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江苏寻找老支书精神,最终寻的什么
2018-05-24 15: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郁芬  
1
听新闻

  5月19日,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一版新开了一个专栏:“寻找老支书精神”。

  根据编者按,江苏已于近日启动“寻找老支书精神”活动,并且把这一活动作为省委2018年党建创新重点项目之一,在全省范围内推进。

  “精神”二字,对于江苏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回顾过去,江苏实现每一次大的跨越发展,都伴随着代表性精神理念的诞生。

  “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华西精神”、“三创三先”精神……就是一代一代江苏人在乡镇企业崛起、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通过努力奋斗打下的“精神烙印”。

  进入新时代,江苏的“四千四万”精神又有了全新内涵——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这是江苏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除了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等核心竞争之外,能够感召全体江苏人迸发强大前进动力的又一软性竞争力。

  而这一次,江苏提出寻找的“老支书精神”,是什么精神?又将为新时代江苏的发展注入何种动力呢?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抓基层、打基础,始终是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固本之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点明了对党的基层组织的定位。

  提升基层组织力、建设坚强战斗堡垒,关键在带头人,核心是基层党组织书记。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考察时,就特别指出,“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

  (在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习近平总书记看到村民们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肖 勇摄)

  在马庄村与党员干部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老支书”“老支书精神”。

  什么是“老支书精神”?从江苏一大批“老支书”身上,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在江苏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正是一大批扎根基层的党组织带头人,在企业、机关,在乡村、社区,在学校、社会组织,一干数十载,或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或廉洁奉公、光明坦荡,带领着广大党员群众齐心协力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他们中,有江苏改革发展的探路者,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人物。

  更多的,是默默无闻耕耘在本职岗位上的普通基层党组织书记,他们光芒并不璀璨,却足以照亮、温暖身边人。

  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不断解放思想、实干担当,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

  蒋巷村老书记常德盛,与时俱进,艰苦奋斗,走出了新农村“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道路,啃下了“脱贫”硬骨头;

  “小巷总理”许巧珍,退休后在社区一直奉献到80多岁,用一颗真心换来社区的和谐稳定;

  高校里,担任院党总支书记的汪永进一肩挑两职,在科研一线冷板凳一坐10年,把支部建在学科上,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企业里,陈国新从事老同志工作27年,把老同志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悉心关爱服务……

  《新华日报》5月19日报道的徐州马庄村原党委书记孟庆喜,在书记岗位上痴痴干了30年,带领马庄人拔了穷根、富了脑袋,让马庄村成为中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

  忠诚老实、光明坦荡、敬业为民、奉献担当、实事求是、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每位老支书身上,都有着不同的闪光点,也有着共同的特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要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有活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

  “寻找老支书精神”活动,寻找的正是这份“初心”。通过全省范围内寻找,挖掘身边的感动,致敬身边的伟大,传扬这份精神,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从中汲取营养,传承好这份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好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