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江说,他自从1986年担任盱眙县桂五镇社会保障服务站副站长、民政办负责人兼养老院院长以来,已经为69位老人送终,当了69次“孝子”,“每次都是‘披麻戴孝掼老盆’,这是一种特别身份,也意味着一份承诺与责任。”

  成立院委会,让老人们自己“当家作主”

  1986年6月,李银江从村支部书记任上转岗桂五镇养老院院长。镇里划出一块位于镇郊的4.2亩土地,要他尽快创办桂五历史上的第一所养老院。第一笔支出是4.2元人民币,李银江扯了块塑料薄膜,然后在工地上搭了间工棚,开始了工程设计、材料购置、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的连轴转工作。3个月时间,一期工程8间宿舍、3间附属用房顺利完成。然而,当李银江兴致勃勃地登门邀请五保户入住时,却连连碰壁!

  读过几年私塾的傅伟俭老人也是位五保户,李银江“招兵买马”遇阻后走进了老人的小屋。傅伟俭坦诚吐露,五保老人其实都是“宝”,逢年过节,张家一盘菜,王家一碗汤,周家的毛娃喊爷,徐家的后生叫大(伯),这样的“软环境”到哪儿去找呢?你那个养老院除了几间房和一块牌子,能提供这些吗?一席话让李银江调整了思路。

  1986年10月1日,桂五镇养老院挂牌成立,包括傅伟俭老先生在内的7位五保户成了首批院民,30岁的院长李银江发表了激情洋溢的“就职演说”,立下两条铮铮誓言:一是养老院由老人组成院委会,管理政府拨付的养老薪金和社会捐助,决定自己的吃喝玩乐,院方只负责提供炊事服务、保洁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二是院长要当全院老人的“孝子”,为每一位老人尽孝送终。

  李银江让食堂每天征求意见,老人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只有7个老人时还好商量,人多了怎么办?在一步步的探索中,院委会制度形成了。现在的院委会11人,在70多位驻院老人中民选产生。院委会制定10天(旬)食谱、10天(旬)活动计划、决策院内管理层面的所有事情。院委会挑选老人中年纪小一点的、身体好一点的自己去市场买菜购物,分工委员验收签单后方能记账报销。院委会管理职能的健全,大大减轻了养老院行政人员配置的压力,桂五养老院最多时接纳百位养老人员,行政人员始终只有7名,两名会计、两名炊事员、两名护工、再加上兼职的院长李银江。李银江不管钱、财、物,不在院内吃一顿饭。两名护工够吗?李银江说够了,护工负责院内大卫生、为老人洗衣等重活,其余一应事情都在院委会的领导下自我服务。譬如,养老院一个单元房有4个标间、两个卫生间、一间共用的超大客厅,单元内的卫生基本上采取轮流值日制。譬如,院委会建立了“爱心储蓄”制度,哪位老人病了需要护理,身体好点的自我报名参加服务,两人一组,适当补贴,服务时间记账,等到自己生病需要护理时,“爱心储蓄”免费抵算。

  摔老盆、捧遗像,他一次次做“孝子”

  李奇山老人是“开院七老”之一,1988年7月12日下午4:00,以82岁高龄辞世。老人弥留之际,李银江打电话从家里叫来爱人,夫妇俩打来温水,为老人擦身子、剪指甲、换衣服。同时,让院里工作人员收拾好一间房子,简朴庄严地布置起专用灵堂。当老人的亲戚、过去的乡邻闻讯赶来养老院吊唁时,李银江胸佩白花、臂戴黑纱,为客人点纸、陪客人鞠躬。守灵三日,李银江基本不离左右。出殡的时候,李银江先是摔了老盆,鼓乐齐鸣后,又手捧老人遗像,走在队伍前面。李银江和爱人哭了,情同手足的其他6位老人也流下了感动和心疼的泪水。

  操办第一场葬礼带来的一点小小“震荡”发生在李银江自己家里。葬礼3日,按当地风俗,戴重孝的人是忌入别人家门的,李银江为别人当孝子,当然也要避见自己的父母。但是,桂五镇就这么大,养老院长为无亲无故的老人当孝子、守灵堂,早成了镇上的头条新闻。第3天晚上,李银江两口子一身疲惫回到家里,喊妈,妈不应,喊爸,爸在喉咙里“嗯”了一声。晚饭之后,一直拉长着脸的老妈开腔了,“银江忙啊!几天不归家到哪儿去啦?去给人家当孝子、摔老盆去啦!我和你爸活得好好的,你怎么去给人家当孝子了?我就想问你一句,你究竟是哪家的孝子?我们今后的孝子由谁来当、老盆由谁来摔?”老妈的数落憋了3天,有备而来,如狂风骤雨,一阵紧似一阵。李银江一看大事不妙,赶紧侍立到老人家面前,高举双手,做出一个夸张动作:“爸、妈,我永远是你们的孝子,你们的老盆我会摔得最响!”老妈“噗嗤”一声,本来是想笑的,发出来的声音却变成嚎啕大哭。

  现在,桂五养老院送别老人的葬礼由李银江主持已成为一种规格、一种待遇。甚至,神志稍微清醒一点的老人,最后一个愿望就是拉着李银江的手含笑而去。

  林山村尖山组的丁奶奶是位军属,儿子在徐州某部服役,技术型志愿兵,已在当地娶妻生子。丁奶奶的儿子乳名百岁子,顾名思义,是丁奶奶和丈夫两人年龄相加100岁那年生的儿子。晚年得子,倍加欢愉,丁奶奶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不料,老伴突然生病,于1992年离世,丁奶奶经不住刺激,精神分裂,日夜在村庄田野间游荡,常常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儿子回来一次,老人安逸几天。儿子一走,老人病情益发加重。百岁子无奈,请示部队同意,准备带母亲随军。李银江听说后,骑车赶到林山村,找到百岁子,推心置腹地说,你在部队任务重,爱人年轻,又有孩子,母亲去了以后人生地疏,走丟了想找都难。交给我吧,养老院老人多,可以相互照应,对她的治疗也有好处,你多回来探望探望就行了。一席话说得百岁子眼含热泪,千恩万谢。百岁子回部队后每年都出色完成自己承担的军务,丁奶奶也在养老院度过了自己相对安定的最后4年。

  “相对安定”,是说丁奶奶一时清醒、一时糊涂。清醒时,过着正常老年人的有序生活,糊涂时,思维、情绪失去控制能力,有时会闹出非常尴尬的事。譬如,有一年冬天,丁奶奶犯病期间吃多了大白菜烧肉,偏偏这时又着了凉,大小便失禁了的她又爱往人多的地方凑,她走到哪里,哪里一片嘘声。李银江听说了,立即赶到现场,将她带回自己宿舍,叫人打来热水,为她脱去外衣,然后用剪刀剪开内衣裤,为丁奶奶擦洗身子,换上干净衣服后让她服药睡下。李银江说那时候顾不上男女禁忌了,也顾不得什么污秽和脏臭了,她就是母亲,自己就是儿子!丁奶奶神志已经不清的时候,儿子百岁子一家回来送别,儿子哭着喊“妈妈”、 孙子哭着喊 “奶奶”,丁奶奶毫无反应。这时,从县里开会回来的李银江来到床前,一声“丁奶奶”,丁奶奶睁开了双眼,颤抖着伸出一只手来,李银江一见,马上双手握了过去,丁奶奶一字一颤地说道:“老大,(多)亏了你了!”

