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一度的全国艺考即将开启。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艺考”比普通高考提前半年进行,因考试性质不同而更受媒体关注,“艺考生”也成为新闻媒体集中报道的对象。时任南京传媒学院招生办副主任的戴怀鑫老师,在《传媒观察》2018年第8期刊文,分析了近五年间新闻媒体对“艺考生”的各类报道,发现“艺考生”的媒介形象,与那个真实存在的群体有着较多差异。媒体报道“艺考生”群体时的框架有两个,一是娱乐化框架,一是争议性事件框架。通过细读新闻文本,进一步发现,新闻媒体在报道时普遍
存在一定的叙事策略,如侧重用图文呈现“艺考生”的身体和外貌,倾向将“艺考生”和普通考生比较,以及较多呼吁理性对待艺考的话语。
新闻媒体该用什么眼光打量“艺考生”
媒介形象,即Mediated Image。根据吴予敏教授的研究,Mediated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定义了‘形象’本身乃是作为‘介质’存在的;第二,定义了‘形象’乃是通过‘媒介’而存在的”。这就意味着“媒介形象横亘在人与真实的生活世界之间,构成对于生活世界的遮蔽。人们不得不透过媒介形象体系来观察世界,从而取代了人们的生活世界的直观经验”。
本文以“新浪网”的“新闻搜索”栏为工具,向其中输入“艺考生”这一关键词,搜索得到2013年至2018年之间、标题中含有“艺考生”的新闻报道共223篇。经过进一步筛选,剔除其中纯教育服务类新闻(诸如《如何提高艺考生应试技巧》)以及一些重复的文本,共得到新闻报道150篇。笔者即以这些新闻为经验材料,分析国内新闻媒体对“艺考生”群体的报道主题、新闻框架和叙事策略。其目的是要批判性地揭示,新闻塑造出来的“艺考生”群体形象,和真实的艺考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偏差。
一、报道主题:除了资讯,还与”明星”相关
近年来,我国艺术类招生考试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寒假前后,因此,每年都会有一个时期集中出现考生在全国各地赶考的现象。在教育类新闻中,每年的年末和第二年的年初,是“艺考生”新闻出现的高峰。近五年的新闻搜索也体现了这一议题的时间性。
除时间相对集中外,新闻报道的数量也较为平均地分散于各年,没有出现较大起伏。每一年新闻报道的主题变化亦不大。主要有考试资讯、考场明星、考试过程、考试成本和其他社会新闻等。其中,考试资讯类的新闻数量最多,包括考试日期、注意事项、招录比例等。其次,是与明星有关的报道,譬如,某明星参加艺考、某考生长相和某明星相似等,这类新闻往往会引起大量的转载和评论,传播率高、影响力大。考试过程主要指考生备考、考场情况、考试结果等,这一类型以考场情况为主,多以图文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考试成本的计算是近年来媒体反思艺考的主要方面,新闻常常批评“艺考生”比一般考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至于其他社会新闻,则主要是围绕“艺考生”周围发生的各种事件,如“艺考生准考证丢失、民警协助找回”之类,主要体现社会各界对“艺考”的支持和对“艺考生”的关爱一面。
二、新闻框架:争议性的娱乐话题
作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概念,新闻框架指的是“记者在处理信息和意义时必然有的整体性的思考基模,或中心意义的组构方式。学者们已有共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生产中总是选择一些信息而排除另一些信息,从而影响公众舆论与受众对特定事件或问题的理解”。换言之,新闻无法做到全然的客观,新闻记者在报道事件时,总是将新闻放置在特定的认知框架中予以解读,从而只能凸显事件的部分意义。
对“艺考生”群体来说,他们在新闻媒体上常常出现在以下两个“框架”之中,而这种框架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这一群体的想象。
1.作为娱乐话题
众所周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类院校,是现阶段培养娱乐明星的摇篮。因此,这些高校的艺术考试比其他高校更为引人瞩目。自然地,参加这些高校考试的“艺考生”,也就常常被纳入娱乐化的框架中予以解读,并有更多的机会被报道。这一类新闻框架十分常见,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星直接参加艺考。有些业已成名的童星参加艺考,往往更容易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譬如,2018年“TFboy”成员易烊千玺参加中央戏剧学院考试的新闻,即成为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重点。2月20日,《新京报》刊发《中戏“艺考”今日拉开序幕 易烊千玺现身考场》,以图文形式报道了他的考试过程和考试题目。
另一种情况是考生与明星有关。新闻媒体十分擅长从考生中“制造”明星,从而引发关注。譬如新浪网2018年2月25日的报道——《十八岁艺考生撞脸迪丽热巴?网友:明明更像林宥嘉》,将一位考生的容貌与明星对比,引发大量的转载和评论。这篇新闻出现在“新浪娱乐”栏目,显示了网站对“艺考生”的定位本身就是娱乐化的。
由娱乐化框架延伸出来的,是新闻媒体对考生颜值和身体等细节的关注。诸如《冬日里的风景 浙江艺考生清纯颜值爆表》《中戏艺考生校园排长龙 俊男美女素颜上阵》这一类型的新闻标题十分常见,其报道内容这里也不再赘述。而正是在娱乐化框架的审视下,“艺考生”与明星、身体和颜值等关键词结合得越来越紧,显著地影响了人们的认知。
2.制造争议事件
