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成立首个由韩庆祥教授担任领衔专家的学术研究型专家工作室,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看望参加政协会议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新论”版将不定期推出“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专栏,推介工作室团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本期“新论”以记者访谈的形式,介绍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学术方向、专家成员等,敬请关注。
访谈嘉宾:韩庆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博士生导师、一级教授,哲学博士。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中国问题研究。主要代表作:《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强国时代》《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的人学理论》《能力本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历史并未终结》。
记者: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视野中的中国道路和中国奇迹备受关注。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的总体研究方向和主题定位是研究“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请您谈谈确立这一研究方向和主题定位的背景是什么?
韩庆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一切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要关注中国现实。什么是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好“中国”和“中国故事”的作品,才属于精品力作。如何书写好“中国”和“中国故事”?就是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阐释中国奇迹背后的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优势,研究新中国70年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道路就是生命,道路决定命运。
2018年12月18日,中央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总结4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时候,用了一个概念,就是中国奇迹。中国奇迹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如何讲好中国奇迹的故事?我们认为,中国道路具有本源意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根本上就是对道路问题探究的历史;读懂中国道路,是理解和把握近代以来中国根本问题的一把钥匙;要回答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都要从中国道路中去寻找真实的答案,中国道路是回答好这三个问题的总开关;要用中国道路来解释好中国奇迹、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在用中国道路来解释中国奇迹的时候,要进一步讲好中国道路的故事,要对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作出科学阐释;在全球视野下总结中国道路所蕴含的中国经验和精髓要义,充分挖掘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不仅可以及时回答世界之问,也可以深化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为此,我们把专家工作室总体的研究方向和主题定位为研究“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
记者:很高兴专家工作室选择《思想周刊》作为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平台。请您介绍下专家工作室的专家团队吧。
韩庆祥:作为学者,我们提倡在学术研究中也要树立“工匠精神”。我们专家工作室注重研究前沿重大问题,注重确立分析框架,注重提出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理论;同时注重学理研究,注重研究的科学性,注重理论建构,注重研究团队建设,力争写出精品力作,为构建“理论中国”增砖添瓦,为建构“中国道路学派”竭尽心力!
记者:能否阐述一下这四个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韩庆祥: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四者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国奇迹的密码要到中国道路之中去寻求,中国道路是产生中国奇迹的本源或原因所在,要用中国道路解释中国奇迹;对中国道路的阐释需要中国理论,对中国理论的研究可以从很多方面切入,但是它的生长点、发源地、立足点应该聚焦于中国道路,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需要用中国话语表达,或者要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的功能及其实质,就是解释、表达、把控。因此,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非常严密。
记者:“用中国道路解释好中国奇迹,用中国理论阐释好中国道路,用中国话语表达好中国理论”,需要着力把握的重点和切入点是什么?
韩庆祥: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中国奇迹的发源地,中国道路是中国理论之源,中国道路是中国话语的坚实基础。只有读懂中国道路,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奇迹、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把中国道路由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由“熟知”走向“真知”,由“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道路的本质内涵、精髓要义。从学术、学理上研究中国道路,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记者:您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就必须进一步练好意识形态“内功”。请您谈谈如何理解练好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功”?
韩庆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使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态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某些方面曾经存在的被动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具有极端重要性的工作,我们要把这项工作步步往前推进,做得更为扎实,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练好意识形态工作“内功”。
理论力量只能用理论力量来摧毁。要摧毁西方带有“病毒”的理论及其力量,只能构建起我们中国自己的理论,建构“理论中国”,充分彰显中国理论的力量,真正练好意识形态的“内功”。其中,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聚焦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用中国道路解释好中国奇迹,用中国理论阐释好中国道路,用中国话语表达好中国理论,牢牢掌握解释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的话语权,真正基于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深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正是我们专家工作室的学术定位和致思取向。
记者:近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请您阐述为什么说只有读懂新时代,才能真正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读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韩庆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这里的时代,指的是新时代。怎样才能读懂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接着,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和“五个是”,对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内涵、意义进行了阐述。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的论述,这一新时代,就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进入了发展起来以后从大国成为强国的历史方位,这在实质上就是“强国时代”。强国时代要求研究强国逻辑,这一逻辑,就是用新发展理念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逻辑:既使人民活得好,又使国家强起来。强国时代、强国逻辑必然产生强国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关于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使大国成为强国的“强国理论”。我们要基于这一“强国理论”,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贡献、伟大飞跃、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来理解“中国奇迹”。所以,只有读懂新时代,才能真正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紧紧围绕或基于“新时代”与“强起来”来书写,只有读懂“新时代”与“强起来”,才能真正读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学者,就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记者:最后能否请您对我们办好《思想周刊》提出建议和期望?并给《思想周刊》写几句寄语。
