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可以骄傲一辈子!扬州老兵亲历抗美援朝最后一战
2020-08-20 17:54:00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我18岁赴朝作战,亲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金城战役,至今难忘。”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近日,八大家社区王知易老人激动地回忆起当年情景。

17岁入伍,在部队担任译电员,18岁赴朝,土生土长的扬州人王知易,在朝鲜战场经历了艰苦的长途行军,冒着枪林弹雨送电报,见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7年部队生涯,3年战场亲历,王知易老人复员后很少跟人提及,但内心骄傲了一辈子。

行军跑掉十个脚指甲

“那年我才18岁,人家行军脚底生水泡,我把十个脚指甲跑掉了,随军医生都说没见过。”王知易说。

王知易出生于老城区西营巷,父亲虽然是小商贩,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王知易因此读书到初中毕业。1951年3月,王知易考进华东人民革命大学,3个月后进入华东军区青年干部学校,正式参军入伍,1952年毕业前一个月,他接受电码翻译培训,毕业后当起部队译电员。

“1952年9月,我随部队从鸭绿江进入朝鲜,那时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部队转移速度非常快,一夜行军35公里是常事。”作为扬州人,王知易从没走过山路,但行军就是在山中穿越,上山下山很吃力,他的脚指头严重充血,最终“顶”掉了十个脚指甲,随军医生紧急处理包扎后,过了20多天才长起来。

“行军体力消耗很大,每个战士身上都带着白糖,走不动了就喝白糖水。”王知易告诉记者,他和战友曾从黄继光牺牲的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经过,英雄的精神激励着大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枪林弹雨中送电报

“绝大多数情况下,译电员在坑道作战室旁边的小房间工作,但有时遇到急电,也需要及时送出去,危险随时都在。”

“从这个阵地到那个阵地,中间常常有敌人的碉堡,在一次送急电的途中,我遇到两个碉堡,通过观察,敌人过三分钟打几枪,我就在这短暂的三分钟内快速通过,稍不注意就可能中枪。”王知易介绍,最危险的一次,他前往通讯站途中,敌人的炮弹接二连三在身边炸响,最后到了通讯站坑道里才彻底安全。

参加了金城战役

1953年7月13日,志愿军分数路向北汉江以西、金城以南30公里长的敌军防线发起猛烈的反击,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金城战役,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我们部队参加了金城战役,我在前线指挥部亲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王知易告诉记者,当《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消息传来时,战友们冲出坑道、战壕欢呼庆祝,胜利的喜悦至今难忘。

1955年夏,王知易从朝鲜回国,3年后复员回到扬州,曾担任扬州造纸厂生产厂长。厂里同事只知道王知易当过兵,但不知道他曾在朝鲜战场战斗过,因为译电员也是机要员,铁的纪律养成了他低调的性格。

王知易感慨,今天的国家强大和人民幸福是无数烈士英勇牺牲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通讯员 徐霞

记者 刘峰生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