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深情寄语当代青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版特邀专家学者笔谈学习体会,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之所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就在于它推动实现了指导思想、领导力量、民族意识和民众主体的伟大觉醒。自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

  指导思想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促使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作为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中国先进分子最终接受并选择马克思主义发挥了关键作用。五四运动一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在实践中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源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一根本,才能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背离或者放弃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领导力量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创建了自己的政党即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拥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飞跃。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中国人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实践已然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强盛中国。

  民族意识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深入唤醒了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民族意识,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五四运动对民族意识的唤醒,体现在它使中国人民清醒认识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要反抗西方的压迫与剥削,逐步摆脱了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幻想与依赖;使中国人民真正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要集全民族的力量奋起抗争,逐步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可以说,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无数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严峻的形势考验和各种风险挑战,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个人理想和爱国之情自觉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更好地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民众主体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主体力量,开始了依靠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走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纵观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而进行的一系列抗争,亦是民众主体不断觉醒的历史过程。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民的主体意识空前觉醒,第一次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以巨大的牺牲最早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勇于创新、投身改革,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不断突破和持续深化,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强大力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党的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深刻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五四运动是青年人开创的,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青年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深刻理解和继承发展五四精神,才能实现五四先驱者留给后人而至今尚未完成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启示之一: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植根五四优良传统,面向现代,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当代青年身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是民族复兴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实践者、推动者。当代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始终坚定信念一心向党,从历史逻辑、现实比较中加深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成长进步的“指路明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青春永远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启示之二: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它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广大青年要大力弘扬五四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努力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在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书写人生华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

  启示之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深入基层、甘于奉献、扎实工作,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苦练本领、增长才干。五四时期,青年先驱者们利用社团、俱乐部的形式,开展文化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青年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此外,要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努力为基层谋发展,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启示之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的理性精神,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道德境界,勇于砥砺奋斗。五四时期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在当时杂陈百说之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非盲从的结果,而是经过比较、鉴别和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复杂过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理性、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我们的国家。同时,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广大青年的道德修养,不仅仅是个人品行问题,更是关乎青年的形象、国家的发展。因此,必须引导、推动和帮助广大青年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价值力量凝聚起当代中国青年的精气神。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持续地工作。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体现奋斗精神。

  五四运动的发起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轫,都曾是一代青年的开创性事业。任何一项事业只有赢得了青年才能赢得自己,任何一个民族只有振奋了青年,才能振奋自身。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把握时代精神的真谛,把青年一代团结起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和全国人民共同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这是五四精神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深刻启迪,也是当代中国青年们的现实选择。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二级教授)

  爱国主义自古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艰难险阻,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如英勇抗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在近现代的历史上,当中华民族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瓜分,出现亡国灭种之危机时,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抵抗,从孙中山的“振兴中华”、李大钊的“中华民族更生再造”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不折射出内心深处家国天下的情怀,凝聚着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

  在当今世界,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把个人与国家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的言论,以个人主义对抗集体主义,把国家发展与个人尊严、制度约束与个人自由割裂开来,否定国家的政治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人,只谈个人奋斗,不顾国家利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广大青年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一个人的尊严、命运都是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为个人成长成才提供了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自觉把个人志向与祖国需要联系起来,把个人奋斗融入到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去,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

  在当代中国,中国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本质体现。国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具体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构成的实体。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先进政党的领导和先进社会制度的保证。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中国共产党由马克思主义而生,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建,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之根;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新时代,谱写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篇章,奏响了民族精神的时代强音。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广大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中国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战胜逆境、推进事业的精神力量。

  我们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广大青年必须恪守正道,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用奋斗书写民族复兴的时代篇章!

  (作者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

  百年前,中国青年撑起了历史的脊梁。百年后,时代又向中国青年发出了新的召唤。国家的发展需要青年的坚定支持,民族的复兴需要青年的有力担当,世界的大同更需要青年努力去开拓,去实现。

  做有理想的时代青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从未停下前进脚步。从打破民族危亡的时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梦”就是人民幸福的方向和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有理想的时代新人的远大抱负和明确目标。要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毅的爱国主义信念,为民族解放而战,为人民幸福而生,为世界和平而努力,继承五四精魂,做一个真正的有理想的时代新人。

  做有本领的时代青年。命运掌握在勤奋者的手中。推动历史前进的人,只能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新时代青年要牢记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忘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知识本领,力求进步,永不停息,穷善其身,达济天下。爱国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和认同,想要为国家做更多贡献,就必须要努力完善自己。有学识,有才干,有追求,方为国之脊梁。新时代青年必须打牢人生成长的基石,具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思想,丰富的知识,才能在中国梦的实践中,成为祖国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之所在。

