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实践经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含义。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注入了新的内容。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视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中的具体运用,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成就的凝结,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建设成就和理论思考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构成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从而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

  现代社会主义运动乃是资产阶级社会之阶级冲突的产物,在理论上则是启蒙思想的发展。直到19世纪早期社会主义思想与工人阶级自发斗争的融合,社会主义都具有空想的特征,不是某种绝对价值支持的社会改革主张,就是由某个天才发现推导出来的伦理要求。唯物史观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点。在科学社会主义视野中,社会主义不再是关于未来美好的空想,而是脚踏实地推动人类解放的改造世界过程,无产阶级是这个过程的主体。因此,社会主义之科学的基本含义是: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特定时代条件中在实践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正是从这一角度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经验诠释了社会主义之科学内涵,为之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开启了新的战略视野,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深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实践经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含义:坚持理想,心怀人类;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勇于斗争,坚持创新。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前提的马克思主义赢得了无产阶级的广泛认同,但如何实际地运用并没有统一的答案,而取决于各种事变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实践。从第二国际到十月革命,再到前苏东的垮台,整个社会主义实践史,凡是成功的地方,都正确地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而失败则源自对其原则的放弃和错误运用,教条主义、机会主义乃是典型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错误,以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阐明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的具体内涵。首先是坚持理想,心怀人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历史发展客观趋势和人民要求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习近平,亦始终把为人类做出大的贡献视为己任。中国共产党一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心聚力,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有效地防止机会主义和各种修正主义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破坏。

  其次是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由于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限制,也曾出现过空想主义、唯意志论、主观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等不切实际的错误,但是党一直通过强大的党的建设工程不断改造学风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入认识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中国革命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理论创新高峰。

  最后是勇于斗争,坚持创新。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便是艰苦卓绝的长征史,激流勇进的奋斗史。在中国革命胜利之际,毛泽东要求全党戒骄戒躁继续长征;在进入新时代之际,习近平警告全党“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号召全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是一以贯之的艰苦奋斗和永远在路上的长征精神,推动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滚滚向前。上述三个方面,无疑从实践上诠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并因此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注入了新的内容。对于社会主义来说,科学不仅意味着理论上的可能性,而且更是实践上的现实性。一方面,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的每个阶段上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具有高度理论自觉。另一方面,从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到邓小平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课题并阐明新时代的特征,每一步在实践上的深化,每一历史条件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都给出了能够经受历史检验和让人民满意的答案。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制高点,作为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一般意义上表明: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全球同时实现社会主义的空想,特色化的民族繁荣之路是社会主义在全球发展的必要方式;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财富的泉涌和人民富强是社会主义的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必要视野;在不断变化的世界历史条件下勇于理论和制度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层次上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阐明始终如一的道路坚守、持续不断的理论创新、不断加强的制度保障以及日益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乃是现实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不仅以一种成功的实践表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而且为其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容,从而代表着其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视野。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阐明了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根本地位,而且系统地阐明了其建设路径,从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之党建思想。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的动力和路径。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它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注重发展理念的优化,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想,从而根据时代的技术条件和政治组织状况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最后,通过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回答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所需要的战略定力。作为不断前进的事业,科学社会主义离不开正确的实践策略。近百年奋斗历程凝结而成并不断升华的这些宝贵经验无疑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财产,并成为其在21世纪焕发出更大生机活力的核心战略。

  (作者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保护生态环境究竟有没有经济上的效益?这个问题是世界各国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所遇到的普遍困惑。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挑战,中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誓向污染宣战,与此同时也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其中,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显然是与生态环境保护一样重要和关键的任务。如何探索出一条环境与经济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金融实现发展的“绿色化”。无论是产业的发展,还是资本市场的投资,高质量发展都要求必须摆脱传统的“灰色”乃至“黑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说目前各界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但在“绿色化”发展的路径上,仍然存在不小的分歧,尤其是在“绿色化”将在一定时期内给社会经济带来某种成本的情况下,包括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在内,都有着不小的“畏难情绪”。比如,在投融资“绿色化”的过程中,资本总是趋向选择回报周期短、回报收益高的项目。对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构造一个系统性的绿色发展制度框架,来对经济金融加以“约束”。

  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金融助力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发展的最大重叠之处在于“发展”,这表明,无论是高质量还是绿色,落脚点都应该在“发展”上。就绿色发展的内涵而言,我们固然摒弃了“有发展无绿色”的发展老路,但“有绿色无发展”的模式至少现阶段还无法适用于中国国情,我们要走的是一条“既有绿色,也有发展”的道路。就此,高质量发展实则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那就是如何将“绿色”嫁接到“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具体而言,其中最大的难处在于,绿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腾笼换鸟”的过程,新旧产业和动能交替出现,能否做到平稳过渡,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国内外的很多实践都表明,不能绝对化地理解绿色发展过程中的“新旧”问题,而是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

  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金融致力于“绿色创新”。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经济金融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处理好两个内部化过程,一是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二是外部收益的内部化。前者指向的是对污染型产业采取“减杠杆”的限制,通过市场的间接手段来紧缩这类产业的生产空间,后者则是对低碳绿色的产业进行“加杠杆”的鼓励,同样也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扩大这类产业的市场空间,正是在这一减一加之间,来完成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通过引入基于市场的各种创新机制显得极为重要,这将关涉到高质量发展本身的成本收益效率问题。

  目前在部分省市的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经出现了发展绿色金融的良好势头,尽管仍需进一步观察实效,但这些地区在绿色发展上的制度创新成果已经开始对外产生辐射,绿色发展的风暴已经开始酝酿,绿色发展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

  (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素质提升开启了崭新的新阶段,同时也呈现出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追求。

  过去的道德建设,更多侧重在教育、训导和移风易俗上,即着力通过打造一种不同于法律的软约束,来规制人的行为,感化人的心灵,引导人们向上向善,而其潜在目的是维护社会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或有助于政府实现有效治理,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固然其间接目的也为实现人民的利益,但直接的意图往往成为表现“德政”或有效治理的符号与形式,因而以往的道德建设,常常采取官方主导的、运动式的形式而展开、而推动,人民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无欠缺。

  而在新时代的视角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关键词,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成为衡量一切政府和政治活动的试金石,由此,道德建设的重心和目的,就不是通过教育、规训或者感化来劝说人民认同某种道理,效仿某种行为,而是意在通过道德建设来满足人民对美德的向往,满足人民在向上向善的实践中,感悟到真善美,体会到作为人的尊严和责任,感受到礼遇与尊重的愉悦,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中,分享友善、真诚和仁爱的人情之美。