韩庆祥:《思想周刊》站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宣传、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鼓励专家学者进行创新性探索,发出了新时代党的理论宣传的好声音。建议进一步加强与具有创新精神、学术成就的研究团队合作,共同联手推进学术繁荣、学术创新,共同联手推进中国道路的学理研究,共同联手为构建“理论中国”增砖添瓦。记者 孙敏
陈曙光:解码中国样本,建构中国学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首届青年长江学者。主要从事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话语哲学研究。关于“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研究成果获重要批示。出版个人学术专著6部;发表论文180余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复印80多篇次。
李海青:以思想之光照亮时代之路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中国道路、当代中国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先后出版《权利与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解读》等个人专著11部;发表文章近200篇,主持国家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王虎学:创新理论传播,打造思想高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与文化。出版《人的社会与社会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与现代视域》《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分化与整合》等个人专著4部;个人译著3部;在国内核心报刊发表文章120余篇,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唐爱军:切中社会现实,把握时代精神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关于“中国道路的国际话语权”研究成果获得重要批示。出版个人专著《马克斯韦伯现代性思想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等,发表文章100余篇。
王海滨:携手共进,彰显思想的力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道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重建问题研究》。
李彬彬:以重大思想理论观点引领舆论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经典著作,发表专著1部,英译汉1部,德译汉1部,主持并完成国家课题1项,先后两次获得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颁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
6月13日,省委常委集体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并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研讨。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和精神楷模,他始终信仰坚定、对党忠诚、为民负责、无私奉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也为我们今天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本期“政声”组织刊登了4位党员干部学习周恩来精神的心得体会,敬请关注。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党政干部学习的崇高榜样。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周恩来同志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牢记为民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崇高境界,他奋斗的一生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缩影。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热爱人民、勤政为民,自我革命、永远奋斗,勇于担当、鞠躬尽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六个杰出楷模”概括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号召全党同志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在省委常委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中,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周恩来同志毕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一切,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品格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生动、最深刻的教材。作为周恩来同志家乡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把学习践行周恩来精神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周恩来同志为榜样,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奋力推动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淮安力量。
坚定信仰的“主心骨”,做到对党忠诚永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心中有信仰,行动有方向,脚步有力量。周恩来同志从小就树立了追求真理的伟大志向,年仅13岁的他即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他曾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它宣传奔走。”此后,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党的事业处于顺境还是遭受挫折,他都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精神。我们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就是要学习他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的精神品质,挺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永不动摇信仰”作为贯穿一生的重大原则去坚守,坚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争做奋斗的“追梦人”,做到担当尽责永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回顾周总理的一生,他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的担当负责,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尽管自己处境艰难,仍然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协调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和矛盾,竭尽全力维护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我们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就是要学习他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嘱托要求,深刻认识到新的长征路上依然要“爬雪山、过草地”,勇于应对挑战,善于破解矛盾,把精力聚焦到补短板、强弱项、攻难关上来。坚决防止和纠正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奔跑的状态和奋斗的姿态推动淮安加快迈向“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周总理一生追求的中华崛起愿景在淮安早日展现现实模样。