  做有担当的时代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有此胸怀,才能不计个人得失,成就历史担当。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无不在对世界释放自己的善意与宽容,然而,面对不和谐的声音,我们也要挺直脊梁,展示力量。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所以,我们的时代青年要具有担当的精神,要做能挑起历史重担的坚强后盾、可靠胸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自古即重创新,惟立新改革而后有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步日新月异,就是不断创新的结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科技要创新,制度要创新,人才也要创新。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革命的基础,革命果实的守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世界前进的力量。让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以青年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发展不可逆的浪潮之中,中国在搞好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加强与世界的战略沟通,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论和实践经验,致力于建立一个发展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迫切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在风浪浩淼的世界发展变革中贡献力量。这是时代对青年的呼唤,更是祖国对时代青年的期望。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日照市商业学校)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扬州是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中唯一与运河同生共长的原点城市、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和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也是运河沿线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全国唯一全境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扬州将以打造“世界运河文化之都”为定位,建设世界人民向往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推动运河保护精细化。精细化保护好运河是当代扬州人的历史责任和文化自觉。近年来,扬州出台并严格执行了《大运河扬州段世界遗产保护办法》,先后赴美国、埃及、法国、巴拿马和日本等国际运河城市学习借鉴运河管理保护经验。连续12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就运河保护、传承与利用加强对话与合作,去年还发出了《世界运河城市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扬州倡议》。我们将恪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要求,通过数字化管理和监测等手段,持久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坚持系统性思维,推动“文物单体保护”向“文化遗产区保护”转变,设立运河文化保护缓冲区,抢救性保护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水工遗存。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系统实施“三退三还”(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等工程,确保“一河清水向北送”。深入挖掘梳理扬州“七河八岛”和“三湾”地区历史脉络,加强对河道本身的研究、对运河水工智慧的研究,为二次申遗做好准备。继续加强文物周边生态空间的保护,总结推广瘦西湖“天际线”的守护经验,实行“四控一禁”(控宽、控高、控强、控污和禁止违章建筑),推动运河遗产本体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

  推动运河传承活态化。千年运河滔滔不绝,运河文化生生不息。只有活态化传承好运河文化,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才能推动大运河文化展现新魅力、焕发新活力。结合推动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生活化融入、当代化表达为切入口,依托重要节日、重要活动和非遗集聚区等重要载体,活态传承好运河文化遗产,管好用好雕版印刷、扬州剪纸等13个传统文化重点传承保护基地。努力打造几个代表当代运河城市文明水平、传诸后世的文化经典和品牌。近年来,扬州已举办首届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作品征集活动,创造了《鉴真》《运河之子》等一批反映大运河人文精神的精品力作,在海内外取得较好反响。

  推动运河利用科学化。科学利用好大运河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惠及人民的产业发展优势,运河的保护和传承才可持续。近年来,扬州积极实施大运河航道提升工程,有效提升了运河的承载力,目前大运河扬州段年船舶通过量达到了3亿吨,相当于6条京沪高速公路的运量,是全国运量最大的内河航道。下一步,扬州将抓住位于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交汇点的特殊优势,对标雄安新区和上海崇明岛,在长江与淮河入江水道、京杭大运河形成的350平方公里三角地带科学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绿三角”,把上海、苏南的发展势能通过长江、运河向苏中苏北腹地延伸,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大力实施“运河文化+”工程,将文化产业尤其是运河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围绕建设“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和国际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规划建设包括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瓜洲古渡遗址公园、南水北调东线源头三江营公园在内的“一馆多园”运河文化项目,全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试点建设。以国家推进大型步道工程建设为契机,在保护好运河遗产的前提下,更加科学地规划建设大运河步道,串起运河古镇古村等城乡旅游景点。大力发展“运河深度游”,以“水”为链,以“景”为点,增强运河文化对游客的远程号召力。加快推进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邵伯运河风情小镇、湾头玉器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建设长江游轮码头,努力将运河文化转变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资源。

  推动运河文化交流国际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中国大运河打造成为中国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运河文化。我们将充分发挥大运河遗产保护办公室、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等机构的影响和作用,系统开展运河精神的研究和弘扬,并在运河水系治理、文化传播、城市发展等方面深入交流,务实合作。学习借鉴北京世园会经验,办好2021年扬州世园会,推动包括园林园艺、传统工艺等运河文化“走出去”。同时,依托WCCO等组织,开展扬州世园会面向世界运河城市的招展工作,努力使世界运河城市园艺展成为扬州世园会的显著亮点。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扬州将以成功举办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扬州运河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使文旅博览会真正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旅融合品牌。组织好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暨2019年世界运河大会、世界运河城市文化旅游合作大会、中国大运河文化品牌传播国际论坛等重要活动,为世界运河文化之都建设集聚全球智慧与力量。

  (作者为扬州市市长)

  当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核心要义就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两个维护”,离不开包括政治信仰、价值认同和行动导向等要素构成的价值生态支撑。这要求我们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信仰,营造“两个维护”的价值认同,践行“两个维护”的价值导向,做到政治上绝对忠诚,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

