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是一门领导艺术。大凡优秀的领导,多是口才上佳的领导。以受众为本,是新闻界的重要传播经验,对领导讲话也具有借鉴意义。任何忽视受众的讲话,都是自说自话、无效讲话。领导干部只有以重视受众为本,增强讲话的可听性,才能实现自己讲话目的,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好的讲话,一定是从好的开场白开始。许多政治家都很重视讲话的开场白。好的开场白,一定是富有新意、先声夺人,一下子就能激起听众的兴趣。如何做到开口不俗?要放低身段,变俯视为平视。身坐主席台的领导讲话,语气不能“主席台化”,而尽可能以站在听众中央的谈心者姿态讲话。要有强烈的现场感。“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要从讲话者与现场的听众、主题、场景等寻找共同点和关联点,增强讲话的现场感和亲切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要尽快亮出主题。好的开场白既精彩,也不拖沓。对于动员部署性质的会议讲话,大多应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对于其他性质的会议或活动的讲话,也可采用语言简洁的故事型、悬念型或幽默型开场白。
寻找与受众内心的共鸣。现在一些地方会风或会议效果之所以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的讲话缺乏新意和吸引力。领导讲话要讲得生动精彩有气场,关键要激发受众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要让讲话的刚性主题柔性化、严肃主题人文化、官方主题平民化,尽量不要居高临下、声色俱厉,尽量避免官言官语、空话套话,尽量多些让人如沐春风、心生共鸣的温润之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会议效果,促进会风的改进和会议目的的实现。
凸现受众易记的要点。领导干部的每次讲话,无论主题多重要、时间多么长,最后能有几句让人听得懂、记得住、有力量的话,就算很成功了。要突出观点。观点是领导讲话的灵魂。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任务导向和结果导向,提炼并讲出主要观点。同时突出观点的可听可记性,让人感到讲话一针见血,讲到点子上。讲话结束前,也应有画龙点睛之语,或再次简要复述一下自己的主要观点。要突出亮点。领导讲话分析形势尤其总结成绩时,要聚焦并集束式展示主要亮点,以达到提气鼓劲的目的。在布置下一步工作时,要意到言止,最好是项目化、清单式列出几条管用的,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说到主要任务或关键举措。要注重细节。领导讲话的生动与精彩往往藏于细节。如,介绍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时,打动人心的常常不是高大上的定性赞语之排比,而往往是一些顺应人性、打动人心的小事小细节。
想好受众需求再讲话。许多优秀的领导都有一个体会:最好的讲话,都是事先打好腹稿。先想后说,想好再说。七分想,三分说。这个想,就是要想好受众的需求,想清受众关注什么,想透如何让自己的意图以受众喜欢听的形式和语气讲出来。此外,真话实话人爱听,虚话套话遭人厌。领导干部是与各界高端人士交流最多的人,也是各类新信息新理念的集大成者,在向受众传递自己新信息新思考新理念时,也要重视讲真话、说实话。
多用大众熟悉的语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之所以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想听、爱读,就在于其带头践行“短实新”的文风,其语言多是大众熟悉和喜欢的大白话、大实话,表现方式常是谈心式、聊天式和讲故事、摆事例,这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讲话作了最好的示范。领导讲话最忌脱离群众、故作高深、官话连篇。领导干部要紧扣简浅显,力求自己的讲话生动鲜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直击要害。对一些传统的书面语可探索口语化表达,比如,将“经得起历史检验”,转换为“子孙后代说好才是真的好”“不搞让后人骂的工程”。对抽象的道理、宏大的主题和枯燥的数据,也应用比喻对比类比等形象表达之。善于巧借名言警语、格言谚语和方言俗语,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金句,增强讲话的生动性。此外,讲话要尽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慎用排比句。为追求语势而拼凑排比,反而会因文害意,稀释讲话内容,弱化讲话力度,变得拖沓啰嗦,多了书生气,少了接地气。
(作者为扬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