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娄勤俭参加所在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时指出,梁家河有“大学问”,要通过学习《梁家河》真正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从重温党的历史、追寻领袖足迹中汲取营养和力量,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持与新时代同行,推动思想大解放,以实干担当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本期“新论”特邀省内外专家撰文阐释梁家河背后的感人故事和蕴含的精神力量,让读者更好地学习、感悟梁家河的“大学问”。

  2018年5月2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纪实文学《梁家河》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在各地引发强烈反响。本报记者专访了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惠西平,听他讲述《梁家河》背后的故事。

  记者:纪实文学《梁家河》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请惠社长介绍一下《梁家河》一书的创作背景和策划编写过程。

  惠西平: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度过七年青春岁月的地方,是他读懂人民、读懂中国的地方,是他向全世界诠释“中国梦”的地方。梁家河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青春岁月,也见证了总书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初心。2016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将编辑出版《梁家河》一书列入计划,同年10月赶赴梁家河开展调研,制订编写大纲,并确定在延安本地组建写作团队。作者和编辑多次到梁家河实地调研采访,先后去延安市、延川县及文安驿镇等各级档案馆、图书馆、梁家河村史馆、延安市知青馆查找资料,数次召开编写讨论会,书稿历经8次修改,于2017年1月完成初稿。2017年4月,在社长、总编辑的带领下,对书稿进行逐字逐句、精雕细琢的编辑加工,确保史实准确,行文流畅,文字精炼。书稿先后历经45次修改,于2018年3月最终定稿。

  记者:《梁家河》一书出版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学习宣传热潮。请您详细谈谈《梁家河》一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特色和重大意义。

  惠西平:《梁家河》全书共10.2万字,40幅图片穿插其中,该书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第二部分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修田、建沼气池、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读者感受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 的坚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一声声喊我小名”,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我们走在阳光路上”,通过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读者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梁家河》一书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情节,让读者在感知总书记青春风采的同时,汲取力量,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记者:在《梁家河》一书的封面上,印着习总书记说的一句话:“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都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您如何理解梁家河的“大学问”?我们从中能够汲取到什么精神力量?

  惠西平:我认为学习领悟梁家河的“大学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艰苦奋斗,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16岁到22岁,正是一个青年人的黄金期,是青年人树理想、定志向的关键期。而习近平在青年时代,却从繁华的北京来到陕北偏僻的山村,从初中学生成为天不亮就要上山干农活的知青。梁家河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留下了他的足迹,洒下了他的汗水。在总书记看来,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二是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身处逆境不忘读书修身、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梁家河人的印象中,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也不忘阅读。对习近平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精神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他说:“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三是要用心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团结群众、善于凝聚群众的力量干事业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时,主动融入群众、融入实际。他向村里人请教如何干农活,如何生火做饭、如何补衣缝被,真正成为一个农民,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带领乡亲们干成了一番事业。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只有团结,才能够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四是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心里装着群众,时刻关心着老区群众脱贫的伟大情怀。离开梁家河40余年,习近平始终记挂着村里乡亲们。以人民为中心,心里装着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饱满深厚,隽永悠长,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在情感上的深刻体现。

  五是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以梁家河为例,向世界诠释了“中国梦”的意义和中国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要我们牢记使命,奋力前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会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记者 陈立民

  《梁家河》是一部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兴邦的心路纪实。我们要通过学习《梁家河》真正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以实干担当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起点。面对梁家河的恶劣生活环境、艰苦工作条件,青年习近平善于思考,放下身段,与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打成一片,以实干精神和担当意识,为自己七年的梁家河生活,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梁家河虽小,但为青年习近平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夯实了他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历练和成长,生动诠释了践行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核心要义,就是实干和担当。实干是基础,担当是自觉。实干和担当是每个共产党人自觉、主动地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将个人荣辱、命运融入时代的洪流中,以舍我其谁的实干精神和担当意识,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抉择乃至生死存亡之时,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气和胆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对新时代,我们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增强实干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要用铁的肩膀负起该负的责任,做好该做的事情,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担起来,把从严治党的责任担起来,把本职工作担起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以实干担当化解工作中的不作为不想为。实干担当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苦干实干。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身体要进入新时代,思维方式和工作状态也要适应新时代,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差的地方去,既听群众的顺耳话,也听群众的逆耳言,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同时,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铺垫、打基础、立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放下花架子,摆出真姿态,不做表面文章,不喊空洞口号,要以钉钉子的精神真抓实干,不折腾、不反复,一步一个脚印,切实把工作干到实处,让实干担当成为激浊扬清的时代风尚。

  以实干担当绘就江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实干担当就是“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既要做好“久久为功”的准备,又要在落实工作中坚持“雷厉风行”的作风。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实施方案要抓到位,实施行动要抓到位,督促检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宣传引导要抓到位,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亲力亲为、抓实工作。遇到思想阻力和工作阻力,要努力排除,不能退让妥协,不能松懈斗志、半途而废,真正让江苏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干担当要求我们在解决江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践中 “出实招、求实效”,让理论正确性与现实可行性有机结合。必须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出新思路、谋划新战略、落实新举措,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实现发展的质量、效率、公平和可持续的有机统一。新发展理念要在江苏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实干精神和担当自觉。

  实干担当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者要敢闯敢试,能尽责、敢担当。改革面对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当改革促进派,又要做改革实干家,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实干担当的过程就是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的过程,就是让党员领导干部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而接续奋斗的过程。

  (作者为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

  人民是前进的基石,时代是奋斗的坐标,共产党人能否扎根人民、引领时代,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下乡插队的地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观、时代观形成的起点,其核心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求得基层的“大学问”。“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这句话,被印在了《梁家河》的封面上。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决策,这不仅是近9000万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党对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方面,广大基层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阵地”,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是夺取伟大胜利的“胜负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而人民集聚在哪里?在基层。“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因此我们要走进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成长成才的营养,在基层历练中成长为兴业报国的栋梁。

  融入群众的“大家庭”。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人民拥护爱戴的领袖,正是源于其从梁家河时期就源源不断流露出的对广大群众深沉而无私的爱。对于一个不满16岁的从首都北京而来的“高干子弟”,想要适应陕北的艰苦环境谈何容易,然而青年习近平谨记长辈的教诲,“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克服了饮食关、跳蚤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与梁家河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当地群众培养出深厚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老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

