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7日连云港讯“我们当时想的是,那么多救援队奔赴前线了,我们在后方也得做点什么。考虑到灾情过后很容易出现疫情,所以除了捐助了饮用水、食品之外,我们还运送了一些应急药品、消杀物品等,为灾区后期防疫提供保障。”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职工汪涛说道。
汪涛出生于1988年,2009年8月参军入伍,201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期间,他先后参加过2010年九江抗洪、2010年杭州抗雪等抗灾救援行动,有着丰富的救援经验。
2019年4月份从部队转业后,汪涛参加了赣榆本地的民间救援队,经常性参加公益活动,执行救援任务。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妻子唐晶和孩子也经常跟随他参加活动。“我从小就要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做公益、献爱心的种子,给他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说起妻儿的参与,汪涛一脸的骄傲。
河南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汪涛和他所在的赣榆区青口镇十八勇士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都着急万分。凭着多年的救援经历,汪涛可以想象出灾区群众急迫的生活状况。
他们通过微信和在各镇的救援队,向全区群众发出捐款捐物的倡议,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全区各地退伍、转业军人、志愿者和群众纷纷捐献爱心物资,不到2天的时间,收到的矿泉水、方便面、新鲜果蔬、应急药品、消杀物品等近10万元。有的群众放下东西,没有留下姓名就悄悄离去。汪涛自己捐献了43箱矿泉水。
24日晚7点,物资基本准备完毕,奔赴河南的车辆也联系到位。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汪涛和在现场负责的救援队员顾雷光等几人犯了愁,把这些东西装上车,仅凭几个人的力量,怕是要装到天亮。可救援的时间不等人哪!
汪涛想到了自己工作的公司,单位里党员多、退役军人多,他们可以帮忙。他掏出手机,向公司相关领导做了一个简要的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他找到了同是转业军人的谢佃滨、伏胜英、孙加伟,请求他们的支援。他们有的还在几十里外的乡镇老家,但没有一个人推辞,很快来到了现场。
虽然已到傍晚,但是温度依旧不低,即使不劳动,在室外一会儿就会一身汗。何况紧张的搬运、装车,汗水顺着脸颊、脊背不停地流淌,大家谁也没有停下来擦一把、歇一下。一直干到深夜12点多,所有的物资终于装载完毕。
25日上午10点,汪涛一行7人踏上了前往灾区的征途。“运送到哪儿?交给谁?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要把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交给最需要的人。”汪涛说。
“上了高速以后,我就开始联系河南省的相关部门,协调物资运送事项。最后,我们的目的地确定为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我立马与当地的负责人对接,确定了卸货地点。一路上前往灾区运送物资的车一辆接一辆,我感觉到这个时候全中国的人民都凝成了一股绳,我相信这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灾战役。”说起这些,汪涛难掩激动之情。
当天晚上7点多,汪涛他们到达了目的地,并与当地成功对接。当地的志愿者们看到送来物资,都纷纷上前帮忙卸货入库。9点多,货物交接完毕,汪涛他们顾不得休息,连夜踏上了回家的路,26日早上5点多钟安全返回到赣榆区。
一日一夜,汪涛和他的救援队员们往返驰骋了1200公里,将赣榆人民的深情厚谊及时送到了灾区。汪涛说:“兵贵神速。古代行军打仗要求迅速,以免贻误军机。这次我们运送物资也是这样,就是要讲究效率,灾区的人民等不了。”(刘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