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要论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内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识。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体制构建方面着力,而且要从培塑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基础着力。文化是发展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看似无形,实则有效。

  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深层要素

  文化是科学理论、精神力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在人类社会中,文化无所不在,渗透于社会生产方式、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之中,并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都不仅仅是发展方式问题,也是思想文化问题,有着深层的文化根基。推进高质量发展,不能不将文化要素纳入其中。

  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包含着支撑发展的文化转变。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党带领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发展阶段的转变,是一个系统的转变、整体的转变,根本的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不仅包括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制度体系等,还包括思想文化体系的支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绝不仅仅是生产的成就、物质的成就、消费的成就,而且也是思想的成就、精神的成就、文化的成就。同样,进入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怎样才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定向、引领和支持。

  高质量发展是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到思想观念、文化品位、行为方式的全面转变。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是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攻关期。这一转向,是经济体系的深刻变革,同时也伴随着思想文化的深刻变革。发展方式受制于文化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不能不转变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实质、重形式轻内容、重当下轻长远的思想观念。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相联系,优化经济结构,必须从固步自封、囿于束缚、甘于落后、沉湎习惯的文化品格中解放出来。增长动力内含着文化动力,转换增长动力,就是要使创新成为民族、组织、企业乃至个人的行为方式。只有实现文化转变,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底蕴是人的变革特别是人的文化的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发展的质量变革,从低质量到高质量;意味着发展的效率变革,从低效率到高效率;意味着发展的动力变革,从旧动力到新动力。发展的三大变革,不是自然而然的变革,而是主体主导的变革,是人的变革的结果。质量是人的活动的产物,效率是人的劳动的能力,动力是人的创造的结果。这些变革看起来是产品变革、内涵变革、机制变革,实质上是人的变革。人的变革,主要不在人的自然力量的增长,而在人的社会力量的扩展。文化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的核心,正是有了追求质量、讲求效率、注重动力的人,才可能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品格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文化演进的过程。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品格,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攀登高峰。高质量发展从发展境界而言,是一种追求新高度、攀登新高峰、达到制高点的发展境界。高质量意味着克服思维定势、摆脱习惯引力、超越达到高度。满足现状、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不可能高质量。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从来不会停止在某一个水平上,这就要求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在动态竞争的格局中把握发展、推进发展。

  求真务实。高质量发展是实践的事情,要通过发展的进展和效果切实体现出来,要通过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实际创造出来,要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真实显示出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求真务实。求真就是遵循高质量发展规律,务实就是将高质量成为实践、成为现实。

  勇于创新。高质量发展要求改变现状,形成新的质量、新的内涵、新的标准、新的效用,这些都要通过创新实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只有倡导创新文化,让创新成为国家、组织、企业的第一需要,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实现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才能获得坚实基础和上升托力。

  精益求精。高质量发展包含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境界。高质量发展总是在寻找不足、瞄准弱项、发现短板,把解决不足、提升弱项、补齐短板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高质量。高质量高就高在正视低端、改变低端,从低端到高端。这是对人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作出什么样的成就、展现什么样的境界的一种证明。

  恪守诚信。高质量产品是由工匠精神打磨出来的,质量是诚信的产物。诚信就是一种虔诚的工作态度,一种守信的职业精神,一种负责的价值理念,一种坚守的执着韧性。高质量产品需要诚信精神,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诚信精神。因为高质量发展是国家行为,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民族精神关系很大。诚信精神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一块文化基石,高质量发展也是民族精神包括诚信精神的一个证明。

  精准精细。高质量发展是精准发展、精细发展。精准表明发展在对空间、时间、尺度、节奏的利用和把握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精细表明对细节的重视、雕琢成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忽略细节、无视细节的低水准,不可能达到高质量。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程中培塑现代化文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基础,要放到全面现代化的大环境中来考察,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从根本上说,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基础,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范围,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的范围。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现代化文化一体化。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表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领域,都有相应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在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领域的现代化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经济领域也是如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能离开文化的支撑和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化文化的支持。没有相应的现代化文化,就建不起现代化经济体系,托不起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一体化。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为条件。因此,建设现代化文化,必须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全面的关系、全面的素质、全面的能力,成为具有普遍性的人。

  (作者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系列笔谈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进入新时代,文化的意义更显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关于“兴文化”的阐述,从战略和理念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当代文化建设的遵循、宗旨和使命。

  “兴文化”的核心和根本遵循,是强调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这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不是什么别的道路,其要义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实现“中国梦”为最大目标,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着力构建有凝聚力、引领力和说服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全体人民的大团结锻造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兴文化”的战略途径是重视文化传承,其间既有历史的,也有革命的文化。革命的文化,是先烈留给我们真切和充满理想、牺牲精神的记忆,弘扬这一文化,是“不忘初心”的文化表达,也将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澎湃动力。而优秀历史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其间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观念、人文情怀、道德意识,是我们民族历史实践和文明进步的伟大结晶,是最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韧而强大的精神支撑,今天它仍然发挥着润物无声的滋养作用。为进一步彰显传统文化的软实力,突出其精神支撑的作用,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当代实践和时代要求,使传统文化获得现代内涵和表达形式,并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心灵,成为我们的文化沃土,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好地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兴文化”有着鲜明的时代向度,即我们要大力建设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是符合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先进文化,是顺应并推动历史进步的文化,它不仅体现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声;它表达人民的意愿,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倡导、鼓励和引领创新,日新又日新的不断进取精神,是这一文化充满活力的内在精髓。这一文化是中国的,也是面向世界的,它将以开放和包容的立场,积极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其它文明中富有时代价值、切合人类普遍和长远利益的思想文化,都将成为我们汲取的思想资源,并融入成为我们文化中的有机成分。新时代的中国文化,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它着眼于未来,勇立于潮头;它以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是进取而不是守成的;它心系中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世界文明发展的“天下兴亡”。