  投身实践的“大熔炉”。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已经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石春阳曾这样评价习近平,“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村子里缺柴烧,习近平就从四川引进沼气技术;村民吃水困难,就亲自带领大伙打井,经常光着两条腿踩在冰冷的泥水里挖土;大队里的镰刀、锄头等劳动工具不足,就兴办铁业社,多打出来的铁具还能卖到供销社赚钱;耕地不够,就带大家打坝地;为了方便群众生活,还陆续办起缝纫社、磨坊、代销店……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积极投身当地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不仅极大改善了梁家河村的风貌和村民的生活,也为此后其在各个岗位中所展现出的实干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甘于扎根基层、乐于融入群众、善于开展实践,为此后带领党和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当今青年一代生逢盛世,更要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建功立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中发光出彩。

  (作者分别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梁家河》一书真实记录了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以及他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处处生动的场景,彰显了习近平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带头实干的作风。我们学习感悟《梁家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铸就为民造福之心。

  铸就为民造福之心,就要坚持深入基层了解人民。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梁家河这个陕北黄土高原上普普通通的小村庄,是中国农村基层的一个缩影。七年多扎根基层的经历让习近平获益匪浅,为今后的成长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和江西大学生村官交谈时指出:“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有了这个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学习感悟《梁家河》,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需要经常走下去,“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体察群众之所想、体味民生之多艰,真正明白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把问题找准,这样为民造福才有针对性。

  铸就为民造福之心,就要坚持担当实干服务人民。习近平为了改变梁家河村的落后面貌,同父老乡亲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在村上办起了代销店、缝纫社、铁业社,建成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带领村民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实事。学习感悟《梁家河》,要坚持务实担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改起,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一些顺民心的好事、得民心的实事、暖民心的难事,真正做到为民排忧解难。

  铸就为民造福之心,就要坚持团结群众依靠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习近平与乡亲们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心心相印、同甘共苦,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青年习近平成就了梁家河,梁家河也成就了青年习近平。习近平曾先后写了10次入党申请,终于在梁家河被组织批准入党,后来还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1975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上大学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自发前来送行。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到梁家河,与昔日“小伙伴”们挨个儿握手、嘘寒问暖,用陕北方言同大家拉家常、坐土炕、访窑洞、吃酸菜、叙旧情,彰显了习近平与群众亲如一家的浓情深意。学习感悟《梁家河》,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团结群众,以群众的语言,真诚平等地与其交流,真心实意地倾听民声,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信任你、拥护你,党的事业才会有进步,党的执政根基也就会更加稳固。

  铸就为民造福之心,就要坚持以上率下赢得人民。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上行则下必效。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示范,是无声的命令、是生动的榜样。1975年,习近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总是走在前、干在先,苦活重活抢着干,干一件成一件。这种以上率下、亲力亲为的作风,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风范。习近平在梁家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只有短短两年时间,却干成了他们几十年都没有干成的事,使梁家河成为远近闻名的好村子。学习感悟《梁家河》,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从而汇聚起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伟力。

  铸就为民造福之心,就要坚持人民至上心系人民。习近平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中,40多年来始终保持对梁家河乡亲们的关心牵挂。2015年2月13日,他专程回到梁家河看望村民,走田间、上地头,挨家挨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为解决贫困问题出谋划策。当晚,他在延安主持陕甘宁革命老区扶贫工作会议,对全国贫困地区脱贫问题确定了大政方略。他走访的是梁家河村民,牵挂的是全国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温饱问题、富裕问题。这种真挚为民的情怀,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学习感悟《梁家河》,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用诚心和爱心,与群众架起一座连心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作者为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主任、教授)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特别强调,要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决策。省委准确把握新时代江苏的新方位新坐标,提出了“六个高质量”的发展任务,推动江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

  南京江北新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开发基础好,发展定位高,一举一动都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今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建设好南京江北新区”。可以说,江北新区的发展既要继承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历史经验,也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成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和排头兵。这是国家级新区自身的发展使命,也是江北新区在全省全市坐标系中该有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综合性功能区,江北新区要实现“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必须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符合新区实际的发展新路。

  省委鲜明提出,江北新区要成为全省改革创新的策源地和重要增长极,为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江北新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同时,始终牢牢把握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着力构建以创新为引领,以“两城一中心”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江北新区的创新发展之路能走多远,关键在于思想解放的程度和思想境界的高度,只有思想再解放一点,目标再提高一点,才能让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一点,人民群众才能更早共享新区发展的成果。江北新区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及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雄安等国家级新区的有关要求,努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把握江北新区发展的历史方位,按照更高标准重新审视江北新区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去年以来,江北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陕西西咸新区、深圳特区及省内苏州等地频繁互动。今年4月,在雄安新区获批设立一周年之际,又专程赴雄安新区调研学习,进一步认清不足、找准差距,瞄准标杆、奋起直追。为此,江北新区提出要对标雄安新区的高标准规划、浦东新区的高水平发展,力争到2020年经济总量迈上 3000亿台阶,到2025年再翻一番达到6000亿规模,“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全面实现,在国家级新区的发展中走在前列。

  内引外联,让创新成为江北新区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新时代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省委书记娄勤俭也站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高度,提出江北新区要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创新支点。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北新区一直以自主创新先导区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开放型协同创新体系,努力打造成为全省全市的创新高地。

  一方面,深入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打造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地。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医学研究院、哈佛大学肿瘤医院等多个国际顶级创新平台签约落户江北新区。同时,设在美国硅谷、英国牛津等地的若干海外创新中心,积极发挥着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来华创新创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国内,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瞄准世界前沿科技,围绕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交叉学科,结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共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新区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另一方面,推动科技、金融、产业协同促进、深度融合。江北新区把科技、金融与创新、创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研究、统筹谋划,在省市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基础上,拿出了创新十条、灵雀计划、人才十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等一系列硬招实招,不断健全科技服务共享体系,围绕科技创新大力建设扬子江新金融中心,用资本的力量助推科技成果转化,让金融成为科技创新项目的启动器、放大器、加速器,打造创新创业创投铁三角,使创新创业成为新区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响亮名片。

