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扬州一老师入围全国诗词大赛坚持每天阅读备课时间花两倍
2019-06-03 13:35:00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记者昨获悉,刚刚落下帷幕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诗词讲解大赛上,扬州市文津中学语文老师季帅层层突围闯入全国大赛,作为扬州唯一一名入围选手,他将和省内其他城市的语文老师组队,7月份将去北京参加国赛。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位饱读诗书的语文老师。

  备课时间是别人的两倍

  不玩游戏,不刷抖音,也不看剧……季帅是一名80后,但他的爱好却像一个老学究,有事没事手里都会捧着一本书。

  “我喜欢阅读,每天晚上10点半之前,我一定会坐在书桌前看书,一般要看到12点。”季帅告诉记者,每日一个半小时的阅读,已经成为他的坚持。至于书的类型,季帅说“很杂”,经典文学、小说、文学理论等等他都会看,一些与教学有关的他会特别关注。“比如在讲白居易《卖炭翁》时,备课时候不光看教参,我还看了《新乐府》诗集以及白居易的传记等等。”季帅坦言,通过阅读了解白居易这个人,从而读懂白居易写这首诗的良苦用心,“我的备课时间是别人的两倍,只有你了解得透透的,你再给学生讲解时,才能通俗易懂。”

  这次去参加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诗词讲解大赛,季帅也是厉兵秣马,“我选择讲解一个冷门:《登幽州台歌》。”季帅坦言,热门的诗词被解读太多次,而这首诗连标题在内只有27个字,“讲讲这27个字为什么能流传至今,不仅关乎语文,还关乎历史。”

  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主人

  在采访过程中,季帅一直拒绝被称为“诗词达人”。他说,阅读不是为分数服务,也不是为了成为达人,而是作为爱好,“我今天读了哪些好文章,有什么精彩的观点,我都会在qq空间跟学生们分享,大家一起去探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自学”。

  “文津中学的四导四学模式,四导是老师的引导,落脚点是学生的四学,书读多了,思考就会更有深度。”季帅告诉记者,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预学中产生问题,在研学中分析问题,在慧学中总结方法,在促学中解决问题,“以语文学科为例,每个学生疑惑不同,所以导学稿并非教材中的内容搬运,我们在上课前,每周五还有集体备课的时间,由同科老师进行研讨。”季帅告诉记者,老师之间还要PK,也就是同课异构,每周固定时间,随机点某一学科的两位老师的课,这一学科其他老师参与听课与评课,最后根据学情确定讲课的内容及重点,打造高效课堂。

  季帅坦言每个老师的学识不同,他教学的智慧体现就不同,“老师充分尊重学生,从他们的疑问中去寻找答案,然后解疑,然后收获,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记者田文荟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