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报纸新闻专栏丨新华时论
2024-04-02 09:0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既看“高楼大厦” 也看“背街小巷”

陈立民

近日,省委印发《关于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全省各地区各部门正结合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但个别地方在上级领导来调研时,依然习惯“只谈成绩不谈问题”;也有一些前往调研的领导干部,乐于“被安排”,只看“亮点”不顾其他。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这些现象亟待破解。

开展调查研究,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在调查研究中必须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既要看“高楼大厦”,也要看“背街小巷”,详细收集、周密研判各方面情况和信息,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打下牢固基础。

实事求是总结成绩和亮点、提炼可供借鉴的经验,发挥典型和标杆的示范作用,也是做好调研工作的途径之一。但如果只见“高楼大厦”不见“背街小巷”,将成绩“注水”“掺糖”,对问题避重就轻,调查研究就失去了意义,既耽误问题解决、贻误发展机遇,也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党员干部更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问题意识,在调研中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为发展献策助力。

看“高楼大厦”容易,去“背街小巷”不易。究其原因,有的地方出于“政绩冲动”,认为上级领导是来“视察”工作,于是精心选择一些“好典型”“闪光点”“样板区”作为展示个人政绩和地方形象的“窗口”。有的调研者注重调研光鲜亮丽的“好典型”、不看矛盾重重的“老大难”,不用心做好功课,不做好统筹谋划,难以找到问题堵点;有的调研者存在“好好先生”心态,以“不得罪人”换“一团和气”。可以说,能否在调查研究中看到“背街小巷”,考验的是党员干部工作能力,更考验担当作为和责任意识。

“背街小巷”不能成为“调研盲区”。党员干部应带着问题、做好准备,在把脉问诊、解剖麻雀中见症结、见问题、见成效。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些“规定路线”、多些随机应变,尽可能到矛盾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总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调研。在调研中不能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只听汇报不听牢骚,只翻工作台账不看具体情况。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魄力和“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洞察力,在交叉对比、反复验证中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根源。

看清“高楼大厦”背后的“背街小巷”,应大力推行“四不两直”调研方式。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时,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蹲点,得到了真实详细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内涝、风沙、盐碱的规律,实施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这启示我们,多用脚步丈量民情,多听“原汁原味”的声音,才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

当前,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对党员干部而言,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既看“高楼大厦”也看“背街小巷”,紧盯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挖掘根源并进行靶向治疗,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才能达到调查研究的目的。

要“一头扎”,不要“一阵刮” 

江东

最近看了一批调研报告,不免心生感慨:在第一批主题教育中,许多领导干部一头扎进基层,扎进矛盾和问题集中的地方,察实情、谋良策、出实招,写出了一批思想性、针对性、操作性俱佳的好报告,但也有个别报告“清汤寡水”、质量平平,一看就是缺“调”少“研”,有应付之嫌。

无独有偶。有基层同志反映,现在大家都很重视调研,很多调研确实对推动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有少数干部把调研变成了“视察考察”,变成“参观指导”,到一个地方不是一头扎进去找各种对象谈话、千方百计收集材料,而是一阵风般东看一下西看一下,指手画脚发表一通议论后扬长而去,甚至连调研报告也要请人代劳。前不久,《半月谈》发文称,有的干部将写调研报告的任务甩给被调研者,搞“甩手式”“应付式”“交卷式”调研,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研本身只是手段,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实地掌握情况,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打好基础。如果调研没有“一头扎进去”听各方观点、查各类材料、看各种情况,而只是蜻蜓点水地“走一走”、浮光掠影地“看一看”,这样的“调研”就不是真正的调研,自然也就起不到调研的作用。开展调查研究,必须“一头扎”而不能“一阵刮”,必须“面对面”而不能“键对键”,必须“实打实”而不能“空对空”,只有千方百计拿到一手材料、掌握真实情况,调研才能真正为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留下许多光辉灿烂的调研报告名篇。这其中,很多都是“一头扎进去”才写出来的。比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调研了32天之后写出来的,《寻乌调查》和《才溪乡调查》前后连续调研了十多天。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同志几乎每年都安排调研活动,时间短则几天、长达数月。陈云同志也是如此,他强调“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可以说,老一辈革命家在进行调查研究时,都是“一头扎进去”,沉到问题现场明察暗访,没有把情况摸清搞透决不罢休。相比之下,那种“一阵刮”的调研,时间不过一两天、地方不过一两处,来去匆匆,写出来的报告内容干瘪、质量不高,也就丝毫不足为奇。

眼下,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抓好主题教育,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搞好调查研究。是“一头扎”,还是“一阵刮”,决定着调查研究的成败。对干部来说,“一头扎”首先要“扎得准”“扎得深”“扎得进”,选好调研的课题和方向,选准调研的主题,深入到基层和一线去,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与调研对象打成一片,听真话、察真情、出真招。其次,“一头扎”还要“扎”在报告上。“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掌握大量材料后,接下来就是消化和利用材料,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喜所忧写出来,把“死的材料”变成“活的办法”。写报告要见人见事见思想,多些个性话语,少些“官话套话”。其三,“一头扎”还要“用心转”。调研不能“虎头蛇尾”,不能“调而不研”“研而不决”“决而不行”,要做好报告转化工作,把报告从“书架”送到“货架”,将调研到的情况、发现的问题、想到的办法变成一项项决策、一个个成果。

当前,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到了关键时期,一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另一方面国内外环境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人民群众诉求更加多样多元。可以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头扎进去”的调查研究,更加需要全面细致、真实深入地了解情况。衷心期待领导干部借主题教育的东风,“一头扎进去”搞一些深入细致扎实的调研,拿出一批沉甸甸的调研成果,为做出科学决策、推进各项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打下坚实基础。

标签:
责编:史雪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