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士荣
中国江苏网6月21日讯 60年来,高邮市界首镇退休老教师易士荣创作了上千首高邮民歌。其中,《秧歌声声》和《姑娘快快嫁过来》被省文化厅选中,作为江苏参加2010年6月份北京中国农民艺术节闭幕式的节目,并荣获中宣部、文化部、农业部联合颁发的国家精粹奖。而今,耄耋之年的易士荣还会偶尔创作民歌,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挖掘和传承高邮民歌。
边教书边创作
劳动人民的“原生态”成创作源泉
今年81岁的易士荣出生于高邮湖畔的一个贫困家庭。1954年,易士荣来到扬州中学就读,并在学校树人堂二楼的音乐教室里,结识了他的启蒙音乐老师黄河(笔名田丁)。三年后,他考取了扬州师范学校小学教育。
毕业后,易士荣被分配到当时高邮的一沟农中教书。工作之余,易士荣常常“开夜车”创作歌曲。不久,一首由他谱曲的民歌《住新房》被《北京歌曲》第十一期录用,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节目播放,后由《浙江音乐》转载。此后,他又在《江苏音乐》《江西歌声》等省内外音乐刊物上发表了多首民歌作品。
漫步乡野,树上的鸟啼声,田里的蛙鸣声,小河的流水声,大自然的生态音乐悦耳动听,还有那水乡秧田里的栽秧号子、喜送公粮的挑担号子、大运河岸边雄浑的纤夫船号子以及民间抒情甜美的情歌小调等,都成了他创作的源泉。
1961年春,大运河拓宽工程破土动工了,只见百里长堤人山人海、热火朝天。易士荣每天奔走在河堤上,被震天响的打硪号子吸引住了。工地上,打硪民工们用十根绳子牵引着百十来斤的硪石上下飞舞,硪号声此起彼伏。硪石上扬时,硪号高亢嘹亮;硪石落地时,硪号浑厚低沉。回到家后,硪号声还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于是挑灯夜战,一首经典民歌《打硪号子》在他的笔下问世了。
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六月天,他到相邻的夏集乡走亲戚,徒步行走在子婴河岸边,沿途每隔几百米就是一部水车,光着上身的壮汉子站在水车上,把车拐踩得转动如飞。水车上还有两名“拉拉队员”,一人敲着小鼓,一人敲起小锣,唱起那粗犷豪放的车水号子,让易士荣听得如痴如醉。探亲之旅成了他创作民歌《车水号子》的采风之旅。
被誉为“高邮王洛宾”
60年来创作了上千首民歌
迄今为止,易士荣从事音乐创作已达60个春秋,先后创作了上千首高邮民歌。尤其是一大批富有时代印迹、乡土气息的高邮民歌,经他抢救性挖掘,得以保存并广为流传,为传承和发展高邮民歌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同行誉为“高邮的王洛宾”。
易士荣以高邮民歌《送夫参军》为曲调,把花鼓、民歌、戏剧、说唱四种表演艺术形式有机糅合在一起,让有高邮民歌特色的花鼓调变得悠扬轻快起来,既生动亲切又悦耳动听,演变成为民歌说唱的舞台表演节目。当时,不少乡镇的宣传队都和易士荣要材料回去排演,在高邮引起不小的轰动效应。
为了不让《我是公社鸭司令》这首高邮民歌失传,1965年的大伏天,他和当时的乡文化站站长郭云合骑一辆旧自行车,沿着颠簸不平的乡间小道,来到50多里远的九里大队采风。后来,这首作品改名为《高邮鸭蛋天下行》,多次参加省市会演并屡获大奖。
1978年8月份,易士荣代表高邮文化部门参加了扬州市里下河民歌创作笔会。在那次笔会上,他根据主办方要求,仅用了10天时间,一口气创作了24首风格各异的高邮民歌,并被翻印成册。在作品过堂时,俨然成了易士荣的个人作品音乐会,也在扬州地区掀起了一个学民歌、写民歌、唱民歌的热潮。
不遗余力传帮带
期待高邮民歌永远传唱下去
易士荣说,高邮自古就是民歌之乡,2006年高邮民歌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高邮“中国民歌之乡”。
“我从小就是听着民歌、唱着民歌长大的,愿‘中国民歌之乡’高邮后继有人,把高邮民歌永远传唱下去。”如今,耄耋之年的易士荣还会偶尔触及民歌创作,但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传承高邮民歌。他家门口挂有一块“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生源基地”的牌子,当地青少年会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让他看到了传承高邮民歌的希望。
易世荣建议,可通过民歌创作笔会、出版民歌集、民歌进校园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挖掘、传承和保护高邮民歌。“如果有人热心民歌创作,我会不遗余力地传帮带,让高邮民歌迎来又一个大繁荣的春天。”
通讯员 毛群英 记者 陶敏
摄影 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