  “兴文化”的根本宗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要求提供更高质量、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这对文化建设来说,不仅仅是量的提升,更需质的飞跃,要从以人民为中心出发,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宗旨,生产出更多高水平、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其次,增强文化软实力,彰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扩大在与世界文化交流对话中的文化话语权。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精神形态也应呈现划时代的飞跃,即伴随经济实力的崛起,呼唤思想文化的强盛和世界性影响力的展现与释放。其三,更大的文化贡献的期待。当今世界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尖锐的挑战和难题,世界期待着中国方案,期待着中国文化提供智慧。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成员,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不仅做出更多的物质贡献,也应在文化方面做出一个文明古国的精神奉献。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真理力量”这一主题,本报记者邀请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单连春教授进行访谈。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单连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在这一百多年的实践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是一种活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并不代表它已经过时了,不断创新反而证明了它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所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立到今天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依然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和生命力只增不减。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远不会过时。

  记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辩证法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怎样的批判和继承?

  单连春: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两者的机械结合,而是批判地继承二者理论中科学性的内容并进行理论改造,发展并超越了他们的理论,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的,“绝对精神”是辩证法的核心,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超越和发展。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则认为,人类社会的变迁是因为人类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上能动地进行实践,实践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发展并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

  记者: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的价值目标。请您谈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理论及当代意义。

  单连春:马克思认为在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所有社会关系都是基于生产关系为基础的,脱离劳动的人类就失去了人的类本质,离开了社会关系就无法真正理解人的社会本质。只有把人带入以具体劳动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理解人。同理,人的任何实践行为也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与影响。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实质上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做铺垫。首先,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产品、劳动行为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消除这种异化的唯一途径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达到共产主义。其次,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必须从社会关系开始改变,只有在生产关系上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渐渐走向共产主义,人在共产主义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完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本报记者 陈立民

  学习漫笔

  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不难看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维特征,对我们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民中心的民本思维。一是“为了人民”的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雄伟壮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出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二是“依靠人民”的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依靠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把人民当作主体、一切依靠人民。三是“惠及于民”的初心。建设惠及于民的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民为本、为民而谋的民本思想。

  不忘初心的赶考思维。一是“赶考路上的不忘初心”回答了“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党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赶考的法宝。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党同志都要做清醒的“赶考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二是“赶考路上的不忘初心”分析了“我们在干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勉励全党同志进一步树立“赶考”意识,增强“赶考”能力。三是“赶考路上的不忘初心”展望了“我们走向哪里”。只有知道怎么来的、清楚身在何处、明白要去往何方,“不忘初心”的赶考之路才能走得更加顺畅。

  励精图治的时代思维。一是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脉相承,所回答的时代课题都是“什么是”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二是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脉络,有着清晰的“线路图”。三是彰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征,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

  解决矛盾的问题思维。一是规划中国梦实现路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二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他很多内容都是围绕“两步走”的实现而逻辑地延伸的。三是重申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原创性贡献。

  压茬拓展的改革思维。“压茬”需要“扭住关键”,确保“改革”统筹推进不失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关键”,就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压茬”需要“严明责任”,确保“改革”攻坚克难不退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改革的全面深化与纵深推进,归根到底要靠敢为人先的创新实践,要靠不畏艰险的勇气毅力支撑和保障。“压茬”需要“落细落实”,确保“改革”精准精细不盲目。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质增效等改革实践中,精准对接改革所需、人民群众所思所盼,精细做好各项改革措施的有效衔接、协同运作,有助于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最紧迫、最关键的实处、细处、要害处鼓劲用力,提升改革的质量效益。

  (作者为淮阴工学院副院长,省中特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研究员)

  学习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笔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尤其是把“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庄重要指示精神,“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怎么发展,不仅是我们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精神面貌、人的风貌要好,这个才是最最本质的东西”,在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背景下,全面解开马庄密码、推广马庄经验、复制创新马庄模式,着力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民。

  解开马庄密码的首位码,强化党建立村第一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庄视察时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选准带头人,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马庄30多年矢志奋斗不动摇,一个重要原因是孟庆喜在村书记岗位上30多年的坚守与执着。我们将把培育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派、聘、引、选、调等多种形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通过党性教育、集中轮训、学习交流等形式提升综合素质,造就一批乡村振兴领头雁。排好路线图,提升基层党组织推动力。马庄村党组织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发展道路成就了马庄的独特标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和本地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团结带领农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才能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练强主心骨,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马庄村民人心齐,首先是两委班子作风正。我们将深入开展“党员挂牌亮户先锋行”“干部立家规、党员正家风”等创建活动,落实好基层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凝心聚力促进乡村振兴。

  解读马庄经验特色经,开辟文化兴村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马庄三宝”,都是乡村文化浸润的瑰宝,进一步证明了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倾力健全农村文化设施。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供给、队伍建设和资金保障,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致力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坚持用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凝聚农民精气神,鼓励支持农民从写、唱、舞、奏、手工等方面展示才艺,广泛开展舞会、农民运动会、春节晚会、赏月会、乘凉晚会等各类文化活动,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为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全力保护传承乡土文化。坚持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让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有根有魂的现代化,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和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独特魅力和风采。

