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五十八家企业,这里产业兴旺,物阜民丰;“八位一体”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这里景美人和,幸福宜居;村域企业、农户全员参与慈善募捐,乡贤助推乡村振兴,这里大爱无言,情满人间……这便是“众志成桥 龙行天下”的江苏省扬中市油坊镇会龙村。
会龙村地处油坊镇西北,由原头墩子村、新圩村、猫沙村于2004年11月合并而成。2019年,会龙村实现工业产值16亿元、销售15.1亿元、利税1.3亿元,集体经济稳定性收入达200万元,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文明村、省卫生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会龙村一角
“党建引擎”助力高质量发展
几年前,会龙村还是有名的上访“大户”,开展拆迁复垦等工作阻力重重,如今村民们主动要求拆迁、复垦。村党委书记王荣华介绍:“这些改变与村里的党建工作、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不可分。”依托扬中新能源产业园的区位优势,会龙村党委将抓党建与促服务、促发展有机结合,打造“环保惠民、共建共享”特色党建品牌,引导党员当好服务员、监督员、调解员,共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2019年,会龙村在实施20兆瓦农光和渔光互补太阳能电站项目过程中,党员们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好头,传好话,将项目的益处说与群众听,顺利完成相关征地工作。目前,该项目每年能为村里增加收入26万余元,且将持续收益25年。

农光、渔光互补太阳能电站
“2018年村里建起了全国首家党内法规教育基地,党员接受教育有了更好的平台。”王荣华介绍,作为全国唯一将法治与党建融合的法治教育园、党建文化园,会龙村有机党建和法治工作,深化了普法宣传的常态化、实践化,营造了忠诚履职、廉洁从政、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让乡村治理更精致。

全国首个党内法规教育基地
同时,会龙村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小组+”新模式,奋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从而最广泛、最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产业兴村打造村强民富新模式
经济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决定着高水平小康的成色和质量。近年来,会龙村始终遵循“产业振兴、经济腾飞”的理念,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突破用地指标缺乏的瓶颈制约,该村持续加大复垦力度,2014年以来累计拆迁农户250户、腾地1100亩,完成复垦土地150亩、占补平衡56亩、整治江滩320余亩。通过招商选资、盘活存量、租赁经营等多种途径,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截至2019年底已引进润弛高效熔融石英坩埚、海纬集团智能母线等项目8个,新办企业15家。
此外,村两委积极策应全域旅游,引进投资1000万元,流转土地150亩,规划建设“会龙农民公园”,与扬中市全域旅游观光带接轨,打造沿江50米宽1公里长的生态长廊。

会龙农民公园
会龙村坚持把维护村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从2017年起,该村先后实施七圩居民点北拓工程,为村民安居提供保障;新建圩内泵站14座、涵闸7座,清淤整治各类河道8条总长2.5公里,新建拓宽水泥路4.2公里,方便村民出行;加强“八位一体”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农村环境面貌日新月异;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打造“家门口的舞台”文化品牌,让群众享受文化惠民的红利;确保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应保尽保”,改造危房12户,累计救助680余人次,累计发放救助款100万余元。
乡贤文化润泽美丽乡村
陈永道是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也是会龙村的知名乡贤。作为全国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的专家,他不仅具有大国工匠精神,还拥有一颗回馈乡里、造福乡民的桑梓之心。
2016年春天,陈永道返乡探亲,发现家乡环境需要进一步改造。他当即决定:每月以慈善捐助的名义资助会龙村6万元,并以协议确定款项只限用于扶贫济困、帮助弱势群体、村庄环境整治等公益事业,不得挪作他用。到如今,陈永道已累计连续支付46个月。他还在村里建立起了“金秋助学”基金,先后资助了10余名贫困学生渡过难关。还有一位不愿留名的乡贤捐款400万元,为近4个村民小组拓宽了长达2公里道路,绿化路灯,一蹴而成。
如今,在会龙村,陈永道成了其他乡贤们的“向贤”标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已蔚然成风。该村还建立关心关爱乡贤制度,加强激励表彰,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引导干部群众文化寻脉、价值寻根、精神寻源,让乡贤文化不断润泽美丽乡村,馨香满园。

大爱会龙情满人间慈善募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