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出现新的变化,借鉴日韩成熟的偶像团体打造模式,依托现代化的融媒传播手段,出现了《偶像练习生》《夏日甜心》《明日之子》《创造101》等一大批主打“养成”元素的现象级综艺。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郑坚, 研究生陈俊朋在《传媒观察》2019年第6期发表文章《现象级综艺节目中的“女性成长”叙事研究》,从媒介和性别的角度探寻此类节目中的“女性成长”叙事,借助叙事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探查女性养成类综艺节目中“女性成长”的实质。
从素人到偶像,综艺节目如何塑造“女性成长”
◆郑坚 陈俊朋
传媒领域紧跟新世代年轻观众群体娱乐化和青春化倾向,一大批娱乐综艺节目推向市场,汇集形成2014年至今中国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的潮流。其中《夏日甜心》《国民美少女》等为代表的女性团体养成类综艺节目(以下简称为女团综艺),将节目的中心点聚焦在具有90-95后女性特质的成长主题上,2018年的《创造101》更是引爆全民对于“女团”“养成”等热点话题的关注。现阶段学界对于女团综艺的关注,已经不能再停留在产业发展与现象观察层面,亟需致力于从养成类综艺节目火爆的现象中透析新生代流行文化的发展与动向,通过文化研究等视域探寻时代转型中各种意识形态对公众心性的影响。
形态:粉丝参与“养成”的过程
2014年以来,养成类综艺节目的上升势头强劲,每一年都会出现一批“爆款”,且日渐形成了清晰的性别区隔,也就是偶像男团养成与偶像女团养成的分野。节目形态的性别区隔,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节目运营与粉丝经济的考量。2016年开始,更是出现了女团养成综艺的一个高峰。据CSM媒介研究关于《2016年部分频道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播出的概况》的数据,先后有包括《蜜蜂少女队》《加油美少女》《夏日甜心》等七档女团综艺在各电视媒介上播出,占据全年养成类综艺的七成以上,收视率均表现不俗。浙江卫视的《蜜蜂少女队》更是达到了1.2%的高点。这仅仅还是传统的电视媒介平台,各种网络和移动端平台的自制节目则更甚,例如优酷的《国民美少女》,腾讯视频和熊猫TV联合打造的《hello!女神》等。
形形色色的经纪演艺公司置身于女团养成这片蓝海,打造和推出了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女团综艺。这种火爆的态势,从产业形态来看,媒介平台和节目生产者下放“养成权”给粉丝,通过粉丝消费“偶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下放“养成权”,鼓励粉丝参与偶像团体养成的过程,给予粉丝强烈的“参与感”。
在国内,其实除了SNH48具有一套完善的团队养成体系之外,大多数女团节目并没有达到日韩同类节目的“养成”程度,但是现阶段国内女团综艺,已经形成热潮,催生了风格各异的女子偶像团体,例如由《蜜蜂少女队》节目选拔出的同名组合“蜜蜂少女队”,由《加油美少女》选拔出的“Diamond Girls”组合,由《夏日甜心》选拔出的“‘甜心’主播团”,“天生是优我”选拔出的“优5”组合以及2018年爆款网综《创造101》推出的“火箭少女”等等。
架构:一个“蜕变”的成长故事
成长主要是指一种内外兼具的成长,所探讨的是心理和人格的成长与形象、气质等外在因素的成长之间的关联。养成类综艺节目中的“女性成长”,更是指大众媒介“拟态环境”下的“女性成长”,与真实生活情境相异。“真人秀节目致力于打造一种与常态迥乎不同的情境,通过将人物放置在与日常生活差距较大的情境中,更能突出人物与环境的矛盾,也更利于凸显人物的真实反应。”女团综艺通过梦幻般的舞美设计,强调素人与华灯璀璨之间的格格不入,从而反映一个由丑小鸭变天鹅的过程。
女团综艺中的“女性成长”,按照不同情境可以分为两条不同的叙事架构。在偶像女团养成的现实情境下,利用面对面的公演以及频繁的见面会和握手会,通过稳定、长期和自然的成长变化过程,营造粉丝参与偶像养成的宏大互动叙事。而在电视情境下,通过大体量、短期和完整的成长故事,集中在节目播出期间制造热点和话题,达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以及精准的点对点传播。女团综艺作为偶像女团养成的一条捷径,既寓于现实情境的“女性成长”叙事中,又浓缩了漫长的偶像女团养成过程。
节目中“女性成长”叙事架构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女性成长”叙事的呈现手段。在节目的编排上,环节的设置遵循竞技性和戏剧性的冲突原则,选手经历对抗与冲突的过程,通过节目的戏剧化编排,并且糅合现代视听手段来进行呈现。另一方面是“女性成长”的故事形态本身。节目中“女性成长”呈现的是一个蜕变的故事,从一个懵懂无知,舞台表现力生疏、羞怯的但是具有潜力的素人,成长为闪耀偶像的历程。不仅是形象气质上的逐渐丰满,也是心灵和人格的日渐发展。成长的叙事整体呈现出因果线性的结构,但是在人物关系、时空关系和情节上又超越了传统的因果线性结构。
人设:混乱、统一、多元三阶段
女团养成节目中的女性“人设”,主要是指女性成长过程中凝结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整体的女性形象,以符合主流大众审美。这种“人设”又离不开养成造星机制下经纪公司或者综艺节目为养成系女性设计的形象和人格,以树立女性角色所能驾驭的标签。“人设”的具体内涵外在体现于角色设计、舞台技艺和心态气质三个层面,又内在体现于人格与心理的发展中。
养成类综艺节目中的“人设”实质为通过对外在形象的设计,而制造不同的角色,并以记录和呈现其成长的过程来获取观众的关注。由于成长中存在着巨大的变量,与相对固定的明星“人设”相比,养成类女性的“人设”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混乱。混乱不仅体现于风格的不统一,还体现在不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这一阶段的“人设”,也就是角色设计表现出面对改变无所适从,懵懂羞怯但自我意识过剩的少女形象。第二个阶段:统一。统一并不代表形象风格的固化,而是团队通过尝试统一的风格为每一位养成类女性提供适配自身的选择。例如,统一服装风格的“公式服”,根据表演情境和内部分组的不同,呈现不同亚风格的公式服,在不断的风格适配中呈现不同的女性角色。这一阶段的角色设计整体呈现出积极、阳光、活力充沛、敢于尝试、勇于挑战的元气少女形象。第三阶段:多元。这一阶段,团队化发展中的一部分个体开始“发光”,个人风格的表达趋于稳定。此时,养成类女性被冠以各种各样的标签,如SNH48中的鞠婧祎和费沁源均被冠以“四千年的美女”的标签。标签的附加,女性“人设”的自我诠释,促成了对标签拥有者形象塑造上的美化,制造了养成系女性的话题中心效应。如果难以达到观众的预期,则直接导致“人设”的崩塌,即角色设计布局的满盘皆输。从女团成员的整体成长路径来看,从素面朝天的懵懂少女形象逐步转化为活力、多变的元气少女形象,最后成长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独立成熟女性形象。综上而言,养成系女性“人设”的成长整体呈现出从单一违和向多元适配发展的趋势。
