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依依 陈洁 实习生 陈姝楠 张珺洁
成群结队的阿姨叔叔在广场上,整齐划一地跳着广场舞,时不时变换个队形,除了脚步声,几乎没有一丝声响……近日,一种“静音广场舞”的出现,让昔日“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广场舞,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自我空间的追求越来越高,“我想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逐渐从奢侈变成了一种基本需求,也催生了静音广场舞、高铁静音车厢、地铁静音令等一系列新生事物的出现。我们需要怎样的声音空间,也成为人们探讨的新话题。
城市里那些“烦”感的噪声
“耳朵要是能像眼睛一样闭上就好了!”在每日长达90分钟的通勤路上,90后公司职员李如常常觉得,噪声像烦恼一样,如影随形。
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一般来说,声音在20-40分贝大约是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分贝属于正常人际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属于吵闹声音;当声音达到了70分贝人们就会觉得很吵;而手机外放声音甚至可以超过100分贝。
每天早上乘坐南京地铁2号线前往河西上班,李如常常会被那些外放的声音干扰,有的是魔性的歌曲,有的是网上那些爆笑短视频,还有“煲电话粥”的,“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脑袋就感觉嗡嗡响,好心情也没有了。”
上周,他赶早上第一班高铁去上海开会,本想上车补个觉,却被后座一个开着免提视频聊天的中年男人吵得心烦意乱。委婉提醒几次后,他依然我行我素,“最后我说要叫乘警,他可能是怕面子过不去,拿着包去其他车厢了。”
密闭的狭小空间,让人们对声音的耐受力下降。不少人都有在地铁等交通工具上被外放短视频噪声困扰的经历,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声音问题也渐渐成为邻里关系的“杀手”之一,每个小区、每栋楼,几乎都会有因噪声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去年8月初,公司职员姜怀远和妻子兴高采烈地搬进新家,小区是学区房,快到开学季,楼上搬来了一家三口,“时常听到咚咚咚跑跳的声音,还有小孩的叫声。开始以为楼上搬新家具,忍几天就过去了,没想到后来一直都很吵。”姜先生和妻子忍无可忍,上楼沟通却无效,最终他和妻子不得不搬离仅仅住了4个月的新房,到单位附近租了个房子,一年要多花费几万元。
“你为什么不在家里装隔音墙?”“怕吵你住别墅啊!”“凭什么让别人家听你的噪声,这么理直气壮?”……在很多小区的微信群里,都有过类似的争吵。置气却不解决问题。
沟通不成,报警乃至诉诸法律可以解决问题吗?住在9楼的姜怀远在自己与邻居、物业沟通无效后,找到了警察,“按照标准,原则上只有噪声真正确定超过国家标准的时候,才能立案乃至提起诉讼。其实噪声能否构成扰民很难界定,比如我家楼上,噪声是间断的、不规律的,我还曾尝试过购买测量设备,发现这种噪声很难明确测出来,这种情况也很难走法律途径。”
声音是否真正构成扰民的噪声难测,但是影响是实实在在的。姜先生在新房住的4个月期间,妻子因为动不动就突如其来的噪声,出现了严重的睡眠问题和焦虑情绪。无奈之下,夫妻二人搬出了精心装修的新房,“因为是新房子还舍不得租出去。”然而让他感到讽刺的是,他搬走后没多久,10楼的邻居开始找11楼的邻居理论,认为该户打扰了自己家的休息。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学者陆远认为,造成噪声扰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网民对音视频内容和技术的依赖与沉迷;二是个人“边界意识”淡薄造成了公共空间外放与邻里噪声的出现,个人衡量和处理与他人关系时,缺少明确而稳定的权利、责任认知;三是个体在社会中“规则意识”薄弱,把私人领域的规则转移到公共领域。“说到底,噪声问题反映的还是群体与个人关系调适、公域与私德的老问题。”
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声音空间
“到底什么才是噪声?”接到楼下住户的投诉,在新媒体运营公司上班的林凤觉得委屈。
因为工作性质,林凤经常23点之后才能下班。忙的时候,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但不管多累,回到家的林凤都不舍得睡觉,给自己煮点东西吃,给植物浇浇水,或者拿起画笔涂鸦,那是她最放松的时间。“我知道自己的作息时间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所以一直以来都很注意,不去吵到别人。但我连穿着软底拖鞋在自己家里走路的权利都没有吗?”
