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张家港市广大党员干部从“案头”奔向“田头”
2017-07-10 09:5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迈开脚板、沉下身子,连日来,张家港市广大党员干部从“案头”奔向“田头”,聚焦农村、农业、农民,察实情、解难题、促富民,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责任田”,与农户结“对子”、攀“亲戚”,注重在“六个一”大走访中精准施策做好“农”文章。

  农户晒粮不再看“老天脸色”

  今年5月24日上午,张家港市沙洲中心粮库烘干车间及筒仓项目开工建设。这个消息,让张家港市冶金园(锦丰镇)洪福村种田大户刘定凡格外高兴:“万万没想到,我们种粮大户朝思暮盼的事情这么快就落实了!”

  刘定凡承包了800亩土地,他每年最头痛的事就是晒粮,“小麦、水稻收割后,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心里只能干着急。”2013年,张家港市投入2000万元配置了12台装机总容量为360吨的蒸汽粮食烘干机。投入使用后,一天可烘干粮食千余吨。不过,遇到极端天气,这点“装机容量”依然捉襟见肘。

  今年春节刚过,张家港市委书记朱立凡按照“大走访”计划来到部分种田大户家中。“粮食收获之后,没有地方晾晒,基本都靠机械烘干,

  目前烘干设施不足,排队时间太长。”种田大户的烦恼引起了朱立凡深思。

  走访回来后,朱立凡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通过了把烘干中心建设列为《张家港市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张家港市的民生实事工程。设一个中心和9个分中心,建成后可解决张家港市所有种粮大户的粮食烘干问题。

  作为核心项目的烘干中心——沙洲中心粮库烘干车间及筒仓项目就位于刘定凡所在的洪福村。项目总投资约3600万元,将建有3400平方米烘干车间、2500吨立筒仓、2台30吨低温烘干成套设备等,明年5月将投入使用。

  借力农业新技术圆了创业梦想

  “大走访让我离梦想越来越近了!”张家港市鼎盛村种田大户高波的梦想是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创业当“老板”。他原来是农贸市场里卖猪肉的个体户,2016年,在鼎盛村承包了150亩地,种起了水稻和小麦。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水稻立体种养模式”的新技术,能让种田户增收不少。

  高波算了一笔账:今年承包的200亩稻田里,拿出30亩做试点,如果发展得好,每亩可以多赚2000-3000元,那么30亩田就可以增收6万-9万元!

  可是因为缺乏养殖技术,高波的梦想和现实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家港市农委的党员干部们走到了田间地头,开展“六个一”走访调研活动,其中最重要一项内容就是助推种田大户发展。

  听了高波的想法之后,走访组当即赞成并表示全力支持。张家港市农委经过多方了解,得知盱眙县在这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水稻立体种养技术模式。今年3月,张家港市农委、水产站技术员以及高波等水稻种植大户赴盱眙县“取经”。他们实地观摩了盱眙黄花塘稻虾综合种养示范点,重点学习了稻田养虾中开挖环沟、种植水草、投放苗种、饲料投喂、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

  “取经”归来的高波信心满满,张家港市农委的党员干部们也没闲着,大走访必须走到深处、落到实处,经常性的回访、指导,高波的“水稻立体种养”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村头的弃土有了好“归宿”

  朝东圩港—环城河是张家港市中部水循环体系中的骨干引排河道,然而当年朝东圩港河拓宽改造产生的大量弃土一直堆放在沿线的朝东圩港村。得益于张家港市水利局的出谋划策,这些弃土有了“好出路”。

  在朝东圩港村的弃土堆放点,这里堆积的弃土足足有3米多高。朝东圩港村村委会副主任孙浩说,这些弃土都是2009年朝东圩港河拓宽改造留下的,大约有12万方,占据了村里近70亩农田。每年村里要支付百姓的青苗费和土地补偿费近10万元。

  为了给弃土找出路,村里也没少想办法,可由于是沙土,无论是道路建设还是城市绿化,都派不上用场。“2013年的时候,我们村发了一个文件,如果谁愿意把弃土拉走,村里愿意出资60万元,但是没有人要。”朝东圩港村村委会主任陈建无奈地说。

  今年年初,张家港市水利局党员干部大走访时,朝东圩港村反映了这个“经济包袱”。张家港市水利局党委经研究后决定,结合通洲沙西水道工程二期农田工程需要,清运朝东圩港村地面上的全部弃堆土,并将土地整平后交村里组织复耕。

  经过紧张的筹备,今年2月中下旬开始,朝东圩港村的弃土被陆续运出,目前清运工作已接近尾声。孙浩说:“等弃土全部清运完后,我们把地弄好整平,然后承包给大户,还可增加村里的经济收入,这一减一增,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件好事情。”

标签:
责编:李笑林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