  110、120、119,他有一张无形的名片

  李银江有两张名片,一张是有形的名片,一张是无形的名片。有形的名片上一面印着名字、职务、电话号码,一面印着四句话:扶贫帮困,排忧解难,牵线搭桥,矛盾化解。30年间,李银江的这张名片发出去23000多张,桂五镇每家每户都曾收到过这张名片。无形的名片是指不同需要的百姓对李银江的昵称。譬如,需要解决困难的,称李银江的电话是110;譬如,需要救死扶伤的,称李银江的电话是120;譬如,需要应对突发事件的,称李银江的电话是119……

  99岁的陆永忠老人儿孙满堂,不少人都在非农岗位工作,一到周末,争相拎着大盒小包前来孝敬老人,老人呢,乐得像个孩子一样,零食不离口,顿顿食有肉。哪晓得,“幸福”出问题来了,老人可能是肉吃得太多了,染上顽固性便秘,能去的医院都去了,不行。能买到的药都用上了,不行。能试的民间土方秘方都试过了,还是不行。陆永忠知道桂五养老院远近闻名,要求儿子为他办个“寄养”手续试试。于是,老人的大儿子陆玉华拿着李银江“排忧解难”的名片找上门来,李银江二话不说,“行!那就试试。”

  陆永忠老人成了桂五养老院的“寄养生”以后,李银江忙开了,他为陆老单独开起了小灶。让人买来几十斤本地山芋,主食每顿两节,配上小青菜麻油清汤,或者就是玉米面配搭蛋花汤。粗细搭配,以粗为主,清淡饮食,适度活动,一个星期下来,老人大便通畅了。陆永忠重新谈笑风生,不亦乐乎。

  陆永忠在养老院最幸福、最风光的一件事是,陆姓家族57名晚辈集体到养老院向百岁老爷子拜年。2015年春节前,家人轮番前来“请安”,希望老爷子早点回去过年,老人不为所动。大年三十,两个儿子一同开车前来,请老爷子回去住一宿、哪怕吃顿年夜饭再送回来,老人还是不从。来人半开玩笑地推着老人的轮椅就走,老人一把抓住门框,高声叫道,“谁再要我走,我就跟谁急!”无奈,陆家人商议,大年初一早茶之后,族人集体到镇养老院向老爷子拜年,谁也不许带礼品营养品。李银江兴奋地说,这个春节成了桂五养老院建院以来最热闹的一天,院里常住人口也就七八十人,陆姓族人老老少少57人穿戴一新、披红挂绿来到养老院,再加上正常来院慰问拜年的各界人士,全院的老人都成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顽童了。

  陆老在桂五养老院平静生活了整整两年之后,101岁无疾而终。陆家人都说是李银江为老祖宗向阎王爷多申请到了两年阳寿,葬礼上一定要请李银江去当“老大”。“其实,这个老大哪里要我当呢?陆家两儿两女,一个比一个有头有脸,请我去是给个面子。而且,老人家101岁平静而走,这在我们苏北地区是‘喜丧’,丧事当着喜事办,我坐在太师椅上看着乡亲们争吃‘喜斋饭’、抢要百岁喜碗,乐呵着哩!”李银江说这是他参与的最轻松的一次葬礼。

  2011年8月28日,因为感情纠葛,一个丧心病狂的凶犯流窜到桂五镇的山区乡村,制造了一起特大凶杀案,初中刚毕业的李月月,因为晚上参加学校举行的纪念活动,住在镇上同学家,侥幸逃过一劫。但是,一夜之间,她和爸爸、妈妈、外婆、姐姐阴阳相隔。李银江再次见到一次失去4个亲人、已经3天没有好好吃饭的月月时,不禁落泪了,月月已经憔悴得脱了人形。

  揪心的一幕发生在落葬的时候。按农村习俗,父母的骨灰盒必须由子女一路捧着,此时的月月怎么能捧得动爸爸妈妈的两个骨灰盒呢?李银江只好左手挟着她爸爸的骨灰盒,右手搀扶着手捧妈妈骨灰盒的月月,可是,这时的月月除了干嚎着,一步也挪不动了。李银江说他那时等于是一个人搂着两个骨灰盒,还要托着一步也走不起来的月月。眼看着两个“小窝窝”(墓坑)就在前面几米,但自己就像在梦里一样,双腿想迈却动弹不起来……

  次日,李银江陪月月来到县城学校,缴费、看教室、铺床铺,他告诉月月,以后他就是家长、他就是爸爸,学校放假的时候,月月就到养老院来、到爸爸家里来。从此,每到学校放月假、放寒暑假的时候,桂五养老院又多了位回来休假的小姑娘。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李银江总是准时坐到李月月的座位上。现在,月月已从苏州幼儿职业师范学院毕业,在盐城一家品牌幼儿园找到了理想工作。每年春节,月月都要回来和李银江一家团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30年间,李银江从一个朝气勃勃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小老汉,但他依然是养老院老人们的“孝子”。他说他常去墓地看看,“走一回墓地就越发感到时间宝贵,人间珍贵。珍惜身边的一切,多为老人们做点实在的事情吧。”

  视 线

  金秋十月,江南乡村又迎来了一个喜庆、热闹的季节。看一场传统婚礼,听一次乡村说书,小日子便过得越发滋润起来了。

  【传统婚礼】

  十月是举行婚礼的最佳日子,城里乡下扎堆办喜事,一派喜气洋洋。一场传统婚礼正在小镇上演,我也被邀请当了男方傧相,算是有头有脸了。上得接亲的彩船,但见彩船披红挂绿,还有江南丝竹奏乐,更绝的是装了两支橹,摇橹处还串了跳板,叫做“出跳”,以便让更多的人参与摇橹,加快了摇船的速度,舟子们要在河道里“飞快船”表演呢。

  接亲船到了新娘家,这时新娘要履行“哭浴”仪式。新娘在闺房里由其母亲替她洗澡,边洗边哭,待新郎前来接亲时,新娘要哭得愈加伤心,这就是“哭嫁”。我们远远地听到新娘的哭声和母亲的劝慰声,继而听到前来接亲的新郎在门外的许愿承诺。新郎许下一个个“重愿”,表示新娘过门后会对她百般宠爱呵护,新娘方始止哭,款款穿戴妥帖,跨出房门。我一眼瞥见,新娘红肿着眼,眼眶里水汪汪的,好不楚楚动人!

  新娘离开家门时须“易鞋”,将原来的鞋遗在娘家,穿上夫家带来的鞋上船,并且得由新娘的舅舅将她背上船。“易鞋”据说是休把娘家的财运好运给带走了,此举作为一种风俗,夫家不会计较,大家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新娘被接上船后,鞭炮声响起,船离岸,乐声骤起,舟子们奋力摇橹,船便如离弦之箭在碧波中飞窜。新娘家离夫家距离很近,船便绕着水路走,绕出小镇再回到小镇,吸引得两岸和桥头的观望者齐声喝彩。观望者愈喝彩,船上乐愈奏得起劲,船也愈窜得飞快。绕了一大圈方始到夫家,这时先上岸的是“节节高”竹竿,接着是一只烧旺的炉子,寓意是希望夫家生活节节升高,财气越来越旺,还有仅作摆设的“子孙桶”。此时新娘与夫家的长辈亲戚一一见面,接受“见面礼”红包,唯独新郎的母亲躲避不见。哦,原来这又是乡间婚俗了,为了避免婆媳的“逆面冲”,招致日后婆媳关系不和。我经熟人指点,看到新郎的母亲其实躲在门后,透过门缝偷看着新娘呢。

  新娘接到,预示着喜宴即将开始。我举目看,大厅正中墙壁“和合二谐”画的两侧有大红的喜联:“姬子彭寿,苏才郭福”。这是最传统的喜联了,寓意新婚夫妻将来会像周文王姬昌样多子、彭祖般长寿,苏东坡样有才、郭子仪般多福。

  喜宴后去参观新房,现代化设施跟城里无异,不过一些细节还保留着传统的味道,譬如“称心如意”,系新房的新床新帐用两只秤钩钩着;还有“一路平安”,系床前摆放着的几十双新布鞋。听说从前皆由新娘自己抽空制作,眼下则去店里定制了,表示新婚夫妻将穿着这些布鞋走下去,平平安安。

  【乡村书场】

  如今江南乡村十之七八都有书场,并且远比从前镇上的书场气派——或矩形或扇形的场子,书台书桌古色古香,背景优雅,流苏飘拂,场子内三四百张听客的座位或柚木锃亮,或沙发柔软,座侧可以摆放茶杯。一日一场或一日两场,一边抿着香茶,一边欣赏着说书先生的说噱弹唱,这便是如今乡间寻常农民的享受了。农民说,从前难得到镇上听一回书可以回乡下嚼老半天,书情是如何如何的缠弯曲折,说书先生是如何如何的优雅标致,现在听书就在家门口,请的都是城里的“响档先生”,那风度、那演艺是没得说,而且都很客气,主动跟老乡们打着招呼,小落回休息时还跟老乡拉拉家长里短,像自家人似的。