  延展马庄特色创新路,擦亮文明育村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庄村视察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新时代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造就新时代新农民的重要载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利用公益广告、村务公开栏、文化墙、文化广场等载体,综合运用民间艺术、地方戏曲、板报墙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形象鲜活地宣传解读核心价值观,把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等要求融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不断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自信心和践行力。突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示范带动。以贾汪区、邳州市分别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全省试点地区为契机,整合优质资源,加大推进力度,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中心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开启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的重要作用,努力贡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徐州方案、徐州经验。强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集市、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农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坚决抵制消除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各种不良思想对农村的影响,努力用新时代文明风尚占领农村阵地。

  打造马庄模式升级版,夯实富民强村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只有把富民强村作为落脚点,乡村振兴才能更有基础、更有活力。提升富民本领。深化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农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等专业培训,动员文化、科技、卫生部门常态化开展“三下乡”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运用互联网、电商等新渠道探索产销融合,不断增强农民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和产业技能。发展富民产业。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加快土地流转,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规模经营,强化金融支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经营业态,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品牌,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优化富民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完善镇村规划,开展环境整治,推进绿色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营造山清水秀的良好环境。

  (作者为徐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县委书记讲坛

  回顾过去,解放思想是太仓筚路蓝缕启山林、夺取改革开放40年重大胜利的重要法宝。面向未来,解放思想也是太仓而今迈步从头越、实现“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美好愿景的必然选择。太仓将以思想大解放为动力,对照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实施14项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在高质量建设“两地两城”上迈出新步伐。“两地”指临沪科创产业高地、临江现代物贸基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的承载和具象。“两城”是现代田园城市样板、中德合作城市典范,体现城乡建设、生态文明、人民生活和改革开放高质量。

  突出“1115”目标,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是创新驱动,最主要的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锁定主导产业航标。“1115”目标是立足产业基础、顺应发展潮流作出的战略选择。坚持把投资和重点项目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深化年活动,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物贸总部经济倾斜,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实体经济底盘。加快两化融合步伐,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推动太仓制造向太仓智造转变。深入实施“1123”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地标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坚持以亩产、效益、能耗和环境论英雄,进一步提高经济质效。三是发动科技创新引擎。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五百工程和大院大所战略,持续优化“1+X”政策体系,不断优化中科院硅酸盐所苏州研究院、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等科创载体,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升产业技术密度与区域创新活力。

  推动城市能级再提升、特色更鲜明。强化全市一盘棋、全域一体化发展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加快构建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现代田园城市。一是聚力“1221”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抓好一座娄江新城,恒大、复星两个文旅项目,西工大、西交利物浦两所大学校区和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建设,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功能布局不断优化。抢抓全省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机遇,加紧谋划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的网络体系。研究引进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布局建设一批接轨国际的商务商贸、公共服务、生活设施等功能配套,不断提升城市要素集聚力与对外影响力。二是聚力生态文明建设。牢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认真履行长江保护责任,进一步筑牢长江生态安全屏障。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整改任务,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生态功能与城市布局有机融合,完善一心两湖三环四园城市生态体系,让绿色成为太仓最鲜明的底色。三是聚力城乡融合发展。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突出产业兴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双10”园区体系,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打响农业区域品牌。全面推进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工程,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协调融合的发展格局。

  加快形成全方位高层次开放新格局。实现更大发展,必须把握大势、紧盯大事。一是深度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突出交通互联互通,积极配合沪通铁路、苏南沿江铁路规划建设,谋划轨道交通设施的延伸衔接,加快完善对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交通的突破推动产业、技术、人才向太仓配置。加快嘉昆太协同创新圈建设,扎实推进产业合作创新、协同发展,更大力度吸纳创新资源,在积极融入上海中实现互利共赢。二是做亮对德合作这一开放品牌。继续加强对德经贸合作,积极引进规模型、旗舰型德资项目,鼓励优质德企增资扩股,不断壮大德企规模。突出城市合作理念,推动太仓对德合作成为苏州乃至江苏对外开放新平台。三是深化以港强市,形成太仓区域联动的强劲支撑。深入推进市港联动,加快江海联运国际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把港口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用好国开区、综保区、一类口岸三大国家级平台,加强与长江沿线城市、港口合作,主动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集聚更多资源。

  (作者为太仓市委书记)

  学思用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科学的顶层设计已经确定,全国上下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正在蓬勃展开。从农村长期发展的历史和乡村建设的实践来看,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初始,切实把握好以下五个关键尤为重要。

  编制好地方规划,建设城乡融合的美丽乡村。切不可华而不实,不接地气,做表面文章,或者复制翻版,穿新鞋走老路,造成大量的无效投入,最终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切不可当甩手掌柜交由第三方服务,避免出现规划空虚、规划分割和规划随意,犯官僚主义错误。首先,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要以县域为单位,坚持城乡一体化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人口转移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配套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现阶段,对城镇与乡村布局规划特别要认真研究,从长计议,再不能盲目划线、浪费投资,留下遗憾。其次,修订好《城市规划》,重视解决好之前因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城中有村、村中有镇的突出问题,不能让城市范围内的乡村与城区长期脱节。第三,研究调整个别地方的行政归属,积极让“边民”转变为“郊民或市民”,让“洼地”和“边地”的百姓生活和生产条件真正好起来。

