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64岁“小木匠”:只有痴迷 才能做好
2021-05-06 16:41:00  来源:姑苏晚报  
1
听新闻

罗秀勤在制作笔架。记者 管有明 摄

退休后一门心思钻研微缩版古代家具

64岁“小木匠”:只有痴迷 才能做好

本报记者管有明

苏州人对于厅堂里的家具和摆件,一直非常讲究,雕花精细、线角圆润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其中的榫卯连接也不能留下明显的痕迹。在苏州古城的一条小巷里,今年64岁的罗秀勤默默地钻研着木雕和榫卯连接制作工艺,以制作微缩版古代家具和厅堂里的木质摆件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亲朋好友的眼里,他就是个“痴迷木质摆件的人”。“对于生活在苏州的一名木匠来说,会榫卯工艺,这是必须的。我觉得,也只有痴迷,才能做好这一行。”这位自称是“小木匠”的老人乐呵呵地说。

专心制作木质摆件

想给自己留个纪念

在姑苏区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的一条小巷里,记者看到罗秀勤时,他正坐在自家门前的一张小凳子上,把一张四腿凳当操作桌,雕着古代笔架所需的木刻雕花板。他的身边摆放着十多把雕刻刀和已经雕刻好的三块雕花板、两根木质立柱等。“别看这块雕花板只有约20厘米长、约5厘米宽,我至少要花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雕刻。”他说,做一套笔架,要做五块这样的木刻雕花板。而且在雕刻前,他还要按实际大小,画出一比一的设计图。“做这类摆件,木雕是个很费时间和力气的活,稍不当心,碰掉一点或是用力过猛,整块雕花板就废掉了。最后完成一套笔架,我估计要花六七个月的时间。”他说。

在罗秀勤家的微缩版古代家具和木质摆件专柜里,珍藏着他近年来制作的长条案、八仙桌、太师椅……他做的这些桌椅能完全置于掌心,却与古代大户人家厅堂中摆放的家具式样毫无二致,小巧玲珑之中透着古朴的韵味。他说,这些摆件是根据苏州一座园林厅堂里摆设的家具缩小比例制作而成,仅仅做古代厅堂四件套就花了半年工夫。“每个零件经过切、割、挫、磨、接、合、雕的过程后,才可对榫组装成件。”其中,有一张桌面上镶嵌着玉石的小桌子,他分外看重。曾经有人想要购买回去用于收藏,他也没舍得卖,“我想给自己留个纪念。”

榫卯连接很有讲究

体现古代工匠智慧

除了木雕,罗秀勤还一直在钻研榫卯结构。“做木匠活的时候,不能用铁钉,只能是通过榫卯连接。”罗秀勤说,我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各构件通过榫卯形式相连接。当两个构件相连接时,其中一个端部伸出一截,这个伸长的部分就是榫头;另一个构件端部被“挖”一个与榫头相同尺寸的口子,这个被“挖”的部分就是卯口。榫头插入卯口中,即形成榫卯连接。榫卯连接的部位一般被称为榫卯节点。我国的榫卯节点类型非常丰富,至少有24种。

“在苏州的各大园林中,有各式各样的榫卯连接。一开始,我不会做的时候,除了在网上找视频看,就是去园林里观察,并且拍照片再回来试。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想办法向专业人员请教。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罗秀勤指着他去年制作的一张八仙桌说,它的长与宽均为9厘米。很多人以为做这张小桌子特别简单,但恰恰相反,就因为它太小了,桌面与桌腿之间的榫卯连接就显得特别复杂,不仅大小要精确,完全要按照设计的图纸来做,而且拼装的时候也要用力适度,以防折断。

痴迷微缩古代家具

致敬传统工匠精神

其实,罗秀勤的木匠身份是从退休以后才开始的。他曾是一位老司机,开了30多年汽车,退休之后一门心思钻研苏州园林中各色古代家具,还把它们精心制作成比手掌还小的微缩版。

罗秀勤说,他这个特别的爱好,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从小在古城里长大,一直痴迷于苏州园林和大户人家中摆放的各色家具,还经常去园林里看它们的雕花和榫卯连接。我觉得厅堂中的家具更能体现主人的品位和身份,往往制作精美,有着厚重的历史感,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高的艺术价值。”他说,以前上班工作的时候忙于挣钱养家,如今退休了,他就专心钻研起这个爱好。因为受场地和资金限制,大的家具做不了,他就做成微缩版的木质摆件。而他制作这些摆件的工具也是专门定制的,小巧得可爱,斧子、锯子、锉子、刨子……一个手心里放得下七八种。

“一开始做木雕的时候,很费木材,只能是先用普通的木材做起。即便是现在,也是经常去专业市场,买些红木的边角料。”罗秀勤说,他做木质摆件时,一直精打细算。而他之所以能快速成长,学会制作微缩版家具,还得益于长他8岁的哥哥罗秀琦。罗秀琦曾经是一名模具工人,心灵手巧的他以前就会制作小提琴、二胡等各种乐器。对于弟弟喜欢制作这些小摆件,他很是支持。特别是去苏州各园林观看,他们兄弟俩往往一起去“取经”。“接下来,我准备再做两套笔架,还准备做些微型匾额、挂屏、书画屏条等,向传统工匠精神致敬。”罗秀勤说。

标签:榫卯;摆件;家具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