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做到一心为民永不止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位越高越要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早在1929年,周总理就在“九月来信”中提出“群众路线”这一概念,并一生模范践行。周总理始终把自己当成人民的“总服务员”,时刻牵挂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毕生履行“为人民服务而死”的诺言。我们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就是要学习他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精神品质,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为人民造福。特别是当前淮安正处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更大力度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筑牢廉政的“防火墙”,做到廉洁自律永不褪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一再警示我们:党员干部如果律己不严,放松要求,突破了道德防线和法纪底线,首先毁掉的就是自己,首先遭罪的就是家人。周总理虽身居高位,但一生从不搞特殊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提出“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十条家规”,两退家乡政府送到北京的特产茶馓,还附上党中央关于严禁请客送礼的通知。我们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就是要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严守党纪底线,视钱物为“诱饵”,视声色犬马为“祸水”,远离而不沾边,鄙视而不染身;严守法律基线,坚持依法用权、公正用权、谨慎用权,切实做到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严守道德高线,注重道德养成、培养健康情趣、提升人格境界,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带头弘扬者、优良家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作者为淮安市委书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周恩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在江苏大地的真实写照,也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需要学习的一面精神旗帜,更是引领我们劈波斩浪,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明亮灯塔。
周恩来精神来自于大浪淘沙的历史选择,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提供了精神引领。青年周恩来,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他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远赴欧洲勤工俭学。随后,通过反复比较,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从一定意义上讲,周恩来同志奋斗的人生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的过程。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今天,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始终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行稳致远。
周恩来精神发轫于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为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提供了精神支柱。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愿景,从一开始就被我们党确立为最高纲领和远大理想,同时也感召和哺育着周恩来为之奋斗终身。周恩来同志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就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周总理的一生都遵奉自己的誓言。不论革命力量多么弱小,白色恐怖多么残酷,对敌斗争多么激烈,政治局势多么复杂,个人处境多么困难,他都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精神。
周恩来精神根植于血浓于水的群众感情,为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提供了精神之源。依水行舟,畅行万里。党的初心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周总理说过:“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他说:“我们是从人民中来的,我们过去的胜利都是在人民的支援下取得的,不能忘本。”“脱离我们的基本阶级群众,就会丧失党的基础。”周总理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系人民,对人民群众保持高度热爱,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周总理还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经常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他说:“调查研究要实事求是,不能乱搞。”“要了解真实情况,就要与老百姓平等相待。”周恩来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榜样。今天,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刻检视自身在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差距。通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题,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周恩来精神经历于凤凰涅槃的革命洗礼,为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精神动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的一个生动缩影。他担任政府总理长达26年,既是国家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又是将它付诸实施的卓越组织者和管理者。周总理提出:“国家面貌的改变要从经济面貌的改变做起。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站立起来。”为此,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此可见,确立正确的初心不容易,坚守初心、践行初心更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甚至巨大牺牲。今天,我们仍然要弘扬周恩来同志守初心、践初心的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对标找差,激励他们初心不改、砥砺前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奋力谱写江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丽诗篇。
(作者为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
学有榜样,才有方向,才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连用“六个杰出楷模”来概括周恩来同志的伟大人格和精神。近期省委常委会在淮安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江苏的党员干部,更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深入学习周恩来精神,找到接续奋斗新时代的“金种子”“解码器”“加油站”,涵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道统。
学“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筑牢初心这一思想根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初心”,就是“树”和“源”。周恩来总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对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始终充满必胜信心。在他心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环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风起云涌,审视国内,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关键时期,越是考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不敢有丝毫自满,但怀有无比自信”。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牢固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周恩来精神,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补钙壮骨、立根铸魂,将共产党人的初心,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融入到岗位职责中去,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忠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学“热爱人民,勤政为民”,勇担使命这一光荣任务。周总理一生无私奉献,他的一言一行都充分表现出他甘为人民孺子牛、甘为人民公仆的精神。他总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少不了跨越“爬雪山”“过草地”,免不了征服“腊子口”“娄山关”。我们以人民为中心,带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昂扬斗志和“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坚韧毅力去闯关夺隘。“干打雷,不下雨”“说空话,放空炮”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我们应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自绝于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怕见风雨的“泥菩萨”。牢记使命担当,不断主动作为,带着感情去做工作,深入基层、学习基层、服务基层,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美好生活之需。