  坚守好粮食供给,建设中国特色的美丽乡村。实现农业振兴是根本,这也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大任务。一是全力发展粮食主产业。坚决反对国内少产进口补的错误思想,牢牢掌握粮食供给的主动权。合理确定农产品的购销方式,保护好种粮者的积极性。鼓励和扶持现代化农业产业集团的发展,壮大国家粮食保障的主力军团。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重视农业科学研究,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严控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和用地性质的调整,严守种植面积的耕地红线,禁止各类毁田转型的经营项目,保护种植面积、保证粮食生产。同时,努力发展各种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业,把农业做强、做精、做优,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开展好乡村设计,建设五彩缤纷的美丽乡村。首先,加强区域统筹,成立相关专业人员、乡土专家和群众代表参加的队伍,共同讨论方案,作为今后建设管理的依据。其次,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群众意愿,保护好自然肌理、生态环境、历史传承、文化习俗和建筑风格,有条件地进行挖掘、创意和提升,凸显青山绿水,展望诗画田园,印刻美好乡愁。此外,整合资源、拓展空间,站在未来看现在,构思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空间,释放土地开发利用潜能,使田野更秀美、山川更壮丽。

  坚持好以人为本,建设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一是把广大农民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发动群众一起参与、一起研究、一起推进。二是树立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自发力量,使农民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乡风文明方面有责任、有行动、有贡献。三是培养新型农民。各级政府应及早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给新型农民的成长注入催化剂。四是破解乡村养老难题,以乡镇为单位研究落实老年村民养老服务方案,针对村庄空心化问题一并制定政策措施。五是选用好乡村领导干部,选配好政治素质高和领导能力强的干部担任乡村的主要领导,保持乡村主要领导干部的岗位相对稳定,确保一茬接着一茬干。

  落实好投入机制,建设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首先,加速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各级财政的涉农资金应当分级切块,由各级政府扎口用于乡村振兴的规划项目,区分不同地区的基础状况,照顾安排支出重点,保证区域内的乡村振兴整体协调发展。其次,设立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农业创新工程,加大土地整理的投入,推进零散村庄的撤并和搬迁。再次,成立国有或集体投资开发公司,由政府性公司承担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第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探索城乡组团发展的新路径,引导农民创办各类农村经营实体。

  (作者为扬州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三做谈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阶段,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按照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要求,立足角色定位,扛起肩负责任,全力促进监督执纪提质增效,着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政治建设严守刚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深刻揭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根本性地位和作用。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必须以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发挥好示范引领和监督执纪的双重作用,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落实好坚持好。一方面要在严守党的政治建设中当好标兵,切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强化“四个意识”,自觉把“两个维护”落实到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在严守党的政治建设中当好尖兵,始终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紧紧盯住“七个有之”问题及表现,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严惩破坏党的集中统一、损害党中央权威的两面派,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促进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正风肃纪保持韧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反腐,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正风肃纪实现了良好开局,但远未到大功告成之时。从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来看,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老问题依然存在,不用公款用私款、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隐形变异问题又在露头。这就警示我们,全面从严治党不能刀枪入库,监督执纪问责不能马放南山。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基本工作方针,既要保持打虎、拍蝇的强大气势,减少存量、遏制增量,真正形成不敢腐的震慑;也要保持常态化监督的强大气场,敢当黑脸包公,紧盯公权力行使,特别是要紧盯关键少数手中的关键权力,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充分运用好第一种形态,让监督带电长牙。要创新监督方式,采取嵌入式、靶向式、调研式等多种监督方式,提升常态化、可视化监督精准水平。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来说,监督就是天职,必须把这个天职履行好,否则就是失责。

  履职能力强化精度。面对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纪检监察干部要有更加专业的素养、更加智慧的头脑、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灵活的方法,做到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深感本领恐慌,求知若渴地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准确掌握党章党规党纪的具体内容,善讲纪言纪语、法言法语,尤其要精准掌握“六项纪律”,把握违反纪律的各种情形和具体形态,掌握科学运用“四种形态”的尺度,既抓早抓小、红脸出汗,又执纪必严、违法必究。要积极迈开双脚,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走进车间田头,走进干部群众家门,在调查研究中创新思路、深化规律性认识,整体提升监督执纪水平。要善于破难解题,对于监督执纪工作中的共性个性问题、难点焦点问题,不能回避躲避,要拿起解放思想这把金钥匙,全面准确地分析研判,抓住实质和要害,在解放思想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突围的办法。要执行质量标准,不管执纪监督还是执纪审查,不管干部监督还是案件管理等,都要强化精品意识,确保各项工作没有瑕疵,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容错纠错彰显温度。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容错纠错机制的主要实施主体,必须找准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的着力点。要精准确定范围,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原则,按照省委提出的“六看”要求,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以及挽回损失等影响因素,明确敢作为和乱作为之间的界限,对一心为公敢作为和改革探索中的失误与错误能容则容,给真正的改革创新、担当干事者吃下定心丸。但是对借改革创新之名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或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以及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必须坚决惩治,不搞纪律松绑。要严格实施程序,运行过程要公开,保障容错纠错的公信力。要真诚关心关爱,做好容错纠错的后半篇文章,对给予容错纠错干部及时跟踪回访,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充分体现组织对干部的真心爱护,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真诚温暖。