  美好生活固然有赖于物质充沛,但精神与道德生活的适意,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更为重要的方面,因为人是群居的、会思考的理性生物,精神或道德的生活不仅是人所必需的,而且在此方面的满足,更是切近人性、滋润人性的;而且随着人的物质方面的小康,精神方面的需要会更加凸显,换句话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中,精神方面的道德生活追求,会愈发突出和紧要。而精神生活是属人的,道德活动更是人的活动,因此,突出精神生活和道德需求,也就是在彰显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可见,在新时代,人民成为一切的中心,由此,道德建设虽然仍有教育和引导的环节,但根本出发点和宗旨,已转变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其间,一是包含着政府有责任为人民创造舒心和满意的人文环境,即即使是政府推动和组织的道德建设活动,其根本目的也在于提升人民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二是包含着道德建设意在抑恶扬善,在丰富的精神生活中,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价值实现。总之,新时代的道德建设,重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而其根本目的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如果说,以前的道德建设,是以人来证成道德的话,那么今天的道德建设,则是以道德来服务于人、服务于人的美好生活欲求。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更为深远和宏阔。显然,公民道德建设,不仅影响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改善民风和社会风气,提升社会文化软环境和社会品质,更会形成一种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正能量。人民有信仰,来自于人民有道德,高尚的道德,会坚定并提升人民的信仰,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成为推动国家团结和发展的强大合力。人民强则国家强,人民弱则国家衰,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强调人民如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人民是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有高尚的情操、高远的情怀、坚定的信仰和远大的理想,国家也就必定有着美好与光明的未来。在此意义上,公民道德建设,旨在锻造国家强大的基础,聚结社会兴旺的动能,创造民族发展的美好前景。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也是展示和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核心要素。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将是其间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因为社会文明的本质,是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而最能生动、切实体现这一点的,是人的“人文化成”,即人的追求至善的努力,人的道德境界和水准,因为这才是最为本质地规定了人之为人的要义。所以,在当代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建设实践中,公民道德建设,既是其间的人文含量,也是标志着其文明程度的内在标尺,更是其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乡村居民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固有的乡村家园,在积极融入城镇新生活的同时,他们的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于是,“记住乡愁”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萦绕在游子心头的那一抹乡愁,它的内涵除了有对家乡故土与亲情的那份浓浓的眷恋之外,更多的是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一种怀念与归依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传统乡村文化,始终根植在许多游子的内心深处,成为了他们的美好记忆和不可复制的“精神家园”。

  传统乡村文化的内涵主要有孝道传家、诚实守信、崇勤尚俭、民族团结、积善成德、助人为乐、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乡村有重视以孝道传家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屏山村,秉持积善成德理念的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白鹭村,崇勤倡俭的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捞车村,以诚实守信而闻名的云南省迪庆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汤满村,以讲和修睦为文化特色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明月湾村等。这些有代表性的乡村文化世代相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乡村居民,营造了乡村良好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是中国优秀乡村文化的缩影。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必然要有新作为、新气象、新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新时代的新文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且指出了乡村振兴的七条实施路径,其中之一就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而新时代的乡村文化也应该在继承既有的优秀乡村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特征与要求,进行重塑。新时代乡村文化的具体内涵可以增加如下几个核心要义:创新乡村、法治乡村、生态乡村、健康乡村、科技乡村、和谐乡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和从乡村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创新创业能手的贡献密不可分。民营乡镇企业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崛起和持续的发展,是乡村经济“领头雁”们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所结下的硕果,他们带动了整个乡村面貌的可喜变化,也体现了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进步与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创新乡村无疑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保障,而建设法治乡村是全面依法治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大力宣传法治精神,引导广大乡村居民积极学法、守法、用法,为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与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法律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还提出,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体乡村居民的共识。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同样,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健康。新时代,在我国广大乡村,需要积极宣传与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乡村的卫生条件,加强乡村健身运动场所的建设,还需要对乡村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的培训,促进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健康乡村成为全体乡村居民共同的追求和共享的幸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工匠精神,革除旧有的乡村民俗中存在的一些陋俗,用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塑造新一代的乡村居民。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一个美好社会理想,和谐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和谐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标志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之一,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还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治久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蓬勃发展,我们应该在继承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的背景和发展要求,对乡村文化进行重塑,让全体乡村居民既能够“记住乡愁”,也能够感受到新时代的新气象,使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更好地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在江苏,电力变化频频传递出加快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讯息。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迭创新高,总量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但也面临增速下滑、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江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哪些过剩落后产能正被淘汰?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如何?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电力变化的数据提供了答案。

  首先,从全年用电特点来看,2017年,江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社会用电量为5808亿千瓦时,增长6.4%,整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这其中,工业用电逐步回升曲线明显。2017年四个季度,江苏工业用电增速分别为1.0%、3.4%、6.7%和6.9%。

  其次,从产业用电结构来看,2017年,第一产业用电较上年增长7.94%,第二产业用电增长4.64%,第三产业用电增长13.4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0.46%,第一、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在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中不断增加,用电结构向好。与之相对应,江苏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最显著的是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工业增加值,2017年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50.3%,推动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江苏效益转变。

  最后,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行业数据来看,新旧产业用电量呈现分化。高耗能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量持续下滑,用电增速为负5.0%,拉低全省用电量增速0.42个百分点;水泥制造业用电增速为负5.0%,拉低全省用电量增速0.0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用电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商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房地产商务服务业、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用电同比分别增长18.6%、10.3%、11.8%、17.3%、10.6%。

  这些用电数据显著变化的背后,是江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布局高端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迈上高质量台阶。

  从供给侧看,首先,江苏建设苏州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在苏州,清洁电从远方来,有全国第二条世界领先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输送过来的是清洁的水电,输送功率达到苏州最高用电负荷的1/3;清洁电从身边来,光伏、风能实现电网100%消纳。苏州电网的技术是世界一流的,拥有世界第一座500千伏电网潮流控制技术(upfc),给电网装上红绿灯,实现负荷高峰时的电网自动化经济可靠调度,消除电网“卡脖子”、局部地区供不上电的情况;拥有全国第一座新能源小镇,16项世界首台首套首条的一流电网技术正在这里建设,将为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提供极大便利;拥有世界第一套“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也就是世界最大的虚拟电厂,等同于给苏州不建实体电厂、增加供电能力300万千瓦。在苏州,还有世界第一条长江水下特高压线路,这条线路不仅提高了江苏接受区外来电的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江苏电网的可靠性。

  其次,电力供给保障有力。电力供给方式实现由就地平衡为主向区外清洁能源与省域电源协调互济的转变。一方面,江苏省内发电装机结构持续优化。至2017年底,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达1709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的14.9%,比2012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其中,光伏发电并网装机907万千瓦,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风电并网装机656万千瓦,海上风电规模居全国首位。2017年,新能源发电量290.5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6%。燃气机组装机达到1348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的11.8%。核电装机200万千瓦,2018年还将新增200万千瓦。省内清洁能源快速发展,表明江苏能源生产结构持续优化。