  村委会请说书先生来,给足了他们面子,经常专车接送,好饭好菜款待。这乡村书场听书全部免费,还供应每人一杯茶水,是村里的福利,男女老少都能享受;付给演员的费用比城里还优厚,比方说,有一场算一场,五六百元的酬金,两位先生每人能分得三百元上下,一天两场的话,蛮可观哪,而且都是一月俩月的长篇评弹,每位演员只须抱着琵琶弦子空身而来,上万元到手走路,“吃肉饭”的日子哪。

  从前一向都有“好唱戏勿及穷说书”的俗话,不然何以说书的人被称为“先生”、唱戏的人被目为“戏子”、唱滩簧戏的女子还被叫作“滩簧婆”?说书先生肚子里货色多呗,说书没什么成本,长衫旗袍琵琶弦子足矣。至于乡村书场请先生来说书,开支也省呀,一月天天演出,也不过万把元的支出,倘若请剧团演戏,一场就得几万。所以村委会都懂得算这笔账,造一座书场,一次性投资,一劳永逸。

  乡村盖书场不仅事半功倍,还有着意想不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说书的书情都是精忠报国、惩恶扬善、劝人为善的故事,以传统美德喻世化人,听得人感动落泪。村书记事先向评弹演员介绍村情村貌村风,讲给他们听村里的好人好事,请他们编成开篇或小段子在正书开场前先行表演——这是符合评弹演出规矩的,正书开演前先唱开篇,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嘛。那些村里的人物和故事经演员艺术加工和渲染,顿时变得活色生香,一下引起了共鸣,赞叹声、欢笑声把场子暖热了起来,都说,哦哦,原来村里的人物故事跟张飞岳飞一样也可入书哩。这回先生唱了菊珍,明天我杏元也争取让唱唱呗。至于讲卫生、讲文明、讲孝顺、劝戒赌……都在先生的表演之列呢。

  王艮绘像。

  阅史观今

  泰州学派形成于明朝中期,以王艮为代表的平民儒学家发展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致力于实现学派憧憬的“尧舜之梦”,引领了明朝中晚期的思想解放潮流,被称为“中国封建制社会后期第一个启蒙学派”。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是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人,生活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上半叶的成化至嘉靖年间,他从社会最底层的穷苦灶丁成长为受人仰慕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以至“举国趋之若狂”。

  明代灶户的社会地位低下,简直类似囚徒。王艮的祖上多人担任盐场的百夫长,不仅自己要烧出一定数量的盐,还要负责管理灶长,督理煎盐,催办课税,王艮从小就是一个灶丁(亦称“亭子”)。他7岁入乡塾即崭露头角,11岁时因贫辍学随父烧盐,19岁时贩运私盐到山东一带出售,到21岁时变得富裕起来,并开始接济左邻右舍。25岁这一年,他在贩盐经过曲阜孔庙时,忽觉心中豁然开朗,他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这就是效法孔孟等圣贤,通过儒家思想的宣传,师法君王,教化民众,使“君为尧舜之君”“民为尧舜之民”,从而使社会达到理想的状态。

  从曲阜回家后,王艮发愤读书。在“夜以继日,寒暑之间”的“默坐体道”后,他终于在29岁时悟道。刚到而立之年的他,在住房后面建了一个小屋子,闲暇时坐在里面读书,研习古文,弹着琴,唱着歌。他与人讲说经书上的内容,多用自己的观点,不拘泥于“传注”内容。族长知道他有志于天下的大志向,常常以一些难办的事来有意考验他,他都能帮族长处理得条理分明。各盐场中的官员和百姓如果遇到棘手的矛盾,往往向他讨教。而他总是热心帮助他们处理问题,既周到又细致,从不偏差。

  王艮38岁拜王阳明为师。拜师的原因是他听人说自己讲学内容和王阳明相近,唯恐王阳明“以学术误天下”而决定去考察一番。

  王艮到南昌城时,穿着自制的古服,俨然孔圣人模样,围观的人纷至沓来,以致一时交通堵塞。他和王阳明就一些有疑义的问题展开讨论,声音响亮得门外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王阳明说:“君子考虑问题应当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言下之意是,思考国家大事不是你这小老百姓的职责所在。王艮回答:“我虽然是一介小小的穷乡僻壤的百姓,但是一天也不敢忘记像尧舜那样爱护百姓的君主。”话外之音是盼望当今社会出现像尧舜这样的好君主。在讨论“致良知”问题时,王艮感到王阳明的学术观点“简易直截”,自己比不上,于是跪拜在王阳明面前,口称老师。回到馆舍后,王艮反复思考论辩过程,又不能信服,第二天又去见王阳明说:“我昨天拜师太草率了!要与你再次进行论辩。”王阳明高兴地说:“好啊!有疑问就是有疑问,可相信才相信,而不是无原则地盲从,这是我最愿意看到也是感到十分高兴的啊!”这样子,两人又反反复复地辩论,对一些问题穷根究底。终于,王艮从内心里对王阳明的见识十分佩服,又重新走下座位,纳头跪拜,再次行起弟子之礼。王艮的这一行为,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生动诠释,王阳明感慨地对弟子们说:“当年我在抓住叛乱的宁王宸濠时,内心里连一丝波动也没有,今天却因为这个人而感动了。”

  王艮原来的名字叫“王银”,王阳明为他改名“艮”,取字汝止。有人认为,王阳明改“银”为“艮”,是要王艮从此停止胡思乱想,因为“艮”的字义是“极限”之意;也有人认为,王阳明认为王艮从北方来,所以取“艮”卦之意。但不管是何意,王阳明对王艮的器重和钟爱可见一斑。

  王艮在王守仁门下前后共有八年时间,一方面,他是一个经济富裕且精明强干的弟子,他出钱帮助王阳明扩建书院,补充馆舍用度;另一方面,他帮助王阳明开导教育其他弟子,传授心学,深得王阳明的赏识与信任。与此同时,王艮又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家对阳明心学进行创新与传播。

  王阳明去世后,他回到泰州讲学,并经常外出参加全国各地的讲会,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的哲学思想因泰州地处淮南且独具特色,被人称为“淮南格物论”,主要内容有:

  格物正己说

  王艮从“身是本,天下国家是末”的基本思想出发,认为“格物即是止至善”。这里面隐含着一层意思,就是统治者自己要以自身之“矩正”,做天下人的榜样,才能治理好天下国家。为此,王艮甚至大胆说出了“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不听则易位”的思想观点。

  在王艮看来,天理良知是自然而然的,因此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即“人欲”也是合乎天理的。在王艮眼中,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一切意识状态和行为方式如穿衣、吃饭等日常行为,都是自然良知的现实彰显。而人们也只有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够发现圣人的学问。王艮指出,教师工作就是“以先知觉后知”,目的就是去发掘人性中本来就有的良知。

  明哲保身论

  王艮认为,人的“身”是天下国家的根本,天地万物则是“末”,提出只有明“保身”这个“哲”,才能去“爱人”,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甚至以对“身”的态度来作为衡量社会的优劣标志,提出“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百姓日用即道说

  王艮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民本主义命题,要求统治者把满足群众穿衣、吃饭等物质和精神生活作为第一需要。王艮把“百姓”和“圣人”放在等同的地位,认为圣人之事就是百姓日用之事,圣人之“道”就是百姓日用本身。在他看来,“圣人之道”(正道)还是“异端”的判断标准,就是能否满足广大平民百姓吃饱穿暖、摆脱贫困的日常生活需要。这种观点打破了宋明理学承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樊篱,推动和形成早期启蒙思想大潮。

  泰州学派王艮以“万世师”自命的“狂者”精神,终生不入仕途而坚持讲学传道,教化天下百姓。他的这种“狂者”精神,深得社会广大下层民众的称道并成为泰州学派的思想传统,并通过徐樾、颜钧、罗汝芳、李贽等门人的发扬光大,这种勇于改造封建专制社会的叛逆活动和思想创新,形成了泰州学派早期启蒙主义的思想色彩。