  加快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两城一中心”建设为契机,努力打造更多影响世界、引领全国的产业地标。新区的新,不仅在于新的发展理念,新城开发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到新的发展动能上来。

  江北新区历史上以钢铁、石化、发电等传统重化工产业为经济支柱,要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必须要在产业破和立上同时发力。为了破解减重减化难题,新区推动原化工园区转型升级为新材料科技园,按照产业发展新趋势、优化提升产业布局,开展二次创业。此外,通过开展“263”专项整治,进一步严格安全环保标准,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不断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壮大集成电路产业,既是积极响应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江北新区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培育新动能的务实举措。而生命健康产业,更是提高人民生活福祉和幸福感、满意度所必需。当前,江北新区聚焦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打造中国的芯片之城、基因之城,使其不仅成为南京乃至江苏的产业地标,未来更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短短两三年时间,江北新区已集聚集成电路企业超过100家,成为全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产业的新高地。上半年,新区抓住台积电(南京)公司12吋晶圆项目量产的有利时机,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门赴台湾举办了芯片之城专题推介,在岛内IT产业界形成一股江北旋风,新区正成为江苏一个台商投资的新高地。位于江北新区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存储容量已达52PB,可以满足江苏全省的健康医疗档案、影像资料存储。60多台世界最先进的基因检测设备,年测序能力达50万人次,是全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基地。看似关联不大的一些功能布局,但对江北新区来讲,正是以基因为突破口,通过开展基因测序、健康大数据等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推动新药特药开发,并借助基因技术拓展精准医疗服务,形成一个以基因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链。到2020年,新区将形成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若干个千亿级规模的新兴产业集群,成为推动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为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

  战胜面临的新挑战,抓住前进中的新机遇,唯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联系江苏大学事业的改革发展来说,近年来综合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的快速提升,是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结果。国家进入了新时代,学校的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进入了向研究型大学迈进的新阶段。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深入推进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就更加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解放思想首先要学习先进的思想。当前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中关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是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和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根本指南。今年5月2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特别是“要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

  解放思想要实事求是,立足发展实际。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高等教育需要和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紧紧围绕这个矛盾变化,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解放思想,要解决不愿、不会、不真解放思想的问题。观念转变、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不首先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抓改革促发展就会怕这怕那、瞻前顾后,解放思想就有可能流于形式走过场。首先,解决不愿解放思想的问题。着重破除与己无关等认识,特别要纠正认为解放思想是领导的事,是少数部门少数人的事等模糊认识,解决总感到老路子好走、老框框好用、老办法好使,以及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惯性思维。破除怕出毛病、怕犯错误的观念,解决不敢突破惯例、不敢试、不敢闯、不敢创新的问题。说到底,不愿解放思想的问题其实是认识的高度还不够、站位还不高。其次,解决不会解放思想的问题。解放思想先要有思想,着重破除不知什么是解放思想,特别是解决不知道从哪里着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思想不够敏锐、思考不够深邃、思路不够开阔的问题,解决学习不深、调研不够、认识不高的问题。说到底,不会解放思想的问题其实是眼界和水平还不够。此外,解决不真解放思想的问题。着重破除流于形式的假解放,特别是讲起来头头是道、热热闹闹,但一落实到行动上仍沿用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做法的问题。解决搞花架子应付、没有实招脱离发展实际的解放思想。说到底,不真解放思想的问题其实就是常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的问题。

  解放思想要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解放思想,不仅是认识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必须实实在在落到解决深层次问题上,必须最后体现在新担当新作为上。为此,必须强化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瞄准事业改革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弄清问题背后的思维症结,提出改革创新的举措办法,以知行合一的思想大解放,深入推进事业发展。解放思想最终都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总结起来是一个字“干”,就是要不务虚功、埋头实干,围绕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切切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当前,在“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中,江苏大学还面临着不少瓶颈和难题,在一些关键环节上还有待取得新突破。如何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如何进一步集聚更多的高端领军人才实现院士的突破,如何取得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如何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急需和区域转型升级发展,都是需要啃下的“硬骨头”。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奋斗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作者为江苏大学党委书记)

  日前,省委及时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纪检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在雷厉风行抓追责问责的同时用好容错纠错新机制,引导广大干部抛开顾虑,以勇于开拓进取的行动自觉争做新时代合格答卷人。

  建好容错新机制。建立容错机制,着眼点在于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目的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增强干部干事创业底气。要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这一背景。在新时代提倡容错,推进容错机制落地生根,应清醒认识到:讲容错不是不讲问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理念永不过时,不能通过容错搞纪律“松绑”,消解问责的严肃性,这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同时,讲问责不是不讲容错,容错和问责具有统一性,容错是对问责机制的一种良性补充,能够有效避免勤政廉洁的干部被问责利器误伤,有利于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要牢牢把握“三个区分”这一原则。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为准绳,通过严格的区分划界,明确容错内容,解决好容什么的问题,不让宽容成为无章法的纵容,不让保护成为无原则的庇护。要牢牢把握科学制定这一方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容错方案,确保容错机制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容错机制要与防错机制、纠错机制结合起来,把出错的风险降到最低,把出错的处罚降到最轻,把出错的影响降到最小。

  用好容错决定权。因势而生的容错机制,对推进改革与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反向激励作用,必须要用起来,不能任其休眠。发挥容错机制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善于运用容错决定权。容错判定要精准。综合考虑问题发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因素,明晰容与不容的界限,对于有违纪违法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的事项,要坚决排除出容错范围,防止容错成为干部违纪违法的挡箭牌。对于在深化改革、推进发展中发生的无心之失、无心之过,应当做到不放大问题,不搞层层加码式的问责,结合实际情况启动容错机制。容错程序要规范。树立阳光容错理念,通过调查核实和集体研究,在法纪框架内公开透明地做出容错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防范借容错之名容私利、容私情,让容错工作走进人心、凝聚人心。减免责任要适当。在作出容错决定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责任的减免,对该减轻责任的责任人不能免除责任,对该免除责任的责任人不应减轻责任,避免减轻责任和免除责任相互代替使用,保证容错合理、适当。典型宣传要跟上。既要通报问责的典型案例,又要宣传容错的典型事例,形成鲜明对比,树好为敢干事者兜底的政策风向标,激励广大干部放开拳脚争做改革的闯将、发展的先锋。