  首先,要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信仰。“两个维护”的政治信仰是我们党的精神之钙,是政治建设的“定位器”和“导向标”。政治信仰是“人们对一定政治和理念体系的认同、信仰、践行的精神体系”。当前,共产党人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就是要坚定“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两个维护”的政治信仰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信仰必须树立党的权威。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信仰对于我们党而言是至高无上政治要求。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我们党的政治方向,是全党凝集党内集体意志和行动指向并激励全体党员奋斗的根本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信仰,对党忠诚,才能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在发展中攻坚克难,做新时代的奋斗者。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领袖人物作为领导核心,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重要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观看复兴之路提出中国梦,到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而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新作风、新形象和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政治担当、虚怀若谷的领袖特质,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核心和领袖。坚定“两个维护”是推进全党团结的必然要求,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根本体现。从党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不断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形势十分复杂,进行伟大斗争,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都要坚定“两个维护”。

  其次,要营造“两个维护”的价值认同。“两个维护”政治信仰的形成既是一个党内政治文化和生态的价值认同过程,又是一个价值认同的制度化过程。要积极营造“两个维护”的价值认同,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政治上严守规矩、制度上充分保障。营造“两个维护”的价值认同,要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首先,政治意识是第一意识,有助于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大局意识是关键,有助于按照“两个维护”标准统筹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推进整体发展;核心意识是保证,有助于做到“两个维护”,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看齐意识是基石,有助于同党中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这“四个意识”辩证统一,为在思想上坚定“两个维护”指明了方向。营造“两个维护”的价值认同,要抓好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营造“两个维护”价值认同的“金钥匙”和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活动载体。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要强化“两个维护”政治体检,统一思想和政治认同,确保各级党组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两个维护”成为照亮党组织不断前进的“明灯”。营造“两个维护”的价值认同,要树立严明的政治规矩和制度约束。严明的政治纪律、严格的政治规矩和严密的制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现代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政治规矩挺在前,严肃政治纪律和制度执行,是认同“两个维护”的重要保障。必须树牢“两个维护”政治规矩,炼就政治生活上的火眼金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

  最后,要践行“两个维护”的价值导向。“两个维护”有着鲜明实践性,必须在具体工作中具体落实。如果把“两个维护”与具体工作割裂开来,“两个维护”就成了空虚概念、空洞口号、空泛表态,具体工作就会变形走样,就会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滋生蔓延。只有在具体工作中落实“两个维护”,党的事业才会朝气蓬勃。践行“两个维护”的价值导向,就要以虔诚敬畏之心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在行动方向、行动路线、政策立场、政策主张上同践行“两个维护”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维护行动、提高维护能力、确保维护效果,把坚定“两个维护”转换为向党看齐的具体实践。践行“两个维护”的价值导向,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一切的”最本质特征。“党是领导一切的”,就是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坚持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就要严格维护党中央权威这一政治纪律,同所有削弱党的权威的错误现象坚决斗争,做“两个维护”的坚定捍卫者。践行“两个维护”的价值导向,就要在行动上确保党的各项政策扎实落地。确保党的各项政策扎实落地,是所有党的基层组织的历史使命,是考验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政治是否过硬的评判准则。党的战略部署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全党统一思想、促进工作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遵循,不得以任何名义私自变更、自立自行,更不能阳奉阴违,另搞一套。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表达,其中传递的绿色发展理念直抵人心,进一步丰富了其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必须是美丽的中国。通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话语形式,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意义和最终目标,新鲜活泼,生动形象,体现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把美丽中国和中国梦与人类文明融为一体,从单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升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意义更为重大。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人类正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走向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让园艺融入自然,让城市融入自然,体现了人类渴望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世园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充分展现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和世界各国对于绿色生活的共同向往。世园会中国馆在师法自然、传递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展现了中国现代技术与生态元素的完美结合,向世界赠送了一份绿色礼物。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人们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保护慢不得、等不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咬紧牙关,爬坡迈坎,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当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要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城市是当代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让绿色融入城市,建设绿色、宜居城市应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潮流。城市既要有高楼大厦、大型商场,更要营造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有惠民的公园作为“绿色客厅”。要大力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公园品质,扩大免费开放率。大力建设高品质绿地、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和特色滨水空间,让市民出门步行三五百米即可见绿、见景。要科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村镇布局,改善安居条件,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和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注重保留不同地域、民族、宗教的传统建筑与民居特色,实现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把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

  (作者单位:省生态环境厅)

  宜兴正在如火如荼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明实践强大阵地。国网宜兴市供电公司(简称“宜电”)服务千家万户,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既是宜兴最大的国企,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生力量。我们坚持群众主体、问题导向和行业特点,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宜电”系列活动,开启了基层国企融入地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探索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国企彰显责任担当的闪亮名片。我们紧扣国有企业属性和电力行业特点,发掘本地元素,聚力服务群众、凝聚群众,赋予知名党建品牌“蜜蜂行动”以新的内涵,推动“爱心课堂”“点亮黑楼道”等公益子品牌建设,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和“蜜蜂行动”有机结合,催生出国企展示责任担当的闪亮名片。“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宜电”系列活动强调知行合一,一方面帮助员工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积极发动员工,组建“故事团队”等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打造“知行课堂”,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新风。