学“自我革命,永远奋斗”,淬炼能力这一看家本领。周恩来总理总是以自我革命精神迎接新的挑战,参与领导和推动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使自己始终同党和人民事业一道前进。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打铁必须自身硬。棉花打杈为结桃,果树整枝为结果。我们应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严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常思能力差距、常怀本领恐慌、常想不足之处,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在岗位上时刻关注全局工作和中心工作,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所思和所盼,在服务大局顺应大势方面主动谋划、积极参与,跟得上、贴得紧、融得进,常怀“赶考”之心,不断提高“应试”能力和“答卷”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学“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永葆正气这一政治操守。周总理毕生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三付饭费”“十条家规”的故事为人们所传颂。我们要向周总理看齐,把握好手中的权力,遵纪守法,秉公办事。要警钟长鸣,手握戒尺,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不用权力作交易,不贪图小便宜,不纵容袒护亲属捞好处谋私利。要消除特权思想和贪婪心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纯洁高尚的党员干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把人生的追求建立在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上,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要大力探索创新,破解工作难题,创造出经得起人民评判、经得起同行评价、经得起后人评说的工作业绩。 (作者为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党员干部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排头兵,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学习践行周恩来精神,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努力成为讲政治、有担当、善作为的表率。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学习践行周恩来精神,涵养出党员干部应有的“精神长相”。
政治上特别清醒。清醒,就是信念坚定,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以周恩来精神为教材,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推动党员干部从先辈先进的崇高精神中汲取养分、提高境界,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真正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深化思想解放结合起来。突出“对标、落细、引领”这三个关键环节,具体到自己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努力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作出表率。
思路上梳理清晰。要以周恩来精神为镜子,在深查细照上下功夫,聚焦“四个对照”认真检视反思,深挖问题根源。对标勤政务实,做到踏实做人、勤奋做事,能吃苦更能吃亏,能任劳更能任怨;既能把态度想法转化成有为的行动,又能把胸墨知识转化成实际工作能力。正确看待、准确定位自己,经常对照职责明确角色定位,做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来事、事情多不误事、想方设法干成事。“谦受益,满招损。”当在学习或事业上取得一定成绩时,特别要注意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永远保持追求事业不懈奋进的姿态,才能更上一层楼。
做事上为民着想。要以周恩来精神为标尺,在笃行实改上下功夫,把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贯穿主题教育的全过程,像周总理那样视信念为生命、视群众为亲人,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现贯彻到为人民服务之中。机关党员干部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坚持光明磊落、坦荡无私,这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机关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为群众办事时,要充分掌握政策法规,做到依照政策规章办好每件事情;要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把好政策关、业务关、风险关,做到不出任何差错。时刻把应尽的责任牢记在心,大力弘扬“马上就办”作风,坚决纠正“为官不为”行为,使广大群众真正能够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纪律上严于律己。周恩来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道德情操和中国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高度契合。要以周恩来精神为镜子,找出自身在信仰信念、党性修养、权力行使、做人做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在作风建设、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干事创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危害、剖析根源。通过主题教育,我们要在内心形成一道抵制“四风”坚固屏障,自觉抵制和消除外在诱惑侵蚀,始终怀着敬畏之心,敬畏组织、懂得感恩,敬畏权力、懂得珍惜,敬畏法纪、懂得知足。要始终做到严于律己、用权为公,时时用党的纪律严格约束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处处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面对诱惑常常警醒自己,自觉厘清公私界限,始终保持对权力的高度敬畏,依法用权、秉公用权、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 (作者单位:省教育考试院)
智库出品
2019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擘画了长三角新时代深邃的发展战略、奋进的宏伟蓝图和共同的行动指南。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厘清“一体化为主要路径、高质量为根本目标”相互关系,以上海为龙头,苏浙皖各扬所长,形成高质量发展区域集群,才能更好实现“一极三区一高地”发展目标,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一体化的过程是集群发展的过程
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共建绿色城市群落。采用生态导向发展战略,优先考虑城市之间的生态枢纽、生态基础设施以及生态文明联系,努力建设人—自然—社会彼此和谐相处、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社会—经济—自然循环生态系统。采取“主动生态保护”的科学策略,以产业转移为抓手,调整产业结构,设置产业准入门槛,用高端低碳的产业引领长三角发展。创新绿色治理的体制、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完善绿色环境评价体系,打造绿色治理平台,恪守打造“绿色生态廊道”的总体目标,精确制定长三角各市碳排放指标,建立长三角碳排放市场。
发挥沪苏浙皖各自优势,打造协同产业集群。编制好产业地图。利用一市三省建设各类示范区和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根据各地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潜质,加快编制产业发展现状图和未来图。加速“互联网+产业”融合。聚焦集成电路、大飞机、高端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创新与突破,进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总结上海“一网通办”、江苏 “不见面审批”和浙江 “最多跑一次”等“放管服”改革经验,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相关计量检测认证标准,让市场经济主体办事更方便、成本更低廉、活力更凸显。