  (本文编辑自《江苏地方文化名片丛书·泰州学派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说到小说《西游记》,人们最熟悉的莫过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据明刊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简称“世本”)出版的整理本。该本即是60多年来流传最广的“人文本”,1980年再版。然而,限于环境等诸多条件,加之世本的字迹有较多的漫漶乃至缺损,导致较大体量的疏失和讹误。其他包括台湾、香港等地出版的《西游记》,大多照搬人文本,以致各种疏误在当今数百种《西游记》中惊人地一致。

  2006年退休后,我领着几个弟子继续理弄积存多年的《西游记》文献资料。因为不满于清代士子、书商乃至各路关注这本奇书的“好事者”对明刊《西游记》的随意切割和隔代拼补,开始对明刊本进行“汇校”。2009年,就《西游记》当代流行本的代表“人文本”的疏误,写出5368条校记;2010年5月,人文本根据这些校记推出第3版。9月,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将这一勘误成果作为“后期资助”项目,要求我们:

  “探讨利用这些校勘成果,重新校点、整理新的《西游记》版本,将成果付诸应用”,“有利于为广大民众提供这一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经典的最完善最权威的版本”。

  重新校点、整理稿于2013年2月完成,共出校记1.1万余条,45万字。由全国社科规划办安排到人民出版社 “双版”同出——附有校记的学术版为《西游记整理校注本》,有注释的普及版为《最新整理本西游记》。

  除了将当今流行本较大体量的讹误回归原著,如何对待问世于万历二十年(1599)的南京世本是一个难题。其自身的疏误,加之经历了400多年的流变和异化,正本清源,是当务之急。比如,四海龙王和哪吒六件兵器的名称以及八戒和沙僧道学别号的混乱,虽是低级错失,改起来仍要反复考量。过去的错,尚可责之书商或刻工,校勘学演进至今,若再错上加错,无可宽谅!

  “西游”原著的语言择字堪称讲究,展现了作者的修辞功底和语言智慧。第1回写猴子从花果山飘海登岸,把“海边人”“嚇得丢筐弃网”。此处的“嚇”,流行本将其作为“吓”的繁体字改去。众所周知,淮海人不说“吓”,说“”。“嚇”字早在著名的《庄子·秋水》及唐马吉甫的《蜗牛赋》里出现;明清两代《西游记》的校评皆认同而沿用,说明它不属于典型的语汇变体,也不能简率地判定为方言;即便是方言,也不该轻易舍弃、掩盖语言的地域特点。在“吓”的意义上,第1回的 “嚇”,只是改变了原著的读音。第83回的“嚇”,流行本的更改则与原著的表意大相径庭。猪八戒见妖精再次摄走师父,依照经验,深知妖精必除,故而张嘴仰天而笑;与下文所写 “事无三不成”,“再进去一遭,管情救出师父来也!”相呼应。取经路上,大凡这种情况,猪八戒常常大笑。“嚇得(地)仰天大笑”,此 “嚇”,指张开嘴的样子。如郭璞《江赋》:“或爆彩以晃渊;或嚇腮乎岩间。”人文本却将“嚇”改作“忍不住”,又特意在卷首《关于本书的整理情况》中强调:

  “‘仰天大笑’,似乎不应由‘吓得’而来,我们就根据《西游真诠》把‘吓得’改作‘忍不住’。”

  这是没有注意“嚇”的另一释读,不是“吓xià”。面向文学经典的这一斧,砍得人不寒而栗。

  古籍中的时代特色更是珍贵的人文存留,轻易一改,抹去了经典品位的历史坐标。原著第20回的“吾当不是别人,乃是黄风大王部下的前路先锋”,“吾当”,即“我”;第一人称的单数。如元白朴《梧桐雨》:“却是吾当有幸,一个太真妃倾国倾城。”人文本将“吾当”改作“吾党”,理解为第一人称的复数,违背情节,导致歧解。

  从《西游记》学术史的立场出发,此次校勘针对掩盖世本的方言现象、消减世本语言的时代特色等11个方面的疏失作了一次空前“盘点”。

  如93回唐僧的毗卢帽被妖精抛绣球打歪,唐僧应赶快扶正帽子,却写作“忙扶那球”。精神象征的毗卢帽已被打歪,还要先去“扶”女妖的“球”!是八戒?明清诸本及流行本皆未修正。

  又如70回的“前年要了,去年又要;今年还要”,流行本在“去年又要”下加“今年又要”四字,变成一句很啰嗦的话。13回的“这只山猫,勾长老食用一日”,勾,在世本中多用,可通“够”。流行本改作“彀”,不仅生冷,也易生歧义。

  (作者系全国社科规划项目“《西游记》校点整理”责任人)

  读书管见

  2001年,布隆伯格竞选成为纽约市长,一干就是12年。商人和政治人物的双重身份,让他在纽约市推行的环保举措更注重经济效益,也更便于操作。正如布隆伯格在《城市的品格: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的环境治理商业新方略》一书中所说,自己不是人们想象的那种环保主义者,他没有拥抱大树的习惯,不会在推土机前躺倒,也不会因为濒危的斑点猫头鹰而失眠。然而,布隆伯格却发现了一条在城市推行环保的秘径: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并不冲突,甚至可以彼此促进。

  在布隆伯格看来,环保和经济增长不再是对立的“零和关系”,凡是有利于公众、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措施,其实也有利于遏制气候变化。而执行这一切的关键,则是城市。城市不仅是环境污染的最大来源,也是最大受害者,更重要的是,城市遏制气候变化的举动还将带来整体经济的增长,城市、企业和居民都能从中获益。

  《城市的品格》收纳了布隆伯格担任纽约市长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环保举措,其中不少经验值得包括中国许多城市在内的全球城市借鉴。

  为老建筑“降碳”。纽约市共有16亿平方英尺的屋顶,相当于近2.8万个橄榄球场。传统的深色屋顶容易吸收热量,建筑制冷的能耗高。相比之下,浅色或者反光屋顶能反射热量,在高温天气大大降低建筑顶层的室内温度。布隆伯格启动了“纽约屋顶降温计划”,纽约市还通过法案,强制新房屋顶必须涂成浅色或反光面。这项举措不仅减少了建筑的制冷能耗,也为业主节省了不少降温开支。

  此外,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房主不想在墙上安装厚厚的隔热层,也不愿意在屋顶建造哪怕只有几英尺高的温室。为此,纽约市政府规定,绿色改造不受建设和区划限制。如今,业主可以自由地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力涡轮机,而不需要担心是否会超出高度限制。房主对建筑进行绿色改造的积极性大大增加。这些绿色改造项目为纽约节约了大量能源开支。

  提供清洁供暖。除外来污染因素之外,纽约很多居民区供暖使用的6号燃料油,是纽约市内最大的空气污染源。2015年起,纽约禁止了6号燃料油的使用,这项举措为整座城市的空气质量带来了巨大改善。3年内,二氧化硫污染降低了近70%,烟尘排放量降低了近25%。整个城市温室气体的减排量,相当于减少了16万辆机动车。

  鼓励低碳出行。汽车是空气污染的重大来源。布隆伯格任纽约市长期间,将1.3万辆出租车换成了混合动力或其他高能效的车辆,将燃料效率提高了50%。纽约还借鉴哥本哈根和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道设计,12年来共建造了长达470英里的自行车道。从2001年到2012年,纽约骑车通勤者的人数增长了三四倍。

  2009年起,纽约尝试将城市最重要的枢纽——时报广场,改造成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驶入。这项对道路的重新设计,使得时报广场附近的通行时间缩短了7%,到2013年,时报广场的商铺租金增长了一倍,首次跻身全球十大最有价值的购物街区。

  效仿时报广场的成功经验,纽约开始在全市推行类似的整改,另设了超过50片步行广场,这些步行广场临近的社区都享受到了同样的好处:商铺迎来了更多消费者,行人有了更安全的环境,所有人都能呼吸更清洁的空气。

  环保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它与每个市民、每家企业都休戚相关。若是个人、企业可以共同参与,政府能够有效管理,气候问题就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还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马化腾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核心观点

  ● 越来越多的企业从简单“触网”,发展到整体“上云”。

  ●就像“用电量”在工业经济中的指标意义,“用云量”也将成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

  ●未来,连接将意味着“心”与“芯”之间的沟通。科技属性的强弱,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大小。

  中国社会已经迈入了全面数字化时代,以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不但开始为各个产业的革新提供原动力,而且逐渐构成新型社会管理的主平台,并为前沿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打造强载体。各行各业的商业企业、公共服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公益机构以及文化创意组织等,都希望搭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快车。