  做好纠错后半篇文章。为干部撑起保护伞,为伟大事业保驾护航,不仅要在容错免责、容错减责上下好功夫,还要下好纠错后手棋,坚决清除困扰干部和事业发展的消极影响。要坚决纠偏纠错。在巡察监督、执纪监督、信访举报、审查调查和各类专项治理中,一经发现正在进行的错误尝试,应按照既定程序及时喊停,遏制损失和不良影响继续发生。对于既成事实的错误、偏差,应以不遮掩、不回避的正面态度积极补救、认真纠正、堵住漏洞,拨正方向,确保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按规律办事成为常态。要加强教育帮助。通过跟踪回访、谈心谈话等方式,教育引导容错对象吸取教训、重拾自信,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改革创业的大潮中去。要加强结果运用。对容错免责的干部,应公道公正地对待,明确在各类考核、选拔任用、表彰奖励、代表委员资格等方面不受影响,不增加隐形成本。对于容错减责的干部,应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结合其一贯的表现,统筹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合理安排使用,让人尽其用,才尽其能。要加大干部保护力度。通过适当方式为遭受诬陷的干部站台撑腰,澄清事实、还以清白。对诬告陷害、造谣诽谤等歪风邪气,应及时出手狠刹,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作者为海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马庄村是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马庄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基层的生动实践。

  这体现在,首先,马庄村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马庄村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确定每月25日为党员活动日,创新开展一强三带党建工作法,常年坚持每月1日举行升旗仪式,让红色灯塔亮起来、红色阵地强起来。二是始终把文化立村作为最执着的坚守。30年来,马庄村常态化开展周末舞会、农民运动会等,每年评选五好家庭、十佳好婆媳,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振。精神力量不断转化为创造财富的动力,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8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8万元,位居徐州市前列。三是始终抓好农村带头人这个最关键的少数。孟庆喜同志曾担任村书记30年,坚持文化立村不动摇,让马庄农民乐团不仅奏响了精神文明主旋律,还振奋了农民的精气神。

  弘扬“马庄经验”,是贾汪的政治责任。我们将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贾汪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推广“马庄经验”,打造乡村振兴的贾汪样板。

  一是高目标定位,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当前,贾汪面临省委省政府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重大机遇,纵贯境内37公里的京杭运河,串联东部农业4镇、54个行政村,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今年以来,我们放大“马庄经验”,全力打造磨石塘特色田园乡村,形成了西有马庄、东有磨石塘新格局。同时,还打造了岐山村、小吴村、榴园村等一批特色田园村,形成一“马”当先、百村争鸣的生动局面。此外,贾汪作为徐州市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区,城乡融合迈出新步伐,乡村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观。我们将继续把乡村振兴摆在重要位置,扎扎实实干、持之以恒干,确保每年都有新变化。

  二是高标准落实,实现乡村产业旺生态旺人心旺。在产业方面,抓住马庄村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的重大机遇,以容纳1000人加工香包的香包大院和集旅游婚庆文创于一体的婚礼小镇为特色产业基地龙头,让马庄示范带动效应更明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一批农家乐、采摘园和特色民宿,把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变为金山银山。放大香包产业效应,成立香包专业合作社,建设香包产业园,让小香包变成富民大产业,让香包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生态方面,对照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十条标准,逐项整治,确保在村级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取得突破。在“人心”方面,让农民乐团成为新时代新思想的宣传队,每村规划建设文化礼堂和农民讲习所,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发挥农村乡贤工作室、大老执理事会作用,深化网格化治理模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农民,并把富民作为最大任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三是高质量党建,筑牢农村基层战斗堡垒。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书,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三项机制,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在乡村振兴中一马当先、马不停蹄,打造一支敢担当敢作为的乡村铁军。首先,鼓励激励让能干者有平台、受重用。选派优秀机关党员干部下乡担任村支部书记,对成绩优秀、群众认可的予以提拔重用。推动村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建立健全工资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对优秀的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给予事业编工资待遇。开展孟庆喜式优秀村干部评选,把优秀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纳入乡镇领导班子。其次,容错纠错让敢闯敢试者有底气、受包容。对推进乡村振兴存在偏差失误的村支书,把握好政策界限,强化调查核实、科学认定,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再次,能上能下让碌碌无为者有压力、受惩戒。实行村级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对落实决策部署不到位、推动乡村振兴不力的村支部书记予以调整。对优秀村支部书记实行动态管理,对工作下滑、排名靠后的取消其享受待遇资格。深入开展村级巡察工作,主动将巡察触角向农村延伸,重点巡察工作作风不实、落实不力、思想懈怠等问题,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合力。

  (作者为徐州市贾汪区委书记)

  当前研究中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一,大国竞争与博弈日益激烈,且集中表现在中美之间。它是两种价值观和道义的碰撞,是制度性竞争的比拼。而国家间博弈最核心的,是有没有硬实力,有没有硬科技,有没有软硬结合的国家战略策略与经济实力。

  其二,世界第五轮产业转移已经开始。要使中国在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第五轮产业转移中的产业接续能力,形成更可持续的产业竞争力。只有加快向产业的中高端迈进,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其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在跨境电商已形成了一个大产业,要让外溢的消费回流,就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优质商品有效供给。

  其四,坚持高质量发展,是真正实现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需要。强国不只是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位、贸易总量第一位、制造业产值占比第一位,而应是各个方面都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其五,塑造大国形象,必须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很长一段时间意味着地摊货,后来商品质量有所提高但都是贴牌生产,常是出口境外再买回来。重塑大国形象,我们必须有好的产品,有让世界称赞的高质量市场,让消费回流。

  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六组关系:

  处理好“大”和“强”的关系。规模大,不等于强。规模数量外延的扩大,形成庞大的体量,这是虚胖,有时不堪一击。只有形成经济素质、质量、内涵不断提升的高质量发展,国家才有整体抗风险能力。

  处理好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关系。过于人为地按照西方发展模式调整三次产业结构,过于强调服务业占比,甚至把服务业占比作为衡量地方政府经济结构调整的指标,是个误区。作为一个接近14亿人口的大国,制造业永远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能让制造业产业空心化,必须延长制造业繁荣周期。