新闻具有制造社会冲突的倾向,它关注的不是那些结构性的平常化事件,而是能够吸引眼球、具有内在冲突的非常事件。在“艺考生”的报道中,新闻的这种特性十分明显,其结果是“艺考生”时常出现在那些富有争议性的事件中。最典型的议题是2018年媒体对“艺考生”整容现象的集中报道。2月27日,“澎湃新闻”刊发《上戏报考人数再创新高 浓妆参考扣分不鼓励整容》,将整容写入标题;3月1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拒收微整容艺考生》,“不鼓励”已经变成了“拒收”,社会冲突进一步升级。随后几日,“新浪娱乐”、《新京报》等媒体再次扩大了这个议题,它们均报道了明星马伊琍在担任上戏三试的考官时不收整容考生的言论,使这一话题广受关注。
三、叙事策略:有猎奇也有理性
1.图文:群体与个体
图文叙事方式是“艺考生”新闻最常用的报道手法。在图文类的报道中,“艺考生”常以两种面貌呈现。一是群体样貌,一是个体形式。这两种类型的图文有着不同的叙述策略。
就群体而言,新闻图片常常通过密集的人群,暗示艺考的残酷。如“中国新闻网”2018年2月25日的报道十分典型。该新闻题为《山东艺考启幕 数千学子同场逐梦》,报道由8张图片构成,分别描绘考生候考、集体作画、走出考场的不同瞬间。图像巨大,过目难忘。
就个体而言,图文报道常常突出的是身体和容貌,这些报道多集中于舞蹈、表演等艺考项目,图片的主角也以女性为主。而且,这些图文常常与较为低俗的标题配合,共同吸引眼球,如《青岛艺考生上演性感比基尼秀》《艺考生穿制服秀美腿 路人停车围观》等报道,这样的报道很容易将读者的兴趣引向“艺考生”中女性的身体和容貌,对艺考生整体形象的“定格”有较大影响。
2.与文化考生比较
在“艺考生”的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的是与文化考生的比较。一般而言,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认知,即认为艺考相对一般文化考试而言较为容易,是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获得本科学历的捷径。但近年来,主流新闻媒体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认知偏见,并开始竭力扭转这种观念,在新闻报道中也已有所体现。
譬如,2018年3月5日,《钱江晚报》刊登的《音乐考生的日常:两个月赶了七场考试》这则报道,将新闻聚焦于浙江音乐学院的音乐考试。在开头部分,报道突出了考生录取比例的问题,“据统计,今年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方向为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演唱(美声)招考方向,录取比例约为46:1。音乐学(师范)专业报考热情也不低,计划招收110人,报名人数为1650余人,录取比例约为15:1”。这一数字显示竞争是激烈的。随后,报道又转向了与普通考生的对比,强调音乐考生并不容易,“音乐艺考生学音乐的道路,丝毫不比十年寒窗的普通高考生轻松,甚至更难。当大部分家长都在为孩子的奥数、英语、语文等学科大把撒钱,为民办小学、民办初中争得人仰马翻时,音乐生的家长们同样要为孩子的音乐之路付出巨额学费,购买昂贵乐器,甚至不远千里他乡求学、寻找名师。”这样的新闻叙述,其内在含义是希望人们能够正确地看待“艺考生”群体,感受他们的艰辛付出。
3.呼唤理性
近年来,艺考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而国家政策的导向却是要为“艺考热”降温。在这样的理念下,新闻报道中也充满了理性的话语,新闻希望考生、家长不要陷入对艺考的狂热,而应树立正确的心态。这类话语夹杂在各类艺考生新闻中,俯拾皆是,其中主流媒体的呼吁表现得更为显著。
四、媒介形象:过度”聚焦”造成偏颇
在媒介化社会,“媒介形像”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桥梁、渠道和参照。当前,“艺考生”新闻报道对人们的认知产生着重要影响。报道主题、新闻框架、叙事策略,所共同塑造的“艺考生”媒介形象,均不同程度地投射到读者的观念之中,但这一媒介所塑造出的特殊群体形象与真实的情形有所差异。首先,媒体的选择性话题,常常使人们将“艺考生”与明星、娱乐联系起来。但事实上,各艺术门类都需要长期学习和艰苦的努力,其中很多领域和娱乐也并没有多少关系;而且全国艺术院校众多,并非只有那几所制造明星的摇篮。其次,新闻报道常常将考生放入冲突性事件中审视,忽视了“艺考生”日常生活的寻常性,因为绝大部分“艺考生”就是普通的高三学生,并不在设想的框架之中。此外,新闻报道还倾向关注考生的外在容貌,过度娱乐化的报道,忽略了大量更具价值、更有深度的社会性话题,将受众趣味引向了较为低俗的层面。
当然,在“艺考生”的新闻报道中,也不乏理性的话语。主流媒体报道也对于艺考不易、艺考不是升学的捷径、艺考应出于兴趣等进行了舆论引导,这些理性话语传递了国家政策导向,彰显了媒体的主流价值观。不过,与娱乐框架、冲突性框架以及对考生外在容貌的突显相比,这些理性的报道对于人们的认知影响力明显较弱,至少从实践上看,当前艺考的火热程度以及大量娱乐化的报道,已然说明人们对“艺考生”群体的认识并未有显著改善。
“媒介形象具有相当的虚拟性,常与现实脱节”。这就是媒介化社会的后果,人们根据媒介形象来思考与行动。萨德尔和梵隆指出,“通过语言、声音和图像,传媒创造了‘真实’世界的一个相似物。经过中介,传媒为受众再现了世界”。伯顿进一步指出,“媒体再现是指媒体以某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再现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当中包含了有关这个群体的一些看法,而省略了另一些看法”。这样的概括用于国内媒体对于“艺考生”群体的形象塑造,显得十分贴切。
(载《传媒观察》2018年08月号,原论文约7000字,标题为:从主题、框架与叙事看“艺考生”群体的媒介形象。此为节选,图表、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照原文。)
【作者简介】戴怀鑫,南京传媒学院招生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