  (作者为淮安市淮安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智库出品

  ● 面对不充分的挑战,就需要城乡进一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不能让城市不发展来等待乡村发展,也不能单纯指望城市充分发展之后来自发地辐射乡村。面对不平衡的挑战,就要注意城乡一体、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要看到,平衡是目标之一,也是发展的重要手段。

  ● 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关注的重点内容并不重合,但在根本目标、实现路径上有高度一致性。当前,尤其是要抓住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点,推动城乡要素的流动,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实现城乡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发展。

  城乡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充分不平衡两大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中国城乡发展还面临不充分、不平衡两大挑战。

  城市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国城镇化率为58.5%,与发达国家75%-80%的城镇化率相比有较大差距。中国基础设施人均存量只相当于西欧的1/3、北美的1/4。据不完全统计,人口达到10万人的特大镇有近300个,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现有建制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一批城市群开始显山露水,但仍然大而不强。如粤港澳大湾区面积分别是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2.6、4.15、3.1倍,但人均GDP只有它们的32%、41%、18%。

  乡村发展不充分。农村劳动力外流,部分地区出现空心村。农民一年务农时间普遍只有2个月,农村劳动力总体上还有亿计的富余量。土地不同程度撂荒,一些村庄环境污染严重。基层治理也有不同程度的涣散现象,集体经济带动力量不够。相当一部分乡村死不了,也没活好,被称为“衰而未亡”。

  城乡发展不平衡。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仍达到2.71。城乡间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较大,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只有20%,集中供水率低于70%。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二产的22%、三产的26%左右,低于世界33%左右的平均水平。不平衡现象根源在于城市要素加速集聚,乡村发展的要素不断流失。

  城乡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两大挑战相互交织。面对不充分的挑战,就需要城乡进一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不能让城市不发展来等待乡村发展,也不能单纯指望城市充分发展之后来自发地辐射乡村。面对不平衡的挑战,就要注意城乡一体、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要看到,平衡是目标之一,也是发展的重要手段。因为城乡之间各类生产要素高效、顺畅、平衡地流动,将使得城乡发展都能获得高质量的要素支撑,使得城乡各取所需各美其美。我们既要看到城乡充分发展与平衡发展是两个问题,又要能够把它们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以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实践与探索。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一体”;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的指导思想。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建立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两个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新型城镇化进程。“十八大”之后,中央相继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是国家战略。但当前一些基层同志对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认识并不到位,存在的一种认识是:城镇化关注“城镇”,乡村振兴关注“乡村”,并据此认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内在不统一,甚至政策方向上有矛盾。认识上的模糊还带来了资源配置决策上的困扰。

  无需回避的是,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容并不完全重合,反映在空间形态与政策重点等方面。城镇化的空间形态主要讲城市群、都市圈、各类城市、城镇;乡村振兴的空间形态主要讲小城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城镇化推动资源要素流向城镇、留在城镇。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推动资源要素流向乡村、留在乡村。

  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不同”的一面,说明一个政策并不能取代另一个政策,一个战略并不能取代另一个战略。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更有“和”的一面,二者在根本目标与实现路径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而不同”是我们认识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核心。

  从战略高度上讲,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城镇化水平低,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城市高度繁荣,乡村一片衰败,也不是完整的现代化国家。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齐头并进,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不充分、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从根本目标上讲,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强调以人为本,尤其是强调以农民为本。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将极大改变进城农民、返乡农民、留守农民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在服务于农民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冲突。

  从实现路径上讲,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都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高效流动,影响了城乡高质量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城镇、乡村所有问题的焦点所在。

  从作用机制上讲,城镇化进程中核心城市、大城市高度发展,能为乡村振兴带来辐射与带动,提供动能支持。乡村振兴激活土地、农村劳动力等要素,也能为城市工商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为市民带来更高的生活品质。二者互相促进,能够形成互相给力的闭环系统。

  综上,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虽然关注的重点内容并不重合,但在根本目标、实现路径上有高度一致性。当前,尤其要抓住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点,推动城乡要素的流动,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实现城乡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发展。

  推动城乡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是要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城乡高质量发展,最大的短板在乡村。当前要认真学习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指示要求,研究乡村振兴的目标、步骤,抓紧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具体工作中,要分级分类、分时分段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根据乡村不同发展水平与状态,采取切实有效的振兴举措。要统筹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关系,依据统一规划,合理调配各类资源。

  二是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高质量发展要真正以人为本。要继续落实外来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举家落户、安居乐业。对于生态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的连片贫困地区,要创造条件让这些地方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脱贫。要确保户籍制度改革与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央地各负其责,细化落实人地钱挂钩政策。优化统计方法,准备反映人口落户进程。

  三是构建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形态。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要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共享、产业就业提质提效为突破口,加快建立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机制。都市圈是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要提升核心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创新发展水平,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交通网络联结。积极培育一批中小城市,尤其是创造条件将一批人口20万人以上的特大镇有序设市,提高这些小城市的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它们对人口的吸引力。数以万计的小城镇是城乡要素交流、汇合之地,要发挥小城镇在乡村振兴中的平台作用。特色小镇产业强、体制活、环境美,是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加快建设美好乡村,使之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

  四是以重点领域的突破推动城乡新一轮改革。产权制度改革与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两个“棋眼”。乡村改革的基础是农民土地资产确权、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及集体成员身份确认。要进一步盘活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深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活力。加大政策配套,促进城市投资者、消费者下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凡是人员、土地、资金、科技等各类要素流动遇到障碍的地方,就是改革重点所在、难点之在。要抓住信息化对于城镇化、乡村振兴的催化、融合作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城乡市县整合形成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城乡治理的智慧化水平。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研究员,民盟盟员。本文为9月19日在无锡召开的“城乡建设高质量主题论坛”上所作主旨报告)

