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1日南通讯 “小区楼道整洁了,文明新风的文化墙随处可见,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和谐了”,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家园,金新街道华山社区居民王阿姨由衷地称赞。3月以来,金新街道文明创建攻坚支部向文明创建硬骨头——老旧小区整治宣战,共整治了6个小区300余栋楼房,有效整治了楼道乱堆放、小广告乱张贴、毁绿乱种菜、违章乱搭建的“四乱”问题,实现了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服务居民、文明共创的目的。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金新街道党工委以“一流保障 保障一流”为工作目标,深化“五网合一、六位一体”基层治理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实践了“攻坚支部”工作法。
筑牢堡垒在一线 支部攻坚有方向
金新街道党工委围绕本街道“1+4”工作体系,火速集结成立“拆迁扫尾攻坚支部”“信访维稳攻坚支部”“文明创建攻坚支部”三个攻坚支部,让支部在重点工作中“搭台”、党员在攻坚一线“比武”,使“攻坚支部”成为推动街道发展的“硬核堡垒”。营造了组织强、力量大、成效优的攻坚竞赛氛围,让党员成为“擎红旗”“冲一线”“攻山头”的主力,坚持建强攻坚支部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双轮驱动”。
队伍锻造在一线 支部攻坚有活力
攻坚支部的设立,将基层党建与重点工作紧密融合起来。三大“攻坚支部”的书记分别由相关条线工作分管领导担任,从而有效推动支部书记党建工作与攻坚任务“一肩挑”,着力破解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金新街道党工委通过个人报名、集体推荐、组织点将的方式,从街道机关与村居两级中遴选62名优秀党员充实攻坚支部队伍建设。实施“一线双向培养计划”,先后将11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发展对象、3名预备党员纳入攻坚支部培养锻炼。全体成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攻坚一线锻造“作风一流 能力一流 担当一流”的金新干部新形象。
克难推进在一线 支部攻坚有措施
金新街道攻坚支部创新六人决策小组,建立快速决策机制,提高攻坚成效。落实五会制度,晨会谈思路、夜会听情况、周例会比进度、决策会定方案、点评会亮成绩的方式,完善会商会办机制,形成攻坚全纪实。攻坚支部根据绘制任务分解图,挂图作战,明确攻坚“时间轴”“责任人”“线路图”,按照时序倒排工期加快攻坚力度,确保压实攻坚责任。通过季度点评会的形式,开设“金新干部大讲坛”,挑选攻坚成效明显的党员先锋上台讲实绩、亮措施、晒方法。征迁扫尾攻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探索了责令交地,信访维稳攻坚支部探索实施了包案领导抓统筹、职能部门促化解、实地村居报信息、辖区派出所重稳控“四级联动”工作模式,文明创建攻坚支部探索了小区星级化管理、市容集镇秩序服务外包等创新工作举措。
作用发挥在一线 支部攻坚有业绩
“战场在哪里,我们的攻坚队伍就在哪里,每周街道党工委统筹对攻坚任务进行督办、支部书记交办、党小组领办,确保攻坚支部各党小组干有思路、攻有方向、成有路径。”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金新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连清说。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金新街道攻坚支部各党小组下设若干工作组,工作组直扑征迁一线、信访维稳一线、文明创建一线,一户一策,一户一队伍,逐门逐户逐点攻坚。攻坚支部通过党小组的“赛马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目标一致中听指挥,在互帮互促中比业绩。
责任明晰在一线 支部攻坚有保障
在攻坚工作中,金新街道党员干部把解决问题落地落实、让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攻坚成效的最高标准,深入研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金沙湾建设中遗留的历史问题,撰写专题调研文章27篇,解决基层难78件次,圆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19件次,为保障高新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能。在攻坚工作中,实施量化考核激励机制,张贴“红旗榜”,各党小组按照工作实绩进行排名,并将攻坚支部考核情况与局(办)年度考核、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挂钩。在攻坚任务中贡献突出、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党员先锋,优先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一年来,街道在攻坚一线发现选育8名优秀干部(4名90后)任街道中层岗位,提拔2名同志驻村任“第一书记”,真正做到在攻坚一线锻炼人才、在攻坚一线发现人才、在攻坚一线培养人才。(曹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