  处理好全产业链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关系。中兴通讯事件出来后,很多人指责中兴为何不做全产业链。中兴认为在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过程中,芯片做得好的做芯片,通讯系统做得好的做系统,集成做得好的做集成。这样组成的产业链条是合理的,也是符合经济全球化规律的。当遇到美国长臂管辖法律的制裁时,这种全产业链的正常分工就被打乱了。我们的根本对策,就是要尽快迈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而不是中高端。在全球产业链中哪怕是生产一块玻璃、一个模块、一个芯片,都能成为顶级的产品,才能迎接一切挑战。

  处理好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这三种创新方式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比较重视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这是一种高水平的模仿,也是一种高水平的拿来主义。在集成创新方面我们也有成就,比如高铁,250公里以下的技术都是引进的,但是250公里以上的技术全部是自己研究创造的。现在最需要的则是原始创新,是一种通过理论创新与发明,发现新技术、共性技术、原创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

  处理好匠心臻品与粗制滥造方面的关系。现在我们缺少古人那种匠心臻品,缺少德国企业家的匠心臻品,缺少日本百年老店或几百年老店的匠心臻品。江苏太仓有232个德资中小企业,其中有38个是世界隐形冠军。比如,一家专门生产转笔刀的企业,已经有236年的历史,转笔刀做到了世界之最,且世界所有知名化妆品牌用的削眉笔都是它生产的。这就是匠心臻品。

  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是重塑了一个微观经济基础。微观经济基础再造已经完成,而我们的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调整严重滞后。现在很多新工艺、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多受到了制度性的阻碍。优质制度供给严重不足,政府的思维、管理方式、行为方式都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如何能保证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非常重要。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要以人为本,给人以思想翱翔的外部环境。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新一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前提,通过思想解放解决影响国有企业发展质量的认识和体制问题,推进国有企业现代化的进程。

  首先,国有企业要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国有的产权属性和国家利益的责任担当,决定了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它与一般企业在组织目标、资产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性。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国有企业要生存和高质量发展,必须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国有企业能否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取决于能否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设计出既保持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又能发挥政府应该起的作用的方法。完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所在。目前,一个似乎合理的做法是,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以“监”为主,从法律上保护国家的利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为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则具体负责企业运行。

  但是,三者之间的权力是不等的、边界是不清的。前两者依次有较强的话语权和评判标准,后者则居于非平等、弱势的地位。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必须在三者之间建立规范、平等、清晰的关系,划清权力和责任的边界。一个合理可行的办法是,建立层级之间对称的权力责任关系。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机构设立负面清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机构对国有企业设立负面清单,无禁止则可行,谁行权谁担责。国有企业则在清晰的规则约束下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自己的决策和企业运行。

  其次,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企业家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两者之间很好地结合,才能保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同时,按照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合格的企业家队伍。

  要明确划分两类企业家的性质和作用。一类是“企业领导人”,他们由上级政府委派,有“准公务人员”的属性,在国有企业实施党的领导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职能。一类是技术类的管理者,他们具有企业管理的专门知识和能力,负责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发现商机、组织队伍等企业经营的工作。减少有行政级别企业领导者的职数,将更多的企业管理者“去行政化”。国有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上级政府派出,其它高级管理人员由职业市场产生。即使是上级委派的企业领导,也要注意其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的匹配性,且经过职业市场选择的环节。建立符合国有企业发展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机制,明确企业经营绩效与企业领导者的收入挂钩,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有企业的管理要在合规的基础上,更大程度上通过强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建立有效的监事会、独立董事和企业内部民主,实现内部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控制企业运行的风险。上级部门对国有企业的检查,不能照搬对行政部门的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工作的特点制定规则和要求。

  最后,深化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关系的改革,形成企业内部待遇公平、竞争有序、以绩效决定员工收入和升迁的体制,充分调动员工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优质的人力资源基础。在企业内部去行政化。国有企业除极少数主要领导外,一律取消与公务员序列对接的行政级别,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按市场竞争要求、按对企业贡献决定管理人员升迁的体制机制。国有企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下决心解决企业内部“僵尸公司”问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子公司之间的资产重组,或通过与非公有制企业、外资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式重组。对待实无价值的企业,则在稳妥安置相关人员的前提下进行破产清算或予以关闭。

  (作者为省人民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资金“脱实向虚”,出现“资金空转”等“金融乱象”。为此,需要从平衡社会融资结构、营造良好金融生态、严密防控金融风险三个方面入手,加快金融市场建设步伐。落实在行动上,需要着力打造“四大体系”。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构建多元融资体系。建设创新友好型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创业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对于“创新”“创业”等不适合银行提供资金的领域,通过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股权投资来满足资金需求,促进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资金供需主体双向选择和顺畅对接。抓住“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有利时机,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创新融资产品,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加快“投贷联动”融资服务模式的全面铺开,以融资模式创新加大对实体行业发展的支撑力度。完善普惠金融体系与绿色金融体系。

  扶持各金融主体协同发展,健全金融组织体系。补齐金融业态短板。鼓励保险业发展,着重支持能够提供长期稳定资本来源的养老保险发展,促进商业养老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发挥商业保险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长期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依法有序参与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等领域投资,规范有序参与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实现风险的市场化定价,将风险问题转化为价格问题,藉价格信号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扶持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引进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资信评级、资产评估、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打破资金供需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要素配置效率。建立国家级征信开放平台。

  贯彻市场化思想,培植健康的政金生态体系。清理废除扭曲金融定价机制、在金融市场上制造不平等市场地位的政策和规章。把宏观政策、政府工作与金融业务运行区分开来,特别是要处理好产业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关系,使政策因素成为金融市场的“参考项”而非“约束项”。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严格规范地方债务,杜绝各类隐性担保。提升政府对金融资源的运用能力,做好金融市场顶层设计。审慎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对建设项目和资本来源进行严格审核的基础上,依托资本市场推动政府融资结构从债务性向股权性转变。做好金融市场顶层设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通过不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措施,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努力为金融行业低成本、高效率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深化“穿透式监管”,打造全方位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强化“金稳委”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领导作用,推进金融监管政策、措施、行动的统筹协调,发挥各监管部门协同效能,凝聚监管合力。健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强化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监管政策、绿色信贷政策和普惠金融政策之间的协调,规避“审慎”与“绿色”“普惠”之间的政策冲突。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丰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处置预案,强化外汇流动和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综合考虑金融监管政策的宏观效应及对金融业态和市场运行格局的影响,加强监管协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避免监管政策过严,市场规制过紧,金融改革过急。密切关注货币调控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向过程中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把握渐进转向节奏,严防体制机制短期激烈变革引起的金融不稳定。