  决策眼

  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要坚持经济发展高质量,全力推进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转变、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制造业是江苏经济的命脉,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制造业转型作为“重头戏”。

  把制造业转型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必须充分认识到,江苏制造业在取得突出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进一步转型的客观要求十分迫切。

  其一,不少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徘徊在1%左右,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指标超过2.5%,低研发投入强度明显制约了企业创新和产业链、价值链升级。同时,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跃度和成果转化率也较低,平均每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仪器和设备原价仅为361.2万元,有效发明专利中仅有47.5%得到实施。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偏低,新产品产值率不到20%,远低于制造业强国50%以上的水平。

  其二,本土领军型龙头企业少、自主品牌少。即便在一些制造业优势产业领域,江苏也明显缺乏领军型企业。例如,江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尽管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总体规模也较大,却没有一家像华为、华大基因、大疆无人机那样的龙头企业。自主品牌少,则更是江苏制造业的一条短腿。例如,江苏汽车产业产量很大,有多家“超百亿”销售规模的企业,甚至还不乏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那样的高端汽车企业。但是,整个江苏却没有一个自主汽车品牌。

  其三,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不强,产业层次亟待提升。与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相比,目前江苏制造业还缺少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已有产业集群的小规模和小辐射力使得制造业对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带动和影响力不强,难以有效构建起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不少制造业产品利润率较低,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整体的竞争优势比较单一。同时,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还偏低,占制造业主导地位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企业“小、散、低”的现状较为普遍,整体的产业层次亟待提高。

  其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人才队伍支撑尚不到位。数据表明,在江苏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里,只有不到10%的企业拥有“双创工程”和“333工程”等人才工程的重点人才和团队,每家企业平均拥有高级专家不到2人。从全省范围看,不但制造业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得不到满足,而且一些企业需要的大量技工型专业人才也得不到保证。人才队伍的支撑尚不到位,将严重制约制造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把制造业转型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最关键的是要从多维度采取措施,真正有效地促使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

  选择以“换道超车”实现价值链“中段崛起”的制造业发展路径。全球价值链曲线的演变趋势是:价值链的中段因为加工环节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价值增值环节,其结果是关键增值环节可能同时集中于标准规则制定、智能制造和个性化集成三个阶段,原有的价值链曲线相应地逐渐趋平。江苏应该依据全球价值链曲线的演变趋势,跳出传统“微笑曲线”的思维逻辑,选择以“换道超车”实现价值链“中段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这条新路径的本质就是以“中段崛起”带动“两端抬高”来实现制造业价值链高端攀升,推动制造业整体跃升。一方面,要做强产业链中段的加工制造环节,以智能制造替代传统制造,推动价值链“中段崛起”。另一方面,要着力带动“两端抬高”,以智能制造过程的提升来推进研发设计及品牌打造水平的提升。

  增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制造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争取大幅度提高创新活跃度。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基计划,加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技术攻关,推动江苏智能制造跻身世界一流。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汇聚和放大江苏的科教优势,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着力打造江苏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技术交叉融合,强化创新探索意识,鼓励形成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争取获得独特技术的颠覆性效果。

  大力培育本土领军型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要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本土领军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坚持把培育壮大本土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本土龙头企业向集团方向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和牵动效应。要将本土企业名优特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前提下,优先选择本土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巧妙的品牌运作,强化江苏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提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和制造业的整体产业层次。要对标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通过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来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制度成本,提高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从而有效提升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逐步使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彻底改变企业“小、散、低”的现状,大幅度提升制造业的整体产业层次。

  强化制造业发展的人才支撑。要注重把顶尖人才引入制造业,引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统筹省技术研发方面的财政资金,对企业引进、培养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人才给予奖励。引导省内高校、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开设先进制造业专业课程,与企业合作培养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持各市、县(区)加快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平台、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训。

  (作者为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教授)

  走近长江学者

  ●学问要有史学和经典之“根”。

  ●学者要有瓶颈意识。

  ●学问之美在于精致。

  ●学者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大家。

  ●学者的“家”,既是学术家园,也是精神家园。

  学者简介

  樊和平,笔名樊浩。全国伦理学界第一批、江苏人文科学第一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江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副主任、资深研究员。主要学术成就有:出版个人独立专著14部,作为第一带头人合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独立发表论文260多篇。成果获全国、教育部、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重大招标项目2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20多项。

  记者:您在江苏社科名家文库《樊浩卷》中,曾用“四个三部曲”来概括自己30多年的学术进程,请您简要回顾自己的学术研究历程。

  樊和平:回眸自己30多年学术进程中的轨迹,从硕士学位论文提出“伦理精神”的概念开始,都在追寻一个共同的主题:“走向伦理精神”。迄今为止,可以作为代表作的,是已经和正在完成的四个三部曲,每个三部曲都是3本书,共12部著作。

  第一个三部曲 ——“中国伦理精神三部曲”。“疏浚生命银河”,聚力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传统及其现代转化。《中国伦理的精神》是关于中国伦理精神的逻辑结构;《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是中国伦理精神历史建构的生命呈现;《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是关于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转化和现代建构。三部书前后花了八年左右时间完成,形成关于中国伦理精神的“逻辑—历史—现实”的诠释系统。