  此外,在全省勠力减煤的背景下,引入区外来电在保障能源供应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2年投运的四川锦屏到苏州同里的特高压线路输送四川的水电已经达到1500亿千瓦时。2017年,江苏电网相继再投运从山西、内蒙输送过来的特高压线路,雁门关-淮安、锡盟-泰州的特高压线路,大大提升了外电入苏的能力,江苏电网受进区外来电最高负荷达2331万千瓦,占最大用电负荷的23%;年受电926亿千瓦时,与2012年相比翻了一番。来自四川锦屏、长江三峡的水电以及山西、内蒙古的清洁电力等正源源不断地送到江苏,有力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侧看,煤炭在江苏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下降,电力的消费比重不断提高,能源消费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呈现低碳化、清洁化的趋势。江苏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江苏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3.4%,比2012年下降5.6个百分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方式,是江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主攻方向,“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电能替代稳步推进,清洁电能的占比不断提高,替代电量由2012年不到10亿千瓦时增至2017年的13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煤消耗727万吨。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电采暖、工业电锅炉、农业电灌溉、岸电等电能替代项目,不仅助力美丽江苏建设,还拓展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改革层面来看,电力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挺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总量猛增。2017年,全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总量达184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其中,大用户直接交易成交1265亿千瓦时,较2016年翻了一番,规模居全国首位。今年,预计全省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将达到2450亿千瓦时。市场化配置资源,给用电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当前,进一步支撑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已成共识。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江苏电力将不断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持续加快调整电力结构,优化电源布局,升级电网网架,不断提高电力系统效率,以电力发展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总书记把政德细分为大德、公德、私德,并指出大德须明、公德必守、私德要严,要求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树立了具有时代内涵的价值坐标。

  在政治可靠上下功夫。政治可靠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要扎扎实实筑牢理想信念,始终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锤炼坚强党性,不使精神蜕变、灵魂游荡。要不折不扣严守政治纪律,尊崇和执行《党章》,尊崇和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及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等,不能有半点含糊。当前,特别要注意纠正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同时要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在善学善治上下功夫,当好时代答卷人。要增强政治自觉,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党员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基础。要增强思想自觉,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全面提高善学善治的能力本领。要增强行动自觉,把加强学习与强化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相结合,以干事创业的过硬成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在引领发展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党员干部要率先作为,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紧扣“六个高质量”要求,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能,厚植发展优势。准确把握新发展目标,着眼全局谋一域,在向“两个一百年”迈进中找准新定位作出新贡献。勇于担负新发展使命,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奋发有为,更好地承担起引领新时代江苏发展的历史重任。

  在务实为民上下功夫。密切联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依靠群众,善于求智于民、问计于民、取德于民,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增强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着力提高群众参与的有效性,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把以群众实际感受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准,让人民过上更高品质、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党心民心更加聚合。

  在正气清廉上下功夫。总体上看,我们党内的风气是端正的,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状态是好的,但也有极少数党员和领导干部存在一些不良不正之风,个别地方和部门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不健康。树正气,做人要正派,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办事要公正,坚持按党的原则办事;从政要走正道,把心思和精力放到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深刻认识到党所面临的各类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强化忧患意识、底线思维,老老实实讲清廉。要加强道德修养,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言、慎独、慎微、慎初;正确对待权力,依法行政、民主用权,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作者为省纪委派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组长)

  领导讲话是一门领导艺术。大凡优秀的领导,多是口才上佳的领导。以受众为本,是新闻界的重要传播经验,对领导讲话也具有借鉴意义。任何忽视受众的讲话,都是自说自话、无效讲话。领导干部只有以重视受众为本,增强讲话的可听性,才能实现自己讲话目的,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好的讲话,一定是从好的开场白开始。许多政治家都很重视讲话的开场白。好的开场白,一定是富有新意、先声夺人,一下子就能激起听众的兴趣。如何做到开口不俗?要放低身段,变俯视为平视。身坐主席台的领导讲话,语气不能“主席台化”,而尽可能以站在听众中央的谈心者姿态讲话。要有强烈的现场感。“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要从讲话者与现场的听众、主题、场景等寻找共同点和关联点,增强讲话的现场感和亲切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要尽快亮出主题。好的开场白既精彩,也不拖沓。对于动员部署性质的会议讲话,大多应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对于其他性质的会议或活动的讲话,也可采用语言简洁的故事型、悬念型或幽默型开场白。

  寻找与受众内心的共鸣。现在一些地方会风或会议效果之所以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的讲话缺乏新意和吸引力。领导讲话要讲得生动精彩有气场,关键要激发受众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要让讲话的刚性主题柔性化、严肃主题人文化、官方主题平民化,尽量不要居高临下、声色俱厉,尽量避免官言官语、空话套话,尽量多些让人如沐春风、心生共鸣的温润之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会议效果,促进会风的改进和会议目的的实现。

  凸现受众易记的要点。领导干部的每次讲话,无论主题多重要、时间多么长,最后能有几句让人听得懂、记得住、有力量的话,就算很成功了。要突出观点。观点是领导讲话的灵魂。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任务导向和结果导向,提炼并讲出主要观点。同时突出观点的可听可记性,让人感到讲话一针见血,讲到点子上。讲话结束前,也应有画龙点睛之语,或再次简要复述一下自己的主要观点。要突出亮点。领导讲话分析形势尤其总结成绩时,要聚焦并集束式展示主要亮点,以达到提气鼓劲的目的。在布置下一步工作时,要意到言止,最好是项目化、清单式列出几条管用的,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说到主要任务或关键举措。要注重细节。领导讲话的生动与精彩往往藏于细节。如,介绍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时,打动人心的常常不是高大上的定性赞语之排比,而往往是一些顺应人性、打动人心的小事小细节。

  想好受众需求再讲话。许多优秀的领导都有一个体会:最好的讲话,都是事先打好腹稿。先想后说,想好再说。七分想,三分说。这个想,就是要想好受众的需求,想清受众关注什么,想透如何让自己的意图以受众喜欢听的形式和语气讲出来。此外,真话实话人爱听,虚话套话遭人厌。领导干部是与各界高端人士交流最多的人,也是各类新信息新理念的集大成者,在向受众传递自己新信息新思考新理念时,也要重视讲真话、说实话。

