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百年“船塝石” 扬州或“独此一家”
2020-04-22 10:35: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老宅东路第二进朝东花厅延阶的“船塝石”。陈晨 摄

核心提示

扬州南河下街区因盐商而兴。如今正值扬州最美的季节,作为我市首批“文保单位”,南河下84号、88号的“徐氏老宅”也迎来一拨拨游客慕名造访。百年前的假山遗迹、船塝石、花厅灯罩、古井等古迹,引得游客手中的相机闪个不停。近日,记者走进“徐氏老宅”一探其中的历史瑰宝。

百年“船塝石”加工精细

当天上午9点,记者在扬州文史爱好者谢文逸带领下,走进南河下84号、88号的“徐氏老宅”。

在84号的庭院内,地面水磨石、湖石假山保存完好,其中一峰湖石假山远看似“金蟾开口”,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峰湖石造型较为少见,形神兼具,属湖石中的佳品。”在谢文逸的指引下,记者注意到老宅东路第二进朝东花厅延阶的“船塝石”,此石打磨细致、加工精细,石板边缘被打磨出了弧度,足见当年的工艺精湛。谢文逸告诉记者,花厅台基使用了长条青石,用以抬高花厅基础,在打磨过程中,基石模仿船的边缘,做成有弧度的造型,看上去更为美观,民间俗称它叫“船塝石”。“一般人家不会如此讲究,这种‘船塝石’在扬州可能‘独此一家’。”

走进88号的建筑,首进大门与二进仪门磨砖门楼虽已残破,但仍显当年的气势。谢文逸介绍,在第四进住宅梢间原来设置了一块板壁,隔成一间暗室,进深与房间同长。“一般人只是将此板壁当成合墙板壁,而不知内藏暗室,不过如今板壁已被拆除,暗室也不复存在。”

民国“老铜灯”保存完好

今年76岁的张润生是84号的房主,已在此居住了70年。“原来有一口古井在门厅天井里,由于古井被填,井栏也被我搬到了院内。”在张润生指引下,记者在庭院内看到了一口古井的遗迹,上面盖着一块厚重的石板。

走进张润生家中,仿佛走进了一间“微型博物馆”。民国时期的“老物件”一个接一个呈现在记者眼前。“你看,这盏老铜灯插电就亮。”张润生向记者展示了一盏民国时的“老铜灯”,深色的铜质灯身,绿色的玻璃灯罩,插电点亮瞬间,一股年代感油然而生。

此外,张润生的家中还收藏着民国十年的一对“戒钵”、原配绿色花厅灯罩、直尺、茶托,以及旧时楼厅、亭阁的老照片。交谈中,记者获悉,张润生的外公名叫刘金泉,曾是清末民初扬州著名盐商“萧百万”的大管家。

“徐氏老宅”曾几经易主

走进“徐氏老宅”,不得不提原房主徐宝山。这位号称“徐老虎”的枭雄,原为长江船运贩卖私盐的头子,后被当时任两江总督的刘一坤招安,委任江南巡防营领。辛亥革命时又倒向革命政府,被委任扬州军政分府都督。袁世凯复辟时又倒向袁世凯,任第二军军长。

清末,扬州发生孙天生起义,当地盐商、绅士大惊,派人到镇江邀请徐宝山来扬州镇压。孙天生起义失败后被杀。徐宝山顺势驻扎扬州,并仗着自己的“虎威”,在扬州大肆敛财,短短两三年就在扬州城内先后入手三处大宅,南河下84、88号就是其中一处。

记者了解到,后因历史变革,“徐氏老宅”几经易主,在解放初曾为解放军江苏军区司令员常玉清的驻用私宅,前仪门日常有卫兵班守护。解放后变为公管,先后办过食堂、整流器厂、美术工场,现为居民住用。

记者 陈晨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