  第二个三部曲 —— “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叩问形上世界”,是关于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建构的三部曲,这也是我第一次重要学术转型。第一个三部曲完成后,我开始从历史走向理论,进行道德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为伦理道德寻找形而上学“理念”,《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为伦理道德确立精神哲学“基础”,而《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为伦理道德寻找精神哲学“形态”。理念、基础、形态,构成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的学术主题和理论重心。

  第三个三部曲——“道德国情三部曲”。“回到事实本身”,致力伦理道德中国国情的调查与研究。这是我学术进程中的第二次转型,它包括率领团队完成的2010年出版的两大调查报告,即《中国伦理道德报告》《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我独立研究报告《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还有正在完成的团队成果《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报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这个三部曲有两个特点:一是“很现实”,它们是全国性大调查的成果;二是“很团队”,调查研究都是在我带领下的大团队攻关。在此过程中,东大建立了“道德国情研究基地”,2015年建立了“道德发展高端智库”。

  第四个三部曲——“道德哲学讲习录三部曲”。“演奏文明交响”,是关于中西方道德哲学经典的跨文化对话。这是第三次学术转型,其要义有三:一是回到经典;二是教学和科研良性循环;三是文明对话。自1988年以来,我就开始给研究生讲授中国伦理史课程,至今从未间断。2004年起,给博士生分别开设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两门学位课。在讲授中,不仅本校其他学院学生经常来蹭课,还有外校学生赶来旁听。我欣赏老北大教授们的课堂风范:来者不拒、去者不究。我一开讲,学生们就将录音设备放在桌上,由此给我启发,将它们做成精品,形成《中国伦理精神讲习录》《黑格尔道德现象学讲习录》《黑格尔法哲学讲习录》。

  在四个三部曲基础上,正着力建立伦理道德或以“伦理精神”为核心的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已有蓝图的是专著《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体系》,带领团队完成了近百万字的专著《现代伦理学理论形态》。

  记者:这四个三部曲,呈现的是“走向伦理精神”的学术历程,也是一次“精神”的生命旅程。您是如何突破自我,不断向前推进的?

  樊和平:我的学术风格和学术抱负,是做沉潜学问,成一家之言。在学术推进中不断自我超越,也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建构。反思自己的学术成长,几个要素很重要。

  其一,学术要有史学和经典的功底,否则便没有“根”。做一个学者,特别是人文科学的学者,首先要研究历史,至少要精通一门学术史。我从中国传统伦理的元典《四书》开始研究,同时熟读经典,至少要钻透几本中西方经典,作为自己学术上的“看家本领”。中国传统伦理,以及《四书》和黑格尔道德哲学经典,是我的学术功底所在。

  其二,学者要有瓶颈意识。学科是相通的,囿于狭窄的“学科”意识,无异自我禁锢。在学术研究的重要转型中,我每每自觉到自己前行的瓶颈,便努力消除。我曾发现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缺场成为自己推进伦理学研究的瓶颈之一。当时我找到了图书馆所有较权威的经济学与管理学著作认真研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本专著《中国人文管理》,进行伦理、文化、管理与经济的交叉研究,然后拿着这本书投奔著名管理学家周三多先生门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我也打通了伦理学与教育学,又学习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等等。

  其三,学问之美在于精致。先圣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乐之”?我觉得就是体验并追求学问与学术之美。我因为出道较早,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不少“全国最年轻的纪录”。我总认为自己很年轻,成长的时空很充裕,因而先把思想迸发和表达出来。进入21世纪之后有了新的觉悟,学问不光要有思想,还要精致。我常常跟学生说,学问做到一定境界,是有美感的,可以玩赏。

  其四,跋涉晦涩所获得的灵性启示,是治疗病痛最好的药方。我们七七、七八级的大学生,对学习机会有种虔诚般的珍惜,大学期间学习之刻苦,完全可以用“疯狂”二字表述。沙塘园食堂就在教学区对面100米,但中午不回去吃饭,面包放在书包里,饿了就吃一些,为的是节约排队时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机会多,担子也重。我长期是教学、科研、行政“三肩挑”,平时工作忙,晚上和假期集中写作,因而心能体能透支较大。我的身体曾出过两次较大状况,一次是1994年暑期。南京的夏天素有“火炉”之称,没有空调,又住“水帘居”的筒子楼,潮湿闷热,连续20多天写作后,倒在桌子底下,既站不起来,眼睛也看不清,恢复了几年时间。第二次是2002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再次倒在办公室。回国治疗期间,我开始啃读哲学界的“天书”: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精神现象学》。“我给自己开了一副虽不能治病但却可以捱过如年之日的药方:暖阳下啃‘天书’……极端的痛苦与极端的晦涩,居然奇妙地中和着,让病痛和时光一同流逝。”

  记者:您曾说过,“在世界的断裂带上,我们来了!”这一“断裂带”指什么?您认为,当前伦理学的学术前沿在哪里?

  樊和平:现代中国学界对西方理论的简单移植,导致很多学术弊端,所谓“欧风美雨”,西方学界刮什么风,中国学界就下什么雨。2010年,在英国的伦理国王学院做访问教授时,为了解西方前沿到底是什么,我将大英图书馆所有伦理学的藏书做了一次彻底检索,试图以此发现和描绘西方学术演进的轨迹。我发现上个世纪后期,西方发生经济危机,高校经费严重不足,学者需要到企业、政府去找课题和研究经费,于是就得为社会、政府、企业服务,转向应用学研究。紧接着的问题便是,宏大高远理论建构的藏书逐年下降,至本世纪初进入拐点。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文化传承就会遭遇危机。我认为,西方学术至少在伦理学领域一个断裂带已经形成,我们应该站在这个断裂带上制定自己的学术与学科发展的战略,以自己的艰苦努力,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来了!于是,我们东南大学伦理团队确立了道德哲学与重大应用一体的“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后来我们所做的道德发展智库,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问题”,并通过独立的理论研究探讨和解决这些前沿问题,建立中国理论和中国气派。

  记者: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您认为,如何做一个学问人?