  (作者分别为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我国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加快构建质量和效益主导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支撑则主要是大城市和城市群。大城市的快速成长、对高端要素的集聚,促进了经济的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加速分离,加快培育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从全球城市空间体系和产业体系的高度叠加的运行规律来看,伴随着我国进入城市群主导的区域一体化新阶段,从原来的城市空间的产业分工将会扩大到日益膨胀的城市群空间的分工,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力量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可得到进一步发挥,空间与产业的融合度提升,更有利于提升城市与区域的发展质量。在城市群的大空间中,通过加快一体化进程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建议在三个方面强化共识,突出融合发展、协同发展:

  进一步创新城市与城市群的空间规划理念,构建区域融合、协同发展的现代城市群结构体系,加快建立起高效的区域发展协调机制,推进大中小城市的产业互融和空间融合,促进合理的空间层级体系和特色性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在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群空间中,城市群内部等级化的多中心演化,有效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均衡生产力布局,缩小相邻区间的收入差距、实现整体性的增长,出现阶段性发展“短板”的城市,会迅速得到帮助,避免自身的深度陷落。在现代轨道交通体系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城市的产业集群即使在空间上分离,但因区域内部具有高度互动的通勤性、便捷性,可以形成高效协同的功能体系。在一个超级城市群的区域内,核心城市的能级与所在区域的实力形成直接的正相关,“抱团发展”的共识得到强化,中小城市只有深度融入所在区域,成为骨干网络上的重要节点,才能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得到更好发展。

  通过构建城市群内多向支撑的创新空间载体,培育特色性的“创新单元”,促进城市群复合体内的结构重组与要素配置效率提升。要通过规划建设新中心、形成层级化的多中心,形成城市群内多中心的空间结构,达到内部的“规模互借”效应,在更大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实现经济的规模收益和集聚,促进整体上空间价值的平衡。在一个城市群的内部,由“群主”引导,各个层级的“群落”与“载体”将形成生生不息的创新机制与生态环境,不断在聚合中强化协同性,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培育出一个个特色主题性“空间落点”,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塑造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要主动把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与推进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高质量,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推进,在区域发展的大空间里来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积极探索基本现代化的联动、协同之路,落实具体行动计划。特别是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过程中,江苏要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坚持系统思维,在重大规划对接、区域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等重点工作上,全面展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的江苏担当和作为,在临沪地区、苏锡常、沿江城市群和江苏全域等多个层面制定方案、付诸行动,更高效地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系统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同时以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带动区域大空间整体协同发展的高质量。

  (作者为《群众》杂志社副总编、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

  探索一条符合城市秉赋、契合城市定位、彰显城市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南京主动适应发展要求的首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一方面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另一方面,则需要突出重点、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当前工作的落实。对南京来讲,就是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三个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既要集聚资源,更要释放资源,真正让现实优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基准线。去年以来,结合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为切实解决南京科教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充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我市组织实施了“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全面提升南京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层次、质量和水平。一是抓资源转化,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对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作全面部署。通过一手抓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一手抓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努力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高新技术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实现新突破。二是通过实施人才落户“宁聚计划”抓人才集聚。

  第二,既要主动布局,更要善于取舍,真正让优势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脱颖而出、迎风生长。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聚焦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电显示、人工智能等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产业带动性强的产业领域,明确了“4+4+1”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一是严格准入门槛。结合发展条件和产业实际,动态制定《南京市新增制造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有效控制全市产能过剩行业和低端制造功能新增,推进产业结构向更优方向演进。二是明确主导功能。依托各区比较优势,尊重区域发展现实基础,突出差异化的主导功能,兼顾基础性功能和次要功能。通过实施分类指导,提高发展的统筹性、协调性,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竞争有序、 区域功能明显的发展格局。在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每个区进一步把产业聚焦到“1+1+1”,即一个制造业、一个现代服务业、一个未来产业,形成了比较好的集聚效应。三是培育未来产业及龙头企业。今年,我们将人工智能、未来网络、新零售、新金融作为引领我市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既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真正让好的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服务、为企业和人民服务。当前,国际国内城市的竞争已经转变为营商环境的竞争。营商环境直接体现着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这里既包括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也包括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营商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招商引资的多少,也影响区域内的企业经营,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梳理痛点和堵点。我们以南京创建有全球影响力的营商环境示范城市为契机,正全面梳理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和堵点,不仅梳理相关政策,还要梳理具体的办事流程。二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消除痛点、打通堵点。我们正努力将“我的南京”APP 打造成提供优质营商环境的总门户,实现对企业、对市民的全方位兜底服务。

  (作者为南京市发改委主任)

  上海警方通报:“628”浦北路持刀杀人案发生后, 8名编造、散布谣言的涉案人均受到依法查处。

  这是一份很有底气的通报和措施。自媒体时代谣言的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很挠头的问题。理论和事实都证明,在缺乏全程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劣币驱逐良币”难以避免。如何避免作为“劣币”的谣言驱逐真相这个“良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治理课题。

  加强对自媒体的舆情监管固然是措施之一,但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措施运作代价比较大。治理还是要从源头做起,谣言的源头在哪里?去“神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

  大家还记得“2012玛雅人世界末日预言”吗?这个曾经搞到全世界科学发达地区都产生恐慌的谣言,就是反复将玛雅人历法“神秘化”的后果:玛雅人的历法有误差,积累到千年后的2012年12月21日,日期就多出来一天计算不下去了而已。科学角度一句话就可以解释的东西,却被电影、媒体一层层抹上神秘化的色彩,结果跟某些说谎者一样,说着说着自己都信了。还有一些人,刻意想让人恐惧,刻意想引导公众去“猜测”,去“想像”,所以热衷制造神秘。