  这些变化正重塑着互联网生态,并让我们更深刻意识到,这“一片森林”并非沙漠中孤独的绿洲,它植根于更庞大而多样的生态环境中,跨界地带产生了丰富的创新空间,从而形成一个“数字生态共同体”。这无疑将给我们每一个企业乃至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机会与发展空间。在这里,我希望用七个关键词来描述最近一年来的观察与思考。

  深度融合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开始由表及里地融入各行各业的全流程,线上线下开始打通成为一体。

  过去几年,“互联网+”项目纷纷落地。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从简单“触网”,发展到整体“上云”,把全产业流程镶嵌到更为开放的网络中以激发更多创新,并将决策控制建立在流动的实时数据上,以大幅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

  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认为,中国创新在“上下行”两条路上求索。我粗浅地理解为,一条是技术寻求产品落地,另一条是应用需求找技术支持。

  目前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纵深融合,正是在“上下行”两条路上发力:一条是从线上往线下做,这是多数互联网公司目前倾力而为的方向;另一条是线下大量的传统企业“反攻”线上,无论是商业零售,还是物流交通,甚至是制造业、农业等传统行业,都希望借助数字化实现产业迭代。

  把“上下行”两条路结合起来,让互联网企业与各行各业结伴而行,才是我们穿越路途中那些险峻峡谷的最优选择。

  云化分享

  云在数字时代的重要性,不亚于电在工业时代。作为重要的数字创新模式,“云化”程度体现着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深度。

  过去我们说“插上电”,今天我们说“接入云”,云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一种基本需求。我认为,就像“用电量”在工业经济中的指标意义,“用云量”也将成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还处在数字时代的初始阶段,很多跟云相关的重要事物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比如,电气时代后期出现了计算机,数字时代与之匹敌的发明是什么?我觉得,也许是未来的人工智能。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三者不离彼此。我曾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数字时代的图景:各行各业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

  “云化”是数字时代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我曾提过,分享经济就是生产力的云化。换句话说,各种资源和能力只有实现“云化”,才能从“冰块”变成“活水”流动起来,才能真正纳入数字化管理,实现大范围匹配后的精准分配或科学分工。

  通过“云化”创新,数字时代将能够更好地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智慧连接

  连接,是所有智慧解决方案的基础。在不同的场景中,连接匹配着不同的智慧解决方案,它依赖生态合作才能实现。

  如果未来所有云与端都具有人工智能,那么连接将意味着“心”与“芯”之间的沟通。在数字时代,只有匹配相应智慧解决方案的连接,才能更好地优化“智慧体”之间的沟通协作。

  在不同的场景中,连接匹配着不同的智慧解决方案,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零售等等。连接,不再是一家大公司自己开发个APP就能完全搞定的事,它需要我们与各行各业合作伙伴以及大量专业服务机构一起,携手打造不同的智慧解决方案。

  全用户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平台,正在从“多用户”平台,变成“全用户”平台,它像水电设施一样,成为今天人类社会所有个人和组织的基本需求。

  随着实体经济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升级,数目庞大的企业和机构用户正不断登录进来,成为数字平台的使用者。数字平台的用户光谱,正在从C端个人用户迅速拉长到B端几乎所有商业企业用户、甚至G端的公共服务机构用户等。

  过去,“全用户”平台仅仅局限于像水、电与交通网络这样的基础设施平台。今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平台,正越来越凸显出基础设施的特性。随着用户迅速扩容,这对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模式、组织形态和企业责任等都将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全用户”平台,互联网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将会有助于C端个人用户、B端商业企业用户和G端公共服务机构等平台用户之间形成更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这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意义,也是未来各种创新的基础。

  大内容

  无论是消息、短视频等数字资讯产品,还是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和音乐等数字文化产品,海量数字内容的生成与分发正在促成“大内容”战略。

  只有内容足够“大”,才能匹配“全用户”需求。当然“大”并不仅仅指规模数量和品种类型多,更包括内容生成土壤的肥沃、不同内容间交融创新的活跃、内容分发渠道的丰富等。

  随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内容将获得更多的生成土壤、交融机会和传播媒介,变得更“大”。对于海量的内容,我们需要更多地借助机器来完成“大内容”的集成与分发。数字内容天然具有流动性,它比线下资源更有优势采用“云化分享”。与其他资源一样,海量集成与大规模分发,能够充分发挥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数字生态基础设施的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会替代许多人力,但它需要既理解用户,也理解内容,才能完成最优的个性化匹配,从而解决内容的无限膨胀与用户的有限注意力之间的矛盾。当然,机器要成为足够理想的过滤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科技

  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今天都在强调自己的科技属性。这不仅仅是口号,因为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将可能改变现有的行业格局。

  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面前,各个传统企业都开始招募大量的技术人员。这既是为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为了应对未来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的威胁。

  今天,软件、硬件和服务三者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甚至在融为一体。未来“科技企业”的称谓不再是TMT(科技、媒体和通信)公司专享。

  各行各业的传统企业都需要借助数字化升级成为科技企业,每一家企业都希望掌握新技术这个战略制高点,因为其科技属性的强弱,决定着未来竞争力的大小。未来新技术的变革,一定会带来很多重新洗牌的机会。

  宽平台

  如果说“窄平台”遵从零和博弈,那么“宽平台”会坚持共生共赢。在“数字生态共同体”中,大家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倡导共生共赢才能可持续发展。

  平台型生态企业,作为基础设施提供者,在“数字创新共同体”中承担着更大责任。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包容“另一种选择”的存在,因为用户比竞争更重要。

  我们希望通过真正让商家拥有自主运营流量与粉丝的能力,破除目前零售行业中的“窄平台”规则,帮助大家从“二选一”的困境中走出来,为数字化转型中的零售生态开拓更大的蓝海。

  同样,数字经济的发展让跨地域的协作创新产生了更多可能。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平台的发展,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或组织都通过数字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生活、生产以及各种生命活动都交织在一起。我们在这个“数字生态共同体”中命运与共。

  我想,在这个“共同体”中,竞争的目标并不是要你死我活,而是更好地激发创新来解决用户痛点,让整个生态更有可持续性。

  整个实体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是前所未有的。这既让每一个互联网与科技工作者兴奋欣喜,大家有了更多一展身手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们心怀敬畏:我们越来越需要关注整个互联网生态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需要去研究万物互联可能带来的风险与隐患,也越来越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编辑整理自马化腾2017年10月30日发表的《致合作伙伴的公开信》)

  ——对话著名画家、省国画院副院长杨耀宁

  浩气凌霄 250cmX250cm

  银线飞歌 270cmX250cm

  文化圆桌

  “再造自然——杨耀宁中国画作品展”日前在宁夏开展。展览上,我省美术家杨耀宁的作品以强烈的个人风格,造型和色彩上的锐意创新,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观感。杨耀宁,现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兼山水画创作研究所所长。近日,记者就中国画在艺术创新上还存在哪些不足,江苏山水画要怎样继往开来、创造时代精品,与杨耀宁进行了一番有关艺术创新的对话。

  记者:您笔下的山水,与大自然的天然面目有很大区别,画面张力十足,光、色、线条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请问您是怎样形成自己的个人风貌的?