统筹空间与生产力资源,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注重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各城市应审慎确定城市空间规模,防止“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更加注重已有城镇空间质量的提升,提高产、城、人的融合度。大力提升产城融合效能。通过一市三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低端产能,对占地多、贡献小的企业和闲置土地渐次展开清理,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GDP产出,释放更多发展空间。努力升级产业链合作。在编制完成长三角产业和创新标识图的基础上,依托长三角各类主导产业中的独角兽企业与龙头企业,跨区域展开产业链分工合作,构建“以产兴城”与“以城促产”的良好局面。
一体化的过程是创新发展的过程
统筹全球科技创新资源,聚集更多创新要素。用任务带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在贯彻落实《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聚焦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合作研究,集聚创新人才,攻克核心技术。用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联动一市三省相关市场组建长三角技术交易联盟,以技术的共享共用和增值开发作为吸引更多创新要素的重要抓手。用科技创新券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共建共享。依托G60科创走廊,推动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辉”,协同长三角乃至全球各类创新单元,推动科技设施联通、创新平台互通、人才资源流通,形成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
突破原有体制机制障碍,涌流更多发展活力。加速一市三省互认“一个章”。统筹建立统一、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帮助市场主体降低制度性成本。同时,加快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努力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集合一市三省优势组团出击。借助“一带一路”春风,联合在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工业园区,其中上海输出金融管理服务、苏州输出园区管理经验、浙江输出网络数字服务,实现利益共享,打造区域命运共同体。探索各省市一体化资源的优势互补。各城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借鉴浙江“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江苏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也可以通过上海的金融资源实现区域内的调配。
落实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探索更多管理经验。明确示范区是合作区而非一级行政区。示范区选址于一市三省的交界地带,该区多为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敏感,不能将其简单地视为某种联合开发区展开大拆大建,也不能成为相关城市非核心功能的输出地。探索多样化的跨区域管理模式。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在管理体制上探索行政、立法、司法、审批、土地、规划、财政、建设等领域实现部分或全部“委托式”管理。摸索可行的财税分配机制。探索税收等经济指标共享、污染等产业转移成本共担的新模式,借示范区内的产业合作实现全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体化的过程是协调发展的过程
深化一盘棋思想认识,形成强大协同工作合力。自觉主动统一思想。对标“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全新战略定位,着力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束缚,革除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由“沪苏浙皖人”向“长三角人”转型。进一步拓展与深化长三角合作办公室职能,以“长三角人”的视野处理区际问题,利用各地发展差异,引导各类产业、项目在长三角更高质量布局。重视南北两翼的联动发展。以江苏江北、沿海地区为代表的长三角北翼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其所拥有的区位优势极不相称,迫切需要推进跨江联动,改变长三角“南强北弱”的发展格局。
坚持一张图规划引领,推进跨省区市联动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各市发展优势,合理确定每个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推进多规融合。建立长三角规划的“六个一”体系,即一张蓝图(纵向衔接、横向融合的规划体系),一个技术标准(统一技术标准体系),一个信息平台(数据共享的规划公共信息平台体系),一个协调组织机构(执行有力的协调组织体系),一套审批程序(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和一套法规制度(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多规融合”的技术管理文件。明确基础数据底板、编制时间与期限、用地规模与布局、规划实施时序等方面的衔接方案,保证用地布局的城乡全覆盖和同一块用地空间属性的唯一性。
加速一张网项目落地,力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广泛开展医疗保障合作。扩大“长三角城市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在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构建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医疗诊断和检查信息互认互联。推进省际毗连区公交发展。一市三省联合制定毗邻公交客运发展意见,共同研究毗邻线路发展模式,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线路审批、停靠站点设置、实名制管理、安检等管理运营机制。协同治理好区域大气与水环境。在水环境方面应完善跨界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推动重点跨界河流上下游联动治理落到实处,在大气环境方面应推进监测数据共享,强化车船等流动污染源防治的顶层设计,携手完成国家重大活动环境质量保障任务。
(作者分别为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项目编号:19WTA013)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创新信息传播渠道、丰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形成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并存互动的二元格局。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的疆域逐步向网络空间拓展,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网生代”未成年人,我国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凸显了网络综合治理的困境。
国无法不治,网无法不兴。网络空间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探索管网治网之道,全面推进网络治理法治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章立制、依法治理”的网络安全观。为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我国着力强化对网络空间的硬法规制。一方面,分层完善立法,探索构建一套以专门性法律为主干、关联性法律为基础、配套性法规和司法解释为辅助的立体式、多层次的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执法,依法查处制作、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约谈和关停非法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媒介平台,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违法犯罪。但单一硬法规制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需要建立软硬法互补的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体系。