  回到上海这件事来,警方第一时间的公告是这样的:犯罪嫌疑人黄一川,男,1989年出生,湖南省邵阳市人,无业。据其初步交代,其在多地长期就业不顺,今年6月初来沪找工作无着,产生厌世情绪,转而萌发行凶报复社会的念头……2名学生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1名学生和1名家长无生命危险。

  虽然略简短,但所有的环节都有了说明:嫌犯情况、伤亡、动机。公开了的东西就不再神秘,不再神秘就没有了谣言的“想像”空间。这就是上海警方能迅速刑拘谣言散步者的底气,也是谣言一出现就被掐断的关键。

  悠久的历史,留下了难以胜数的宫廷“野史”和“戏说”,这正是孕育“神秘化”文化最好的温床。但是,这种文化得益的只是躺在故纸堆里就能拍大片的导演们。现代信息社会里,神秘化文化却是动摇公信和共识这两个社会根基的东西,尤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互联网发达的大国。

  值得欣慰的是,在我们国家,“去神秘化”的努力一直就没有中断过。最近几个被揪出来的贪官,通报中的细节比以前多了很多。每多一份细节的披露,神秘化的土壤就少一分。更重要的是,随着八项规定、修正的党章党纪、现场问政等等众多制度的出台,曾经最神秘的地方——权力领域越来越被穿透。不再神秘,官员才会对普通的百姓生活感同身受;不再神秘,处处公开,百姓才会放心地把权力交到官员手中。所以说,“去神秘化”铸造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互信,有助于构建健康积极的社会生态,必须心向往之,常抓常治。

  李 军

  去年6月,因在普通旅客列车上遭遇二手烟,大学生李华(化名)将哈尔滨铁路局告上法庭,索赔购票款102.5元,同时要求取消有关站台及该趟列车内的吸烟区、拆除烟具,禁止在上述区域吸烟,并赔偿精神损失费人民币1元等。近日,北京铁路运输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铁路局在相关列车上拆除烟具,取消吸烟区。

  法制日报:对于铁路禁烟来说,铁路局既要考虑行车安全,也要顾及公众健康。当烟民的自由权利和非烟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冲突时,需考虑权利在法律价值体系中的位阶。非烟民的身体健康不受侵害的权利,应高于烟民的吸烟权益。换句话说,普列不全面禁烟,放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考量,显然已大大滞后于时代发展与文明要求。

  再评:社会的精神需要引导,而不可随波逐流甚至放任自流。铁路部门作为人员流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吸烟问题上应当大胆地迈出全面禁烟的步伐。事实上,高铁、动车因为完善的禁烟体系在实际运营中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如今乘客非常自觉,而这一模式其实可以复制到普通列车上,当约束成为了一种习惯,国情民情将随之而变。

  免费住养老院,还能拿利息,一家名为“爱福家”的机构,近年以此为宣传噱头在全国吸纳了庞大的中老年群体加入。然而,前不久,这个号称有强大背景支撑的公司突然关停,全国百万会员傻眼,陷入养老金诈骗泥潭。

  钱江晚报:近年来,全国多地发生此类养老服务诈骗案件,而且涉及金额都很巨大。此类平台频频出现负责人携款“跑路”的情况,究其原因,也大都因为这些企业从成立到破产的各个环节都没能被纳入到严格的金融监管之内,从而导致乱象滋生。有关部门能否及时跟进并落实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再评:养老对老人是等不起的,不少老人陷入此类骗局,说明养老市场需求庞大,印证了正规养老机构不足。这也给社会提出了新问题——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老机构如何适应国人需求?无论是社会资本,还是管理部门,看到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了吗?有没有切实考虑满足不同的需求?养老产业同样要细化,既要有平价的、托底的,又要有中产的、舒适的,还要有高端的、享受的。这之中,社会投资要理性,政府指导须科学。针对不同的养老项目,给予不同的扶持,有效落实监管,是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养老“良币”做大做强,“劣币”才没有生存空间,老人们才能更好地安度晚年。

  近日,河北衡水第一中学邯郸分校在磁县校区举办校园开放日暨迎接新高考首届主题峰会。该校门口停放了两辆霸气十足的坦克。这两辆退役的坦克车身上印有“八一”字样,编号分别为“985”和“211”。

  甲方

  有形“坦克”是无形激励

  端庄的校门千篇一律,有趣的校门万里挑一。停放着两辆霸气十足的坦克,这样的校门就很有趣。有趣的事物会成为话题,会自主传播,会在人群中形成影响。正因如此,炮塔上印有“985”和“211”的两辆坦克有了别样意义——作为谈资的话题,学子们不可避免地要谈及寓意985、211高等学府的这两个编号,对这两组数字如数家珍,就会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对应的考试目标;而每次经过校门时的视觉冲击,更是深深烙印在学生们的心头,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考入985、211高校的初心。坦克上的编号不仅是学校的期待,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子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全校营造出良好的进取氛围。

  校方介绍,这两辆退役坦克曾经为国家立过战功。退役的军事装备会被拆解,甚至连二战期间立下赫赫战功的“企业”号航母,都因资金不足未能在退役后成为“军事博物馆”。对这两辆功勋坦克来说,比起退役拆解,留存下来成为学生们的心灵坐标无疑更有意义。

  这所学校实施的军事化管理饱受诟病,然而对学子们来说,在高度的组织和纪律中备战高考的时光,就是他们的青葱岁月。在批评的压力下,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回避、否定这段求学生涯,成为心理伤痕;特别是那些高考失利的学子们,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与非议。无论教育如何改革,对学生们来说,在军事化管理的学校中求学不应是“黑历史”,学生们需要有一种形象、一种精神为其代言。两辆坦克用有形的身躯屹立于校门前,向世人宣告着这所学校的骄傲;坦克象征着战斗意志、拼搏精神,无形的观念也会成为支撑学生们正确看待这段“灰暗时光”的动力,在心中化作披荆斩棘的无形“坦克”,成为激发奋斗意志的人生财富。

  袁 媛

  乙方

  “坦克式”表达令人忧

  衡水第一中学邯郸分校在校门口安放两辆坦克,且分别编号“985”“211”。校方称,希望全体师生充分发扬英勇作战、团结奋进的战斗信念和意志,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心仪的大学。然而学校不是战场,高考不是战斗,考上好大学也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吗?

