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智库丨让科技和绿色引领苏北高质量发展
2019-05-07 07:5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敏 王维琼  
1
听新闻

  4月27日,由省社科联、淮阴工学院主办,苏北发展研究院承办的“苏北绿色发展与生态富民”江苏青年智库学者沙龙暨青年智库学者基层行活动在淮安举行。围绕苏北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生态富民话题,记者邀请三位专家展开圆桌访谈。

  嘉宾:

  贾若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所综合研究室主任

  蔡永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长春 江苏省政府参事、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生态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当前我国生态建设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面临怎样的形势?

  贾若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去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与美国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与此同时,像煤炭、玻璃、化工类的产品,我们产量非常高,钢铁、焦炭、水泥、平板玻璃等占全球产量的50%左右,化纤类更占到70%左右。这种粗放式的增长,从目前来看很难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所以中央提出要从原来的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进行转变,并积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就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

  成长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前我国的生态建设正处于三个“时期”: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一种压力叠加和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新老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生态系统还不够稳定;二是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正逐步筑牢。总体来说,当下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判断是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出现稳中向好的趋势。

  蔡永立:尽管“生态”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热的词汇之一,但对生态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甚至误区。理解生态,最主要的是正确认识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要注意:生态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地域性,不同地域间的生态建设模式不能照抄照搬;生态是有层次的,也有局部和整体之分,在建设层面上,生态高于绿色、环保等概念;生态不是静态,它是动态发展的。以苏北地区为例,最原始的生态是河滩、沼泽。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跟沼泽相关的农业、水稻、低洼养鱼等产业。苏北现已不再是原始的沼泽生态系统,也不是纯自然的生态。在分析生态问题时,人工生态系统和传统自然生态系统,不能用同样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生态系统需要保护,人工生态系统也要建设。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人文环境也在发展,既不能用过去的生态标准来衡量现在,也不能用现在的标准来看未来的生态,需要建立客观、动态的生态评价标准。当下,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我们的生态问题已经到了没法回避、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

  架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桥梁

  记者: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苏北来说,生态富民的实践意义是什么?如何创建“生态+”产业路径与生态价值机制?

  成长春:生态富民创建了苏北发展的新路径。首先,生态富民再造苏北发展的动力。深挖生态资源的禀赋,有利于发展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服务业等生态经济,还有旅游富民和特色农业富民,以及绿色创业、农旅结合,大力发展蚕桑、酥梨、玫瑰种植……让生态资源成为苏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让科技和绿色来引领苏北的发展道路,应该说开拓了一个新路子。其次,生态富民加速江苏协调发展。有关碳排放交易理念,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即:就一个空间来说,碳的排放量有一个交换,有的地方多一点、有的地方少一点,达成整体平衡就可以。对江苏来说,苏南、苏中、苏北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碳排放的空间容量承载能力实际是不一样的,如何全省一盘棋考量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最后,生态富民助推脱贫攻坚进程,江苏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富民要跟脱贫攻坚统筹结合。

  贾若祥:怎样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就是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问题。生态产品和普通产品不一样,普通产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而且价值很容易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而生态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更多是一种公共产品,不容易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其价值,更多需要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来实现其价值。此外,从物权属性上来看,生态产品和普通产品之间也有很大差异。普通产品的产权属性非常明确,拥有了它,就对这个产品拥有了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的权利,但生态产品不一样,它的物权属性十分复杂。绿水青山是谁的?依托于绿水青山的生态产品是谁的?生态产品的使用权能不能转让?生态产品的使用权能不能交易?生态产品使用有没有配额?这些都是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来我们说的自然资源,现在提出“自然资源资产”概念,自然资源既然作为一种资产,理论上就能增值、有效益。在保持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妥善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允许承包权合法合规转让,通过市场机制激活经营权,架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桥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新机制。

  蔡永立:首先,生态可以惠民,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城市快速发展,苏北的经济也发展了,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破坏;当务之急是如何保护好的生态和修复破坏的生态,还人民一个“绿水青山”的环境,这就是“生态惠民”。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如何让生态“富民”。好的生态系统本身就可以为社会提供产品、环境调节和文化等多种服务,为人类创造经济价值。对苏北地区来说,“生态+”的目的就是要在现行发展水平下,探索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和实现的合适路径和模式。

  以“生态+”模式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

  记者:生态兴则文明兴。苏北实现生态富民的具体措施和推进路径是什么?

  蔡永立:我从生态学角度谈谈几种比较可行的“生态富(惠)民”形式:一种就是低影响开发模式。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利用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低影响开发模式,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的一种发展模式。二是再自然化过程。前面说到生态系统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服务,现在的城市建设人工化程度过高(比如河流的硬化和园林化),实际上是降低了或切断了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我们要加大管理投入,把一些能够再自然化的系统,比如河湖岸带、城市中的一些生态功能为主的绿地再自然化,就是让自然为人类做工。三是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原理,提高物质的循环水平,增加经济产出的环节。比如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长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系统,这都是我们国家比较经典的生态富民案例,不仅解决了生态的问题,而且增加了经济产业链,旅游和景观建设也实现了有机结合,值得苏北地区借鉴。

  贾若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有两大途径:政府购买和市场交易,此外,通过“生态+”的模式也可以将生态产品的外部性内部化。通过“生态+”的模式,可以借助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比如,通过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生态和绿色农业等其他产业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借助旅游业或绿色农业发展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流域内部的生态补偿,则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去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淮河生态经济带提出四大功能定位: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带、新型城镇化示范带和中东部合作发展先行区。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过程中,就需要统筹好淮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岸产城之间的关系,形成上下游互动、干支流互济、左右岸协调、岸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推进流域内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通过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探索生态产品实现新机制。

  成长春:要真正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首位,着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通道,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抓生态和抓发展是内在统一的,是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特色”打造标志性的特色优势,让绿色产业成为富民产业,为老百姓拓展更好的智慧渠道,走出新的发展路子,要有历史的耐心和发展的定力。要把握生态资源、深挖经济增长的动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经济指标,一个是生态系统指标,两个指标要综合起来考核。要认真把握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三个“变”:一是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二是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源聚起来;三是农民变股东,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比如,大力发展互联网+乡村振兴、农村园区+特色旅游、农业特色小镇和家庭农场等等,提升农业创新竞争力;让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总之,生态富民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苏北高质量发展,以生态富民为支撑,提升苏北人民获得感。

  记者 孙敏 实习生 王维琼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