所谓软法,是由特定共同体或某些社会阶层成员自发地、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并通过制定主体自身隐含的约束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各种指导性、倡导性、激励性公共政策,企业自治章程、合规制度,行业合作协议、自律规范、技术标准等。相较于硬法规制,软法与公共治理的关系更为密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为制定程序简单、载体形态多样、时间成本较低,有助于及时防范和化解网络安全风险,快速反应、灵活处理新型或突发侵害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事件。同时,网络秩序的塑造有其特殊的规则体系,软法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建立在合意基础上的自律规则创新网络空间治理思路,有助于形成主动疏导、前置预防的柔性治理模式,实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犯罪学理论将软法视为社会综合治理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预防犯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软性保护对硬性保护起到补充、转化作用,硬性保护的目标需要软性保护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调动网民积极性,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治理。”网络空间的软法治理通过社会合作机制,整合包括群团组织、家庭学校、互联网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校、智库机构等在内的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工作,凝聚共识,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共同致力于营造风清气正、安全有序、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水平是检验网络综合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互联网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变革,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和网络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呼唤软法之治。软性保护是为应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严峻形势提出的新思路,应着力推动互联网软法正当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建设,提高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能力和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水平,助力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法学院)
智观
2005年以来,我国出版在产业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成就世人瞩目。然而,在繁盛的经济效益大丰收的背后,出版的本原性属性——社会效益,却在渐渐成为一句口号。出版在追逐投入产出方面走得太快,而在谋求社会效益方面步履蹒跚,这已经背离了出版的本原。因此,有必要再认识出版的社会效益属性。要厘清这一问题,只要厘清出版究竟是一种什么行业,问题自然明朗。
作为框架的出版。不同于一般性的产业,出版的目的在于制造影响和控制影响。它不单纯是一种媒介,更是一种框架,一种界定。或者借用麦克卢汉对媒介的认知,如果出版是一种媒介,也是人的延伸,即是人的思想和心灵的延伸。出版的产品不是冷冰冰的“无机物”,而是赋予了某种精神和灵魂的血肉之躯,是大众教化的灵性之物。所谓制造影响和控制影响,意味着出版不是简单地生产产品,也不是简单地创造价值,而是创造意义;不是作品简单的提供者和延伸物,而是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出版框架的存在,使得作品得到合理科学并政治正确的设计和再创造,并通过契约手段得到信任委托和法律保护,其根本核心就是整个出版过程均实现社会效益。
作为社会表征的出版。出版行为是社会表征之一,即使在产业化追求经济属性的今天,它的表征使命不应该弱化,正相反,必须得到强化。一则,一旦出版行为丧失了社会表征作用,社会思想必将陷入混乱,主流导向力量减弱,社会矛盾尖锐,如此一来,势必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又遑论经济属性的繁荣发展!二则,出版历来代表着最高形式的传播媒介,学术之自由的真正实现和政治之清明的真正呈现,教育之合理的真正达成和科学之精神的真正完成,都需要真正的好书不断问世。出版产业在追逐利润和积累金钱资本的同时,别忘了它的真正使命在于追求真理和真善美的不断进阶、不断攀高,辉煌的经济指标的数字理应是追求更加辉煌的社会风尚的动力。
作为心智的出版。出版业拥有的是心智,是从业者的头脑。组成出版心智的元素基本有四个部分,即判断、审美、品位和理性,它们共同建构起出版业的专业主义。自从出版产业化以来,投入产出和市场表现的考虑分量在明显加重,甚至于已经大于对社会影响的考虑分量。选题和内容的确立几乎围绕着经济属性展开,出版框架被经济指标束缚,编辑被市场束缚,不能不说由于这样带有浓厚商业化的操作,造成了许多好的内容被框在了出版的外面,同时也可能让没有出版价值的内容在金钱的作用下得以问世而出现劣币逐良币的不幸。另一方面,由于言必投入产出,出版的主体业务能力即编辑能力在弱化,编辑似乎成为影子工作,机构趋利消退了寻找好内容的动机,个体趋利消退了加强业务能力的动机。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出现一些繁荣的贫困现象,这和出版心智的市侩气息脱不了干系。
鉴于上述对出版业的再认识,让出版的社会效益属性回归到其本原性的地位,才应该是出版产业化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能做到“大胆地试、勇敢地改”,一条重要的方法路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试点探索”。他强调,“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这是40年改革经验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总结。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郑剑等同志撰著的《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就是在认真研读和理解习近平试点方法论系列重要论述的引领下,对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试点经验的宝贵总结和透彻解读,也是对新时代改革新征程上试点思路的认真思考与探索。
通过对习近平试点方法论系列重要论述的精心研读和阐释,充分论证习近平改革方法论的思想权威。全书以方法论历史的大视角,在理论逻辑和历史实践的统一中,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试点方法“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的理解,坚定了试点探索是“改革的重要方法”的认识;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把试点作为“改革的‘前哨站’‘侦察岗’”建设思路的理解,更加坚定了“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积小胜为大胜的自觉性;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把握改革系统工程的思路的理解,增强了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的系统思维的意识;加深了对习近平试点方法论到改革方法论、治国理政方法论的深度把握,更加清楚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试点方法论时的战略性思考,强化了科学把握方法论的强烈责任感和自觉性。
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试点历史经验的全面回顾和梳理分析,深刻总结了试点实践的规律性,探索了试点工作的内在逻辑和哲学基础。本书以中国共产党试点实践历史为展开线索,探讨了试点的基本视野与内在逻辑、试点的中国式战略优势、试点的实践必然性和必要性、试点运行的基本方法与风险防控,透过各种鲜活生动的试点实践,揭示了其中的规律性。本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上探索思考试点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给读者在哲学的层面上把握试点方法论以宝贵的启发。
通过对试点实践进入新时代出现的新特点的分析,为改革开放新征程上的试点工作创新作了富有前瞻性的探索。时代在发展变化,试点工作也非一成不变。本书敏锐把握到我们党试点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品格,密切关注进入新时代试点实践的新特点。从而指明,新时代试点实践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全面深化;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把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更加注重加强党对试点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改革一呼百应,顺利展开。根据这些新特点,本书以习近平试点方法论为指引,强调通过改革试点凝聚改革共识,强调坚持顶层设计与差别化的探索相结合,强调通过试点发挥“压力测试”作用,强调重大改革试点要于法有据。这些新时代试点工作的新理念,对于改革新征程上“啃硬骨头”“蹚深水区”都有着宝贵的探索价值。
思政课堂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泱泱古国,沧桑百年,那群热血青年救民族于危亡的呐喊依旧震撼人心,它不但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值得铭记的节日,更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镌刻下自强不息、为国担当的青春印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如果说百年之前的青年奔走呼号,为的是救亡图存,那在“岁月静好”的今天,拥有青春韶华的我们,应该如何去追逐“五四”所留下的精神之光?
在我看来,五四精神中最璀璨的光芒乃是“爱国”。今天,当不再需要用抛头颅洒热血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我们敢斩钉截铁地说: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吗?爱国,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情感,也是千百年来被歌咏和提倡的价值观。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今天,什么是爱国精神的最好“打开方式”呢?
