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0日南通讯连日来,启东市水务局围绕群众关注的“引不进、排不出、流不动、储不足”的水系瓶颈问题,深入片区乡村,开展摸底调查,制定治理方案,奋力打通区域治水“最后一公里”。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启东水务工作者以脚步丈量河道,挺身治水一线,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项目化推进、精准化调度、常态化管护”的“五化”治水模式,呼应群众诉求,分轻重缓急,实施“控源截污、自然活水、自然净化、自然修复”的“一控三自然”治水工程。
通过水系连通工程,彻底打通了城市河道断点、阻点,按照头兴港、丁仓港、中央河、惠港河“四河补水”,庙港河“一河入江”思路,经多次调试,提高了32个泵闸管控能级,把外围高水系控制在吴淞3.25米,内部水位控制在2.7米,形成建成区内河道之间的有序水位差,促进水体自然流动。在建成区范围内拆除影响水体流动的阻水构筑物,清除淤泥34万方,拓宽河道4010米、拆除坝埂暗涵36处、建桥4座,恢复河道过流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态流量,初步实现了“全面、持续、按需、两利、高效、连片”六个活水。
目前,启东市城市河道水流平均速度0.11米/秒,新三和港河以西80平方公里水流平均速度0.09米/秒,彻底改变了城区河道水流不畅的问题,全面提升城区河道水环境质量。
(陆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