  多用大众熟悉的语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之所以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想听、爱读,就在于其带头践行“短实新”的文风,其语言多是大众熟悉和喜欢的大白话、大实话,表现方式常是谈心式、聊天式和讲故事、摆事例,这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讲话作了最好的示范。领导讲话最忌脱离群众、故作高深、官话连篇。领导干部要紧扣简浅显,力求自己的讲话生动鲜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直击要害。对一些传统的书面语可探索口语化表达,比如,将“经得起历史检验”,转换为“子孙后代说好才是真的好”“不搞让后人骂的工程”。对抽象的道理、宏大的主题和枯燥的数据,也应用比喻对比类比等形象表达之。善于巧借名言警语、格言谚语和方言俗语,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金句,增强讲话的生动性。此外,讲话要尽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慎用排比句。为追求语势而拼凑排比,反而会因文害意,稀释讲话内容,弱化讲话力度,变得拖沓啰嗦,多了书生气,少了接地气。

  (作者为扬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

  沭阳是我省第一人口大县,也是全国首批花木之乡。省委提出“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后,在沭阳广大干群中引起了广泛热议。大家普遍认为,在沭阳这样的农业大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农村是重点和难点,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引领乡村振兴,以此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破解发展之困,让花乡产业更繁荣。产业是纲,纲举才能目张。没有产业的强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就是空中楼阁。花木产业是沭阳的农业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已达52万亩,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回顾沭阳花木产业的发展之路,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面对花农土地不够问题,特别是花木主产区的花农恨不得灶台上都栽上花的实际困难,我们抢抓245省道开通、205国道改线的契机,鼓励沿线乡镇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花农到扶贫片区乡镇租地发展,带领更多的农民进入市场。现在,全县土地流转面积115万亩,其中花木产业占比达到36.5%。面对花农资金不足问题,沭阳先后创新阳光信贷、电商贷、支书贷、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全面推行两权抵押贷款,积极开展苗木质押试点,有效解决花农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目前,全县花农贷款余额73.9亿元,占全县贷款余额的15.8%。面对花农销售不畅问题,沭阳抢抓“互联网+”机遇,研究出台七条扶持政策,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店,力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使沭阳位居全省农村电商十强县首位,被阿里研究院总结为农村电商的沭阳模式。尤其是沭阳与淘宝大学、中国盆景协会合作举办的订单式业务培训,帮助花农零门槛、零库存、零风险触网创业,许多大学毕业生、执业律师、退役军人纷纷返乡种花木、开网店,农村年轻指数明显提高。现在,沭阳拥有各类网店4万余家,近20万人从事花木和电商产业。2017年,全县快递发货量达到1.2亿件,平均每一秒钟就有3.8件快递从沭阳发往世界各地。下一步,沭阳将推动花木产业实现四个转型,即由苗木向鲜花转型、由地栽向盆栽转型、由绿色向彩色转型、由卖产品向卖风景转型,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化解民生之急,让花乡农民更幸福。民生是本,本固才能邦宁。沭阳现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23.1万人,其中因病因学致贫的比重达到50.5%。这部分人如果不能如期如实脱贫、过上小康生活,那么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必须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切实做到暖民心、解民忧。针对看病贵问题,沭阳每年投入1.5亿元,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民营医院全面对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农村居民在乡镇医院就医的平均处方值、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下降了40%、30%。与此同时,还全面推行低收入农户大病补充保险和因灾致贫保险制度,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基础上再次进行补偿,为贫困患者报销99%以上的合规医疗费用,为低收入农户撑起保护伞。针对上学难问题,每年投入8500万元左右,在全省率先实施教育扶贫制度,为低收入农户子女提供每人每年1200元到5000元的教育资助,让每个学龄段的贫困学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针对养老难问题,创新推行1+1监护制度,对全县2390名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逐一明确一名亲属、一名镇村干部作为监护人,负责其日常生活照料、大病救护等事务,让老人们没有亲人胜有亲人。在此基础上,还计划投入1000万元,探索推行一老一小关爱工程,为全县所有的空巢、特困、失能老人和留守儿童、孤儿提供关爱照料,努力做到老有所养、少有所爱。

  创新治理举措,让花乡社会更和谐。党建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在农村群众来信来访中,村组干部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始终是焦点、热点问题。这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加快转型,农村居民诉求多样化与村组党员干部治理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具体工作中,沭阳坚持从夯实党建基础入手,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沭阳连续两年为涉农村居招引本土大学生回村挂任副书记、副主任,为花乡发展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雁。率先实行党内关爱实施办法、合格党员18条,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的归属感和先锋模范作用,这两项创新做法被中组部宣传推广。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其中村支书工资待遇提高到上一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养老保险覆盖至村“三大员”,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在做好市委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村支书述村事、党群议事会议大事、村监会释疑事、服务组调民事的四事工作法,以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荐乡贤、留乡愁活动,成立县、乡两级乡贤协会,弘扬爱国爱乡、崇德崇学、立业立功的当代乡贤精神,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聚心聚智。

  乡村是人的乡村,治理的根本在于服务人。沭阳将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善治,为推进乡村振兴、引领花乡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作者为沭阳县委书记)

  编者按

  省委书记娄勤俭最近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加强整体谋划、做好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这一历史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就如何系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本期智库邀请智库专家加以研讨。

  京杭大运河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实现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保障。作为重要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大运河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生产功能、生活改善功能、生态支持功能和文化孕育功能。“1+3”重点功能区战略要求转变资源利用思想,以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来实现各区功能互补、共建共享的平衡,最终达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从大运河的生态服务功能来看,这一战略的实施应逐步摆脱以前过分倚重其社会生产功能和生活改善功能的“获取”式思维和“消费者”姿态。另一方面,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生态支持功能和文化孕育功能,以“常养长护”保运河“长生不老”,使其成为带动江淮生态经济区持续良性发展的“源头活水”,实现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共生长荣”。

  产业转型,打造运河低碳经济带,铸造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经济动力源。全面梳理大运河江苏段沿岸工业门类分布和相关生产企业布局,特别关注其对运河的生态功能利用和保护情况,积极进行现状治理的同时,重点借助现代化产业园区,如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创业园区、农业示范区等,超前引导产业战略转移或转型升级,以便于对行业发展进行集中环境整治。对未来引进项目,重点考察其环境影响,尽量通过吸引人才打造优势创新平台,进而引进“轻资产”配置、“重科技”引领的企业和项目。低碳经济带的打造应以运河所联接的行政区域为线状发展轴,以航运物流业为龙头,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交通信息网络为平台,建成黄金水道航运带,同时积极推进铁路建设,分担航运压力;以现有城镇为基础,船闸、港口、开发区为核心,结合城市化进行布局,着力发展工、轻、农牧渔业,形成沿运工业聚集带;积极发展商贸、旅游、饮食、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以较快的速度与较好的服务形成沿运商贸带,一根发展轴加上三带叠加,形成京杭运河江苏段交通快捷、工农商贸发达、城市密集、旅游兴旺的综合性新兴经济带,使其成为江淮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持续有效的经济动力源。