  无论是衡水中学,还是衡水第一中学,“军事化管理”被媒体广泛报道,被冠以“高考工厂”闻名全国。而衡水第一中学邯郸分校显然也继承了“军事化管理”这一“法宝”。每天5点半起床,晚上10点10分就寝,中间有13节课,吃饭时间不到3分钟,如厕时间不满1分钟……这样的军事化管理,全校师生为了分数而战,的确提高了升学率。然而,对于学生的成长与身心健康来说,却未必是有利的。首先,军事化管理中,追求的是整齐划一,不允许个性的存在。然而学生的个性与差异长期得不到尊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者疾病。其次,长期处在压抑环境中,学习成了无奈的被动选择。到了大学的开放环境下,学生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许会陷入更深的迷茫。

  从家长千里迢迢把孩子送去衡水读书,到衡水中学在全国各地开设分校,许多教师与家长将优秀的教育与考上“985”“211”画上了等号,这其实是教育对人的异化。殊不知,这种偏执的理念,也许会让孩子付出扭曲一生的代价。还记得马加爵、药家鑫的悲剧吗?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健全的心智,不能只重视提高学生升学指标,而疏于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和人格塑造。

  清朝乾隆年间修《衡水县志》,有序言曰“人文起而教化兴”。如今衡水军事化教育现象兴起,但人文又在哪里?鉴于此,衡水的中学需要的并不是“坦克”,而是更健康的人文教育方式。 杨 丽

  “时、势、人”三要素一个不能少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美两国贸易战不断升级,未来将对中国的经济和产业产生多大影响?从国内资本市场的政策层面看,IPO审核标准提升、对“独角兽”企业开辟IPO绿色通道……政策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从投资行业中看,视频直播、共享经济、区块链……风口不断迭起,投资该往何处去?

  宏观形势复杂多变,无法预测,属于不确定性的范畴。但是汹涌的浪花改变不了暗潮的流向,从目前来看,开放与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不变;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不变,国内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创新创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不变。优秀的投资人,应该忽略短期的波动,投资于必然的大趋势。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宏观投国运,微观投企业。”

  投国运,就是要顺大势。

  大势一:投资消费升级。

  从我国近40年消费结构变化的路径来看,从日用消费品满足阶段到耐用消费品满足阶段的转变,是从有形商品到无形服务的转变过程。消费的升级其实代表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作为投资来讲,应该要提前捕捉到这种变化,前瞻性地进行布局。这些年,毅达在文旅教娱、现代服务、养老健康等消费升级领域累计投资了八十多家企业。有不少是科技和消费的深度融合企业,像汇通达、茄子快传等。

  大势二:投资技术进步和高端产业集聚。

  现阶段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土壤已经具备。毅达去年在昆山投资了华辰重机,它是研发生产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的企业。过去我们轧辊磨床设备全部要从国外进口,价格贵、服务也不够。华辰重机三个创始人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轧辊行业,1995年开始创业,近三十年潜心研发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技术。目前华辰重机产品精确度已达微米级别,与排名世界第一的德国赫克利斯技术水平不相上下,产品销量排名世界第一,绝对是这个行业的“隐形冠军”。

  中国的产业要由大变强,拥有话语权,就需要更多这样的“隐形冠军”。全社会要真正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氛围,将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高端化上升到增强国力的高度上来。

  大势三:投资并购整合。

  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存量经济时代。去年8月,国家发文鼓励机构在并购重组、盘活存量上做文章,为产业升级、国企混改等方面提供资本支持和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有效的并购必须是赋能式并购。以毅达曾经主导的超图软件和国图信息的并购为例:超图的优势是自己研发的底层GIS地理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实力很强。国图信息的技术软件来自于美国,但是市场拓展能力很强。实践证明,这次整合并购获得了很好的协同效应。

  在西方,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业会选择并购上市,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企业选择IPO,中国现在是倒过来的。在IPO审核标准不断提升的大形势下,我们的企业要学会多条腿走路,IPO和并购整合都是证券化之路。

  投资的要义有三点,一是投成长性,二是投人,三是投安全边际。

  投资就是投成长,只有成长才有价值。技术不是拿来的也不是买来的,而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投企业也是如此,一定要以长期的心态去做投资,找到好的企业,和它一起成长。

  投资就是投人,这是核心要义。在和企业家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更关注企业家的工作状态以及企业家的胸怀。

  被投企业的安全边际也是投资的安全边际。把融资的钱专注在建立护城河上,把资金花在如何构建更好的IT系统、打造更好的团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企业有了护城河,投资就有了护城河,企业的护城河越宽,我们投资的安全边际就越高。

  投资一定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判断,未来一两年,资金将会变成稀缺资源,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建议企业不要高负债、高杠杆、高质押,不论是已经上市的企业还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一定要有财务规划意识,一定要将资金用在刀刃上。

  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崛起的主旋律不会改变,一批真正有科技实力的企业一定会成长起来。希望广大的投资人和我们一起去支持优秀的企业发展,共建利国、利企、利投资人的生态圈。

  (作者为毅达资本董事长、中国证监会第六届创业板发审委委员)

  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过犹不及!如何不为信息过载所惑,是摆在每个当代人面前的问题,更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绕不过去的问题。

  应对方法之一是培养媒介素养,提升明察明辨的能力。《吕氏春秋察传》说:“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闻而审之,在信息过载时代尤为必要。在信息大潮汹涌而至之时,文艺工作者应勇立潮头,擦亮眼睛,去伪存真,敢于对“伪大数据”说不,敢于对“以丑为美”等不良现象说不,始终坚持价值判断和价值引领。

  其二则是守好文艺的一方净土,越是信息过载,越要披沙拣金,越是信息过载,越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在这个信息沧海横流的时代,更要凸显文艺本色。在海量信息的竞逐中,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己任,拿出真正经得起考验的精品佳作,凭本事说话,靠品质取胜。文艺发展的历史长河已经证明,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关键是要定心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专心致志地锻造精品,为提升当代中国文艺的含金量而努力。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