爱国,首先要知道爱什么,不忘本来,不惧未来。爱的渊源和情感支撑点在于“懂得”,懂得我们的国家有着怎样厚重的过去,怎样不凡的今天。2018年,故宫里的御猫火了,吟唱民谣的国风美少年火了,跟着诗词大会一起咏唱经典的人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正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吸引着青年。文化是民族宝库中最娇艳的花朵,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和塑造着无数国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对文化的欣赏不能仅仅停留在挑选故宫色号的口红,穿着汉服cosplay,或是背出几句经典诗句那么简单,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对文化的自觉。在现代的知识青年群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程度却不那么理想。我曾在百余名大学生中做过一次调研,发现其中完整读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同学不足30%。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典籍,甚至可以说是学习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入门读本。这一现象让我们反思,如果没有“懂得”,哪里会有深沉的爱?如果没有自觉,怎么会有彻底的自信?如果没有对“本来”的清晰认知,哪里能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呢?
爱国,要知道如何爱,真正的爱是理性,不盲从不浮夸。在社会价值多元、利益格局多样的今天,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所谓的“爱国”行为出现。当中国和一些国家关系紧张时,有的地方曾出现“打砸抢毁”某国货物的事件,“爱国”变成了损害同胞利益、损伤祖国形象的恶行。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不能仅凭个人认知而不顾实际地“表达”个人主观色彩浓烈的“爱国情怀”,更不能仅凭网络上的一面之词或自己的一知半解而做出有损人格与国格的事情。理性地表达爱,也要理性地审视不足。那些用大而空的思维和语调,描绘一个理想化的中国,那所谓的爱国心其实是玻璃心,一触即碎,而且离祖国越来越远。
爱国,要将爱国情化为报国行,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我是一个80后,家里的独生女,从小没有经历过祖辈们的吃不饱穿不暖,也不像父辈们没有接受到良好教育。我的成长环境虽然不是富裕优渥,但父母的言传身教却是我的最大财富,他们用不懈地奋斗向我诠释着平凡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高考后我因为深厚的教育情结选择了填报师范院校,四年本科时光斩获了学校所有级别奖学金,保送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又毅然选择回到高校,做大学生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引领更多的青年人,坚守奋斗之心,走好奋斗之路。
我的学生从90后、95后,慢慢发展到了00后,我知道他们是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之后成长的一代,和他们说奋斗的意义有时会有点难。他们似乎不需要“奋斗改变命运”,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命运是那般美好,但他们需要知道奋斗有超越个人生命的更高价值。
今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饱含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期许。时代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浩瀚的天空,为实践创新搭建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丰富的机会,为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力的条件。“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人无需隐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必须清楚美好生活的实现过程中,会有一些资源被激烈地竞争,唯有奋斗,能让我们共享伟大的时代。
我们身边不缺乏用奋斗为青春做注的榜样。扎根基层照亮脱贫路,云南80后基层干部虽被人们误以为“老干部”,但也让我们目睹了一位实干青年在基层成长。90后群体里出现了博导、教授,在团中央公布的2018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单里,不仅有在校学生、技术能手,还有演员杨洋、运动员武大靖、棋手柯杰……一个精彩纷呈的好时代,为胸怀大志、脚踏实地的青年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少一些“累觉不爱”的抱怨,多一些“舍我其谁”的豪情。每个人都可以奏出雄壮、优美、高亢的青春之歌。
爱国,要明确我们的奋斗所指,主动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大潮。当代青年是和新时代共同成长的一代,身处今日之中国,我们的觉醒不能止步于个人奋斗追求衣食无忧,我们的行动也不能满足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蓬勃的青春应该与家国情怀共振,奋斗人生的指向应该是“与国共荣光”,而非一个个“精致利己者”。
风光无限好,青春正当时。让我们把视野拉长,把胸怀放大,如果我们的生命与社会、国家、全人类的福祉相连,那生命就不会轻易终结,人生道路上对名利的困惑、对得失的焦虑也会随之消解,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厚重。百年五四,精神不朽,爱国报国,奋斗永久。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青年思政教师)
袁媛
杨丽
1对1
在南京各大高校,都能看到“蹭饭族”的身影。面对“蹭饭一族”,高校心情复杂,有的学校加收40%的管理费,有的严格控制校外人员就餐时间……高校食堂是否应该对外开放的话题引发热议。
食堂开放,利人利己
高校食堂是否应当向社会公众开放,网友意见不一。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换一换:机关食堂是否应当向社会公众开放?恐怕不少人会回答:机关食堂当然应该开放,让老百姓实实在在获利。事实上,一些机关食堂对外开放的举措,赢得了各方一致肯定。同样是原本为特定人群服务的设施,同样是讨论是否应向公众开放,学校食堂和机关食堂的“待遇”可真不太一样。有人说,干部和学生不同,干部为人民服务,为了群众利益牺牲一些便利性没什么不妥。但我们讨论食堂开放,出发点不是要求某一方作出“牺牲”,而是希望通过社会公共资源优化整合,让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在平衡中获得双赢。
