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脏乱臭”变身城市新风景
原标题: 家门口“脏乱臭”变身城市新风景
内秦淮河北段新景观。本报记者 何钢摄
本报讯(记者 何钢 通讯员 环指宣)沿河环境整治是2017年十大精细化建设管理行动之一,如今,经过一年整治,24条河流实现华丽转身。昨天,顶着明媚的阳光,记者随相关部门探访了几条河流,发现百姓家门口曾经的“脏乱臭”,确实成了城市新风景。
内秦淮河北段去年完成综合整治,如今两岸处处花草,步道、坐椅、桥栏焕然一新,河水清澈。散步的太平桥小区居民王庆伟告诉记者,以前河边根本走不通,里面垃圾遍地,河水也不干净,“家门口守着条河,却感觉不到自然美”。这次整治,不仅沿河风光露出来了,连小区的外立面都出新了,站在太平桥上看两岸,真的处处新气象。
玄武区建设房产和交通局工作人员李明介绍,目前在做的内秦淮河东段环境整治,在体现玄武特色的同时,还兼顾逸仙桥南侧的秦淮区境内风格。未来两区沿河步道牵手,将成为一条贯穿的风光带。
向阳河位于河西,沿河分布着奥体中心、南京妇女儿童中心、江苏大剧院,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可是以前因为植物过密,压抑不通透,一般人都不愿意往河边走。作为全市更换杨树的试点,去年沿河共清理杨树411株,栽植大乔木约46株,品种有乌桕、黄连木、垂柳、朴树,小乔木则有红梅、红枫、垂丝海棠等。一方面打开了背景建筑的空间,另一方面,错落有致的绿化,也为市民沿河赏景创造了条件。“现在视野开阔了,风景变美了,住在这里幸福感也跟着提升了。”市民刘阿姨说。
栖霞区尧化门一带的柳塘沟,过去因为发黑发臭,路人避之不及。尧化街道副主任赵乃宏告诉记者,柳塘沟周边汇聚居民区,为了让河水变清,先截住污水,再通过雨污分流,彻底避免污水进入河道。河道两侧以石块堆积代替水泥护坡,河水自然渗透进护坡,不仅涵养水分,还能有利于微生物生长,保持水质。如今这里不仅水变清了,沿岸铺设慢行道,还种植了桃树。记者采访时,刚好遇到市民在这里拍照留念。“太意外了,没想到家门口的黑臭河还能变成景观河。”拍照人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