  规划先行,筹划运河绿色风景带,涵养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环境保障源;建设运河宜居城镇带,凝聚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民生幸福源。江苏运河联接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沟通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宝湖、太湖等湖泊和湿地,风景资源丰富多彩。运河沿线,水网纵横、湖河密布,平原辽阔、丘陵起伏,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规划运河绿色风景带应放眼全局、统一规划、加强协作、实现共赢,实现运河风景带“水清”“树绿”“花香”“天蓝”“船洁”“航道美”的目标,为“绿色江淮”“生态江淮”的建设提供鼎力支持,也为铸造江苏新的发展力提供环境保障源。沿运河城镇规划建设要注意避免沿岸城市在对运河的旅游开发中缺乏合理的规划、保护,贪多求快,盲目跟风,失去本真特色;应合理划分缓冲区、保护区和限制区,重“天然涵养”,忌“大兴土木”,使运河古韵风貌与现代都市气息自然融合。同时,可在一些地理标志性遗产遗址区域构建风格统一的标志性景观,如在淮扬运河淮安段古黄河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处,进行南北分色对比设计,在南北两岸的树种选择上精心策划,凸显对比度和辨识度较高的成林颜色,交相辉映又浑然一体,增强景观吸引力。

  文化引领,整合运河多层文化带,打造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文化凝聚源。运河江苏段是融历史遗存、典故传说、民俗手工、文化景观于一体的文化带。运河文化带可充分发挥运河文化优势打造沿运城市的品牌和“名片”,促进南北方文化流、信息流、物流的交融,并以其博大的统一性和开放性,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运河区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帮助树立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运河文化带的开发,可以运河江苏段为主轴,以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遗址、自然风光、园林、美食、文化产业园、创意文化园等为载体,由政府组织、部门引导,通过专业队伍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挖掘、传承京杭运河江苏段古代、近代、现代的文化资源,通过结合新时代、新环境、新局面、新对象、新问题,创造出面向广大群众,人民喜闻乐见的新文化;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和参与到运河文化带的开发中来,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达到江苏段运河文化的新繁荣,建成京杭运河静态自然景观和动态历史文化景观相结合、古运河和古城相结合、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会贯通、数字资源平台与实体实景资源线上线下互动的运河江苏段文化带。以和谐的自然形态与充满生机的生态环境的长期浸润,塑造独特的运河“文脉”。它是江淮生态经济区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形成江淮地区新的发展力的文化凝聚源。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

  为更好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防范建设工作中的破坏、创新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沿线省市应同时启动实体保护与数字化保护工作,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数字化保护支撑、引领和创新实体保护工作,拓展文化遗产利用路径,协同打造融合时代发展、体现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和博大情怀的数字人文平台。

  建立统筹高效工作机制。选择现有省市职能部门牵头负责或专门设置省市统筹职能部门,构建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和政府主导、高校及科研院所协力、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方合作机制。主管部门对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总体规划、信息汇集、部门协调、工作推进等扎口管理。相关工作同时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管理体系,避免同级多头管理。省市主管部门应加强“一统两培”工作,一是制定大运河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规范和执行标准、设计总体模型及分类举例模型、制定统分结合交叉推进的工作规划;二是加强行政管理人员观念认识及工作职能培训,加强基础信息采集测绘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系统内建设队伍。

  统筹推进档案基础建设。要将现有分散在水利、城建、档案、旅游、文广新、规划等多个职能部门的档案资料集中化、数字化、共享化,对不涉密信息要公开化,避免重复建档、遗漏建档、标准不一的现象出现。在此基础上查找不足、完善现有、分类分级推进、逐渐扩大范围。确立已批文保文遗单位(项目)分级限期建档、今后申报单位(项目)必须已经完成建档、所有修复改造工程审批应档案建设先行等基本原则,并推进法制建设。

  搭建开放共享信息平台。一是信息建设工作开放,将建设工作过程和阶段成果适时面向公众展现。二是信息采集的开放,使民间力量可以便捷地将自己手中的历史图片及文献、测绘及研究成果、个人见闻传输到信息库,便于及时检索收录相关学术成果,促进公众参与建设。三是信息使用的开放,文化遗产数字档案信息不仅要对实际保护工作开放,使之成为约束保护行为的隐形条件,而且要对研究单位及个人、应用产品开发企业开放,以促进社会各界关注、成果转化,进而不断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及价值实现,此外更要对普通民众开放,使之成为民众深入了解大运河及江苏历史文化的窗口,并将保护工作放到群众监督的视野下。

  突破单纯档案建设思维。数字化的保护不能局限于现实镜像和信息补充,它要成为实际保护工作的指导依据和监督条件。一方面它在建设过程中要保持与实际保护对象的信息应答,使之成为高度反映空间现实、历史事实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应当结合实际保护建立文化遗产适时观测系统,使之能够时刻监护文化遗产“健康状况”、及时向保护工作人员输送保护信息。数字化保护还应建立网络、各种数字终端、实物景点之间有机衔接、便捷切换的应用系统,不断推进介入实体保护与展示的数字应用开发、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

  实现建用结合良性发展。除了文化解读、场景应用等以保护为目的的应用开发,还应注重档案信息产品开发,针对实际保护、商业开发、研究利用、公共服务不同性质的需求设计不同信息产品供给及有偿与无偿使用服务。加强网络应用产品的开发。如数字文创产品、网络虚拟旅游、结合AI技术的虚拟体验、文旅产业的网络平台等。将网络平台中数字化文创产品适时进行实物产品转化和衍生开发、将建设过程中挖掘形成的IP资源进行商业应用开发等。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推进中形成的技术创新,同样也要注意进一步的应用开发和转移。比如中国传统建筑数据采集及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生成技术如果能有所突破,将会在建筑测绘、虚拟现实、图形识别等诸多领域有应用价值。

  (作者为淮阴工学院副教授)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扬州视察调研时指出:扬州是与大运河结缘时间最早的城市,见证了大运河的发展史,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要努力反映历史发展脉络,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展示大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发挥好历史文化的记忆功能和对未来的启迪引领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明确扬州在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定位,并以此进行战略谋划和部署。

  作为六大世界遗产运河中历史最悠久、文化遗存最丰富的中国大运河的首位城市,作为古代中国经济文化国际交流的中心城市,作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牵头和首功城市,扬州想在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必须把建设“世界运河文化之都”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这是历史与现实赋予的神圣使命。按此定位,要充分挖掘和放大扬州在大运河城市中的文化、经济、科技价值,凸现扬州在中国乃至世界运河城市中的独特地位、独特魅力和独特气质。