  宜电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注重全员参与。支部书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强化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建章立制,把支部建成团结群众核心、教育党员学校、攻坚克难堡垒。发挥党员“领头雁”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在活动中体现党员身份意识和个人价值。把握好基层员工与政府机构、社会大众产生联系的“关键时刻”,引导全体员工成为文明使者和文明实践的“电蜜蜂”。注重统筹联动。与中心工作结合,建立由宜电党委、基层党支部、社区村组党支部代表等组成的联席会议,定期研究审议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指导督促工作落实。与党建工作结合,有效落实省公司创建“凝聚人心好支部、遵章守约好党员”活动和宜电“双卡一星”(书记履责卡、党员积分卡,星级党小组)、“双结对”(主业支部与业务所支部结对、公司支部与社区支部结对)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纳入党支部书记履责评价与党员积分评议内容。与“蜜蜂行动”结合,组建“蜜蜂行动”志愿服务队,赋予“蜜蜂行动”品牌新的时代内涵。注重常态长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群众需求入手,增强工作实效,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

  宜电遵循以“建好两级示范阵地、做优两支示范队伍、开展两项示范活动”为重点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模式。提高标准,夯实基础。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规格展示、高开放性参与”定位,打造集电力科普、成果展示、志愿者孵化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实践基地。按照“标准化+个性化”方案,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强化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建成20个示范性文明实践点。启动“新时代文明故事计划”,依托“电暖流”故事大本营、“电暖流”蜜蜂行动队、本地故事采集网络三级故事团队,扎根农村基层,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打造地方特色故事精品库。注重宜电行业特点,按照精准科学要求,区分不同层次群体特殊性,设计活动载体,因类制宜,因地制宜,提高活动针对性、实效性。严格责任落实,加强督促检查,防止空喊口号、做表面文章,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深入基层、热在群众、取得实效。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上下联动在宜电内部兴起活动热潮,形成广泛热议的宣传氛围。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平台作用,内外宣统筹、网上网下联动,采取多种形式,及时报道进展,挖掘先进典型,宣传经验做法,推广优秀成果,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和社会各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为国网宜兴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4月27日,由省社科联、淮阴工学院主办,苏北发展研究院承办的“苏北绿色发展与生态富民”江苏青年智库学者沙龙暨青年智库学者基层行活动在淮安举行。围绕苏北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生态富民话题,记者邀请三位专家展开圆桌访谈。

  嘉宾:

  贾若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所综合研究室主任

  蔡永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长春 江苏省政府参事、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生态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当前我国生态建设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面临怎样的形势?

  贾若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去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与美国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与此同时,像煤炭、玻璃、化工类的产品,我们产量非常高,钢铁、焦炭、水泥、平板玻璃等占全球产量的50%左右,化纤类更占到70%左右。这种粗放式的增长,从目前来看很难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所以中央提出要从原来的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进行转变,并积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就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

  成长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前我国的生态建设正处于三个“时期”: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一种压力叠加和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新老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生态系统还不够稳定;二是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正逐步筑牢。总体来说,当下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判断是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出现稳中向好的趋势。

  蔡永立:尽管“生态”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热的词汇之一,但对生态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甚至误区。理解生态,最主要的是正确认识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要注意:生态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地域性,不同地域间的生态建设模式不能照抄照搬;生态是有层次的,也有局部和整体之分,在建设层面上,生态高于绿色、环保等概念;生态不是静态,它是动态发展的。以苏北地区为例,最原始的生态是河滩、沼泽。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跟沼泽相关的农业、水稻、低洼养鱼等产业。苏北现已不再是原始的沼泽生态系统,也不是纯自然的生态。在分析生态问题时,人工生态系统和传统自然生态系统,不能用同样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生态系统需要保护,人工生态系统也要建设。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人文环境也在发展,既不能用过去的生态标准来衡量现在,也不能用现在的标准来看未来的生态,需要建立客观、动态的生态评价标准。当下,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我们的生态问题已经到了没法回避、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

  架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桥梁

  记者: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苏北来说,生态富民的实践意义是什么?如何创建“生态+”产业路径与生态价值机制?

  成长春:生态富民创建了苏北发展的新路径。首先,生态富民再造苏北发展的动力。深挖生态资源的禀赋,有利于发展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服务业等生态经济,还有旅游富民和特色农业富民,以及绿色创业、农旅结合,大力发展蚕桑、酥梨、玫瑰种植……让生态资源成为苏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让科技和绿色来引领苏北的发展道路,应该说开拓了一个新路子。其次,生态富民加速江苏协调发展。有关碳排放交易理念,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即:就一个空间来说,碳的排放量有一个交换,有的地方多一点、有的地方少一点,达成整体平衡就可以。对江苏来说,苏南、苏中、苏北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碳排放的空间容量承载能力实际是不一样的,如何全省一盘棋考量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最后,生态富民助推脱贫攻坚进程,江苏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富民要跟脱贫攻坚统筹结合。