反思:塑造真实的女性形象
其一,这是媒介构建下的女性成长叙事。媒介机构对形成公众认知发挥着直观重要的作用。由于媒介的社会性别差异化构建,作为养成类综艺节目这一典型媒介文本,其中所构建的“女性成长”实则是一种表面化、片面化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媒介构建的手段上。
女性主义者认为,媒介扭曲了真实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气质,而突出了男性的主导霸权,从而造成了强烈的两性差异。很大程度上这种文化描述和规范表现为媒介塑造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刻板形象通过对生活中真实女性形象的扭曲,既蒙蔽了社会对女性的正确认知,又体现了“父权制”下深入骨髓的性别歧视。受众在传播环节中的接受与参与,无形地加入了这一系列幕后“霸权”的社会性别构建之中。女团综艺得益于融媒体平台的搭建,以及受众多元化、个性化、碎片化的收视需求,女性成长的空间更为开放,也推动了女性形象的多元化发展。
在女团综艺中,女性处在凝视的客体位置,包围式的镜头拍摄与狂欢式的舞台呈现,为观众构筑起一个合理窥视的空间。“女性成长”叙事的介入,一方面破坏了男性观看的直观愉悦,带给女性观者对于自我成长和改变的认同愉悦;另一方面节目“女性成长”主题中强调的“养成”概念,实则为父权文化主导下的控制和“调教”。
其二,女性成长叙事应从社会性别视野来加以审视。媒介对于性别的片面化表达只是社会性别秩序建立的手段之一,主流文化深刻地对其施加影响与引导,主要体现在男性主导的社会性别文化、流行女性文化以及主流舆论价值导向三个方面。
社会性别对于女性的规制不仅体现于媒介对于女性的形塑和传播上,也在于“一套有关性别差异的互相交织而且相互矛盾的文化描述与定义”。养成类综艺节目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和“养成观念”的创新,通过集体亮相的方式展现“养成系”女性突出的个性行为差异,来打破这种传统性别文化的规制,突出作为个体的价值。但从实质上看,成长中的女性仍然是脱离了现实的虚构化人物,其成长的历程伴随了戏剧化情节的设计,程式化、符号化遮蔽了女性生存发展的真实情境。
养成类综艺节目突围而生,除了节目创新的内在强劲动力以外,固然是顺应民意满足大众对于娱乐节目的需求,而其根本则是生发于现代性的舆论价值导向之下。而在中国主流舆论导向下,养成类综艺节目被构建成了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女性成长”主题。
(载《传媒观察》2019年06月号,有删节,原文约10000字,标题为:现象级综艺节目中的“女性成长”叙事研究。图表、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
郑坚,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
陈俊朋,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
学者郑坚简介
郑坚,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湖南工业大学基地首席专家。
现为湖南工业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湖南工业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硕士负责人,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影视艺术”教学团队负责人,湖南省双一流广告学专业负责人,上海市“高原学科”(大数据与媒介融合)特聘教授。兼任株洲市文联副主席,株洲市社科联常委会委员,学术兼职还有湖南省新闻传播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广告协会副会长,湖南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地州新媒体直播联合体副主任,株洲市科普影像传播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等。为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委员会理事等。
2004年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于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长期从事影视艺术、媒介文化等研究,重点关注中国现代性进程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表征,其中对于阶层、认同等问题在影视、媒介和现代文学中的表现有较为集中的论述。主持的全国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小资产阶级文学场域研究”于2019年结题被评为优秀。2005年出版的著作《吊诡的新人》专题探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小资化历程,2012年出版的《中产阶层媒介形象与认同建构》也是较早专题研究中国现代中产阶层与媒介关系的探索之作。已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各类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湖南省社科项目2项,湖南省科技厅项目1项等。多篇论文为《中国社科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18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与广电总局颁发的飞天奖优秀电视评论奖二等奖。获得湖南省哲学社科成果优秀奖1项,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株洲市炎帝文艺奖1项。
被遴选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才,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株洲市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艺术科学项目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