  樊和平:我认为当下要成为一位好学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学会孤独是学者必要的坚韧和坚守。当今之世,在繁荣的时代,喧闹的社会,学会孤独,忍耐孤独,享受孤独,可能是思想创造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气质要素和品质构造。害怕孤独,不会孤独,当下已经漫延为学者的“恐惧症”,可是学者不能忍受寂寞和孤独怎么能“酿”出好学问呢?

  思想要有责任感。贡献有创造性的思想是学者的天职,也是学者的特权。可是思想不能变成“拍脑袋”,只有经过学术反思、学术论证、学术批判的思想才具有生命力。特别是在智库时代,每提出一个重要建议时,我们都应当自问:如果建议被采纳,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能不能对后果负责?学者要有境界,有情怀,以恪尽自己的本职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专家”而“大家”。学问的第一种境界是成为专家。什么是专家?专家是用大家都不懂的话讲出大家都不懂的道理;学问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大家。什么是“大家”?“大家”是用大家都懂的话讲出大家都不懂的道理。因而学者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境界和人生境界,最后由“专家”而“大家”。有抱负的学者一般都有志于成“名”成“家”,这当然没什么不好。然而学者的最大悲哀,是有了“名”而没了“家”。对现实的社会责任感,对文化传承的贡献,就是学者的“家”,既是学术家园,也是精神家园。

  记者:您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我们《思想周刊》的作者与读者,对《思想周刊》有何建议。

  樊和平:“让思想体现为现实,让现实趋向于思想”,希望《思想周刊》办成思想的园地、学术的殿堂。

  记者 杨丽 魏晓敏

  评论园

  “太阳能智能新风系统”,可将室外空气加热送进房间内,让房子能“呼吸”;“骨传导”产品可把声音信号转化成不同频率信号,让耳膜和颅骨双通道聆听声音,增加了运动和出行时安全;戴上虚拟现实眼镜,手持人工智能“机器人臂”,大屏上字帖铺开,就可临摹出书法作品,体验者直呼“太有趣”……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江苏这些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项目的共性。人文之光闪耀,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荷兰设计师罗斯加德说:科技如诗。他把梵高名画《星空》化成发光公路,一条自行车道穿过梵高曾经生活工作之处,给人以浓浓的诗意;他还创作了智能高速公路概念模型,欲根据温度改变路面成像效果及时提醒司机。南京有位城市规划从业者和合伙人在江宁建了个民宿,院子里的“星空泳池”以梵高星空画作为池底,营造出“诗意的栖居”,每逢节假日往往“一房难求”。人文与科技接轨,有着巨大创造空间和市场需求。

  科学技术是棵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要素是其皮与叶。没有树干,皮与叶无所依;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让文化与科技接轨,让科技闪耀人文之光,就是要用“人的尺度”统摄科技,给人更多便利舒服及健康和美感体验,以免“繁茂的大树”变成“木头”,枯燥无趣,了无生机。说“科技如诗”,也无非是希望少些“科学技术的木头”,努力让科技创新因人文而繁茂美丽,让人文与科技双翼齐飞,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只要干货”几乎成了时代病。“干货”原本用来比喻不含水分之事,但“只要干货”则是只讲技能,不要其他。比如读书只读摘要,根本不知“原汁原味”。在科技创新领域,“只要干货”更是由来已久。“硬邦邦的造型,冰冷冷的感觉”,是长期以来不少国产家电产品留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其实,这就是在制造“科学技术的木头”。人文意味着温度,意味着美感,意味着功能人性化,在品质化和个性化消费时代,只讲“眼前的苟且”,不讲“诗与远方”,注定不会有市场竞争力。

  有位外国学者发问:中国很多城市为何那么难看?比如“北京微缩版”盛行。道路宽度向北京看齐,公共广场以天安门为标准,既浪费也不美观;建筑、人、景观和功能之间不协调,生产区和生活区截然分离,市民钟摆式活动,交通拥堵成常态;有绿化、没有山水,有建筑、没有栖居,有规划、没有特色,有高度、没有记忆。说来说去,还是“科学技术的木头”太多,令人气闷。

  “文评”在南京已实行数年了,即南京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项目,都要委托第三方编制文物影响评价报告,“文评”过不了,后续工作免谈。从规划设计角度看,这是自觉寻求“人文依据”,“补牢”于“亡羊”之前。一事当前,我们总要问是否有“科学依据”,但很少有人问是否有“人文依据”。在所有创新领域欲力避“科学技术的木头”,就应“人文依据”与“科学依据”并重并举。

  当人们站在塔的不同侧面底部时,相互之间相距很远,但爬到塔的高处时,相互距离就近了。“科技”与“人文”分离,只是因为我们站位太低。科学从其源头到其精神本来就是人文的。技术满足人物质需要,人文满足人精神需要,科技和人文不可分,也是相互滋养的。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价值为引领,让更多“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美好时代”必将给人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