  在充分挖掘展示扬州历史积淀价值中,以高品位的文化长廊对世界增强吸引力。继续走在全国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古城保护的前列,以保护的法治化和科学化提升保护水平。启动“扬州运河文脉工程”,全面系统地挖掘、梳理扬州历史文化遗存和文化资源。通过科技手段和增强文化体验感使扬州近百个文博景点“活”起来、“火”起来。按照国际旅游城市的要求,完善交通工具语音播报、旅游道路标识、旅游导览工具的国际化,继续推动历史文化名城解读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新运河文化工程”,创作一批反映新扬州、新运河文化的精品力作,并善于利用国内外新老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抓住国家和省将大运河文化带国际交流平台放在扬州的重大机遇,通过提升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的国际化能力建设,推进扬州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将“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升级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运河文化论坛,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文化达沃斯”。启动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核心的“世界运河文化中心”规划建设,并利用该中心常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非遗展、世界运河城市电影展、世界运河城市书画展、世界运河城市音乐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提升扬州国际化水平和美誉度。把扬州大学等高校国际化建设与推进扬州的国际化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是提升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国际化,另一方面是提升海外教育学院和孔子学院的内外国际化办学水平。还要从资金到机制上支持扬州市与扬州大学共建的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建设,使之成为世界运河文化之都的国际化智库。继续推进城市书房、扬州好人、扬州文明有礼24条等城市文明硬、软件建设,提升扬州城市整体文明程度。

  在奋力拼搏创造扬州现代文明成就中,以高颜值的生态长廊对世界展现新魅力。继续抓好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水源的清洁安全。继续做好扬州城市的清水活水工程和环境整治工作,加大美丽扬州乡村建设。以国家推动大型步道工程建设为契机,在不破坏运河遗产的前提下,规划建设扬州沿大运河步道与美化工程,并形成大运河步道与城乡旅游景点相联系的路网体系,以便开展“行走扬州大运河”、扬州大运河自行车国际拉力赛等运河主题的文体活动,适应户外休闲运动的新旅游趋势。以国际最先进的“国际公园城市”的城市建设理念,来继续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建设与管理,建设世界著名的“国际公园城市”。协助WCCO开展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对世界运河城市的招展工作,争取将世界运河城市园艺展成为本届世界园博会最有特色的亮点。

  在着眼未来打造扬州特色优势产业中,以高效益的经济长廊对世界扩大影响力。实施“传统服务业振兴工程”,继续在发展传统特色产业上下功夫,通过提升品质、提高品位、提炼品牌上来发扬光大扬州传统服务业。扬州传统服务业不缺工艺,不缺文化,缺的是懂现代经营管理的人才。要为传统特色产业的提档升级出台有针对性政策支持,尤其是高端传统特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政策。将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精心打造,2500多年的历史为扬州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资源优势要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和城市文化竞争力优势,需要有世界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需要有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就要求扬州认真研究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产品和主导方向,在文化+科技+资本+传播上寻求大突破,认真研究如何利用扬州的文化和生态优势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文化产业经营者、文化资本的目光,使扬州文化产业尤其是现代文创产业发展实现大飞跃。擦亮和传播好“扬州服务”这一城市独特的产业品牌,大力发展以“三室经济”“信息服务业”“文化旅游”“国际会展”和“高端养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使扬州经济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和扬子江城市群中形成特色性优势。

  (作者为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以运河为载体的运河文化传承功能、运河文化交流功能,逐渐得到加强,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运河文化多元价值体系。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不仅包括文物修缮、环境整治,聚焦于沿线景观提升和生态修复,更应该深入研究运河沿线城市的标志性文化内涵,剖析运河城市标志性文化现代建构中的困境,厘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背景下标志性文化重构的文化表征,归纳重构的基本原则、动力和模式,才能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运河沿线文化亮点连起来,实现“一条河尽显江苏文化之美”。

  树立“带状”文化建设思考理念,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促进更大范围的融合和交流。运河文化属于一种跨水系、跨领域的区域性文化系统,是包括运河设计、开凿、管理、运营在内的,沿运河流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等一切社会活动的总和,同样包涵着理念、制度和物相三个不同的层次。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让沿线城市共同发力,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促进更大范围的融合和交流。

  尽快摸清“家底”,厘清“内涵”,打好标志性文化“特色牌”,做到“点线面”联动。“标志性文化”是大运河文化的底色。应尽快对大运河江苏段主干河道和沿线城市的生态环境、遗产资源进行普查和摸底,运用生态学原理解析具有深厚生态特质的生计样式、社会风习、社会心态。通过对运河城市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中的标志性内容进行提炼,对运河城市的历史轨迹、内在机制进行分析,找出体现城市发展变迁的本质特征。以文化为视窗、以其所植根的生态环境为重点,构建文化与环境的链式联系序列,为江苏运河城市发展体现文化资源禀赋,打造标识性的特色优势提供思路。

  从生态本源、传承通道、发展格局三方面入手,揭示当前标志性文化建构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二十余个沿运河大小城市正在或谋划古城重建。重建只是文化的表象复制,不能承载城市发展的期待,虽然能获得短暂的商业利益,但失去了鲜活的生活作为支撑。近年来各地都认识到文化表现的重要性,并通过文化产业平台来实现。但类型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即按照固定模式和类型打造文化产品,产品风格流于套路化、程式化,无视资源禀赋,割裂历史文脉,流行什么就上什么项目,降低了地域文化的人文内涵。

  重构运河城市的“标志性文化”,彰显运河特色风貌,延续运河历史文脉,是运河文化实现新时代“共建、共享、共传”的关键环节。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运河城市的标志性文化纳入现代文化体系当中,需要一定的载体和平台将其构建成新的“文本类型”。在当前重构江苏区域发展功能布局的背景下,苏北运河城市要根据市场化发育程度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布局生产力,发展和本地生态环境一致的特色产业。旅游餐饮开发可以对传统标志性文化的原生形式和内涵进行改变,消解原有的特征与功能,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

  标志性文化的逆向重构需要调试机制校正其变迁轨迹,减少消极影响,使其在新的外部环境中获得一种新的适应,实现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和前进。政府主导,精英介入和民众自觉,三种机制彼此关联,前后衔接,共同推进标志性文化重新构建。政府要加强标志性文化的国民建立与推广,加强区域文化认同。鼓励文化精英用先进的理念、技术手段及商业模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标志性文化。广大民众在政府指导和文化精英介入之后,产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自觉要求掌握文化裁决的主动权,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最终达到标志性文化重构机制的理想和最优状态——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

  国际传播能力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重大问题之一。无论是业界还是官方或是一般专业人士,大家都普遍认为:西方媒体不断抹黑,使我们经常“挨骂”;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改变态势,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话语能力,补齐国际传播能力弱小的短板。

  坦率地说,以上判断确有可取之处,但是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显然,对于国际传播能力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倘若我们无法获及真见,那么我们将丧失工作的原则性和前进的方向感。

