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6日讯 2014年以来,由政府说了算的电话费、手机费完全放开,由企业自主定价。如何规范电信资费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昨日,市物价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全市电信经营企业解读《江苏省电信资费行为规范》,并且布置电信领域专项检查。据了解,我市五花八门的电信套餐资费将更加简化,做到消费者都能看懂。
打折促销、零元购机……
手机资费“猫腻”你知道多少?
昨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市物价部门接到关于电信资费的投诉共19件,其中2件为手机价格,其余均为流量、套餐等投诉。另外,市物价部门检查人员前期抽查扬州相关电信领域市场情况,发现我市不少网点存在价格违规现象,其中以未按规定明码标价居多。
“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多手机店都对手机进行打折促销,其中就隐含了猫腻。”市物价部门一负责人介绍,以其中一家手机店“打五折”促销手机为例,打折之前的原价并非近七天实际成交价的最低价,也就意味着对方涉嫌虚构原价。另外,商家促销还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要注明促销期限、促销原因等。
另外,一些手机店还存在“价外馈赠”“零元购机”等现象,其实这里面也有不合规的行为。比如“零元购机”,消费者并非一分钱不用掏就能获得手机,而是需要满足附加条件,而这些附加条件却被商家宣传时弱化了,并没有标示清楚。
套餐繁多看不明白?
简化套餐资费,提供单项业务
针对电信领域存在的部分乱象,我省近日正式印发了《江苏省电信资费行为规范》,明确了电信运营商的种种禁止行为。
66元、88元、99元、188元……如今几乎每家电信运营商都有一大把的资费套餐,套餐包括的内容有时候能让人看明白,可有时候也能让人晕头转向。《规范》明确,电信资费方案结构应当科学合理、简单清晰,套餐中需列明服务清单、资费标准、计费方式等服务内容。对涉及用户基本通信需求的固定语音、移动语音、短信息、数据流量、宽带等业务,电信企业进行打包(套餐)销售时,必须另外提供包内单项业务资费方案(标准)供用户自由选择。
《规范》还明确,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根据各营业场所的实际情况,选择公示牌、说明手册、网站、电子显示屏、多媒体终端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免费查询服务,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手机套餐到期怎么办?
用户不续约不得自动扣费
《规范》提出,电信业务约定服务期满后,如果用户未确认继续按照上次服务项目自动续约,应该停止服务和收费;约定服务期间,开展阶段性优惠项目的,优惠截止后,用户没有确认继续使用的,应当恢复到阶段性优惠措施之前的约定服务项目和收费。
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服务并收费。因特殊情况调整(含暂停)或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收费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在24小时前告知用户,并保留好用户确认凭据。
我市将进行专项检查
套餐要简化到外行人能看懂
昨日,市物价部门召集全市电信行业经营企业,解读《江苏省电信资费行为规范》的同时,还布置了电信领域专项检查。据了解,我市将采用“摇号”的方式选择检查的对象,如发现存在价格违法行为,最高予以50万元的处罚。
“现在我们就是通知电信经营企业采取自查,在规定时间内,要将自查情况发至我们的邮箱。”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电信经营企业首先要梳理套餐资费,针对那些“太专业”的套餐进行简化。
“要将内行人看得懂的套餐资费简化到外行人能看懂。”该负责人说,电信经营企业业务员在和消费者讲解套餐资费时,必须讲清楚内容,在获得消费者同意后才能签订协议。
以下七种违规行为
一旦发现将依法处罚
《江苏省电信资费行为规范》还列出了7种违规行为,一旦发现将由价格主管部门和通信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首先是未按规定明码标价或在标价之外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
其次,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手段,诱骗用户选择接受资费产品或服务的;
强制或变相强制用户选择制定的资费方案的;
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利用市场优势,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
实施价格窜通、价格垄断行为的;
未按国家规定降低收费标准或者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费的;
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通讯员 扬价检 记者 陈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