类似的纠纷也常常让南京一小区的物业经理严宽左右为难。一方面,城市发展到今天,随着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个人空间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其中就包括声音空间,所以“不打扰别人”成为一种新美德;但另一方面,在美好新生活中,每个人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在增加,因此摩擦也随之而来。
严宽管理的小区,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就很有代表性。先是一个二楼的住户投诉,小区里的公共活动区域太吵,孩子滑滑梯,老人打乒乓球,各种声音搅和在一起弄得她神经衰弱;后来又因为一个住户在家拉琴,小区群里吵翻了天。“双方解决不下,就来找物业。但是现在的业主年龄、习惯、职业、作息时间都不相同,各有各的道理,物业协调起来也难!”严宽说,看到有人被逼到地下车库去拉琴也很不忍。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噪声影响着,又都是噪声的潜在制造者,即使自己不会外放声音、不会在家里大声跑跳,但出差时早出晚归、高铁地铁上重要的电话、自己年幼的孩子等都会成为我们打破自身安静的“不可抗力”。若是“一巴掌打死”,通过约束消灭一切噪声,也并不现实。
“我拉小提琴一直很遵守大家休息时间,晚上9点以后和午休时间从来不练。但还是有人说上夜班,整个上午都不给拉琴。要是照顾到每个人的特殊情况,那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到群里讽刺她拉琴难听的言论,刚刚退休的张爱云落了泪,在她看来这些难听的话语才是真正的噪声。
豆瓣的生活组也发起了在图书馆发出何种程度的声音是合理噪声的讨论,“在图书馆学习不可能完全不发出声音,在我看来翻书、收拾书包、敲键盘、点鼠标,这些声音都是合理的。可能有的人声音大,有的人声音小,但都是为了学习的目的而产生的,也是容忍范围内的。不合理的噪声包括:讲话、吃零食的声音、持续打嗝放屁、睡觉打呼噜、看视频笑出声、情侣卿卿我我……”
在出版社工作的汪然则发现,不仅每个人对于声音的耐受度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于声音的反应也可能迥异。“比如你正在赶一份稿子,隔壁那家人训斥孩子的声音就很糟心。为什么过去噪声的问题没这么高频发生?我觉得除了社会节奏变快、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脑力劳动者的人数在上升,他们的神经更为敏感。”前不久,汪然刚刚坐高铁从北京回南京,车上两位阿姨说房子说了一路,让他不仅感觉到了吵,还被点燃了一种莫名的焦虑。
城市似乎总是在建设,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也总有房子在换手,这家刚装修完下一家又开始了;广场舞大妈不厌其烦,窗下一首一首的歌曲在播放……搬了几次家的美容师乐乐发现,在城市生活中,这样的声音让人根本无处遁形。想通了之后,她给家里换上了三层防噪玻璃,还买了专门的耳塞,努力去调适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学会倾听,“静音”还需“静心”
去年12月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静音车厢”需要遵守相应约定:在“静音车厢”内需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需戴耳机或关闭外放功能;手机需调至静音或震动;接打电话或交谈时要离开“静音车厢”;携带儿童出行的乘客应照看好孩子,避免喧哗。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购票时即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静音车厢”一经推出,引起了强烈的关注,有不少网友表示终于可以缓解自己坐火车被噪声打扰的痛苦,还有的网友希望该举措早日在更多的铁路线推广。而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倡议地铁车厢内禁止声音外放,北京地区还将在地铁车厢内大声外放视频或音乐等不文明乘车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如何面对日益增多的“声音问题”,正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人性化的重要课题。
“减少噪声污染,既是一个行为方式规则建立的过程,又是一个道德规范提升的过程。”陆远认为,需要建立一种行为准则,养成换位思考、不做令别人不快之事的习惯。除了自我监督外,还可以在技术层面、公共生活层面和社会舆论层面下功夫,形成边界意识和规则意识的舆论环境,对不遵守者形成舆论压力。比如,所有音视频的提供者,在音视频中滚动播放诸如“如您在公共场合收听收看,请用耳机收听”的提示语;在各种公共场合和媒介中的醒目位置张贴以上提示语,起到提醒作用。
从“他律”走向“自律”,也是将“文明理念”根植于心的一个过程。
上海“静音广场舞”的走红让50岁的大学教授林荭舒了口气。离异多年,女儿前不久也嫁人了,林荭突然发现时间多了起来。看见广场上翩翩起舞的人群,她想加入却总是迈不开步子。“经常看到广场舞扰民的新闻,感觉有点难为情。”
“静音广场舞”的出现让她看到了“光”,想象着十几名舞者整齐划一地跳着舞,但现场却听不到一点音乐声,一对能够接受指定频段的耳机就轻易解决了困扰。“静音模式”的广场舞上了热搜之后,也有人认为,在安静的广场上看一群大妈各自舞动,画面有点诡异。“大妈们后来又新增了一台小型功放设备,但声音很小,只有围观的市民可以听清。这样一来,实现了广场舞不扰民,又保证了广场舞的观赏性,真是生活中的智慧!”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徐翔认为,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的居民,构成一个生活的共同体,那么就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野蛮装修或者个人不文明行为若影响到邻居休息,就违背了社会共同的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但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这就需要公民进行自我管理。当然,业主委员会在适当的时候理应参与,进行协调。总之,自律为主,他律辅之,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
而在70后媒体人徐聪看来,“自律”这个词是针对双方的,不苛责别人,也是另一种自律。
徐聪说,自己的朋友刚刚经历了一场“噪声的斗争”。在楼上邻居无休止的拖鞋的“啪啦”声中,朋友从郁闷、气愤最后到抓狂,在网上买了一个所谓的“震楼神器”,对着天花板一通“猛攻”。没几天,楼上安静了,朋友很解气。但等真的走出那个“暴躁”情绪后,她才醒悟比噪声更可怕的是那颗面对噪声狂躁的心:“作为文明人,为什么要用这么不文明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呢?”几天之后,她带着网购的“静音”拖鞋敲响了邻居的门。“适度的包容更有利于缔造和谐的居住氛围”,她现在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声音,有时候就像一串精神密码,打开一座座城市的魅力之门。傍晚五六点的公交车,投币口里传出硬币“当啷”碰壁的脆响,靠在椅子上睡觉的白发老爷爷打着小鼾,抱着婴孩的年轻妈妈轻轻哼着柔软的催眠曲……这些流淌在生活中的声音,有时并非噪声,而是生活的交响。心里装着自己,心里也要装着别人,才是真正的文明。当你我他在生活圈内保持着自己的那份“矜持”,也给别人更多的空间,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