  归纳西方媒体涉华抹黑报道,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中期。它们的基调主要是“中国贫穷论”和“中国落后论”;二是从改革开放中期到现在,它们的基调主要是“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从一个侧面看,西方媒体涉华新闻的基调变化,也反映出了中国由弱到强的成长壮大过程。

  毋庸讳言,任谁也不愿意成天听到骂声,这恐怕是一个普遍规律。然而,放眼全球,仔细看看,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逃过骂声的?这恐怕也是一个普遍规律。只是有的国家被骂得多、有的国家被骂得少,程度不同而已!尤其在纵览强国崛起的历史时,你会发现:任何强国的崛起过程中没有不经历长期挨骂的,挨骂几乎是强国崛起过程的成长烦恼和必然痛苦。

  且以当今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为例。谁能料到,当今世界上独享风骚的美利坚合众国,曾经遭遇过百年挨骂的历史;而骂它的那些国家,正是它今日亲密无间的欧洲盟友。可以肯定地说,揭示和了解美国曾经的这段伤心历史,对于理解今天中国的国际舆论处境及其心态把握,必是大有裨益的,因为二者的相似度毕竟是比较高的。

  美国是由英国北美殖民地脱离而成。它的居民主要是由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移民构成。虽然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伟大的《独立宣言》,但相当多的美国人对与英国决裂仍然忧心忡忡,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抛弃所有与英国有关的东西包括对国王的热爱、一个伟大国家的传统以及一个强大帝国子民的自豪感等。一位历史学家写道:“我们将来去哪里去找另一个大不列颠?英国的宗教、自由、法律、情感、关系、语言和商业等,与我们息息相关,如果与这样的母体割断联系,我们将七窍流血,遍体鳞伤。”有人对当时居民的独立态度做过粗略估计,认为1/3的人支持独立,1/3的人效忠英国,1/3的人保持中立或见风使舵。

  美国因独立而成为“叛徒”的行为,必定会招致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对美国的妖魔化。当然其中也不排除他们对欧洲移民的鄙视心理和轻蔑态度等因素。有研究者指出,当时欧洲社会精英为了抹黑北美,创造了风靡一时的“美洲退化论”。这种理论认为:美洲动物比欧洲动物低劣;凡从欧洲移植到北美的植物和动物,都会变得发育不良,失去活力;欧洲人一旦踏入美洲大地,便会在体质上、智力上和道德上开始衰落。“美国退化论”大大助长了欧洲人的高傲心态,如一位英国作家这样嘲笑道:美国人丧失了英国人的权威和领导以后,将成为“识别几个字的猩猩”。“美国退化论”影响深远,以至于伟大的发明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不得不通过往返大西洋两岸多次参加上层会议来向欧洲和北美大陆证明:美国人不都是愚昧无知的庄稼人。

  同样地,欧洲人也瞧不起美国人的文化修养,认为美国人是金钱崇拜、物欲崇拜,故他们将永远“缺乏高层次的鉴赏力,因而也就缺乏高雅的艺术享受。”一位美国历史学家伤心地写道:直至19世纪中叶,美国文化仍然是欧洲文化的孩子。显然,美国人也清楚自身短处,虽然他们曾运用历史自觉精神,先后两次发起文化大觉醒运动,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例如在1823年以前,没有任何美国小说家能达到英国最出色作家的水平;美国小说家在本国无论是在声望还是在受欢迎程度上,都远远比不上英国小说家,英国著名作家司各特的小说曾在美国被无耻盗印,销售了50万册。但是,美国文化仍然没有长大。

  有研究表明,随着美国逐渐成长强大,富有昌盛,欧洲与美国之间的抹黑与反抹黑斗争由激烈而精彩而逐渐变得稀疏而暗淡,代之而起的则是,曾经耸人听闻的“美国退化论”已被历史残酷无情退化成为昨日的丑陋文物而远逝,而一颗有着独特痕迹的文化新星正在北美大陆冉冉上升而吸引了万众目光。一位美国作家自豪地写道:19世纪中叶以后,超过4/5的出版物都是本国创作的,而在这之前的出版书刊只有不到1/3出自本国作家的手笔。

  美国崛起过程中的挨骂历史,对于我们今天的处境有着很强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首先,对任何崛起强国而言,遭遇惨骂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路坎,必须以正常、平和的心态对待之;其次,从一定角度审视,挨骂是崛起强国成长的添加剂、成熟的催生剂;再者,强身健体是第一要务,同时还要逐渐从防御转为进攻、被动转为主动;变他塑为自塑,用自塑压垮他塑。

  实际上,类似美国那样的挨骂经历,在德国和苏联身上都发生过。我们注意到,崛起后的美国、德国、苏联并没有摆脱挨骂的噩梦,只不过由于它们崛起的强大,使得它们的敌人和对手不敢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而有所收敛罢了,且骂的方式和内容与以往表现不同而已。

  毫无疑问,世界舆论场基本上是由强国主导的。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恃仗强大的世界第二经济实力基础,占据冲垮西方殖民体系的道义高点,加上美国犯下陷入越战泥潭的大错,苏联在国际博弈中处于咄咄逼人的战略攻势,在国际舆论上也处于强势。说当时的国际舆论场是东强西弱,恐怕并不为过。然而,到了80年代以后,美国摆脱了越战阴影,借机重新调整战略方向,改守为攻,树起人权大旗,而苏联因入侵阿富汗犯下了与美国曾经犯下的同样大错,加上经济乏力,应对失误,导致东欧崩溃,苏联解体,从而输掉了冷战。自此国际舆论场风向突变,西强东弱的战略态势水到渠成。国际舆论争霸战的历史告诉我们:主导国际话语权必须具备两大要素,一是强大实力,二是道义高点。光有强大实力而无道义高点,话语无人理;有道义高点而无强大实力,话语无人听;只有将二者统一于一体,才会引发关注,产生影响。

  一直以来,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声音不大,分量不重,基本上处于挨骂不还口、少还口甚至无法还口的边缘位置。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日益充满信心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故而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也相应地出现了积极的显著变化。

  首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我国的国际舆论氛围创造了友好条件。譬如,我国倡议实施“一带一路”,发起创办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了丝路银行等; 我国先后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等。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喝彩和参与。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在2017年1月瑞士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响彻寰宇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倡导。这一重大理念的提出,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伟大思想礼物,表明我们首次登上了全球道义高点,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意味着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就是要求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而不同,平等协商;同时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联合国已经多次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决议,从而有力证明了这一重大理念是非常符合全人类利益、契合全球发展需求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经出现,许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社会精英交口赞誉,齐声支持。在2017年5月我国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共有、共享”的合作理念,这一崭新理念同样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许。