  杨耀宁:中国绘画主要表现点、线、面的关系,而西洋绘画主要在色彩、体积、质感上下功夫,双方各自有不同的艺术传承与特色。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曾经花了十几年功夫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在南京博物院,我有幸接触到一批珍贵的画册和古画原作,并跟随萧平老师学习传统绘画。同时,我对西方油画、摄影、版画包括当代艺术等艺术门类,也下功夫进行了研究。

  但是我认为,讲好中国水墨的当代故事,我们首先要把传统的基础打牢,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理当去建立具有民族特色、融合多种元素、适应当代人的新图式和新感动。这也是我的创作过程中从“传统山水画”到“现代山水画”的转变之路。

  记者:您1996年进入省国画院工作,之前已在7个国家举办了展览。后来您在业内却有一段令人惊讶的“十年沉默”时光,能否说说您当时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杨耀宁:在进入省国画院工作之前,我曾在清凉山扫叶楼研究龚贤,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先后在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行展览。到了2000年左右,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开始兴起,有不少拍卖行、画廊与我们联系,对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要画漂亮的画。什么意思呢?当时,一批色彩美丽、线条优美、富有装饰性的作品最受拍卖行、画廊的欢迎。江苏省国画院在全国艺术界影响很大,是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当时,我反复思考:我不能为了金钱和市场,把这么好的平台、这么好的机遇给兑换了。之后,我选择用十年时间退出美术圈子。所谓退出,指的是我并没有停止创作,只是停止了市场交易和展览,停止了那些熙熙攘攘的事务,回归艺术本身。

  如今,画坛整体创作风气还有些浮躁。我曾经看到一个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上特别署名“我是某某著名画家的弟子”,生怕别人不知道。艺术是一种境界,更应当是一种信仰。我始终认为,我们应当与现实的尘嚣保持距离。

  记者:周京新曾评价说,您是一位不断追求创新的山水画家,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艺术与创新的关系的?

  杨耀宁:当前,我们的美术创作已经形成共识:艺术需要创新,创新才有未来。我们要不断带给大家新的东西。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一部手机就有太多信息,别人为什么要来看你的画?如果你的艺术带给大家的永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毫无悬念,观众就不会对你有期待。

  当然,创新并无捷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积累过程,需要艺术家踏实心境,不畏失败。我们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图式”,通过这样的图式来感受社会、感受时代,影响社会。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好的艺术,应当具有中国气派、中国境界、国际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应把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

  记者: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您个人也在创作中孜孜不倦地打通中西方艺术。在您看来,中国与西方艺术彼此应该怎样借鉴、融合?

  杨耀宁:过去我们注重传统的水墨、笔墨,现在,东西方文化一定会在更大的平台上相遇。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大家走到一起,新的审美范式就会出现。

  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艺术家对于社会应当起引领作用。上个世纪,西方美术界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危机:画家的社会价值是否要被照相机所取代了?其实,创新的艺术,就不会被取代。毕加索、马蒂斯、莫奈等大师,不正是从亚洲、非洲的艺术中吸取了新灵感、创造出崭新的艺术?他们通过创新的架上绘画、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都在传递着通过艺术影响世界、改变社会的观念,这是我们当代艺术家应当坚守的职责。

  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要锚定我们自己的文化坐标,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西方油画在表现“一根线”的时候,受到绘画材料的局限,没有律动感,在一根长线上犯了傻。我们传统中国画“墨分五色”,变化万千。张大千到欧洲去,毕加索对他说,你们那里的艺术那么发达,为什么还要到巴黎来跟我们学艺术?现在,我们应当用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去影响西方。

  记者:是的,中国画的精神之根必须深植于传统。如今,在继承传统与锐意创新方面,您觉得我们的当代艺术家群体还有哪些不足?

  杨耀宁:很多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路。但是,请问路在何方?这是一个时代之问。一本《芥子园画谱》,就是古人绘画符号的记录。彼时,古人通过山、石、云、水来体现情怀、精神,这些固定的符号,也烙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现在,我们有些画家总是亦步亦趋地去描摹隐士、茅屋,而不去表现我们当前社会新知的、充满着生机的山水田园。那么,这样的作品又有何动人之处呢?

  同一片山水、同一片江河,我们怎样创新?傅抱石先生上世纪的两万三千里写生路,浓烟滚滚的烟囱、火红的钢铁厂炼钢场景,都成为彼时的表现对象。如今,山还是那座山,但是我们却不能再去画烟囱,现在的理念是保护自然,这些题材都属于污染了。我们要画的是休闲美好的群众生活,要画的是退耕还林的自然保护政策,表现一种积极的心态,而不是残山剩水、茅屋隐士的消极心态。在这一点上,我们当代艺术家要秉持艺术引领时代风气的理念,要激起大家对未来的期待。我始终认为,艺术家要做社会与未来的推动者。

  记者:作为江苏山水画的重要画家,您认为江苏中国画如今的发展态势怎样?

  杨耀宁:江苏传统绘画艺术积淀深厚,像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等大师,都是江苏画坛引以为傲的先贤。省国画院去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其命惟新”60周年建院大展,展示了我们全省中国画创作的丰硕成果。承前启后,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应当有自己历史担当。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危机。以山水画来看,近十几年来在全国各大美术展上,江苏山水画入选的数量和质量还不是十分理想。新金陵画派要求“笔墨当随时代”,我认为,在代代传承有序中,我们不能仅仅陶醉于先辈留下的经典之中。我们生活在前人的创造中,我们也应当将我们的创造留给后人。现在,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4.0时代,我们应当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我们的创作中。再优秀的文化也是需要发展的,我们应当站在传统文化的高地,放眼全球、奔向未来。

  本报记者 顾星欣

  留在昔时中国人记忆里的,总有一个挂在脖子上小小而好看的长命锁。那是长辈请人用纯银打制的,锁下边坠着一些精巧的小铃,锁上边刻着四个字:长命百岁。这四个字是世世代代以来对一个新生儿最美好的祝福,一种极致的吉祥话语,一种遥不可及的人间向往,然而从来没想到它能在我亲人的身上实现。天竟赐我这样的鸿福!

  天下有多少人能活到三位数?谁能叫自己的生命装进去整整一个世纪的岁久年长?

  我骄傲地说——我的母亲!

  过去,我不曾有过母亲百岁的奢望。但是在母亲过九十岁生日的时候,我萌生出这种浪漫的痴望。太美好的想法总是伴随着隐隐的担虑。我和家人们嘴里全不说,却都分外用心照料她,心照不宣地为她的百岁目标使劲了。我的兄弟姐妹多,大家各尽其心,又都彼此合力,第三代的孙男娣女也加入进来。特别是母亲患病时,那是我们必须一起迎接的挑战。每逢此时我们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球队,凭着默契的配合和倾力倾情,赢下一场场“赛事”。母亲经多磨难,父亲离去后,更加多愁善感;多年来为母亲消解心结已是我们每个人都擅长的事。我无法知道这些年为了母亲的快乐与健康,我们手足之间反反复复通了多少电话。

  然而近年来,每当母亲生日我们笑呵呵聚在一起时,也都是满头华发。小弟已七十,大姐都八十了。可是在母亲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人只有到了岁数大了,才会知道做孩子的感觉多珍贵多温馨。谁能像我这样,七十五岁了还是儿子;还有身在一棵大树下的感觉,有故乡故土和家的感觉;还能闻到只有母亲身上才有的深挚的气息。

  人生很奇特。你小时候,母亲照料你保护你,每当有外人敲门,母亲便会起身去开门,决不会叫你去。可是等到你成长起来,母亲老了,再有外人敲门时,去开门的一定是你;该轮到你来呵护母亲了,人间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发生转变,这就是美好的人伦与人伦的美好。母亲从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一步步向前走。一种奇异的感觉出现了,我似乎觉得母亲愈来愈像我的女儿,我要把她放在手心里,我要保护她,叫她实现自古以来人间最瑰丽的梦想——长命百岁!