  贾若祥:怎样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就是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问题。生态产品和普通产品不一样,普通产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而且价值很容易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而生态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更多是一种公共产品,不容易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其价值,更多需要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来实现其价值。此外,从物权属性上来看,生态产品和普通产品之间也有很大差异。普通产品的产权属性非常明确,拥有了它,就对这个产品拥有了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的权利,但生态产品不一样,它的物权属性十分复杂。绿水青山是谁的?依托于绿水青山的生态产品是谁的?生态产品的使用权能不能转让?生态产品的使用权能不能交易?生态产品使用有没有配额?这些都是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来我们说的自然资源,现在提出“自然资源资产”概念,自然资源既然作为一种资产,理论上就能增值、有效益。在保持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妥善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允许承包权合法合规转让,通过市场机制激活经营权,架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桥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新机制。

  蔡永立:首先,生态可以惠民,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城市快速发展,苏北的经济也发展了,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破坏;当务之急是如何保护好的生态和修复破坏的生态,还人民一个“绿水青山”的环境,这就是“生态惠民”。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如何让生态“富民”。好的生态系统本身就可以为社会提供产品、环境调节和文化等多种服务,为人类创造经济价值。对苏北地区来说,“生态+”的目的就是要在现行发展水平下,探索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和实现的合适路径和模式。

  以“生态+”模式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

  记者:生态兴则文明兴。苏北实现生态富民的具体措施和推进路径是什么?

  蔡永立:我从生态学角度谈谈几种比较可行的“生态富(惠)民”形式:一种就是低影响开发模式。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利用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低影响开发模式,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的一种发展模式。二是再自然化过程。前面说到生态系统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服务,现在的城市建设人工化程度过高(比如河流的硬化和园林化),实际上是降低了或切断了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我们要加大管理投入,把一些能够再自然化的系统,比如河湖岸带、城市中的一些生态功能为主的绿地再自然化,就是让自然为人类做工。三是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原理,提高物质的循环水平,增加经济产出的环节。比如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长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系统,这都是我们国家比较经典的生态富民案例,不仅解决了生态的问题,而且增加了经济产业链,旅游和景观建设也实现了有机结合,值得苏北地区借鉴。

  贾若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有两大途径:政府购买和市场交易,此外,通过“生态+”的模式也可以将生态产品的外部性内部化。通过“生态+”的模式,可以借助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比如,通过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生态和绿色农业等其他产业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借助旅游业或绿色农业发展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流域内部的生态补偿,则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去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淮河生态经济带提出四大功能定位: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带、新型城镇化示范带和中东部合作发展先行区。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过程中,就需要统筹好淮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岸产城之间的关系,形成上下游互动、干支流互济、左右岸协调、岸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推进流域内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通过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探索生态产品实现新机制。

  成长春:要真正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首位,着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通道,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抓生态和抓发展是内在统一的,是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特色”打造标志性的特色优势,让绿色产业成为富民产业,为老百姓拓展更好的智慧渠道,走出新的发展路子,要有历史的耐心和发展的定力。要把握生态资源、深挖经济增长的动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经济指标,一个是生态系统指标,两个指标要综合起来考核。要认真把握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三个“变”:一是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二是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源聚起来;三是农民变股东,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比如,大力发展互联网+乡村振兴、农村园区+特色旅游、农业特色小镇和家庭农场等等,提升农业创新竞争力;让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总之,生态富民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苏北高质量发展,以生态富民为支撑,提升苏北人民获得感。

  记者 孙敏 实习生 王维琼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们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从制度上而言,法治是保护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公权力的依法行使和企业的守法经营构成对所有民营企业最根本的保护,完善的法治是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最优的营商环境。

  公权力的依法行使是对民营企业最根本的保护。法治的根本要求在于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司法部门必须依法办案,一切都必须以法律为核心来运行,而不能以个人意志、部门利益、政绩要求等原因随意对待和处置民营企业。公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受到制约,方可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开稳定安全的制度环境。

  完善立法。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十一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当前面对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和需要,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宪法规定,树立平等保护、促进发展的立法理念,确立民营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重点围绕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投融资、公平竞争、税收优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加快推动修改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清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健全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的立法工作机制。在全国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保障专项督查活动,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人权和产权,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规范执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就是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边界,形成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各级政府应依法规范政府职权,树立强烈的法治意识、制度规则意识、信用意识、权责对等意识、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完善涉及民营企业行政执法的权责清单,厘清职责边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建立网上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可视化,将政府部门行政权、执法权等公权力的设置与运行置于法治监督之下,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水平。推进审批制度和“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的市场空间。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坚决杜绝随意检查、多重检查、重复处罚等执法歧视行为。切实改进执法方式,增强服务意识,严格规范执法。

