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从“向史而新”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1-06-10 13: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10日南通讯 “欢迎来到万安村村史馆,我是宣讲员陈晓燕。感党恩、跟党走……”近日,启东市北新镇万安村作为启东市党史学习教育现场会观摩点,一堂特殊的党史课在此开讲。百余人一边聆听乡村发展的故事,一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北新镇党委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相关工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开好篇、起好步。

学习“提高”,强化学深悟透做实

以“规定动作”标准化、“自选动作”有特色为要求,立足实际,创新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领导干部带头学。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通过邀请专家辅导、专题党课、交流研讨、现场教学等形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先后专题集中学习7次,交流研讨7次。5月13日上午,围绕“跑好第一棒、奋进新征程”“三比三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答好“发展三问”大讨论活动。各村、各部门开展集中学习100多场次。

党员干部跟进学。为全镇3017名党员全部征订党史学习教育四本指定书目。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冬训等载体,讲好党的理论,传播党的声音。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为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节专题党课,并启动北新镇的党史百场宣讲活动。以“追寻红色足迹,激发奋进力量”为主题,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到慰烈园开展现场活动。

各类群体共同学。面对流动党员,开展“送学习、送服务、送关爱”等活动,激发流动党员的学习兴趣;面对农村老党员,各村农家书屋设置“党史阅读区”,邀请老党员、资深文化人讲党史故事,讲家乡变化。面对青少年群体,以“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组织开展红领巾寻访、主题团课、网上微团课、“党的故事我来讲”等活动。截至目前,北新镇共开展各类主题学习活动60余场次。

宣传“提热”,强化营造浓厚氛围

聚力用足用好红色资源,丰富拓展宣讲形式,增强党史宣讲的鲜活度、生动性。组建三支宣讲队伍。通过组建驻村干部主力军、青年志愿者生力军、退伍军人和老党员后备军三支队伍,利用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史馆等载体和阵地,打通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宣讲“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镇已开展集中宣讲50多场,受众1万多人次。

精心打造红色教育阵地。全力推动施简烈士纪念馆建设,目前土建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细化展陈方案,史料和物件在收集整理中。组建工作组专赴福建龙岩考证史料,与当地市区两级党史办对接获取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走访了中央苏区(闽西)博物馆、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基地,着力打造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筹备拍摄专题片,讲好北新党史故事。

丰富文化活动平台。积极参与“颂歌献给党”歌咏活动,排练两支合唱曲目。拍摄主题快闪视频,编排原创节目,筹备4个集镇和各村的夏季纳凉晚会。

灵活创新宣讲形式。在现有24个村全部建成村史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村史馆里讲党史”系列活动,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现场党课,全面激发党员干部群众的奋进动力。该镇邀请百岁老党员开展“田间党课”,让他们就在屋后田地里给相邻亲属讲红色故事。在灯杆村,103岁的老党员施德昌在自家屋后,一棵父辈年轻时就种的柿子树旁,给儿女、乡邻、村干部,以及周边群众,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5月11日,学习强国登载了这位百岁党员的田间党课报道。

实事“提质”,强化办实办好办全

坚持把惠民利民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全面排摸梳理。镇机关部门、各村、企业党组织结合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广泛征求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市场主体关注的服务效能问题,共排摸汇总“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120多个,其中重点项目17个。

推动项目落实。镇建设、农业部门、相关村及时完善镇农贸市场改造、桥梁建设、农村改厕工作方案,优化施工管理流程,强化施工组织协调,不断提升广大村民对民生实事工程的满意度,助力创建更高水平文明城市。镇宣传、团委、妇联共同推动“太阳花”四位一体关爱青少年行动,并落实每一个受助未成年人的牵头党员联络人、思想引领人。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极推动志愿服务“我报到”,动员在职党员注册江海志愿者,并到所在社区报到,常态化参加“每户每月奉献一小时”志愿服务。全镇30多个点位设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清洁家园、秸秆禁烧禁抛宣传、路段巡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用群众的满意度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冯洁 黄向前)

标签:党史学习教育;党史;新时代文明实践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