  母亲住在弟弟的家。我每周二、五下班之后一定要去看她,雷打不动。母亲知我忙,怕我担心她的身体,这一天她都会提前洗脸擦油,拢拢头发,提起精神来,给我看。母亲兴趣多多,喜欢我带来的天南地北的消息,我笑她“心怀天下”。她还是个微信老手,天天将亲友们发给她的美丽的图片和有趣的视频转发他人。有时我在外地开会时,会忽然收到她微信:“儿子,你累吗?”可是,我在与她一边聊天时,还是要多方“刺探”她身体存在哪些小问题和小不适,我要尽快为她消除。我明白,保障她的身体健康是我首要的事。就这样,那个浪漫又遥远的百岁的目标渐渐进入眼帘了。

  到了去年,母亲九十九周岁。她身体很好,身体也有力量,想象力依然活跃,我开始设想来年如何为她庆寿时,她忽说:“我明年不过生日了,后年我过一百零一岁。”我先是不解,后来才明白,“百岁”这个日子确实太辉煌,她把它看成一道高高的门坎了,就像跳高运动员面对的横杆。我知道,这是她本能地对生命的一种畏惧,又是一种渴望。于是我与兄弟姐妹们说好,不再对她说百岁生日,不给她压力,等到了百岁那天来到自然就要庆贺了。可是我自己的心里也生出了一种担心——怕她在生日前生病。

  然而,担心变成了现实,就在她生日前的两个月突然丹毒袭体,来势极猛,发冷发烧,小腿红肿得发亮,赶紧送进医院,打针输液,病情刚刚好转,旋又复发,再次入院,直到生日前三日才出院,虽然病魔赶走,然而一连五十天输液吃药,伤了胃口,变得体弱神衰,无法庆贺寿辰。于是兄弟姐妹大家商定,百岁这天,轮流去向她祝贺生日,说说话,稍坐即离,不叫她劳累。午餐时,只由我和爱人、弟弟,陪她吃寿面。我们相约依照传统,待到母亲身体康复后,一家老小再为她好好补寿。

  尽管在这百年难逢的日子里,这样做不能尽大喜之兴,不能让这人间盛事如花般盛开,但是今天——

  母亲已经站在这里——站在生命长途上一个用金子搭成的驿站上了。一百年漫长又崎岖的路已然记载在她生命的行程里。她真了不起,一步跨进了自己的新世纪。此时此刻,我却仍然觉得像是在一种神奇和发光的梦里。

  故而,我们没有华庭盛筵,没有四世同堂,只有一张小桌,几个适合母亲口味的家常小菜,一碗用木耳、面筋、鸡蛋和少许嫩肉烧成的拌卤,一点点红酒,无限温馨地为母亲举杯祝贺。母亲今天没有梳妆,不能拍照留念,我只能把眼前如此珍贵的画面记在心里。母亲还是有些衰弱,只吃了七八根面条,一点绿色的菠菜,饮小半口酒。但能与母亲长久相伴下去就是儿辈莫大的幸福了。我相信世间很多人内心深处都有这句话。

  此刻,我愿意把此情此景告诉给我所有的朋友与熟人,这才是一件可以和朋友们共享的人间幸福。

  时隔近30年了,依然清晰地记得1988年3月的那个下午。那会,我是吴江县震泽中学的学生,一节课后,明媚的阳光下,语文老师孙火林兴冲冲拿着一张纸找到了我:“冯海青,获奖了,一等奖!”这张淡粉色的油印纸头来自南京,是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振业·贝贝奖”作文比赛的获奖通知,也是一份通知我去南京领奖的请柬。粉色纸头上的下方署着:新华日报社、省教委普教局、张家港市振业橡胶总厂(大赛的三家主办单位)。那一刻惊喜的我并没有意识到,从此与新华日报社结下了奇妙的缘分。

  17岁的我还从未去过南京,去省城就是出远门了。按照请柬通知,我和孙火林老师一起在4月2日下午从苏州坐火车赶到了南京,在察哈尔路16号核工业招待所报到、入住,等候第二天的颁奖仪式。

  新华日报等三家单位联合举办的这次作文大赛,按征文通知是“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给祖国、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他们对社会、人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使社会、学校、家庭能从中更清楚地了解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轨迹和他们的追求与愿望,从而有针对性地关心、帮助他们”。有意思的是,大赛的命题是:“我……”,于是,参赛作文的标题里都有了一个“我”字,《我要说》《我家有个瘫叔叔》《我的烦恼》《我还是我》……我则以不少中学生缺乏创造力和进取精神为题材,写了一篇《我说“魔力圈”》。

  4月3日上午,颁奖仪式在虹桥宾馆三楼的八角厅举行。我们这些中小学生们,见到了大赛评委会主任、副省长杨永沂,见到了新华日报社社长金靖中,见到了著名作家海笑,也见到了振业橡胶总厂的奚也频厂长。我们十二位一等奖获得者排成两排,我站在后排左二的位置,大家手捧获奖证书,新华日报一位摄影记者为我们定格了这个瞬间。第二天看到见报的照片,才知道了摄影师的名字:陈哲。

  那天现场的感觉兴奋而漫长,很多细节在记忆里已模糊,但我清楚地记得奖品是一台让我感觉颇为奢侈的红色随身听,后来回到学校后被同学们争相围观并借用。我也记得组委会还发给我们一些纪念卡片,我和其他获奖者一起将金靖中社长、海笑老师和奚也频厂长团团围住,要到了签名。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在现场找到新华日报记者薛颖旦。“你就是冯海青?你的那篇作文我印象很深,是一等奖里唯一一篇议论文!”薛老师快人快语,让我这个第一次见到记者的中学生,一下子感到省城的大记者那么亲切。

  当天下午的安排是参观中山陵。我们几位来自苏州的获奖者已经熟悉,苏州一中的姜彦、吴江实验小学的柳琳,一起欢乐地数起了中山陵有多少级台阶。多年后,柳琳成了我一位高中同学的妻子,我和同学戏说:“新华日报早就让我们有缘认识了,比你们相识早多了!”我的语文老师孙火林,则十分欣赏来自南通中学的获奖者项晞,让我多向她学习,返校后我们成为了笔友。

  记得从中山陵回招待所的路上,我困得不行,到终点了也不下车。一路陪同我们参观的薛颖旦老师笑着说:“你是不是想跟我们一起回报社呀!”说实话,报社是啥样还真不知道呢。我在哄笑声中下了车,压根儿没想到多年以后自己真成了新华日报社的一名记者。

  快乐而短暂的领奖行程很快就结束了。我开始给薛颖旦老师写信,讨教关于写作的问题。薛老师鼓励我要多观察生活,还给我寄来了那会的大明星、六小龄童的签名照,让我的同学们眼红了很久。高考前夕,震泽中学校友、新华日报记者庾康来到母校,在校长陪同下找到了我,又聊到了振业·贝贝作文大赛。又认识了一位新华日报记者,让我对记者的工作又多了一份了解和向往。

  后来我报考了南师大新闻专业,之后又到扬子晚报实习,老师们常常会说起:“小冯是新华日报作文大赛的获奖者呢!”让我感到昔日的那次作文比赛,已冥冥中成为我和新华日报社之间的一根情感纽带。

  1994年,我从南师大毕业,正式进入扬子晚报文化部,成为新华日报社大家庭里的一名年轻记者。

  前几日,为了写作这篇征文,我去找了新华日报1988年4月的老报纸,找到了当年刊登作文颁奖活动的版面,找到了获奖作品目录,也找到了我的那篇《我说“魔力圈”》。那篇颁奖活动的报道,是由新华日报记者吴逸和张晓东采写。吴逸后来任江苏经济报社长,张晓东后来担任扬子晚报副总编辑,新华日报副总编辑、中国江苏网董事长,而我在扬子晚报工作近二十年后也到了中国江苏网工作。说起来,我们的交集,在1988年4月3日的那个上午就开始了。

  在那篇报道中,吴逸和张晓东写道:新华日报社社长金靖中说,这批获奖小作者很可能成长为未来的作家、编辑、记者。奚也频厂长笑着补充说,我也希望他们中间能多出几个企业家。

  近30年前,我们十二位领奖者与新华日报那次美好的相遇,相信是所有人的美好回忆。时隔30年,希望我们能有机会聚首,一起祝福新华日报八十华诞,也祝福我们自己的人生旅程。

  (作者现为中国江苏网副总编辑)

  王祥夫,著名作家,山西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米谷》《生活年代》,散文集《杂七杂八》《纸上的房间》等。

  小时候住的那个大杂院,名字叫“牡丹里”,让人想到古时的里坊制度,又让人想到牡丹。

  父亲那时所收藏的古玉,均是商周高古玉,共计三百品,之外战汉玉不计,平时都放在一个五屉柜里,并不怎么珍贵它的意思,但是不许我们弟兄动。古玉是一品一个布袋儿,那种厚布,麻灰色,系黑绳,并非锦缎。父亲没事会把古玉一件件拿出来看,但很少盘玩,父亲说生坑最好,千万不要瞎盘,盘坏了是罪过,也不要吐灰,吐坏了亦是罪过。真正收藏古玉的人都喜欢生坑,而没事把一块玉盘来盘去的往往不是收藏古玉的人,也只那么三五块,盘着玩玩,兴冲冲出来进去,手里总是有事,日子便过得有寄有托。