  公正司法。近年来,人民法院为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不断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全方位、立体式构筑加强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的制度体系。妥善处理民营企业涉纪涉法案件,既要查清问题,也要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对一些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应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认真落实“两个坚决防止”,即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加大民营企业与其他经济主体、社会主体之间案件纠纷的审理力度,依法保护公平竞争。加快甄别纠正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冤假错案,将中央保护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的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加强服务。创新和拓展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行业和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机构为民营企业服务。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民营企业矛盾纠纷排查,将处理涉及民营企业的矛盾纠纷作为重点,第一时间开展调处化解,既定纷止争,又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经营困难,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家讲正气、走正道,遵纪守法经营,合法合规竞争,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贡献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民营经济的认同度和支持率,树立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思维和价值导向。

  守法经营是民营企业最好的自我保护。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在成立初期和发展过程中,因为资金、人力、政策等原因,有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着违规现象,很多民营企业的自身素质与法治观念尚需进一步提高。为加强自我保护,民营企业应树立遵纪守法意识,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不做以次充好、缺斤短两、质次价高的亏心事,不干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的违法事。自觉坚守契约精神,依法治企、依法管理、依法经营,通过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研发创新、风控管理能力,加强海外经营的法律、税收、环保等风险与防范意识。同时,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家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出发,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胸怀祖国,成就自我,努力成为推动商业文明、社会进步的优秀民营企业,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力量,展示民营企业的风采。

  (作者为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走近长江学者

  学者简介

  杨亦鸣,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现为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语言科学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江苏社科名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工程语言学等,发表论文和著作200余篇(部),曾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图书奖等。

  记者:您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一位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您开创的“透视分离法”被誉为“近代音研究的一项新方法”。您是如何走上语言研究之路的?

  杨亦鸣:我在下乡插队期间,有机会读到一些语言学方面的大学教材。这些教材用结构主义理论去分析问题,区别于我过去阅读的文学、哲学、历史领域的书籍,而是关于音位、音素、音系学理论的语言科学,对我来说仿佛打开了一扇科学的大门。正是因为这些经历,1978年以后,我在以语言学见长的徐州师范学院(现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时如鱼得水,当时我的两位语言学老师廖旭东、古德夫教授都毕业于西北联大(北京师范大学),师从中国最顶尖的语言学家之一黎锦熙教授,我也因此接受了较为严格的语言学专业学术训练。

  1982年本科毕业后,我先是留校担任逻辑学助教,第二年,我考上本校汉语史专业研究生,对素有绝学之称的“音韵学”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1983年开始,我试着琢磨出一种韵学研究的“透视分离法”,对清代韵书《李氏音鉴》进行研究,摸清杂糅性质的音系构成情况后,再把掺杂进来的所谓兼列的“语言杂质”分解出来,离析出去,从而得到比较纯正的18世纪末期的北京音系。“透视分离法”为整个明清时代的韵书甚至为中古、上古音系研究等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和方法,在语言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记者:您为何会将目光聚焦到语言的神经机制这一国际学术前沿,组建我国第一个神经语言学课题组?

  杨亦鸣:一方面,主要是研究兴趣使然。30多岁时,我评上教授,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年轻的语言学教授。当时的我有些迷茫,我可以用“透视分离法”做更多其他方面的研究,取得许多成果,但这对我来说,只是不断重复自我,新的原创性在哪里?我需要再去创新,而不是跟着别人或者是自己跟着自己走。思考过后,我选择了当时对我最有挑战性的神经语言学作为新的研究方向。

  另一方面,我认为,学者得有责任担当。当时全世界的神经语言学研究也算是刚刚起步,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学科。我们不能永远跟在别人后头,我们最起码要跟国外并跑,甚至超过他们来领跑。神经语言学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江苏师范大学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促进我国的语言学研究迎头赶上国际语言学的最前沿,从而填补国内此方面研究的空白。

  研究神经语言学对我而言,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1994-1996年两年时间,我完全沉浸在从未接触过的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中。在研究团队创立之初,经费十分紧张,没有做实验需要的磁共振成像设备。我们跑遍徐州大小医院,终于在一家军队医院找到了合适的设备。同时,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自学物理知识,动手做反应按键盒等。团队就是靠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从而收获了大量宝贵的基础数据,使后续研究得以进行。直到1997年、1998年,团队连续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汉语皮质下失语患者主动句式与被动句式理解、生成的比较研究》《中文大脑词库形、音、义码关系的神经语言学分析》等文章,得到国内外的关注,产生了较大影响。2014年,团队还承担了由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以“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为主题的首届世界语言大会的主要筹备和策划工作,语言能力建设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话题。

  记者:您为何会关注聋童手语学习的重要性?