媒体报道,南京高校食堂不仅吸引了附近居民,也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美食爱好者。这是市场对食堂质量的肯定,说明高校后勤市场化改革获得了良好成效,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对外开放高校食堂,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减轻学校和学生个人负担。高校食堂对外开放,既有利于为食堂“造血”,又能促进公共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让更多社会群体获益。
倘若一个食堂对学生都没有吸引力,那么其存在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也可以认为这个资源没得到最大化利用。如何激发高校食堂的活力?适度市场化,参与市场竞争,让社会消费成为食堂利润的组成部分,也有助于提升高校食堂经营者的服务意识,防止自给自足式经营可能造成的服务质量逐步下滑。
高校不应是象牙塔,学子也不是温室花朵,都应以开放的姿态,在与社会的交互中成长、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是一个城市宝贵的财富,做好开放这篇大文章,全社会都会受益良多。食堂、景观、图书馆、体育场……把这些高校设施的开放做好了,公共资源的供给总量和质量都会显著提升。当然,高校设施的使用还应以满足师生需求为第一考量,这就对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食堂的开放,应是有侧重、有秩序的,例如向附近居民发就餐卡、提高社会公众的就餐费用、分时开放等,让就餐的各方都能满意。 袁 媛
开放食堂,想得别太美
高校食堂物美价廉、卫生安全有保障,高校食堂在服务师生之余,对市民打开方便之门,看起来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但细细想想安全管理等问题,高校食堂开放就没有那么简单。学校食堂的饭菜、餐桌毕竟有限,外来人员的涌入会加剧高校食堂排长队的现象。很多学生反映,中午就餐高峰期有时候没位置坐,只能站着吃饭或者打包带回宿舍。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外来人员鱼龙混杂,学校的安全管理难度也因此增大。北大清华采用预约入园,一些高校也开始试行刷卡入园,都从侧面说明,学校无法承载过多的外来人员。
从图书馆、体育馆到食堂,高校资源对社会公众开放似乎已经达成社会共识。但是,大学图书馆、体育馆的开放,倡导了很多年,实施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是资源供给能力不足;二是管理不畅。与这两者相比,食堂开放的问题则更为复杂。高校食堂的经营模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学校自己运作,享受国家补贴,有的则是承包等商业化经营模式。如果食堂运营有财政补贴,那么财政补贴应该用在什么方面,不能离开它的适用范围。如果是承包性质的食堂,是否开放则需要考虑承包人的意愿。而且,食堂开放还涉及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复杂问题,这些都要统筹考虑。
校园资源对外开放,优先应考虑校内人员的意愿和需求。如果校内人员觉得自己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又谈何余力?如果校内自我管理中都存在漏洞,又如何处理外来人员进入后带来的更多问题,如何平衡好校内外人员资源分配?大学,是开放的,是没有“有形围墙”的,但要把管理的“无形围墙”筑好才行。在媒体报道中提及,南京一高校的外来人员就餐比例在5%左右。如果高校食堂进一步对外开放,这个比例将大幅提高。届时,如何优先满足校内人员就餐需求,如何维护好秩序安全,这些问题不考虑清楚,没有想好管理方案,谈食堂开放恐怕为时尚早。 杨 丽
5G重构未来媒体生态
在5G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以及媒体的传播方式都会在信息技术革新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5G技术的应用将带来全新的媒体业务体验。一方面,将使得全维视频直播等成为常态信息传输模式。比如,在5G技术和边缘计算能力的“加持”下,人们可以在家里全方位、多视角观看体育赛事。对于突发新闻事件,可通过无人机携带信息采集设备进行及时报道。另一方面,随着5G技术的推广,其低流量成本能力将逐步显现,受众将能够随时随地享受5G提供的大带宽连接。“5G+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帮助媒体进行精准化推送,进一步释放媒体的内容红利。 罗松
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公平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起新型智慧课堂,在教室内可以实现教与学数据的实时采集,师生的互动可以立即被分析,变成可用数据和可视化结论,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实践探索不仅仅在课堂内,还延伸到课堂外,普惠每一个学生,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权利。据统计,目前我国慕课总数量已经达到1.25万门课程,2亿多人次参与。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有机结合,将扮演智能导师的角色,使得部分教育教学活动可以由机器人来组织与担任。 熊 璋 杨晓哲
中华文明核心区作物传播与接纳
黄河中下游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依赖粟、黍类等中国北方本土作物以外,也在不断地吸收和接纳来自其他地区的新作物品种为己所用。其中,最重要且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起源于长江下游地区的稻米和来自于西亚地区的小麦。由稻米和小麦这两种作物传入中华文明核心区域的情况来看,稻米的传入时间远早于小麦,但在其后的几千年中都只是很有限的发现,真正被接纳发生在仰韶晚期,并在龙山时期达到峰值,随后便只在大型都邑性遗址中有所发现,重要性大大减弱。小麦的传入虽然也经历了零星发现阶段,但在几百年后便被当地人所接受,地位逐渐提升,影响范围也日渐扩大,以至于在两周时期,形成了“粟麦并重”的局面,极大影响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传统的旱作农业结构。稻米和小麦尽管在传入时间、传播方式和影响程度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二者都极大影响了本地原有的农业模式,对粟、黍类旱作农业传统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