  古玉不盘要生坑。父亲说,我只八九岁便知生坑熟坑。

  即使盘玉,家父也不说盘玉,只说“亲近亲近”,和古玉亲近亲近,就像玉一时有了生命,要和人朝夕相守的意思。十岁那年过生日,父亲给我商周古玉两品,要我与它亲近。一品是直到现在我还戴着的商代咬尾龙小玉璧,原是古时开大玉璧砣出来的璧心,还不那么圆,孔是一面钻。一品是周代玉组佩里的大勒子,厚不足一公分,上边是勾撤法鸟纹,鸟尾扬起来却又是龙纹,是鸟纹龙纹合一西周的常见纹饰。父亲说“你和它亲近它就和你亲近”。后来果然是这样,父亲又对我说,“贴身带着就好,不必放糠袋里去盘。贴着身子让体温皮肤和它亲近,你盘不出来让你儿子接着盘,两三代人共盘一块玉不是什么传奇。”

  古玉是有生命的,里坊间的诸多传说且不说,比如什么人摔了个跟头,玉碎了八十岁的他却没事,是玉替人挡了一下。古玉貌似静定,却极有变化,比如我项间那块咬尾龙小玉璧,一开始是黑如墨,对着光看才有一些绿意,而戴在身上日久,里边的黄沁便慢慢出来。新玉是没这种变化的,明清玉亦不会有,真正的商周高古玉才有,而真正的商周古玉又是一出土就干干净净脸面齐整,上边或附有泥土,那泥土也是其硬如玉,原已与古玉生长在一起,古玉吐浆,浆把附在其上的泥土包裹,两千多年下来,想除去这样的一小点一小点泥土还很难。古玉无法仿,你可仿其形,其神彩是永远不可仿制,看古玉只须一眼,不要多看,是要看其神气皮壳,有的高古玉出土一如新玉,那只是一般人的眼里所见,其实大不一样。古玉皮壳极是松,贼光一点也没有,是珍珠的那种感觉,是珠光,柔和异常特别迷人。商周以降,唐宋元明清的玉是没有这种现象的。玩玉的人盘玉,不外是身上常带着个糠布袋,先是粗糠后是细糠,或粗细交加,没事用手搓捏,但一捏盘过头皮壳便会坏掉。父亲对我说盘玉要慢盘,慢盘便是贴身贴肉地带在身上,是天长地久,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就那么过来了,人与玉相亲,玉与人亦复相亲,古玉的精彩便会给慢慢焕发出来。这也是生坑变熟坑的过程。

  可以盘的玉一般都是古玉的某些特征特别明显,即使盘也不会把这种特征盘掉。而一出坑就像新玉一样的古玉一般最好不要盘。商周高古玉多以动物为主题,却轻贱了花花草草,商周战汉高古玉几乎没有花草植物的影子,花草植物纹饰的出现在唐宋之后。而到了明清,花花草草越发多了起来,凤穿牡丹,松鹤延年,石榴多子,是日常生活的清浅,波澜不兴的平和,商周古玉的魅力与魔幻性至此荡然无存。

  父亲给我的那块儿西周凤纹龙纹合一的勒子常年被我戴着,洗澡也不离,睡觉也不离,而忽然有一天,夜深人静靠在床上读书时,它在脖子上只一滑,便滑到腋下去,“砰”地一声碰在床栏上。我把它拿在手里在灯下细看,却不禁吃了一惊,原来边缘的裂隙居然不见,居然弥合了。虽然隐约还可以看出那一道痕迹,但实实在在是弥合了。世间事,不可思议者真是多矣,也不必思议为什么、事事都要了然于心,想起郑板桥那句话来,人有时要糊涂些才好。

  那年,父亲去世之前,我和我的哥哥仓促间在“牡丹里”的东墙之外把两品西周晚期大璧埋在一棵双叉杨树下。多少年过去,现在想起,那里已是一片新的小区,“牡丹”二字虽在,却叫了“牡丹里新区”,而那两块大璧,已不知它在何处,亦不知它要在地下沉睡到什么时候。

  去爱丁堡途中,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艳丽的格子裙、悠扬的风琴声、绵延起伏的草地、宁静诗意的苏格兰乡村,一切是柔美清新的印象。然而,走进爱丁堡,感受到的则是充满历史沧桑的厚重,高大庄重的欧式建筑、宏伟恢弘的荷里路德宫、凝重如诗的爱丁堡城堡、狭长蜿蜒的石板路,星罗棋布的博物馆、美术馆、酒馆……

  从这些古老建筑上,我首次知道了铅黛色这种颜色。当地朋友介绍说,爱丁堡位于苏格兰东海岸入口,坐落在绵延的火山灰和岩石峭壁上。这里的建筑大多就地取材,用坚固无比的火山岩建成,经过多年风雨侵蚀,变成了一种不均匀的深灰色调,使整个街市呈现出独特的铅黛色。从苏格兰王宫荷里路德宫起步,行走在老城的躯干——皇家一英里大街上,我们被铅黛色的建筑环绕。大街尽头就是著名的爱丁堡城堡,陡峭险峻的地形,黑黢黢的外观,它屹立了1400多年,成为爱丁堡甚至苏格兰的象征。站在城堡最高处,俯瞰整个爱丁堡城,密密麻麻的铅黛色建筑伸展开去,直至海边,这种沉静的色调构成了这座古城最具风范的典雅背景。

  爱丁堡人尊重历史,轻易不拆除老房子,轻易不改变城市主色调。荷里路德宫附近的苏格兰议会大厦是座现代建筑,因与老城风格不同而引发争议。这之后,政府更加注重城市色彩的保护。为体现现代特色,爱丁堡的门面牌、交通指示牌以及公交车、双层巴士和有轨电车等交通工具则大胆用色,色彩鲜艳。爱丁堡人宁愿在其他方面作些弥补,也不破坏城市的整体风格,使这座城市呈现出古老和现代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铅黛色浓缩和诠释了爱丁堡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爱丁堡紧邻英格兰,历史上常有来自英格兰威胁而引发的战争,多少爱丁堡人为了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而英勇战斗。行走在爱丁堡大街小巷,脑海中一直浮现电影《勇敢的心》主人公威廉·华莱士那棱角分明、刚毅俊朗的面庞,回想他临刑前高呼“自由”的场景。在爱丁堡城堡入口处,有两个栩栩如生、气象威严的雕像,其中一位就是威廉·华莱士。铭记历史的民族才有根,热爱英雄的民族才有魂。爱丁堡人用这种方式缅怀英雄,延续的是这个民族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气质。

  铅黛色建筑既有历史的沧桑、沉静的厚重,也有灵动的浪漫、激情的燃烧。电影《一天》中,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的男女主角,就是在这座拥有古老建筑的城市里萌生了爱情。毕业前夕,两人共同度过了美好一晚,第二天各奔前程。临行之际,他们约定成为好朋友,并在之后每年7月15日见面。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他们如约相见。然而生活是现实的。多年后,蓦然回首,他们发现一直寻寻觅觅,其实最好的早在身边。男女主角的故事已成过往,但这样的情调、这样美丽的约定,与爱丁堡是如此吻合。

  铅黛色使爱丁堡弥漫着雅致,赢得了“北方雅典”的美誉,特别是每年的爱丁堡国际文化节,多元文化在此汇聚交融。我想,这样的文化古城理应产生文学大师。我们走进王子街公园,一座尖塔高耸峭拔,在铅黛色建筑群中非常抢眼。朋友说,古塔纪念的是一位文学家,他生于爱丁堡市,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大学毕业后当过副郡长。他以苏格兰为背景的诗歌十分有名,但拜伦出现后,他意识到无法超越,转行写作历史小说,最后成为英语历史文学的鼻祖。他就是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和诗人沃尔特·司各特。凝望坐在塔中心的司各特,他手持书卷,凝神所思,仿佛在默念自己的诗歌,抑或是构思鸿篇巨著。家乡厚重的历史和不屈的民族精神,铸就了他浓浓的英雄情结,成就了他历史文学创作的宏大事业。

  黄昏时分,我们与这座古城道别。夕阳下的爱丁堡,似乎披上了一层金色外衣,铅黛色和金黄色交相辉映。我突然感到,真正的爱丁堡就在这些铅黛色的建筑和古迹中。读懂了铅黛色,也就读懂了爱丁堡的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