  杨亦鸣:学者要有情怀和良知,中国现有数千万语言残障人群,包括失语症患者、阅读障碍患者、自闭症患者等,他们面临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康复等问题。作为语言学家,应该将其纳入到自己科学研究的范围。

  聋人由于听力损伤,在习得口语时出现困难,许多家庭会希望聋童植入人工耳蜗,以便可以送入普通学校读书。这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人工耳蜗的效果个体差异非常大,很多聋童的口语康复都是失败的,这方面研究不够。其实手语可以作为聋人的母语,它是一种自然语言,也有语音和语义,语音就是手势,语义是其内容。多练习母语,有助于他们的脑结构和智力的发展。

  聋童早期语言干预究竟应该使用何种语言,这一问题在聋教育界一直饱受争议。我建议,在目前还没有科学定论和完善技术的情况下,持多元开放的态度,既可以口语优先,包括通过植入人工耳蜗在普通学校学习,也可以手语优先、双语优先,在掌握手语的同时学习汉语甚至英语,这对他们的脑部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将来从事各种职业的学习和生活也大有裨益。

  记者:有学生说,您对自己“狠”是出了名的。您曾为了学术研究,“闭关”研究了三天三夜。做学术是不是就要对自己“狠一些”?

  杨亦鸣:其实我们经常多日连续作战攻关,特别是在研究或写作的关键期,为了不中断思路,避免重新启动耗能,不止一次两三天基本不吃不睡。不是有意如此,而是时间在思考和写作中一晃几个日出日落就过去了。

  为什么会这么“狠”?首先,做学问要有坚定的目标意识。做学问就和打仗一样,规定什么时间攻占山头,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拿下。如果失败,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全线崩溃。就像打辽沈战役必须攻下锦州,否则将影响整个战局。

  其次,要有牺牲精神。在学术研究的关键时刻,要有不吃不睡,坚持到底的“牺牲”精神。我们实验室有一条硬性规定:要在凌晨一点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具备继续工作的能力。

  此外,做研究一方面需要全力以赴,另一方面也需要适度的放松自己。当面临一个难以攻克的难关时,可以暂时放下,做其他事。有时候灵感来自于放松时的潜意识以及长期研究的大脑印记。科学研究是长期思考的结果,同时也要懂得张弛有度。

  记者:您近期主要在从事哪些方面的研究?

  杨亦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成为科技创新的超级风口。但目前以算法、大数据、算力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的原创工作大多都是国外学者取得的,我们如何取得自己的变革性、颠覆性突破,确保我国在人工智能这个重要领域的理论研究走在前面?我认为,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人类智力、意识、思维的重要性,但很少意识到这些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目前我们在国家973项目的支持下,力图贯通分子、细胞、神经纤维、脑区系统结构到行为认知的语言机制解释,为人工智能理论颠覆性变革做一些基础工作。我希望中国能领跑下一代人工智能。

  记者:您认为,如何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让中国从语言大国向语言强国迈进?

  杨亦鸣: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作为中国贡献的智慧和方案,“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更加凸显语言沟通这个最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中国要从语言大国向语言强国迈进,语言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成立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我们团队历时七个月完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的编辑出版。该手册共60万字左右,详细描述了“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语言状况,还介绍了我国对沿线各国语言的人才培养情况和沿线各国对汉语人才培养及汉语专业的开设情况,并提出构建“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和语言人才培养国家应急体系,开展“一带一路”语言通等语言服务实用平台建设,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智力支持。

  记者:您对青年学者治学有何建议?

  杨亦鸣:我有三句话送给青年学者。第一句话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思考,用大众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语言去思考,强调的是原创性,不要人云亦云;对大众表达的时候,不要自说自话,要用大众理解的语言去表达,让他们乐于倾听、理解及接受。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保证自己思维的领先,同时又能得到大众的认同。

  第二句话是,坚持质疑和批判。没有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就不可能有原创思想。要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和惯性依赖。同时,要宽容原创者,要允许他们失败。

  第三句话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优秀包括谦虚的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忘我奋斗等等。优秀需要坚持,不能是一次优秀、两次优秀,而是要永远优秀。

  记者:请您用一句话寄语《思想周刊》。

  杨亦鸣:借用《礼记大学》里的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记者 杨丽 实习生 王维琼

  网络时代,无奇不有。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网络平台推出代喝奶茶、代吃火锅、代撸猫、代吵架等另类的代服务。这些“另类代服务”在受到年轻人追捧的同时,也引发很多人的不解:喝饮料也找人代,这是什么名堂?代喝饮料式服务该怎么看?

  如果当真你就输了

  与代驾、代扫墓大相径庭的是,代吃代喝不是将自己不方便、无法做的事情交由他人代办,而是将吃、喝等必须“亲力亲为”的事情交给他人完成,自己只是“看吃看喝”而已。如此玩法,这是哪出?其实,对这样的“另类”,看看也就是了,不必当真更不必“上火”。

  “另类代”之所以爆红,与年轻人在互联网空间的娱乐心态不无关系。很少有人“代吃”真的是为了知道新品到底是什么味道,而更多的是为了好玩,图个一乐。与此前曾经流行的“代服务”相比,“代吃代喝”最突出的特点是更加注重社交互动过程。可以说,付费买“服务”通过将吃喝这种自主化的行为变成与他者相联系的一种行为,实现了愉悦自我、网络社交、戏谑商业等目的。说白了,它就是网络时代网友表达情绪的一种“新玩法”,如果当真,你就输了。

  从“花钱买教训”到“夸夸群”求夸赞到“代吃代喝”,层出不穷的“网络服务”成为青年人释放压力、表达自我的一种新形式。单就近期“代吃代喝”服务来说,无需做太多深层分析,它的兴起也并不能表明某种消费新趋势,只不过是网络文化衍生出的又一款“副产品”,是以付费、互动为手段,寻求快感的一场狂欢新形式。所以,对待这些“另类代服务”,无需借助某个标签来批评反思,也无需夸大其价值和意义。不妨当个网络看客,以平常心看待之,乐见网友以请人代喝为乐,不也是一种乐么?

