漫的名字,一叫千年!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没有血腥,没有仇恨,只有诗情、画意!这样的名字,是在提醒人们,这山,这石,顽强、不屈的同时,还有着一种无私的宽容和善良吗?

  问石。石也在问我!

  问山。山也在问你!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