  综上所述,依赖强大国家实力和占据道义高点,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正在强起来,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已在全球大幅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态势正在由被动转为主动,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说法,越来越重视中国声音,越来越倾听中国判断;加上中国道路为解决人类问题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世界上越来越深入人心,使得西强我弱的舆论局面已经开始了根基性动摇。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这个道理不能说不对。但把抹黑挨骂的事都往自己身上揽,不明是非、不究事理,恐怕也是不行的。我们可以也应该讲好故事、传好声音,以此减少涉华抹黑报道频率,但是,我们也要清楚,企图使西方媒体都说我们好话而不说坏话,那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天真幻想。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具有修正错误的理性开明,实际上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考量,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认为即使你中国做得比天还好,也是无用功,他也不会表扬你,要么装作没看见,要么鸡蛋里挑骨头,照黑你不误!你休想他改变,你永远也做不通他的工作。所以,有的事情,我们不要自怨自艾,不要自我埋汰。不努力是不行的,但以为尽十分力就会产生十分效果的想法也是不行的。我们坚信,正义的事业一定会得到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而那些不真实、不公正、不客观的涉华抹黑报道迟早会被人们识破,把它们唾入历史的垃圾堆里。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科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今年清明节,“代客扫墓”又成话题。近年来,“代客扫墓”成为一些淘宝商家的红火生意,甚至还能够提供磕头、哭坟等服务,价格则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而定。但是,这些由个人进行的“代客扫墓”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不小的争议。

  甲方:

  代客祭祀体现社会包容

  又是一年清明到,重庆部分陵园推出代客祭祖套餐,一杯茶、一对烛、一盘果、一封信,收费100元。代客祭祖不是新鲜事物,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争议,仿佛一涉及到传统和祖先,那种神圣感就容不得半点非标准行为的“玷污”。张口“有违清明精神”,闭口“亵渎逝者”,挥舞道德大棒的批评,其本质是对不熟悉的事物本能排斥。如何看待代客祭祖,是社会包容性的试金石。

  代客祭祖是一种跨时空的情感表达,既满足了人们缅怀祖先、追忆亲人、表达哀思的需求,又体现生态文明环保的特点。社会的发展让人们与逝者的时空距离在拉大,祭祀方式的变化也不可避免。从古代的牛羊猪三牢祭祀,到烧纸上香,再到鲜花纪念,变化才是唯一的不变。从这点上来说,坚持传统并不意味着要拘泥于维持行为方式不改变,传统的意义更多在于精神上的继承与发展。在环境承载力受到挑战的当下,是不远千里、舟车劳顿、造成大量碳排放后亲往祭祀,还是请人代为祭扫?如果眼中只看到传统的坚持不顾及现实的需要,那么这种机械的传统是缺乏生命力的。社会文明的脚步不断向前,祭祀也不能掉队,代客祭祖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没有离乡经历的人,往往难以理解清明时节异乡思亲的心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离开家乡在大城市打拼。因为工作、家庭、身体、路程、时间等因素所限不能回乡祭祖,是一种遗憾和无奈。随着社会的发展,远程祭奠、代客祭祖等祭扫方式的产生,正是社会进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体现。清明祭祀本来就是一种仪式,一种表达方式,正如区域性差别会导致移风易俗一样,祭祀行为应当高度个性化,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不必设定规定动作。承认人的差异性并加以尊重,正是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基石。 袁 媛

  乙方:

  代客祭祀祭不出真情

  清明祭扫各纷然,“代客祭祀”服务再次甚嚣尘上。从代客哭坟、跪拜磕头等令人反感的形式,到重庆有陵园推出的代客朗读一封信寄哀思,服务形式趋于合理,但终究离不开一个“代”字。

  古人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尽孝必须亲力而为。扫墓是一种孝亲行为,贵在事必躬亲。国学大师季羡林90高龄坚持回乡扫墓,跪倒在父母坟前,不住磕头,回京后,写下长达2.4万字的《故乡行》。在中国人的传统里,清明祭扫,慎终追远,知敬畏懂感恩,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抒发。如果将小一辈带到坟前,恭敬地向先人行礼,也是一种传承。

  独在异乡为异客,工作繁忙抽不开身,“代客祭祀”无疑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弥补他们不能亲自前往的遗憾。客观地说,“代客祭祀”是时代发展的现实产物,其表达哀思的初衷是好的。然而追思故人的“情”陌生人岂能“代”替?服务人员进行的一切祭祀行为大都有形无“心”,将追思变成一种明码标价的商业行为更是一种讽刺,对先辈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只是当事人的自我安慰罢了。仔细推想,如果先人泉下有知,又该作何感想?

  再者,对大多数人来说,就算生活半径扩大,清明祭祀亲力亲为并非不能实现。清明已成为法定假期,有三天小长假,从时间上而言足够用;从空间上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交通如此便捷,只要有心就能抵达。即便清明无法脱身,假期前后抽个空回乡祭祀也未尝不可,总比找人代劳、假模假样的追思来得更具真情。

  其实,孝与不孝,贵在生前而不是身后,清明祭扫贵在心诚,“亲力亲为”无须拘泥于地点和形式。亲至墓前当然最好,实在没条件的,泡一壶茶,沏一壶酒,与远方共饮,或者轻点鼠标上网祭祀,故人在心中亦是清明。因此,请“代客”着实没必要,心存孝,意尽到,足矣。 杨 丽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联合惩戒对象为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假离婚、假结婚严重失信当事人将面临14项联合惩戒措施。

  法制日报:相关部门必须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使之更趋合理,更加稳定,以免别有用心者有漏洞可钻。此外,还要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假结婚、假离婚的不利后果,警示老百姓切莫为谋取不当利益而假结婚、假离婚,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须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再 评:假结婚、假离婚让一小部分人占到了便宜,理当从道德的层面去谴责,但却不能就此把所有的棒子都打到当事人的头上。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够严谨,给一些人以可乘之机。而一旦出现漏洞,势必一哄而上,再企图修补便来不及了,规则条例也就变得苍白无力了。

  3月26日,在全国省级山东商会会长座谈会上,河南省山东商会会长刘继承提议:“建议成立水浒市,把跟水浒有关联的县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现场回应说,不但要建好水浒文化,更要讲好水浒故事。

  红 网:给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水浒文化找一个家是尤为重要的事情。毕竟四个地方的水浒文化并不是相互冲突的,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只有将它们集中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本身的文化价值,这样也会增加水浒文化的旅游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还原一个最真实、最全面的水浒文化。

  再 评:前两年,很多地方争相改名,用历史或传说地名来吸引游客,说是要弘扬文化,实质上还是想“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图的是背后的利益。但要发展地方经济,并非就必须更名,或调整区划。你做不好,再怎么折腾也没有用。如果真是一改就灵,那岂不是还要涌现出一批红楼市、西游市和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