  让人想起“土得掉渣”

  “花钱让人替你吃火锅、喝奶茶”,尽管看上去有些荒诞,但从网络互联时代的社交、消费角度来看,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又是不足为奇的。

  很显然,“代吃代喝”等“另类代服务”与市场上常见的各种真正的代理服务,如代购、代售、代驾等,完全是两码事。这些“另类代服务”可以看作是懒人经济和闲置经济的结合。对买方来说,懒得花时间和精力,但是又想尝鲜,于是花钱买体验;对卖方来说,在付出时间成本和长胖等风险之后,从而获取经济利益。只要买卖双方自愿,这种个性化消费模式其实无可厚非。

  互联网时代,“社交消费”新鲜、有趣、互动性强,很容易吸引年轻人。从“夸夸群”“喷喷群”到“代吃代喝”“代吵架”,这样的个性化服务层出不穷。商家又借助新媒体、新平台进行营销传播,进一步扩大新消费模式的知晓度。但这些“另类代服务”,仍然要看成本、风险和收益,倘若只是一种消费新现象,没有固定的消费需求,达不到一定的市场规模,无法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自然就经不起时间和市场的检验。这让我们想起前几年风靡南京乃至全国的“土得掉渣”土家烧饼店,还有一些名人开的“网红餐厅”,刚开业的时候红极一时,遍地开花,新鲜劲过去以后很快就烟消云散,让人产生“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感慨。“另类代”也是如此,一旦消费的新鲜劲过去,消费者从跟风回归理性,恐怕很快就会为人们所忘记。以此来看,有人认为这些“另类代服务”预示着某种消费趋势甚至前景巨大,恐怕是有些夸大了。

  莫为“尝鲜”踩了“红线”

  这是一个个性释放的时代。互联网加持下,只要你脑洞足够大,似乎总能找到新的消费需求,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代喝奶茶、代玩游戏、代“撸猫”、代鼓励……各种“代服务”就是这样的产物。它折射消费的定制化、多元化,也凸显社会需求的突破性、可创造性。但有个问题不得不予以重视,那就是它的边界在哪里?

  法律法规自然是另类“代”的首要边界。“代服务”的核心是把自己一部分体验有偿交于他人来完成,这里面可能有权利的让渡,也可能有潜在的风险。比如,代吵架服务,恶意辱骂他人,本身就属于一种侵权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还可能构成辱骂罪而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类似滴滴代注册这类的“代服务”,更是游走在法律和秩序的边缘,以致网购平台不得不启动风险禁发管控。

  另类“代”还应有另一层边界,那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代式服务不能挑战社会公序良俗底线。任何新的消费需求所着眼的都是人性中的某一个面向,“代服务”所流露出来的有人的懒惰与贪婪,也有人的庸俗与猎奇。这既可以创造商机,也可能违背社会道德,助长一些扭曲的价值观,比如“代约会”。创新无止境,但必须以道德规范为前提,否则只会是哗众取宠、昙花一现。

  守好“代”式消费的边界,需要商家的自我约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序良俗,莫为求新丢了良心。当然,相关网络平台也当加强监管,多从安全、健康、道德等角度考虑,严格监控入驻商家的销售行为,及时禁止违反社会秩序和法律法规的行业。作为消费者,也应保持一定警惕,莫因好玩上了当、吃了亏。

  青和力

  所谓“青和力”,通俗地说,就是指一座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内容包括城市鲜活指数、城市文化指数、个人成长指数和城市发展指数,其中“城市鲜活指数”旨在评估一座城市新生活方式的发展程度。近日,一家第三方调查机构发布的《2019中国主要城市“青和力”洞察报告》显示:上海“青和力”全国第一,南京、苏州分列第八位和第九位。

  新老年群体

  指身处61岁至76岁这一年龄段、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群体。他们身体健康,拥有财富、时间、开放的心态,在生活上讲求高品质。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与消费水平的提升,“新老年”群体正突破传统认知,悄然改变着老龄化的含义。不少商家看到了“新老年”群体强大的消费能力,开发出各种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产品。

  买短乘长

  “买短乘长”是指旅客购买了短途车票,到站后不下车而是继续乘坐。五一假期里,“乘客有票却上不去车”引起热议,而主要原因是假日期间众多旅客“买短乘长”导致列车超载。近日,一安徽籍男子发朋友圈炫耀“买短乘长”,被江西九江铁路警方查获,被行政拘留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