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这位农民将穷村变成"全国文明村"
2018-07-09 17:19:00  来源:昆山先锋+  
1
听新闻

 

 

 汤仁青,他的身份很简单,一个地道的农民,一个“裤腿上一辈子甩不掉泥巴”的农民。他的身份又不简单,65岁的他,30多年党龄,干了40多年基层工作,与张浦镇金华村祸福相依40余年,他对金华村的感情是真挚的,对每个金华人的关心和期待是无人可比的。


  村级收入超千万元、经营性资产近亿元,如今的金华村早已从昔日负债的薄弱村华丽转身成远近知名的经济强村,默默无闻的落后村变为全国知名的文明村,泥泞闭塞的小乡村变为家家通汽车、白墙黛瓦的江南新农村,40多年的发展中,汤仁青始终坚持这一条最“简单”工作法:村干部们辛苦一些,村民们才能生活得更幸福一点。

  燃情岁月里,他泼命为民

  他曾带班参加过浏河、东西娄江、支浦江、市河河道开挖拓宽工作。1973年,开挖浏河时正值寒冬,原本带队的他可以脱产,但他坚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求奋战第一线带头干,让他的腿脚落下了终生病根。在开挖市河时,妻子已经怀胎九月,但他毅然选择了带班到开河第一线。由于没有亲人在旁,妻子生产时发生了意外,未能及时救治,孩子不幸夭折。

  在那年的昆山全市表彰会上,金华村的开挖拓宽河道工作荣获第一名,汤仁青流下了感动、酸楚的泪水。艰难跋涉中,他忍辱负重,带领村办塑料厂起死回生,解决了100多名职工吃饭问题,连续多年利润超100万元。他在400多亩鱼塘复耕验收时,不顾丈人出殡,舍小家为大家,为金华村淘到了“第一桶金”。

  金华村曾经四面环水,出门只能靠摆渡,老百姓的生活很不方便,汤仁青毅然决定要给村里“修桥”,没资金,他多方集资,跑断腿为建设金华大桥筹集了124万元;人力不够,他亲自上阵,用汗水为大桥竣工洗礼。通桥那天,许多村民高兴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感谢党给了我们这么一位好书记,我的孙子孙女出门再也不用担心了。”

  让环境变得更美好,让村民生活更幸福

  对于汤仁青来说,金华村就是他的家,路通了,环境更是越来越美。

  他通过新农村环境建设和自然村落整治,将四面环水的小村庄完全“沉浸”在绿色环绕中,老百姓也自觉护绿、保绿、种绿,积极实行庭院绿化。宽阔的水泥路、拱形的木桥将各个村落和谐地连接在一起,内外连通的环村河更是碧波如镜。

  环境美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还应该丰富些。走进金华村老年活动中心,远远地就能听到欢笑声,村民们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打门球,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到晚上,社区广场上更热闹。“喇叭一响,脚底发痒”,只要村里的喇叭响起来,广场上的舞步就飞起来了,每天都有五六十个老百姓在此跳舞。目前,全村已建成一个中心、三个公园以及四片灯光场地;在昆山市率先实现村级农家书屋与昆山市图书馆联网,全村3500多册图书资源实现统借统还。

  吃好、穿好、玩好,这是幸福生活的表面现象。汤仁青认为,要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就必须有信仰、懂团结,做到互帮互爱,这样才有凝聚力。因此,他带头筹办了村级第一家慈善工作站,并带头捐款,用真心感动企业家、老党员,也感动每一个普通村民。村民们纷纷慷慨解囊,不但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更为下一代成长作出了榜样。

  退位不退责,无私献余热

  如今,汤仁青虽然不再担任金华村党委书记,但仍积极为金华村的发展做着贡献。汤仁青培育了一支土生土长的草根宣讲队伍,除自己多次亲自上课外,还邀请村民给村民上课、村民给党员上课,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促进农民向新市民转变。

  2016年,金华村成立“金华摆渡人 老汤工作室”。在汤仁青的带领指导下,工作室围绕乡村振兴目标,立足新时代农村发展实际,通过“老汤书记讲党课”“书记沙龙”“知人、知事、知情”等党建主题活动载体,将他多年的农村党建工作理念、经验和方法有效“传帮带”,以党建促发展、惠民生,实现“村强、民富、百姓乐”的愿景。工作室还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

  在工作室的带动下,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凸显,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全村人民心齐劲足、紧抓政策机遇、壮大村级经济。2017年全村稳定收入达1630万元,村经营性资产近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9000多元。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